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魏晋干饭人 第563章 不能
赵含章在正房门前和荀修狭路相逢。
此时荀修正被两个士兵架着胳膊往外抬,脚微微悬空,两相遇见,两个士兵和被抬着的荀修一脸僵硬的看着赵含章。
赵含章啧啧两声,上下打量片刻后目光落在他身上某处,“荀将军厉害,受了三十军杖,倒比只受二十军杖的米将军轻松,这就能下地了?”
荀修忙让士兵将他放到地上,他捂着后腰勉强站住,“使君,我就是在家闲得无聊,所以让人把我抬过来的,我其实也不太能下地的。”
赵含章冲他的两个士兵道,“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把你们将军抬回去。”
两个士兵立即抬起荀修就要走,赵含章眼睛一瞪,“往哪儿抬?”
赵含章下巴一抬,示意他们往屋里抬。
两个士兵看向荀修。
荀修:“看我作甚,还不快遵从使君命令。”
他两条胳膊被这么抬着,很累好不好?
两个士兵连忙将他抬进屋里,赵含章跟在后面进去。
趴在席子上的米策看见去而复返的荀修,就跟什么都不知道一样,一脸惊诧的道:“荀将军怎么又回来了?”
赵含章目光扫过他和门的距离,他们在门口说话又没压低声音,不信他听不到。
米策似乎才看到赵含章一样,大惊,“使君怎么来了。”
手臂一用力就要爬起来行礼,赵含章抬了抬手道:“行了,不必多礼,你先躺,趴着吧。”
米策小心看了一眼赵含章的脸色,发现还行,不像生气的样子,便皆解释道:“荀将军病中无聊,所以过来找我说说话。”
说着话的功夫,他趴了回去,可能是因为动作过大,掀起一阵风,压在身下的纸就哧熘一声飞出来,卷了卷后落在赵含章脚前。
荀修瞪大眼睛,伸手要抓,但他一是离得远,二是还被人架着,所以没够着不说,还牵动了屁股上的伤口。
赵含章俯身捡起来,发现是洛阳城的简易地图,上面画了各条街道,圈出了各个坊市。
在这地图之上,用朱笔圈了十几个圈圈。
赵含章认真的看了看,发现被圈起来的有住宅,也有商铺,很分散,位置有好有坏。
荀修和米策一脸懵的看向彼此,然后老实的趴着不动了。
荀修也趴着了,他的心口正在滴血。
赵含章和米家的士兵招了招手。
士兵特别会看眼色的抱了一张席子过来,铺在米策和荀修的正对面,还贴心的拿来一个蒲团。
赵含章就跪坐在他们对面,冲米策就伸手,“还有吗?”
米策不由看向荀修。
荀修低着头,下巴放在手背上,既不言语,也不看米策。
赵含章坚持的看着米策,米策便慢悠悠的抬起上半身,从身下又抽出两张纸递给赵含章。
纸上还是洛阳,不过是另外两边。
除了被烧得差不多的城北外,这是城南,城西和城东都囊括了呀。
赵含章数了数上面被圈起来的数量,问道:“这些商铺和宅院的规律是什么?附近住着人?”
见荀修和米策呆住,她便知道自己猜对了,她笑了一下,颔首道:“这个法子是不错,现在大家都忙,特别是赵宽,洛阳城里空的宅院和商铺还未来得及收回造册,在已经住人的附近选个空宅院,往里放个人便能占住一个大房子,洛阳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衙门的人不会勘验得很详细,就是仔细也不怕,花点钱就就行。”
荀修和米策:……
他们的主公为啥不像个世家小姐,而是像个经世的老吏?
赵含章笑着将纸递给荀修。
荀修哪敢再接,连忙道:“不敢,这些本来就是要交给主公的。”
赵含章掀起眼皮看了他一会儿,见他额头微汗,便笑道:“我会转交给赵宽的。”
他是洛阳县令,这些事都归他管。
赵含章将这三张纸随手交给亲卫,开始打量趴在席上的俩人。
荀修和米策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不由的挪了挪身子。
赵含章目光温柔的问道:“伤好些了吗?”
俩人一起点头,“好多了。”不然也不能凑在一起想弄一笔资产。
这可是洛阳,虽然皇帝迁都了,可他们都觉得等天下安定,皇帝肯定还要再迁回来的,到时候一处宅院可值不少钱。
“好了便好,”赵含章道:“那你们休息两日便回豫州吧。”
两日一起瞪眼,“回豫州?”
“是啊,”赵含章道:“先前我为你们请功,陛下已经都允了,你们现在不仅是将军,还是颍川郡和弋阳郡太守,两地都不能离开太守时间太长。”
荀修不由的和米策对视一眼。
以前他们虽然有领兵之权,却无治理地方的权利,何刺史也有意约束他们,赵含章接手豫州后虽然经常给他们指派任务,却也更倚重他们。
这次更是为他们请封太守之责,有了这个权利,养兵就更方便了。
赵含章的确是想让他们自己养兵,至少一定程度上放宽权利,于是三人就谈了一下屯兵政策。
目前屯兵政策做得最好的是汝南郡,“赵驹手中的那支兵,非战时,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如今百姓离散,荒地颇多,你们把将士们带回去,正好可以开荒屯田。”
荀修和米策也都听说过赵含章在汝南郡屯田,安排了近十万士兵,那些人战时是兵,平时是民,农闲时操练,拉上战场,比现征兵要少死很多人,又不荒废田地。
荀修和米策都点头。
赵含章道:“对于屯兵,我只两点要求,一,不得侵占百姓良田;二,不得薄待屯田的将士。”
她道:“匈奴野心勃勃,就是鲜卑也虎视眈眈,而洛阳和豫州就挡在他们南下的路上,因此,每每兴战,豫州都会首当其冲。”
“只要上战场,我们就要倚靠士兵,不然,任是我等再英雄,也只有一个人,所以不要薄待他们,”赵含章道:“我要的是一支可以交付后背的军队。”
荀修和米策一脸正色,肃然点头,“是。”
赵含章点了点头,起身道:“行,你们继续聊天吧,我看三天后就是黄道吉日,你们让手底下的人点兵,准备启程吧。”
荀修和米策同时脸一苦,觉得屁股一阵阵的痛,连忙叫道:“使君,能不能再多宽限几日?”
赵含章冲他们露齿笑,“不能!”
多留一天,她就得多出一天的粮食,两支军队五万多人,一天得吃去多少粮食?
魏晋干饭人 第564章 心折
赵含章都亲自找上门来了,荀修和米策不得不屈服,让手下准备准备启程。
当然,赵含章不是用完就扔的人,除了两郡太守的职位外,赵含章还从赵二郎搜回来的一堆破烂,哦,不,是战利品里选出来许多木架子,打了两辆超大的马车,往里面垫上十几层草席,上面再铺两层布,绝对松软好趴,跟她以前用的席梦思没差。
启程那日,她亲自去城门口送人,汲渊陪着她一起。
俩人勉强撑起腰站在军前接受赵含章的送别。
赵含章目光扫过他们的腰,让人将马车拉上来,“两位将军的伤还没好,不宜骑马,坐马车回去吧,路上慢行。”
赵含章偏头,听荷就捧了两个盒子上前,赵含章一人递给他们一个,含笑道:“这是送给两位将军的礼物,将来若能奉陛下回京,两位将军青云直上时用得上。”
荀修和米策一脸疑惑的接过,不好当场打开看,谢过后就揣怀里。
俩人抱拳道别,赵含章冲他们挥挥手,目送他们上马车离开。
马车走出一段,撑着没敢坐实的荀修才在亲卫的帮助下趴下,一趴下他就察觉出好处来。
他还整个身体往下压了压,感受到瓷实的软,他就摸了一把上层柔软的布,“使君竟如此大方,这是给我叠了多少匹的布啊。”
说罢他探头要从侧边数,结果掀起垂下来的被单才发现底下全是稻草编织的席子,只上面两层是布。
荀修:……
亲卫跪坐在一旁,从车脚拎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水道:“使君说了,布匹且没有稻草软和呢,您别觉得随处可见便贱,东西要适用才是最好的。”
荀修撇撇嘴,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抠门和没钱?
赵含章没钱了,他这两天就听说了,赵宅里的饮食质量直线下降,以至于经常跑回家用饭的赵二郎都不怎么回家,整天待在军营里了。
常听闻先上蔡伯有钱癖,极吝惜财物,看来赵使君继承了其祖父的特性啊。
“盒子呢,拿来看看使君给了什么东西。”
亲卫立即把盒子掏出来,刚才帘子一放下,荀修就随手把盒子往角落里一丢。
荀修将塞了稻壳的枕头放在下巴上,接过盒子直接打开了。
里面是几张薄薄的纸,连颗珠子都没有。
荀修拿起纸,随手将盒子抛下,蹙眉道:“这是什么?”
一打开,他立即又掩起来,他忍不住看向亲卫,眨了眨眼。
亲卫一脸迷茫的看着他,“怎么了?是使君送的东西不好吗?”
荀修就低头看手中新鲜出炉的房契,摇头,“不,是太好了,赵使君怎么这么大方?”
房契是新做的,看得出来,因为上面有日期。
房契很大张,展开来老大一张,上面不仅有宅院或者商铺所在的位置,面积,朝向,甚至还有所得缘由。
上面就写了,是因为荀修在保卫洛阳,营救皇帝中立了功,这处宅院商铺赏赐给了他。
荀修翻了翻,发现一共有六张房契,其中两张是宅院,四张是商铺。
有一处宅院是他之前占着住的那间,听说原先是曹家的宅子,后来落在了贾家手里,三年前洛阳陷落,贾家跟着皇帝跑出京城后就没再回来,这宅子就落在了东海王手里。
这宅子要是有主,买下来估计得千金。
荀修心情复杂,将放弃小心的折起来收好,“是我误会使君了。”
亲卫连连点头,羡慕不已,“将军以后若高升来洛阳,那也是有家底的人了。”
荀修深以为然。
京都居住可不容易,尤其是还有房有铺,他都还没正式来洛阳,就已经把所有的都准备好了。
“就是可惜,现在洛阳不是京都了,不知道房价会不会降低太多。”
亲卫:“那郓城怎能和雄伟的洛阳相比,等将匈奴赶出中原,天下安定,洛阳自然还是要迎陛下回来的。”
荀修就嗤笑一声道:“天下安定,除非换新主。”
他若有所思,“跟着陛下,这宅子和商铺可未必是我的,这些是使君赏赐我的,这洛阳自然还得她做主的时候才能说了算。”
亲卫不懂这些,但这不妨碍他去理解,“就和我只跟着将军一样,因为卑职的军饷和粮草都是将军给的。”
荀修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目光,要是皇帝主政洛阳,他可凑不到皇帝跟前,围在他身边的人太多了。
赵含章就不一样了。
荀修不敢说自己在赵含章跟前是数一数二的,但一个巴掌数着还是能数到他的。
荀修盯着盒子若有所思起来,“这宅院和商铺若久无人打理会荒废的,得找个人来洛阳将商铺经营起来,还能打理宅院。”
“卑职这就去找人?”
荀修嫌弃的挥手道:“军中这些人只会呼喝打架,谁会算账做生意?等回颍川郡,找族中的人过来打理。”
相比于外人,荀修更信任族人。
与此同时,米策也刚打开盒子看,看到盒子里的房契,他亦感动不已,他略一思索就让人把他的谋士请上车,“使君给了我四个铺子,如今洛阳百废待兴,什么都缺,正是赚钱的好时机。”
谋士亦点头,“虽然回来的人说一穷二白,所有的钱财都被使君掠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肯定还有财富,且他们获取财富也比普通人更便利,这门生意可做。”
米策道:“等到陈县你就悄悄离开队伍,弋阳郡地处豫州之难,很是安稳,其余流民之类的问题我一人便可解决,你带人从陈县回洛阳。”
谋士心领神会,“将军觉得什么货物好卖?”
“布匹、粮食和瓷器吧,”他道:“可惜粮食这门生意我们抢不过使君,干这个也太打眼,你多进些布匹和瓷器吧,还有琉璃,多买点儿。”
谋士皱眉,“听说傅大公子在洛阳也建了琉璃坊。”
“虽然建了,但工匠要掌握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趁着这段时间多少赚一点儿,”米策道:“我们既没有北宫将军善战勇勐,也没有荀修一样的家世支撑,每每和使君要粮草都要排在最后,得多赚点儿。”
这些都是米策的私财,赚了也不会分给将士们,和粮草有什么关系?
不过谋士还是点头应下,决定到陈县就下车离开。
谋士看了眼米策拿在手里的房契,笑道:“我们这位使君甚是贴心啊,将来若有机会安居洛阳,将军不仅有宅院落脚,还有商铺可支撑日常生活,不至于在同僚跟前丢面。”
米策憨厚的脸上露出笑容,点头。
目送军队远去,赵含章长出一口气,“终于走了。”两个吞金兽走了,赵含章身上的担子瞬间轻松一半。
魏晋干饭人 第565章 想赚钱
洛阳只剩下赵含章亲领的赵家军、赵二郎的南阳国军队,还有北宫纯的西凉军了。
赵含章见赵二郎在这里玩得开心,干脆让留在南阳国的王臬暂代郡守之责,然后让赵二郎开始挑选自己的精兵。
“你先挑一千人,这一千人你每日都要操练,剩下的屯守新安。”
赵二郎:“新安是哪儿?”
“新安距离洛阳不远,那是一个小县城,我问过了,那里没县令,我会往那里派一个县令,你呢,就屯兵在新安,可与谷城、洛阳守望相助。”赵含章冲他招手,叫他来看地图,“陈午的乞活军在这里,北宫纯驻守洛阳,匈奴若要南下,必要经过谷城,鲜卑和长安的南阳王要是过来,则必须经过新安县,你们两个都是北宫纯的先锋。”
“而洛阳是中原的门户,鲜卑和匈奴要是南下,要是绕过洛阳,战线会拉长,他们粮草不济,还很有可能被洛阳切断后路,被我们关门打狗。”赵含章越说越觉得让北宫纯守洛阳是最好的。
她眼睛亮晶晶的,“去年刘渊绕过洛阳打豫州,要是守洛阳的是北宫纯,刘渊要么被我们围死在豫州,要么,他只能往东逃命,去兖州,经冀州回去。”
可惜守城的是东海王,他就这么干坐着等刘渊对上苟晞,白瞎了这么一个驱逐匈奴的好时机。
赵含章也只是惋惜了一下,然后就回归正题,“去新安之后,你不仅要练兵,还要学着屯兵,谢时还是跟着你去,不懂的就请教先生,知道吗?”
赵二郎点头,“阿姐,屯兵我会,就是种地嘛,我在西平的时候也跟着他们一起屯田了,我会种麦子和割麦子。”
赵含章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这次屯田不仅是种地,还得修路。”
想到这次经谷城回洛阳的官道情况,赵含章一脸嫌弃,“坑坑洼洼,灰尘满天,幸亏我们除了马就是牛车,不然马车快一些就得翻。”
别的先不说,先把路修了再说。
她道:“从新安到洛阳的官道就交给你们南阳国的士兵修了。”
赵二郎不知险恶,一口应下。
等谢时知道时已经完了,他无言的看着赵二郎问,“二郎就没问使君要东西?”
“要什么东西?”
“要钱!”谢时道:“修路不需要钱吗?”
赵二郎耿直道:“我阿姐没钱了,今天的晚食听荷都开始往饼子里掺麦麸了,烙出来的饼不太好吃。”
“……”谢时心累道:“修路,要钱!”
赵二郎不在意的挥手道:“我有钱,用我的吧。”
他扭头和赵才道:“去取我的钱盒来。”
赵才看了谢时一眼,转身去取了,不过他却没交给谢时,而是拿在怀里打开给谢时看。
谢时看到里面的金银锞子和一些银锭铜钱混在一起,就知道这是他自己积攒的零用钱。
谢时挥了挥手,让赵才收起来,问道:“二郎,你那么多战利品呢?”
不说房子铺子这些,他可还抢,哦,是收了很多珍珠宝石金银器物之类的东西。
赵二郎道:“我全给阿姐了。”
谢时:“……罢了,我去要钱吧。”
赵含章终于坐在桌前,拿着一个算盘对着账本计算。
一旁正在批公文的傅庭涵听到这珠算声越来越小声和稀疏,便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缺口很大吗?”
赵含章拿着账本叹息,“主要是要养的人太多了,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范颖他们要是带回二十万人,我估计也养不活。”
十万人,正好是她的极限,就这还得很抠搜才能维持住呢。
傅庭涵翻了翻,翻出几张纸递过去,“陈县送来的,看了你或许能够开心一些。”
赵含章伸手接过,上面是赵铭给过来的军备清单,豫州都在正常运行,两处铁矿都有产出,好歹能供上军备。
“将军中破损不能用的兵器换下,交给铁匠熔炼做成农具吧,”赵含章将这几张纸折好粘进有记载的那页账册中,然后撑着下巴叹气。
傅庭涵抽空抬头看了她一眼,问道:“怎么了?”
“我在想钱。”她道:“我刚才一边算账,一边想从何处弄钱,然后发现只有三个地方可以弄到钱。”
傅庭涵挑眉。
赵含章道:“一是两江地区,那里一直还算安定,又是鱼米之乡,上次就从那里买了好些粮食;二就是江南一带,那里偏安一隅,我念叨那里的粮食和布匹很久了;”
傅庭涵见她停下,就捧场的问道:“第三个地方呢?”
赵含章就朝着北边动了动眉毛,“匈奴和鲜卑那里,这些年刘渊他们从中原搜刮了多少好东西去啊,两江和江南的士族其实一直仰慕中原世家贵族,要是能把那些东西买回来,转到南方去,不知能换回多少粮食和布匹。”
玻璃很赚钱,所以这两年傅庭涵就大量的制作玻璃,为的就是支撑起赵含章军队的花费。
可以说,赵含章名下的产业最赚钱的就是玻璃坊了,不管是商人还是士族,甚至是普通的老百姓,似乎都难以抵抗住透明精美的琉璃制品。
赵含章道:“我想,匈奴人和鲜卑人也很难抵抗的住琉璃的诱惑。”
傅庭涵:“除了钱,你最缺的应该是马了。”
“不错,”赵含章轻拍桌子道:“就是马!可惜匈奴人和鲜卑人对我们戒备得很,几乎不对汉人出售种马。”
每次买马,买回来的要么是已经阉割过的,要么是花费了大价钱买回来的劣质种马。
赵含章生怕配出一堆劣质马来。
每次她催马场出马,魏马头就和她要种马,可愁死她了。
傅庭涵:“你不是让伍二郎跟随并州使者去晋阳了吗?”
赵含章道:“光靠他是不够的,我想要培养一个挖我墙角的走私团伙。”
傅庭涵顿了一下才领悟到她的意思,“你是说,你想要一个在对方看来没被你发现,挖你墙角,占你利益与对方合作的人?”
赵含章点头。
傅庭涵脊背一僵,与她目光对视,“谁?”
赵含章就看着他。
傅庭涵:“……为什么是我?”
“也不需要你出面,就是借你的名头一用,偶尔表现一下就可以,这些事自然还是底下的人去做。”
傅庭涵:“比如?”
“比如傅安。”还有比傅安更能表现出傅庭涵身份的人吗?
魏晋干饭人 第566章 投靠
老实的傅安开始替傅庭涵接受外面的帖子。
傅庭涵少有才名,又有赵含章未婚夫的身份在,在回迁的难民意识到离不开洛阳后,便有人开始给傅庭涵递帖子。
谢时这段时间一直走访各家,为的就是抚平难民们心中的悲伤,使他们心甘情愿的留在洛阳。
自赵含章出罪己书,又将他们亲友的尸首从石勒手里带回来后,洛阳想要离开的人已经很少了。
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认命留下。
既然要留下,那自然是要把日子过好的。
傅安拿进来两张帖子,“郎君,这是新的拜帖。”
傅庭涵只抬头扫了一眼便道:“交给汲先生和赵宽吧。”
自从傅庭涵开始收帖子后,求不到赵含章面前的人开始求到他这里来,有明着来求职位的,也有来求钱财以度日的。
这都是正常操作,傅庭涵一律交给汲渊和赵宽处理,搁以前,这些帖子他都不会收,他只管在后方工作就行。
“但两张帖子有些不一样。”
傅庭涵这才停下笔抬头,“有什么不一样?”
傅安道:“这个叫司马厚,是宗室,不过其祖在高祖时便是旁支,但论辈分,您该叫一声表舅。”
傅庭涵微微皱眉,“他来找我做什么?”
“他想求郎君与赵女郎求情,让他出城,”傅安顿了顿后道:“听说他妻儿与他走散,当时是被石勒手下掳去,但女郎赎回来的人中没有他的妻儿,他觉得他妻儿还活着,他想去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