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谍战岁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猪头七
发完这则电文,程敏又代‘火苗’同志向总部同样去电一则。
关于‘火苗’去电总部之事,陈敏没有告知彭与鸥,不是不信任彭与鸥,也不是要隐瞒。
按照组织纪律,‘火苗’有权向总部去电,这是直属于总部的王牌特工‘火苗’与总部之间的联系,彭与鸥没有权限知晓:
彭与鸥虽然是‘火苗’的上线,但是,这属于总部安排彭与鸥代为领导‘火苗’。
‘火苗’的组织关系在总部,在‘农夫’同志那里,甚至是属于‘翔舞’同志之直管特工。
电报发出后,两人焦急的等待。
大约一个小时后,总部回电了。





我的谍战岁月 第228章 总部电令(第3更求订阅月票)
彭与鸥手中握着已经译出的电文,眉头紧锁,沉思良久。
总部发来的这则电文,言简意赅,就三句话。
第一句话:撤销‘火苗’小组。
第二句话:大表哥与‘火苗’单线联系,二人可商讨,安排一位联络员。
第三句话:吴(欢)、谢(若男)二人调回西北总部,曹(宇)留沪,不得再与‘火苗’发生任何联系。
大表哥是彭与鸥的代号。
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句话,后面两个安排,都是配合撤销‘火苗’小组而做出的应对之举。
总部做出撤销‘火苗’小组的决定,客观的说,这是彭与鸥始料不及的。
‘火苗’小组的成立,在彭与鸥看来是多有裨益的,两到三名帮手,可以更好的配合‘火苗’工作,实现‘火苗’这个王牌特工之最大价值。
不过,思索良久,彭与鸥长叹一声,“到底是总部,不愧是‘农夫’同志,经验丰富、心思缜密,考虑问题更加全面、合理。”
“是我考虑问题不周全。”彭与鸥对程敏说,“‘火苗’小组本身,最重要的就是‘火苗’,而重中之重是‘火苗’的安全。”
“任何可能增加‘火苗’暴露之可能的动作,都要尽量避免,有了组员,知道‘火苗’身份的人越多,‘火苗’暴露的可能性也越大。”
“是的,单线联系,确实是相对最安全的。”程敏点点头,表示赞同。
彭与鸥点燃一支香烟,“吴欢、谢若男两位同志见过‘钱先生’,他们确实是不适合继续留在上海,曹宇还没有来得及加入‘火苗’小组,他只知道组织上有新任务,对于其他都不了解,可以继续留在沪上。”
“程敏同志,我表态,同意总部的正确决定。”彭与鸥说道。
程敏作为电报员和译电员,她是第一时间知道电文内容的,总部的来电中,虽然没有直接对彭与鸥再度提出批评,但是,电文内容不亚于直接批评。
这等于是直接推翻了彭与鸥打算围绕‘火苗’打造一个王牌特工小组的计划。
她担心彭与鸥会难堪,情绪上无法接受。
不过,彭与鸥的表现令程敏敬佩。
他也许对总部的命令一开始不太理解,但是,并没有将这种不理解转化为愤怒。
而是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总部这么做的原因。
彭与鸥最终意识到,他同‘农夫’同志在领导‘火苗’的工作之方式上最大的区别,或者可以直接说是差距在哪里。
彭与鸥考虑给‘火苗’增添帮手,这些组员既是‘火苗’的帮手,也有着保护火苗的任务。
他的初心是好的。
但是,‘农夫’同志的考虑最直接和敏锐,‘火苗’不需要帮手,他自己独来独往最安全!
知道‘火苗’身份的人越多,越危险!
他是真心佩服,感叹‘农夫’同志盛名之下无虚士。
彭与鸥没有因为自己‘丢了面子’而难堪,他难受的是自己工作没有做好,险些令一位同志身陷险境。
地下工作不好做,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同志的工作环境更是无比恶劣、残酷,半点错误都要不得。
出了错,就是鲜血和牺牲的代价。
尽管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可以说是‘虚惊一场’,但是,彭与鸥依然是自责不已。
……
第二天。
马思南路,彭与鸥的家中。
“‘火苗’同志,我郑重向你道歉。”彭与鸥给程千帆倒了一杯水,语气诚恳说道。
“彭书记,这次事件只是意外,谁也没想到齐伍会突然来上海,更没有想到我竟同学工委的行动撞在了一起。”程千帆说道。
“是啊,是意外。”彭与鸥点点头,“但是,意外是可以用充分的准备工作去规避的。”
说着,他摇摇头,“我昨晚临睡前都在思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竟然梦到因为我的工作失误导致你出事,直接把我惊醒了。”
彭与鸥表情严肃说道,“做噩梦惊醒,不理会就是了,但是,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同志牺牲,脑袋可是长不回去的。”
彭与鸥拿起茶杯,“‘火苗’同志,我以茶代酒,向你道歉。”
程千帆无奈,只能同彭与鸥碰杯。
彭与鸥是执拗的脾气,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很坦诚而直接的一个人。
光明磊落!
……
“对于总部指示我们可以安排一个联络员,你怎么看?”彭与鸥问。
程千帆没有立刻回答,他在思考。
组织上已经在安排吴欢以及谢若男前往西北总部之事。
‘火苗’小组另外一个原组员曹宇,此前只是接到组织命令说有可能有新的工作安排,其他的情况并不知晓。
彭与鸥、姐姐程敏、邵妈,此后沪上只有此三人知道他的红党身份。
总部安排程敏担任他的紧急联系人。
彭与鸥是他的上线。
“彭书记,我觉得邵妈正合适。”程千帆说道。
“好,那就是邵妈了。”彭与鸥点点头。
他也是考虑选择邵妈担任联络员的,只是他决定先听听程千帆的意见。
也许‘火苗’同志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呢?
经过此番之事,彭与鸥自我总结,他得出的结论是。
不谈别的,只谈潜伏工作。
在潜伏工作之专业性上,他是不如‘火苗’的。
所以,他会在此后同‘火苗’工作中,涉及到潜伏工作的安排事务上,他会尽量多询问‘火苗’的建议。
两人一致同意,邵妈担任两人之间的联络员:
邵妈是老同志,革命意志坚定,斗争经验丰富,且一个老妈子,不太会引人注意。
最重要的是,邵妈知道程千帆的身份。
考虑到邵妈同彭与鸥是老搭档,邵妈不可能被调走,工作了好些年的女佣突然离开的话,这有可能令彭与鸥身上出现疑点。
所以,继续留在上海,留在彭与鸥家中当女佣的邵妈是最合适也是唯一合适之联络员人选。
……
曹宇胳膊里夹着公文包,站在站台等电车,他将身体斜靠在路灯上,一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的样子。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焦急的赶路,不小心撞了他一下。
“做啥子?”曹宇睁开疲惫的眼睛,没好气说了句。
“对不住,对不住。”这人西装革履,连连的道歉,还摸出烟盒,从中取出一支烟,递给曹宇,“麻烦问一下,去爱多亚路是在这等车吗?”
“搞错勒,这里不去爱多亚路。”曹宇接过香烟,说道,又给对方说了如何去爱多亚路,“一直往前走,过了两个巷子,然后出去到了主马路,那里可以等车。”
此人连连道谢。
待此人离开后,曹宇摸了摸肚子,装作是肚子饿了,找了个面摊先祭五脏庙。
观察一下没有人注意自己,他轻轻滴撕破刚才那人给的香烟,找到了一张小小的字条,上面写着:
到吉祥街二十五号惠源商贸公司。
半个小时后,曹宇敲开了这家商贸公司的门,就看到了西装革履,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的接头人。
“组长。”
“坐,累了吧,喝口茶。”汪康年指了指茶杯说,“这可是我从股长那里求来的好茶。”




我的谍战岁月 第229章 兴奋的汪康年(求订阅月票)
曹宇坐下来,接过茶杯,细细品茶。
“还是组长知我。”他笑着说,“吃的差些,我倒是还能忍受,就是这茶,馋死我了。”
“辛苦了。”汪康年动容说道。
曹宇好茶,好好茶。
但是,为了完成党务安排的潜伏任务,打入红党内部,却能坚守清贫,这令汪康年很敬佩。
是的,曹宇不是红党叛徒,他是党务调查处安排打入红党内部的特工。
他是汪康年的老师在一年前亲自埋下的钉子。
在汪康年调派到上海区党务调查处之后,曹宇就交到了他的手上。
可以说,曹宇是直属于汪康年的特工,便是汪康年的顶头上司吴山岳也不知道此人的存在。
这是一个非常谨慎、严密的计划。
曹宇是上海本地人,身家清白,是沪上一家杂志社的职员。
平素为人老实,不善言谈。
会匿名在报端发表一些攻击领袖和国府的文章。
这样的曹宇,果然吸引了沪上红党的注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两个月前,曹宇正式加入红党。
汪康年对曹宇寄予厚望,这是他手中的王炸。
他对同曹宇有联系的红党没有兴趣,甚至要求曹宇不必汇报。
这是自我催眠,不知道,就不会动心,不会派人去监视。
总之,这枚棋子发挥最大作用之前,他不会有任何会给曹宇造成困扰和怀疑的动作。
汪康年的目标是沪上红党高层领导。
果不其然,一个月前,曹宇汇报说,红党要求他不可以再匿名发表攻击国府的文章的时候,汪康年就猜测,红党这是对曹宇有大用,最起码是预备将来大用。
一个老实本分的沪上本地小职员,隐蔽的很好,是潜伏工作的好苗子。
一天前,曹宇在报端用暗号要求见面。
是的,红党通过报纸来传递消息的手法,汪康年很欣赏,纳为己用。
“两天前,组织上通知我,对我的工作有新的安排。”曹宇说道。
“好极。”汪康年眼中一亮,“具体做什么?”
“不清楚,只是说有人会来联系我。”曹宇沉思说,“我个人猜测,最大之可能是加入某个保密级别的部门或者是潜伏小组。”
“为何有这样的猜测?”
“我的上级要求我尽快移交手头上的工作。”
汪康年站起来,来回踱步,“你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是准备安排你专职为某个部门或者是某个小组服务,故而安排你切割同其他人的联系。”
他的面孔泛红,这是兴奋的表现。
不论是这个未知的部门,亦或是可能的潜伏小组,皆可判断其保密性极高。
这说明曹宇得到了红党的信任和重视,这是要打入更深层次了。
“很好,很好。”汪康年振奋说,“保险起见,我这边不会再向你发出会面请求,一切以你为准,还是那句话,你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你要沉下心来,安心做好红党安排的工作,你认为什么时候可以收网,抓到大鱼,再发出信号。”
“明白。”曹宇点点头,他叹了口气,“真希望早日结束,红党的日子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这帮家伙,不求吃,不求穿,一个个苦哈哈的。”
“辛苦了。”汪康年宽慰说,“事成之后,兄弟为你请功。”
汪康年心情愉悦,他有一种直觉,曹宇的工作调动,有可能同他一直在琢磨的那个‘霍苗’有关系。
这个‘霍苗’,极可能是红党隐藏极深之王牌特工。
近了!
近了!
自己距离抓获这个‘霍苗’越来越近了。
……
“除非确有十万火急之事,我们以后要避免直接见面。”彭与鸥对程千帆说道。
程千帆点头表示认可,频繁见面,这是潜伏工作之大忌。
他同彭与鸥在日常生活中素无交集,一旦被外人看到他出现在彭与鸥家中,这本身就是一个疑点。
两人约定,此后依然以檀香山路慧雅书店附近的那个废弃的邮箱作为死信箱来联系。
由邵妈负责定时去死信箱取情报。
若是有紧急情报,死信箱来不及,程千帆会打电话到彭与鸥家中,铃声响三次,不接通。
由邵妈在紧急联络点同程千帆紧急会面。
程千帆离开之后,彭与鸥再次思考了近日来的工作,自我分析、检讨。
事实上,‘成立’火苗小组,是彭与鸥的建议。
总部对此是秉持保留意见的,不过,考虑到对一线的情况不太了解,选择尊重一线之同志的建议。
但是,‘火苗’小组刚刚成立,就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总部对于彭与鸥的工作显然是不满意的。
彭与鸥对于总部的批评虚心接受。
他仔细思考,得出了自我检讨。
主要的原因是,尽管同样是地下工作,但是,他的工作性质和残酷性,同‘火苗’这样的王牌特工依然是无法相比的。
他习惯性的按照固有的工作思维来考虑和安排,这对于一个潜伏在敌人内部,具有我党特工、国府特务、日人特工、巡捕房警官之多层身份的‘火苗’来说,这是远远不够,也是极为危险的。
这是一次教训!
要吸取教训!
……
从马思南路离开之后,程千帆故意饶了几条街,确认没有人跟踪,才来到了台斯德朗路三十六号。
彭与鸥告知他,姐姐程敏发出会面的信号。
掏出钥匙,打开门,程千帆就闻到了饭香味。
“再等一等,还有一个菜。”程敏系着围裙,微笑着对弟弟说。
“姐,要不要我帮忙?”程千帆洗了手,抓了个回锅肉的肉片,踅摸到厨房,问道。
“馋嘴,你呀,等着吃就行了。”程敏敲了敲弟弟的脑袋。
十来分钟后,姐弟俩开始吃晚餐。
“弟,我要离开上海了。”程敏给弟弟夹了一块肥肉,突然说道。
程千帆嘴巴里咬着肉片,抬起头,怔怔地看着姐姐。
“总部来电,调我回延州。”程敏说道。
“是因为我吗?”程千帆心情低落,问。
在得知总部同意撤销‘火苗小组’,安排吴欢、谢若男去西北的决定后,程千帆就有预感,姐姐也会被调离。
原因很简单,总部对他的安全极为重视。
程敏是知道他身份的人,她在沪上有自己的工作,有不少同志知道和认识程敏。
这无形中就意味着‘火苗’的安全有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组织上的安排,自有组织上的考虑。”程敏也舍不得弟弟,但是,她很清楚,组织上的安排是对的,只有她离开了上海,弟弟的安全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之保护。
“臭小子,姐姐不仅仅有弟弟,还有你姐夫,还有你外甥呢。”程敏说道,“姐姐现在回到延州,你外甥都不一定还认得妈妈。”
“是啊,有了姐夫和外甥,姐姐就忘了弟弟。”程千帆很快收拾起难过心情,嬉皮笑脸说道。
他知道,姐姐调离上海是对的,且姐姐从环境复杂、残酷的沪上离开,回到西北总部,同姐夫、外甥团聚,安全上也能够得以保障。
“臭小子。”程敏用筷子敲了敲弟弟的脑袋。




我的谍战岁月 第230章 西安!西安!(大章节求订阅月票)
姐姐程敏离开了。
安全起见,程千帆没有去送行。
他给小外甥买了保存期长的糕点和一些玩具。
程敏与吴欢、谢若男假扮是大姑子和弟弟弟妹,三人同两名假扮成商人的护卫同志同行。
从沪上到延州并不容易。
首先要从上海乘坐火车抵达南京下关火车站。
随后从浦口过江,沿着津浦线抵达徐州。
再从徐州乘坐火车抵达西安。
沿途危险重重,要小心特务的搜查。
而抵达西安之后,从西安去延州,更是面临国府军警之重重关卡。
程千帆用程敏移交给自己的电台,向西北总部以‘火苗’的身份亲自发送之第一份(测试)电文:
红党万岁,人民革命万岁!——火苗。
总部的回电是:你好,‘火苗’同志,万望保重!——翔舞。
……
七月的沪上,闷热难忍。
这一天的午后,下了一阵雷暴雨,雨后空气难得清新。
何夫人哭哭啼啼。
金克木副总巡长也是面色凝重。
何关要离开了。
金克木已经同储天方打好招呼,何关参加江苏省保安团后,将会进入到储天方的卫队。
离别在即,一向大大咧咧的何关也是难免落泪。
“不舍得走了?”程千帆看着红了眼睛的何关,递了一支烟过去,问道。
何关直接拿了程千帆嘴巴里的香烟对火,猛吸了一口,强自嘴硬,“我妈哭的那么厉害,我不得配合一下?”
程千帆笑了笑,死要面子,这很何关。
“放心吧,你家里——”程千帆停顿了一下,笑道,“你家里有金总巡,也用不着我照顾。”
何关东瞅瞅,西看看。
“找你的黄同学呢?”程千帆打趣说。
“我没告诉她我今天走。”何关说道,说着勾肩搭背,凑到程千帆耳边说,“小兰家那边你帮我照看着,别让她被欺负,有流氓、瘪三惹她的话,尽管收拾。”
“放心吧,有我在,没人能欺负了你的黄同学。”程千帆说道,“不过,可事先说好了,黄同学要是有喜欢的人,自由恋爱,这我可没办法。”
“她敢!”何关立刻梗着脖子说道。
程千帆看了何关一眼,哎呦呦,听这架势,这俩人的关系进展飞速啊,已经私定终身了?
“我活着,非她不娶。”被程千帆看的红了脸,何关憋出一句话,“我若战死,告诉她,找个好男人嫁了。”
听了这句话,本来还要打趣何关的程千帆沉默了,他张开手臂,同自己的好友用力的抱了抱,“保重!家里有我!”
……
“还有一件事。”何关突然说道。
“什么事?”程千帆问。
“我有一个好友,劳烦你多照顾点。”何关表情认真说。
“谁?”程千帆假装不知道何关说的是方木恒,问道。
“《申报》记者方木恒,也是方润食品厂的大少爷。”何关说道,“方兄是一个好人,是……”
程千帆直接打断了何关的话,“我知道这个人,上次还骂了我呢。”
何关刚要说话。
“行了,只要他自己不再闹事,我会给你面子的。”程千帆拍了拍何关的肩膀。
想到方木恒,他就头疼。
这家伙真的是不怕死:
‘红党刘波’被巡捕房抓捕之后,便是巡捕房的同事也避之唯恐不及,方木恒竟然两次去监牢探望。
甚至还使了钱财,求得刘波在监牢里能好过一些。
说到刘波,刘波被捕之后,日人上海特高课方面似乎是忘记了这个人,一直没有采取什么动作。
程千帆猜测有两个可能。
其一,刘波的潜伏身份极为隐秘,只有影佐英一知道,档案也是秘级很高的,影佐英一死后,上海特高课方面比较混乱,竟然没有发现刘波的潜伏档案,忘了这个人。
其二,刘波是以红党身份被抓,这让日人方面也很无语,救人吧,等于是暴露了刘波之日人身份,干脆冷处理,视情况而定。
刘波的案子下个月要开庭了,据程千帆所知,方木恒还花钱帮刘波请了律师。
一个日本特工被抓了,而且是以红党身份被抓,日本特务部门无动于衷,一个中国爱国青年为他劳心劳力奔走……
程千帆有一种怪诞至极的感觉。
程千帆并不知道,就在距离他约莫几十步远的地方,方木恒遥遥为何关送行,看着背着行囊进了站之何关背影,方木恒挥了挥手,“阿关,保重。”
他本来是打算亲自来火车站同何关见面、为之送行的。
但是,方木恒考虑再三,还是没有出面。
他知道自己身上有疑似红色背景,他担心自己同何关在公开场合见面,会给何关带来危险。
上次去监狱探望刘波,刘波特别叮嘱他:
要小心!
做任何事情前,务必要三思,不要给自己带来危险,也不要给他让带来危险。
方木恒能够感受到,刘波说这话的时候,表情凝重,感情真挚,似是有感而发。
……
日子匆匆,时光悠悠。
中央巡捕房三巡的大权逐渐被程千帆掌握在手中。
程副巡长小日子过得悠悠哉哉,黑市上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香水、红酒、香烟、收音机等奢侈品。
布匹、粮食、药品,乃至是汽油、军火。
1...7778798081...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