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所以在和傅庭涵商量过后,他们就决定做成炕。
一个房间一溜儿过去,从房头到房尾,一溜儿长长的炕,傅庭涵为了安全,还带着人把所有房间的烟囱给检查了一遍,确定烧火后烟不会倒灌才放心。
冲进房中,孩子们快速的抢占自己看上的位置,因为他们还小,所以炕显得很大,虽然住的人不少,但依旧显得很宽松。
放下行礼,作为房长的大孩子就招手道:“动作快点儿,我们还要去锄地呢,一会儿使君要看的。”
“对,我们不能比外面的人还差,快点儿,使君等着呢。”
大家动作麻利的收好东西,然后排着队出去,和其他房汇合后就在院长的带领下往外去。
此时外面的荒地里,来为官的百姓正挥舞着锄头奋力的锄地,旁边等着锄头的人见他锄个没完,不由生气,“行了,行了,你都锄七八下了,该轮到我了。”
魏晋干饭人 第463章 一举三得
大家互相抢着锄地,有的人抢不到工具,又等不及,就撸了袖子直接上手拔草。
赵含章在一旁看得高兴,点了点头一脸赞许,“不错,不错,传出话去,就说这一片是福地,在二月二之前,凡来这一片锄地的都可以得到神仙的祝福,今年必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范颖都不思考原因和结果,直接大声的应了一声“是”。
一旁的官员们一头雾水,不知为何要费力传这样的话。
傅庭涵则是扭头看了赵含章一眼,这种营销方式很像现代一些寺庙道观私下的宣传啊。
见他看过来,赵含章便冲他眨了一下眼,多好啊,一举三得,她省了再请人开荒的钱;育善堂里的难民也不必那么辛劳;来这里的百姓心中有了寄托,也会更快乐的。
傅庭涵忍不住摇头失笑。
赵含章放出的传言很有用,其实都不必她怎么宣传,范颖只是派人出去开了一个头,今日参加了仪式的人就自发的宣传起来。
传言好似乘了风一样的向四方散去,还有隔壁县的人特地扛着锄头跑来,就是为了在育善堂附近锄一锄头。
当然,大老远的来了,自然不能真的只锄一锄头,既然是为祈福,自然是锄得越多,得到的服气越多了,最好是锄人家未曾锄过的地,得到的祝福是最浓厚的。
于是围绕着育善堂,四周的荒地和野地都被锄了一遍,甚至远处有主人的地也被锄了,直到二月二结束。
二月二,龙抬头,第二天便开始淅淅沥沥的下雨,一场雨过去,春风一吹,第二天,被锄过的地上便冒了细细地青草。
赵含章站在田边,蹲下去抓了一块泥土,将其细细地碾碎,看着散落下来的灰色泥土,她松了一口气,“土质还好,荒了几年,不至于太糟糕。”
傅庭涵道:“养上两年就好了。”
赵含章叹气道:“只怕没时间给我们养呢,今年到现在看着还算雨顺,但不知接下来会如何。”
种地就是靠天吃饭的,别说现在,就是一千多年以后,面对大自然的灾祸,人类能做的事情也有限。
小的灾祸还能通过手段客服,可一旦遇上大范围的灾祸,那就只能承受。
管理育善堂的小官得知赵含章来这里,连忙拎着袍子跑过来,喘着气行礼,“不知使君驾临,下官有失远迎……”
赵含章挥了挥手,问道:“育善堂如何,他们住进去也有几天时间了,可还适应?”
“遵照使君的吩咐,近来在整理做教学的几个院子,又根据产生的一些问题重新调整了一下各院各房,虽有些小问题,但大家相处得还算和睦。”
这个小官叫平逊,是赵含章从一个学堂里挖过来的先生,他曾多次参与定品宴,可惜他出身微末士族,才情又一般,所以一直落选。
落选到看历年官员考核资料的傅庭涵多次在上面看到他的名字,写资料的人很促狭,又存了取笑人的心思,每次定品宴的资料上都有,平逊再次落选。
看到的次数多了,傅庭涵就忍不住和赵含章说起来,并道:“这个时代,不断参加定品宴的人有,但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参加的很少,他们爱重名声,觉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之所以会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参加,要么穷,没钱去别的地方试一试,要么他执拗,执拗到可以顶住旁人的嘲笑。”
“而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人都很有野心,”傅庭涵道:“有野心的人,只要才德过得去,都可用。”
赵含章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个时代的人没野心吗?
有的,且野心还不小呢,但他们矜持,就算有野心也要装着闲云野鹤,一边占着位置,一边还要说自己不留恋权势,不爱这些俗务。
像平逊这样有野心又坦诚的人不多,赵含章喜欢用这样的人,因为他们会为了自己的抱负听她的话,积极完成她交代下去的事。
所以赵含章就好奇的去招他了。
平逊在鲁阳县里一边教书赚些家用,一边等着下一年的定品宴,在县城里也算是个名人,稍作打听就知道。
赵含章去听了两堂课,才情的确一般,但心地还不错,且他的学生都很尊敬他。
她佩服他的毅力,多次落选都没有心灰意冷,积极乐观的准备下一次定品宴,这样的人,不正是她想找的育善堂管事吗?
于是就亲自上门将人聘进郡守府。
育善堂归属于郡守府户房,所以他是户房的一个小官,官品不是很高,只有八品。
但只要他干得好,自然可以升官。
赵含章也和他谈过,她想要的育善堂是一个综合的慈善性质的组织。
衙门会给部分资助,但他们也要劳作以供己需,所以育善堂周围的这些田地都属于它。
育善堂的田地暂时不用缴纳赋税,堂中的人也不用负担徭役,他们可分工耕作土地,自己种菜养些牲畜;
除此外,衙门还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织机和纺机,以供里面的女子织布和纺布;
而其中最要紧的就是里面的学堂了,要教孩子们认字识数,还可教一些女子纺织,或者其他的技艺。
“将来他们都是我豫州栋梁,所以育善堂极为重要,我将它交给你,便是将豫州的希望交给了你。”
说真的,平逊内心很激动,非常兴奋的应下了,这几天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吃住都在育善堂里,可称得上南阳国官吏勤勉第三人了。
哦,第一和第二是赵含章和傅庭涵,平逊很有自知之明,不敢跟他们抢这个名号。
赵含章今日出门并不是为了育善堂而来,不过路过这里总要过来看一眼,“天气开始转暖,这地应该要犁了,将春草埋下,这样好减少野草。”
平逊应下,迟疑了一下后道:“只是育善堂中多为老弱妇孺,若靠锄头,恐怕速度太慢,还请使君能援助一些耕牛。”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的确需要耕牛,但能给你们的不多,困难还需要你们自己克服。”
“是。”
魏晋干饭人 第464章 火药
赵含章对春耕很看重,一再叮嘱道:“这地都给你们开出来了,一定不能耽误了春耕。”
平逊应下,见赵含章上马愣了一下,“使君就要走了吗?”
“我是路过,顺道过来一看,你们忙吧。”
平逊只能惋惜的看着他们骑马走远,他还想让赵含章进育善堂看看呢。
不过来日方长,育善堂刚建成没几日,此时还看不出成果来,待他们把田地侍弄好,学堂也弄好,孩子们学有所成,到时候使君再来便可看到他的功绩了。
赵含章和傅庭涵今天出来是为了试验炸药的。
一行人进到山里去,一座石头山,鲁阳城建造房子的石头多从此处采集,不过现在不好开采了,所以他们换了一座山。
这座山荒废下来,赵含章让人围住山,不让闲人靠近,这才带着傅庭涵过来试验。
秋武拎了两个木桶上来,放下后行礼,“女郎,大郎君,东西都拿来了。”
傅庭涵就打开木桶盖子,里面是一节节小儿胳膊那么粗的竹节。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示意赵含章看,“只是填充了火药,我没有试过,今天便来看一下效果,再来调配方子。”
他从桶底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卷线。
秋武看到这卷线就觉得手指疼,这线是他捻的,用的是纸,不是很大的纸条,包上一点点硝石粉,然后细细地卷起来,还要再刷上米浆后晾晒。
这一卷这么长的线都是他捻出来的,秋武不明白他一个侍卫头子为啥要干这种事。
傅庭涵手还挺巧,轻巧的将线放进竹节里,然后将竹节缠绕在一起。
秋武数了数,一共缠了十二个竹节。
傅庭涵看了看这座山,最后选了一块大石头的侧下方放下竹节,然后就开始往外拉线。
拉出老远,他这才剪断线。
赵含章见他准备好,便吩咐道:“让所有人后撤,远离这座山,蹲着看好。”
秋武:“啊?”
赵含章瞥向他。
秋武立即应道:“是。”
他马上让士兵和护卫们退后。
见他们都退到安全地带,傅庭涵这才拿出火折子,吹了一下,吹出火来便蹲下点燃引线。
引线呲的一声响,然后就快速一路燃烧过去……
赵含章拉起傅庭涵便朝外小跑,跑出老远就捂着耳朵蹲在了地上。
秋武几个护卫看见,迟疑着摸了摸耳朵,正在捂还是不捂之间犹豫,突然一声爆响,所有人的心脏都猛地一跳,秋武下意识的抽出剑来,心脏几乎跳出来,一抬头便震惊的看着远处烟尘升天的石山。
“这……”
护卫和士兵们惊慌了一瞬,然后就和秋武一起瞪大眼睛看着那座发出巨响的石山。
等到烟尘散去,本来难以开采的石山塌了一脚,被炸开的石头散落了一地。
赵含章很兴奋,拉着傅庭涵就冲上去看。
见炸开的地方不小,被落石填满,她满意的点头,“这个威力不小啊,是你用的配方好,还是因为用的量大?”
傅庭涵也看了看地上的石头,也觉得威力过大,“再试一下,一会儿只用六个竹节试试看。”
赵含章点头。
他们重新选择爆破地点。
秋武半天缓不过神来,更不要说是其他护卫和士兵了,这个……好像有点儿厉害啊。
秋武开始亦步亦趋的跟在赵含章和傅庭涵身后,见傅庭涵又在绑线,不由放轻了声音问,“大……大郎君,这东西是您做出来的?”
傅庭涵将线绑好,交给他,“你刚才已经看过怎样点燃了,你现在可以试一下。”
秋武紧张的接过,傅庭涵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别害怕,这东西只要不是剧烈的碰撞和见火是不会爆炸的。”
秋武更紧张了。
难怪他们今早出门时大郎君让他们小心护送桶里的东西,那是得小心护送啊。
秋武小心翼翼地将火药捧上山,放在傅庭涵选中的位置上,然后就放着线朝下走。
线自然不可能拉到山下去,剩下的山路崎岖,并不好跑。
所以赵含章没让傅庭涵上前,自己上去点燃了引线。
见引线快速的往上烧,赵含章转身便和秋武跳跃下山,俩人身形灵活,三五步便跳下山,然后跑出老远,一蹦蹦到了之前挖好的沟壑里。
她和秋武才落下,山上便砰的一声巨响,傅庭涵心里一直计算着时间,在她落下时抬手捂住她的耳朵。
他知道,她听觉灵敏,巨大的响声对他们来说都不舒服,何况于她呢。
秋武一直留意保护,见大郎君将他们女郎整个人抱进怀里,捂着他们女郎的耳朵,自己则皱着眉头,便乖乖的靠在沟壑里,等着爆炸声过去。
这一次爆炸的威力要小许多,但炸出来的石头也不少。
赵含章看得很满意,“看来这个配方很成功嘛,只是第一次试验,完全不用修改的样子。”
她好奇的问傅庭涵,“你平时对这个还有研究?”
见傅庭涵轻皱眉头,便问,“怎么,不能说吗?”
傅庭涵眉头舒展开来,摇头道:“要是在以前,这个是要保密的,的确不能说,现在倒没什么了。”
他道:“我以前参与过军工研究,主要是帮他们计算一些参数的,一些实验室里收着早期的兵工厂资料。因为是保密项目,有时候进去了就要好几个月出不来,我闲着无聊,就把实验室里能看的资料都看了。”
那些东西算得上是历史资料了,武器装备都改进多少倍了,所以只做了解先辈艰难困苦奋斗的作用,并不阻碍实验室里的人借阅。
“我记性不错,就从里面挑选了一个配方,只是初步一试,没想到这么成功。”
赵含章道:“毕竟是成熟的配方。”
傅庭涵点头,这个研究是很省力的,因为该有的东西这个时代都有,并不需要很费力。
秋武兴奋的跑过来,“女郎,大郎君,剩下的这六管炸吗?”
傅庭涵略一沉思后道:“这个一管,两管,三管的炸,正好都试验一下他们的威力。”
秋武跃跃欲试,“女郎,这个太危险了,剩下的让卑职来点引线吧。”
赵含章点头,挥手道:“去吧,要小心。”
秋武兴奋地应下。
魏晋干饭人 第465章 升郡守
殷盛站在台阶上着急的向外张望,耳边又传来一声炸响,只是这一生比之前的要小很多,他再忍不住,疾步下了台阶就往外走,正碰上疾跑而来的差役。
“查明是何处传来的声响了吗?”
“是城外五石山,那里冒起来好大的烟尘。”
“快派人去查探,缘何有此异象?”晴天白云,连朵灰色的云都没有,拿来这么大的声响,就跟山崩了似的。
这种异象可不是吉兆啊。
差役喘了一口气后道:“已派人去了,只是还未近山便被人拦住,是使君的亲兵,五石山周围都被团团围住了。”
殷盛一愣,赵含章在那里,那这异象是赵含章弄出来的?
她想干什么?
不对,这异象是怎么弄出来的?
今天一天,整个鲁阳县城的人都有些惶惶然,特别是官吏和有见识的人,皆忧虑的朝着城外看。
然后等着赵含章的另一只靴子落下。
她会怎么说呢?
当今无道?
还是东海王奸佞,要清君侧?
或者是上天震怒,她要将豫州其他地方收回来?
大家想了很多,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准备离开鲁阳县,正家族开会去何处避祸呢,赵含章带着亲兵们自在高兴的回来了。
她甚至没有找殷盛,而是找了工房的官员,吩咐道:“五石山被我们炸开了,出来许多碎石,现在修建房屋不是紧缺石头吗?派人去取。”
又道:“百姓采石辛苦,所以我着人做出了火药,专门采石,回头你选些机灵的人送到军中,让秋将军教他们使用。”
注意事项,赵含章和傅庭涵早写好了交给秋武,让秋武一并教他们就行。
吩咐完,赵含章便和傅庭涵回后院沐浴洗头。
采石,可真脏啊,尤其是对头发。
殷盛等人收到消息都愣住了,然后派人去五石山查探,只见围着五石山外围的石头被炸出来不少,都是成块的碎石头,塌了下来,就……一扒拉就能运走。
有的很大块,但也很容易采,只要泼热水,找到点再一敲,石头就能碎开,他们一直是这么采石的,现在嘛……
赵含章弄这么大动静就为了采石?
就为了让采石人不那么辛苦?
等了两天,他们每天都能隐约听到一些炸响,但已经不似一开始那么惊慌,确定赵含章是真的只为方便采石后,想多了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殷盛等人默默地不说话,鲁阳县本地士族田进却是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叫来儿子和孙子等人,与他们道:“先前我不服气,赵含章不过一介女流,纵然她一时得势,也不会长久,所以我不愿族中有人参与其中,以免引来祸事。”
“可如今来看,她或许很难长久,但就凭她这一颗仁人之心,便是最后会招来祸端,也能无悔。”田进道:“你们若还想出仕,便追随她去吧。”
一直想要去汝南郡的田辰闻言,立即看向他爹田启,“阿父,我要去参加今年的招贤考。”
小一些的田霁立即道:“我也要去。”
田启略一思索,看向一旁的二弟田胜,见他也意动不已,便道:“你们去吧,二弟,你也去,我在家服侍父亲。”
田进没有拒绝,和三人道:“既然你们决定了,那明日就去报名吧,再过几日就要考试了。”
招贤考先是各郡国考一次,选出最优秀的一批人送到陈县去再考一次,据说,陈县考场由赵含章亲自监考出题,她还要一一见过这些考生呢。
田辰对自己很有信心,觉得他一定能考过,二叔田胜也没问题,小弟田霁嘛……
田辰伸手拍了拍田霁的肩膀,“快回去看书。”
田启闻言皱了皱眉,“临时抱佛脚有何用?”
田进也摇了摇头,不过却没拦着两个孙子,和他们道:“下去吧,从此刻开始用功也可。”
赵含章对招贤考也很关注,她抽空翻了一下名册,挑眉,“这两日报名的人倒多。”
范颖道:“或许是过完了年,其他各县的人才陆续赶来。”
赵含章点了点头,问道:“可有女子报考?”
“有,”范颖道:“只是才有两个。”
赵含章翘了翘嘴角道:“有总比没有强,你留意一下,若真有才德便收了。”
范颖躬身应道:“是。”
赵含章没把火药坊放在南阳国,综合考虑后她还是决定放在陈县。
豫州现在有两个政治中心点,一是汝南西平,二就是陈县了。
赵含章要回陈县了,这东西还是应该放在眼皮子底下最安全,配置好的火药再运送到地方就行。
虽然会增加成本,但对方子的控制也更强。
赵含章等南阳国的郡考结束,出去巡查的王臬和赵二郎也回来了。
赵二郎身上带了些煞气,赵含章在鲁阳县里没少收到他的战报,他一路剿匪,为南阳国的人口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就这么绕了一圈,南阳国在籍百姓增加了八千多人。
赵含章对此很满意,见王臬虽然瘦了一圈,但和赵二郎相处得很好(王臬:哪只眼睛看见的?),于是放心的将南阳国交给赵二郎。
赵含章叫来所有南阳国郡守府官吏,宣布由赵二郎继任南阳国郡守,王臬和谢时被授予长史和司马之职,辅左赵二郎。
没人有意见。
虽然赵二郎大字不识几个,虽然他们没有经过朝廷,但……家天下的概念深入人心,豫州是赵含章的地盘了,南阳国被她收服,自然她说怎样就怎样。
看不惯官员们自会辞官。
辞官的人……还真没有。
殷盛等人也不傻,赵含章特特留下王臬和谢时,显然就是为了给赵二郎管理南阳国,以王臬和谢时之能,应该可以管好一个南阳国。
和赵二郎呆了一个月的王臬脸色憔悴,忍不住再次询问,“使君这就要走了吗?”
不考虑多留一段时间吗?
赵含章道:“我离开陈县许久,也该回去了。”
而且各郡国的招贤考陆续结束,通过的学子们也要前往陈县了,她得回去考试。
王臬只能依依不舍的送别她。
赵二郎比他更不舍,他还是第一次当这么大的官儿,虽然阿姐说多听王臬和谢时的建议,但他心底还是有些慌。
魏晋干饭人 第466章 行事有度
赵含章就伸手拍着他的肩膀道:“实在不安就写信告诉我,还有庭涵,我们都可与你帮助。”
但赵二郎认的字不多啊。
赵含章看向他身边的吕虎,浅笑道:“我已经让赵才过来了,以后写信这样的事可让赵才吕虎代笔。”
赵二郎应下,依依不舍的拉着赵含章的手,“阿姐,我要当多久的郡守?”
“那要看你的本事了,”赵含章道:“你要是本事大呢,那很快就会被召回去了,你要是没本事呢,也会很快被召回去,差别只是荣誉的回去还是屈辱的回去。”
“二郎,你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你有悯人之心,只要努力学习法度规矩,多听下臣建议,必能做好一国郡守,阿姐等着你回陈县,到时候阿娘也会和阿姐一样为你骄傲的。”
赵二郎很怀疑,“真的吗?”
赵含章狠狠地点头,“真的!”
赵二郎最后是一脸忐忑和高兴的送走赵含章,他回头看到身后的王臬几人,本来想转身就回去的,但不知为何,阿姐的身影就从脑子里掠过,如果是阿姐,她会怎么做呢?
赵二郎就停下脚步,抬手冲着众官员行了一礼,道:“以后南阳国要多仰仗诸位了。”
王臬和谢时见他如此行事,眼中皆散出亮光,心中好似百花盛开一样欣喜。
殷盛等郡守府官员也很惊喜,赵二郎看上去也不蠢笨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