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而外间屋的文修等人瞧见母亲和小妹面色不虞的从西屋出来,当下也站起来就跟着一起往外走。“娘,你等等,我去叫我爹啊。”文修说话间,就跑去东屋叫顾承勇了。
顾承勇那边,正跟众人喝酒说话呢,忽然听说妻子闺女要走,就知道事情不太对劲儿。“爹,七太爷,几位爷爷,几位叔叔,二叔,我先走了。”说完,直接就走了。
屋子里的众人也都很是纳闷儿,刚刚不是还好好的么?怎么说走就走呢?“明诚啊,这是咋回事儿?”
顾明诚也是一脸的莫名其妙,还没等他说话呢,就听见西屋李氏哭喊了出来,“哎呀,可是不能活了啊,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今天让一个六岁的孩子给我下了脸面啊。天老爷啊,这是不让人活了啊,以后我还有啥脸啊?”
李氏的声音,毫不费力的就飘到东屋众人的耳朵里,顾明诚当下就变了脸色。“老四,快去看看你娘,是不是又犯毛病了?七太爷,别管她了,自从上次生病,就落下了病根儿,动不动的就这样。”顾明诚找借口道。
当下,顾承信、顾承仁两个赶忙就去了西屋,顾承仁十分无奈的看着李氏,“娘啊,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您就不能消停点儿么?”
李氏抓着顾承仁的手,涕泪俱下的哭诉道,“儿啊,娘是没脸活着了,娘被你二哥家的死丫崽子给一顿说啊。不就是个破头花么,我就说让她给了雪娇就是,她就跟我来了那么一通啊。还说要把我再送回祠堂里去,说我不是顾家人。儿啊,她这是想要我的命啊,她心里还恨着我,她恨我啊。”
顾承仁这个无奈啊,自己这个母亲,怎么就这么拎不清呢。“娘,你这是又犯病了吧?四哥,赶紧找找家里还有没有郎中开的药了,赶紧熬了给娘吃。这分明就是老病根儿又犯了,满嘴的胡说八道呢。”
李氏进祠堂的事情,是顾家人不能碰的伤疤,尤其是今天这样的场合下,更是不能提。如今李氏就这么大声的喊出来,东屋西屋的一众人等,脸上可是都不太好看。顾明诚很是小心翼翼的看了看三个姑爷,发现三人眼中都有厌恶的神色,不由得心下一激灵。坏了,今天这么一闹,只怕闺女以后在婆家,日子更是不好过了呢。
“老四老五,把你娘先送到后面老四的屋子里去,让她安稳一会儿,待会儿吃了药睡一觉就好了。别让她再闹腾,今天是好日子,这么又哭又喊的叫个什么事儿?”顾明诚在东屋大声的说道。
李氏这时也回过味儿来,知道自己刚刚坏了事儿,当下也不哭了,乖乖的让儿子们搀扶着去了后院。
农门医女 179.第179章 研究香皂
而回到自家的顾承勇,这时也从妻子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经过,顾承勇叹了口气,“秀兰家这个闺女,我看着那脾气怎么跟那老太太挺像呢?蛮横霸道,一点儿理都不讲。人都说隔辈儿传隔辈儿传,怎么好的没传了,专随了这些臭毛病?”
“老五这好好的亲事,被他们这么一闹,明天还不传的满村子都知道了?”顾承勇摇头,“一个个的都不省心,还以为老顾家的名声挺好啊?这回办喜事,不是我们兄弟几个四处去求人,人家来不来帮忙还两说呢。以后不管那边有啥事情,咱们都不过去了,也省得看见就烦得慌。”
不管怎么样,即便是分了家,也都是老顾家的人。若是弟弟成亲,做哥哥的不去帮忙,实在是太不像样子了。顾承勇也是看在顾承仁还有老爷子的面子上,为了老顾家的脸面好看,这才过去帮忙的。
没想到这李氏,得两天好脸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竟然还是那些臭毛病,顾承勇真的是很不高兴。“行了,都累了一天了,收拾收拾睡觉吧。明天咱们就不过去了,也省得见了那老太太我就腻歪的慌。”顾承勇摆摆手,示意儿女们各自去休息了。
等到孩子们都走了,冯氏这才道,“明天咱们不过去,弟妹能不能有啥想法?”
“爱有啥想法就有啥想法吧,她也不可能不知道是咋回事,这事儿跟咱没关系,都是那边自己作的。”顾承勇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该做的,咱们都做到了,他们的日子,跟咱还有多大关系?这新媳妇进门,也不是跟咱们过日子。以后时间长着呢,她要是个好的,根本不会介意。要是个不讲理的,咱们就是明天过去了,以后她也能找出毛病来。”
冯氏点点头,丈夫这话倒是也对,“行,那就不过去了,说实在的,我还真是看着老太太拿脸色就心里膈应的慌。咱们好心好意过去帮忙呢,你瞧她那个样子,好像咱们占了多大便宜似的。文芳就端了点儿菜回来给她娘,老太太就差一点儿发作出来。那边啊,还真是离着越远越好。”
夫妻两个正说话间,外面进来了顾承忠夫妻还有顾承义,“大哥,三弟,你们怎么也回来了?酒席不是还没结束么?”顾承勇略微有些惊讶。
“你们一家子刚走,七太爷和齐家也都走了,就剩下张家人在那边,我们瞧着张家那些人也腻歪的慌。闹了这么一场,小辈儿的也没那个心思闹洞房了,干脆,我们就全都回来算了。”顾承忠脸色也是有点儿不好看。
“这老太太,现在是干脆不能沾边儿了,也不看看她的名声都臭成啥样?还在那挺美呢。西屋一闹起来,那三个姑爷眉头就全都皱皱着。看那个样儿,这就是离着太远,要是近便的话,干脆也能甩手就走。”顾承忠忍不住叹气道。
“行了,老五已经把媳妇娶进门了,咱们这些当哥哥的,也算是尽到了咱们的心意。以后咱都离着那边远点儿吧,也省得回回都闹得不痛快。”顾承义那边也说道。
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很是有默契的点点头。“行了,这两天咱们也都累的不轻,干脆早点儿歇着吧。明天我们就不去东院了,大哥到时候跟老五说一声。”顾承勇没了再谈论下去的兴致,于是就结束了这个话题。
“行,咱都回去歇着,明天再说。”顾承忠夫妻,还有顾承义全都站起来往外走。“老二,在屋里就是了,不用送。”吴氏回头来了一句。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顾家众人便像往常一样,各自干各自的事情去了。文韬几个依旧去上学,娇颜则是去苗素问那里,而顾承勇,则是领着文修文齐还有文庆绍远进山了。
冯氏自然是不必说,赶忙的又去纺线。有了娇颜弄出来这个新型的纺车,纺线速度快多了,她得赶紧得把要用得纱线纺出来,好继续织布。
文芳姐妹今天也没有去东院,而是过来跟冯氏学活计,在见到冯氏用的这个纺车之后,文芳也是惊讶不已,“二伯娘,这个就是娇娘前几天让我爹做的那东西?哎呀,纺线还真快呢,娇娘怎么想出来的?太厉害了啊。”
冯氏笑笑,“你们暂时手还不熟练,只能先用老式的纺车。等你们都练得熟了,就让你爹再帮你们也做两架,这个确实是省工夫呢。”
文芳和文菲现在,也只是刚刚能纺出粗细均匀的纱线而已,速度并不快,而且纱线也略粗。不过,对于刚学会纺线织布的女孩来说,这俩人的表现也算很不错了。冯氏对于这两个侄女很是满意,一直都十分用心的教导着。
“你们都别急,现在只要稳稳当当的学手艺就好,这些活看着不难,能做得好却是不容易。慢慢来,你们学的都不错呢,用不上半年,也就差不多了。”冯氏笑道。
有了冯氏的话,文芳和文菲都很是高兴,俩人一个纺线,一个织布,都各自忙活去了。现在她们织出来的布,基本上就跟其他人织出的土布差不多,想要去卖是不行的,但是留着自家穿还不错。农家院的日子,大多时候都是在劳作,穿一些结实的衣服,还是挺好的。
冯氏把织机和纺车都放在了西厢房这边,这样干活也方便一些,此时屋子里没人说话,只听见纺车和织机的声音。
而娇颜,好几天都没去苗家了,这时自然被苗素问抓住了一顿考试。还好,娇颜学的都比较扎实,倒是没有被难为住。等到考问结束,苗素问点点头,“行了,以后没啥事,每天都得过来。这几天来了几个不一样病症的,你不在这,少学了不少呢。”
娇颜赶紧点头,“知道了,师父。”
今天倒是很清闲,没有病人上门,苗素问又给娇颜讲了一些东西之后,师徒两个就闲下来了。“对了,你之前做的那个肥皂还有么?快过年了,我要拆洗被褥,那肥皂用着真的不错,干脆你再做一些吧。”苗素问忽然想起来这个,就提议道。
娇颜想想,也对啊,过年了,家里的被褥等物都要拆洗呢,正是用肥皂的时候。不如再多做一些,自家用,也送给相处好的人家几块。这东西是个新鲜玩意儿,又好用,是该多琢磨琢磨。
“行啊,这个容易。对了,师父,你能不能给我想个方子,里面加一些药材,添在那肥皂里面,能让肥皂香香的,洗手洗脸还特别舒服。”娇颜早就想着做一些香皂用了,可是自己不懂配方,这个事情还得请教苗素问。
苗素问想了想,“这个也容易,你等着啊,我去给你写方子,弄药材,待会儿师父跟你一起试试。”苗素问也来了兴致,非要跟娇颜一起试着做肥皂不可。
于是,师徒两个各自忙碌,不多时把该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我弄了三种配方的,咱们试一试,那种最好。”苗素问有点儿小兴奋,女人对于一些新奇玩意儿的兴趣都很高,苗素问也是不例外的。
师徒两个兴致勃勃的动手做了好几样的肥皂,也幸好这些日子,娇颜始终都没有放弃从草木灰里提取碱性物质,攒下了很多,这才够师徒两个做试验的。俩人一直忙活到了下午,看着摆了一桌的各样小盒子,这才松口气笑了。
“师父,这些就放在西屋吧,现在外面太冷,拿出去不行的。正好阿喜哥哥他们不在家,就放他们那屋的柜子和桌子上头。”娇颜瞧了瞧,也只有西屋比较适合了。
师徒俩小心翼翼的把那些盒子都摆放在西屋的箱子柜子等上面,这才算是完事。“明天早晨就差不多凝固好了,到时候咱们就拿来试试,看看哪个用起来好。”娇颜也很是期待,有了苗素问的帮忙,这些肥皂已经变出不少花样儿了呢,相信使用起来的效果也肯定非常好的。
苗素问揉了揉娇颜的脑袋,“也不知道你这小脑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怎么就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呢?记得啊,这些东西的方子,千万不能泄露出去。娇儿,这些东西,以后怕是有大用。”苗素问又叮嘱了娇颜一回。
“哎,我知道的,师父你就放心吧。”娇颜笑呵呵的答应着。那是当然了,眼下条件不成熟,所以她还没有打算用这个做些什么。以后若是可以了,光是这肥皂,或许就可以让自己挣上不少的银钱回来呢。
冬日里大多都吃两顿饭的,这时天色也不早,该是做晚饭的时候了,苗素问便去抱了柴禾做饭。“娇儿,留在师父家吃晚饭算了。”
如云和如云最近又接了一些绣活,很是忙碌,苗素问闲着的时候,家里的事情大多就是她动手。在一起生活,也就是这样,谁方便了谁就干活,要是全都等着旁人,那就不用过日子了。
娇颜想了想,便点头答应了,“行啊,师父,我要吃你烙的饼。”一想起来就馋啊,没办法。
农门医女 180.第180章 日子有奔头
冬日里,昼短夜长,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自顾承仁成亲之后,一转眼竟然就是十几天过去了。
劳累了一年的人们,在冬日里几户就没什么事情,家家户户除了做些吃的、做新衣预备过年之外,似乎也就没什么别的事情可做了。当然了,这些大多都是女人的活计,男人们是很少关注这些的。
这时候男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摸几把牌九、赌几回色子,无论输赢,就是图一乐呵。要不然,就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喝点儿酒,随便唠唠嗑儿。对于这种现象,女人们都是很宽容的,谁也不会在这上面多计较什么。毕竟都是累了大半年,也该是歇一歇松缓松缓的时候了。
当然,也有那些烂赌鬼烂酒鬼的人,这样的人家,女人也根本就管不住丈夫。她们有的还会跟丈夫闹两回,有的却已经是绝望了,干脆就不管。
顾氏三兄弟,却并不像大多数的男人那样喝酒耍钱,他们都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顾承忠每天都带着文生和文杰去镇上找一些零活干。这个时候,虽然大江冰封了,码头上没有活,但是临近过年,不少商铺生意都不错。一些背背扛扛的活计,也是需要不少人的。父子三个一天下来,最少也能挣上五六十文钱,有的时候活好,说不定能挣更多。
分家了,日子过得有奔头,即便是每天累些,顾承忠父子三个,也都是高兴的。文庆岁数稍微小些,那些出大力的活他不行,但是他每天也不闲着。不是跟着顾承勇去打猎,就是去捡柴禾,顾承忠家的柴禾垛,眼看着就在变高。
吴氏也是没闲着,除了日常过日子的活之外,还经常的去一些相处好的人家,拜托人家给文生说和亲事。文生大了,也是该到了说媳妇的时候。
而同样忙碌的,还有顾承义,他竟然收拾了东西,去县城找活干了。临近过年,大户人家多会收拾收拾房子或是家具什么的,顾承义就跟村子里几个手巧的人,一起出门做工了。家里赵氏年后要生产呢,不多挣点儿钱可怎么行?一家子坐吃山空可是要不得的。
顾承义不在家,赵氏领着四个闺女守在家里,成天也是牵肠挂肚的。赵氏如今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之间也是笨重了不少,再加上她岁数大了,不像年轻的媳妇那么身体强壮。所以娇颜就时时叮嘱文芳她们,一定要当心,出门一定要有人陪着。外面天寒地冻,地上的冰雪很滑呢,万一有个闪失,那就是要命的事情。
顾承勇就更是不用说了,他是个闲不住的人,除了定期去县城之外,就是带着孩子们进山,或者打猎,或者捡柴禾,反正是每天都不闲着。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收获。而且,他们还帮着顾承义家,也捡了好些柴禾回来。谁让顾承义不在家,文芳文菲她们又是女孩呢?总要帮一帮他们,否则能怎么办?
冯氏自然每天不是纺线就是织布,白天大多时候是织布,到了晚上,却要就着微弱的灯火纺线。最后还是顾承勇生气了,说是要把织机和纺车全都扔出去,冯氏这才晚上不忙着干活了。
不过冯氏手快,平均一天就能织出一匹半到两匹布来,偏偏这个速度下来,那布匹依旧是细密精致,这手艺,也绝对是让人佩服了。自然,在这个速度下,顾家原本的棉花早就没有了,冯氏都是从布庄里取回来棉花用的。这样,就多出来了一些本钱,不过换算下来,一匹布还是有非常大的利润,冯氏觉得已经很划算了。
冯氏每隔五天,就会让顾承勇往县城里送一次布匹,顺道取一些棉花回来。而那云记的掌柜,则是巴不得顾承勇多去几次呢。他已经把店里的棉花,大部分留给了冯氏和那个齐婶子,其余的人,差不多就是不收她们的布,也不给她们棉花了。
云记从南面进布匹来买,质量也跟冯氏织出来的差不多,可是路途遥远,这运费就非常昂贵了。而从冯氏手里收来的布匹,加上染色的成本,也比外面运进来的要便宜将近一半。这么算下来,利润自然是可观的。所以云记的掌柜每次一见了顾承勇,就跟看到摇钱树差不多。
“真是可惜,顾娘子这手艺,一般人是没有的。不然,就在这边建个织坊,想来一年也有不少的赚头呢。”有一次,云记的李掌柜就这么对顾承勇说道。
顾承勇回家,把这话说给了冯氏还有娇颜听,娇颜就说干脆让母亲真的开一个织坊算了。冯氏却是摇头并不同意,一来这织坊的人手招不上来,想要有冯氏这个手艺,就是冯氏手把手教着,也得将近一年的工夫。而这个手艺,不是亲近的人家,冯氏还不想往外传呢。
其次,在这辽东府这边,棉花的种植量并不是很大,根本算不上主产区。如果开织坊,那么棉花就必须供应充足才行,目前来看,这个很显然还是做不到的。
再有,顾家才回来东北不到一年,暂时也不宜太过高调。总要积淀一下,慢慢发展才好。一下子就那么高调的开织坊,实在是太冒险了。
“我先教文芳文菲两个丫头,等着过了年,要是村里有那个伶俐的闺女,就再收两三个也行。慢慢教导培养出来,以后真得要开织坊,不是也得咱们手里有成手的女工才好么?”冯氏微笑着向娇颜解释道。
娇颜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饭要一口一口的吃,钱也得一点一点的挣。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反而会把自己给噎着。“嗯,娘说的有道理,嘻嘻嘻,我还是想的不够周全。”娇颜不好意思的笑笑。
“你是根本没接触过这一行,对这个不懂,娘从小就接触这些,自然知道这里面的事情。行了,这件事娘也会放在心里的,咱们一步一步来,总会把日子过好的。”冯氏搂着闺女笑道。
顾氏三兄弟这边的日子,平静而又忙碌,好不容易分家过日子的人们,都在想办法往回挣钱。各家都是齐心合力,小日子过得很是温馨又有劲头。
而相比于顾家三兄弟,东院的日子,那就是没法说了。顾承信每天就是出去喝酒耍钱,家里的事情一律不管。徐氏也是,每天就知道东走西逛的,成天各家去窜门子,不到天黑吃饭不回家。文景和文安两个,就像那没娘的孩子一般,衣服穿得脏兮兮的没人管,肚子饿了也没人问。
而新媳妇何氏,却只知道跟顾承仁两个看书习字,诗书唱答。这何氏竟然写的一手好字,更是诗书满腹。顾承仁得了这样一个媳妇,那是恨不得含在嘴里,当宝贝供起来了。小两口成亲以后,那是浓情蜜意,片刻不离。
李氏开始还觉得何氏这样也挺好,只要儿子喜欢,何氏就是不干活也没啥,不是还有四个丫头么?干活的事情,就交给那四个丫头去,李氏也想着当一回老封君,试试这使奴唤婢的滋味。可是哪成想,那四个丫头根本就不听李氏的使唤,指使她们做什么,人家根本就不搭理。
李氏这下可就火了,家里养了四个丫头,却是除了伺候顾承仁夫妻之外,别的事情一概不管。这还了得?那还要这些丫头干啥?通通撵回去算了。当李氏气冲冲的找何氏算账时,却又被何氏的一句话给顶了回去。
“娘,桃香四个丫头,是我的陪嫁,月钱是我给发,一应的花销从我的嫁妆里出。她们又没有碍着娘什么事情,娘为啥要赶走她们?我从小就让人伺候惯了,离了丫头伺候,那怎么成?再说媳妇一心伺候相公读书,铺纸研墨的,事事用心,才能让相公安心的读书写字,考取功名。屋里这些散碎事情,没了丫头,谁去做?”何氏也不恼,只是微笑着这样说道。
何氏的言下之意,自然就是,你要把丫头撵走了,那你来伺候我们啊?我带来的丫头,不吃你们顾家的,不用你们顾家的,你凭啥就撵人啊?
李氏当场就被何氏给气了个仰倒,指着何氏不知道说什么。“儿啊,你就这么看着你媳妇忤逆不孝?她还把我当婆婆么?她这话是啥意思?是要让我给她当奴才么?”
顾承仁原本就对李氏不很满意了,再说如今他正跟何氏如胶似漆的,甜蜜恩爱的不得了,又哪里会让母亲来欺压何氏?“娘,梦秋没有别的意思,梦秋也是为了儿子好。娘,梦秋满腹诗书,她整日与儿子谈论诗文,儿子从中也是获益匪浅呢。家中这些杂事,我们夫妻都顾不得,若是没有这几个丫头,那我们夫妻如何生活了?”
“娘,儿子读书考科举才是最大的事情,其余的,都是小事。娘就别管我们院子里怎么过日子了,你跟我爹好好的过就行了呗。”顾承仁这话说的,也是有点儿没心没肺。
农门医女 181.第181章 后悔不迭
李氏被儿子媳妇给气的够呛,直说顾承仁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却也拿他们夫妻一点儿办法没有。儿子读书是大事,媳妇伺候着也是在情在理,她还能说啥?就算是她想要给儿媳妇立规矩,不也得儿子允许才行?就看顾承仁那个护着媳妇的劲儿,他哪里肯让李氏给自己媳妇立什么规矩啊?
李氏气的不行,却又无计可施,这老五媳妇嫁妆丰厚,银钱上根本就不受李氏的拿捏。人何家跟杨家都那么有钱,明着给何氏陪送了差不多一屋子的嫁妆还不说,暗地里还陪送了县城跟镇上的铺子,县城附近的庄子。另外还有两户陪房的下人,根本就没进顾家,直接在外面帮着打理那些产业呢。
何氏手里有钱使有人用,根本就不受李氏的辖制。李氏要是真的闹起来,何氏说不准就能直接带着人去镇上或是县里住,直接把李氏跟顾老爷子给撇下。李氏还指望着儿子读书有出息了,以后自己能跟着沾光呢,又哪里肯真的得罪了儿子媳妇,被他们给撇下呢?
所以,李氏也只能自己跟自己较劲,却又拿何氏没辙。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自己屋子里,跟顾老爷子絮叨几句。李氏觉得,她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憋屈了。没分家以前,还有三个儿媳妇可以随意的指使,现在可倒好,何氏她不敢惹,徐氏现在也不怕她了。李氏就觉得,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没滋味了。
“还不如不分家呢,要是不分家,好歹的有那几个比照着,这俩也不敢太嚣张了。”李氏自己这么悄悄的嘀咕着。
相比于李氏,顾老爷子也是烦恼不已。分家以后,家里就没人干活了,顾承信夫妻就这么每天的可哪闲混,分家这些日子来,家里算是一根柴禾棒儿都没捡回来。现在烧的那些柴禾,还是以往没分家时攒下的呢。可是这么成天的烧,却不往回捡,再大的柴禾垛,也有烧没了的一天啊。
老爷子心里也是后悔,这要是搁以前,不说别人,光是顾承忠父子三个,现在也能攒出来一大垛柴禾了。看着西院三个儿子家里那些积攒下来的柴禾,老爷子心里也是无奈的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