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赵含章摇头,“本就是用金银珠宝诱他们去攻打营帐,不能到头来什么都不给他们,让他们收着吧。”
汲渊心内满意,不愧是他看中的主子,比赵长舆还要得他心意,够大方。
汲先生这才问起她此次去见何刺史的事。
赵含章将经过仔细说了一遍,然后道:“章太守他们好像都没出城,都留在城里了?”
“是,所以现在各郡县军队都只有副官在,女郎是唯一一个出城的人。”





魏晋干饭人 第170章 不睡觉
赵含章就摸着下巴思考起来,汲渊打断了她的妄想,“女郎刚在何刺史面前过了明路,还是要乖巧守规矩一些的好,像什么抢人啊,捞人之类的事能不做就不做,惹恼了人, 官司要是打到朝堂上,何刺史不会保您的。”
他顿了顿后又道:“您祖父和何刺史关系实属一般,甚至还隐隐有些不和。”
所以苟着点儿,不是何刺史认同了你便是喜欢你,人家说不定就是退而求其次,你只是个其次。
赵含章目光和汲渊对上,从他眼里读懂了他没说出口的话。
赵含章还能说什么呢,当然只能按捺下心思了,只是到底可惜。
她背着手站在营帐前, 遥遥看着不远处黑暗中的星星点点火光,那里正围着一堆又一堆的人,还有可能是很有战斗经验的人。
“当下最难得的就是人了,他们怎么舍得不让他们吃饱呢?”
汲渊站在她的身侧,“只有女郎才会这样认为,绝大部分的人认为,当下最不缺的就是人,人命比草芥还不如,金贵的钱财粮草,他们怎会将这些宝物浪费在连草芥都不如的人身上?”
赵含章抿嘴不语。
汲渊:“女郎很好,但其实他们认为的也没有错,如今人的确很易得,您随便在哪条大道上摆下粮食,振臂一呼, 多的是来投靠的人。”
“只要女郎你养得起,天下的人都可招揽而来。”
赵含章沉思,“像先生这样的人也愿意为五斗米来投吗?”
汲渊笑道:“像我这样的人也是要吃饭的,而且我不是为五斗米来投的女郎……”
他的目光定定的落在赵含章身上, 道:“我是为了可以给许多人五斗米的女郎而来。”
赵含章与他对视,看到他眼中的认真,微微点头,转头继续去看着黑暗中的各处亮着的火光,“有人曾经和我说过,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那他对应的社会责任便有多大,上天应该是公平的,既然给了你聪明的头脑,那你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痛苦,你也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汲渊不解的看向赵含章,不太明白这一番话的意思。
赵含章继续道:“我曾经锦衣玉食,即便我一辈子无所作为,身有残疾,也能自在富足的过完一生,但那样的快乐其实很短暂和微小,没有根基,经不起一点儿推敲, 他说,这种快乐是虚妄的, 是低级的,我这么聪明,应该得到的是更高级的快乐。”
汲渊一头雾水,问道:“所以更高级的快乐是什么?”
赵含章轻声道:“尽自己对这个社会应该尽到的责任,付出和自己聪明才智相应的能力,这是我以前对自己的要求和目标,同样也适用当下。”
这一番话汲渊听懂了,他忍了忍,没忍住,“女郎还是应该多读书,这样说话才能够更简练些。”
不过他还是夸了一句,“女郎志向不错,若能庇护这一方百姓,的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其实,他觉得她的野心可以更大点儿,把这一方的范围再扩大点儿。
汲渊此时也雄心万丈,笑问道:“这话是谁和女郎说的?”
她爷爷!亲爷爷。
赵含章没回答他,而是呼出一口气,直接抬手在空中划拉了一大片道:“总有一天,这一片也终将属于我们。”
铁矿什么的,也都要属于他们,再不会受人掣肘。
汲渊也眼睛发亮的环视这一片。
赵驹安排完伤兵过来便看见一老一少正站在营帐前目光炯炯的盯着别人家营地里的火堆看。
赵驹也不由看过去,都是一样的火堆,并没有比我们的圆或者大,有什么可看的?
赵驹上前,“女郎,伤亡已经统计出来了。”
赵含章回神,转身道:“走,我们进营帐说。”
章太守没有出城,其他郡县的领头人也不知是怎么考量的,竟然呼啦啦跟着他去住驿站了,也都没出城。
于是也没人给城外的大军做主,他们就吃着灈阳城送来的那丁点粮食,再配上自己带的一点儿干粮,勉强度过了一晚上。
章太守房间的灯亮了便一直没灭,等到夜深了,送走了又一批人后他才看向外面,忍不住问,“赵含章还没回来吗?”
“没有。”
章太守皱眉,“难道留宿在县衙了?”
鲁锡元下去探问,很快回来禀道:“人傍晚时便出来了,直接出城,没有来驿站。”
章太守垂眸沉思,半晌后问道:“锡元怎么看此人?”
鲁锡元道:“虽是女子,但非池中之物,府君,我们之前都小看了她。”
章太守捏了捏手道:“她这是要和何刺史结盟?赵氏要为何刺史所用?”
鲁锡元摇头,“赵氏朝中还有赵仲舆呢,最多是合作和结盟,想用赵氏,何刺史还不够格。”
人家好歹是世家大族好不好,赵仲舆在朝中都当上尚书令了,官职远在何刺史头上,赵氏好好的自家族长不听,为什么要跑来听何刺史的话?
同理,赵氏也不会听章太守的。
章太守叹息一声,小声嘀咕起来,“还以为赵氏内部不和,长房和二房相争闹起来了呢……”
搞了半天,赵含章能力卓绝,而赵氏还真站在赵含章身后。
鲁锡元只当听不见,这样彼此也不会尴尬。
章太守回神,挥手道:“罢了,不必管她了,夜深了,先生去休息吧。”
但他就是睡不着,熄了灯后,章太守辗转反侧,心好似火烧一样,明明是他先见到赵含章的,论两家关系,章家也比何家要更近一些吧?
怎么赵含章就选择了何刺史呢?
赵氏,赵氏……
在豫州,赵氏代表着什么他最清楚不过,若能得他支持,相当于得到一个郡的支持啊。
章太守翻来覆去,最后坐起来,或许赵氏族内会有不同意见的人?
他最后一拍床板,决定找机会试探一下赵氏。
赵含章并不知道章太守的打算,她刚和赵驹核对完伤亡人数和名单,定好抚恤的东西。
见夜色深了,便让他们回去休息,在他们走出营帐前,赵含章突然想起来一事,“对了,何刺史身上有伤,我怀疑他伤得不轻,他这次直接承认我,也有可能和健康有关,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他可能命不久矣。”
汲渊:“……这么重要的事情女郎为何放到现在才说?既然已经放到了现在,为何不明天再说?”
今晚到底还让不让他睡觉了?




魏晋干饭人 第171章 细作
何刺史虽然做了掩饰,但赵含章还是发现了异常,尤其是最后俩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她能闻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澹澹的,新鲜的血腥味。
至于为什么到现在才说?
“他还能装作若无其事的招待我等,那说明一时死不了, 只要不是当场死了,此事就没那么急,”赵含章挥手:“就是告诉你们一声,夜深了,先生和千里叔回去休息吧。”
汲渊思索起来,“他受伤, 身边的人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对外面的控制肯定不及平时, 女郎, 我们要不要选几个人让他们跟着一起去寿春?”
赵含章本来没想到这些的,一听,立即侧身,“来来来,先生,我们进帐再谈一谈。”
汲渊瞥了她一眼,转身与她进去。
赵驹:……所以今晚到底还睡不睡了?
汲渊以前掌握的情报系统都交给了赵仲舆,他是族长,这是用赵氏的资源堆起来的,自然要交给他的。
而且赵含章也在有意的隔开自己和赵氏,那她就要培养完全属于自己的人手。
这一次的机会就很难得。
“这一次灈阳被围,他身边肯定有很多缺口,送人进去最合适。”汲渊道:“得多挑几个,可惜时间紧,来不及细细挑选,千里,你那里可有好的人选?”
作为赵氏前任部曲首领, 赵驹当然也奉命选派过细作, 对这种流程很熟悉,所以他想了想后道:“这次带来的部曲都不太合适,只能从底下挑选。”
汲渊:“可他们都是才招进来的,未必忠诚。”
赵驹道:“我知道几个还算机灵,又有家人一块儿投靠来的。”
汲渊松了一口气,“品性如何?”
“时间太短,也看不太出来,但从他们对家人的态度来看,倒是重情。”
“那就可以一用。”
赵含章道:“先把人找来,我们一个一个的谈,送去做细作,也要他们心甘情愿才好。”
但做细作危险性极高,而且孤身在敌军中,对身心的考验都很强大。
如果不威逼,那就只能利诱。
赵含章道:“这一次招的人似乎都很不喜欢分田地,那我们就分房子,分钱,分粮食,再许他们家中一个读书的名额。”
这个待遇,连汲先生都忍不住心动。
他问道:“许如此重利, 女郎想要他们做什么呢?”
赵含章道:“先让他们潜伏下来,也不需要做什么,就当做自己的确是何刺史的人,平时只要传递一些何刺史和寿春的消息,等将来需要用到他们做不一样的事时,自会有人去通知他们。”
汲渊:“那这个人选就得好好的选了,不仅要忠诚和机灵,还要够聪明才行。”
赵含章当甩手掌柜,“此事就托付给汲先生了。”
汲渊回神,“大军要在灈阳驻扎几日?”
赵含章道:“我倒是不介意多驻扎几日,只怕何刺史不愿。”
“我明白了,我明天就把人选出来。”
于是汲渊拉着赵驹回去,把他认为还不错的人挑出来,尽量将人的生平都摸清楚,俩人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大早就把他们挑了一晚上的人一个一个的叫到跟前来见。
赵含章起床,洗了一把脸,还没得及用早饭呢,秋武便找过来,“女郎,城里来人,说是何刺史请您一同去用早饭。”
他压低声音道:“还有商议退兵的事。”
赵含章就决定给大家省一顿口粮,于是道:“把我的早食给先生和千里叔,你们也别吃了,走,进城吃大户去。”
秋武高兴的应下,和季平一左一右的保护赵含章哒哒就跑进城。
何刺史很大方,让厨房为大家做了丰盛的早食。
赵含章一人一张矮桌,秋武和季平被留在外面,也被带下去用饭了。
章太守等人也已经到达,正坐在她正对面的席子上。
她因为住在城外,所以来得最晚,坐下后见章太守正看她,便抬手冲他行了一礼。
章太守笑着回礼,问道:“使君在驿站里为大家准备了房间,含章昨晚怎么没留在城中?”
赵含章解释道:“含章第一次带兵,经验不足,怕他们在外生乱,所以就出去看看。”
来了,又来了,这种怪异的谦虚让章太守心中一梗,笑容也勉强起来。
他似笑非笑道:“你倒是殷勤。”
赵含章冲他笑了笑。
何刺史这才进来,他坐在主位上,笑道:“大家都饿了吧,来来来,先用早食,这早上的饭食可是很重要的。”
大家笑着应下,等何刺史执快后大家才拿起快子开吃,没人提城外还在嗷嗷待哺的大军。
赵含章也没提。
她现在众人眼中算是何刺史的人了,又刚拿了人家的好处,自然不可能拆他的台子,而且,她带的粮草足够了的。
加上刚从匈奴军营帐里抢回来的一些,赵含章并不着急,所以她先夹了个包子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何刺史略吃了些,看了众人一眼,见大家都不提军粮的事,便只能自爆,他一脸歉疚的道:“真是委屈众将士了,昨天和今天给大军的军粮都不是很多,实在是灈阳被围困许久,粮草运送不进来,如今囊中羞涩啊。”
何刺史都这么说了,大家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表示理解呀。
于是何刺史顺势提到大军离开的事,反正就是,你们留下来也没粮草吃,现在匈奴军也退了,你们看你们啥时候走?
章太守没有说话,把问题交给大家。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拿不定主意,这和他们预想的不一样,和章太守承诺他们的也不一样。
所以他们跑这一趟,不仅耗费了军粮,死了将士,回去还得饿着肚子?
不过回去以后,现在也没法给士兵们交代呀。
赵含章低着头静静的吃着,把包子吃完,喝了半碗粥后便开始夹盘子里切成一块一块的肉饼吃。
何刺史见他们不舍得离去,只能点赵含章的名字,“含章呢,西平距离灈阳不远,若是今日启程,傍晚便可到达。”
赵含章用帕子擦了擦嘴巴,喝了一口水才笑着颔首,“是,所以待大军用过早饭我们就要启程了,此次来灈阳目的已经达到,灈阳县和使君平安,我等便安心了。”
何刺史大喜,立即道:“你们启程,我亲去送你们。”




魏晋干饭人 第172章 买粮食
大家一起扭头看向赵含章。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赵含章笑着应下。
几人不由轻蹙眉头,这也太谄媚了,还没得到一个结果就走?莫非她在何刺史那里得到了点儿什么,特意冲出来做马前卒的?
赵含章可不管他们的官司,西平和上蔡还有一堆事情等着她回去处理呢,想要何刺史出血岂是那么容易的, 之前他被困在城中,尚不舍得出钱给将士们拼命,更不要说现在了。
于她来说,时间比何刺史可能出的那点好处要珍贵得多。
何况,他们刚达成了合作。
赵含章特别爽快的带头离开。
其他人面面相觑,迟疑起来, 最后看向章太守。
章太守放在膝上的手瞬间握紧,片刻后扯出一抹笑道:“我们也去送世侄。”
没有说要走,倒是拉了一下和赵含章的关系。
赵含章笑了笑, 没有反对。
于是一群大老去送赵含章。
赵含章觉得,之后再离开的人,怕是无人能有她今日的待遇,她露出笑容,让赵驹整顿人马,她则和何刺史等人站在一处等着。
等到赵驹整顿人马拆掉营帐都快己正了,赵含章回头看了一眼后面正往这边张望的普通士兵们,与何刺史低声道:“使君您回头看。”
何刺史回头看,见是其他郡县的援军,一点儿规矩也没有,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正往这边张望,不由微微蹙眉。
赵含章道:“他们就是豫州的未来。”
何刺史以为赵含章是在讽刺他和豫州,正要说话, 就听到她感慨的道:“刘渊称帝,正指使大军进攻洛阳和豫州, 将来豫州全赖他们保护, 使君,若不能善待他们,不远的将来,再要他们出力,他们还愿意卖命于豫州,卖命于使君吗?”
何刺史到嘴边的话便顿住,蹙眉不言。
赵含章点到即止,等赵驹将人整顿好,她便冲着众人抱拳行礼,“诸位,含章便先走一步了。”
何刺史眉头松开,虽有些不悦,但还是笑着与她道别,“替我和你五叔祖问好。”
章太守也道:“替我和你铭伯父问好,我那又得了几坛好酒,知道他好酒,我给他留了一坛,改日让他去汝阴找我共饮。”
哼,谁还不认识两个赵氏的人?
赵含章全都应下,表示回去都转告。
其他人也笑眯眯的和赵含章告别,看着她飞身上马, 一声令下,西平县的援军便有序的离开。
几人眯了眯眼,听说这些人是赵含章这几日刚招的,虽然阵型也不整齐,但和他们的相比也不差,关键是他们都很精神。
想到她在战场上的勇勐,所有人心里都留下了一道痕迹,赵氏……在这乱世之中怕是会腾飞,即便不能更进一步,他们也比其他人更长远和安稳。
而在这个世道里,长远和安稳便拥有着最大的吸引力。
汲渊没有上前见何刺史,这是女郎的主场,他这个比较有名的谋士还是不要上前抢风头了。
要知道,以前郎主和何刺史的几次交锋他都有参与其中,他要是出现,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恨他。
等走出老远,混在队伍里的汲渊这才打马去追上赵含章,低声道:“选了三个人,都送到城里了,接下来就看他们能不能进到何刺史身边。”
“给他们留钱了吗?”
“留了一些,不敢多留,毕竟是上门投靠的。”
赵含章便点了点头,“回去后找个理由厚待他们家人,平日里多照顾些。”
汲渊应下。
赵含章扭头和赵驹道:“下令急行,入夜前回到上蔡。”
赵驹一愣,“还要拐去上蔡?”
上蔡和西平的方向不太一样,他们来时要绕道上蔡是为了接上汲渊和要他准备的粮草,可现在……
赵含章道:“西平现在缺粮,我们去上蔡买些粮食带回去。”
“可现在就要入冬了,匈奴军又在进攻豫州,流民肆虐,这会儿谁还愿意卖粮食?”
赵含章笃定道:“他们会愿意的。”
汲渊的目光扫过他们的这些人马,深以为然的点头,“他们一定会愿意的。”
天将黑时,他们才回到上蔡庄园,赵含章让士兵们在庄园外扎营,埋锅造饭,她带着汲先生回别院。
王氏都要睡下了,听说女儿回来,立即爬起来换上衣服迎出来。
见她一身盔甲,腰上挎着一把长剑,举着一盏灯笼笑着冲她走来,王氏恍忽间似乎看到了她父亲。
“阿娘?”
王氏回神,便见她正歪头看她,她忙重新露出笑容,“回来了,快进屋,身上穿着这盔甲很重吧,快脱下,我让人给你烧热水洗漱,青姑,快去吩咐厨房做三娘喜欢吃的菜……”
赵含章忙道:“天都黑了,不必这么折腾,让他们下面就行,汲先生他们也回来了,多煮一些。”
“这些不用你操心,快进屋去换衣裳。”王氏推着赵含章进屋洗漱换衣服。
而上蔡县里,已经睡下的柴县令又从床上爬了起来,在堂屋里急得团团转,“县外怎么会一下子来这么多兵马?”
常宁很平静,“可能是赵含章的那三千兵马。”
“……去的时候经过我们上蔡县也就算了,为何回来还要经过?”柴县令愤愤,“从灈阳过来,西平和上蔡又不在一个方向,多绕这么一段路是为何?”
可能是为了吓你吧。
常宁默默地咽下到嘴边的话,略想了想后道:“可能是为粮食而来,听闻西平这一次收拢了不少难民,他们刚破城重建,可能很缺粮食。”
“啊,对,”柴县令想起来了,“赵三娘的庄园还没缴足秋税呢,她不会不想交,直接把粮食拉去西平吧?”
常宁微微叹了一口气,交应该还是会交的,不过,她只怕不是为那点秋税来的。
果然,第二天赵含章便让人推着板车到上蔡县外,不算这次伤亡的人,她的三千兵马还剩下两千多呢。
上蔡县想要紧闭城门,但她也没有让人进去,而是就留在城外,然后自己带着秋武和季平进城,在众人的心惊胆战注视下拜访了几家当地有名的士绅富商。




魏晋干饭人 第173章 以防未来
赵含章用金银和琉璃以比市价高一成的价格买到了大量的粮食,柴县令听到消息后都呆住了,“她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不对,她都……带了兵马来了,怎么还以高价买粮?不应该压低价格吗?”
常宁:“恐怕没人愿意用这高一成的价格卖粮食吧?”
不错,此时已经入冬,汝南边上的颍川受灾, 加上匈奴军正在打洛阳和豫州,外面的粮价都涨疯了。
虽然现在汝南郡的粮价还算稳定,但那也是因为刚秋收结束,再等一段时间,受外面的影响,汝南的粮价肯定也会飙升。
再不济,他们几家组建一下商队, 把粮食运出去, 那也能赚不少钱, 那可不只是一成两成的上涨,而是一倍两倍的涨啊。
可是,赵含章号称三千兵马的人就在城外,没人敢不卖。
好在她还算有点良心,要买的粮食几家一平摊,虽然依旧会让他们肉痛,但不至于把他们的粮库掏空,以后他们还能抓住机会挣一笔。
所以他们咬牙卖了。
对于赵含章状似特别大方的主动提比市价高一成的价格,士绅富商们心中呵呵,以为他们稀罕吗?
尤其是上蔡县的粮商,他们现在正控制住每日售卖的粮食量,就是想把更多的粮食留待以后,这比市价高出一成的价格他们一点儿也不稀罕。
可做生意的最怕的就是赵含章这样的流氓,没地说理去, 他们只能自认倒霉。
等赵含章付钱拉走粮食,他们立即跑去县衙里找柴县令诉苦。
1...5051525354...2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