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天地烈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流口水的老鸡
“两位能如此实乃社稷之大幸。在下衷心希望两位能早日接管这南部防务的大任,这样在下就可以回到家中安心的品尝老妻为我调制的美酒了。”
舒尔亚和阿布拉赫闻言都笑了起来。在他们看来阿德勒姆后面的这句话完全是一种玩笑,可是在一旁陪席的阿鲁法却知道这是父亲真实的想法,他的心中不禁泛起了一阵苦涩。(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一百零二章 一 雪路
灰茫茫的苍穹之下大地一片白色,飞舞的雪花大得犹如孩子的手掌一般,刺骨的寒风笼罩着天山南北,在这片被冰冷统治的国度下,有一支军队正艰难的朝东方行进。
这支军队的人数庞大,足有四万人以上,但是他们并不是突契的军队。在突契统治的领土之内竟然会有其他的军队,而且还是在这种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这简直是匪夷所思的,然而这支部队并不是哪个国家派来偷袭突契的别动部队,从隶属关系上来说它还是突契的军队。
统率这支军队的就是曾经贵为突契左贤王的叶儿先,在去年安巴尔图里发动的叛乱行动中,叶儿先丢失了整个西域地区,只身逃回了突契。因此他受到了大汗阿比契力尔的严厉责罚,不得不将功赎罪攻灭了友人恰拉哈儿曼国王的高昌国,协助大汗平定了安巴尔图里的叛乱。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在碾平叛乱以后,虽然逃走的安巴尔图里被吐蕃赞普格桑给杀掉,并且把人头送还给了阿比契力尔,但是阿比契力尔余怒未消,他对追随安巴尔图里起兵的十三部落,以及之后降服的西域各国都十分不满。
鉴于首鼠两端的高昌国已经被彻底消灭,而另一个安巴尔图里的扈从拉曼德尔部已经举族西逃,阿比契力尔除了将残余的拉曼德尔部部众全部斩首以外已经无计可施,因此便将怒火转嫁到十三部和西域诸国身上。
十三部的首领全部被处以极刑,另行委任新首领,族中的男孩全部被挟持为人质,女孩则被赏赐给有功的军官为奴,此外没有战死的适龄男子也全部被征调入突契军中参战。十三部剩余的全部都是老弱妇女,由此几乎不能再构成任何威胁。
对于西域诸国,阿比契力尔让其国王全部自裁,新国王的孩子一律作为人质送往龙城,此外还强行征调这些国家内所有十八岁至四十岁的男子参军加入突契军的战斗序列。
阿比契力尔这么做除了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怒以外当然也有其他的考虑。这不光是为了剥夺西域诸国再次叛乱的人力资源,更是为了补充突契军队本身。
在与绢之国的历年战争中突契损失了相当数量的军队,这些损失已经超过了突契本身兵源补充能力的极限,这也造成了近年来突契军队作战能力的下降。所以阿比契力尔才趁此机会强行征调这些人力资源加入突契军,他并不指望这些临时拼凑的军队能有什么战斗力,但至少这些人可以当做肉盾替突契军挡住绢之国的箭矢和刀枪。
受命接收这支乌合之众的将军自然是将功补过的叶儿先了,他不指望自己能够恢复左贤王的地位,甚至都不奢望能恢复左都护的职务,他明白阿比契力尔能让他统率这支军队回到突契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尤其是在他见到了那些被斩首的部落首领和被迫自裁的国王们以后。
问题在于这支大军并不是想要开拔就能够立即开拔的。首先这四万多人并不是在一处,而是分散在许许多多的小国之中,有些小国甚至只有几十人参加进来,要把这么多国家的军队集结起来编组成军,并且还要准备好相应的远赴突契期间的粮食,衣服,帐篷等等物资,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准备妥当的,说穿了这些物资还是要由各个小国拼凑出来。
阿比契力尔和他的突契大军当然没有时间等,因此他给了叶儿先一个期限——明年大雪融化之前必须赶到龙城,然后便带着军队东归而去。
被留下来收拾这么一个烂摊子,叶儿先也是有苦说不出。西域地区刚刚经历了这场大乱,各国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战火的波及,阿比契力尔的残酷镇压必定会引起这些小国的不满,只是他们慑于突契强大的军力不敢出声罢了。如今阿比契力尔甩手一走,扔下了叶儿先面对这些心怀不满的国家和一大堆的问题要解决。于是乎叶儿先一边要想办法安抚这些国家,一边要和这些国家打擂台征集物资,一边还要安排好自己这支军队离开以后的治安,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多如牛毛。即便是叶儿先这样长年盘踞在西域地区的有能官员也忙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把一切都安排停当了,时节已经到了冬天。
理论上来说一旦进入了冬天,这行军几乎就是不可行的了,因为一旦大雪降临,军队一天的行进速度也不过十几里,要走到龙城的时间会大大延长,那么补给的问题就会更加困难。可是叶儿先没有选择,因为阿比契力尔给他的时限只能到来年的开春,因此叶儿先只能硬着头皮命令军队开拔。
他选择的路线是走天山南麓,经过高昌国故地前往龙城,这也几乎是阿比契力尔平叛所走的路线,只是方向相反罢了。叶儿先走这条路不外乎是因为这里的冬天相对暖和些,降雪量也会少些,可是这条路线最大的问题在于最后一段,如今不必往日,从南路前往龙城的话有可能遭遇绢之国的游击骑兵,当然这四万人是不会惧怕小小的一股骑兵的,可万一对方引来绢之国的大军的话,那么这些训练不足的军队能否全身而退就很成问题了。
可惜叶儿先的运气不好,才刚走到天山脚下就天降大雪,一连下了七八天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不得已驻扎下来的军队里出现了大量冻伤者,眼看着时间紧迫,叶儿先不得不铤而走险,强行带着这支军队冒雪前进。这其中的苦楚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能体会,两天的行军叶儿先就损失了四百多人,这还不包括逃亡的千把人在内。此时的叶儿先根本没有精力再去追回那逃亡的人,因为在这种恶劣的天气里去追击的话,那恐怕就连追击者都会冻死在路上。
长生天啊,难道你真的要把我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上去吗?叶儿先的内心一遍遍的如此呼喊道。可惜长生天并没有给他一丝安慰,当六天后风雪停止的时候,他已经永远的失去了两成的兵力,另外有多达半数的士兵被不同程度的冻伤,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茫茫没有边际的白雪,以及难以行走的道路。
历史资料里对于这支军队的这次远行过程描述得少之又少,但是都不约而同的写着当来年开春时分叶儿先抵达龙城的时候,这支四万多人的军队只剩下了八千人左右。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死在了白碱滩。(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一百零二章 二 白碱滩
白碱滩是个在地图上都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它之所以还能列入图中,只是因为有一条地下河流经其下,因此在这里有一处不大的水潭。这个水潭随着季节不同时大时小,大时也不过方圆一里,少时仅仅是地面潮湿而已。而且这水含碱量大,苦涩不堪,因此正常情况下根本没有人愿意往这里走。
而叶儿先之所以走到这里来也是完全出于不得已,因为他在沙漠里走错了方向,错过了重要的补给水源点。如果只是一小队人马,那么他大可不必往这里来,只要找到一个沿途的绿洲便可以解决问题,可惜此时他的这支部队还有一万七千人的规模,这可不是一个绿洲能满足的。
如果还有其他可以选择的地点的话,叶儿先也不会这个白碱滩,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实在是不理想。自从卢清翰偷袭天山之战以后,天山南麓通往突契的道路就不再是突契一家独占了,尽管数量不大,次数也不频繁,但是绢之国的游骑兵还是会不定时的在这条路线上出没,为的就是侦察突契的动向,并且对一些较小的目标发动袭击。叶儿先的大军当然不会是这些游骑兵的攻击目标,可问题在于白碱滩的位置距离绢之国的控制区较近,因此走这条线遭遇绢之国游骑兵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为了活命叶儿先不得不如此做,唯一的希望就是不被对方发现,或者发现自己行踪的只是小股部队。
可惜叶儿先也是倒霉催的,结果他非但被绢之国发现了,还遭遇到了大部队。
最开始时叶儿先只是遭遇到了一支绢之国的游骑兵部队,人数仅有一百左右。可是倒霉的是这支游骑兵刚刚离开大部队——太原经略府刘献之麾下的骑兵将军葛博龄的三千骑兵队就在距离白碱滩五百里开外。遭遇到叶儿先的游骑兵们在简单接触之后立即全速撤了回去,他们已经摸清了对方的规模,以这样规模的军队而言,在附近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白碱滩。
得到游骑兵的报告之后,葛博龄一边向后方的长官卢清翰报告,一方面立即整军出发,仅用三天时间便赶到了白碱滩。葛博龄虽然是个没有什么城府爱乱说话的家伙,可是整个太原经略府都知道他是刘献之最倚重的骑兵将领,卢清翰虽然是骑兵的总指挥,可是要论起对骑兵战术的运用和训练来是不如葛博龄的。
葛博龄根据游骑兵的情报立即判断出这支以步兵为主的军队虽然数量庞大,但是行进速度不会很快,如果能赶在他们到达白碱滩之前污染那里的水源的话,就可以把这支敌军彻底消灭在沙漠之中。
老天总算没有完全抛弃叶儿先,或者说叶儿先作为一名优秀的武将在与敌游骑兵遭遇以后还是做了预防工作,他的五千先头部队还是赶在了葛博龄的部队之前到达了白碱滩。
葛博龄不顾连日行军的疲劳,毅然对这五千先头部队发起了进攻。
以五千长途跋涉的步兵对抗三千精锐的骑兵,这是一场胜负毫无悬念的战斗,但是这五千又饥又渴的部队为了生存却激发出了超越极限的实力,如同发疯一般朝着葛博龄的骑兵队发起了反攻。
被对方的作战意志吓了一跳的葛博龄立即调整了战术,他假意被打败,落荒而逃。被这突如其来的胜利惊到的叶儿先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活下来,在短暂的惊愕之后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随即便开始扑向白碱滩狂饮这又苦又涩的水。
这个时候葛博龄的骑兵又折了回来再次发动进攻,此时叶儿先部的军队早已经没有了队形,更没有了刚才的作战意志。原本就处于绝对劣势的军队顿时沦为了被蹂躏的对象,葛博龄的骑兵就像砍瓜切菜一样的收割了大量的人头。仅仅一顿饭的功夫,叶儿先的五千兵就损失了三千以上,剩余的部队也完全溃败。
葛博龄并没有太过追击,他的主要目的在于污染白碱滩的水源,只要掌握了这一点他就稳操胜券。不过葛博龄算错了一点,那就是此时正好处于白碱滩水位最高的时期,而他的部队并不是专门为了投毒而出击的,因此仅有的毒药并没有完全污染白碱滩的水源。而此时叶儿先的本部也赶到了白碱滩。
包括叶儿先本人在内,他的部队此时已经红了眼——如果没有水源那便是死路一条。为了水源他的部队化身成了疯狂的野兽,嘶吼着朝着葛博龄冲了过去。已经尝过对手舍死进攻厉害的葛博龄可不会再吃第二次亏,他立即率军开始撤退。
在叶儿先的组织之下,这次部队井然有序的取水,没有留给葛博龄任何机会。取得水源以后,叶儿先便率领着部队开始向北行进,他明白此地不可久留,眼前这三千人他还能够应付,要是还有后援部队的话可就糟了。葛博龄的骑兵则像追击猎物的狼群一样紧紧跟随着他们,等待着可能出现的机会。
很快,机会便出现了。葛博龄的毒药虽然没能污染整个水域,却让叶儿先的部下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轻微中毒现象。在沙漠之中这轻微中毒引起的呕吐,腹泻同样是致命的。很快叶儿先的部队里就开始出现掉队者,而这些人无一例外的成了刀下之鬼。好在叶儿先的指挥得当,没有留给葛博龄更多的机会,在追击了五天以后葛博龄选择了撤退——他的水源也即将枯竭,必须在陷入绝境前回到自己的领地内。而叶儿先终于得以摆脱敌军回到了突契境内,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又损失了数千人。
叶儿先能在限期之前赶到龙城,阿比契力尔自然不好再责罚他,但是出发时的四万多然竟然只剩下了八千,这还是让他气恼不已,尤其是当他得知葛博龄的骑兵队袭杀了近万人以后更是勃然大怒,当即便决定出兵剿灭这支骑兵队作为报复。(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一百零二章 三 苍狼的利齿
要抓到葛博龄的骑兵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阿比契力尔得知白碱滩之战时距离事情发生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葛博龄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其次就算知道了他的行踪,要抓住一支骑兵部队也没那么容易。尽管突契骑兵在机动能力上比绢之国的骑兵更优秀,要完全包围他们也并非易事。然而阿比契力尔却做到了这一点,这不光要靠准确的情报,更要归功于阿比契力尔的军队的调度能力。
虽然对手只是小小的三千骑兵,可阿比契力尔表现出来的指挥技巧依然令后世的用兵家们津津乐道。他并没有急于用大军将葛博龄部包围起来,因为他知道如果那样的话葛博龄一定会把部队化整为零四散而逃,到时候要歼灭这支部队就变得十分困难了。表面上阿比契力尔的军队只是逼近里葛博龄,但是实际上他早就安排了四支部队绕到了葛博龄的后方,自己则率领大军把猎物赶进自己设计好的陷阱之中。
葛博龄如果是个二流的将军,那么大概就会乖乖落入阿比契力尔的圈套之中然后全军覆没了,可是葛博龄的嗅觉灵敏,在撤退的时候察觉到了异样,那就是他撤退的这条路上太平静了,这不符合阿比契力尔的用兵风格,于是在落入圈套的前一刻突然改变了行军方向。
阿比契力尔的包围计划功亏一篑,但是葛博龄在突围时依然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部下,他率军疾行两天赶到了丰州以北,并且强渡黄河的岔道,成功的躲到了黄河中间的一块小洲上,从而使得突契军的进攻变得困难。但是葛博龄自己也陷入了绝境,因为这里没有任何可以渡过黄河的浅滩,也没有渡船,反倒是突契大军绕行到了上游的浅滩渡过了黄河,从而将他包围在了黄河之中。
总算葛博龄赶在被完全包围之前派出三名小校泅渡过黄河向丰州告急,可是丰州的兵力连据城抵抗突契军都有困难,就别提支援他了,因此告急的文书被星夜送到了太原经略府。
葛博龄的运气不好,此时太原经略使,忠义郡王刘献之正好旧疾复发,卧病在床不能理事,一切事务都由卢清翰代理。为了稳定人心,刘献之卧病的消息被严格保密,除了卢清翰和忠义郡王府里的心腹下人之外,就只向远在长安的皇帝刘龑报告了这件事情。
关于刘献之的这个病是怎么复发的,由于正史里没有提及,于是各种野史就编出了五花八门的原因。但是刘献之的这场病确实来得蹊跷,因为他这几年来身体情况已经大有好转的迹象,几乎已经与常人无异了,可却突然发病,也难怪后来人们有种种揣测。其中有一条相对不太离谱的推测是一本名叫《粟园笔记》书里描写的,因为此书的作者是郡王府里的一名管事老年时所著。书中说刘献之在当年冬天道太原府外闲逛,结果发现天上有一只白色的雉鸡飞过。在大雪冰封的冬天怎么会有雉鸡出现,这让刘献之大惑不解,于是他张弓搭箭朝那雉鸡射了一箭。要说刘献之的箭术大概只有三流的水准,就连他本人也不曾料到这一箭竟然会射中。大喜之下刘献之策马便要去收获猎物,结果他忘记了眼前的大雪中还有一条被冰封住的汾河,而他的马踏上汾河的冰面上时,冰面破裂,刘献之连人带马掉进了汾河之中。虽然下人们几乎是立刻把他拉了上来,但是被冰水所激,刘献之当天晚上就开始发烧,结果就把旧病根给勾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刘献之不能理事是事实,于是所有的责任都要由卢清翰来担。卢清翰当然知道自己现在不应该离开太原府,可是他也不能放任葛博龄白白送命,毕竟率领骑兵出击突契腹地的倡议者就是他本人。因此他只得招来经略府的三位大将郝曼才,韩健隆和司徒伯通,把经略使的情况告知了这三位大将,然后把太原府的事务委托给这三人处理,自己率领着一万骑兵星夜赶奔丰州而来。
卢清翰当然知道仅凭自己这一万骑根本对付不了众多的突契骑兵,但是他想靠着骑兵的高机动能力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只要能够到达黄河岸边,那么他就有办法把葛博龄给救出来,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不用船也能把友军运过黄河的办法。
卢清翰的办法是用大量的整牛皮扎紧各处,然后吹气将它吹鼓,这样就能够浮在水面上了,然后再用绳索将这些牛皮绑在木板或者竹竿上,就可以做成一个简易的筏子运送骑兵过河了。由骑兵携带这些牛皮和竹竿木板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卢清翰的计划十分成功,他的突然到来果然打了突契人一个措手不及,一万名骑兵的全力突击把没有来得及组成阵型的突契军打得四散奔逃,几乎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就顺利来到了黄河岸边。而葛博龄的情况也比卢清翰想象的要好一些,当然这种所谓的“好一些”指的是身陷绝境的葛博龄在这些天的坚守之中损失了八百人以上,并且还吃掉了相当数量的马匹,这让救援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缓过劲的突契军立即开始了反扑,卢清翰率部一边抵挡着突契军的疯狂进攻,一边用最快速度解救困在黄河中的葛博龄。经过一整个白天的鏖战,葛博龄部终于被解救了出来,但是这个时候得知消息的阿比契力尔也已经渡过了黄河。
目睹这一幕的阿比契力尔冷冷笑道:“真是老天有眼,本来只是想抓一只老鼠,结果却来了一只羊,看来是该好好打一仗了。”
阿比契力尔会这么说是因为原本他此次出击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报复葛博龄在白碱滩之战给突契军造成的巨大伤亡,并不是真的要进攻绢之国,可是没想到卢清翰竟然率兵前来解救。要知道卢清翰可是偷袭天山给突契各部造成巨大损失的罪魁祸首,阿比契力尔想除掉此人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不过事不凑巧,自那一战以后他一直没有机会正面遭遇到卢清翰,今天可算是逮到机会了他岂能就此放过?
阿比契力尔的命令很简单:突契全军追杀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卢清翰本人。得到卢清翰人头者赏黄金万两,谁要是胆敢放走了卢清翰不管是谁一律斩首!
得到大汗命令的突契军谁敢怠慢,况且还有万两黄金的赏赐,突契勇士们唯恐落人之后,漫山遍野的朝着卢清翰的部队涌了过来。(未完待续。)




天地烈风 第一百零二章 四 取舍
卢清翰立即感觉到了事情不妙。
原本他的打算是在营救了葛博龄以后迅速摆脱敌人逃进丰州城内,利用丰州地区密集的防御堡垒来迟滞敌军,这样就可以耗尽不擅长攻城的突契军的战斗力。丰州城距离自己只有一百五十里左右,骑兵的话只要一天的快速行军都可以赶到那里,如果是全力行进的话半天多也就到了。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是预想的那样,突契军显然早就明白了他意图,那如同洪水般的攻势看似盲目热烈,实际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使得自己的骑兵远离通往丰州的道路!
更为关键的是卢清翰察觉到突契军的攻击行动显然也带有目的,他们并不急于突破分割自己,而是在试探性的攻击,这种不同寻常的攻击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发现绢之国军队的指挥中枢的位置!
“看来阿比契力尔好像是冲着我来的呢。”想明白这一层的卢清翰苦笑着对葛博龄说道:“我现在第一次觉得亲自来救你是个错误,看起来阿比契力尔对我的仇恨似乎优于对你的。”
葛博龄此时还没有完全明白卢清翰的意思,他下意识的回答道:“如果突契军企图破坏我军的指挥系统,那么末将请求暂时代理大人指挥全军来吸引敌军注意,大人您亲自指挥我军突围吧。”
卢清翰暗自摇头叹息道:如果那样的话,恐怕我们两个谁也逃不掉了。阿比契力尔的目标如果是自己的话,那么他早就已经做好防止自己逃脱的准备了。唯今之计只有自己坐镇中央指挥作战吸引对方注意力,让葛博龄率部突围才行,如果阿比契力尔发现自己的位置,那么或许还会对小股突围的部队置之不理。
“葛大人,你不觉得我们的处境相当不妙吗?照这个样子下去我们如果逃亡到丰州,那么就只有陷入敌军重重包围的份儿了。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但是我首先要知道,我能够完全信任你么,大人?”
“大人但有吩咐,末将万死不辞!”葛博龄听出卢清翰话里的分量,当即在马上抱拳道。
“好!眼下往丰州方向突围断不可行,但是往东部或许还有希望,我在这里吸引住突契人,你率领精锐骑兵往东北方向突围,走老鹳口回太原去!”卢清翰口中的老鹳口是绢之国的一处险要关隘,如果到了那里突契军是肯定无法再展开追击的了。
“可是那样大人您不就陷入绝境了吗?末将怎能让长官留下,独自逃生?”葛博龄大声反驳道,几乎忘了四周还有其他士兵的存在。
卢清翰听了眉毛倒竖,怒目圆睁,斥道:“糊涂!阿比契力尔的目标是我!你觉得除了我之外还有什么能吸引到他让他的阵型出现一丝破绽的吗?你我的性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经略使大人训练出来的这支骑兵!如果失去这支骑兵的骨干力量,那么太原府用什么去和突契军周旋!我要你尽可能多的把这支骑兵带回太原府!”
“大人??????末将遵命!”葛博龄从卢清翰的眼神中读出了对方的决心,他知道卢清翰绝不是个会轻易舍弃生命的男人,但这绝不表明卢清翰是个缺乏勇气的人,绢之国或许再也找不出另一个卢清翰这样的武将,可是绢之国更需要的是这支经过良好训练又有作战经验的骑兵部队,如果在这里损失掉的话,那么太原经略府乃至整个绢之国对抗突契的格局都会发生变化,孰轻孰重卢清翰心里再明白不过。
1...200201202203204...2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