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士兵应声而去。
赵铭起身将上位让给她,自己随意的在一侧找了个位置坐下,问道:“你们追至何处?北宫将军呢?匈奴都退干净了?”
赵含章从后面逐一回答:“都退干净了,北宫将军回西凉去了,就追到了上党边上,再往上就不好追了,所以我们派人给刘琨送信便回来了。”
赵铭皱了皱眉,“怎么让北宫将军回西凉去了,他领兵之能可堪比苟晞,若能留下他……”
赵含章就叹气道:“我如何不知呢?但他归乡心切,由己度人,我便不愿勉强他了。”
她的家还远在千年以后呢,她都想着回去,为此不惜做了这么多事,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想蹦回去,何况北宫纯的故乡是在西凉而已。
他总不能和张轨的那些政敌一样拦着不让人家回去。
赵铭一听,沉默了下来,没有再提。
他看向在对面落座的傅庭涵,脸上露出浅笑,和煦地问道:“庭涵一路上可还适应?有没有受伤?”
傅庭涵摇头道:“挺好的,未曾受伤。”
赵含章忍不住有点儿小嫉妒,“铭伯父,您看看我,我才是您的亲侄女。”
赵铭没好气的瞥了她一眼,脸上尽是嫌弃。
傅庭涵忍不住轻笑一声,才要说话,士兵已经领着苟晞的使臣进来了。
明预一进来,看到如此其乐融融的场景,不由的微愣,回过神来后忙和坐在上位的赵含章行礼,口称:“赵刺史。”
赵含章对他的称谓很满意,颔首免礼,立即请人坐下,“明先生请坐,先生亲自过来,可是将军有何吩咐?”
明预露出笑容道:“将军得知赵刺史一路往西而去,忧心您和东海王的人马撞上,因此特派明某来看望,也想再问一问赵刺史,昔日应承将军的诺言,可还作数吗?”
赵含章立即严肃道:“自然作数,我赵含章岂是失信之人?”
她解释道:“我和北宫将军追击匈奴一路追到了上党,从刘渊处得知东海王派兵围了支援豫州的傅中书。”
她叹气道:“要是别人也就算了,我怎敢为援军就得罪东海王呢?但领兵的是家祖父,那就不能坐视不理,所以我们只能先往西去找人救人,没想到只是几天时间,将军便和东海王对峙上了,唉,此是含章之过。”
明预这才一脸恍然大悟的模样,看了傅庭涵一眼后道:“原来领兵的竟是傅公子之祖傅中书吗?”
傅庭涵对他们的明知故装很无奈,他没有这个演技,因此直接面无表情的点头。
明预赶忙问道:“那不知傅中书此时陈兵何处?我们将军想要拜见一下中书,也好托他拜候陛下。”
谁不知道苟晞和皇帝有联系渠道啊,要问候皇帝,用得着通过傅中书吗?
赵含章想到此时傅祗虽走了一段时间,但他不擅领兵,又多是新兵,就是急行军速度也不会很快。
这事要是让东海王知道了,很可能会分兵去追。
苟晞也不见得就喜欢皇帝拥有自己的势力,为了不让苟晞背刺,赵含章冲明预意味深长的一笑,“傅中书想要劝将军和王爷克制,只是依我看将军和王爷都很难再克制住,为了不让他老人家伤心,我便说服他先藏兵起来,之后能以文说服将军和王爷还好,若不能,他手中有兵,也可遵照自己的心意来。”
明预就眯着眼睛问,“但不知傅中书的心意在谁那边?”
“我虽不知傅祖父的心意在谁那里,但我想,东海王把持朝政,嚣张跋扈,多次侮辱皇帝,傅中书素来忠义,他的心意一定不会在东海王那里。”
明预嘴角微翘,继续追问,“那不知赵刺史的心意在谁呢?”
赵含章哈哈大笑道:“明先生问的是公是私?”
她笑道:“要是私,我的心意自然在傅公子这里,若是公,”赵含章的笑脸一沉,甚至有些发寒,“我已应承了将军,东海王对我豫州见死不救,放任匈奴在我豫州肆虐,难道我还能卑躬屈膝的去舔他司马越吗?”
明预感受到了赵含章的不悦和愤怒,识趣的没有再追问,而是展开笑容和煦的道:“我们将军自然相信赵刺史。”
他道:“将军得知赵刺史平安归来,高兴的笑了好几声,特意遣我来请赵刺史,想要和您在军前相见。”
如今三军对阵,都带了不少人马,苟晞当然不可能冒险独自进别的营区,哪怕赵含章是盟友也不行,谁知她会不会突然背叛他呢?





魏晋干饭人 第375章 头疼尴尬
他觉得,聪明的赵含章也不会想要去他的营区,所以他都没提,直接提议军前相见。
赵含章一口答应了下来,她道:“我才回来,还未见过豫州将士,待我见过他们,便带上几位将军去拜见苟将军。”
苟晞的人一直紧盯着豫州的营区呢,自然知道赵含章刚进营,算一算时间,的确没来得及见荀修等人。
明预笑着应下,做主将时间往后推移了一些,双方商定好见面的时间后他便告辞离开。
赵含章让秋武送他出去。
等人一走,她脸上的笑容才落下来,“看来苟晞派人盯着各道江面,却没能盯到对岸。”
赵铭抬起眼看她,“东海王是蠢货,却也不至于如此无能,何况他手底下也是有能人的,苟晞的人要是连对岸的消息都能了如指掌,那这场仗也用不到找你了。”
赵铭说到这里一顿,微微坐直了身体,“傅中书也牵扯进来了?”
赵含章挥手道:“我把人劝回去了,他就两万人,够干什么的?东海王随便派出一队人马就把他们收了。”
赵铭手指轻轻点了一下膝盖,“所以,傅中书回洛阳了?”
赵含章冲他笑。
赵铭就问,“那你呢,你果真要和苟晞合力攻打东海王?”
赵含章:“那要看东海王敢不敢动手了,他要是主动,那我必和苟晞合力收了他,他若是老实退回去,我自然不会给苟晞当刀使。”
“你能拗得过苟晞?”
赵含章便微抬下巴,自傲的道:“虽然豫州兵力不及兖州,但我们也不是毫无还手之力,苟晞敢对我出手,东海王会放弃这个好机会吗?”
所以苟晞是脑残了才会对她动手。
她是答应了苟晞要站在他这边,但那也是在东海王主动的情况下,嗯,虽然当初这个前提条件没有点明,但不妨碍她这样加上去。
赵铭还能说什么呢,此事于豫州有利,也不算失信,他自然不会阻拦。
荀修等将军和官员收到通知,急忙回营拜见赵含章。
赵含章坐在上位,那里之前一直是赵铭坐着的,但荀修等人并不是很服气他坐在那个位置上,不过是因为赵家军人数不少,而赵含章又捷报频频,所以他们才暂时忍了下来。
此时看到上面端坐的赵含章,众人低下头来,再没有意见,举手行礼道:“拜见赵将军。”
赵含章颔首,就看到了混在人群中不甘不愿的章太守。
哎呀,这个却是熟人,一年前,她在灈阳城外就是如此拜见他的。
赵含章露出笑容,抬手道:“诸位免礼吧,快请坐下。”
众人在两边按照官职大小分坐,赵含章便看向章太守,露出笑容,“章太守何时来的?汝阴郡现在情况如何?你手下现在还有多少兵马?”
章太守许多的话就被这些问话给堵在了胸中。
赵含章此三问,完全把自己放在了刺史的位置上,但……章太守还没承认她是刺史呢,朝廷也没承认!
所以章太守闷闷不乐的没作答,还把头扭到一边去。
这一刻,赵含章在心里做下决定,她要换掉汝阴郡太守。
她笑了笑,毫不在意的模样,转而看向荀修,问道:“现在是谁陈兵江边?”
荀修微微躬身道:“是末将。”
“陈兵几何?”
“两万人。”
赵含章:“动过手吗?”
荀修摇头,“未曾。”他顿了顿后道:“没有将军的命令,我等不敢贸然动手。”
赵含章满意的点了点头,“由着他们对峙,我们不急着做出决定,让将士们克制,只管在一旁看戏。”
米策不由苦着脸道:“可军中的粮草也不多了,总囤兵在此处,将士们心中浮躁,不免生事。”
于盛也道:“才与匈奴交战,将士们思乡心切,厌战情绪很高,并不愿长留此处。”
赵含章点头道:“我知道,这几日就当是休息,先安抚将士们,待东海王一退,大家便可回乡。”
章太守沉着脸问,“赵将军何故将豫州拖入东海王和苟晞的争斗中呢?这不是置豫州于水火之中吗?”
赵含章:“我自然也不愿如此,奈何朝廷不派援军,匈奴铁蹄之下,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众人沉默。
赵含章道:“豫州危难之时,只有苟将军愿出兵相助,便是为报恩,在苟将军有难时,我们也该回报一二的。”
从军之人,多少有些义气,荀修等人虽然不愿掺和进东海王和苟晞的纷争中,但也同意赵含章的这个观点,于是点头应道:“我等听将军调遣。”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道:“匈奴退去,我们豫州算大捷,但此次百姓流离失所,将士们死伤惨重,我实在难以开怀,传令下去,三军俱哀,晚上以酒水肉食祭奠此战死去的人,并犒劳三军。”
众将应下,也高兴起来,瞬间把章太守的挑拨之言抛在了脑后。
军队中的犒劳总是与祭祀连在一起的,每每大犒三军,大家都要先把酒肉先祭给战亡的同袍。
这也是中原一带丧葬中总是吃席的原因之一。
吃席,一是解晦,二是犒劳,三则是代表了生者要振作起来,向前看。
豫州才经历过惨烈的战斗,如今东海王和苟晞十几万的大军又在豫州对峙,军民情绪低落,他们需要一场宴席来提振士气。
赵含章命令一下,三军立即动起来,淘米煮饭,杀鸡宰羊,好不热闹。
连对岸的东海王都知道了他们的动静,不由问左右,“对面豫州军里怎么这么热闹?”
立即有人下去,不一会儿上来禀道:“王爷,赵含章得胜归来,正下令犒赏三军呢。”
东海王闻言坐直了身体,问道:“那北宫纯呢?既回来了,为何不先来拜见?”
虽然不愿承认,但在天下人眼中,东海王就是代表朝廷,代表正统,赵含章和北宫纯得胜归来,的确应该先来拜见东海王。
但……
“北宫纯似乎不在军中,而赵含章……”幕僚顿了一下,赵含章现在跟苟晞穿一条裤子您不知道吗?为什么要问出这种让他头疼尴尬的问题?




魏晋干饭人 第376章 蠢蠢欲动
见幕僚没把话说完,东海王皱了皱眉,又听到外面那令人烦躁的声音,就问道:“那什么汲渊还在外面?”
“是,他还在外面。”
东海王没好气的道:“将他赶走,他有何资格劝我?让他家主子来。”
幕僚应下,出去把还在喋喋不休的汲渊赶走。
汲渊一脸惋惜伤痛的上了船,带着两个亲卫渡河回营。
才一上船,背过身去,他脸上的悲痛就收了起来,眼中含着的热泪退去,微微有些冷凝,他眯起眼睛看向对岸,问亲卫,“我们的营地因何如此热闹?”
亲卫一直跟在他身边,哪里知道原因?
汲渊也不指望他回答,盯着营地沉思,喃喃道:“难道是女郎回来了?”
一上岸,立即有士兵来接,对方高兴地道:“汲先生,刺史回来了,要犒赏三军。”
汲渊眼睛微亮,扶着士兵的手跳上岸,急匆匆便往营地去。
赵含章已经安排下去,刚回到营帐,一边解了身上的甲衣一边问道:“怎么不见汲先生回来,他去哪儿劝说两军?”
帐外的伍二郎躬身回道:“今儿轮到去对岸的东海王处了。”
赵含章手一顿,丢下甲衣就撩开帘子出去,惊讶的问,“他去了对岸?”
“是啊,”伍二郎道:“一天劝说东海王,一天去劝苟将军,两边军队虽然都不客气,却不会伤害汲先生。”
赵含章都忍不住感叹,“还是汲先生会玩呀。”
她抬头看了一下时间,觉得汲先生估计还要说很久才会回来,因此让听荷打了热水来沐浴,把头发都洗了,然后换了一身衣服,一边让听荷把头发擦干,一边坐着打盹。
她已经半闭着眼睛睡着了,正在梦中沉浮,帐帘突然被撩开,光线照在脸上,让她努力的想要睁开眼睛看一看,朦胧中,她看到一道人影冲她走来。
赵含章手猛的一动,往旁边一按,没有按到自己的剑,眼睛便睁开来,还未看清来人,一只手按在了她的手上。
赵含章闻到熟悉的味道,也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才睁开的眼睛便又慢慢合起来。
傅庭涵一手按住她的手,一手则抓着她的头发摸了摸,觉得已经干得差不多,便一把将人抱起来放在床上。
听荷亦步亦趋的跟着,将被子给赵含章盖上,见她没有醒来,动了动身子后又沉睡,便松了一口气,“大郎君,您也去休息吧,女郎这里我照顾。”
一个多月了,大家每日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这一刻才略微放松下来。
傅庭涵点头,低头看了一眼熟睡的赵含章后转身离开,“记得酉时叫醒她,晚上她要出面犒赏三军的。”
听荷应下。
傅庭涵才出去,迎面就碰上了急匆匆赶来的汲渊。
汲渊见他头发还有点儿湿,便知道他才沐浴过,不由停下脚步,看了一眼他身后的帐子,“拜见大郎君,大郎君,女郎她……”
“她睡下了,”傅庭涵停顿了一下后道:“先生可有急事吗?若是不急……”
汲渊一听便知道他心疼赵含章了,微微一笑道:“不急,晚些再见也行,大郎君也要去休息了吗?”
傅庭涵点头,但还是请汲渊去营帐里坐了坐,双方交流了一下各自的信息。
得知傅祗带着征召来的两万大军回洛阳,还会和皇帝上书请封赵含章为刺史,他目光闪了闪,和傅庭涵笑道:“若能得朝廷公函,那女郎就名正言顺了。”
巧极,章太守也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他派人悄悄出去联络东海王,“赵含章不知死活掺和到东海王和苟晞的争斗中,豫州再不能安定。她是女子,东海王一定不会封她,而在豫州,何刺史之下,应当是我继任刺史。”
虽然鲁锡元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并不支持章太守这么做,他劝道:“主公,此时我们还同在一营,一旦东海王给您加封,赵含章即刻就能反应,这与我们不利啊。”
论人数,他们比不上赵家军;论领兵作战的能力,他们更比不上赵含章,所以没必要在此刻招惹赵含章,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啊。
鲁锡元道:“东海王若升您为豫州刺史,那便是公然将您和赵含章放在对立面,豫州军乱,对东海王只有益处,但对主公却是弊大于利。”
章太守心心念念豫州刺史多年,哪里肯听鲁锡元的,他道:“得了东海王的认可,我们便可与赵含章分庭抗礼,你以为荀修几个真愿意听她一介女流调遣?”
他道:“不过是因为何刺史临终前将豫州交给她,但朝廷另派刺史,那何刺史的遗言也就不作数了。”
章太守在豫州经营多年,很有信心,“我和荀修米策几人关系还算不错,只要我得到了东海王的认可,我便能名正言顺的接管豫州,荀修和米策几人也会认同我。”
“到时我自带豫州军离开,”章太守冷哼道:“豫州才经历战乱,正是需要休养生息之时,赵含章此时参与进东海王和苟晞的争斗里,置百姓于水火之中,我不能坐视不理!”
鲁锡元:……赵含章为什么掺和他们俩人的争斗,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豫州的兵马还能不知道吗?
这就是苟晞出兵助他们驱除匈奴的条件啊。
这岂是他们说不认就能不认的,别最后从了东海王,又惹恼了苟晞。
而苟晞和东海王俩人谁强谁弱还真说不清楚。
鲁锡元思考起来,所以现在的关键还真是豫州军站谁。
豫州军要是站在苟晞这边,那苟晞的赢面就大,要是投东海王,那便是东海王更胜一筹。
鲁锡元咽了咽口水,要是如此简单,他也就同意章太守的选择了,反正是他们选择的人赢了就行。
但关键是,赵含章已经选了苟晞,而且,这豫州营里,赵含章的力量并不弱。
说真的,鲁锡元对他的主子不太有信心,不觉得他能斗得过赵含章,所以他极力劝阻,“主公若真想走东海王这条路也该做些准备,等我们做好了准备再联系东海王不迟。”




魏晋干饭人 第377章 庆功宴
“今夜他们设庆功宴,犒赏三军,是最好不过的机会,”章太守知道鲁锡元在担心什么以后嗤之以鼻,“我有三万兵马在此,难道她还敢杀我吗?”
鲁锡元就是有此担忧啊,他道:“听说这一次她带回来的兵马中有两万是俘虏的东海王座下中郎将马家恩的军队,那马家恩与她有私仇,去年曾因东海王陷害过赵公,所以这一次见面,赵含章一言不发,直接就把人杀了。”
所以,对方有什么不敢做的?
因为私仇,一个中郎将,还是东海王看重的中郎将,她说杀也就杀了,眼睛都不带眨一下。
再杀一个章太守,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鲁锡元还要再劝说,章太守烦躁起来,不由的道:“先生如此瞻前顾后,如何成就大事?”
“赵铭和汲渊就不会如此唯唯诺诺,”他道:“我若有赵铭和汲渊这样的人在侧,何至于蹉跎数年,竟然还被一个黄口小儿后来居上。”
鲁锡元:……
他羞愧不已,一时不能言语。
见打击了鲁锡元,章太守转身便走,还轻哼了一下。
随从见主人受辱,大怒,手握在剑上就要从背后砍了章太守,鲁锡元连忙拦住,不敢露出异状,低声道:“休要惹祸,你这剑一拔,我命休矣。”
随从道:“主人受辱,我羞存于世上。”
鲁锡元忙道:“不至于此……”
他顿了顿后道:“不过我与太守已经心生嫌隙,再难续前缘,你马上回去收拾东西,待入夜我们就走吧。”
他觉得章太守一定斗不过赵含章,这不仅是权衡过后的认知,还是最直接的感觉,作为谋士,他很相信自己的判断,也很相信自己的直觉。
但判断和直觉一致时,那他的预料就是八九不离十了。
随从气呼呼的跟着鲁锡元回营帐收拾行李。
鲁锡元也很惋惜,毕竟他能做到章太守身边来也不容易,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不短,这一跑,他从前的功绩就全被抹消,需要重头开始。
甚至,情况还要更坏,毕竟他丢掉主公自己跑了,传出去,只怕以后很难再有雇主雇佣他了。、
虽然如此,但还是性命最重要。
鲁锡元把行李一卷,放在床上,用被子将行李掩起来,决定天一黑就溜。
天还没有黑,赵含章就醒了。
这一次她足足睡了一个半时辰,神清气爽,精神满满,她换了衣服,将头发扎了高马尾便束起袖子出门。
她穿的是方便行动的窄袖,腰间束着一块皮质的腰带,她边整理袖口,边走出营帐,一抬头就看到坐在不远处,正对着她帐门的汲渊。
看到对方,俩人眼睛皆是一亮,汲渊站起身来,赵含章则是放下手直奔对方,“汲先生!”
汲先生也激动的迎上去,“女郎。”
俩人热情握手,一旁的赵铭牙酸不已,忍不住重重咳了一声。
赵含章扭头,这才看到站着的赵铭,“铭伯父也在这儿?”
傅庭涵忍不住笑出声来道:“铭伯父和汲先生正在说话呢。”
所以你到底是怎么看的,明明是三个人坐在这儿,你却只看到了一个?
赵含章目光在坐的位置上一扫,觉得这不能怪她,傅庭涵被一角帐子挡住了,至于铭伯父……
可能是因为他背对着她,所以不显眼?
汲渊立即替她解围,“女郎辛苦了,可睡好了吗?”
赵含章立即道:“睡好了,我虽辛苦,但铭伯父和汲先生比我更辛苦,这段时间多亏了二位坐镇后方,不然我不能如此放心在前面冲杀。”
赵铭脸色好看了一些,重新坐回小凳子上,和赵含章道:“晚上犒赏三军,你要论功行赏吗?”
赵含章“嗯”了一声后道:“像赵驹、荀修、赵宽和米策几个表现突出的,是要着重提一下,待回到陈县再具体奖赏。”
赵铭颔首,问道:“章太守心中不服你,你打算怎么处理他?”
赵含章道:“找机会换掉他。”
赵铭黑脸,“这世上不服你的人那么多,你都要把人换掉吗?”
“那自然不是的,”赵含章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道:“他要是不能遵照我的意思发展汝阴郡,那依照自己的能力管理好郡治也是可以的,我并不是不能容人之人,只不过他不认我这个刺史,再留下他,于豫州和汝阴郡都没有好处。”
赵含章笑了笑道:“于我和他也没有好处,革掉他,不仅对我好,对他也好。”
不然矛盾积累下来,到后面很可能就会不死不休了。
1...111112113114115...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