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面对生死,赵云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只是望着淡淡的夜空,眼前浮现出一个绝美的容颜。
那年,在桂阳赵范府与她邂逅,惊为天人。只可惜,情深缘浅。
这许多年,他的府在哪里,她便在哪座城市出现。每每相见,她总爱垂头浅笑。
这许多年日月,他常不自知便踱至她家院前,却从未踏入半步。抬眼间,她必在门畔相侯。
他们从未交流,他却知道那满腹深情。伊人情深,奈何错爱了他。
“杀啊!”
“冲啊!”……
山下的喊杀声将赵云的思绪拉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抬眼俯视山下,万千火把将山下映得如白昼一般。火光下,魏军面相狰狞眼中透着贪婪的目光。
赵云长身而起,缓缓束好盔甲,提起长枪立在半山腰间,威风凛凛状若天神。
程武因为担心夏侯楙有性命之忧,提前发动攻击,一些蜀兵见势不妙便回去向邓芝求救。
邓芝得到前阵的消息,此时又亲眼看到凤鸣山上烽烟四起,杀声震天,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他之前一直右眼在跳,只是并没有当回事,孰不知此乃是天道示警。只是邓芝兵少将寡,若想自百万丛中救出赵云,真是难比登天。魏军在人数上的优势太大了,自己根本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现在,恐怕就是姜尚复生孙武在世也是无能为力了,除非真的有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了。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八章 突出重围
面向凤鸣山方向,邓芝慨叹不已,但就算是再慨叹也已是回天乏术了,眼下重中之重便是如何以微弱兵力迷惑魏军,把魏军主力牵制在箕谷之内。
“传令三军,紧守寨门,多竖旗帜,弓箭手随时准备,但有任何人接近寨门,格杀勿论!”
发出这条命令,邓芝眼中已透露出一股杀场将士应有的决绝。
“那赵将军呢?”
一名偏将带头发问,紧接着众将校无不发问。
“赵将军自有安身之计,诸将不必担心!”
听了邓芝的话,众将安心不少,邓芝说得如此斩钉截铁,料想该是无事,毕竟上层的很多决策他们这些低阶军官是无从知道的。
但看着这些忐忑的将校们,邓芝此时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决定并不好下,但自己既已定了,也就意味着要自己独自担下这份责任。
“老将军,邓芝一心为国,您泉下有知,可不要怪我啊!”
邓芝说完转身向着军营走去,他的背影很落寞,却走的很毅然决然。
赵云抖擞精神,飞身上马,赵云紧握银枪的手却有些发颤,显然已有些许力歹,他环视众将士,看着他们年轻坚毅的面颊深吸口气道:
“我赵云一生戎马,未尝一败!今日能与诸君并肩一战,我很荣幸!将士们!杀!”
“杀!”“杀!”“杀!”
小小的山岗上竟掀起了浓浓的杀气,凛冽的战意,在赵云的带领下,这支队伍踏着凝重而坚毅的步子冲入了敌军丛中。
山下层层重兵,人多势重,魏军将士无不耀武扬威,却没想到蜀军在这种形势下仍敢冲下山来。全无防备下,生生承受了蜀军的这一俯冲之势,强大的冲击力撞击得前方魏军四散奔逃,前方方阵刹那间被冲散,迫退三丈开外,才稳住阵型。
魏军众将深知赵云悍勇,都不敢直撄其锋,但在方阵的不断前移下,赵云承受了一轮又一轮猛烈的进攻。
部队进攻中,个人显得何等卑微?他们在军令的指挥下,如装甲车般向前撵压。就如长江巨浪,一浪接着一浪,绵绵不绝。而赵云就仿如海上的风暴,不断卷击吞噬着巨浪。
山上程武立在山上见赵云如此悍勇,竟在这种形势下仍能向前冲杀,心中赞叹的同时,也不由暗下决心:此等猛将对我大魏威胁实在太大了,势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他永远留在凤鸣山。
赵云终究是肉身,修为再高,也终有劲气尽时,面对潮水般源源不断涌来的魏军,杀透一层又是一层,杀透一层又是一层,几乎无有穷尽。
赵云心中不由生起一股无力感:看来我赵云终要绝于此地了!
经过不到一柱香的鏖战,赵云部已经没有先前的刚猛势头,与魏军陷入胶着状态,伤亡也随之加大。
立在山冈上的程武长出了口气,这世间又要少一员名将了。正窃喜间,他的目光忽然被山谷西北西南方所吸引,两个方位似乎出现了一阵骚动,在自己视力不及的地方,似乎发生了什么。
就在程武想要眺目看清形势的时候,几乎同时,蜀国的旗帜跃众而出,大批蜀军人马几乎同时自两个方向冲杀出来,惊得程武倒退一步,险些没跌下山冈。
本来程武已经在谷口安排了阻击蜀军援兵的部队,但在与赵云部长时间的博弈过程中蜀军方面一直不曾增援,加之赵云部甚是凶猛,不知觉间已经被抽调了不少去围剿赵云部,谷口防守反倒薄弱了许多。
面对蜀军突如其来地猛烈进攻,魏军防御战线几乎一触及溃,根本阻挡不住蜀军的进攻。
赵云久经杀场,甫一感觉压力稍减,便感觉到情况有变。
他立在马上眺望了一眼,不由大喜:
“弟兄们!援军来了!杀!”
原本已无半分战意的将士们闻得此言,登时精神大震,纷纷跟随赵云冲杀出去。蜀军气势如虹,两厢向魏军施压,魏军再也支撑不住,轰然溃散。
在程武看到魏兵防线溃散的那一刻,他已经知道自己势难再困住赵云,率军退出了战场。
原来诸葛亮担心赵云这支偏师兵力不足无法牵制曹魏大军主力,特派关兴、张苞各领五千兵马前来支援,两军在路上正好碰到邓芝。
邓芝见到二将登时狂喜,马上把二将派出去接应赵云,这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凤鸣山一战,赵云竟有惊无险地度了过去,而夏侯楙就没有那么走运了,他杀场之上连连遇险,竟被赵云吓到了,整个人都一直萎靡不振,如何还能统兵?
程武不敢再耽搁军情,一面派人将夏侯楙送往长安,一面八百里加急将战报送往洛阳。
而此时,诸葛亮大军已经在去往祁山的路上了,兵出祁山,直取陇右,这才是诸葛亮的真正的战略目标。
对魏战略诸葛亮深思熟虑已久,他兵出陇右,主要源于三个原因。其一便是民心使然,曹魏对凉州掌控能力较弱,偏又采用极度强硬的打压、迁徙的手段,所以凉州的各巫族部落对曹魏政权素来不善。但这也不能完全怪曹魏,中原之主若是结连巫族后裔只怕会把佛道都得罪了,毕竟巫族一直是仙神佛道各界都讳莫如深的异种。
曹魏高层深知此理,权衡利弊下,只好拿这些巫族后裔开刀。诸葛亮只要拿下陇右,也就等同于切断了曹魏与凉州的联系。而西蜀对蛮方的怀柔政策,深受凉州陇右等异族爱戴,所以更容易获得陇右诸部落的支持。其二,便是陇右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其关陇之喉舌欤。而所谓秦州,说的便是天水附近。坐拥关中可以俯瞰天下,而坐拥陇右可以俯瞰关中,由此可见陇右的战略意义。其三,则是陇右的经济条件,后世有人称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当然,在东汉末年陇右还谈不上富庶。不过,正如史记所言,陇右畜牧为天下饶。
汉设牧师苑三十六所,养马三十万头,散步在河西六郡,即天水、陇西、安定、北地、西河、上郡一带,也就是说大多数牧场都在河陇各郡县。
昔年,吕布、马超横行天下,所凭借的便是骑兵,想一想如果西蜀能有这么一只铁骑,天下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形势?何况西蜀还有西凉马家这样训练骑兵的大家。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九章 一出祁山
诸葛亮正坐在四轮车上,蜀军部队延着官道绵延数里,再有一天他便出了武都地界,面对的就是天水的门户——祁山堡。
祁山堡是祁山山脉**于汉阳川的一座孤峰,四面陡峭犹如刀削斧凿,唯西侧有路可入,可沿曲折小径攀至山顶。对于祁山堡,诸葛亮在出兵前已派大批斥侯调查过,这里魏军驻兵不过二、三千人。而祁山堡守将高刚似乎并没有什么名气,诸葛亮想要突破祁山堡难度并不大。
出了祁山,便次是天水、南安、广魏及安定,最关键的是天水、南安、广魏三郡,安定郡地处东北,蜀军兵锋短期极难触及。而陇西郡则地处西南,天水、南安一平,陇西就彻底与魏国切断了联系,所以,欲取陇右,天水首当其冲。
不过,眼下最令诸葛亮担心的不是祁山战线,而是斜谷战线。斜谷虽然是一支偏师,但却充当着冒充蜀军主力牵制曹魏主力的重要角色,一旦斜谷战线失利,将影响整个战局。赵云的份量当然足可胜任此任,虽然他的武将官衔不是蜀军武将中最高的,但在军中的地位超然无人能及,不过曹魏是否真的会把他当作蜀军主力呢?
可以说,赵云的疑兵能把魏军主力牵制的越久,自己夺取陇右的机会也就越大,反之的话,机会就小的多了。思来想去,诸葛亮觉得都应该去箕谷一行。
令诸葛亮想不到的是此时箕谷的战报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往了洛阳,但曹睿看后却并不如何吃惊,轻描淡写地举着折子对众大臣道:
“夏侯楙于箕谷被蜀军击溃,身心俱损,已经不适合再统兵御敌了。”
些话一出,朝堂之上一阵窃窃私语,显然都没想到夏侯楙会这么快败北。
曹真与王朗相视一眼,这个结果显然都在意料中事,不过显然是有些快了点。
曹睿摆了摆手,待众臣安静下来,这才又道:
“寡人已同意将夏侯楙遣回洛阳,但不知谁愿意顶替夏侯楙为寡人分忧?”
大殿内又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却并没有谁站出来说话,曹睿眉头微皱。
自曹丕死后便被弃之不用的吴质环顾四下,见没人说话便出阶道:
“臣愿保举一人顶替夏侯驸马以保我国西线。”
曹睿微微一笑:
“爱卿说来听听。”
“司马懿现已平定新城,正好可转战箕谷顶替夏侯驸马。”
曹睿脸上不悦一扫而过,淡淡道:
“新城方定,但孟达在新城根基甚深,若将仲达调去箕谷与蜀军对峙,只怕叛军会降而复叛!”
吴质不由诺诺点了点头,显然这并不是曹睿想要的答案。
王朗虽然微闭着眼睛,两只耳朵却高高竖起,听得清清楚楚。其实众朝臣都知道曹真大将军是最佳的人选,但曹真自己便在朝堂之上,他没有表态,旁人也不好揣测曹真的想法,只好都不说话。
眼见殿上有几分尴尬,王朗清了清嗓子出列道:
“老臣以为曹真大将军可退蜀兵。”
曹睿闻言大喜,将目光落在曹真身上道:
“大将军以为如何?”
曹真出列道:
“臣愿为陛下分忧!不过,真独自掌兵怕有不妥,还需一军师才好。”
曹睿连连点头,正要询问,王朗已毛遂自荐道:
“既为国事,老臣愿随大将军同往。”
曹睿不禁大喜,旋又面现忧色道:
“司徒虽是不错的人选,但司徒年事已高,此去凉州路途遥远,只怕……”
王朗道:
“老臣能为国尽忠,是老臣的荣耀,何辞辛苦?万请陛下恩准!”
曹睿点头道:
“那便有劳司徒了!”
曹真西征早有准备,三日后便一切准备就绪整装出发,同去的除了王朗,还有曹操时代五子良将之一的张合,荡寇将军朱赞及曹真宗弟曹尊等,统兵十万自洛阳出兵直奔箕谷。
曹真大军方出洛阳,司马懿便得到消息,这个结果与自己所料无差。
虽然明知结果如此,却还是忍不住有些失落,毕竟朝廷这样做也就意味着对自己颇为忌惮。他整理了一番自己的思绪,将孟达七千旧部迁往幽州,邓贤亦在其列。司马懿整理好新城事宜,仍驻宛城不提。
魏国高层不知道的是,此时祁山脚下的祁山堡已经围满了蜀国大军。
祁山堡守将高刚是被外面的嘈杂声吵醒的,揉着惺忪睡眼怒气冲冲地走出军帐:
“大早上哪个不长眼的?吵什么吵?还让不让大爷睡觉了?”
被高刚这么一叫,整个祁山堡都消停了,但是只停了那么几息的时间。
三五成群围聚在一起的人们七嘴八舌地又说了起来,声音十分杂乱,根本分不出个数来,不过高刚还是从这些杂乱的声音中捕到了大军、围了祁山堡、出不去了、水泄不通类似的词汇。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词汇聚在一处,高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顿时清醒了不少:
“都别说了,找一个人说!说清楚点!”
这些附近的村民、猎户等各式人等都住了口,最后一个看似二十出头的少年走了出来,看着倒有几分书生相,不过高刚看这人总有一种深藏不露的感觉:
“既然如此,那,那就由艾……艾……来说吧。”
高刚点头示意艾艾说话,艾艾道:
“某游历至此,见此处山川秀美,雄壮巍...巍然,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便在此处盘...盘旋了数日。”
正在高刚听得不耐烦要催促之时,却听艾艾道:
“今早艾……艾正准备下...下山,不想山下竟围满了蜀...蜀兵。艾……艾粗粗数来竟有数...数万人之多,这祁山堡依山而建,下山只有这一...一个出口,看...看来我们要在山上被困上一阵子了。”
“数万人?”
高刚闻言不由皱了皱眉,乖乖,这难道是蜀军主力偷袭的架势吗?
“我们都要死在这里了!”
人群中已经有人哭了起来。
艾艾淡淡道:
“死...死到未必!艾……艾觉得,蜀军要想攻上山来恐……恐怕还没那么容易。”
一个附近的乡民说:
“那么多人,咱们这山上才多少人?怎么可能守得住?”
艾艾却并没有任何波澜,依旧用他那不紧不慢略有些口吃地语调缓声道:
“祁山堡山势险峻,道...道路峡...窄,可谓易守难攻,我观祁山堡守军该有两千人左右,这些兵力要守住此等险...险...险要并非难事。”
“说的轻巧,两千人对数万人,那可是十几个人打一个。”
艾艾知道与这些无知村民谈兵法实在是对牛弹琴,却也不再解释,只是看着守将高刚。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十章 先理后兵
守祁山堡的高刚是个矮胖子,一张肥脸上全是油,面色凝重地思索着,见艾艾看着自己不由道: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我军凭借山势之险,守个个把月应该不成问题。”
艾艾见高刚肯定了自己,不禁道:
“但……但现在有个关键的问题,祁山堡的粮草还能坚持多久?”
高刚啊了一声,想了想不由扯着嗓子道:
“粮官,咱们还有多少粮食?”
粮官闻令从人群中挤了进来,低声道:
“回将军,足够半年。”
艾艾点了点头面露喜色道:
“足够了!相信朝廷深知祁山堡的战略意义,绝不会轻易放弃祁山堡这等战略要地的,现在就要看将军的了。”
高刚嗯了一声,高声道:
“诸位放心!我高刚愿与祁山堡共存亡!”
这时,一个军官急匆匆奔入人群:
“报!将军!蜀军已经开始进攻了!”
高刚环顾众人,高声道:
“将士们!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是咱们为国家尽忠效力的时候了!弟兄们,随我一起击退蜀军!”
说完抽出宝剑,两千之众齐声唱诺,在这山谷间,声势浩荡。
诸葛亮行至祁山脚下,自山脚下仰望祁山堡,这座山堡立于祁山要道之上,仿如拦路虎一般,狰狞凶悍,眉头微皱心头蒙一层阴影:此堡地势险要,只怕要经历一场苦战。
诸葛亮思虑片刻,对天明、天亮道:
“准备一下,咱们去一趟箕谷。”
天明不禁问道:
“师父,萁谷发生了什么事吗?”
诸葛亮点了点头:
“曹真大军到了!”
说罢起身道:
“传吴懿进来!”
不多会,吴懿掀开军帐,大步走了进来:
“丞相找某何事?”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
“子龙兵力不足,我有些担心萁谷形势,势要走上一遭,预计三天内便会赶回来。这三日攻下祁山堡,将军可有信心?”
吴懿拍着胸脯大大咧咧道:
“丞相放心!祁山堡虽然地势险峻,但我吴懿还不放在眼里。”
诸葛亮见状大为放心:
“有老将军坐镇,我可以安心去萁谷了。”
诸葛亮安顿好一切,便坐上四轮车,与天明、天亮一同往箕谷去了。
不出诸葛亮所料,此时曹真大军已抵达箕谷,在箕谷的东北方安营扎寨,其军营布置颇有名将风范,令诸葛亮平空生出一种如临大敌的错觉来。
相对来说,赵云的营寨就显得有些金玉其外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赵云要以少数兵力充当主力,兵力只能相对分散。原本十几个人的营帐也只不过住了几个人,防守范围也就大了不少。
赵云显然没有想到诸葛亮会亲临箕谷战区,看见诸葛亮就只带了两个儒童前来,担心道:
“丞相只带了天明、天亮前来,身边连个护卫都没有,实在太过凶险了。”
诸葛亮却对此避而不谈,只是笑笑:
“子龙在此,亮心甚慰。箕谷这边怎么样了?”
赵云答道:
“敌军主将夏侯楙被某杀退一阵,现在已换了大将军曹真主事,随军的还有司徒王朗。魏军自抵达箕谷以来,便一直与我军处于对峙中,并未对我军发起进攻,相信曹真应该尚未识破我军。”
诸葛亮点了点头:
“早闻曹真深通兵法,乃当世名将,明日却要去阵前会他一会。”
赵云担心道:
“丞相,咱们兵力不足,实不宜与曹军对阵。”
诸葛亮淡淡一笑,
“无妨!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若我不出现,曹真心必生疑!”
赵云一想也深觉有理,当下道:
“明日某定护丞相周全。”
数日之前曹魏大军浩浩荡荡出洛阳,经官道直抵长安,一路上各郡都予以充分的补给。
帅帐率先搭好,曹真率着一批将领抵达大寨时,顾不得休息,便召开会议应对蜀军。曹真清楚,自己此次面对的是有卧龙之称的当世顶尖军事大家诸葛亮,容不得半分大意。
相较之下,王朗对此次出征倒极为看好,他毕竟是修真中人,早年也略习过一些武修,甚至能在名将太史慈手下全身而退。后来入曹魏后,因看破华歆乃恶龙之首,故而对其极为看重,受华歆影响下开始研习法修,颇有小成。
曹真与众将商议退兵之策,先由当地的一些将领向曹真汇报近来的战况,得知夏侯楙惨败后,魏军士气低落,蜀军一直在寨前耀武扬威,而魏军却一直未敢与蜀军一战。曹真深深意识到此时此刻战局的严峻,当即吐出一口气道:
“形势严峻,都说说吧,怎么应对?”
王朗闻言洒然笑道:
“大将军亲自出马,没必要把形势想的这么复杂。”
王朗毕竟身居三公之位,他的说辞,曹真当然不好驳斥,不由笑道:
“王司徒有何高见?”
“依老臣之见,当先理后兵才是正理,无义之师,纵稍占上风,也难逃败局!”
众将面面相觑,此话乍听起来确有道理,但细想之下便觉可笑。
两国交战,义与不义,皆不过是一面之词,哪能说得清楚?所以自与蜀交战以来,曹魏一直秉持着能动手绝不吵吵的原则,素来都是直接拉开架势与蜀军开战,搞什么先理后兵?
众将心中虽大多这样想,但碍于王朗身份,自然不好说什么,都看着曹真。
曹真摆动着肥大的身躯点了点头:
“王司徒所言甚是,但诸葛亮乃舌辩之士,曾凭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巧辩江东无数才俊,才有了先皇赤壁之耻,不知谁人可屈诸葛亮。”
王朗笑笑,拱手道:
“老臣不才,愿走这一遭,以一己之言以屈诸葛亮,令蜀兵不战而退。”
曹真深吸口气,眉头微皱,王朗年轻时也算是征战一方的诸侯,真是老糊涂了,竟想凭几句话就说退诸葛亮。他虽然这般想,当然不好直接拂了王朗的意思,点头笑道:
“王司徒高见,便依王司徒所见,明日我亲自为王司徒押阵,如何?”
王朗大喜:
“大将军明见!”
曹真当时便安排下去,勿要队列整齐,人马威仪,为王朗摆好架势。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十一章 阵前论理
曹真、王朗既已决断,众将也便无话可说,尽皆退了下去,王朗也急不可耐地回去准备,程武却没有跟着众将退去。
1...422423424425426...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