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魏晋干饭人 第357章 微微地感动
赵含章没想到他们会有这个认识,不由地挑了挑眉,从现实来说,他们说的都没错。
但现实如此却不代表就是对的,汉赵的开国皇帝刘渊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儿,所以他希望匈奴和汉人能够亲如一家。
刘渊虽是匈奴人,但从小接受的是汉文化, 年轻时候在洛阳为质,其汉文化素养不落于一个晋人,所以他很推崇汉治。
赵含章认为,他将国号定为汉,不仅在于他自认是汉室后代,继承蜀汉统治名正言顺(虽然是借口),也在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
如今他刚刚建国, 推崇的是以汉治胡。
别看他连续两年发动战争攻击洛阳,但其实他一直在约束治下的军队, 希望他们不犯民,一收拢民心,达到“称汉以怀人望”的目的。
他是想把自己放在和晋国相同的地位上以新代旧,一個朝代想要取代另一个朝代,那就一定要攻破它的都城,灭掉它的亡国。
刘渊想要的从来不是建立一个匈奴汗国,他要的是取代晋国,统一整个九州。
当前,匈奴和普通汉人的矛盾其实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刘渊一开始对汉人的统治也偏向温和,只是他手底下的人一个接一个的不听话, 游牧民族的特性,抢占地盘后就劫掠财物, 更习惯将百姓当做奴隶来管理。
连王弥这样的汉将杀起汉人来都毫不手软, 更不要说劫掠财物和人口了。
再过几年, 他们杀的人更多, 汉族和匈奴之间的矛盾这才再不能调和, 这时候他才会放弃以汉治胡, 然后施行“胡汉分治”。
将人分等次,匈奴人是第一等,凌驾于所有民族之上,汉人似乎成了最低等的,但其实最受压迫,最被看不起的反而是羯胡。
不然后来羯胡也不会为了反匈奴便建起了自己的政权。
赵含章垂眸思考,现在匈奴汉国就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看来即便提早了一年称帝,刘渊还是没能控制住局势。
她翘了翘嘴角,羯胡一直是匈奴的奴隶,汉人凄惨,而他们的待遇其实比汉人还不如。
匈奴人看不起汉人,却会学习汉人的文化,心底知道汉文化的好,是一种既自卑又看不起汉人的态度;
而对羯胡,则是打心底的自豪和瞧不起。
但是,羯胡就比匈奴差吗?
没有哪一个民族比哪一个民族差的,他们血脉中都有各自民族的特性,羯胡就会一直低头认宰吗?
不过是时机未到而已。
赵含章垂眸思索,心中百转千回, 很快就拿定了主意,问道:“李氏坞堡已经为你们筹措粮草,你们又为何要赶尽杀绝呢?”
程达道:“我等不过听命行事。”
他道:“将军让我们筹措粮草,我们便筹措粮草,他让我们抓捕百姓,破坞堡,掠财物,我们便也只能听从。”
赵含章不知信了多少,问道:“劫掠来的财物在哪儿?”
程达就指向中帐,那是刚才主将跑出来的帐子,那里面的东西早被赵含章给收刮了,她收回目光,“没有了吗?”
程达摇头,“这里的百姓都穷得很,也就李氏坞堡还有些钱,但也不多,能抢的都抢了。”
赵含章问道:“家中还有人口吗?”
程达吓了一跳,问赵含章,“你们汉人还要去我们国家抓我们的亲人吗?这是战事,不该累及家人。”
赵含章就深深叹息一声道:“这场战事,你我都不过是被无辜卷入的兵士,虽然你杀我汉民,但我愿意给你活命的机会。”
程达却并不感动,平平淡淡的应了一声。
这样的事他和他的同伴们经历过很多,他投降了,是俘虏,赵含章若嫌他们累赘,坑杀了他们也是正常的;
若觉得他们可用,不过是从匈奴的奴隶变成汉人的奴隶罢了。
他和他的同伴们几次换主,这个将军输了,他们就跟新的将军,新的将军看不上他们,或是坑杀了他们,或是把他们驱赶上前线当肉盾,他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他们从没有选择的机会。
所以赵含章这意思是不杀他们,要留下他们做奴隶了?
已经麻木,想着多活一天是一天的程达迟疑的道谢,“多谢将军。”
但心里还是疑惑,不明白这和他家里人有什么关系?
不过他还是回答道:“还有母亲和弟弟,多年不回家,不知道死了没有。”
所以你有本事就去汉国把人抓过来,也好让他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
赵含章问,“会种地吗?”
程达眨眨眼,更加的不解,他身边的魏右已经抢先一步道:“会!我会种麦子,还会种豆子1
赵含章冲他们笑了笑道:“那你们就留下给我做兵吧,到时候我分你们几块地,不打仗时便耕种,待以后有了钱,还能把家人接来。”
程达五人愣愣地看着赵含章,回过神来赶忙问道:“分我们地?是我们为将军耕种,还是”
“就和我治下的士兵一样,你们是兵,不用缴纳赋税,田地所出皆属于你们的私产。”
“我们能有私产?”
奴隶的身心都是主子的,他们即便现在有财物,在主子有需要时,也可以变得没有。
赵含章道:“当然,你们有,便是我,也不能无理的夺取你们的财产。”
五人沉默,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赵含章。
但相不相信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他们现在都是人家的俘虏。
但他们心间还是升起一线希望,心口微暖,赵含章再问话,他们就配合多了,比如,“乔晞残暴,之所以突然让我们掠夺汉人,是因为听说王弥趁收集粮草之便抢掠了许多财物,他眼红,所以也让我们抢掠汉人,把搜刮来的财物都上交给他。”
又说,“乔晞久攻不下管城,怕皇帝怪罪,正打算掘了东风渠,拿水淹了管城呢。”
赵含章一听,嘴角含的笑意微淡,身体微微前倾,认真的看着他们,“要掘了吗?”
“不好掘,”魏右道:“我们听命去挖过一点儿口子,现在已经快入冬,河水少,挖开了也难淹掉整个管城,不过底下的良田应该会都冲了。”




魏晋干饭人 第358章 换装
赵含章心中骂了一句蠢货,又蠢又毒,然后问道:“他打算什么时候掘?”
“不知道。”他们还是被派去挖口子,这才知道乔晞有掘堤的打算,更具体的,那就不是他们这些人能知道的了。
赵含章想到自己的计划,冷笑一声,罢了,管他什么时候呢,明天过后他也没机会了。
“现在有人在口子那里听命吗?”
这个魏右几人是可以肯定的,摇头道:“没有。”
掘堤是苦力活,需要挖开很深很大的口子,一不小心还会被水冲走,这种苦差事一般是他们羯胡做的。
赵含章就放心了,但她还是问清楚他们想要掘堤的位置,转身就找人吩咐下去,“天一亮你们就启程,确保河堤无事,若有匈奴人在那里看守,他们不动手还罢,一动手,你们不惜一切代价阻止。”
“是!”
赵含章这才让他们退下。
此时天已经快要亮了,赵含章盘腿坐在火堆边闭目养神。
傅庭涵刚才又去清点被掳来的汉民,并将重伤和重病的分出来,见赵含章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他便放轻了脚步,坐在她身边,轻呼出一口气后也闭上眼睛休息。
赵含章是真的睡着了,只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只觉得就闭眼了一会儿,但她睁开眼睛时,天已经亮了。
傅庭涵在她睁开眼睛后便也睁开了眼睛,对她微微颔首道:“早。”
赵含章下意识的点头回应,“早。”
说完才想起自己身在何处,处境是怎样的。
她抬手揉了揉额头,差点儿以为是在学校里了。
傅庭涵却面无波澜的起身,和她道:“人质和俘虏的人数都不少,已经超过我们的兵马人数,你打算怎么处理?”
赵含章沉吟片刻后道:“我决定让两百士兵护送百姓和部分俘虏走在后面,其余俘虏则随我们去突袭。”
傅庭涵不问她是怎么挑选的俘虏,只叮嘱道:“注意人数比例。”
赵含章浅笑道:“我知道,我们毕竟是在与虎谋皮。”
她得保证,老虎回头咬向她时,她能够把老虎的脖子扭断。
这两句话的功夫,赵含章精神了些,抖擞起来,叫来秋武下令:“全军加快速度,我们用饭后离开。”
“是。”
胡人和汉人五官是有些差异的,赵含章去俘虏营里挑选俘虏,注视着他们的眼睛,看着他们的手掌,一个一个挑选过去。
她并不拦着他们同乡、同袍间互相举荐,只要见过人,认为符合她的要求,她都留下。
也因为这一点儿,让俘虏们稍微信任了她一点儿,更不要说,挑出他们之后,赵含章直接给他们马和武器,还把他们带到一堆甲胄前,很大方的挥手道:“随你们挑选!”
这一看就不是去当肉盾啊,羯胡们心里好受了些,也认真地挑选起来,至于剩下的人,则是继续绑着绳子,一个串着一个,身穿布衣草鞋,或是直接光着脚。
赵含章与他们道:“你们会被送入管城,等到了城外,我会放你们离开。”
俘虏们面面相觑。
赵含章面色严肃道:“我若要杀你们,现在便可坑杀,没必要冒险把你们拉到管城去。”
“我讲道义,也望诸位能够信守道义,你们已投降于我,若再害我豫州军民性命,将来,凡遇羯胡和鲜卑,我一定不容他们投降。”
没被挑中,而被特意留在俘虏营里的程达面色一正,严肃的道:“我等既然已经投降,那便是将军的人,自然不会再做背义之事。”
赵含章严肃的点头,给了他们每人半块馒头吃,还有一点水,待他们吃过,赵含章便让两百士兵先押送他们离开。
他们走的是另一条小路,距离要近,但他们是用两条腿,所以速度会慢。
对被掳来的百姓,赵含章就要温和得多,她特意把李涞和李肇招来,让他们挑选了难民中可以用的中青年,甚至是妇人,把收缴的多余兵器和甲衣借给他们。
“你们要听宋队主的命令,只有俘虏异动和遇到敌军才可动手。”
俩人应下。
赵含章点点头,等他们武装好启程,留下一地狼藉,她这才一挥手,将士们立时如狼似虎一般冲上去挑选地上那堆衣服。
听荷捧来两套衣裳,“女郎,我仔细挑过了,都臭得很,这是相对不那么臭的。”
赵含章一套,傅庭涵也有一套。
傅庭涵看着递到眼前的衣服,半晌没动。
赵含章知道他爱干净,让他跟着行军已经够委屈他了,再穿这些别人穿过的脏衣服……
赵含章道:“算了,少一个人不穿,外面套着甲胄,看不出来……”
傅庭涵已经伸手接过,转身去换,“百密都有一疏,我们都看到了,不去堵上,反而还扯开了口子,那不是找死吗?”
赵含章就把话咽了回去,脸上同情了一下,然后问听荷:“二郎呢?”
听荷有些受伤道:“二郎君嫌弃我给他找的衣裳小了,不肯穿,一定要自己亲自去找呢。”
赵含章:“那你就穿,要是碰到胡人过来问话,你把头低一低。”
听荷应下。
赵含章也换上衣服,套上甲胄以后上马,将士们一阵争抢过后也纷纷换好衣服,纷纷上马,旗手也扛上了匈奴的旗帜。
连战马都有好些是收缴来的匈奴战马。
赵含章看着满意的点点头,也不发表讲话了,直接一挥手道:“出发!”
魏右被选中,此时就被挟裹着混在士兵中,而且他还排在了前列,就在赵含章不远处。
赵含章只挑选了三百多人,依旧把骑兵数控制在两千上下。
俘虏们都被打散分到各个队伍中,但赵含章又让他们彼此最熟悉的几个在一队,让他们既串联不起来,身边又有可托付后背的人,可以安心作战。
一行人快马加鞭往管城去,哦,还有几辆马车呢,拉的是匈奴军这段时间搜刮来的财物。
不到正午,赵含章便赶到了管城外,她直接带着人押运财物去主营地,到了营外,她压了压马速,和傅庭涵落在了后面,打头的成了秋武和赵二郎,他们身侧则是魏右等几个羯胡。




魏晋干饭人 第359章 突袭
秋武有些紧张,但他还是稳住了,在看见匈奴人上来问话时依照赵含章的吩咐,让魏右上去答话。
“就说我们我们搜到了稀奇的财宝,特运送回来给将军过目。”
魏右没想到他们胆子这么大,这会儿要是大吼一声晋军,或者敌袭,他们一定完蛋。
但……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都是做奴隶,赵含章好歹勉强给他们当人看,虽然如今看来也是假的,但假的就是假的吧,反正喊出声来他也活不了,身后的秋武举手就能给他一刀。
赵含章事不成,而他是最先活不了的那一个。
心思翻滚间,他已经大声回答了匈奴士兵的问话。
对方也没仔细的查验,他看了一眼他们队伍中的几辆马车,侧过身放他们进关卡。
他不会想到在管城一带还有晋人的队伍,毕竟,除了管城外,其他地方都被他们打下来了。
进了关卡,还有一段距离才到主营,骑马走在最后面的十几个骑兵在经过他们时,手起刀落,几人便无声无息的躺下了。
他们将尸体随行拖走,正要丢到路两边,前面正营的人已经发现不对,“不对,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么一支骑兵在外面?”
这两千人,人人都有马,而且看着还是精神强壮的战马,根本不像是急行回来的马。
他们派出去征粮的,都是骑兵配合步兵,以步兵为主的,五千人里能有一千骑兵就算不错了。
匈奴人打仗,战马和马鞍都是要自备的,甚至前期粮草都要自己准备,很多人,打着打着就失去了马,然后就只能靠着两条腿跟在大军后面;
而有的,是一开始就准备不起马,所以就只能扛着刀做大头兵。
这两千人……
意识到不对的人离鼓还有些距离,只能回身大喊,“敌袭——”
赵含章一踢马肚子,一人一骑从队伍中飞跃而出,不一会儿便赶到了那人身前,长枪一戳便收了人头,然后举枪大喊,“将士们,杀——”
士兵们被血色一激,士气一起,跟着她亮出兵刃,大吼一声,和赵含章杀入营去。
乔晞选择的这一驻扎地,四野空旷,距离管城的东城门不远不近,正好可以看到城门楼上的动静,却又在城门的射程之外。
因为视野广阔,四周只要出现兵马,他们一抬头就能看到。
这也是赵含章要换装的原因所在,不换装,他们一出现在视野中,对方就能判断出他们是晋军,只怕他们还没冲锋到跟前,对方就做好迎战的准备了。
赵含章从不怀疑匈奴人上马迎战的速度。
此时刚刚好,他们已经进入营地,一冲就能杀进去。
众将士跟着赵含章杀进营地,因为北宫纯据守不出,除非他们去攻城,不然基本没有交战。
而乔晞主力,距离上一次攻城已经去十天了。
别说十天,三天就能让士兵们的骨子懒下来,此时他们就安逸的躺靠在营地里,尤其是乔晞,怀里抱着不知道从哪儿来的美人,正笑着吃她们送到嘴边的美酒呢,听到厮杀声,一个激灵醒过神来,一把就把两个美人掀翻在地,然后伸手就去抓甲衣。
有士兵顾不得里面的人在干嘛,直接冲进来,跪在地上禀报:“将军,有敌袭!”
乔晞一边套衣服一边问:“是晋人还是哪位将军的人?”
他不觉得会是晋人,怀疑是谁在偷偷刀他,毕竟匈奴内部也分部落,而刘渊统一各部落也就这两年的时间,又不是通过武力统一的,大家虽然共同推举他做了头人,但彼此间一直不太服气。
也就是晋国这个香甜的大萝卜一直被挂在前面,不然他们早打起来了。
乔晞这么一问,士兵便愣了一下,顺着他的思路往下一想,立即道:“他们是穿着我汉国的衣服,但打的是我们的旗帜。”
士兵这么一说,乔晞更加确信这是有人在刀他,怒意冲脑,眼睛和大脑都被恨意和愤怒充满了,“是谁,是谁想趁机杀我?”
“刘曜,刘钦,还是王弥和石勒?”
他和这四人的关系都不好。
愤怒间,他也顾不得穿好甲衣,戴好头盔了,伸手拿上自己的长枪便出去。
赵含章一路杀过来,匈奴军人仰马翻,中间空了一层,旗手这才抽出空隙来,把扛着的旗子一扯,从怀里掏出赵家军的旗子一绑,再一伸,赵家军的旗帜便在匈奴大营里缓缓展开。
一直在管城城楼上等着的北宫纯一眼便看到了远处渐乱的匈奴大营里升起的旗帜,大喜,转身便下令道:“开城门,出城迎战!”
城楼下,三千士兵早已准备好,其中一千是骑兵,剩下的两千是步兵。
副将黄安忧虑,跟在北宫纯身后下楼,“将军,这要是匈奴人的奸计……”
北宫纯目光炯炯且肯定的道:“那一定是我大晋的援军!”
说罢,他持枪上马,坚持的让人打开城门,趁此空隙,他转身面对众将士,高声道:“援军已至,我们要一鼓作气杀退匈奴,管城之危便解,我们也就可以回西凉去了!”
将士们一听,心情激荡,举着刀枪“喝喝”两声,目光也明亮了起来,哪怕心中知道,回西凉只是一个安慰他们的说法,但他们依旧忍不住心生希望起来。
城门打开,北宫纯领着一千骑兵率先杀出,两千步兵则按照他的部署小跑上前支应。
北宫纯勇勐又有谋略,虽然他这段时间一直躲在城中不出,但匈奴人都知道他的厉害,毕竟,他去年仅靠几百勇士就杀退了王弥,保住洛阳;
今年又带着千人在洛阳城外把刘聪大将军的大军杀得人仰马翻,是东海王对战匈奴中唯一的胜绩了。
所以远远的,看到北宫纯领兵杀来,匈奴哨兵大惊,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嚷道:“敌袭,敌袭——”
营地里能不知道有敌袭吗?
他们正跟敌人打着呢。
一片混乱中,北宫纯带着他的西凉铁骑如同一把尖刀一样扎进了匈奴大营的心脏。




魏晋干饭人 第360章 大胜
北宫纯一马当先,他身后是西凉铁骑,不管是功夫还是勇勐都远在赵家军之上,他们一杀入战场就表现出不一样的战绩来。
不过片刻,他们所过之处就被清空,有的匈奴兵只是远远的看到一眼便脸色苍白的转身逃跑。
北宫纯顺路追上去就砍了,不顺路便只当看不见,他朝着最嘈杂,喊杀声最大的营地中心冲去。
赵含章正被匈奴军围在中间,乔晞正远远站着指挥,身边围了不少人,所以赵含章杀不到他身边去。
不过他们也伤不到赵含章,她控马的技术还不错,手中长枪又锋利,几乎见血封喉,匈奴人都不敢近前,只能远远的围着。
北宫纯看见她,眼中闪过赞赏之色,想也不想,直接带兵冲着远远站着的乔晞杀去。
乔晞扭头过来看见北宫纯,脸色立时大变,他立即调转马头,下令道:“合围,合围,拦住北宫纯!”
但本来紧紧围绕着他的匈奴士兵看见北宫纯也两股战战,不由的后退了两步。
就这一迟疑间,北宫纯带兵杀到,双方激烈交战,但其实是,他们惊慌又竭力反抗,在挡在前面的同袍都一一倒下后,后面拿着刀的人忍不住一连退后三步,然后转身就要跑。
他们这一转身便彻底输了,周围的人跟着他们往后逃,但一转身间,北宫纯便带着人收割了他们的性命,然后追着乔晞便冲去。
他被乔晞围城二十多天,早窝了一肚子的火,此时就紧追着乔晞不放。
但他又极冷静,并不会因为想要杀乔晞而不顾头尾,他有意识的在营地里穿插,驱赶着乔晞把更多的人卷进来,让他们来不及后撤逃跑。
赵二郎杀红了眼,替姐姐解围后也瞄向了乔晞,打转马头就去追北宫纯。
赵含章喝了一声,“二郎,回来!”
赵二郎回头去看他姐姐。
赵含章道:“你随我去冲断他们后撤的路,不能让他们再集结在一起。”
赵含章决定把他们彻底打散,就算不能全歼这些匈奴人,也让他们再聚不起来,大战在即,能让他们少一份力量便少一份。
赵二郎只能打转马头跟着赵含章冲杀出去。
赵含章领着她的兵马追着逃兵而出,来回冲杀,让他们四散着逃走。
她只追主力,不追散兵,能杀就杀,不能杀就冲散,让他们聚不到一处去。
黄安看见赵含章招呼着她的兵马冲杀出去,心中微凝,忍不住追上北宫纯,趁着他拼杀的空隙告状道:“将军,他们退了!”
北宫纯只回头看了一眼便道:“她在断他们的后路,给管城生机,我们将他的营地破了!”
1...106107108109110...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