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1881铁血中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飘寞
看到赵书文疑惑的眼神,丁宝桢笑眯眯的抬手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先看电报。
既然弄不懂丁宝桢如此做的用意,赵书文也就索性不再纠结了,低头仔细看起了电报。
丁宝桢这个时候当然很高兴了。之前虽然知道赵书文和南宁一样坚决反清,他为此也打算派对方率军出击湖北,但是不管赵书文和南宁是不是立场一样,都逃避不了对方有着来路不明的身份这个疑点。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丁宝桢再怎么信任赵书文不会反对南宁,他的心里也难免有一个疙瘩,一个对赵书文故意隐藏身份的疙瘩。
现在好了,有了军情局拦截过来的这封电报,丁宝桢算是彻底弄清楚了自己心中的疑点。而更让他高兴的是电报上的内容。
李世冲在电报上要求赵书文放弃单独反清的立场,率领所部投向南宁阵营,他随后也会派人与南宁政府联系回国一事,如果有必要,他甚至会亲自回国。
这次军情局不仅拦截了这封电报,更是从赵书文派出去的人嘴里弄清楚了赵书文团体的来路。对于这些太平军余部在南美的遭遇,他也知道了个一清二楚。
如何处理李世冲这些人,目前还轮不上他来管,他只知道由他指挥的抽兵出川一事已经没有了任何隐忧,可以放心大胆的派赵书文领兵出击了。(未完待续。)





1881铁血中华 第一百七九章福建战事
8月6日早上七时许,,休息了半天一夜的郑成所部结束休整,重新向北展开了攻势。而曾国荃也利用这难得的十几个小时的喘息机会收拢了部分部队,在泉州以北二十公里处的惠安建立了防线。
由于时间仓促,从福建西部溃退下来的部队还来不及赶到这里,现在聚集在惠安一线的就只有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东部两万溃兵,以及曾国荃紧急从周边的莆田、德化、仙游等地抽调过来的一万多绿营。
绿营就不说了,曾国荃派他们过来纯粹是凑人数,壮声势的,这个时候他们还敢过来就已经不错了,要想让他们出全力抵抗汹涌而来的南宁军队根本就不可能。而那些溃兵也是将帅失和,一路溃败下来,不仅建制混乱,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而且还失去了抵抗的勇气。
这些新军从建立起来就没经历过阵仗,更没有体验过南宁军队的先进战法,所以战前他们虽然还没有叫出打败南宁的狂言,但是也没想过会有今天一触即溃的下场。加上被追击了一天,结果等他们逃到惠安的时候,已经成了丧家之犬,早就没有了之前的狂妄劲。
这个时候要他们停止后撤,就地阻击南宁军队,无疑就是在逼着他们去自杀。
这样一条由三万没有了战斗勇气的混杂部队建立起来的防线,它的坚固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充当开路先锋的第十师101团的一次试探攻击就击溃了当面的清军,先是受到攻击的清军放弃了简易阵地后撤,然后是整个防线都跟着动摇了起来,几万清军像羊群一样向着后方择路狂奔,等郑成的大部队赶到的时候,只需要展开追击了。
人在毫无斗志的时候最容易疲惫。就更说这些身陷死亡威胁中的清军了。结果比南宁这边先走的清军,还没逃出五里地,就被郑成的大部队衔尾追上了。
看到逃生无望。加上身心的异常疲惫,大部分新军都选择了放弃。坐在路边等着被俘虏,反倒是初上战场的那一万多绿营,逃走了近万人。
歼灭了这支曾国荃好不容易收拢过来的清军后,郑成的前方就再也没有了大量守军了。他留下第十师打扫战场,其余部队则继续北上。
那万余逃出生天的绿营此时已经吓破了胆,到了莆田后过城而不入,绕道继续向北奔逃,还带走了城里所剩无几的守军。因此等11师到了莆田后,这里已经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了。
从莆田到福州只有七十公里的距离,到马尾的距离稍近,以部队正常的行军速度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此时南宁的海军已经将南洋水师堵在了马尾港,只要郑成的部队从后方攻占了马尾港,那么留给南阳水师的出路就只有投降了。
程宇华给东部集群的主要任务就是配合海军尽快拿下南洋水师,因此在占领了莆田后,郑成命令11师放弃一切不必要的辎重,只携带一天的口粮和弹药急行军赶至马尾。其余部队则尾随跟进。
就在郑成为了马尾调兵遣将的时候,身在福州的曾国荃却和张兆栋在喝功夫茶。面对现如今糜烂的战局。曾国荃已经有心无力了。
部队早就溃散了,就算他再怎么想努力一把,手里没了军队。他也只能干着急,就连莫大的福州城,除了两千督府卫队外,也已经没有了其他守军,算得上是一座空城了。既然已经无力再战,曾国荃也就决定放弃抵抗。
两人坐在督抚后花园的凉亭里,相对无言。曾国荃啜了一口茶后放下茶杯,站起来看着小池里迎风摇曳的荷叶,心理不禁想起了他的大哥曾国藩。
当初剿灭太平天国后。湘军里就有人向大哥进言反清。当时湘军军势正盛,而且还偷偷的运走了南京城里的大部分财富。如果要反清的话,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面对这样的大好机会,他自己当时都心动了。
只是大哥并没有听信偏言,在遣散了大部分幕僚后,向朝廷递上了乞休表,并且主动帮助朝廷解散了大部分湘军,只留下了少量精锐。大哥为什么这么做,曾国荃一开始还不是很明白,直到后来在和大哥的闲谈中,他才明白大哥这么做的良苦用心。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刚刚才经历了一场大浩劫的百姓,急需休养生息,要是擅自自立,根本就得不到百姓的拥护。而且当时清庭还尚有自保之力,更有由昔日学生李鸿章建立的淮军死忠朝廷,一旦战事再起,短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只能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
大哥没有为一己之私擅动刀兵,曾国荃现在也不想为了自己的一己忠名而拉着更多的人陪葬。而且这几年朝廷的所作所为,也让他颇感失望。
为了对抗南宁,朝廷不惜破坏当初入关时永不加赋的承诺,公然增加了名目繁多的赋税,更是在各地设立关卡收取厘金,导致境内商业不通,百姓卖儿卖女。现在让南宁夺了天下,对百姓也不失一个活命的机会。
张兆栋看着站在远处一头白发的曾国荃,心里想起了前几天南宁代表向他所说的话。南宁代表并没有要求他主动投降,而是要他设法保住曾国荃的生命。
张兆栋不知道南宁为什么如此重视一个对手的生命,不过在几经考虑之后他还是答应了下来。虽然他之前与曾国荃深交不多,但是自从上次的军事会议之后,他就被对方的人格所折服,这段时间以来两人也因此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尽管两人已经相约要为朝廷殉葬,不过在知道了南宁对曾国荃的重视态度之后,他就不愿意再看到好友的轻生了,以曾国荃的才华,留下来不管是对他自己,还是对百姓都是一件好事,就算不再入士做官了,也可以效仿张树生著书立说,教书育人。
就在张兆栋和曾国荃两人各自想着心事的时候,师爷章贤凌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电报纸。
隔着老远,章贤凌就喊道:“制台大人,四川出了大事!”
两人听着章贤凌的喊话,同时看了过去,一脸凝重。
此时前线一败涂地,还能被章贤凌称作大事的,就肯定是能影响到全局的事情了。这对于朝廷来说,无异于又是一次重大打击。(未完待续。)




1881铁血中华 第一百八十章四川易帜
原本在曾国荃眼里四川能出的大事,无非是南宁攻入了四川,再加重一点顶多也只是被南宁打得大踏步后撤,就像他负责的福建战事一样。但是等他看过了电报之后,他才明白章贤凌口里的大事到底有多大了。
就在今天凌晨,四川成都大营的署理大臣林景成举兵造反,率领部队攻入了总督府,生擒了总督徐启文,随后四川的所有新军全部倒戈,集体向南宁投诚。
今天早上十点,南宁政府发布命令,任命原四川总督丁宝桢为四川省长,原丁宝桢的幕僚沈建章为副省长,而带头起事的林景成则被任命为了四川守备司令。
曾国荃看完电报后,就傻愣愣的站在那里,眼光呆滞,一言不发。
一旁的张兆栋看着曾国荃的样子,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消息让他如此失态。看到曾国荃拿着电报不撒手了,张兆栋只好自己一把接过来。只是看了一眼,他就被上面的消息震惊得目瞪口呆。
过了片刻,曾国荃首先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慢慢走到桌子旁边,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然后感叹道:“南宁真是好手段,好,好,好!”
一连说了三个好,曾国荃才坐下来,看到张兆栋和章贤凌都看向了自己,他摇头叹息道:“朝廷已经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长江以南肯定是保不住了,就看朝廷如何应对了,搞不好连江北都危险了。”
听到曾国荃从四川的倒戈一下子联想到了整个战局,而且是对战局如此不看好,张兆栋急忙问道:“大人,不至于这样吧,朝廷在江南还有几十万大军。就算南宁一地一地的打过来,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恐怕也拿不下来。有这段时间。足够朝廷调兵江北一线了。”
曾国荃没有立即回答张兆栋的疑问,而是先招呼还站在一边的章贤凌坐了下来。然后才看了一眼好友,说道:“有了四川,南宁根本就不需要一地地的攻占,只要派部队从四川沿江而下进入湖北,就会引起朝廷在两湖的十几万军队崩溃,到时候他们再南北夹击,两湖顶多半个月就可以拿下。”
此时曾国荃仿佛置身事外,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在分析整个战局。这个时候他对南宁在四川的这一步棋,是越思量越觉得其中的精妙,像是重新回到了当初剿灭太平天国时年轻的境界,回到了那个金戈铁马,让他热血沸腾的战场。
说完南宁从四川运兵南下的妙处之后,曾国荃意犹未尽,稍一沉吟之后,继续说道:“有了四川,既可以出剑阁北击陕甘等西北之地,又可以走东北的紫阳关。出击山西、河南等地。一招活,满盘活啊!就算朝廷借助洋人在长江挡住了南宁,他们到时也可以走陆路。”
说到这里。曾国荃停下来给自己续了杯茶,一口而尽,然后继续兴奋的说道:“出川攻占了武昌后,可以继续顺江南下占领两江之地,等拿下了江南之后,就可以视情况而定,是接着过江北上,还是和朝廷划江而治,主动权就全部在南宁的手中了!”
经过曾国荃这样的一番分析之后。张兆栋和章贤凌两人终于知道了曾国荃刚才在知道了四川的情况后,为什么会那么失态了。
如果将现在的整个战局比作一盘围棋的话。那么四川就是这盘棋的棋眼。南宁拿下了四川后,就已经处在了不败之地。更何况朝廷在各处战场都陷入了被动,朝廷就更是疲于应付了,稍不注意,就是一场大溃败。
想明白了这些之后,张兆栋也不由得感叹道:“看来南宁早就在算计四川了,要不然已经致休的丁宝桢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四川省长了,而且南宁之所以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四川,很可能就是丁宝桢在其中穿针引线的结果。”
看到自己的好友已经有点愤愤不平了,曾国荃晒然一笑,说道:“我和丁宝桢也算是旧识了,当年同在军中的时候,我们还交往密切,没想到现在已经各为其主了。他做了个好选择啊!”
听到曾国荃如此口无遮拦的在章贤凌面前编排朝廷,张兆栋急忙一边向曾国荃打眼色,一边观察着章贤凌,发现对方并没有异样之后,才稍稍放下心来。虽然章贤凌是曾国荃的幕僚,两人关系密切,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章贤凌死忠朝廷,将曾国荃今天的话向上密报,那么等待好友的,就只能是锒铛入狱,晚节不保了。
曾国荃看到了张兆栋的眼色之后,也知道这是对方对自己的关心,感动之余安慰道:“兆栋放心,贤凌是自己人!”
这时章贤凌也微微一笑,说道:“巡抚大人,我和坤翁在发匪作乱的时候就在一起了,坤翁知道我的为人!”
张兆栋向章贤凌歉意一笑。
既然知道了对方和自己是同一立场,张兆栋说话也就没有了那么多顾忌了,稍微想了想后,接着刚才的话题说道:“军事上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在政治上我还略懂一点,有了丁宝桢和林景成的带头投诚,恐怕之后会有更多的官员跟着效仿。看来局势真的对朝廷很不利了!”
说到了政治上,曾国荃心里也是一惊,拿起电报重新看了一遍,接着叹了口气,然后说道:“除了丁宝桢和林景成,我更看重的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沈建章带来的影响,你们看看,从一个无品秩的师爷,直接跳到了副省长的职位,还真是一步登天啊!有了他这个例子,估计朝廷各地官员的师爷和幕僚也会纷纷动起心思了!没想到那个年轻人处事如此毒辣,不简单啊!还真想见见他!”
听到曾国荃想见程宇华,张兆栋心里一喜,他正不知道应该如何说服好友放弃自杀的念头呢,只要说服他去见程宇华,那么至少在他们两人相见之前,曾国荃就不会轻生了,至于见面之后,曾国荃还会不会自杀,他就管不了了,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
打定主意之后,张兆栋附和道:“是啊,我也想去见见他,接掌南宁政权四年时间,他就弄出了这么多动静,甚至逼得英法两国都退避三舍,也算得上是一代英主了,值得一见!”
曾国荃看了一眼张兆栋,虽然他不明白对方这个时候赞美程宇华的目的,但是他还是很赞同张兆栋的评价的。以程宇华现在展露出来的能力,就是与康熙爷相比,也丝毫不差。(未完待续。)




1881铁血中华 第一百八一章曾国荃的醒悟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自从南宁出现之后,曾国荃就对这个割据政权很感兴趣,当时他还在山西任巡抚,因为两地相隔甚远,加上清庭对南宁的各种消息大加封锁,他收集不到太多有关南宁的信息,只能通过朝廷的塘报来了解南宁,因此之前他对南宁也只是有一个模糊印象,知道对方虽然实力强悍,但是一直也没闹出什么出格的动静。
等到广东战争后升任了闽浙总督,曾国荃才有了近距离观察南宁的机会,结果自程宇华接过了权力之后,南宁的处事风格大变,从以前的谨小慎微,只顾埋头修炼内功,不管周边动静的绵羊,变成了到处呲牙,事事都要插一手的霸王龙。
当初南宁与法国大战的时候,曾国荃一开始还不看好他们,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南宁不仅将法国打得海陆全军覆没,还逼得对手签订了对南宁十分有利的条约。这个结果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明白只有四省之地的南宁,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军事实力。
为了弄清楚自己心中的疑惑,他多次派出细作潜入南宁收集情报,甚至还派人将南宁政府出版的各种法律法规都买了回来研究,然而资料是看了很多,但是直到现在,他也没彻底弄明白南宁强大的原因。
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南宁在打败了法国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接下来的几年动作频频,不仅在南洋将越南与法国治得服服帖帖的,而且还帮助兰芳从一个只有上十万人口的小国,发展到人口一百多万。占地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南洋一小霸。
当初他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甚至还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一个由****遗民建立的国家。
而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南宁居然还跟英国在缅甸掰起了手腕。而且还掰赢了。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就是他曾国荃再怎么孤陋寡闻。他也知道得很清楚。虽然南宁是占据了地利之便,胜得有点取巧,但是也不是任何一个政权都有与英国对抗的勇气的,至少占据了大半江山的朝廷就不敢。
没有涉入政界之前,他还没有切身体会,只知道洋人不可拒。但是自从由武转文,特别是升任了闽浙总督,与洋人有了很多接触之后。他对于朝廷在洋人面前的卑躬屈膝算是有了深刻的体会。
他不明白同样的族群,而且不管是管辖的人口、疆域,还是军队的数量,朝廷都远远强于南宁,而就是占据了这么多的优势,偏偏是朝廷不敢对洋人说不,反而是处在劣势的南宁敢和洋人对抗,而且还几次三番的胜利了。
这么多年来在洋人面前的憋屈,让曾国荃对南宁的硬气很是佩服,当初收到南宁战胜英法的消息的时候。他还很是窃喜,虽然这些胜利与他无关,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与南宁还是对立的,但是这没有影响到他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在偷着高兴的同时,他没忘记带来这一切的那个年轻人。正是在那个年轻人掌权之后,南宁才接二连三的战胜西方诸强,迫使那些不可一世的洋人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就连面对他们这些朝廷官员的时候,那些洋人也比以前收敛了很多。
带着这么多的困惑,还有对南宁的欣赏,他很想找个机会会会这个年轻人。只是囿于身份的原因。他才不得不放下心里的这个愿望。原本他以为,至死他也不会有这个机会了。但是在接到四川易帜的消息,特别是知道了以前军中的好友丁宝桢投靠了南宁后。他似乎看到了这个机会。
只是他现在还接受不了这么大的转变,也说服不了自己内心里的那份固执。当初听到张树生投降了南宁后,他还骂过对方没骨气。如今要他也做同样的事情,他实在是接受不了。
如今听到张兆栋也提出了想见一见的想法,这让他不自觉的又勾起了自己的那份渴望。见,就意味着要抛弃了他一直以来接受的忠君思想,做一个被人耻笑的贰臣。不见,又违背了自己的内心。
一时间,曾国荃的脑海里似乎有两股对立的思想激烈的碰撞了起来。
张兆栋看到曾国荃目光游移的坐在了那里,就明白了好友已经有所犹豫了,不似以前那么一心寻死了。
趁热打铁的道理张兆栋自然明白,如果继续再加一把料的话,说不定就可以说服好友放弃以死殉国的打算了。于是他拿起茶壶,给曾国荃续了一杯后,说道:“大人,不知道你是要忠于朝廷,还是要忠于天下的百姓?如果是忠于朝廷,那么我就陪着大人一起以死明志。而如果是要忠于百姓,那么我建议大人留着有用之身,好为百姓继续尽点绵薄之力。”
听了张兆栋的这句反问,曾国荃心里一震。
朝廷和百姓,孰轻孰重,曾国荃自然清楚,但是之前他一直没有将这两者区别开来,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就认为,忠于朝廷就是忠于百姓,两者是互相代表的。可是张兆栋的一席话却将这两者区别开来了。
百姓是百姓,朝廷是朝廷。换了一个朝廷,那些百姓还是那些百姓。换一句话说,朝廷可以改变,但是百姓却改变不了,不管是由谁治理这个国家,百姓还是必须为自己的生存忙碌。唯一的不同点就是,政府治理国家的能力,会决定百姓的生活水平。
而朝廷与南宁哪个更有治国的能力,曾国荃自己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想到了这里,曾国荃猛地抬头,看向了张兆栋。
看到好友看向了自己,张兆栋微微一笑,说道:“看来大人已经有了选择!”
曾国荃点了点头,然后感慨道:“多谢兆栋兄的点拨,要不然我还沉迷在犹豫当中。”
张兆栋连连摆手,呵呵一笑道:“其实大人心里早有了答案,只是困在了世俗当中不可自拔。实不相瞒,南宁前几天派人和我接触过,要我说服大人不要轻生,虽然我还不知道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何在,但是却可以确定一点,他们很看重大人。”
听到这个消息,曾国荃很是诧异,他不明白南宁是怎么知道他有自杀的打算的,而且南宁又为什么不是劝说他投降,而是阻止他自杀。
想了一会也没有想明白,曾国荃还真不相信南宁居然会如此重视他一个糟老头子。于是他向张兆栋确认道:“你确定他们只是让你劝说我不要轻生,没有让你说服我主动投降?”
“确实是这样,他们找过我两次,不会弄错。我想他们肯定对大人有过调查,知道大人的脾性和为人,而且是很重视大人,所以他们才会联系我,让我出面说服大人。”
听了张兆栋的解释,曾国荃也不得不感叹南宁的情报工作居然会做得这么仔细,连他的打算都猜得八九不离十。如果没有张兆栋今天的点拨和劝说,他肯定不会做出现在的决定的。而且南宁先想着的不是让他投降,而是设法让他活下去,这让他感觉到了南宁对他的看重和了解。
他站起来背着手走到亭子的栏杆边上,抬头看向了西南方向。他没想到那个年轻人居然这么了解他。虽然不想让部队继续抵抗下去,造成更大的杀戮,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自己会轻易投降。对方肯定是知道了这个结果,才会派人来联系张兆栋的。
而且他还猜想,如果自己既不投降,也不自杀,而是率部向后撤退,估计那个年轻人也不会命令部队过分为难自己,甚至是会给他留一条生路。
此时曾国荃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程宇华对他的诚意。如果不是真的很了解自己,看重自己,对方是绝对不会在他的身上花费这么多的心思的。
作为对手,作为战场上的敌人,居然在这个时候为他设身处地的安排这么多,这让他顿时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也让他放下了对清庭的最后一丝眷念,再也没有了负罪感。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点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未完待续。)
1...5657585960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