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谍战岁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猪头七
谢若男知道的信息非常有限。
也只有吴欢知道他们是被抽调到上海来加入一个特别潜伏小组,对方的代号是‘钱先生’,更多的情况,他也不知道。
“我是表哥。”彭与鸥与吴欢对上了接头暗号后,没有时间耽搁,直接问,“请详细说一说钱先生被捕的过程。”
吴欢不敢怠慢,详细讲述了两人在火车站外面目睹钱先生被军警抓捕之过程。
“你是说,敌人直接就冲着钱先生去了,将他包围,抓捕?”彭与鸥沉声问。
“是的。”吴欢回忆一下,说道,“钱先生应该也看到我们了,他认出了我们,隐蔽的摇了摇头,示意我们离开。”
彭与鸥揉了揉太阳穴,‘火苗’为何被捕,这依然是一个谜。
但是,让他松了一口气的是,他此前猜测是南京红党那边出现问题,现在看来,可能性也较低。
敌人应该不知道‘火苗’是在火车站外面接头,不然的话,他们完全可以等到‘火苗’同面前这两位同志接头的时候再动手抓人。
彭与鸥仔细思忖,上海这边知道此事的只有他以及程敏,应该也没有问题。
南京那边现在看来,也大概率没有问题。
那么,‘火苗’为何会被捕?
是‘火苗’自身出了漏洞,被敌人盯上了?
这种可能性也比较低。
如果‘火苗’暴露了,敌人最可能的是不会立刻抓捕,更可能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
不过,也不排除敌人觉察到火苗是级别极高的特工,担心他逃脱,稳妥起见先抓了再审。
……
“不止是钱先生,军卡里面还抓了好多人。”一直沉默的谢若男突然说。
“恩?”彭与鸥惊讶问,“谢若男同志,你怎么知道的?”
谢若男小声说,“上了黄包车,我悄悄拿出小镜子看,看到卡车里还有其他人被抓了。”
吴欢非常惊讶的看了自己的‘妻子’一眼,他只注意到谢若男很紧张,没有想到吴欢在紧张的不行的情况下,竟然还如此机警,悄悄的采取这种方式查探情况。
谢若男提供的这个情况,令彭与鸥既惊讶又不解。
敌人这是采取了大规模的抓捕行动?
为何他直到现在还没有收到下面的汇报?
蓦然,彭与鸥明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了。
他是仓促撤离的,住处也放置了‘危险’的警示,如果敌人确实是有行动,且抓捕了好些人,沪上红党其他同志很可能要找他汇报,但是,看到了示警,一时之间联系不到他。
同时,彭与鸥也在猜测,‘火苗’被捕,与敌人的这次大规模抓捕行动之间的关系。
莫非是误抓?
敌人在火车站附近采取大规模抓捕行动,‘火苗’同志运气不好,被敌人一锅端抓了去?
想到这种可能性,彭与鸥的心中稍稍的舒了一口气。





我的谍战岁月 第223章 惊险至极(求订阅月票)
彭与鸥点燃一支烟。
他在考虑‘火苗’是适逢其会被‘误抓’的可能性有多大。
尽管只是猜测,但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让他对‘火苗’的安全多了几分期待。
一位在敌人内部隐藏如此深的功勋卓著的王牌特工,刚刚交到他的手中,若是就这么突然出事了,彭与鸥自己都不会原谅自己的。
他相信,以‘火苗’的机智,如果是被误抓的话,他一定能够脱险。
问题是,如何能够完美的脱险。
对于‘火苗’这样级别的隐藏特工来说,是不能够沾染一丝一点的怀疑的。
这很难。
“你们暂时还住在这个旅馆,哪儿也不要去。”彭与鸥说,“还是那个号码,每天傍晚四点打电话过去,就说是姑苏来的表弟寻找刚刚打电话的穿蓝色大褂、芜湖口音的表哥。”
“如果那边没有说话,直接挂了你们电话,就说明安全了。”彭与鸥沉吟片刻,继续说道,“如果那边只是说帮你们记录,就说明情况暂时没有变化,如果那边骂骂咧咧说你们打错了,没有人打过电话,你们要立刻撤离。”
说着,彭与鸥写了个纸条,“如若是那种情况,你们去找这个人,此人会安排你们通过水路,暂时离开上海,去乡下避一避。”
“明白。”吴欢点点头。
……
这是贝当区郊外的一个房子。
程敏坐在窗前的书桌后椅子上,呆呆的看着窗外。
有一只麻雀落在窗台。
好奇的看着窗内的人。
窗内的人看了一眼麻雀,惊得麻雀飞走了。
程敏的眼眶里满是泪水,想到弟弟被捕,可能此时此刻正在遭受敌人的严刑拷打,甚至是已经牺牲了,她的心,疼,疼的无法呼吸。
那是她的弟弟啊,那么优秀的弟弟!
程千帆被看守押着,来到了刑讯室的门口。
他不知道这道门后面等候自己的会是什么。
程千帆内心里苦笑一声,他想到过自己有可能某一天会暴露,会被捕。
却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快,如此突然。
尽管猜到自己有被‘误抓’的可能。
但是,他不敢报以侥幸心理。
程千帆已经打定主意,若是敌人确实怀疑他的红党,甚或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
他会寻找机会自我牺牲,将一切危险在自己这里掐掉。
尽管他对自己经受严刑拷打有信心,但是,他不敢赌!
因为,他的身份太重要了,可以说他的脑海中掌握了大半个沪上红党、江苏省委的名单,还有杭城红党那边的情况。
永远不要低估敌人的残酷和狡猾!
自己若是牺牲了,姐姐、若兰,一定会很伤心的吧。
他现在最遗憾的是,没有来得及亲口对白如兰说一句,‘我们结婚吧’,没有见一眼可爱的小外甥。
……
刑讯室的门被拉开,看守直接将他推了进去。
从昏暗的狱灯,一下子置身灯火通明的刑讯室,程千帆下意识的举起带着手铐的双手遮挡灯光。
然后,他就看清楚刑讯室的椅子上坐了一个人,此人的约莫四十岁左右,国字脸,不怒自威。
他的身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笔挺站立,正饶有兴趣的打量过来。
除了这两人之外,别无他人。
炭盆里的洛铁烧的通红,空气中有一股焦臭味和血腥味道。
地面上也是褐色的,这是干涸的血渍。
“我要求见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的郑颋方长官。”程千帆说道,“再见到郑长官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
郑颋方是特务处在淞沪警备司令部内部的负责人。
此人是处座的同乡。
说完这句话,程千帆站在原地,一言不发。
……
听到这句话,齐伍露出笑容,他看了看一言不发的程千帆,“郑颋方你是见不到了,自我介绍一下,本人齐伍。”
齐伍?
程千帆大惊,戴春风的贴身秘书、大管家!
此人是齐伍?
他怎会在此?
“我不知道什么齐伍,在见到郑长官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程千帆没有理会,淡淡说道。
他是特务处高级特工‘青鸟’,他的身份不能够随便泄露,此人自说是齐伍,他又没有见过齐伍,他对此秉持怀疑。
“很好,很警惕。”齐伍露出欣赏之色,“叔玉,去,给‘青鸟’解开手铐。”
听到‘青鸟’这个代号从此人的口中说出来,程千帆表情一震,仔细的看了此人一眼,整个人的身体舒展下来。
盛叔玉摸出钥匙,帮程千帆打开手铐。
程千帆这才举起手敬礼,“职部见过齐主任!”
齐伍回了个军礼,“现在相信我的身份了吧。”
程千帆苦笑一声,“齐主任莫怪,潜伏工作环境复杂,属下不得不小心。”
“我没有怪你,你的表现很好。”齐伍摇摇头,从座椅上起身,直接走到程千帆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很好,被抓捕之后,表现的很冷静。”
……
“齐主任,我不太明白,我为什么会突然被抓捕?”程千帆疑惑不解问。
“一个小误会。”齐伍说道,“有些人不安分,要组织无知学生去南京闹事,南京是什么,那是国府首都,是领袖所在,是先总理陵寝所在,岂能受到惊扰。”
“你小子运气不太好,被误抓了。”说着,齐伍盯着程千帆的眼睛,“你同这一群学生呆在一起,对这些人你怎么看?”
“无组织,无纪律,不像是经过严密组织的行动,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愚昧至极。”程千帆露出一丝鄙夷之色,摇摇头说道。
“属下被押来刑讯室的时候,这些人还鼓励属下,对于属下这么一个陌生人的出现,这些人竟然没有引起太多的警惕,实在是可笑。”
“依你所看,其中有没有红党?”
“属下一直在尽力隐藏自己,以免被这些人所关注,不过,属下也有暗中观察,这些人应该多是无知学生,其中或许有红党,但是,隐藏较好。”
“我不要听这些,我只问你,有还是没有,以你的直觉回答我。”齐伍表情严肃,问道。
“有!”程千帆没有丝毫犹豫,“以属下在巡捕房抓捕红党的经验,这样的行动,红党会安排一两人在其中暗中引导,这是他们的行事习惯。”
……
齐伍点点头,却是没有继续追问‘红党’之事,“你部的电台怎么回事?一直联系不上。”
“坏了。”程千帆苦笑一声,“属下正在想办法。”
电台是真的坏了,有一个极容易损坏的零件坏了。
如若不然,听齐伍言语,南京方面应该有来电联系,却没有联系上。
若非电台坏了,他也不会不知道齐伍来沪之事。
齐伍点点头,他也猜测应该是电台坏了。
“怪不得呢,我来之前一直联系你部,联系不上。”齐伍微笑说,“却是没想到刚到上海,就看到你在火车站外被抓捕,你小子,这运气也太坏了。”
程千帆挠挠头,苦笑一声,似乎是感叹自己的运气糟糕。
他的内心却是犹如惊涛骇浪。
他万万没想到,齐伍竟然突然来沪上,并且在火车站看到他被军警误抓。
程千帆的后背惊出冷汗。
若非自己被军警误抓,那么,他肯定会如约同吴欢以及谢若男接头,那么,岂不是正好被突然来沪的齐伍看个正着?!
以齐伍的狡猾和老辣,绝对会立刻产生怀疑,这几乎就意味着他的红党身份要暴露!




我的谍战岁月 第224章 授勋(求订阅月票)
从民国十九年在翔舞同志身边开始革命工作,现在是民国二十五年。
程千帆参加革命工作六年了。
如果追溯到民国十五年,他十一岁的时候,第一次为父亲程文藻以及其他叔叔伯伯开会放哨、送情报开始计算,他参加革命工作十年了。
期间经历过民国二十年之沪上腥风血雨、其后回到浙江祖父身边呆了一段时间。
及至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肄学回浙,祖父去世之后再度回到上海工作,加入特科,面对国府方面之残酷大搜捕,长期潜伏工作的刀光血影,遇敌战斗的枪林弹雨。
在如此漫长而卓绝的革命生涯中,这一次看似并没有太多危险气息的事件,却是他距离暴露和牺牲最近之数次之一。
如若军警再晚一分钟出现,他按照原定计划接头,现在应该已经在这个刑讯室遭受严刑拷打了。
此次之事,用‘死里逃生’来形容也不为过。
程千帆在自我检讨,选择在火车站接头,这个接头计划本身值得商榷。
若非他素来谨慎,事先向特务处以查探疑似日特在火车站活动之情况为由提前备案,即便没有被齐伍发现,但是,被军警抓捕之后,此番也将面临暴露之危险。
……
“齐主任,您此次来沪上?”程千帆露出不解的神情问道。
“说起来,我来上海,与你此前汇报的情报有些关系。”齐伍沉声说道,“你此番在火车站侦查,可有所发现?”
“属下惭愧,属下研判此番可能上了日人的当了,跟踪此人多时,并无发现。”程千帆说道。
他此前向南京总部汇报,被监控之百草药铺的日特在火车站附近活动,推测对方是来此接人的,故而前来火车站跟踪查探。
“不是你的情报有误,是敌人太过狡猾。”齐伍摇摇头,“日人暗度陈仓,此人已经通过水路抵达沪上。”
程千帆露出惭愧和懊恼的神情,“日人狡猾。”
“说起来,此人与你也是旧相识呢。”齐伍微笑说,“杭城的日本商人三本次郎,你还有印象吗?”
“竟然是他!”程千帆惊讶不已,“属下记得此人,处座曾经说过,此人是日人在杭城之日特头目,且此人背后与日本国贵族川田家族关系匪浅。”
“确实如此。”齐伍点点头,“总部得到的情报,影佐英一被杀之后,川田家族推荐了三本次郎来沪上,将出任沪上联合特高课主官。”
……
“联合特高课?”程千帆皱了皱眉头,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上个月,我方在日人内部发展的内线暴露,此事引起日本陆军宪兵机关之警觉,日本陆军宪兵机关向内务省提出特别申请。
鉴于宪兵不熟悉跟踪、侦查等业务,故而要求调派特高课专业警察担任顾问指导,与宪兵组成‘联合特高课’,对抗日活动以及日人内部反抗势力进行打击。”齐伍解释说道。
程千帆明白了,这个所谓的‘联合特高课’是一个联合机构,既有特高课原先之职能,同时与日军宪兵机关合作,对日人内部进行监控。
“特高课是影佐祯昭的地盘,他会容许三本次郎来分解他的权利?”程千帆提出自己的疑问。
“三本次郎只是联合特高课上海方面的第二主官,实则是受到影佐祯昭的领导的,影佐祯昭将会全面负责整个沪上、江苏以及浙省的特高课工作,三本次郎来沪,据说是得到了影佐祯昭的认可的。”齐伍说道。
他没有解释更多,实则这是日方特务机关内部的争权夺利,影佐祯昭获得了更大之权利,但是,他在上海的权利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当然,这也只是特务处南京总部的猜测,影佐祯昭能够认可三本次郎当副手,也许这两人反而会合作无间,进一步加强沪上日特之工作效率也说不定。
“你在日人内部的关系在特高课,而三本次郎是与你相识。”齐伍表情严肃,说道,“处座希望你能够与三本次郎多多亲近。”
……
得知三本次郎将会履新沪上,戴春风大喜。
‘青鸟’在杭城之时,营救川田家族之嫡子川田笃人有功,并且因此与川田家族的家臣三本次郎攀上了关系。
这意味着‘青鸟’在日人内部,将有机会获得更进一步的重视和信任。
“明白了。”程千帆点点头。
“你务必要小心,三本次郎此人之狡诈远在影佐英一之上。”
“多谢主任关心,属下谨记主任之教诲,定当谨慎应对。”程千帆露出感激之情,表情认真说道,在杭城时候,他就对三本次郎印象深刻,这是一个老牌日特头目,有着极为丰富之特务工作经验,其人更是无比狡猾。
“你的能力,处座与我都是极为欣赏和信任的。”齐伍微笑着,拍了拍程千帆的肩膀,“万事小心。”
“是!”程千帆敬了个礼。
……
“叔玉。”齐伍拍拍手。
程千帆看到这个年轻人从刑讯室的桌子捧起一件东西,赫然是一套军装。
“换装吧。”齐伍微笑说,“这是从警备司令部借来的军装,也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尺寸。”
程千帆露出惊讶的表情,不过,他没有问为什么,二话没说脱下身上的长衫和布鞋,换上了崭新的国军军装和马靴。
竟然极为合身。
程千帆暗暗惊叹于齐伍之细心。
“好,很精神,好一个国之干城。”齐伍抚掌笑说,随即他面容一肃,“程千帆上尉!”
“属下在!”程千帆毕恭毕敬的立正,敬礼。
“委座均令。”
啪的一声,程千帆立正,稍息。
旁边的盛叔玉也是立刻毕恭毕敬站好。
“兹有国军上尉程千帆,于抓获日特远藤博潜伏小组之案,及查缉杭城警备师一部通日之案中,表现卓著,特颁发二等云麾勋章,以示嘉奖。”
“希程上尉千帆,再接再厉,精诚合作,以无畏、英勇、忠诚之精神报效党国!”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常凯申。”
“此令!”
“忠于领袖,效忠党国!”程千帆敬礼,表情严肃,朗声说道。
“很好。”齐伍从一个木盒中取出云麾勋章,亲自为程千帆佩戴好,更是帮他整理了绶带,露出高兴的笑容。
“千帆,处座对你非常欣赏,更是亲自为你向委座请功,委座闻听你之功勋,也是颇为高兴,夸你为浙江年轻俊才。”
“委座厚誉,处座垂爱,主任栽培。”程千帆立刻再次敬了个军礼,“属下自当以竭诚之态度,效忠领袖,忠于处座,忠于主任。”
“放松点,不要紧张。”齐伍微笑着,“你是不知道啊,闻讯杭城警备师343团通日之事,委座极为震怒,言语中对于发现此惊天大案之我部,更是颇多赞誉。”
说着,他再次拍了拍程千帆的肩膀,“好小子,干得不错,给江山入争脸了。”
“属下无时无刻不以处座、主任等江山前辈为榜样,谢处座和主任之榜样教诲。”程千帆认真说道。
“好!”齐伍抚掌,“处座与我都很看好你,当不骄不躁,继续努力。”
“是!”程千帆恭恭敬敬说道。




我的谍战岁月 第225章 总部训斥(求订阅月票)
对于程千帆,盛叔玉是羡慕的。
二十一岁便获颁二等云麾勋章,这在国府尚属首次。
便是他,迄今为止也没有获得过云麾勋章。
不过,盛叔玉并没有妒忌,他知道对方这枚勋章是实至名归。
杭城警备师所部通日之案,震惊军部,直达上听。
江浙是国府的税源所在,倘若日人对浙江动手,关键时刻国军一个装备精锐的整编团临阵投敌,对于战事之影响堪称恶劣。
程千帆两个月前刚刚铨叙上尉军衔,短期内军衔是无有可能再升。
按照任官条例,军衔的晋升受“停年”的严格限制。
所谓“停年”,就是某一军衔必须停留的年数,也就是最低任官年限。
按规定,各级停年为:少尉升中尉1年半,中尉升上尉2年,上尉升少校4年,少校升中校3年,中校升上校3年,上校升少将4年,少将升中将3年,中将升上将用选升。
要知道,特务处处座戴春风此时也只是铨叙中校军衔。
齐伍、余平安等人也只是铨叙少校军衔。
便是他盛叔玉,此时也只是同程千帆平级,是铨叙上尉军衔。
程千帆立此大功,军衔升无可升,只能授勋酬功。
当然,立下功劳的人多了去了,授勋酬功的又有几人?
程千帆能获授勋,其人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生、浙省人,烈士子女,其祖父更是同盟会元老党员,此中缘由自不足为外人道也。
……
齐伍安排盛叔玉亲自送程千帆离开龙华警备司令部。
“我尝听姐夫夸赞与你,言说得了一个好学生。”盛叔玉不苟言笑,“今日得见,所言非虚。”
姐夫?
学生?
程千帆立刻明白此人是谁了,盛叔玉,余平安的小舅子,年少成名,特务处王牌特工之一。
民国二十二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宏甫被刺之案震惊沪上,据说盛叔玉便参与此案,立下功劳。
“老师谬赞了。”程千帆微笑说,“盛兄之名,小弟如雷贯耳,小弟还需要多多向盛兄学习。”
“哈哈,希望你我有共事之机会。”盛叔玉伸出手,两人握手,“保重!”
“盛兄,保重!”
程千帆一袭长衫,风度翩翩,与盛叔玉挥手作别。
……
离开龙华警备司令部,程千帆伸手招了辆黄包车。
放下车棚,程千帆整个人卸下了所有的伪装和包袱。
此番堪称从鬼门关走了一遭。
他在思考。
齐伍言说此番来沪之行,是为了阻止‘无知学生’去南京闹事,兼与他会面,详谈告知三本次郎来沪之事,兼亲自给他颁发勋章。
此间事了,齐伍将会连夜返回沪上。
不过,程千帆依然不敢大意,齐伍这般的特务处高层来沪,再怎么警惕都不为过。
此外,吴欢以及谢若男亲眼目睹他被抓捕,不出意外的话,他被捕之事已经为彭与鸥方面知晓。
还有姐姐,姐姐应该也收到了他被捕的情报,一定很是担心。
1...7576777879...4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