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其余众将也纷纷表示不妥。
贾逵沉声道:
“情况紧急,顾不了这么多了!执行命令,出现什么问题,由我一力承担。”
众将面面相觑,终还是齐声道:
“诺!”
当天夜里,贾逵部夜行军二百里,次日凌晨抵达夹石。贾逵令全军原地休息,随时准备战斗,来不及休息便安排斥侯深入夹石打探消息。
贾逵简单吃了点东西,便见两个斥侯带了一个东吴兵来,贾逵拍了拍手,去掉手上的碎渣道:
“说吧,现在前面什么情况?”
那俘虏只是个东吴普通士兵,眼见跑不了,怯生生道:
“小人只是奉命在此狙击曹休的败军。”
众将闻言无不面露惊色,面面相觑,他竟然用败军来形容曹休部,他们显然不敢相信曹休会败的这么快。
贾逵却并没有什么惊讶,似乎早已经料到了会是这样的局面,点头道:
“你们是奉谁的命?”
那东吴兵贼头贼脑看了一眼贾逵。
“说!”
旁边的魏兵狠狠踹了一脚他的后腰,痛得那东吴兵哎哟一声,忙不迭道:
“我们是奉了吴王之命在此拦截的。”
这一句话,更让众将吃惊,想不到吴王竟亲临阵前,这般看来曹休确实是凶多极少了。
“多少人?”
那士兵内心显然天人交战了一番才放弃反抗道:
“大概一万人。”
众将更是心惊,贾逵部也不过一万人,敌人兵力雄厚,又地处东关险要,这仗怎么打?
贾逵点了点头:
“把他押下去吧。”
待押走东吴俘虏后,众将无不肃然,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贾逵便要开始下令了。
但见贾逵长身而起道:
“将士们!形势危急!大司马身陷重围,如果我们怯战不前,势将造成长江防线全面崩溃,数万魏国将士埋古他乡!现在,各部依我将令行事!”
紧接着,贾逵发布了一系列命令:
“打起全部旗帜!”
“擂起所有战鼓!”
“全面进攻!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夹石高地!”……
一个时辰后,贾逵部对夹石发起了总攻,旗帜飘扬,绵延数里,战鼓擂擂,喊杀震天,魏军对夹石的东吴军发起了疯狂进攻。但出乎意料的是贾逵的进攻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东吴军几乎只是与贾逵部进行了试探性地接触后,丢下了上百具尸体后便很快撤退了。显然,东吴军并没有想到魏军还有援军会从背后杀上来,所以一交手便被一下子打懵了。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魏军,东吴军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他们不知道这支魏军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这支魏军有多少人,这种情况下,他们只好选择撤退。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四章 石亭之战
贾逵部占领夹石险要后,一面广派斥侯深入夹石,打探前线的消息;一面搭建防御工事,准备战斗。事实上,东吴军建立的防御工事已经初具规模,贾逵部没用多久便已搭建好了工事。
三军休息的当,贾逵赶紧拿出干粮吃点东西,没多大一会,两个斥侯便带来了一个从前线退下来的魏军伍长。贾逵赶紧拍拍手,掸掉手上的碎渣,询问前线的战事。
那个魏兵神色委顿,浑身浴血,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一般,显然经历了一场大战。听到贾逵的询问,眼泪刷就落下来了:
“全死了!全死了!”
贾逵等一干众将心里咯噔一下,贾逵忙安慰道:
“小兄弟,不要急!慢慢说!”
那魏兵哽咽着断断续续的把经过说了一遍:
“我们追随大司马向皖县进军后,当晚便在石亭休息,次日继续向前**。后来不知怎么,走了一半,便在当地立寨休息了。后来,听说好像是发现了皖县的驻军,全军进入一击战备。但下午的时候,前军就跟东吴军打起来了。东吴兵很凶,我们没有顶住,全军退守石亭。当晚便在石亭休息,晚上的时候,大家都很怕,人心惶惶的。”
他说到这的时候,身体还不住地哆嗦,可想而知当时的军心有多么低迷。午夜的时候,弟兄们便听说吴王就在皖县,已经集中了东吴兵力要歼灭我们,听说连夹石、挂车都被敌军封锁了。后来,我们接到上边命令向夹石撤退。在夹石,我们又遇到了东吴兵,弟兄们都战死了……”
说至此处,这个膀大腰圆的汉子竟哭的跟个孩子一般。
贾逵等人无不震惊,贾逵倒吸一口冷气:
“那大司马呢?”
那汉子停了一下,落泪道:
“过了这么久,估计也凶多吉少了!”
众将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十万将士竟败得这么快。
贾逵颓然道:
“你先下去休息吧。”
紧接着,陆续有魏军从前线败下来,他们描述大致与这个伍长相同。基本上就是曹休中计后,虽然积极备战,却仍被东吴军所破。退守石亭后,又被敌军大破,只得率军朝夹石方向败退。
而对于曹休的说法有很多,有人说曹休亲自断后,在石亭之战中战死;也有人说曹休没有突围出来,死于夹石伏兵之手……总之,各种各样的版本很多,但几乎都是对曹休不利的消息。
贾逵他们等了没多大一会儿,便陆续有魏国部队从前线退下来,这些部队大多都被打残了,基本没有保持完整编制的。
他们得到贾逵部的接应后,情绪缓和了不少,贾逵叫了一个军衔较高的将领询问会战的情况,那个将领神情较为落寞,显然对大战仍心有余悸:
“大司马抵达皖县之后便意识到中计了,但他并没有立刻撤退,而是在寨前埋伏了两支伏兵,还特别轻松地对我们说,我军人多势众,又有部队接应,只要牵制住敌军主力,司马将军便可进军江夏,一举击溃东吴长江防线。但这次进攻,东吴兵异常凶猛,结果伏兵打成了混战。当天败阵后,大司马带着我们退到石亭,在石亭积极备战,打算与敌军在石亭会战。但晚上的时候,便传来大量消息,吴王亲临皖县前线,我们后路已经被断了……消息很快传到基层官兵耳中,人心惶惶的。王凌将军奉大司马之命向夹石进军,而大司马自己则留在了石亭断后。弟兄们在夹石遇到大量东吴兵,激战了一夜,幸好朱灵将军支援,才在夹石稳住。朱灵将军在夹石接应大司马,便让我们先退了下来。”
贾逵这才长出口气:
“那大司马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我们撤退的时候,还没看到大司马。不过,听说石亭之战,大司马又败了,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贾逵点了点头,既然曹休能派出朱灵去支援王凌,说明曹休人应该没事。现在夹石道口又被朱灵控制,那自己可以先送些给养过去,接应一下。想至此处,贾逵又令斥侯去夹石道口打探,果然那里已经被友军占领,贾逵立刻派补给跟了上去。
皖县,吴王的帅旗迎风飘扬,吴王坐在中军大帐,前线的战报正如雪片般飞来:
陆元帅大破曹休于石亭!斩首三千!
左都督攻击敌左冀斩首两千!
右都督攻击敌右冀斩首三千!……
捷报频传,让孙权兴致颇高,甚至为自己斟了杯酒,他本就好饮酒,刚饮了一杯酒。
一个中军急急回报:
“夹石伏军遇袭,败回!”
孙权的一口酒直喷了出来:
“什么?怎么回事?”
此时,负责夹石埋伏的将领已经奔入中军大帐赴命了:
“王上!夹石背后出现大批魏军,属下唯恐腹背受敌不敢与其缠斗,故而撤退了。”
“夹石出现大批魏军?”
孙权站起来来到地形图前,看着地形图,只有贾逵部离夹石方向较近,但这也太快了。孙权一直密切关注曹军动向,自开战起,司马懿便趴在江陵寸步未动;满宠还在夏口懵逼中;贾逵应该刚刚抵达东关,还没有对东关展开攻势。贾逵若能这么快,那也太警觉了。
孙权点了点头赞许道:
“你做的不错,下去休息吧!”
整个会战打得太漂亮了,美中不足可能就是没能全歼曹休部,但孙权清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曹休部十万之众,是魏军江淮主力部队,陆逊总兵力也不过八九万,加上自己的亲兵也还不到十万,何况敌人又后有援军,能打成这样确实已经不错了,看来对曹军将领的估计确实不能太过草率。孙权如是想,反倒坦然了不少。
其实,孙权此前已经听说过朱桓提出的战略了,也正是因此,他才会一抵达皖县便对夹石用兵。但孙权也权衡过朱桓的战略,确实太过冒进,毕竟陆逊的兵力不足,再少了全琮与朱桓的配合,能不能吞下曹休,这是个未知数。一旦两军陷入胶着,对自己大为不利,不要说陈兵江陵的司马懿,就连夏口的满宠都可能对自己造成极大的威胁,毕竟江陵抽调的兵力太多了。
所以,对于孙权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石亭会战打的越快越好。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五章 惜败石亭
石亭,身披银甲满脸书生气的陆逊正在组织力量继续向前追袭魏军]扩大战果。石亭的这一场攻心战不可谓不漂亮,直接瓦解了魏军决战的决心,自己趁势突袭,果然战果惊人。
可惜的是,依然没有曹休的消息。
从皖县曹休的斥侯发现皖县存在大量驻军的时候,曹休就应该发现了周鲂的诈降,但他没有立刻撤退,而是放出了一枝巡逻队迷惑自己,然后组织力量打伏击。幸好陆逊谨慎,曹休的奸计被陆逊的虫蛊识破,这才集中优势兵力,加上士气正盛,强行冲击曹休的巡逻队,紧接着进攻曹休大寨。但陆逊也不由暗叫好险,只要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曹休的伏击之中。
曹休实在是太不按常理出牌了,明知中计,而不撤退,反而在通往皖县的路上扎营,实在有悖常理。但陆逊不由暗赞曹休确实有一定军事才能,难怪能与江东对峙多年而不落下风。因为他清楚,一旦曹休撤军,即使曹休亲自坐阵后军,无故退兵,士气已丧,也必遭惨败。
夹石道口,朱灵得到贾逵军的接应,登时士气大振,因为他已经得到消息,陆逊主力顷刻便至,而曹休的主力部队士气低落,强行突破陆逊夹石道口的伏兵后,虽窥得一丝胜机,已无战心,很难再组织有效的反击。
这个时候,只有贾逵的生力军才能守住夹口。毕竟,夹口并非险要之地,地理优势并不明显,一旦陆逊利用先进器械组织集团军攻坚,一支士气低落的队伍是很难守住夹口的。朱灵部开始向夹石方向退兵,由贾逵部全权接手断后工作。
朱灵部撤退不久,夹石官道上便开始出现曹休的溃军。这支曹军的精锐部队此时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队型混乱,像一群难民一样拥挤在官道上,士兵的脸上写满了疲倦、恐慌,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这枝斗志昂扬的队伍已经士气全无锐气尽丧。
看得贾逵一阵心疼,这可是江东前线的主力部队啊,石亭之战,曹魏在江东的两代经营毁于一旦啊!
至此之后,曹魏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东兴之战才缓过劲来组织了一次对吴的大规模进攻。
孙权坐阵皖口大寨,消息不断从前线传来:
陆元帅破敌于皖县;
陆元帅破敌于石亭,缴获大量军资;
陆元帅追敌至夹石。……
孙权的心已然落定,陆逊终究没有让自己失望,他还是胜了。
“将军!大司马来了!”
贾逵闻报抬眼朝夹石官道上望去,一众将校簇拥下出现了曹休落寞的身影。
曹休铁黑着脸,神情极为倦怠,显然此番惨败对其打击不小。但曹休部的阵形并没有乱,士兵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展现了淮南精锐应有的风采。
朱灵、王凌一干魏军将领急忙迎了上去,贾逵也随着人群迎了上去。
曹休抬眼看到贾逵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心中大恨,劈头盖脸喝道:
“你怎么这么晚才赶来接应?由你策应我军,你是怎么办事的?”
众将闻言都颇感同情地望着贾逵,都知曹休迁怒于他。贾逵手下将校更是皆有不忿之色,身后的偏将不忿道:
“大司马,建威将军率领我们连夜奔袭二百里前来救援,已是尽了全力了!”
曹休目上寒光骤现扫了一眼那将校:
“你是什么东西?我与建威将军说话,有你说话的份吗?”
那将校见曹休一副面色不善的样子,不敢顶嘴,只得忿忿退下。
立在一旁的贾逵却丝毫没有开口的意思,只是如看小丑一般看着曹休。
他的目光显然激怒了曹休心中的怒火,曹休黑着脸道:
“大军退的仓促,你们现在赶紧去捡拾弃仗减少国家的损失!”
贾逵众将闻言无不激愤,紧紧盯着贾逵,贾逵没动,自然谁都不会动。见贾逵部诸将俱未动弹,面上皆有忿色,曹休扬声道:
“豫州刺史贾逵!我以大司马的名义敕令你部立刻捡拾弃仗!”
贾逵沉默片刻,抬起头用极为平静的表情看着曹休一字一顿道:
“贾逵乃国家亲授豫州刺史,不是为大司马捡拾弃仗的!”
说罢,朝背后众将道:
“我们走!”
说罢,率领一干众将转头便走。
走出没几步,听到身后曹休气极败坏的声音:
“贾逵!你敢不听将令!”
贾逵身子顿了顿,却只是迟疑片刻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曹休见状大怒,气势汹汹地道:
“贾逵!你敢违令!我现在就斩了你!”
一干众将纷纷劝道:
“大司马,东吴追兵未退,还是先撤出夹石再说!”
见众将苦劝,曹休才算作罢,带着残兵败将急匆匆向淮南方向撤退。
路上,曹休便开始拟本上奏弹劾贾逵,贾逵收到风声后,也开始上奏为自己辩护,两个人在退军的路上便闹得不可开胶。
此时的明帝尚未收到前线败退的消息,他听说蜀国组建了一枝蛮人的部队,大为震惊,毕竟蛮人的凶悍他是清楚的。正巧曹真入京面圣,曹睿便将其召至宫中商讨对蜀策略。
看到曹真扭动的肥躯艰难地步入御书房,曹睿不由笑道:
“子丹,朕正要见你,你便来了!”
说罢,吩咐道:
“赐座!”
早有人搬了一把椅子。
曹真施了一礼便自落座道:
“陛下可是为蜀国之事?”
曹睿点了点头:
“朕早闻诸葛亮之名,今番其以弱旅叩边,惹得朕差点丢了陇西,朕确实不能以等闲视之。”
曹真微微一笑:
“末将守御不利,让陛下忧心了。”
曹睿忙道:
“朕非是责备你之意。”
“真明白。”
曹真正色道:
“以真之见,诸葛亮此番无功而返,损失不小,短时间内难复气力。其虽抽调蛮方兵力充军,但蛮方之人未经教化,不善攻城掠地,很难立即用于应对我军。故而,真以为诸葛亮再欲叩边,必效韩信暗渡陈仓,只要得一良将赶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必可让诸葛亮无功而返。”
“哦?何人可担此任?”
“此人祖籍太原,姓郝名昭字伯道,现镇守河西。”
曹睿点了点头:
“好!就依卿意。”
遂令郝昭为镇西将军,于陈仓道口驻城守边。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六章 祸乱宫中
东吴方面,陆逊取得石亭大捷,战果空前,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最重要的是重创了魏军淮南沿线军事力量,其战略意义直追赤壁之战、夷亭之战。
当日,孙权兴致极高,于皖县为参与石亭大战的全体将士大摆庆功宴,宴上更是对诸将论功行赏,大加赞誉。
宴至半酣,孙权正执着陆逊的手与众将士共欢,忽孙权亲卫自外急匆匆步入殿内,在孙权耳畔耳语了几句。孙权闻言,面色微变,旋又很快回复满脸笑意。
一旁陆逊看得真切,询问似地看着孙权道:
“大王若有要事,可先行离席,逊自会代大王与诸将共饮。”
孙权摇了摇头,伏在陆逊耳边耳语了一句,陆逊面色骤变:
“什么?”
孙权显然没有想到陆逊竟会如此紧张,颇为诧异地看着他。陆逊意识到自己失态,忙道:
“那大王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明日便走。”
“那逊同大王一起走。”
孙权虽诧异于陆逊的表情,却自然没有拒绝他的理由,当即允诺。
洛阳,贾逵抵达洛阳的时候,曹真已经离开了洛阳,他听说石亭之战曹魏损失惨重,料想朝廷上又是一番风云,各方势力借机相互倾轧,他可不想淌这淌浑水。汇报完关中事宜,便迫不急待地走了。
贾逵刚抵达洛阳,便被明帝召进宫中。贾逵不用想也知道是因为曹休的奏章,心中忿忿。
大魏,到底是曹魏,始终是曹家宗室子弟的天下,想想便觉寒心。贾逵乘车撵入宫,直奔明帝的御书房。一路上,贾逵都有些心绪不宁,始终集中不了精神。
贾逵步入御书房,远远便见明帝正在灯下批阅奏折,忙欲施礼,却见明帝抬手阻道:
“梁道鞍马劳顿,就不必多礼了。”
说罢,提高声调道:
“赐座。”
贾逵一愣,明帝这态度不像是来问责的,不由一头雾水。他性情耿直,本已想好了应对,甚至还想借机强谏,见明帝这态度,反而有些拘谨。
有人搬了把椅子过来,贾逵便自坐了下来。
不多时,明帝长身而起,自案前踱步而出,贾逵忙跟着站起身来。
明帝摆了摆手:
“梁道不必多礼!石亭之战,错不在你!”
贾逵闻言,诧异地看着明帝略显稚嫩的面颊,但他不知道为什么,面对这个弱冠之年的少年英主,竟有些鼻子发酸。
明帝拍了拍他肩:
“都是为朝廷做事,朕知你生性耿直,你不必多想,回去好好休息吧。”
贾逵闻言险些泪奔,想不到明帝这么晚召自己入宫,竟只是为了安自己之心,不由大为感激道:
“微臣谢陛下信任!”
贾逵心中压着的一颗石头终于落地了,出了御书房,心情大为畅快,在太监的陪同下向宫外行去。
行至未央宫前的时候,贾逵不由驻足深深望了眼未央宫。
一旁太监见贾逵止步不前望着未央宫,面上不悦道:
“贾大人,深夜至此,您驻足不前可是有失体统。”
贾逵看了看,点了点头道:
“公公,这未央宫中住的可是圣上新立的毛皇后?”
那太监见自己说了贾逵跟没说一样,反还问起了毛皇后,大为不悦,没好气道:
“未央宫中住的是正宫娘娘!”
贾逵盯着未央宫又看了看,旁人看不出来,他降妖卫道岂能看不出这深宫之中的妖气所在?
“贾大人,你还出不出宫了?不是想在宫中留宿吧?”
那太监急唤道,语气中带着不悦。
“何人在宫外喧哗?”
一声女声自未央宫中传出,随即一个宫女**中昂首挺胸走了出来。
太监面色大变,忙道:
“瓶儿,是老臣啊!”
被唤作瓶儿的宫女看了眼太监,拿眼瞟了瞟贾逵:
“这位大人是……”
贾逵躬身道:
“在下豫州刺史贾逵!”
却听宫内传来一声清音:
“原来是贾大人!”
这一声清音中透着一股极为慵懒媚人的声调,听得身旁的太监眼神**。
贾逵面色铁青轻咳一声,那太监才自缓过神来,急拜道:
“微臣叩见娘娘!”
贾逵虽不情愿,却也只能施礼道:
“下官参见娘娘!”
毛皇后刚要应他,忽自心底响起一个声音:
“妖孽!竟敢祸乱后宫!”
毛皇后闻言抬起头大有深意地看着面色不变的贾逵,浅浅一笑,却在贾逵心底响起一个声音:
“臭道士!休要多事!”
她直愣愣盯着贾逵的眼睛,那眼中仿似有无数**,贾逵只觉得心中有一团火,压都压不住,不多时便面红耳赤了。但他又不得不强自抵抗着这妖女的魅术,因为贾逵知道,一旦自己抵挡不住,势要遭受这妖女的诬陷。自己非常时期,再遭此重创,恐怕仕途尽毁。
那太监和宫女却不明白,一个直愣愣看着毛皇后,一个则呆望着贾逵,不知道他二人在这傻愣愣地杵在那里干嘛。但碍于毛后的身份,谁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傻愣愣地陪着他俩呆站。
毛皇后正施展魅术,她虽然不动声色,但目光紧紧锁定贾逵,在贾逵眼中却全然不似那个宫女和太监所能看到的景象。在他眼前,仿似有一个身披纱衣的美艳女郎,身姿婀娜,**自纱间若隐若现,不断扭曲着腰枝,满脸欲色,极是**。
1...434435436437438...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