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陈午:……
他扫视一眼,见这栋房子虽然野草横生,似乎有许久不住人了,但布置都还不错,略一收拾就能住人。
他欲言又止了一会儿后点头,“多谢赵将军。”
赵含章很大方的道:“城南和城西的房屋,除了还住着人的房子外,你们可以任选,一户只能选一套,兵丁只能驻扎在营中,四方城门和兵营给你们,三天以后,自制好自己姓名的牌子挂在门外,我会让人去记录,牌子上还要记上户主和其户主名字。”
陈午应下。
赵含章便离开了,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她先支付了他们未来一个月的粮草费用。
这次她给的不是粮食,而是钱。
士兵们将一麻袋一麻袋的铜钱抬进来,冯龙打开,拿出一吊铜钱,解开,拿了一枚仔细看,和陈午道:“是官制。”
陈午呼出一口气道:“让人去买粮吧。”
“是。”
附近的人都跑光了,他们要买粮食需要走出好远一段,得去河东郡或者京兆郡买。
冯龙应是应下了,人却没走,他犹豫道:“将军,我记得拿消息说,皇帝只是委派了洛阳县的县令,是赵家人,河南郡其他县都没官,这些地方不归赵含章管吧?”
陈午一屁股坐在台阶上,沉默了小半天后道:“这里面又没人,没官,谁占了就是谁的,她说任命就任命吧,有人有官的地方还能抢呢,这有啥稀奇的。”
“是不稀奇,可她打着皇帝的旗号呀,那这事儿传出去,万一皇帝派人过来,我们是听哪边?”
陈午道:“除非她赵含章叛国投敌,不然谁出钱我们听谁的。”
皇帝要是肯出钱养他们,他也可以听皇帝的,可他会出钱吗?
李头立即点头道:“对,谁出钱我们听谁的,”
陈川忍不住道:“传出去世人岂不是又要骂我们有奶便是娘?”
陈午不在意的挥手道:“骂就骂了,能活着就行。”
冯龙几个一想也是,这才把钱装上他们的牛车,点兵出去买粮。
乞活军有专门的买粮队,又累又饿,随意坐在街道上的乞活军们看到买粮队赶着几辆车出来,前面两辆车上还有麻袋,便知道他们要出去买粮了。
于是原本有些半死不活的乞活军们情绪热烈起来,高兴的和买粮队打招呼,“路上注意安全呀。”
“快去快回呀。”
等陈午出来,让他们去城南和城西挑房子,他们也颇有兴致的去了。
换做以前,他们是不费这个劲儿的,现在到处是空房子,并不难得,难得的是粮食和钱财。
他们依旧按照以前的习惯,几家住在一个屋子里,这样平日可互相照顾,一旦有战,也能快速的反应。
他们并没有把谷城当做久居之地,即便赵含章要发种子给他们种地,他们也不觉得会在这里停留很久。
自出走,他们就没再哪个地方待足一年。
所以他们挑选房屋也随便,推开门,确定里面没人住的痕迹,就一人一间房,有的甚至是一家一间房的住下。
所以,等赵含章派人去记录木牌时,看到的就是每扇大门外都挂了几张木牌。
军中的后勤官立即跑去找赵含章禀报这个情况。
赵含章笑了笑后道:“照实记下来,这样也好,能容纳更多的人,以后他们不吵闹就行。”
因为这句话,后勤官们再去记录木牌的时候就一再问道:“确定如此分配了,不改了?”
乞活军们嫌弃他们啰嗦,不耐烦的道:“确定了,确定了。”
一个半大少年脏兮兮的靠在门上,抖着腿道:“再过半年我就要去军中了,都不住这儿,问这么多干啥,难道这屋子还能供我住一年啊。”
后勤官瞥了一眼他的腿,道:“你们将来不后悔就好,一旦造册可就不能改了。”
半大少年不在意的翻了一个白眼道:“那么多空房子,我要真想单独住,随便再找一间就是。”
“那可不行,现在那些房子都是我们使君的,外人不得再随意侵占。”
半大少年:“谁住啊?这城里也就城西那头还有几户人家,除了我们,还有谁住这房子?”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
傅庭涵带着人押送粮种和一批人过来。
魏晋干饭人 第547章 汇合
“那十万人带回洛阳了,洛阳附近的几个县都空了,所以我这次带了五百户过来安顿。”傅庭涵上下打量过她,见她没受伤就放下心来,道:“范颖也过来了,正在外面等着要见你呢。”
“怎么不进来?”
傅庭涵笑了笑道:“她愧疚呢,自觉有负你所托,所以不敢进来。”
当时赵含章从石勒手里救下了二十万人左右,全都丢在了项城,由范颖管理。
那些人全都是跟着东海王从洛阳逃出去的。
洛阳那么大,一城就有五六十万人,这二十万人拉回来并不难安置,正好可以把死气沉沉的洛阳盘活。
所以走前赵含章就给她留了话,让她把人看好。
谁知道赵含章前脚一走,后脚便有人离开队伍。
整二十万人呢,这里面有溃散之兵,有贫民百姓,有寒门士族,还有世家旁支及其家眷。
里面甚至还有一乱就被冲散的官吏和士大夫。
他们心思活泛,已经逃出了洛阳,自然不可能再如此落魄的和赵含章回洛阳,所以他们自选去处,直接离开了。
范颖拦不住,因为赵含章留下的兵马只有一万人,她不敢行事太严厉,以免反噬。
但没想到,当中有些人离开后一天又回转,然后就鼓动了更多人随他们离开。
因为人多事杂,大家去留随心,范颖一开始没留意,待有大量的人离开她才察觉不对,一查才知有人在难民中传谣言,鼓动大家去兖州。
本来浩浩荡荡二十万人,不过几天的时间就只剩下十万不到了。
范颖伤心得很,被赵含章叫进屋里,她当即红着眼圈下跪。
赵含章忙将她扶起来,道:“这事不怪你,是我自己思虑不周,当时应该将人分而治之的。”
范颖更难过了,“使君冒险救下这么多人,而我却连人都没能留住,实在无能,请使君重罚。”
赵含章正要安慰她,一旁的傅庭涵道:“既然有过就罚吧,使君一向赏罚分明。”
赵含章顿了一下后道:“行,那就罚俸半年,你这次的功劳相抵。”
范颖张大嘴巴,“就,就这样?”
“不这样,难道你还想辞官不成?”赵含章叹气道:“我身边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你莫不是要此时离开?”
范颖连忙道:“只要使君用得上我,我愿一辈子追随使君。”
赵含章就点了点头,“那就好,你去安排迁移过来的难民吧,做好登记造册的工作,在城南给他们圈一块地,由着他们选择种,不可错过农时。”
“是,”其实现在已经有些晚了,好在今年春天来得晚些,现在还时不时的有倒春寒,所以能补种,往年,这会儿才开始春耕,已经是迟了。
范颖问,“那此县县令是谁?”
赵含章道:“我也正头疼呢,你可有推举的人选?”
范颖摇头,“我去将今年取中的考生名单取来?”
赵含章笑着颔首:“去吧,我也正打算从这里面选人。”
这是她选才最主要的途径,赵含章手指轻点,道:“除此外,这次带回来的人里应该有不少人才,范颖,你拟一张公告,在洛阳、谷城各县中张贴,就说我求财心切,自认有才者,皆可上县衙自荐。”
“是。”
范颖立即下去安排。
范颖进入工作模式,赵含章这才来得及问傅庭涵洛阳的情况,“带回来的人你们都安排好了?”
“差不多了,北宫将军和米将军去接人的时候代为接管了他们的财物,将人押送了回来,没有钱财,又有甲兵在侧,他们就不得不回了。”
傅庭涵顿了顿后道:“不过其中有不少人心中气恼,言语就出格了些,难民们都被挑动得情绪很大,并不是很服从衙门管理。”
他道:“汲先生让你尽早回洛阳,重罚北宫将军和米将军以收拢民心。”
赵含章就伸手扶额,这个主意是汲渊出的,北宫纯和米策只是执行人,现在要严惩两个执行人。
赵含章失笑一声,摇了摇头后应下,这种政治手段,将来用的次数很可能还会参加,她的手下们也的确要熟悉一下了。
不过她已经想好怎么补充北宫纯,米策那里……
赵含章想了想后道:“你说我让米策镇守颍川郡如何?”
“你之前不是属意荀修吗?”
“荀修脾气急躁,不如米策稳妥,现在豫州和洛阳最要紧的就是安定,让百姓休养生息,米策虽不如荀修能力出众,但性格沉稳,为人厚道,由他驻守颍川郡百姓也能更快安定。”
傅庭涵点头,“好。”
他顿了一下,问道:“河南郡呢?”
洛阳隶属河南郡,河南郡隶属司州。
皇帝只同意了赵宽任洛阳县令的举荐书,但赵含章愣是趁此染指司州河南郡其他县,比如谷城,再比如阳城。
傅庭涵轻咳一声道:“我出来的时候,汲先生说,你既然要在谷城屯兵,为何不一举拿下整个河南郡呢?”
赵含章挥手道:“现在洛阳附近几个县基本都空了,哪里用得着我亲自去拿?有县令的建议一下,没县令的派个县令过去接收就完了,我们只要保证这一片不再有外敌来扰,百姓们自己会回来的,到时候自然也就热闹起来了。”
傅庭涵点头。
俩人交换了许多信息,其实就是谈工作,等谈完,赵含章就拉着他起身,兴冲冲的往外走,“走,我带你去见陈午,你记得陈午吗,我已经和你说过的,很有名的乞活军将领。”
傅庭涵:“你没说过。”
赵含章停下脚步,“我没说过吗?”
傅庭涵点头,“你说过乞活军,但没说过陈午是很有名的乞活军将领。”
“那估计是我忘了,走,我带你去看。”
“不过这名字的确有些耳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傅庭涵被她拉着走,快到将军府时想起来了,道:“我记得你以前收过一个人,叫陈晚。”
“嗯?”赵含章道:“陈晚我知道,他打仗还算勇猛,我让他跟着千里叔了,对了,千里叔有消息回来了吗,苟晞可是答应过我要把剩下的四郡国还给我,他们的人退走没有?”
傅庭涵习惯了她歪楼,抽空回了一句,“苟晞说,要等陛下安全到郓城才退,千里叔已经陈兵边界等候了。”
他道:“我记得陈晚说过,他就是乞活军出身,还有个族兄在乞活军里呢,好像就叫陈午。”
赵含章一听,脚步停下,眨眨眼,“这么巧?”
魏晋干饭人 第548章 信任
陈午还真认识陈晚,对方不仅是他兄弟,也是他的手下。
他叹气道:“当初我们在冀州和石勒交手,一整支队伍都被打散了,我还以为他死了呢,没想到投到了将军手下,他倒有运道。”
陈午抱拳笑道:“以后还请赵将军多多照顾。”
赵含章颔首应下,对留下乞活军更有信心了。
赵含章将傅庭涵介绍给他认识,“这是傅庭涵,我未婚夫婿,若是我不在,将军有事要请示,见他如见我。”
陈午不解,“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事吗?”
赵含章:“……谷城兵防建设,我们是不是需要商量着来办?”
陈午不由看向一旁的李头几人。
李头快言快语道:“我们不就是守城门,盯着外面吗,有敌来犯就打呀。”
赵含章和傅庭涵:……
赵含章连忙道:“不不不,兵防建设我们还是要做的,前哨,关隘,该建的都要建起来,我看过,你们的弓箭也很少,守城弓箭消耗极大,怎能没有呢?”
陈午觉得她心真大,道:“赵将军,非是我等不愿,而是没有啊。”
他道:“在我看来,兵之所屯,食最为急,您只要给足我们粮草,乞活军是一定会坚守谷城的。”
“那也得守住,而且要以更小的代价守住,”赵含章道:“若是全军覆灭,伤亡惨重,我守这座城的意义何在呢?”
陈午蹙眉,“谷城不是为保洛阳吗?”
赵含章一脸正色道:“洛阳有天险,它是重要,但谷城也重要,谷城里的人也重要。”
她道:“你没有箭,那我们就造箭,这么多人总能找到会造箭的人,大家学习学习,办个箭坊就是了。”
陈午忍不住抓狂,“赵将军,我们没有箭头啊。”
“这个正是我要和将军说的,箭头我有。”赵含章看向傅庭涵。
傅庭涵道:“我这次来带了几个工匠过来,他们会打箭头。”
陈午一听,似有所感,“赵将军要为我们买铁?”
“不,是炼铁,”赵含章冲他咧嘴笑,“谷城有铁矿。”
陈午慢慢瞪大了眼睛。
这是傅庭涵从洛阳府衙里翻找到的,每年都有一笔赋税交到府衙里,也就是说,这铁矿还是私人开采的。
但从前年开始,铁矿就不再有赋税进衙了,谷城也三次陷落,想也知道矿山的情况也不会很好。
傅庭涵还找到了图纸,循着图纸,他们找到了那座铁矿。
赵含章牵着马逛了半圈,发现这座铁矿不小,当初开采的工人应该也不少,矿洞里有不少腐烂了的尸体,通过还算完整的衣服判断出,死的人中有采矿的工人,还有守卫和匈奴人。
陈午跟着来参观,看了一下这铁矿的规模,心痒痒,“赵将军,不若我派兵来守卫这座铁矿吧?”
有了这座铁矿,赵含章应该会长久的雇佣他们吧?
赵含章挑眉,笑着拒绝了,“这点儿小事交给底下的人去做就好,不过,铁矿也在谷城范围内,若有外敌来犯,的确需要陈将军施于援手。”
赵含章决定在这里打箭头,但在军营附近建一个箭坊,箭坊就由陈午和谷城县衙一起办,在那里组装箭。
这些箭可不止供应谷城而已,还有洛阳呢。
赵含章嘴角微翘,呼出一口气来,从她的人中挑选了一人做铁矿的管事,又让曾越选了一队人马前来保护铁矿。
傅庭涵逛了半圈,丈量了不少数据,对铁矿的布置心中有数后便和赵含章道:“我们回去吧。”
赵含章点头。
带陈午等人回去,她笑道:“陈将军,以后谷城和铁矿就要拜托你们了。”
沉思的陈午回神,连忙点头道:“好说,好说。”
回到谷城,赵含章继续头疼谷城县令人选。
桌上摊着今年取才的名单。
傅庭涵看了一眼后问道:“还没选定人?”
赵含章叹息一声,合上名单道:“合适的已经调派出去,不好再抽调,不合适的,放在这个位置上,危险太多。”
“你胆子倒大,直接把铁矿暴露给陈午。”
赵含章笑了笑道:“也瞒不住,他一时不知,但只要有外敌攻打谷城,铁矿求助,他也就知道了。”
“既然都会知道,不如利益最大化,”她道:“将箭坊一半的经营权给他,不仅收买他的心,也能让他和我绑定得更深。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吧。”
傅庭涵:“所以谷城县令一定要慎之又慎,既要心细,也要胆大。”
赵含章点头:“不错。”
她现在是相信乞活军,但又不是完全的相信,所以她得留一个人牵制陈午。
可她现在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啊。
傅庭涵也知道她的难处,沉吟片刻道:“谷城这边需要做的事不少,我从洛阳带来的五百户要落户,不如交给范颖吧。”
赵含章用范颖用得很顺手,不舍得让她外放。
傅庭涵道:“先代管,等你找到合适的人接手再把她召回。”
赵含章这才点头,“也好。”
傅庭涵道:“走吧,洛阳那边还有许多事等着你呢,赵宽刚到洛阳,只是因为北宫将军和米将军态度强硬,所以被迁回洛阳的难民都很不服气,这两天偷逃的人不少。”
那些都是良民,既不是犯人奴隶,也不是军籍,他们总不能因为他们迁徙就把人给杀了吧?
现在天下到处是流亡的难民。
赵含章也知道洛阳的事更急,于是留下元立和一支亲军帮范颖,第二天便启程回洛阳。
陈午将人送到城外,目送他们走远就转头看向范颖,“范县令,以后就有劳了。”
范颖微微欠身,“都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以后陈将军有需要,只管来找我。”
以后乞活军的粮草也由她负责。
陈午笑着点头,俩人在城门口就分开,范颖回县衙,陈午则去看在建的军营。
陈川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忍不住道:“赵含章就这么放心走了,她留下的元立只带一百兵,那里面还是以文书和军需官为主。”
陈午问道:“你想占谷城吗?”
魏晋干饭人 第549章 春意盎然
陈川沉默,说真的,他有点儿想,这里有铁矿,占下来,意味着他们可以一直补充军备。
陈午就冷哼一声道:“你敢占吗?占了以后你能守多久?”
“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他道:“赵含章的粮草一月一送,后面有可能还会再压缩时间,地里才播下的种子能收获了吗?”
“没有粮食,一切都白搭,就是有粮食,洛阳到谷城,朝发夕至,我们才有五千兵,她手上有多少兵马?”陈午道:“你觉得我们能守住谷城?”
“这世上如我这样清醒的人不少,但似她这样有宽大胸怀和信任的人却不多,便是为她这份信任,我等就不能做背信弃义之事。”他幽幽一叹道:“这才是她的高明之处啊。”
陈午不会背叛赵含章,至少这一年里不会。
洛阳城外有了一些变化,不再是荒芜死寂的一片。
官道一旁的田里有人正在挥鞭子驱赶牛犁地,先前杂草丛生的田地成了黄褐色为主,下面的土被翻起来掩埋住青草。
旁边的坡地上也有不少人,正挥舞着锄头劳作,人还不少,几乎每块地里都有人。
赵含章勒住马,让曾越带着人先行,她则和傅庭涵下马,朝地里走去。
听荷和傅安连忙下马跟上。
陈老汉将豆子沿着土垄撒下去,他的小孙子光着脚丫子走在后面,用脚把土扫下掩埋起来,深一处,浅一处的。
陈老汉看见了,一边骂他,一边把人扯到跟前来,把装了豆子的篮子挂在他身上,念叨道:“让你撒豆种,你就往嘴里塞,让你掩土,又不会,这可是今年的口粮,种不好没吃的。”
陈老汉轻轻地拍了他的手背好几下,训戒他道:“不许偷吃豆种,就按照我教你的,把豆种撒下去知道吗,不许多,也不许少。”
小孙子乖巧的应了一句,抓了一把豆子,小心翼翼地往沟里撒。
陈老汉看了一下密度,勉强满意,就跟在他后面掩土,时不时的抬头看他一眼,确定他没偷吃才放心。
赵含章下到地里,看到没掩住的黄豆,就捏起一颗来看,颗粒饱满,看着还不错。
她笑了笑,把豆子丢下去,顺手把土给它埋上了。
赵含章看了眼背对着他们,渐行渐远的陈老汉及其孙子,走到田埂边看人犁地。
田里的土有些湿润,但并没有水,洛阳这两年干旱,除了河边还能蓄水做水田,其他地方的田多数时候都是干的。
赶着牛转圈圈的金老汉也看到赵含章他们了,刚才有军队经过,他们也都看到了。
他瞥了一眼他们身后不远处的马和停留在上面的十来个兵,扬声问道:“两位是官爷?”
虽然是俩人一个是女子,一个是男子,但这段时间洛阳城里负责安置他们的官员有三四个是女郎。
他们也已经知道,那位新的豫州刺史、汝南郡公是一位女郎,就是之前名声极大的赵含章。
或许是因为她是女郎,她手底下也有不少女郎当官。
在这个头儿一茬一茬换的乱世里,百姓们接受良好。
就是明天有人告诉他们一头猪成了皇帝,他们也不觉得惊奇,并且会很快接受。
赵含章倒没否认,笑着颔首,问道:“老丈,这块地要种什么?”
“粟。”
“粟好啊,不种小麦吗?”
“小麦已经种下了,”金老汉手一抬,指着远处一大块田道:“喏,种的的那一块。”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问道:“老丈家中有几口人,今年要种几亩地?”
“我家四个,就我和老婆子带着两个孙儿,”他道:“种五亩麦子,五亩粟,还有五亩的豆。”
赵含章问,“家中分了几亩地?”
“四十亩。”金老汉道:“我和老婆子一人二十亩。”
但其实他们种不完,一是劳力不够,二是时间上不允许。
没有种完,赵含章也不惋惜,笑道:“这样也好,不管是粟还是麦子都吃肥,等到秋收结束,可以换着种,让土地休养生息。”
金老汉一听,知道她懂种地,当即高兴起来,“正是呢,里正也是这么交代我们的,还让我们在田里种豆子,说豆子养地,可我们这么忙,哪里能为了养地种豆子,也就种几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