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医女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长白山的雪
“陈娘子,我们姐妹已经把话说清楚了,我们是没出门子的闺女,哪能随便的就住到别人府里去?这根本就不像话啊。算了,反正年前也忙,没多少工夫再做绣活了,正好跟陈娘子把手里的这些绣活结算清楚,年前就不做了。”如云也是个有脾气的人,根本就不愿意听陈娘子这些抱怨。
陈娘子一见如云这样,当下脸色就不太好,本来就想着不收如云她们的绣活了。可这些也都是一些主顾定好的,要是交不上绣活,人家可是不干呢。没办法,陈娘子也只好拉着脸子,跟如云两个把账算清楚,然后将剩余的银钱付给了如云二人。
本来冯氏是想着跟云记谈一谈卖布匹的事情呢,可是如云那边闹了这么一出,冯氏干脆也就歇了跟他们谈的念头。冯氏等人是跟如云一起进来的,任谁都清楚,他们是一起的。此时如云已经得罪了县丞夫人,那布庄的掌柜,恐怕也未必敢再收冯氏的布匹了。
“走吧,咱们另外找一家布庄去。”冯氏轻声说道。
一行人转身就要往外走,却没想到,身后有人喊了一句,“这位娘子,你是来卖布匹的吧?不如让在下看一看。既然来了,总得让在下看看货再走不迟啊。”原来,是从后堂走进来了一人,那人一看穿着,就知道是店里管事的。
冯氏转身,抱着手里的布匹放到了柜台上,“刚刚看了店里的布匹,都很很好,小妇人手艺粗糙,倒是不敢丢人现眼了。”她微笑道。
那说话的人,正是这云记布庄的掌柜。这时他打开了冯氏带来的布匹,仔细一看,便惊呼道,“呀,好精细的布匹,这是娘子的手艺?”
临近过年了,家家户户的,都想买些布匹回家,给家里人做一身新衣穿。所以布庄里每天都挺忙的,而且什么样的布匹也都能卖得动。即便是家织的粗布,最近买的也挺好。布庄最近派人去南面进货了,可是还没回来呢,店里的布匹却是卖的快空了。掌柜的出言挽留冯氏,其实也就是碰碰运气而已。
只是没想到,他这运气还真不错,竟然就遇上了冯氏手里的布匹。这布匹比起之前齐婶子送来的,还要薄几分,却又更加的细密精致。掌柜的用手捻了几下,十分满意的问道,“这位娘子,你这布匹要多少钱一尺啊?”
冯氏笑笑,“这就是我闲着时候织的,掌柜的看着给个价钱就好。”冯氏可还记得当初齐婶子说的价格呢,这个掌柜的就是想要糊弄人,也没那么容易。
“这位娘子,之前我们布庄这边,有一位齐婶子过来送布匹,都是十二文一尺收的,娘子这个布,比齐婶子的还要好,我再给加上两文,怎么样?”那掌柜瞧着冯氏不像是一般的乡下妇人,尤其是冯氏的那个气度,心下不敢小瞧,故而也不欺瞒,报出来的都是实在价格。
冯氏点点头,“掌柜的是个实诚人,还算是没唬小妇人。价钱上倒是还可以,不过掌柜的不晓得,刚刚我的侄女得罪了县丞夫人,掌柜的,你还敢要我这布匹么?”
农门医女 174.第174章 置办年货
掌柜闻言,眼神一闪,“几位,请跟在下到后堂议事。”说着,便率先转身,朝着后堂走去。
冯氏等人都有些纳闷儿,但是这么多人呢,也不怕他整出什么幺蛾子来,所以就全都跟着一起去了后堂。
“各位请坐。”掌柜手势一引,示意众人都坐下来。然后,又喊了伙计进来,“去泡壶茶来,然后守在门外,别让陈娘子过来听见。”
伙计出去,不多时便送来了茶水,放到众人面前,之后就退出去了。
那掌柜朝着冯氏拱手,“不知娘子如何称呼?”
“小妇人夫家姓顾。”冯氏笑笑。
“顾娘子,本来这事儿我不该打听,不过在下可否问一下,令侄女可是这二位?她们是如何得罪县丞夫人的?”那掌柜的沉吟片刻才问道。
冯氏就把刚才的事情讲给了那个掌柜听,“后来,那位夫人就恼了,说是以后县城里的铺子,不会再收我这两个侄女的绣活。”
掌柜听完,扭头打量了如云和如月几眼,然后才叹气道,“本来这事我不该多嘴,不过看着娘子不像是一般的农妇,令侄女又是相貌出众,我也就不得不说几句了。幸亏娘子的两位侄女没有答应进府,不然就好说不好听了。咱们这一位县丞,来到这边才两年多,可是家里已然有无数的姬妾了。县丞夫人,据说十分贤惠,处处为丈夫网罗美人。”
“今日令侄女若是进了县丞府中,不管有事没事,只怕也要沾上一身腥。”那掌柜犹豫了一下,才又说道,“顾娘子,你的这两位侄女,在下经常见到,也时常听陈娘子提起来,说是手艺非常好。在下也是爱才之人,所以才多了几句嘴,这件事,顾娘子出去可不要乱说。”
掌柜的这一番话,让众人都心下一惊。他们对于县城里的事情并不算很了解,刚刚冯氏也不过就是本能的反应,不让如云她们答应。却是没想到,这背后竟然还有这样的龌蹉。如云和如月也是一身的冷汗,若不是她们习惯了听冯氏的,今天还真是差一点儿就出岔子呢。
“掌柜的叮嘱,小妇人自然是不敢乱说的。只是可惜,得罪了县丞夫人,我这两个侄女的手艺倒是没处用了呢。”冯氏点点头,叹息一声。
“顾娘子,若是你的两位侄女信得过在下,可以去这条街最西边的那家绣庄试一试。那是在下自己的本钱,我家娘子在那掌管着。放心吧,不是所有人都怕县丞夫人的,两位姑娘那么好的手艺,怕什么?”那掌柜脸上的表情,却是带着几许得意。
冯氏心下了然,这位掌柜恐怕是背后有人,而且势力比县丞还大,所以根本不怕那县丞的夫人。而这掌柜之所以把他们叫进来,说了这么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恐怕也是看中了如云两个的手艺了。掌柜的怕是早就有心挖人,就等着这个机会呢。
不过,还有一点,冯氏搞不懂,“掌柜的夫人既然也是做绣庄的,为何不在这云记,还要另外选地方呢?”
掌柜笑笑,“当初云记还没有这么大的规模,租下这铺子时,就只能跟人家合伙。后来才慢慢好了起来,但是租约尚未到期,也只能任由陈娘子在这儿了。”
事情说了清楚,大家心里也算是安心了。当下那掌柜的就让人把冯氏带来的布匹丈量,之后把银钱算给了冯氏。“顾娘子若是有时间,还请抓紧多织出一些这样的布匹来。这马上就要过年了,来买布匹的人多得很。娘子手艺好,这样的布匹,有多少我就要多少。”掌柜笑言道。
冯氏点点头,“好,小妇人回去,定然会多织一些的,下次再给掌柜带来。”
众人这时才从后堂里出来,向那掌柜告辞之后,便离开了布庄。“走啊,待会儿去置办些年货吧,今天得了不少钱呢。”冯氏很是高兴,笑道。
这一次冯氏带了五匹布过来,没想到一下子全都卖出去了。一匹布三十尺,一尺十四文,总共五匹,得了二两银子,加上一串铜钱。冯氏算了算,除去棉花的本钱,最少也能剩下一两半的银子。这样一算,还真是挺不错的,她当然高兴了。
顾承勇一直都没说话,这时见到妻子如此兴奋,也不好驳妻子的面子,“好,都听你的。”
娇颜更是从进了云记就没说一句话,她是小孩子,今天这样的场合,没有她说话的份儿。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听到冯氏说要买东西,娇颜就先喊了起来,“娘,我要糖葫芦,给我买糖葫芦吃吧。”
冯氏低头,在闺女的鼻子上轻轻拧了一把,“小馋猫,就属着你最馋了。好,待会儿给你买糖葫芦。”
大家伙都笑了起来。
布匹卖出去了,冯氏今天来县城的目的大半已经达到,接下来,则是去帮着苗素问采买药材。苗素问来县城采买药材,已经有好多次了,跟那药材行的人也都熟悉,把单子给了伙计,伙计自然是很快的就把药材全数包好了。
从药材行里出来,顾承勇又去了皮货铺子,把他们带来的皮张卖掉。尤其是那张紫貂皮,留在家里也没用,不敢穿,还不如卖了得些钱呢。果然,光是那一张紫貂皮,竟然就卖了十五两。当然了,这还是人家铺子收购的价格呢,要是往外卖,最少也得再翻一番。
另外还有一些皮张,也都卖了个不错的价钱。如今天气冷了,好多有钱的人家都会采买皮货回去做衣服,所以皮张的价格也很好。顾承勇拿着刚刚卖掉的三四十两银子,很是满意。“走啊,咱们去置办年货。”
于是,众人开始兴冲冲的逛集市,看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就往回买。什么鱼啊肉的,见到啥好吃的娇颜说想吃,顾承勇夫妻就去买。反正这时候天气冷了,东西都能放得住,早一点买,东西样数比较多,也省得临近年根儿了,啥都缺。
众人一顿划拉,不多时就把爬犁上给装满了,顾承勇看了看天色,已经中午了呢。“走吧,咱们往回走,今天不是没啥事情了么?那就回家吧。”
大家仔细想了想,的确是没什么事情了。如云和如月今天也不打算再去拿绣活了,她们如今其实也攒了不少钱,歇几天算了。于是就坐上了爬犁,开始往回走。
冯氏从县城回来之后,就开始埋头织布了。冯氏的手艺好,又在织机上动了手脚,织布的速度很快,一天就可以织出来一匹半到两匹呢。这么一算,里面的利润可是不小,她哪里还舍得扔下这个进项儿。
“年前是好时候,趁着年前,我多织出来一些,年后就歇着了。”当顾承勇劝冯氏的时候,冯氏就是这么说的。然后,冯氏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跟织布机较劲了。
文修等人见父亲都劝不动母亲,也只好尽力的把家务活都帮着干了,让母亲能够轻松一些。娇颜更是包揽了做饭的活,根本不用冯氏动手。也好在家里包了那么多的粘豆包呢,倒是少了很多麻烦,倒时候直接把粘豆包放到锅里热一下,再炒个菜什么的就能吃饭。当然,娇颜也会换换样儿,不会让大家伙吃腻了。
不过,织布虽然快,可是纺线却并不很快的。所以三天过后,冯氏把之前纺出来的线全部用完,也就只能停了织机,开始纺线了。布织的好坏,其实很大一部分就在这线上,冯氏纺出来的线非常细,而且特别的匀溜,所以才能织出那样的布匹来。
娇颜瞧见了,就奇怪,为啥母亲会有这么好的手艺呢?她问了冯氏,冯氏就把原因告诉了娇颜。
原来,冯氏一开始并不是在曹家伺候曹家小姐的。冯氏当年才五六岁,家里闹饥荒,爹娘亲人亲人在逃荒的路上就全都死了。后来冯氏跟着逃荒的人到了金陵城,然后机缘巧合之下,被曹家织坊的一个管事给带了回去。后来,就在织坊里做了小徒工,从最开始的剥棉籽,到后来学着纺线,后来又学着织布。
冯氏十岁的时候,有一天,曹家的姑娘去织坊学习管理。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看中了那时候已经开始上织机织布的冯氏,把她带回了府里,成了贴身伺候的丫头。曹家是金陵的织造世家,曹家的姑娘们,都是要学着打理织坊的。而冯氏本身在织坊干了四年多,所以对里头的事情很是了解,渐渐地就受到重视,经常跟着曹家姑娘一起去织坊打理生意。也是因为这样,冯氏对于这些,真的是了若指掌。
娇颜听了母亲的叙述,心下微酸,原来母亲当年,也是吃过苦受过累的呢。“娘,你吃苦了。”她抱着母亲的胳膊说道。
“小丫头,这还叫啥苦啊?这人啊,有先苦后甜的,也有先甜后苦的,三起三落活到老,谁也不敢说就一辈子都过得好。娘小时候是苦了点儿,可你看如今,不是挺好的么?”冯氏搂过来闺女,笑道。
农门医女 175.第175章 脚踏式纺车
冯氏虽然纺线也不慢,但是相对于她织布的速度来说,则是相差太远,根本就不够用的。如今正是卖布匹的好时候,却是不得不停下纺线,对于冯氏来说,实在是有点儿心急火燎的了。
于是,晚间吃过了晚饭,冯氏就着昏暗的灯火,还在纺线。顾承勇劝她她也不听,倒是把众人给愁坏了。
娇颜看着那纺车,脑子里却是在想前世的缝纫机。假如,可以用双脚踩踏,代替手摇轮子,是不是就可以双手同时来纺线整理线穗了呢?娇颜对这个不是很懂,但是这样的一个念头在脑子里浮现之后,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了。
于是,娇颜找来纸笔,在纸上画啊画的,也不知道画了多长时间,还真是画出来了个大概的模样。第二天,娇颜就去找顾承义了,让他帮忙,试着看看能不能做出来这样的东西。
顾承义虽然有点儿奇怪这是个什么,不过看在娇颜的面子上,还是帮着给做了出来。娇颜试着才下面的踏板,然后看着那几个轮子转动,觉得好像还是不理想。于是,就跟顾承义俩人又讨论了好久,做了几次改动。
终于,用了三天的工夫,娇颜把这个脚踏式的纺车弄了出来。娇颜兴冲冲的让冯氏试一下,冯氏最开始还有点儿忙乱,没过多长时间,也就好了。然后线轴从一个变成两个,从两个又变成三个,冯氏一个人,可以同时看着三个线穗,这样可是比之前快了太多呢。
“好闺女,你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来的?天啊,这样一来,整整比过去快了两倍啊,这样纺线太快了,两只手都用得上。”冯氏很显然是高兴的都语无伦次了,搂过来娇颜,亲了好几下。
“娘,不管咋样,你也得歇一歇了啊。明天可就是五叔成亲呢,你今天还是啥都别干,好好养养精神吧。明天不是要帮着切菜么?那活累得很呢,你可得当心。”娇颜被母亲的热情闹得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母亲也有这样的时候呢。不过,她还是很理智的开口劝着母亲,也省得冯氏日以继夜的都去跟纺车织机较劲了。
冯氏愣了一下,“明天你小叔成亲?哎呀,我都给忘了呢。得,我还是赶紧过去瞧瞧吧,那边也不知道预备的啥样儿了。”冯氏这时才想起来,便赶忙的换了衣服,就要去东院。
“娘,那边在杀猪呢,你现在过去干啥?等着他们杀完猪收拾好了再说吧。刚刚大伯娘领着文生哥哥文芳姐姐他们都过去了,说是下午请的厨子来,娘下午再去就赶趟儿。”娇颜知道冯氏看不惯血腥,所以赶忙出言拦住了冯氏。
果然,一听在杀猪,冯氏就停下了脚步。说实话,她真是见了血就有点儿难受。“那我就等一会儿,等那边收拾差不多了再过去吧。”
下午的时候,冯氏就去了东院帮忙,这时顾家请的厨子也来了,村子里也过来了好多帮忙的媳妇们。顾家院子里都是人,各处全都热闹的很,李氏今天也满面笑容,早就不见了原本的阴郁。
西厢房里,并排盘了好多个锅灶,这里作为了临时的厨房,特意请来的厨子,正领着徒弟们在预备明天的酒席呢。乡下办酒席,一般都会把肉菜什么的提前预备了,等到第二天酒席开始,只需要重新回锅热一热即刻,这样能省下很多的工夫。
大厨面前是一锅油,他现在要抓紧时间把该过油的东西全都下锅炸一遍。像是什么扣肉、丸子、干炸里脊、肉段之类的,今天炸好了,明天用就方便。大厨只管把东西下锅炸,一旁的徒弟则是拌面挂糊等等。不多时,屋子里可就飘起了阵阵的香气,引得外面的孩子们各个吸着鼻子,都忍不住朝西厢房探头探脑的看。
另外还有几口大锅,也是没闲着,有的里面烀着猪肝、猪肺、猪肚等下货儿,还有的煮了血肠,另外还有炖着大骨头的。乡下办酒席,菜色上并不讲究多么精致,首要的是菜量要大,得够吃。不能客人一上桌,三五筷子下去,盘子里就见底儿了,所以就要预备很多的东西。
顾家自家杀了两头猪,又在镇上屠户那里,跟人家定了不少。毕竟顾承仁是李氏最疼爱的儿子,他的亲事,李氏哪里舍得给办的不好?纵然李氏再小气,这时候也得大方一些了。于是整个西厢房忙了个热火朝天,而正房的厨房里,也是各自忙碌着。
吃酒席也得有主食,李氏早就商定了,明天做几锅大黄米饭,但是怕米饭不够吃,今天还要再蒸上几锅馒头。一大早就发了面,这时候顾二婶就带着媳妇们,在屋里忙活着蒸馒头了。
忙忙碌碌的,就到了晚间。乡下规矩,前来帮忙的人,干完活是不能直接就走的,主人家必须做了饭菜好好款待人家才行。但是这些饭菜,请来的厨子不会动手,就是帮忙的女人们自己做。当然了,这些饭菜大多就是冯氏和吴氏主灶,做出来的菜色也十分可口,众人吃完之后,纷纷散去。
忙的差不多了,吴氏和冯氏也都领着孩子回家。赵氏如今身子笨重,再者这样的喜事本来孕妇就不能参与,所以一直留在家里看家。忙了一天,众人也是有点儿累了,于是就各自休息。
众人刚刚躺下,还没等睡着呢,就听见东院忽然有人大声的吵嚷了起来。顾承勇冷不丁的坐起来,“这是在闹啥呢?大半夜的不睡觉,咋还吵吵起来了?”
“谁知道啊?家里办喜事呢,这咋还能闹起来了?”冯氏也坐起来了,“相公,你还是去看一看吧,能劝劝就劝,这时候闹,不是找着不顺当么?”
顾承勇叹口气,起来穿了衣服,然后推门出去。过了一阵子,顾承勇才回来,“睡吧,没啥事儿了。”说完,就脱了衣服钻进被窝。
“咋回事啊?”冯氏忍不住就问道。
“还能咋了?老张家那几个小子,晚上馋的睡不着觉,起来偷东西吃。被文景看见了,就嚷嚷了出来,结果张家几个小子竟然还把文景给打了。这不,老四和老四媳妇不干,就闹起来了。”顾承勇闭着眼睛,语气里带着几分的不悦。
青山村这边的习俗,成亲前一晚,新房的炕上,要住着几个男娃,叫做压炕。一般压炕是有红包拿的,所以小孩子们都争着抢着的干这个活。本来,这种事情就该让文修文齐他们过去,毕竟是老顾家的人,可是李氏跟顾承勇不对付,又如何肯让文修他们挣这个红包?
李氏就安排了文景文安过去住新房,另外把张家的几个小子也弄了过去。结果张家的小子就去偷肉还有丸子吃,被文景发现了,两下打了起来。张家孩子多,文景和文安不是对手,就被张家的孩子给打的不轻。
后来被顾承信还有徐氏知道了,夫妻两个就闹了起来,李氏气的把一干人等都骂了一顿,这才算是消停了。
冯氏听完,不由得叹气,“不知道个远近,张家那样的人家,还非得往一起凑付。那几个小子都馋的要命,见到那些好吃的,还能不馋?”冯氏对张家人的印象很不好,说话时,语气里就有几分厌恶。
“对了,秀兰秀云她们,怎么今天没回来啊?”白天忙着,冯氏还忘了这件事情,到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按说顾秀兰三个出门子的姑奶奶,今天就该回来啊。别的不干,也得帮着李氏招呼客人才对,怎么竟然没回来?
“她们三个明天一早回来,之前秀兰就让人把贺礼送回来了,人却是没露面儿。上一回的事情闹的,李氏进了祠堂呢,但凡关家吕家有点儿脸面的,哪里肯让媳妇回来?能让她们明天回来,那就是不错了。”顾承勇困劲而上来,闭着眼睛幽幽的说道。
“唉,当娘的没脸,闺女也跟着受连累的。这种事情,人家没说是要跟顾家断了来往就不错了。那老太太啊,做事就是不知道寻思寻思旁人,她这么一闹,可不是就连累了三个闺女怎么?”冯氏也有点儿困了,说完这一句,就闭上眼睛睡觉了。
一夜过去,第二天就是冬月十六。一大早的,顾承勇夫妻就把孩子们都叫了起来,穿戴整齐之后,众人便去了东院。东院已经准备好了饭菜,众人草草吃过之后,迎亲的队伍就出发了。
顾承仁穿着一身簇新的衣裳,胸前十字披红,此时骑在了马上,一脸的笑容。前面一样也有吹鼓手,此时已经吹奏起欢快的乐曲。之后是迎亲的车轿,里面坐着的,是文景和张家的丽华,这俩今天是迎亲童子。
按正理说,顾家晚辈里,男孩女孩都有,迎亲童子就该在顾家的孩子们里面找。尤其是这女孩,文英和娇颜都是可以的。不过李氏这人隔路,她根本就不待见顾家的孙女们,又如何肯让文英娇颜去露脸?所以愣是就用了张家的丽华。
农门医女 176.第176章 承仁成亲
说实话,李氏不让娇颜去,娇颜也不稀罕。她现在恨不得不去东院才好呢,想让她帮着李氏出门长脸?没门儿。
迎亲的人走了以后,娇颜干脆就转身回自家去了。离着新娘子进门还有些时候呢,现在过去,也是被人指使着干活,反倒不如在自家呆着自在。今天除了赵氏和文茜,西院的人都过去帮忙了,娇颜觉得,还不如回来陪着赵氏说话比较好。
赵氏怀孕,已经差不多七个月了,此时肚子挺着,看起来就笨重的慌。文茜岁数又小了点儿,娇颜也真是担心,文茜伺候不了赵氏。于是,娇颜就跑到赵氏的屋子去,跟文茜一起陪着赵氏。
“娇娘,那边挺热闹的,你们要是想去看热闹,过去就是了。我这没事儿,也不出去,就在屋子里呆着。”赵氏怕娇颜觉得无聊,所以才道。
“三婶,没事儿的,我才不想去呢,那边闹哄哄的,都忙得很。我还小呢,万一谁没看见我,磕了碰了的也不好。还不如在这边冷冷静静的,省得让人欺负着了。”娇颜笑笑。
既然娇颜这么说了,赵氏也就不好再说别的,于是就坐在炕上,低头缝衣服。快要过年了,家里的孩子总是要做一身新衣服的。家里有之前冯氏送来的布料,赵氏想着,趁着现在闲着,就给做出来。也省得临近年根,啥事儿都忙,倒时候就赶不开了。
娇颜今天不能去苗家,在赵氏这边其实也挺无聊的,所以就跟文茜两个在那翻绳儿玩。东院一阵阵的喧闹声传来,文茜就有点儿晃神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