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聊得正嗨的几人瞬间弹跳起来,大叫道:“干什么,谁?”
回头看见是赵含章,立即横眉怒目,“你干甚,找抽吗?”
赵含章立即蹦到傅庭涵身后,娇弱的道:“郎君,他们欺负我!”
傅庭涵瞥了她一眼后和几人道:“再不老实干活儿,我记你们不合格。”
几人顿时憋红了脸,忍不住怒道:“你徇私!”
傅庭涵也不否认,点头道:“不错,我就是徇私,但我再徇私,我记你们不合格也是合理的,你们不老实干活儿,只顾聊天。”
“哪里不干活了,我们明明是一边聊天一边干活。”
“那就更加说明你们不认真,”傅庭涵见他们还要狡辩,直接挥手道:“再言语,我直接记你们不合格。”
几人只能忍住,傅庭涵是他们的队长,他有这个权利,要是被记为不合格,他们的工钱会被扣的。
赵含章这才从傅庭涵身后出来,笑眯眯地与几人道:“我听人说,刺史会把育善堂里的人打乱送往各处,所以啊,送进育善堂里的人可不一定就会留在南阳国,更不可能只在鲁阳县。”
几人面色一变,沉默了下来,不再提把孩子丢到育善堂里的事。
赵含章哼哼,想让她给他们白养孩子,想什么呢,她现在穷得叮当响,可能吗?
现在育善堂里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除非三岁以下连路都走不稳的,其余她全用上了。
五岁的小娃娃都被她派去看顾小的了,凡是七岁以上更是带小孩子,发豆芽,生火,煮饭,能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不然这么多的工人吃饭难道还另外请人干吗?
那些饭菜基本上都是育善堂里的老弱妇孺们做的,除此外,有的还需要来工地这里搬砖呢。
因为人多,地基挖得很快,这一片空旷的野地一天一个样,第二天大家便把地基挖下去了不少,然后开始打木桩,放石头……
天冷,大家速度也快,到得第三天上,赵含章他们的负责的房子已经起了一大半,速度极快,而目之所及的地方皆是起好或者已经起到一大半的房子。
今天是除夕,工地会比往日早一个时辰收工,工钱照旧,大家可以拿着工钱回去与家人过一个好年。
大家一边赶着手中的活儿,一边盼着时间快点儿到。
魏晋干饭人 第453章 糖人
赵含章麻溜的爬到最上面,和一个青年一起抓住绳子把房梁往上吊,底下的人见她竟然真的能跟男人似的吊起木头来,不由的咋舌。
大家默默地扭头去看傅庭涵,难怪傅大郎那么听赵三娘的话呢,他们家中若有此母老虎,也不敢不听啊。
傅庭涵不知他们心中所想,目光扫过去,他们立即心虚的避开。
赵含章将房梁拉上去,按照工匠教的固定好,当即就抱了一根木头滑下来,她拍了拍手道:“一点儿也不难嘛,以后我就知道怎么建房子了,不过瓦片要怎么装上去?”
“装什么瓦片呀,哪儿有那么多瓦片?”一个老人道:“放的茅草。”
傅庭涵也点头,“茅草已经准备好了,后天我们来上工就去领茅草,再干个一天半这房子应该就建好了。”
建好了这一套房子,他们可以领下一套,一直到育善堂建好。
傅庭涵算过进程,到得二月,他们应该就能建好了,这个时代建普通的房子速度就是这么快。
但其实速度比傅庭涵算的还要快一些,锣鼓一响,大家都便扛着工具抢着去领工钱了,但黑脸青年他们这样的小管理还不能休息,他们还得去和上差禀报工程进度呢。
傅庭涵在众人的簇拥下挤到黑脸青年面前,黑脸青年瞥了他一眼后丢给他一个布包,“这是你们这一队的工钱。”
傅庭涵打开算了算,数目没问题,于是签字画押离开。
他一动,他身后的人就跟着一起动,走出一段后大家就团团将他围住。
傅庭涵已经习以为常,他们不愿意排队,明明一再强调过,但他们就是不乐意排队。
他也不再勉强,直接打开布袋后点名,“方三妮,你的十文钱……”
先把女子的都发了,然后是老人的,最后才是青壮少年们的。
谁都没发现,只是焦急的等待他点到自己的名字,有个青年从一开始就挤在他面前伸着手等着,但他就是没点到他的名,一直到后面才给。
他脸色臭臭的,却又不敢有怨言,他们这一队拿工钱从不吃亏,他们都说是因为傅庭涵识字。
出来做苦力的,识字的人不多,凡识字的都被提拔为队长了。
但有的队长就是不识字,计数的时候记错,和那边记总数的有出入,以至于他们总是领不到足额的工钱。
还有的,则是因为自己是队长,会扣队员的钱,当然,这种只存在头两天,昨天不知为何上面突然大发雷霆,主动将这些队长给革了。
傅庭涵就不一样了,大家虽然觉得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力气竟然还比不上未婚妻,但……
让他们换一个队长他们也是不乐意的。
他记数是真的厉害啊,从未出错,还能一直干活儿,也不会扣他们的钱。
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总是帮着那赵三娘欺负他们,还有发工钱总是把他们的放到最后。
除去这两点,这个队长还可以吧。
拿了工钱,大家把钱塞怀里,问傅庭涵,“傅大郎,明年我们还是在那处集合吗?”
傅庭涵慢悠悠的点头。
众人这才放心离去,高高兴兴地冲回县城,他们还得去买粮食呢。
郡守府开了粮点,拿着木签可以去买便宜的粮食,还有布料!家
大家呼啦啦的冲到粮点,很快,才发下去的铜钱又以各种方式回到郡守府。
而除了粮点,也有人咬咬牙去买其他摊点铺面里买点其他的东西,比如肉,比如糖……
毕竟是今日是年。
两千多人呢,这么多人涌进城中,哪怕只有两百人肯舍得花钱买其他的东西,城中也热闹起来了。
整座城一片热闹,总算是有了过年的喜庆。
赵含章和傅庭涵混在人群中进去,也不急着回去了,干脆顺着人群涌动的方向四处游荡,看着这人间的热闹。
赵含章带着傅庭涵侧身躲过走过来的人,正好碰到了边上的一个摊位,她便顺势低头一看。
傅庭涵正要继续往前,察觉到她慢了下来,便回头看去,就见她正盯着人家摊子上的糖人看。
这是麦芽糖,甜而不腻,他还记得他们学校前面,每到冬天就有个老爷爷在校门不远处吹糖人,每次她都要从对面走过来买,十二生肖,常见的动物她都吃过了。
傅庭涵转身站在了摊位前,问道:“糖人怎么卖?”
摊主很高兴的道:“两文钱一个,郎君和小娘子想要什么样的都行。”
傅庭涵就拿出四文钱给他,然后从摊子上选了一个兔子模样的糖,“你想做什么样的?”
赵含章只想吃,并不在意它是什么样子的,不过她还是认真的挑了挑,挑了一个凤形状的糖人,一口就把头给咬了。
这个糖人看着最大,用的麦芽糖最多。
傅庭涵笑吟吟的看着,等她吃完了就把手上的兔子递过去,“再吃一个?”
赵含章看了看,便咬了一口,然后推给他,“你也尝尝,麦芽糖很好吃的。”
傅庭涵便咬了一口,正吃得开心,一道犹豫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使君?”
俩人循声回头,看见牵着马的王臬和谢时,傅庭涵脸上笑容微淡,冲俩人点了点头后站到一旁。
赵含章扫了一眼风尘仆仆的俩人,微微挑眉,“两位来得好快,我们回郡守府叙话吧。”
王臬和谢时一脸迷茫的看着衣衫破旧的俩人,顿生一肚子问题。
俩人默默地带着随从跟上。
俩人从郡守府后门入,见开门的门房毕恭毕敬的将俩人迎进去,王臬和谢时都松了一口气,说真的,在大街上碰到穿着补丁垒补丁的赵含章和傅庭涵,俩人心里是很害怕的。
他们还以为南阳国发生政变了呢。
一进门赵含章便招手叫来下人道:“王先生和谢先生到了,带他们下去梳洗休息。”
赵含章回头和俩人道:“风尘仆仆的,我们先梳洗,一会儿在前厅见面。”
“是。”王臬和谢时躬身等俩人走了才问给他们引路的下人,“使君和大郎君缘何这副打扮?”
下人道:“奴不知。”
知道也不敢说啊。
敢传女郎的小话,听荷姐姐非训死他们不可。
魏晋干饭人 第454章 互挖墙角
郡守府的前厅里候了不少人,王臬和谢时来时,大家的目光刷的一下就射了过来。
俩人不由一顿,然后才露出笑容上前见礼。
殷盛等官员也都是才过来的,外面的工人和差吏们是放假散去了,汇报上来的消息却需要他们整合后再传给赵含章。
所以他们还不能休息。
赵含章和傅庭涵梳洗过后一身清爽又暖和的来到了前厅。
赵含章在上首坐下,傅庭涵坐在她下首,俩人对王臬和谢时点了点头,并不急着给众人介绍,“都有何事,说吧。”
先是郡守府的一个官员,他坐在席子上微微欠身道:“使君,育善堂到今日为止共建成房屋十二座,半成的有三十二座,正在挖地基的有……”
他做出预算,“若材料充足,再有半月,应该就能全部建好。”
然后他就开始说起材料的问题,砖料还好,傅庭涵让人建造的砖窑产出不错,日以继夜,勉强够用,而且,他们今天不放假,明天也不放。
砖窑的工人们依旧在三班倒。
但木料和石料的缺口却很大,要想不拖工程,他们得向外购买木料,石料能买就买,不能买只能让人去采石了。
但石头不是那么好采的,短时间很难看见效果。
傅庭涵听说,便垂下了眼眸,其实采石有一个更便捷的方法。
他扭头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也在沉思,心里一顿拉锯,最后还是颔首道:“你把东西做出来吧。”
傅庭涵就点头。
众人难以领悟俩人间的交流,目光转了转,正待细问,赵含章已经道:“买吧,传出话去,鲁阳县要买木料和石料,有的送来,我赵含章当场结算工钱。”
人们并不喜欢和衙门做生意,尤其是中小商贩,因为回款太困难了。
有的把东西运来,很可能会被随便找个借口侵占,所以赵含章只能以自己的信誉吸引人了。
赵含章在天下间的名声虽有些凶悍,但还是很有信誉的,消息传出,不少手中有木料和石料的人都心动起来。
而没有的,却又有远见和雄心的,便开始接触有的人,想要做这一单生意。
当然,这是之后的事了,现在嘛,赵含章他们还在商议。
全郡守府和鲁阳县衙的官员们都知道,赵含章和傅庭涵去工地微服私访了。
公开的微服私访!
废话,除了第一天赵含章和傅庭涵是悄悄的,大家都没察觉外,第二天他们可是光明正大的穿着破烂衣服出门的。
盯着赵含章的人有多少啊,她不做伪装后,大摇大摆的从郡守府出去,他们想不知道都难。
所以这几日工地的工程进行得非常顺利,管理上的毛病少之又少,便是出现问题,赵含章都没来得及发话,他们就火速处理了。
赵含章第一次在大晋官场感受到了效率二字。
这让她颇为感慨,“看来他们也不是不能做嘛,只看愿不愿意做而已。”
全豫州的官员都知道赵含章喜欢勤勉的官员,至少她绝对不喜欢懒惰不理事的官员。
就算是在大晋,风流潇洒的官员们也不能免去讨好上峰的俗气,所以大家最近都表现得很勤勉廉洁。
直接结果就是,最近南阳国的政务处理效果极高,郡守府是面对南阳国所有县的,自然不可能只管着鲁阳一个县。
各个县的事都汇总到这里,自赵含章入住南阳国郡守府后,底下各县全都开印过年,一直不通的政令终于能在各县施行。
赵含章处理完今日堆积下来的政务,这才和众人介绍王臬和谢时,她道:“这是二郎的老师。”
众官便与王臬谢时行礼,连殷盛这个郡丞都多了两分恭敬。
赵含章点了点头,道:“以后你们会共事,多亲近亲近吧。”
殷盛听到她透露出来的信息,心下苦涩,但面上却很恭敬,“使君,今日是年,不如广开宴席,正好与王先生谢先生接风洗尘。”
赵含章看了王臬谢时一眼,笑着应了下来。
这几日官员们战战兢兢,也是时候出面安抚了。
她既然要用他们,那就不能一直让他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她让殷盛下去准备,她则留下王臬和谢时说话,顺便把刚从军营里回来的赵二郎叫来旁听,“我想将南阳国交给二郎来管理。”
王臬和谢时不由对视一眼,这话的意思是要交给他们两个来管理。
赵二郎能管啥,他只认得那几个字,怕是连一篇公文都读不明白。
赵含章微笑道:“二郎虽不识字,却有见识,还请两位先生多费心,教一教他,不必识字,于统兵民政上多下些功夫就好。”
王臬和谢时垂眸思考片刻后应下。
赵含章显然是要重用他们了,他们要是不接就太可惜了,南阳国的地理位置很重要,裴河也是做了很多年才做到郡守这个位置的,不过……
“南阳王那边……”
赵含章不在意:“他现在长安,并不在南阳国,既如此,我们就代南阳王管理地方,一切便宜行事。”
王臬和谢时就明白了,南阳王不重要,听她的就行。
王臬和谢时应下。
而此时,南阳王也在提起赵含章。
南阳国的消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传到了长安,而南阳国是南阳王的封地,他必是第一个收到消息的。
对于赵含章逼走裴河的事,南阳王很不悦。
因为裴河是他选的人。
“裴河没有来信吗?”
“没有,他直接挂印而去,谁也不知内情。”
南阳王冷哼一声,道:“写信给兄长,就说南阳国郡守空缺,我要指派新的郡守。”
“大王觉得谁合适呢?”
南阳王就思索起来,片刻后问道:“你觉得柴康如何?”
“此人心思过于灵动,而现在长安和南阳国间道路断绝,只怕去了以后不听大王号令啊。”
“可我们无人能用啊。”
当即有人提议,“何不让摄政王从京城选人。”
就是让东海王选自己人的意思。
南阳王和东海王是亲兄弟,并不介意东海王派人接手他的封地,反正南阳国这个封地也是东海王得势后封赏给他的。
但是,“兄长此时烦闷,只怕无心选人。”
“大王不如写信去问问。”
南阳王想了想后应下。
南阳王想把他的封地从赵含章手里抢回来,却没想到,赵含章的人正在努力的撬他的墙角。
伍二郎带着商队冒雪进入城中,刚租好房子安顿下来,他立即叫人去打听北宫纯的住处,然后就挑选了两箱子好东西送过去。
魏晋干饭人 第455章 不合适
北宫纯住在一个小巷子里,一个两进的宅院,门前只能通过一辆马车的那种。
而且他不是一个人住的,他带出来的兄弟跟他住在一起,十几个光棍住在里面,连下人都没有,照顾他们的是他们的亲兵。
一到门前,伍二郎左右看了看,当即就慨叹道:“北宫将军受委屈了。”
跟着伍二郎的护卫们连连点头。
和伍二郎不一样,跟着他出来行商的护卫是从军中选拔出来保护商队的,这些人跟赵含章上过战场,也见过北宫纯的。
那样厉害的一个人,他们女郎每次见了都礼数周到,恭敬得不行,结果却被安排住在此处。
作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将军,门前连并排两匹马都勉强,实在过分!
伍二郎亲自上前敲门。
不一会儿,门打开,一个独眼汉子将门打开,他脸上还有刀疤,剩下的一只眼睛目光锐利的盯着伍二郎看,“你是何人,找谁?”
伍二郎连忙拱手道:“在下伍二郎,从汝南郡来,经过长安,听闻北宫将军在此,特来拜会。”
他拿出一张帖子伸过头顶道:“我家主人和北宫将军是旧识,还请代为通禀一声。”
独眼门房瞥了那帖子一样,脸色好转,伸手接过,然后啪的一声关上门。
伍二郎也不介意,他以前走在路上都能被狗嫌弃,现在已经很好了,而且想起女郎的嘱托,他斗志昂扬的打起精神。
女郎说过,无论如何要想办法保住北宫纯,能请到他去豫州自然最好,若不能,也要助他回西凉去,绝对不能便宜了南阳王。
本来赵含章想说的是,绝对不能便宜了后汉,因为历史上北宫纯就是投降了刘聪。
不过赵含章并不觉得这是北宫纯的问题。
北宫纯和刘聪有大仇,刘聪两次进攻长安都是他打退的,匈奴人极为惧怕这位将军,他一直想要回凉州去,但总是被阻拦。
可他也并不自暴自弃,带着一帮兄弟回不去便就地安顿,一心为晋国,如果不是有人薄待他,他连自己手底下的兄弟都保不住,他也不会违抗内心的投降刘聪。
就是投降了,这位将军也消极怠工,虽然被刘聪封以高位,却从没为后汉出征过,最后后汉内乱,他还妄想拨乱反正,结果……
唉,但这些秘密也就只能和傅庭涵说,不可能告诉伍二郎,所以她话锋一转,直接替换上南阳王。
落在伍二郎耳里就是他们家女郎要跟南阳王抢人,宁愿助北宫将军回西凉去也不能便宜了南阳王。
伍二郎把南阳王放在对立面,而北宫纯就是面上他们需要争取的重要的人,所以他姿态放得很低。
帖子是赵含章的。
北宫纯没想到还能在长安看到赵含章的帖子,惊讶得不行,略一思索他就让人将人请进来。
伍二郎一进大堂,立即撩起袍子跪下,“拜见将军。”
北宫纯忙叫起,微微蹙眉:“你是赵将军的……”
“小的是女郎家奴,奉命在外行商,为军队赚些钱粮,”伍二郎谦卑的道:“到得长安时听闻将军在此,豫州上下皆感念将军的救命之恩,我们女郎也对将军推崇备至,故小的斗胆上门叨扰。”
他转身,护卫们立即将两个箱子搬上来。
伍二郎躬身道:“这是小的从汝南带来的土产,不是什么好东西,却是我们豫州的一片心意,还请将军不要嫌弃。”
北宫纯听闻,没有打开便应下了,让人抬下去,他仔细的问起来,“我后来听闻东海王派兵南下,不知豫州如何,赵将军如何了?”
他被困在长安,但消息并不灵通,南阳王虽然挽留他,但只让他练兵带兵,所以他很多消息都收不到。
伍二郎一听,越发恭敬起来,细细地说起东海王南下的事。
得知傅庭涵在对战中受伤,北宫纯关切起来,“那傅大公子没事吧?”
那么厉害一个人,要是陨在战场上就太可惜了。
伍二郎忙道:“大郎君已经好了,现在我们女郎是豫州刺史,豫州之祸已平,百姓们都安定了下来。”
北宫纯闻言,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以赵将军的为人和能力,百姓安定是迟早的事,只是可惜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伍二郎一听,立即接话,“小的进城时看到城外有许多流民,随便搭了木棚居住,还有士兵出城去驱赶,那是……”
北宫纯黯然道:“长安饥荒,已达人肉相食的地步,城外都是无处可去的流民。”
伍二郎一听,想到自己曾经的经历,心中钝疼,忙问道:“衙门不赈灾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南阳王已经要卖掉青铜祭器筹集粮食了,但那点粮食又够多少人吃用呢?”北宫纯脸上苦涩,他带来的两千兵马现在也都在饿肚子,一日只能吃一餐,怎么申请粮草都没用。
他觉得再这样下去,怕是连这一餐都要断了,到时候可怎么办呢?
伍二郎也没有办法,他们女郎厉害,但他不厉害啊,他也就会把货卖出去,赚了钱运回豫州给女郎,其他的他全然不懂啊。
跟着伤心了一阵,伍二郎忙打探起来,“我们女郎甚是想念将军,将军若肯去豫州,我们女郎不知多高兴呢。”
北宫纯拒绝了,长安距离西凉不远了,他还是希望南阳王能够松口,放他出关,到时候他就可以带着将士们回乡了。
想到家中的亲朋,北宫纯灰冷的心又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振作起来,谢绝了伍二郎的提议。
伍二郎可惜,只能先离开,决定下次有机会再劝说,要实在劝不住,再想办法让他出关回西凉去。
送走伍二郎,北宫纯的下属们才从各个角落里冒出来,“将军,没想到赵将军还记得您,竟然还特特给您带了土产。”
北宫纯自然感受到了赵含章的诚意,以及对方想要他的迫切之心,他道:“我们是要回西凉的,和豫州不合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