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汲渊:“您别忘了,他逃的是您的税赋。”
赵含章不介意的挥手道:“若是治下百姓活不下去,逃就逃了,为了活着,我允他们逃税。”
汲渊默然不语。
赵含章微微坐直,身体还微微前倾,目光清凌凌地看向汲渊,“先生,如今我们用的人虽然老实,却少了一份进取之心,只会听命行事,一举一动皆要我们指挥,这是不行的。”
“这样的人只能做吏,不能为管事,而如今我们拥有的不是一个县两个县,而是整个汝南郡,事情庞杂,若什么事情都要请示我和先生,那我和先生得多累?”赵含章道:“尤其是先生,先生大才,我身边离不得您,若是累病了,含章怕是要羞愧难安了。”
汲渊这才没再反对,嘴角翘了翘后道:“女郎把人收服以后就送到我身边来吧,我来带他。”
赵含章便高兴的应下。
傅庭涵听了全场,见他们都恢复了正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这才慢慢消下去,他转手将自己批阅过的卷子递给赵含章,“这三份是可用的,其他的我认为都应该落眩”
赵含章惊讶,“淘汰这么多?”
她伸手接过。
来参考的人良莠不齐,有些只是认得几个字便跑来考试,赵含章和傅庭涵都不介意,因为现在底下的吏员他们也很缺,只要对方态度端正,人品够,他们并不介意先把人收进来,再慢慢的培养。
但这里面有些人就是来投机倒把的,看他们写下的零星内容便可知。
赵含章为何开头就用“在其位谋其政”做题?
为的不就是筛选掉当下士族中公认的,名士当自风流,而不应耽于俗务的观点吗?
说白了,她选人就是选要干活,会干活的人,要是看不起俗务,趁早别来。
赵含章翻动着手中的卷子,认为傅庭涵批阅的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转手交给汲渊,“我觉得庭涵分得很对,先生看看。”
汲渊随手把自己筛选过的卷子给她,“赵云欣和孙令蕙的卷子都在我这边,我倒觉得这俩人可用。”
赵含章一听,立即翻出俩人的卷子看。
别说,俩人的答题胜过参考的大部分人。
尤其是孙令蕙,很令赵含章惊喜啊,虽然她的卷子明显没写完,但那是因为她写得太多了。
在其位谋其政上,她写道:“为官者便是要敢作为,敢担当,各司其职,则天下安定。”
她道:“如今天下不安,便是因为上位者在其位不谋其政,而不在其位者却又谋其政”
赵含章看得喜滋滋的,“此人我要重用。”
(本章完)
魏晋干饭人 第327章 取中
汲渊:“……女郎不看她后面写的公文吗?”
赵含章瞥了一眼,不在意道:“她这是没接触过公文,这个不打紧,放在身边慢慢教便是。”
“思想很重要,她能有此见识,可见是个聪慧之人,且还是同道人,可用。”赵含章顿了顿后道:“可大用!”
“世间多少名声在外的名士且没有她这番见识呢,”赵含章把卷子递给傅庭涵,“你觉得呢?”
傅庭涵一目十行的扫过卷子,点头,“的确。”
赵云欣的公文范例就写得极好,赵含章看到了熟悉的行文,挑了挑眉道:“云欣这封公文写的颇有其兄风范啊。”
汲渊就笑了笑道:“赵宽这个县令当得不错,灈阳现在的情况已经稳定,到底是年轻人,心思要活络些,直接截留了不少从灈阳路过的客商,现在有很多客商在灈阳买琉璃制品和纸张,分薄了上蔡和西平的客商。”
赵含章不在意,不管是灈阳、上蔡还是西平,不都是她的地盘吗?
三儿子也是儿子,他只要是光明正大的抢,不够阴私手段,她这个老母亲便睁只眼闭只眼,
所以赵含章道:“常宁和柴县令要是有本事,大可以把人再抢回来。”
汲渊:“常县令听到这话该伤心了。”
赵含章只当没听见,认真的审阅起手中的文章来。
最后他们只挑选出了十二个人,不过这只是第一道关卡,说不定后面丢在竹篓里的人表现好又能出来了呢?
下午的题目全是有关于律法的,是汲渊和赵含章从辖下各县近半年的案子里挑选出来的。
若考生为县令,他们要怎样判决。
真是……五花八门什么答案都有啊。
有个人偌大的纸上只有几个字,“如此恶徒,杀之!”
三个案子,三个统一的答案。
赵含章差点儿笑出眼泪来,然后在汲渊担心的目光中将他的卷子丢在第二个竹篓里,“此人不论后面的题目答得如何,不用!”
汲渊悄悄松了一口气,颔首。
第二天考的是算学,这是赵含章和傅庭涵坚持加大的考试量。
傅庭涵亲自出题,让他们计算田亩,计算赋税,计算服役的工段长度和劳役人数等。
考两个时辰,即四个小时。
都是最简单的题目,傅庭涵觉得,他们但凡有小学毕业证,那这些题目就都能做出来。
可是,绝大多数人都头晕眼花,以比昨天还空白的脸走出考场。
就是一直挺自信的赵云欣都沉默了一下,和孙令蕙道:“表姐,我年纪还小,明年应该还可以再来,但你……”
她有些担忧,“明年你就要定亲了吧?”
孙令蕙不在意,“没事儿,今年要是考不中,过年的时候我就病一场,就不知道明年赵郡丞还会发招贤令吗?”
赵云欣转了转眼珠子道:“你等着,我去问我兄长。”
赵宽哪里知道,而且他人在灈阳,问他不如问范颖和陈四娘,他给妹妹回信,“你与她们二人不是素来要好吗?她们在三妹妹面前更得宠,你与其问我,不如问她们。”
但她们是朋友,哪里好问她们这样的事?
还是问兄长更好点儿,自家人不必太见外。
赵云欣没想到自家大哥如此不中用,一边嘀嘀咕咕的将信折起来,一边苦恼起来,要是去问范颖姐姐,该怎么开口呢?
正思索,赵云英和孙令蕙啊啊叫着冲进来,冲着坐在窗下的赵云欣大声道:“云欣,我们都被取中了!”
赵云欣眼睛铮的一下亮起来,手中的信往后一丢,跳起来问道:“果真吗?”
孙令蕙狠狠地点头,“真的不能再真了,我亲眼看到的,你我的名字都在名单上。”
赵云欣也兴奋的转起圈圈来,最后忍不住和俩人抱着啊啊大叫,“竟然就取中了,怎么名单下来这么快,我以为还要好几天呢。”
孙令蕙:“我也如此以为,但今天我和表姐去县城酒楼用饭,便听到底下衙役敲锣打鼓的喊说招贤名单出来了,我和表姐便跑去看,我一眼便在公告墙上看到你的名字了,正中间便是你的名字。”
赵云欣笑得眼睛都眯了,“那你呢,表姐你的名字在什么地方?”
孙令蕙眉眼弯弯,“我在你的左上。”
一旁的赵云英道:“她是第一名,你是第八名,这一次一共取中了十六人。”
赵云欣:……
但她只顿了一下便又和孙令蕙抱起来,高兴道:“太好了,以后我们就是同僚了。”
孙令蕙便与她行揖礼:“同僚好。”
赵云欣连忙后退一步,也冲她作揖,“同僚好。”
俩人弯着腰抬起眼看了彼此一眼,顿时笑成一团。
一旁的赵云英羡慕不已,心中酸涩,“你们真好。”
赵云欣迟疑了一下后道:“阿姐,不然你去和阿娘说一说,也去考官吧,以你的学识肯定也能考进的。”
赵云英摇头,“我已经出嫁了,便是要去考学,也应该是问夫家,而不是问阿娘。”
她情绪有些低落,“而钱家是不会答应的。”
她叹息道:“因我先前去学堂,钱家已经很有意见,不过慑于我们家族的权势,这才默默忍耐。我如今能留在西平,留在学堂已经很不错了,不可得陇望蜀。”
赵云欣哼了一声道:“他们钱家又不缺姐姐一人操持家务,便是出来教书当官又有何不可?”
孙令蕙道:“人生短短百年,总要过得称心,虽然出仕未必就是开心的,但那至少是你想做的事。”
赵云英苦笑,她没有孙令蕙如此洒脱,说要考官,当即便抄了招贤令,直接就跑来西平应考。
她怅然道:“你胆子真大啊!”
语气中包含了她说不出来的羡慕。
而此时,王氏也正看着低头吃面的赵含章,感叹道:“你胆子真大啊……”
赵含章抬起头来冲她微微一笑。
王氏沉默地看着她,她对自己的女儿很有信心的,却没想到她能做这么多的大事,不仅当了郡丞,竟然还广发招贤令,“我听人说,现在朝廷都知道你的招贤令了。”
------题外话------
明天见
魏晋干饭人 第328章 一生无悔
赵含章不在意的道:“知道便知道了,若朝中能有一二名士过来,我也欢迎得很。”
王氏就点了一下她额头,“真是大言不惭,你这胆量也不知像谁。”
赵含章冲她笑了笑,低头继续吃面。
王氏见她吃得香,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虽然她说是精瘦,身上还有什么肌肉,但她就是心疼。
“含章,你做这些如此辛苦,开心吗?”
赵含章看到王氏眼中的担忧,安慰她道:“阿娘,我很开心的。”
王氏一脸的不相信,“前几日因为各县缴纳秋税的事,你焦急得夜里睡不着,还总是发火儿,我还看到你哭了。”
赵含章:……那一次真不是哭了,而是夜里飞虫多,因为就她房间里点着火烛,她贪凉把竹帘子拉了起来,然后一些细小的虫子扑腾着飞进来,正好扑进她眼里,她没忍住流了一下眼泪,就这么巧,被来送汤的王氏撞见了。
不管她怎么解释,王氏都不相信,一脸她受了大委屈的样子。
赵含章叹了一口气,算了,既然解释不清楚,那就不解释了。
她认真地想了想后认真的回答王氏,“阿娘,虽然会很辛苦,可能开心的时候也不多,但这是我想要做的事。”
说到这里,赵含章有些恍惚,这一年来奔波忙碌,她几乎快要忘了她这样做的初衷。
仅仅只是为了给王氏和赵二郎一个安身立命的机会,给她和傅庭涵创造回去的机会。
到现在,她已经很少想起再回去了。
她抿了抿嘴角道:“人生短短百年,而我们能活的岁数,可能只有百年的一半,时间更短了。这样短的时间里,我们总不能只一味的追求快乐,只要是我想做的事,不论遭遇多少苦难,我都甘之如饴。虽然过程可能很痛苦,但我只求问心无愧。”
而想要问心无愧,那就要努力的去做,不论最后成功与否,她都努力过了。
便是失败,她也可坦然受之。
赵含章认真地和王氏道:“而现在的这一切都是我想要去做的。”
王氏愣愣地看着女儿,伸手摸了摸她额前的碎发,喃喃道:“我的女儿好似在发光……”
赵含章冲她嫣然一笑。
王氏的心也宁静下来,想了想后道:“你想去做就去做吧。”
赵含章高兴地道:“谢谢阿娘!”
赵含章将取中的人分到各处,她将郡治定在西平,咳咳,虽然她没有这个权利,但她这个郡丞在哪儿,郡治自然就在哪儿。
所以需要的官吏还不少,她并没有直接给他们定品,而是让他们先从吏员开始,学着处理各种政务。
以往的官吏任职都要摸索着来,和同僚、当地的士绅富豪斗智斗勇,或者相处融洽后摸索出为官之道。
在这里,赵含章直接最大限度的减弱了这方面的影响,直接让他们和汲渊、常宁、范颖和宋智等人学习。
老带新,虽然一开始就是简单的听命行事,但什么事情做得多了,熟了,自然就会思考如何做是最好的,这时候他们也就上手了。
当然,她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熟悉处理公务的流程,让他们知道,他们最大的上司是她!
虽然西平县县衙里一下增添了十六个人,但大家依旧忙得飞起。
赵含章将县衙一分为二,将正堂和西面的办公房给常宁这个西平县县令,她这个郡丞则是占据着东面,带着汲渊等人在此处理郡守府事务。
汲渊曾经想提议在西平县内选一块地方修建郡守府,彻底将郡治定在西平。
不过赵含章拒绝了,“百姓还在受难呢,而且天下不安,今日郡守府是在西平,来日谁知在何处?”
“没必要为一个名分便花费大价钱去修建房屋。”有钱她买粮食囤着不香吗?
汲渊便不再提,于是郡守府的官吏就挤在西平县的东面办公房里,常宁有时候看着都替赵含章委屈。
第一次走进县衙,且还是以官吏身份进来的孙令蕙微微高仰着头颅,待见到坐在一张桌子后的赵含章,她立即放下脑袋,微微垂下眼眸,上前和她行礼,“拜见郡丞。”
赵含章见她一揖到底,不由笑道:“不必多礼,快请坐。”
因为地方有限,所以赵含章直接将西平县衙里的坐席全换成了桌椅,一人一张椅子,一张小桌子,那一个空间里便是他的办公房。
前后可以摆放三桌,面对面而立,一间屋里可以摆十二张桌子。
就是赵含章都要与汲渊、傅庭涵共用一个办公房。
这下汲渊也不嫌弃桌椅不雅观了,就连赵铭来这里的次数多了,便也习惯了坐桌椅。
别说,坐久了以后的确比跪坐更舒服的。
赵含章绝对想不到,最后推广桌椅的契机竟然是房子太少,办公用地不够。
赵含章指了桌上的公文道:“这是今日各县呈报上来的公文,你按照轻重缓急给我分出来吧。”
孙令蕙愣了一下后立即应下,上前翻开公文看。
赵含章便低头继续批阅手中的公文,还有不少的信等着她查看呢。
自她当上郡丞后,不仅刺史府会时不时的下达公文,写一些信来和她了解汝南郡的情况,其他各郡也会来信与她沟通。
她在外巡视时,大部分的公文和信件都是汲渊代她处理的,只是部分公文和信件需要她亲自回。
而现在她回来,这些事情一下就全落在了赵含章身上。
所以她很忙,急需一个秘书,或者是更多的秘书帮忙。
之前是汲渊和傅庭涵帮她筛选一下公文及信件,但现在进了新人,汲渊很忙,傅庭涵也不清闲,俩人就撒开手让她找新人去,他们忙自己的去了。
赵含章最先想用的便是孙令蕙,然后是赵云欣。
这俩人,一个思想认识对她的胃口,一个写的公文井井有条,所以赵含章率先想到她们。
这让范颖忍不住吃起醋来,悄悄和陈四娘道:“早知道考试出来可以直接到女郎身边去,我也去考试了。”
陈四娘:……你现在都有品级了,还去和一堆新人抢什么?
魏晋干饭人 第329章 误国
先是孙令蕙,因为赵含章身边的事情多,需要处理的公文庞杂,最后思来想去,把赵云欣也给拨到身边来。
跟着一起考试的考生心中颇为不平,“没想到赵郡丞用人唯亲。”
一开始他们不知道赵云欣、孙令蕙和赵含章的关系,但录取名单公布出来,上面不仅有名字,还有籍贯的。
而且大家一共事,家世什么的也就知道了。
所以对能够更亲近赵含章的赵云欣、孙令蕙很不服气,尤其是对赵云欣。
孙令蕙也就算了,她好歹是第一名,虽然也有人怀疑她的第一名有水分,但至少比赵云欣强吧。
她明明是第八名,凭什么能越过前面的六人走到赵含章身边?
俩人在县衙里隐隐被孤立。
赵云欣颇为不忿,和孙令蕙道:“郡丞明明说了,是因为我公文写得好,这才把我调到身边的。”
孙令蕙没把他们话放在心上,不在意的道:“何必介意,你看郡丞,她还是女子之身做了一郡郡丞呢,难道无人非议过吗?只要我们本事足够强大,他们以后自会闭嘴。”
赵含章也察觉到了赵云欣的情绪,因为她年纪小,又是族妹,所以她特意留下她说话,开导了一下,“我要是替你们说话,只怕非议更多,所以这事儿得你们自己来。”
赵含章伸手拍了拍小姑娘的肩膀道:“他们非议你们,看不起你们,那你们就拿出自己的本事来给他们看,大家同在一屋檐下,同为汝南郡做事,事务总有交叉,来往的次数多了,他们自然就知道你们的才华,也就会闭嘴了。”
赵云欣:“三姐姐,他们如此嫉贤妒能,您为何要用他们呢?”
很好,都会告状了。
赵含章笑起来,“这世上能够不嫉贤妒能的人可不多,我不能以圣人的品德去要求属下。”
赵云欣若有所思起来。
她听进去了,打算用能力让他们闭嘴,于是更加的勤奋努力,不仅摸索着处理好赵含章交代下来的事务,还去和汲渊常宁学习如何处理县务。
汲渊和常宁得了赵含章的叮嘱,凡是想要与他们学本事的,只要找过来,随便使唤。
于是常宁毫不客气的使唤找过来的人。
让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最先找过来的会是孙令蕙和赵云欣两个女郎。
这让他不由的感叹,“女子比男子更雄心勃勃啊,我大晋男儿弱矣。”
汲渊正好在他边上,闻言翘着嘴角道:“风气使然,等他们被一群女子凌驾于上,自会改过来的。”
常宁顺嘴一问,“若是改不过来呢?”
汲渊就冷笑,要是这都改不过来,那这天就真的该变了。
常宁一寒,不敢再问。
汲渊就似笑非笑的道:“天下如此多的男儿,自不会都是王衍之流。”
的确,当下这个时代,虽然王衍备受推崇,但朝中和民间看不惯他的人也很多,不少人都抨击他带坏了风气,同时骂他只顾自身和家族,不顾国家和百姓。
王衍听着,但依旧我行我素,你们连东海王都控制不住,光骂我有什么用?
现在是我乱国吗?
有本事找东海王去!
的确有人去找东海王了,一是上谏,二则是提议东海王杀了王衍之流。
像王衍这样有才华的人,有才却不为国效力,占着位置放任国家混乱,一心以权谋私,这样的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之所以重点提这一点儿,是因为他们上谏东海王能够以国为重,出兵和苟晞救豫州,最好将匈奴军赶出并州,还北地一片安宁。
没错,东海王在匈奴军退出洛阳地界,转而攻向豫州时便停止了追击,现在前线上打仗的有三股势力,一是并州的刘琨并他请来的鲜卑帮手;二是苟晞;三则是豫州的何刺史并来援洛阳的援军们。
但少了东海王的二十万大军,匈奴骑兵了得,何刺史便见了颓势。
而苟晞虽然在前线抵挡匈奴大军,却也怕东海王趁机发难,因此留有余力。
就在这样的情势下,何刺史败退入豫州,匈奴大军跟着压境。
援军们一见,觉得实在是打不过,最主要的是,东海王不出兵,苟晞惜力,他们在此就是送死啊。
反正他们来是为了救洛阳,现在洛阳得救了,大家干脆随便找了个借口,纷纷跑了。
何刺史一夜醒来得知与他互为犄角的援军都跑了,气得旧伤复发,直接晕了过去。
一醒来他就拉着心腹道:“立即通晓各郡,让他们来救,快!”
“是!”心腹虽然应下,但还是害怕,问道:“他们若是不来呢?”
何刺史脸色难看道:“我若是兵败,豫州再无防守,匈奴军便可挥军南下,到时不仅豫州各郡,中原也将不复存在。”
何刺史恨恨,“东海王误国,王衍身为司空和司徒,却不劝诫,实在可恶。”
他眼圈通红,犹如项上悬刀,脊背冒汗,“苟晞自以为能掌控全局,却不知玩火会自焚,我且看着他到底能不能控制局势,你立即回陈县,将我家家小全都送往西平。”
心腹惊讶,“使君!”
何刺史拳头紧握道:“援军退去的消息一旦传出去,军心必定涣散,本来我们对上匈奴大军便已胆寒,此时……”
他狠狠地闭了闭眼,道:“打仗,有时候看的就是士气!先瞒着众将士援军退去的消息,快快让各郡来援。”
他咬牙切齿道:“通晓各郡,就说我要不行了,谁来援,谁就有可能掌握我治下大军,到时候可为一州刺史。”
心腹:……上次被围灈阳时,您也是这么说的。
哦,上次只是叫人私底下传出流言,这次是要自己去明着通知,但他们真的会相信吗?
心腹也不傻,于是提了出来,小声道:“只怕他们念着前车之鉴,不肯再来。”
何刺史气得牙痒痒,到底不敢放匈奴大军南下。
刘渊的人围了洛阳那么久,他们却没有攻进洛阳,心头早积了一怀的气,若放他们进豫州,豫州百姓只怕要完。
何刺史内心纠结,感受到旧伤的位置一阵火辣辣的,他便咬了咬牙,转身拿出一枚印章,放在盒子里交给心腹,低声道:“送去西平,给赵铭,不,给赵含章,告诉她,她若能带援军来救我,下一任刺史就是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