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几日后,汉中,丞相府,侍从急从门外奔入报道:
“丞相,死牢中传来消息,马参军他……”
诸葛亮见他神色心头一震:
“说下去,他怎么了?”
“他……他病死在狱中了。”
“什么?”
诸葛亮闻讯长身而起,眼中好似有无数风雪,杀机纵横,他几欲不计一切成本斩了李严,但终还是忍了下来颓然坐回椅子。
天明、天亮见诸葛亮怅然若失的模样急道:
“师父……”
诸葛亮摆了摆手:
“天意如此,不可强求。”
话音方落,门人报李严求见。
天亮闻言怒斥道:
“就说丞相公务繁忙!不见!”
门人闻言方要退下,却听诸葛亮道:
“让他进来。”
门子看了眼天亮,天亮急道:
“师父!”
诸葛亮目光不容置疑地又看了一眼门子,那门子点了点头退了下去。
不多时,李严大步流星步入前堂,春风得意道:
“丞相,严监管不利,想不到马谡竟病在牢里,实是……”
天明、天亮面上隐有怒色,但诸葛亮却平静道:
“马谡是国家栋梁,深得圣上赏识,纵有过错,也应明正典刑。”
说罢,目光如凌厉的剑锋紧紧盯着李严。
李严微一错愕,面对诸葛亮如此挑衅的目光,他竟只是点了点头,那一刻,他才深深感觉到这位素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的恐怖之处。
诸葛亮平静地一字一顿道:
“所有看护之人皆负看守不利之责!”
李严点了点头:
“应该的。”
诸葛亮缓缓坐回太师椅,身上的气场也随之散去了。堂中突然陷入死般的沉寂,静得让李严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他深吸了口气,恭敬道:
“丞相,严在汉中也待了这么久,耽误了不少事。今日,严便回江州了,此来特向丞相辞行。”
诸葛亮点了点头:
“我累了,就不送了。”
说罢,长身而起,回了后院。
李严从诸葛亮府出来后,便急急回往驿站,安排了几个随从收拾行李,便先带着李丰出城。走出城门,李严仍不放心,一路扬鞭拍马,直走出一百里去,才缓了下来。
见李严面如纸灰,李丰一直不敢发问,直至此时,方才道:
“父亲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李严沉着脸道:
“汉中毕竟是诸葛亮的地盘,我杀马谡如断其一臂,实是怕他做傻事。”
李丰闻言愕然道:
“不会吧……”
李严冷哼一声:
“此人有封神大功,手段黑着呢。方才我见他已起了杀意,汉中高手如云,若要拿住咱们父子,并非难事。为父真应把你留在江州,这样诸葛亮也会有所顾忌。”
说至此处,扬声道:
“安全起见,咱们还是再赶一段路。”
李丰倒吸了口气:
“不至于吧?”
李严道:
“小心使得万年传!”
说罢,口中吃喝拍马而走。
此时诸葛亮却并没有对李严痛下杀手,而站在他跟前的另一个人却垂着头,说不出话来,比诸葛亮还年长十几岁的向朗垂着头向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闪避着诸葛亮的目光。
“想不到你竟然如此糊涂,竟然做出这种事来,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你难道不知道这是把马谡给害了吗?”
“我。。。”向朗我字还没说完,诸葛亮一摆手,“你不要说了,你太让我失望了,我有生之年不想再见到你了,你走吧。”
向朗闻言泪流满襟,“师兄,我,我知错了。”
诸葛亮望着门外,沉声道:“现在说这些还有用吗?”说罢,摆了摆手。
向朗长闭了一眼,转身而去。
后来向朗果然没有在诸葛亮在世时入朝为官,直到孔明去世,向朗才被重新启用。而在这些年中向朗研修典籍,修习道法,进境非常。
洛阳,御书房内,明帝刚回到洛阳,便收到了曹休的奏章。当时他正与朝中重臣商议,看完奏章,便传了下去,待司马懿看完道:
“仲达怎么看?”
司马懿又细看一遍了曹休的奏章后点头道:
“臣以为,东吴素以为我军不习水战,故而敢在北控巢湖南扼长江的冲要之地东关如此布防。兵书有云,凡攻敌,必扼其喉而而摏其心。夏口、东关,正是东吴之心喉。若大司马以陆军牵制东吴主力,我水军趁虚攻打夏口,必如神兵天降,可一举打破东吴的长江防线,解除与东吴对峙的局面。”
众文武闻言,无不惊艳于司马懿过人的战略眼光。
见明帝连连点头,司马懿忙进言道:
“臣以为大司马此言极是有理,当是天亡东吴,臣愿引一军亲助大司马!”
明帝看着司马懿神采飞扬的样子,几乎可以看到司马懿如神兵天降般袭击了夏口,突破了东吴的长江防线,当即热血上涌,正要允诺,突听一声高呼:
“陛下不可!”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一章 吴魏风雨
明帝、司马懿等闻声望去,却是贾逵。这位曹魏三代重臣,在曹丕登基时起到关键作用,更因此得到曹丕器重,成为曹丕时代的中坚力量。
但见贾逵上前一步道:
“陛下!吴人反覆不一,万不可深信!何况周鲂乃智谋之士,必不肯真降,臣以为此乃吴人诱兵之诡计!”
司马懿眉头微皱,这个贾逵实在是个大麻烦,而且此人对自己颇有敌意。这却是司马懿的偏见,事实上,满朝文武没有几个人入得了他的法眼的。正想间,司马懿迎来了贾逵仿似看破自己的目光,看得司马懿大为不爽。
但司马懿仍强压胸中火气点头道:
“建威将军此言不可不听,但建威将军所言也不过是推断,臣以为单凭推断便错过此等千载难逢之机,实是太过可惜。”
?贾逵方要再说,明帝打圆场道:
“算了,今天就到这里,明日再说。”
平定东吴吞并西蜀是曹魏三代君主的梦想,明帝如何能不心动?他正踱步思虑间,听到身旁宦官笑道:
“陛下对皇后真是恩宠有加啊!”
明帝抬头一看,前面便是毛后的未央宫了,眉色一振,面带笑意直入未央宫。
与毛后温存片刻,明帝便迫不急待向老祖请教。
那老祖沉吟半晌才道:
“此为破局之届,成则吞吴有望,败则再难图吴。”
老祖虽然道法通玄,但诸多算计牵扯其中,他也无法给出定论。
明帝听罢,目光如矩:
“既然老祖认为此番是破局之战必得以力相博,那朕就赌这一局。”
凛冽的战意激得老祖眉色微动,血盘中激起一道涟漪,老祖的影像缓缓褪去。
次日,明帝便迫不急待地安排司马懿与贾逵协助曹休共破东吴。
当即,明帝传诏,令曹休集结江淮地区大军入皖接应周鲂,司马懿率本部人马**江陵伺机而动,贾逵则引军径取阳关,直扑东关。
明帝的态度很明确,司马懿之计大有可为,而曹休集结的江淮部队足以吸引东吴的主力部队,给司马懿创造破敌的机会。为了防止意外,他甚至还安排了贾逵策应曹休。贾逵虽然与曹休不睦(当年明帝想授予贾逵符节,而被曹休以其性格刚烈,轻视诸侯不可都督一方为由而阻),但明帝相信贾逵对曹魏的忠诚、正直,故而力排众议安排贾逵配合曹休。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无论曹休还是司马懿都属妖类,以贾逵的身份怎么可能和他们和睦相处?
一时间,战鼓擂起,三军开拔,曹魏大军一批一批向东吴前线集结。
孙权接到周鲂的密报,立刻召集东吴高层部署战略。
人人都知道曹休的出动,势将牵一发而动全身,能统率这等级别的集团级大战,一旦功成,势将立下不世之功。尤其是朱然,对此很是期待,毕竟他是实行此计的始作俑者。但在会上,东吴高层几乎是一面倒的支持陆逊。知道陆逊底细的毕竟都清楚,上古时代其便统帅群妖,统率这种集团级大战,不知道其底细的也起码知道陆逊在夷陵大战中展现的出色指挥能力。而在东吴诸将中,打过局部战役的人很多,但几乎没有几个真正统率过这种级别的大战。
朱然虽然取得了江陵大战的胜利,但那毕竟只是守城,只是江陵大战中最主要的一环。而在佛门诸将之中,先不说有没有这种集团级做战的能力,甚至没有人有足够的资历率领集团军打这种大战。
朱然虽然心中不服,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听从孙权调令。
当日,孙权便陆逊为辅国大将军、平北都元帅,统御林大兵,摄行王事,更授以白旄黄钺,约束文武百官。足可见孙权对此战的重视程度,更许诺陆逊,无论用谁都可以随便跟自己提。陆逊只向孙权要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朱桓。陆逊当然知道朱桓的来历,此次大战关乎东吴能否瓦解曹魏的江淮势力,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孙权在安排朱桓为左都督的同时,又令全琮为右都督,令陆逊统率江南八十一州近十万人马,三路齐进,**战区备战。
吴魏边境杀气森然,战意纵横间好似山雨欲来,黑云压城。而蜀国方面,诸葛亮向后主申奏自贬丞相之职,其言辞恳切,后主只得应允,贬孔明为右将军,行丞相事,照旧总督军马。而其余随行将领大多贬职,连牵制曹真、断后有功的赵云都请求自贬。唯有王平被拜为参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自此,诸葛亮在汉中,厉兵秣马,聚积粮草。大批向蛮方征兵,组建蜀国劲旅无当飞军,由王平全权负责。诸葛亮虽然明知借助巫人搅弄中原有违天道,但此非常时刻,他也不得不用此极端手段。
却说曹魏方面,贾逵率军自西阳出发后,与满宠兵分两路,贾逵奔东关策应深入皖县的曹休,而满宠则向夏口,意图切断朱然的江陵对皖县的援军。
贾逵方行至五将山,便收到明帝的旨意,令其深入皖县与曹休合兵一处。贾逵没想到自己还未抵达东关,曹休便如此迫不急待地起兵了,显然丝毫没有将自己的话听到耳朵里。
鄱阳郡身处东吴腹地,夏口、濡须作为东吴对魏前哨,一旦曹休进入皖县,后路极易被敌军切断。当然,一旦真占领了鄱阳郡,那就等同于在东吴长江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切断东吴,魏军可以以其为踏板吞并东吴。贾逵不敢再行耽搁,他虽然不喜欢曹休,但曹休率领的是曹魏位于东吴前线的精锐部队,一旦这支主力部队被歼灭,曹魏势将再难回复气力。
起兵行至一半,贾逵越想越担心,思来想后,还是决定亲自去曹休那走一趟,无论如何也要曹休认识到此行的凶险所在。于是,贾逵安排队伍继续向东关**,自己则脱离队伍率领亲卫赶往曹休大寨。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章 周舫断发
贾逵率亲卫急驰百里去见曹休,曹休虽不喜贾逵,甚至因为自己是宗室子弟,对其颇为轻视。但毕竟贾逵是自己的友军,故而曹休春风得意将其迎入大寨,嘘寒问暖,好不殷勤。不待贾逵开口,曹休便道:
“梁道(贾逵字)来的正好,今日周鲂正要来此与某会面,共商大计!”
说罢,握住贾逵的手道:
“不如你我今日会会这位有识之士。”
贾逵也没想到会如此凑巧,正错愕间,忽听中军报道:
“将军,东吴周鲂求见!”
贾逵与曹休相视一眼道:
“大司马,末将先去屏风后躲躲,看他如何说辞。”
曹休略一思忖便松开贾逵的手道:
“也好。”
不多时,风尘朴朴的周舫被引入曹休的军帐,周舫见到曹休便先行下拜,曹休忙扶起周舫道:
“周贤弟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幸!来!快坐!”
周舫谦逊道:
“大司马过誉了!鲂此举也是身不由已,为形势所迫。”
贾逵自周鲂进来便觉有一股妖气,不由心生厌恶(曹休虽然也是妖类,但他经人点化,早已脱了妖气,故而贾逵感觉不到曹休身上的妖气),透过屏风打量了一番周鲂:但见周鲂一身素衣,头上却戴了个斗笠,已经坐下了竟还未摘下,行事极为古怪。贾逵运道法扫了一眼,便看出其是个鱼精,更为不耻。
曹休显然也意识到了周鲂的古怪,不由笑道:
“既已进了我的军帐,周贤弟尽可放心,把斗笠摘了吧。”
周鲂犹豫了一下,才缓缓摘下斗笠,却见其面目清秀,但头发却有些不齐整,看起来极不协调。
周鲂看出曹休眼中的疑问,不待曹休发问便解释道:
“大司马不知,自从韩综叛变后(鄱阳地区常期受山越侵扰,虽然名义上归属东吴,但处于常兵战乱,民心素来不稳,历代鄱阳郡守都没什么好下场),鄱阳郡形势越发紧张,尚书郎多次来调查小弟。”
说至此处,不由苦笑:
“鲂不得不断发明志,方得保全,万请大司马救鲂于水火之中啊!”
说罢,竟离椅又跪了下来。
曹休见状忙道:
“周贤弟何至如此?”
周鲂泣道:
“万请大司马为周鲂做主!”
“哦?”
“实不相瞒,鲂乃长江鲂鱼部落族长之子。”
“什么?”
曹休闻言大讶:
“你是长江水宫的人?”
屏风之后的贾逵闻言亦不由心惊,谁不知道孙权与长江水宫有莫大渊源?他却不明白,周鲂这个时候提这些做什么?
周鲂点了点头:
“鲂既诚心相投,自不敢欺瞒大司马。我鲂鱼部与鲤鱼部素来不睦,前些日子,我部与鲤鱼部发生私斗,老龙王不分青红皂白将我部族贬了一级,放置外江巡江。也正是因此,孙权威逼甚紧,鲂行此招,实是万般无奈啊!”
曹休轻声点了点头,对于周鲂被逼得割发明志的处境登时大为理解:
“既然周兄坦诚相待,那我也实话跟你说,朝中是有人说足下多谋,诚恐所言不实。”
这番话自是说给屏风后的贾逵。
周鲂闻言,深吸口气道:
“此真天绝我也!”
说罢,伸手猝不及防抽出曹休腰间佩剑。周鲂这一手贾逵吃惊不小,当年夏侯惇便险些被人劫持,幸而自己挺身而出,吓退歹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今日见此形状,方要行动,却见周鲂将剑锋朝自己颈上一抹,竟欲自刎。
剑锋离颈前不到三寸,忽得再难动半分,却是曹休用指尖夹住剑锋,周鲂瞪大了眼睛看向曹休:
“大司马既不信鲂,何故救鲂?”
曹休点头一笑:
“纵使满朝文武都不信你,我必信你!”
周鲂闻言与曹休对视一眼,但见曹休眼中写满了真诚,放下剑跪倒在地道:
“大司马待鲂如此,鲂必不负大司马!”
曹休扶起周鲂道:
“贤弟放心!我这两天便起兵与你汇合。为防走露风声,我便不留你了。”
周鲂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
“大司马,等你到皖县,咱们不醉不归!”
“好!”
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曹休刚送走周鲂,便见贾逵自屏风后出来,满脸急切道:
“大司马切勿听信周鲂之言,吾料皖县早已布好了天罗地网等着你!”
曹休看着贾逵冷笑一声:
“你欲夺我之功?”
贾逵闻言像不认识曹休一般看着曹休,深吸口气:
“周鲂是什么人?他乃是长江水宫之人!”
“这个是刚才他说的!”
“长江水族,谁敢忤逆长江龙主之命?有道是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岂敢因此而怨恨龙主?”
曹休冷哼一声:
“此乃人间事,长江龙主如何迁怒于他鲂鱼部?”
贾逵盯着曹休连连摇头,曹休这分明是自欺其人,人间与仙界又何时脱得了干系?深吸口气道:
“大司马不觉得周鲂太过急了吗?只因你不信他便欲以死取信,他出于何种目的如此急切?大司马啊!昔年要离断臂,刺杀庆忌,今日周鲂断发,意陷大司马于万劫不覆之地啊!”
“住口!”
曹休早知贾逵此人耿直,但没料到他竟敢如此跟自己说话,恨恨道:
“我欲进兵,你竟出言以慢军心!是何居心?”
一时间,气氛极度紧张,曹休与贾逵如斗鸡般兹着毛盯着对方,火药味甚浓。
忽然,贾逵吐了口浊气,气氛为之一缓,贾逵一副悉听尊便的模样道:
“贾逵话已至此,至于听不听,悉听尊便!”
说罢,转身便走。
曹休见贾逵如此无礼,喝道:
“贾逵!你敢以下犯上?”
贾逵脚步定住,却没有回头:
“大司马想怎么样?”
曹休冷哼道:
“三军出兵在即,你敢出言以慢军心,此乃死罪!来人!”
中军拥入大帐:
“诺!”
“拿下罪臣贾逵!推出去斩了!”
贾逵并没有反抗,曹休身为三军统率,又是曹氏宗亲,此时远离京都,有道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他若执意杀自己,自己反抗又有什么意义?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章 洞悉敌情
贾逵方被推将出去,众将纷纷进来求情。
事实上,曹休也并不想斩了贾逵,毕竟贾逵带着一支队伍策应自己,如果自己杀了贾逵,这支有生力量如何肯为自己效力?何况,贾逵风尘扑扑赶来警示自己,自己多少有些感动。但贾逵态度无状,实在让自己下不了台,不杀杀他的威风,自己更是心绪难平。
当日,曹休便放了贾逵,令其部向东关**,迁制东吴濡须方面的兵力。曹休解决了内部问题,自己则依计率军向皖县**。
通往皖县的官道上,东吴的旗帜绵延数里,陆逊引着一干众将正向皖县方面集结。一骑逆流而上,快马急鞭行至队前,风尘扑扑来到陆逊跟前打了军礼道:
“元帅!鄱阳太守的战报!”
陆逊接过书信看罢笑道:
“周鲂果然计成!”
众将俱是面面相视,无不面露掩不住的喜色。
朱桓笑道:
“元帅,曹休好勇无谋,今周鲂计成,曹休必败!其败后要么走夹石,要么走挂车。这两条路,皆山僻小径,最为险峻。某愿与全子璜各引一军,伏击曹休败军归处,必可全歼曹休,一举歼灭江淮曹军的有生力量。一旦得手,我军便可长驱直进,进图江淮,此实千载之机。”
陆逊淡然一笑道:
“此非善策,某自有算计。”
朱桓知陆逊看似书生,但性子极坚,一旦决定什么事,势难更改。但心中极是不平,却也没有办法,只得讪讪退下。
皖县北临大别山,南面长江,东北方向的出口是夹石,而西北方向的出口则是挂车。朱桓此言自然有一定可行性,众将也颇为心动,但陆逊出兵前便已曾得到吴王首肯,诸将莫敢不从。故而,见朱桓献策退下后,其余诸将都未言语。
却说贾逵带着随从奔东关而去,此时贾逵的人马已经抵达东关下寨,由于主将离开队伍,所以,贾逵部并没有急于向东关发动进攻。
贾逵抵达东关大营,便立即召集众将商议进军东关事宜,由贾逵的副将向贾逵汇报了东关情况:
“将军,东关兵力不足,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依末将看,最多一天咱们便能拿下东关。”
“什么?”
贾逵竟失声道。
众将见贾逵如此失态不由面面相觑,不明白贾逵这是什么情况,一天打破东关这分明是好消息啊?怎么到他这反倒好像什么大事是的?那副将试探道:
“将军,如果咱们不计成本全面进攻,我想今晚也有可能拿下东关。”
贾逵摇了摇头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东关为接连濡须口与皖县的交通要道,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守卫竟如此松弛,不是孙权脑子坏了,就是孙权抽调了兵力另有他用。”
众将经贾逵一点,不由恍然道:
“将军的意思是——皖县?”
贾逵点了点头:
“如果我没有猜错,大司马已经中计遇伏了。”
曹休昨日向皖县进军,自己则来到东关与部队汇合,自己休息了一夜,上午才抵达东关大营,而那个时候,曹休的队伍应该已经抵达石亭了。
众将闻言无不震惊:
“那该怎么办?”
“将军,咱们还打东关吗?”……
一时间大帐中乱哄哄的,直到贾逵抬起手,帐中才渐渐安静下来:
“将士们!现在关乎我大魏的生死存亡,咱们万不可坐而待毙。现在各营便拔营起寨,急行军赶往夹石。”
“啊!”
众将无不惊呼:
“将军!您这只是臆测,如果单凭臆测,便擅自改变做战计划,只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