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斛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泮
萧绍见状,便朝左右吩咐几句,几个侍卫一起大喊起来“陛下有令,首恶已除,放下武器,恕尔等无罪” “陛下有令,首恶已除,放下武器,恕尔等无罪”
喊声在大殿里连绵不绝,许多叛军听了再次动摇起来,刚才喊话的将领见状还想说什么,却被萧绍瞅准时机,将手中的刀扔了过去,一刀毙命了。
双方人马僵持着,这时叛军里一个面向憨厚的年轻人冲上头大喊到:“只有陛下亲自出来说恕我们我罪,我们才能相信。”
“对,让陛下亲自说”底下的叛军骚动起来,一起要求必定要皇帝亲自出来保证才好。
萧绍回身看向皇帝,脸上表情无奈,劝到:“陛下,这个时候也只有您的话他们才肯信了。”
乾宁帝这个时候,心里的恶心劲就别提了,可形势比人强,为了稳住局面,拖着等到援军的到来,这口气他也只有捏着鼻子咽下了。
皇帝整了整衣袍,肃了脸色,这才从众人身后出来,站在高台之上,对了底下的叛军保证到:“朕乃天子,一言九鼎,绝无反悔之理,朕向你们保证,除了带头之人,其余之人朕皆可恕你们无罪。”
皇帝此话一出,就见人群里有人率先扔了手里的兵器,对着皇帝跪下,磕头哀求到:“求陛下明察,我等都是被逼的,并不是真心要造反的。。。。。。”
如此叛军里陆陆续续有人跪下来,对着皇帝磕头请罪,皇帝沉着脸,脸上虽然一派冷肃的神色,可心里却着实是松了一口气。
然而,一口气还没出完呢,就有太监跌跌撞撞的进来报说,叛军挟持了太后诸妃还有今日来参加宴会的夫人小姐们,要求陛下答应,给他们金银若干,许他们平安离去。
萧绍闻言垂眸,显然这是叛军听说大皇子生死,开始想法子求自保了。
乾宁帝胸口起伏,气的两手发抖,即便是当年当皇子的时候,所受的屈辱和惊吓也没有今日这一日来得多。
若是就此放这些人离去,皇家的颜面何存?抓个人质便能逼皇帝妥协,造反不用杀头,以后谁还能对皇家心存敬畏,谁还会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可撇开其他不说,太后在对方手里,就算他同太后不是亲母子,甚至私下的关系也算不上多好,可一个孝字压在头上,如果太后有什么不测,以后他这个皇帝又有什么面目面对世人?
乾宁帝顿觉头痛欲裂,放人不甘心,不放又不行。
“定南王世子,此事就权全交由你来办吧。”
反正怎么都不痛快,乾宁帝干脆耍起了无赖,将事情都推给了萧绍。
萧绍倒是神色不变,就见他面色如常的朝皇帝行礼:“臣遵命。”至于他此刻心里是如何想的,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时,一众大臣都围了上来,将皇帝团团围住了,萧绍趁机退到一旁,同定南王和两个弟弟耳语几句,见他们出了大殿,这才转身,对着刚才第一个说话的青年人招了招手。
那个年轻人有些狐疑的看向萧绍,不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定南王世子找他有什么事。
“属下见过世子。”
萧绍背手,看着底下跪着的年轻人,大约二十五六的年纪,身形高大矫健,面向憨厚目光坚毅沉稳,看着还有几分可用。
“你叫什么名字,原在禁军中担任什么职务。”
“萧人阮籍,原是禁军中的一个小队长。”
“本世子观你行事与其他人不同,想来还算是个有本事的,如今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不知你敢不敢要。”
时间紧迫,萧绍此时也没心思同他迂回试探,便直奔了主题。
阮籍闻言一愣,抬头看向萧绍,见他脸上的神色全不似玩笑,心下有些诧异,因脱口问到:“世子信的过属下?”
“信不信得过是我的事,你只说敢不敢吧。” 萧绍不愿同他废话,直接沉了脸朝他问到。
男儿立身处世,机会稍纵即逝,这阮籍转念之间便有了决断,就见他朝萧绍一磕到底,嘴里说道:“属下但凭世子吩咐。”
萧绍在心里点了点头,心想自己总算没看错人,这阮籍胆大心细,关键时刻又是个有决断的,如此一来,计划成功的可能性便又多了几分。
“你起来,附耳过来。”
萧绍对着阮籍,如此这般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又招来了大殿上仅存的几个亲卫,换了叛军的衣裳,加上阮籍从投降的叛军里找来的,认为可靠的兵士,这些人一起,由阮籍带着伪装成逃命的叛军,往后宫去了。
安排好了这些人,萧绍又从文官里选了几个能言善辩的,由他们代表乾宁帝去同叛军谈条件。
今日的宫宴是由钱太后主持的,皇后因为除夕夜的事,以七皇子病体未愈为由,并未出席。而吕贵妃因为要照顾六皇子,也没有来。
对于女眷,叛军的态度还算克制,只将太后、公主还有几个要紧的宫妃一起关了看起来。
至于其他女眷则统统留在大殿里,叛军只是封锁了出口,不让这些人同外界联系而已。可饶是这样,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夫人小姐们也不少人吓得够呛,几乎不曾晕过去。
定南王府的女眷还有柳氏同络姐儿圃一入宫,便被皇后招到了栖凤宫里,是以此刻并没有同大家在一处。
对于七皇子的嫡子身份,想来大皇子还是颇为在意的,因此他专门派了一队人来到栖凤宫外,妄图以皇帝的名义,将七皇子带走。
栖凤宫大门紧闭,叛军诱骗不成,便想来硬的,无奈栖凤宫到底是历代皇后的宫室,墙高门厚,叛军一时也无计可施。
听着门上传来“咚咚”的撞门声,七皇子尽管心下紧张的很,可他还是强自镇定的握了络姐儿的手,白着脸对她安慰到:“络姐儿别怕,父皇很快便会派人来救我们的。”
不成想络姐儿却对他翻了个白眼,一脸傲娇的同他说到:“谁怕了,明明是你紧张的手心里都是汗好不好。”
尽管形势不容乐观,而外头的情况大家也不清楚,可屋里的人,还是被两个孩子的天真逗笑了。就见皇后一把搂了络姐儿在怀里,朝她脸上亲了亲,笑到:“咱们络姐儿,真真是了不起。”
外面可谓是烽火连天,皇后同七皇子也算是命在旦夕。可皇后却对这一切仿似毫无所觉,只贪婪的看着络姐儿,眼里是满满的喜悦,好像怎么也看不够似的。就见她一手搂了七皇子,一手搂了络姐儿,眼里是满满的喜悦。
“周夫人,虽说此刻说这些有些不合适,容我厚颜一回,将络姐儿,配给我的小七吧。”
皇后言笑晏晏,全不将外头的动静放在心上,如闲话家常一般,对着柳氏说到。
柳氏一愣,继而强笑到:“娘娘折煞臣妇了,能得娘娘同七皇子青眼,便是我们络姐儿的福气了。”
厅上除了柳氏姐妹,其他人对于皇后突然提起此事都觉得有些莫名,不过皇后的想法历来迥异常人,众人一时倒也不计较了。
皇后很高兴,当场叫玉屏去了一对龙凤佩来,将龙佩给了络姐儿,凤佩给了七皇子,笑言到等他们成亲的时候,再将玉佩交还给彼此。
柳氏低头,看女儿手中的玉佩,玉质细腻柔润,从上头的包浆看,必定是时时把玩了的,柳氏看向皇后,觉得心下酸楚,侧过头悄悄拿帕子擦眼角,心里盼着她的珍姐儿将来不必如此才好。
大门久撞不开,外头的叛军便想到了火攻,当一只只带火的箭头落进院子里时,情况一度危急起来。好在前院强高院深,火箭多半落到了院子里,可后殿离墙极近,已经着火了。
萧皇后将两个孩子交给柳氏姐妹,自己起身就要往院外而去,明华郡主见状,便起身跟了上去。这里就皇后同明华郡主两个会武,众人也是知道的,此时再阻止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姑侄两个让人搬来梯子,悄悄登上了墙头朝外望去。院外的叛军人数不算多,也是大皇子毕竟还没有成气候,因此手上能用的人也非常有限,分散几处后,可用之人就更少了。
可是皇后这里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自从那年的事情之后,皇后的女军没有了,而宫里是不许私藏兵器的,皇后宫里只有一张弓,那还是以前感情好时,乾宁帝见皇后爱这些,特特从库房里寻了讨她欢心的,而箭也不过十数支。
姑侄俩对望一眼,彼此就是一笑,隐隐的眼中还有些兴奋的神色,萧家人血液里似乎天生都带了些冒险的成分。
“珺儿,兵法上怎么说的?”
萧珺弯弓搭箭,手稳心更稳,比起久不碰这些的皇后,自然是日日勤练不辍的明华郡主更可靠些。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随着最后一个字从萧珺唇齿间吐出,箭离弦急射而出。就听“啊”的一声,当先的一名叛军应声倒地,他手上带火的箭也落到了地上。
明华郡主轻轻的“啧”了一声,又从背后抽出一只箭撘上。
“咄咄咄”明华郡主连发数箭,每一箭都伴随着一声惨叫,可谓箭无虚发。
叛军阵中一阵骚乱,显然没想到皇后宫里居然有弓箭手,一时间都有些踌躇起来。
就在这时,两人身后有七皇子稚嫩的声音传来:“母后,给您。”
皇后回头,就见七皇子正被玉屏抱着,神色严肃的将自己平日里玩耍的小弓箭,高举过头顶。
皇后笑着抚了七皇子的头顶,接过那箭,对他柔声夸到:“好儿子,同玉屏姑姑先进殿里去吧,母后一会就来。”
其实七皇子的小弓箭,并没有什么作用,受小孩子臂力所限,这样的弓并没有什么力道,射出的箭自然也是飞不远的,可皇后心里还是很相信。
随着七皇子日渐长大,越长越像萧家人,她觉得这就是她的儿子了。
箭很快便用完了,叛军等了一会儿,发现再没有箭射出时,便知道里头是弹尽粮绝了。很快一波凌厉的攻势便铺天盖地而来。
带火的的箭雨落到屋顶上时,那“叮叮咚咚”的声音听的人心慌,很开火势便在栖凤宫里蔓延开来。
皇后同明华郡主两个回来,带着众人避进了浴室。这房子当初为了防潮,也或许是为了显得富贵,全用汉白玉石搭建而成,而且室内有一大一小两个汤池,且有活水或可暂保众人无虞。
“着火了。。。。。。”
院子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周宝珍起身向屋外奔去,就见东北方火光冲天,周宝珍心里“咯噔”一声,那是皇宫的方向。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写的比预计的久了些
因为赶时间 所以行文有些仓促 大家先凑活着看吧
万斛春 第141章 鸿雁
周宝珍对萧绍有种盲目的信任,见到皇宫方向着火,她对于家里的男人们并不如何担心,觉得他们必然有自保的能力,她更担心的是身在后宫的女眷。
吴侧妃几个也是这样的意思,不管如何宫里的情势也不会比战场上更凶险,府里即便是喜文厌武的三公子萧守,那也是会两下子自保没问题,倒是女眷的安危就不好说了。
小沈姨娘心下惊怕,若是三公子有个好歹,她这辈子就完了,这么想着便嘤嘤的哭了起来。吴侧妃看了她一眼,微皱了皱眉,想说什么,可到底忍住了。
沈姨娘见了,觉得这个侄女上不得台面,气的涨红了脸,朝她压低了声音呵斥到:“哭什么,现在是有什么事?你就这样丧气起来?。”
行武人家的女眷,男人在外头拼命的时候,最忌讳家里的女眷哭哭啼啼,晦气的很。
小沈姨娘被自家姑姑喝的一愣,一时又是担心又是委屈的,加上当众被人下了面子,脸上的神色很是不好。
“我,我就是担心三公子。。。。。。”
“这里的人谁不担心,怎么只有你哭哭啼啼的?”
小沈姨娘看着自家姑姑,一时不知该如何替自己辩解,女人这时候哭,不是很正常吗,再说不哭她又能做什么呢?
周宝珍也不喜欢这个时候有人哭,她即便从小娇惯,可在这样的事上所受的教养也是严格的。
吴侧妃母女在一旁不语,沈家姑侄两个气氛尴尬,周宝珍想着萧绍对她说过的话,以后这个家就是他和她的责任了,于是少不得出言对小沈姨娘说到:“小沈姨娘,咱们这样的人家,女眷在这种时候是不兴哭的。”
“可。。。可咱们能做什么呢。。。。。。”小沈姨娘看了周宝珍,有些嗫喏的问到。
周宝珍见状心下一叹,沈大夫人也算是个精明人,可这位沈姑娘,却是真是不说也罢,想了想还是点了她一句:“小沈姨娘,在这种时候咱们生为女子能在家中将这个家撑起来,便是帮忙了。”
小沈姨娘有些愣愣的看了周宝珍,就见这位平日里娇滴滴的世子妃,此刻竟然是少见的沉稳端肃。再看看周围的人,果然不论是主子还是下人,居然都表现的十分镇定,即便是心里着急,可面上却是一丝不露的。
她心下不知是什么滋味,觉得自己同这个王府格格不入,第一次开始怀疑,当初一心攀附王府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
周宝珍见她这样,心下只是一叹,说起来这位小沈姨娘,远不如她姑姑沈姨娘有见识看得明白,当初若是安安份份的嫁人多好。
这也不过是脑子里的念头一转,周宝珍便不再关注这些了,她将七星招到一旁,低声问到:“今日的事,表哥可都事先安排妥当?”
“世子让人密切注意大皇子的动向已经有些日子了,可如今属下就怕宫里有别的变故。”七星说这话的时候面色担忧,语气里也多了几分不确定。
周宝珍点点头,变故往往就在转瞬之间,此刻宫里的情形更可谓是瞬息万变,也不知表哥可有足够的后手应付这些。
“七星,你可有法子带人进宫去?”
七星听了就是一愣,低头琢磨了一会,最后压低了声音冲周宝珍说到:“如今,能往宫里支援的,多半就是神机营的人,奴才倒是有法子能带人混进去。”
周宝珍一听七星有法子混进,心下就是一喜,因对七星说到:“那你现在就带些人,想法子混进宫里,尽快找到母亲和家里的女眷才好。”
定南王带着剩下的几个儿子会同了周景颐这个连襟还有周家三兄弟,一路躲躲藏藏往后宫行去。
此刻宫里着火的却远不止栖凤宫一处,也不知从哪里突然杀出一队人马,在宫中四处放火,后宫顿时乱作一团。
不过,场面混乱倒方便了定南王等人,除了碰上几股散兵,他们一路上并未遇上大规模的叛军。
守在栖凤宫外的叛军,混乱中被人叫走了去别去支援,他们想着反正火这样大,皇后同七皇子是跑不出来了,便也就跟着人走了。
等定南王等人赶到时,并未见到叛军的人影,只见到的一片火海中的栖凤宫。好在着火的多半都是后殿,离皇后居住的主殿还有些距离,定南王等人从前殿进去,一路寻找皇后等人。
皇后带人躲在浴室之内,门窗都拿浸湿的帐幔等物堵了,各人也纷纷拿帕子浸湿了捂住口鼻,以防止被烟呛住了。
大家都显得有些惊魂未定,室内除了潺潺水声,便只有彼此的喘息声,大家都竖起耳朵关注着屋外的动静。
皇后和柳氏分别将两个孩子抱在怀里,此刻就络姐儿乖乖的伏在柳氏怀里,可一双大眼睛却骨碌的转个不停,显然对之前发生的一切觉得惊险又有趣。
柳王妃有些无奈的看着柳氏怀里的络姐儿,伸手点了点她的头,低声说到:“你这孩子,倒同你二表哥一样,从小就不知到怕字怎么写的。”
这话说的室内的气氛为孩子一松,大家多少都将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些,屋外传来大火烧塌梁柱的垮塌声,还有太监宫女的惊叫声。
萧瑜紧紧的抓住了明华郡主的手,颤着声音对她说到:“大姐,我有些怕。”
明华郡主安抚的拍了拍她的肩,说出来的话倒是不客气的:“胆小鬼,这有什么可怕的,放心父王他们很快就会来救我们的。”
这话既是对萧瑜说的,同时也是安慰自己的,生死面前,真正不惧的又有几人?
随着屋外的火越着越大,室内的温度也开始不断升高,寒冬腊月里,大家的头上居然开始冒汗了。小孩子身子娇弱,络姐儿还好些,而七皇子却是开始咳嗽起来了,且越咳越厉害,渐渐的竟然喘不上气来了。
阮籍带了人先是骗走了栖凤宫外的叛军,再装作败逃的散兵混进了挟持太后等人的叛军里,很快萧绍所选前来谈判的大人便到了。
为首的乃是是鸿胪寺卿简大人,曾代表大魏朝出使多国,最是能言善变,就见他朝对面的叛军看了几眼,面上不露声色,回身却朝一路护送他而来的亲卫说了就:“速速禀告定南王世子,有鞑靼人混进宫里来了。”
再回身时,他笑着朝对面的叛军首领说到:“想必将军已经知晓,如今大皇子以死,将军们造反的理由也就不在了。就在方才陛下已经金口玉言,只诛首恶,其余不论。将军现在醒悟,还来得及。”
同大殿上的情形差不多,好多中下层叛军听见这话,面上都明显露出了动摇的神色。
简大人见状,面上做出一副颇为得意,妄图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色,可心里却在叫苦,宫里进了鞑靼人,今日这事怕是不能善了了。
就见那个鞑靼人在为首的叛军耳边说了些什么,就见将军的神色重又狠戾起来,对了简大人等人高声道:“废话少说,如今太后在我们手里,只要皇帝答应我们的条件,放我等离去,我等自保太后等人平安无虞。如若不然,大不了大家来个鱼死网破。”
说着他一挥手,就见钱太后被人拿刀架着脖子,跌跌撞撞的拖了出来。
钱太后此刻形容颇为狼狈,可毕竟是当太后的人,面上却并不见多少慌乱。可简大人等见了太后却是慌的跪了下去“太后,臣万死”.
“众卿家不必惊慌,哀家活到这把年纪,富贵已极,便是今日就死了,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你们回去同皇帝说,不必顾虑哀家,只管将这帮乱臣贼子就地正法,万不可为了哀家,答应这些贼人的要求。”
钱太后一番话,说的义正言辞,可底下的人却是不敢听的,只苦苦哀求太后保重凤体,万万不可有这样的念头。
简大人对太后一番苦劝,这才站起身,对了叛军说到:“你们的要求,陛下都答应,可前题是,你们必须保证太后她老人家的安全。”
萧绍听亲卫回来说叛军里有鞑靼人混在里头,却也并不如何惊讶,但他知道阮籍等人都已混进叛军里头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说了句:“跟外头说,放那些人走吧。”
定南王一行人找到皇后等人时,浴室里已如热窑一般,别人犹可,唯有七皇子的状况,却是危机非常。
皇后仿佛陷入了魔障,又回到了当时是去前太子的那一幕,就见她紧紧抱了七皇子,对了定南王呓语到:“哥哥,是我做错了,说到底都是我错了。。。。。。”
萧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晚间了,周宝珍熬了一夜,第一早便有些发起低烧来 ,可她硬忍着,没同任何人说。
柳王妃一行人回来的时候,府门前已经收拾干净了,家里井井有条,下人们各安其职,房里,热水、干净衣裳、吃食都是现成的,就连大夫也预备了两个。
柳王妃满意的点了点头,拉了周宝珍的手对她笑到:“好孩子,难为你了。”
周宝珍从柳王妃那里得知,宫里的情况虽凶险,可好在大家还算平安,这才放下心来。不过当她听到两位皇子的死讯时,心下很是惊讶。大皇子死她不奇怪,怎么好好的二皇子也死了,也不知三公主哪里如何了。
待听得柳王妃说七皇子犯了哮喘,差点没救回来,幸得明悟大师及时赶到,才算保住了性命。只是这一回伤了根本,以后怕是要与药为武了。
周宝珍听得心下惋惜,那样美好又柔软的一个孩子,只盼着他会没事才好。
知道萧绍被皇帝委以重任,暂时需留在宫里,周宝珍倒也没说什么。从柳王妃那里出来,周宝珍觉得有些头重脚轻,双福招来肩舆,抬着周宝珍往房里走。肩舆摇晃,周宝珍觉得有些头晕眼花,她咬牙忍了,一回房便看着丫头替萧绍收拾了衣裳吃食,赶着叫人往宫里送去。
七星陪着柳王妃等人一块从宫里回来了,顺便还带回了萧绍的一份短笺。看得出是临时起意,所以行文颇为仓促。
“平安,勿念。望英英一切安好。”
“见了表哥,你同他说,家里一切都好,我也很好,叫他不必挂心,只管安心忙他的就是。”周宝珍手上的信折起来,抬头强撑着对七星说到。
想了想,周宝珍又吩咐双福拿笔墨来,提笔给萧绍回了一封信。
“为妻在家一切安好,勿念。唯盼夫君早日平安归来。”
原本周宝珍想多些几个字的,怎奈手上一点力气也没有,才写几个字手便已经打抖了,周宝珍怕叫萧绍看出异常,便只匆匆写了几个字就作罢了。
将信折好交给七星,待七星抬手来接,就见周宝珍盯了他的眼睛,一字一句的对他嘱咐到:“见了表哥,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许说,知不知道。”
七星哭丧了一张脸,心想我的祖宗唉,如今我帮您瞒了,改日世子要是知道了,奴才这条小命就算是交代在这儿了。只是周宝珍难得强硬一回,逼得他不答应也不行,只好哭着脸点了点头,嘴里收到:“小的知道了,只盼着到时候世子妃救小的一命才好。”
“噗嗤”周宝珍被他的可怜样逗的笑了起来,朝他答应到:“知道了,放心就是,必保你小子平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