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陛下,臣以为,若由陆都督统领此战,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孙权却丝毫不为所动:
“联亲征曹魏,北方宵小定然望风而逃,收复江淮,指日可待。”
说到此处,孙权颇有些英雄气短的意味长声叹道:
“张公,联的时间不多了……朕有生之年,希望至少能将江淮收入囊下,归于黄土,朕也就没什么遗憾了。张公,你与诸葛亮关系匪浅,还请从中周旋。朕希望诸葛亮能先发制人,万请玉成此事。”
张昭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陛下此次出兵打算率多少人马?”
孙权深吸口气,目光炯炯:
“十万!”
孙权点了点头:
“诸葛亮信上说出兵三十万,若真有此等手笔,必将曹睿小儿的主力牢牢牵制在西线,再派出一枝偏师由陆逊率领佯攻江夏,如此朕可率主力从容拿下合淝,一举攻破曹魏江淮战线。”
张昭颇为所动,只是颇有些美中不足,若是孙权能和陆逊换一下位置就好了,只是他当然知道,孙权心意已决,已经无法更改了。
张昭点了点头:
“陛下既有此决断,老臣自是责无旁贷,回去便拟信回复诸葛亮。”
孙权满意地点了点头,拍了拍这位老臣的肩。
孙权不知道的是,诸葛亮此时已经出兵了,此番他统兵二十三万,号称三十四万,分兵五路出祁山,魏延、姜维为先锋,李恢督运粮草,杀气腾腾奔赴祁山。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十七章 五出祁山
急促的马蹄声响彻洛阳街头,在灯红酒绿的夜洛阳格外刺耳,达官显贵们伸着脖子看着一路风尘的信使扬尘而去,不知道出了什么大事。自东吴称帝,三国鼎立以来,战事频频,但近三年来,吴蜀都在整理内政,却少有战事。即使偶有战火,也自然烧不到洛阳。明帝骄奢淫逸,上行下效,整个洛阳奢靡之风渐盛,如今洛阳街头夜夜笙歌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让人都已忘记了自己身处乱世之中。
边关急报深夜传入宫中,明帝正流连宫闱之色,不想这急报来得这般急,硬把明帝从床上拉起来了。明帝怀抱美人,读罢急报,登时清醒了不少,一把推开怀中的美人:
“更衣!”
不多时,明帝的身影已经出现在御书房,托孤四大重臣中仅存的司马懿正垂立在御书房听侯明帝训诫:
“诸葛亮厉兵秣马休养三年,这一次挥师北上,出兵三十万寇边,不容小觑,仲达可有退兵之策?”
司马懿见明帝言语间并无波澜,心知明帝已有定计,当下答道:
“臣夜观星象,紫微星星芒渐盛,我大魏国运昌盛如日中天,反观西川星芒渐弱,奎星犯太白,非是极兆。诸葛亮强逆大道,必是有败无胜,臣愿亲往破之!”
明帝点了点头:
“若你去,将如何应对?”
司马懿似早胸有成竹高深一笑:
“退敌只在一字。”
明帝眉梢轻挑:
“哦?哪个字?”
司马懿斩钉截铁道:
“拖!”
明帝显然深以为然,洒然一笑:
“仲达所想正合联意!”
说至此处,正色道:
“切记!不可轻举妄动,诸葛亮这次苦心经营三年,大举入侵,必是抱着必胜之心,绝不容小觑,更不可等闲视之。只待其粮尽,必有退兵良机。”
司马懿看着这位因常年沉溺于美色面色瘦削的少年,心中陡然生出一丝敬畏,想不到明帝在这样的年纪便已具有如此过人的战略眼光,很难想象假以时日魏国在这么一位少年英主的带领下会达到怎样的地步。
直到明帝又喊了一句仲达,司马懿才恍过神来,见明帝满脸关切地望着自己:
“爱卿方才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司马懿惭愧道:
“陛下恕罪!老臣失态了!方才与陛下这番深谈,让老臣想起当年与先皇,似乎也是在御书房,与先皇心有灵犀,后终平定祸乱。”
明帝颇感愕然地淡笑一声,这声不咸不淡的笑意让司马懿感觉自己像个傻瓜一般。司马懿却并不知道,明帝与先皇之间的芥蒂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外人所能理解的范围了。
三日后,司马懿率军奔赴长安督战,为防情况有变,司马懿施展地遁先行,当日便抵达长安进行布防。
此番故地重游,司马懿的心境与此前大不相同,虽然同是接手陇西战区,但这一次,却再没有刺头与自己为难了。司马懿顺理成章地集长安各路诸将兵马四十万余众,计议布防于渭滨以对蜀军的浩浩之势。
不多时,陇西战区扬武将军郭淮步入帅帐,郭淮落座后听了片刻,便知司马懿的算计,当即发声:
“若诸葛亮跨渭登原,接连北山,阻绝陇道,我军确实大有可为。”
司马懿正是这般算计点头笑道:
“伯济说得不错,若非伯济提醒,只怕已被诸葛亮所乘,此地必当有个紧要人把守,方可保万全。”
说至此处,直视郭淮道:
“伯济可当此任?”
郭淮应声而起道:
“末将自当尽力!”
紧接着司马懿又连发了几个帅令,将陇西战区部署妥当。
安排既定,三军齐动,会重兵于渭滨,摆好进攻架势,欲与蜀军一决雌雄。
诸葛亮自斜谷到剑阁连布十数个大寨,旌旗飘飘绵延数十里,见司马懿拉开阵势严阵以待,笑谓众将道:
“正欲他与我决战,司马懿果不让我失望。”
说至此处,不由爽朗一笑,众将也纷纷附和一笑。
诸葛亮笑罢方道:
“若彼困守不出,则我等进取中原难矣。”
姜维不无担心道:
“丞相,司马懿兵多将广,又有渭水阻隔,占尽地利,形势严峻啊!”
诸葛亮见众将纷纷点头,面色凝重,都不言语,显然都做此想,唯独魏延面露不屑,嘴角还带着几分张狂肆意,不由道:
“文长可有定计?”
魏延见丞相张口询问,当即不敢怠慢,正色道:
“司马懿看似兵多将广,实则外强中干,若丞相予某一枝偏师暗取北原,绝其陇道,司马懿四十万大军必不战自乱。”
诸葛亮沉呤道:
“倒是个办法,只是司马懿用兵深沉,只恐其在北原早有安排。”
魏延深知诸葛亮用兵保守,但两军对垒旗鼓相当,若不用奇兵,实是难以取胜。何况李平失势,自己失了一个倚仗,这三年蜀国又无战事,自己全无晋升,实需立下军功扭转局势,若不出奇谋,何时能有出头之日?自己出兵前曾夜梦额生双角,卦师赵直曾给自己解梦: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
赵直解梦在蜀国极富盛名,蜀国达官显贵大都找其批梦,若依其所言,实是大吉之兆,此时若不用力,更待何时?
诸葛亮话音方落,魏延便有应对:
“若丞相趁敌立足未稳,速战速决,北原必有机会!若丞相不放心,可引主力取渭水之南,以为疑兵。”
诸葛亮点了点头,心中便有定计,当即分魏延一万兵马去取北原,主力部队则进攻渭南以为疑兵。
次日,司马懿得到探报蜀军大举进攻渭南,当即亲自率军赶往渭南。蜀军分兵三路齐攻渭南,哪里像是疑兵?分明是主力全面进攻。司马懿不敢怠慢,亲自挂帅坚守渭南。
却说此时的北原,不出诸葛亮所料,司马懿确有布置。郭淮早奉命在此布防,不过,时间仓促,防御工事尚未搭完,郭淮根本没想到蜀军会这么快就发动了进攻。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十八章 北原苦战
北原发现大批蜀军的踪迹,让郭淮震惊非常,这速度实在太快了。
立在一堆未完的工事面前,郭淮神色凝重,一个只有不过四千人镇守的北原,全无防御可用,如何能抵御得了蜀军的进攻。
几名副将围在郭淮跟前,脸色比郭淮更难看,一个个闷着头一言不发,气氛凝重非常,深知当前形势的凶险。
郭淮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只能靠自己了,他当即派人向司马懿求援,紧接着下发了一系列将令进行部署,直到最后一条将令发下去,他的心里依然不能平静。
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场豪赌,赌输了,魏国很可能就失了北原,陷入被动,但他又不能不赌,因为以现在的军事实力自己实在很难坚守到司马懿的援兵到来。
兵贵神速,蜀军来得疾且快,当魏延、马岱提兵赶到北原时,北原空无一人,安静异常。若不是那未曾完备的防御工事及一座座来不及拔走的军帐,自己根本想不到这里曾有魏军出没。
魏延、马岱信马游缰步入魏军军营,静得让人发慌,魏延提刀挑起一座军帐,发出一声铿锵,但见帐内一应器具井然有序,丝毫不显凌乱。
魏延回视马岱,二人相视一眼,都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沉静得空气仿佛凝聚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刺激着蜀兵的每一颗细胞。
蜀军队伍中一片沉寂,没人说话,也没人发出声音,他们似乎都在等,等待山洪迸发,雷鸣电闪。
突然间,但听到箭雨破风声骤然而起,箭雨落在人群中发出阵阵惨叫。紧接着,黑暗中,锣鼓齐鸣,火光冲天,四面八方俱是人流夹杂着喊杀声如潮水一般滚滚向蜀军队列中涌去。
战马被紧张的气氛所感染,噪动起来,惊慌不安地刨着地,众将校纷纷勒紧丝缰才稳住坐下马。
魏延与马岱匆忙中相视一眼,都未发出指令,冷静地观察着周遭的情境。
人群中不知谁喊了声:
“中计了!快跑啊!”
仿佛平地一声惊雷,后队紧接着就陷入混乱,但听指挥官连声呵斥,却似乎并未起到什么效果根本阻止不了有人逃跑。
眼看杀声愈近,马岱紧张起来:
“将军!再不撤就来不急了!”
魏延狠狠向后队望了一眼:
“不要乱动!敌人人数不多,很可能是虚张声势!”
马岱不由一窒,时间紧迫,军情如山,哪容得片刻犹豫?何况,后队已先乱了阵角。
“将军,丞相早已吩咐,一旦发现形势有变,立刻撤退!咱们孤军深入,切不可行险啊!”
说话间,见魏延面带犹豫,便当即下令另后队变前队,自原路撤退。魏延此时也难断真假,当下只好跟着马岱突出重围。
待退出数里后,魏延猛然拉住缰绳,喊住马岱:
“不对!咱们中计了!”
马岱眼带迷茫,不解地望着魏延,魏延解释道:
“我军误入敌军重围,怎么可能这么轻松就杀出重围?”
马岱闻言微有所动,方才他们冲出重围,确实并没有费多大力气。
魏延又道:
“我军匆忙撤退,敌军不趁机衔尾绞杀,如何只是跟在后面?”
追兵声势浩荡,但始终未全力冲杀,只是远远跟着,种种迹象表明,魏军明显兵力不足。
马岱也是久经杀场的宿将,初时身陷重围心中仓皇,此时经魏延这么一点,自然会意,恶狠狠道:
“魏人果然奸滑!那现在咱们怎么办?”
魏延沉思不语,如果现在自己杀个回马枪只怕曹魏援军已经到了,到时更是危险重重。不过魏军如此行险,显然是兵力不足,若是援兵未到,自己大有机会夺下北原。
兵者,诡道也!若不行险,如何出奇制胜?
魏延瞳孔收缩,骤然放大透着一股狠意:
“若不回去走一遭,你我弟兄的脸面如何找回来?”
马岱见魏延胸有成竹,把心一横道:
“但听将军吩咐!”
果如魏延所料,魏军将校正追得胆怯,跟在蜀军背后虚张声势,只是一枝步军衔尾紧追蜀军,自然追不上蜀军的步骑兵。魏军将校正暗自庆幸蜀军中计,忽听得前方马蹄轰隆由远即近,仿若神兵天降,紧接着骑兵如旋风一般撞入魏军阵角,魏军阵角登时溃乱,被蜀军趁势绞杀。
此时的北原,郭淮长出了一口气,心中不由得意。方才自己兵力不足行此险招,实是险之又险,若蜀军主将再镇定一些,只怕北原就只能拱手相让了。
也幸好自己机敏,事先派出一些人趁乱混进蜀军队伍,再摇旗呐喊,趁机蛊惑蜀军,蜀军果然自下而乱。
郭淮确也不敢耽搁,一面派步军衔尾全力追杀敌军,一面赶紧命人抢修工事。他却没料到魏军将校胆气不足,不敢全力追杀,被蜀军识破了疑兵之计。
正在此时,忽听前方急报:
“报!蜀军去而复返!请将军速作决断!”
郭淮的脸刷的一下惨白,冥冥之中自己就有所预感,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想不到蜀军竟然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
魏军的消息只比蜀军大队人马早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蜀军的轻骑兵便已经出现在郭淮的视野中。只是比之前的仓皇皇如丧家之犬不知威风了多少,显然是识破了自己计量,此时憋着一股劲儿冲杀过来,实是不好对付。
事到如今,已无巧可取,郭淮刷的一声抽出宝剑,振臂高呼:
“将士们!守家卫土!誓保北原!”
魏军无不为郭淮的豪气所感,扬声高呼:
“杀!”
“杀!”
“杀!”
随着三声铿锵有力的呼喝,北原战事应声而起,仿似一曲奔流呼啸的怒江滚滚而流。
蜀军兵力上的优势很明显,清一色的轻骑,人数多出倍许,反观魏军,工事又没来得及建好,很快就陷入苦战。蜀军杀了一层又一层,前仆后继,杀之不尽,反观魏军身边同袍一个个倒下。
郭淮面色铁青,已经不能再淡定了,环顾左右,提剑在手,高声道:
“弟兄们!随我来!”
说罢擎剑率领自己的亲兵卫队卷入了战团。
残阳似火,映的古战场一片火红,仿佛扬起一曲杀场悲歌。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十九章 木牛流马
甲胄铿锵,郭淮擎剑正欲亲自上阵,身后传来中军一声高呼:
“报!司马大人亲至!”
郭淮一干众将无不振奋,回目望去,但见山道上火光绵延,旗帜飘扬,刀枪剑林滚滚向北原涌来。司马大旗迎风招展,果然是司马懿亲率大军而至。
魏延、马岱眼见形势不妙,果断撤兵,退出北原,北原一战一波三折,终于在司马懿援军到来时戛然而止。
而渭南战势也并不乐观,司马懿深知渭南乃蜀军必争之地,早已派了大批驻兵驻守。蜀军发起总攻,与魏军你争我夺,互有伤亡,留下了数百具尸体。
北原方向蜀军失利,渭南蜀军也只好罢兵,只此一战,蜀军近千人命丧渭南。
司马懿虽然守住了北原,却也惊出一身冷汗,始知诸葛亮养兵三年绝非虚度光阴,原本还有一较长短之心此时也化为烟云。
司马懿当即下令各营紧守栅寨,不得出战。
好在蜀军战线太长,旷日持久粮草必然无法接应,待敌粮尽之时自然有机可乘。
司马懿闭守不出,任蜀军百般羞辱就是无动于衷,这却让诸葛亮甚是忧心。
诸葛亮玩弄着手中的一件小物件,却是一头长着扳牛角的黑牛手把件,此物栩栩如生仿如实物。
诸葛亮轻轻将这手把件放在了帅案上,也没见他怎么摆弄,这头小黑牛竟在案上行走开来,看起来便让人啧啧称奇。
一旁侍奉的天明天亮二童子眼前一亮,天亮抢声道:
“想不到师娘竟能做出这般小巧的木牛来!”
天明则老气横秋道:
“这种木器,大物还容易些,似这等小巧可就难了!”
此物件显然是昔年黄月英在陈仓与墨家巨子郝昭对阵时所用的缩小版木牛,比之之前明显小了不止数倍。
天亮啧啧附和道:
“是呀!是呀!师娘对师父真是太好了!”
诸葛亮抬眼笑骂道:
“哪来的那么多废话?好生聒噪!”
说罢,拿手一抹将木牛收入手中,仰在太师椅上,轻叹了口气:月英,终还是要借用你这利器来解这无解之局。
诸葛亮思绪良久,终将出蜀时黄月英所绘图纸分成七份,吩咐当地工匠按图纸所绘制作成相应大小的部件,最后交由军方进行组装,这也便是闻名于世的木牛流马。
由于当地工匠所造的木牛流马均不完整,故而真正的木牛流马图纸未能流传于世,此足见诸葛亮对其爱妻呵护之心。
数日后,诸葛亮制成上千头木牛流马自剑阁开始运粮,由高翔率一千军督运粮草,这木牛流马皆用机械学原理丝毫不用人力,运粮队伍甚是惬意,蜀军无不赞丞相神人,却不知此乃出自于公输门人黄月英之手。
蜀军用木牛流马运粮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司马懿的耳朵里,闻听这等奇事,司马懿大为狐疑:
“蜀军造的那些器具当真不用人力就可以运粮行走?”
探马也大觉新奇点头如捣蒜:
“不仅不用人力,连草料都省了,走的还极快。”
司马懿闻听此言越发不敢相信:
“这世间竟有如此奇物?那诸葛亮是如何会得?”
他这话看似是问别人,其实问的却是自己。
诸葛亮的来历,他自然清楚,三清弟子,道门正宗。若说点石成金,呼风唤雨他不奇怪,不过这等稀罕物可不像诸葛亮能造的出来的,莫非是有高人指点?
司马师见其父脸色阴晴不定,提醒道:
“父亲大人,那诸葛亮如何会的已经不重要了。”
司马懿摇了摇头:
“我儿可知这机关术一学何等厉害?”
司马师点头表示明白:
“昔年墨鲁之争闻名天下,墨子不战而屈人之兵,除了国之上将怕也只有这机关术了。”
司马懿点头表示赞许:
“机关术可敌雄兵百万,着实不可小觑,只是这助诸葛亮的人究竟是墨家,还是公输家呢?”
司马昭不屑道:
“机关术造出来的物件,既然有人能造,便能模仿出来。父亲大人又何必在意这背后的人是墨家还是公输家呢?我大魏四分天下已得其三,便是没有这墨鲁高手,难道连仿造都不能吗?”
司马懿、司马师都是微微一笑,后者道:
“昭弟所言甚是,倒是可以一试。”
司马懿点了点头,只是在他们的笑容背后都深深清楚,机关术之精要,怕是真的不能。
夜已经深了,诸葛亮仍坐在昏黄的烛火下思量对策,一旁姜维陪侍一旁,天明、天亮则侍立在身后,二童子已是歪头斜脑不住打着瞌睡。
忽然一声呜咽的哭号声划破了这宁静的夜晚,那声音尖锐呜咽好似鬼哭狼嚎,直惊得方圆数十里鸟雀惊飞,群兽呼嚎。
“太公!”
这声太公叫得格外凄厉,天明、天亮被这一声嚎叫惊得打了个机灵,登时清醒过来,两对小眼睛四处乱看。
诸葛亮眉头一皱,姜维跨步掀开军账,高声呼喝:
“不得造次!”
那哭嚎声戛然而止,不一会一个浑身血污的汉子垂头丧气地走了进来,不是高翔又是何人?
但见高翔灰头土脸冲入帅帐,跪在地上泣道:
“太公!高翔有辱太公之命,押运粮草不利,被魏兵劫了。”
说至此处,又辩解道:
“某已使出浑身解数,还是丢了几头木牛流马。太……丞相,这可怎么办啊?”
姜维闻言气得连连跺脚:
“丞相,某早说此事需得个精明人……唉……”
高翔听姜维这般说,跟霜打的茄子般又蔫了不少。
诸葛亮却浑然不以为意,连头都未抬,只是笑道:
“无妨,无妨……某正有算计。”
见诸葛亮未见责罚,不仅姜维大愣,连高翔忘了抹眼泪惊讶地望着诸葛亮。
诸葛亮感觉到异样,抬起头,看着高翔道:
“打了一夜仗,你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高翔闻言,如获重赦,连连拜谢退了出去。
待高翔走后,姜维满脸不解:
“老师,您不会只是为了安高翔的心吧?”
诸葛亮微微一笑:
“我知道你所担心的,但公输家的手段,岂是那般容易被人破解的?”
言语间,自然流露出几分笃定,身子一缓靠在了椅子上,自语道:
“正要借此解我燃眉之急。”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章 借刀杀人
顺利伏击了蜀军运粮队,司马昭心情大好,虽然遇到了硬手,折了不少人马,却抢了六头木兽,大觉合算。
还未归营,司马昭便已经开始研究起这鬼斧神工的木兽,他将其中一头木牛拆开,越拆越惊,汗若雨下。直到拆解完司马昭才颇为泄气地发现,零件竟有不下百件之多,似此等繁复庞杂的工艺,远比想象中要复杂数倍,自己竟然完全不能将这头木牛复原,只怕真真要应了父兄的话了。
回去的路上,司马昭倍受打击,远没了方才的兴致。
1...447448449450451...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