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官路无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沧海而立
但当晚,曾家辉还是悄悄以私人名义请了团中央的几名班子成员,聊表心意。
第二天,三江省派出了省委副书记陆天昊、组织部长钟万年、省政府秘书长司马浮云三名省领导到机场迎接新任省长的到来。
原本计划名单中有省政府常务副省长袁平俊的,可他临时说去不了。
迎接省长不同于省委书记,三江省方面自然不会派出四套班子齐上阵,省委书记也不会没有一点矜持。尽管有中组部长的一名副部长送曾家辉上任,省委对应的一名副书记加一名组织部长也是够分量的了。
而且这也符合现在的接待规格。
至于省政府的常务副省长不到机场迎候,其实也好理解。三江省遭遇黑窑事件,负面影响无需多言,这也就意味着近几年干部的提拨作用上,上级恐怕不会考虑。袁平俊原以为换届在即,省委书记万东良在三江已经任职七年了,肯定会挪窝的,要是省长换到了省委书记的椅子上,自己倒是很有希望搞一届省长的。
现在的情况摆明了,原班人马没戏。
袁平俊有意气用事的一面,这是迎接队伍人员的猜测。
对于这些花架子功夫,曾家辉从来不感冒,要不是因为作为一个省长有点不妥,他是不介意再来一次悄悄赴任。
有了上一次调查组经历,迎接队伍里的省领导三人与曾家辉自然认识,中组部长的这名副部长对各省市的省领导干部也都有印象。
这样一来,走出机场与迎接领导,大家就不必过于客气了。
“曾省长,总算把你盼到了。”
“杜部长,欢迎!”
相互打着招呼,曾家辉轻轻把中组部的杜副部长推到了前面,“从这一刻起,我可算是三江省的半个主人了,这里只有杜部长才是客人。”
“曾省长,你这是中途‘叛变’啊!”
杜部长要谦让曾家辉走前面,人家级别在哪儿,高半格啊!
可曾家辉坚持已见,他的到任,就意味着自己代表三江省政府了,杜部长的级别虽然还只是副部,但其代表的不是哪个级别的领导,而是上级组织。礼节上这么谦让,但面对杜部长的调侃,曾家辉在嘴上却不服输,“这是组织安排,你当我卧底好了。要不…让我再‘叛变’回去也不是不可以的,呵呵!”
“卧底?”
杜部长就笑,“要是没你的卧底,三江的黑窑事件处理得没那么及时,也不会有你这么快的省长………”
他话至大半,悠然住口。这话听到三江省其他官员的耳中,意味肯定会不对的。
其实他的顾虑有点多余了。
三江省官场早就在得知曾家辉出任省长的第一时间,就把“卧底省长”称谓传开了。
省政府秘书长司马浮云自接到曾家辉的这一时刻起,他就算是曾省长的大秘书了,早就紧紧跟在曾家辉的身后,一听杜部长曾、杜二人提到“卧底、省长字眼”,已然脸上闪过一丝玩味的笑意。
偏偏他在偷笑的时候,曾家辉一回头还收进了眼底,不由放慢一步,轻声的问司马浮云,“司马…秘书长,你笑什么?”
曾省长叫“司马秘书长”几个字,总觉得有点拗口,怎么叫都好像是“神马秘书长?”的音调,怪怪的。
更为怪的是他那名字取得好,司马浮云,这与“神马浮云”、“神马都是浮云”不是一回事儿么?这可是络流行语。这个怪名怪不得司马浮云本人,此乃父母所赐。当然,也没人怪其父母,因为按司马浮云五十多的年纪看,其父母取名的时候,根本不存在现在的互联。
司马浮云见曾省长一脸的怪异与眼中的询问目光,只得老实的回答问题,“从昨天开始,卧底省长一词已经在各级各部门中快速流传了。”
“哦?”
曾家辉只能摇头,不管大家叫这“卧底省长”的用意何在,但自己卧底查黑窑一事,全省乃至全国上下都知道,想赖是赖不掉的,不管褒贬,随便吧。
他俩小声对话的时候,省委副书记陆天昊还与杜副部长在那儿握手未放,两人的嘴上还在不停的客气,“杜部长几次亲临三江视察,对我们省的组织工作支持很大啊……”
“陆书记太客气了…。”
浪费这种时间,曾家辉一向都是反感的。
见他们两人还没完没了,于是对陆天昊道:“陆书记,我出发之前向万书记报告过情况,他说到达之后省里好像安排在下午五点钟有个什么见面会,是吧?”
他说着还抬腕看了一下手表,已经四点三十八分了,这机场到省委、省政府的车程可要二十几分钟,这还是在非常正常的情况,不正常的话,至少是半小时以上。这也就是提醒陆天昊:再不抓紧上车赶回,肯定要迟到的。
陆天昊省悟过来,不好意思的笑道:“感谢曾省长及时提醒,不然真要迟到了。”转身对杜部长作了一个请的手势,“请杜部长上车。”
杜部长点头,却是没急着上那辆五号车,因为他知道,这一个省的领导用车,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号安排专车,一号车是省委书记的座驾、二号车是省长的……以此类推。这五号车,自然是陆天昊这个省委专职副书记的车,因为前面有省“四大家”主要领导排着呢。
他走到这排车旁的时候,其实已经在观察,五号车摆在最前面,其次才是二号车,这种排放的迎接车辆有些耐人寻味。这五号车的位置不好理解啊,如果看成前面领路的车,那自己主动上二号车是不是有点显然不稳重?可这五号车前面还有一辆警车,显然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路与开导车辆,这五号车摆在这儿算什么意思?
曾家辉其实也看出这种不好理解之处来,他倒是不介意人家怎么安排。反正你不管放在哪个位置,今后这二号车都应该是省长专车。
只是这五号车为何要摆到前面呢?
曾家辉装着没心没肺的样子,自己一手扶在杜部长的肩背之处,走向五号车,“杜部长,咱俩坐前面的车吧,我俩都只是到过三江几回,这又赶着去参加会议,一路急走,估计沿途也看不到多少景色,还是不要让前面有太多的车辆挡着………”他说完,转头看了一眼陆天昊,“陆书记,不好意思,今天霸占一下你的专车了。”
“……”
陆天昊愣了一下,张嘴还没说出话来,曾省长与杜部长已经一起钻进了五号车的后排。这反而让这位陆副书记不知上哪辆车了。
要是上五号车的话,只有前面副驾驶室的那秘书位置了。自己临时抢一下秘书的饭碗不打紧,可一到会场外,那可是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这脸也太没地方搁了吧?但你是不跟着去,那自己坐什么车呢?上二号车显然不妥,省长自己不坐,让自己这个专职副书记去坐一回,这不是明显的带讽刺意味么,标志自己没抢到省长的帽子,却让人施舍坐了一回省长专车。
当然,如果省长自己在二号车,自己与他一起坐在后排,那自是另当别论。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自己去后面与省政府秘书长挤一车,这样可以避免开来,但问题是二号车空间回去,自己的五号车让人占了,也是笑话啊!
陆天昊心念电转之间,赶紧叫上司马浮云,二人一起坐进了二号车。
这倒是不失为一种方法,秘书长平时可以坐二号车代表省长迎接客人的。
一路行进,陆天昊为这事没少皱眉,他知道自己的一点小心思让曾家辉看出来了,原本对这曾家辉带着调查组调查黑窑一案就有点………现在他又做了省长,心中难免有抵触之情,这才出了这么一个安排车辆顺序的“疏忽”,可没想到让人识破,自己反而落了个难堪。
还好,曾家辉说得明白,“霸占”一回,既然是霸占,那肯定不会让陆天昊同乘一车的。不然,陆天昊可能真有可能考虑坐秘书位,表示道歉呢。
不道歉也没关系,只要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扛得住曾省长的还击就行了。





官路无疆 1014 首提形象
官路无疆 - 1014 首提形象
全省的干部大会,真正到会的除了省委四大家的领导、各地市县一把手之外,那就只有省级部门的一把手了,算下来,那也是两三百人。
公务员队伍是庞大的,各级干部的櫈子更是加了又加,长得不得了。
这是历史以来的现象。
而且,这些人的坐位还是严格排序,官职由大到小,同级的则是按约定俗成的规矩。总之,官场上,排名与座次是很严格的,不能有错,不同于祝贺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如果非要插队,那就只有上级组织来的同志了。
正因如此,曾家辉到达之后,一番程序性的握手,接下来就是从休息室到会议大厅了。省委书记万东良与中组部的杜副部长谦让一番之后,还是万东良走到了前面,曾家辉走在第三,杜部长作为上级组织的代表,插队成了这一行人的“老二”。
大会议室里原本是一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从各地市上来开会的“一把手”们,要么是兄弟市县的同志们很长时间没聚会了,要么是想借机与实权部门的负责人沟通一下。总之,各自都在等待开会之际呼朋唤友,商议会后去何处喝一杯、娱乐一下。
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们碰一块,绝不会谈论什么工作。
当然,在省委大会议室,他们还是没有说什么官场上流行的“荤段子”。
随着台上领导们的依次而坐,下面的声音才开始小了下来,大家及时闭上嘴巴,坐直身子,两眼望向台上,摆出了精神抖擞的开会模样。几秒钟的时间,鼎沸的会议室就变得安静了。
这次的会议安排得比较简单,万东良自己做了主持人,先是介绍了中组部的人员和新到的省长曾家辉。
“哗哗哗…”
会议室里猛的爆发出一阵疾风骤雨般的掌声!
接下来,万东良谀辞潮涌般的表达了上级组织的英明安排,说是派来了一位全国最年轻的省长。当然,对辞职的省长,他也没落井下石,表示那是为省委、省政府担责的同志……
这种言辞不好理解。
如果是本地的干部,听了会不舒服,也许在这一时刻就会对曾家辉莫名的有一丝不满。但从杜部长的角度来理解,那是省委讲政治,对不对无所谓,只要服从组织决定就是好同志、好班子。
曾家辉听起来,那就有番滋味了。
这不是在给自己找绊脚石么?特别是原来跟着省长的那一批人,现在心里本来就不是滋味,再一经这番言辞相激,注定暂时会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去了。
可他也没办法。
今后大家就是一个班里的“同学”了,人家万书记是省委“一把手”,是“班长”,他也许人家是要把必要的体统立起来,理论上讲,这也无可厚非。
其他的同志听着,也是思绪活跃。
官场上,谁不是人精,听到万书记这样说,心中各自都会或多或少的有那么一些想法的,站到哪一边,观望虽然必不可少,但很明显,省委书记这是从心底没打算与省长融洽共政了。
万东良倒也懂得适可而止,很快就请杜部长代表中组部作指示。
会议室内自然又响起了一阵热烈掌声。
领导干部开会就这么回事儿,笔记可以不作,工作也可以不搞,但吃喝玩乐不能含糊,开会鼓掌更不能拉稀摆带,不管自己愿不愿意,都得按规矩办。
杜副部长年纪虽然不算太大,但眼力似乎老得更快,已经有些老花眼了。他站起身来欠了一下身子,两眼朝下望了一下,反正谁也看不清,算是跟大家打个招呼,把掌声打断罢了。
屁股重新落座之后,杜副部长不徐不疾的从面前的台子上拿起老花镜戴上。
一开始不戴,那是为了显然年轻一点,精神足一点。
可面对发言稿,他不得不戴老花镜。
不戴看不清字啊!
“同志们,我受中央委托,宣布一项有关三江省的任命文件……”
尽管大家已经知道这个任免事项的内容,但还是屏息静气,抬着双眼,注视着杜部长的一扬顿挫,验证着结果。
曾家辉任了三江省委副书记、代理省长。
念不念文件都是这么回事儿了!
对于杜副部长代表组织上讲的意见,他们就没什么心思再听了,只是尽力的保持着安静,有几个年纪大的干部实在不爱听,起身去了会议室外的洗手间,反正快到点了,也不怕会见监督,大不了提前几天改非!
轮到曾家辉就职演说的时候,他倒是讲得很简短,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表达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既来之,则安之,认真工作。二是既干之,则胜之,一定会让省政府的工作有新进步。同时,他调侃道:“据说,大家在我上任之前就送了我一个‘卧底省长’的称号,我感谢大家的关注,随便说一下,我这个卧底省长绝不是虚构,但也请大家一定不要模仿………”
对于省政府的工作,他在表态发言中只是简单的说:“过去一些好的做法我会继承与发展,一些成功经验我会深化与推广,一些不当之处我会跟大家一道在今后的工作加以改进和避免。对于具体的工作思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但我还是要告诉大家一下,针对三江省政府现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不好、威望不高问题,省政府会在改变这种形象上下功夫……”
曾家辉的表态发言一如既往的低调,用时不到十分钟,最后只是说自己初来乍到,对三江省的情况除了黑窑之外,其他是一概不熟,希望同志们多多指点,给予帮助与支持。
低调归低调,曾省长还是技巧性的避开了自己的年龄,丝毫未提“年幼无知”之类的话题。这倒不是曾省长刻意如此,四十几岁,确实与“青春年少”挂不上钩。
新任省长曾家辉能力如何,暂时不得而知,但与会干部们感觉他讲得很实在,没有夸夸其谈,更没有在不了解详情的情况下打胡乱说,这一点还是让大家暗自点头。
可改变省政府的形象,这恐怕非一朝一夕之功,他会怎么做呢?




官路无疆 1015 适得其反
官路无疆 - 1015 适得其反
其他干部这样想,省委书记万东良也不例外,但既然曾家辉提出来了,他相信必有后招。因此,轮到他代表省委讲话的时候,表示省委会尊重省政府的工作,会支持省政府在改变政府形象上花心思……
这些自然是讲给杜副部长听的,希望他能回京转告更高一层的领导。
而且,他相信第二天的三江省报上也会刊登自己的讲话内容,这是一个政治态度。
干部大会其实就是一个欢迎会,做给上面看的、做给下面思考的,各个层面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与反响,看你自己怎么理解。
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会后安排了欢迎晚宴。
这个宴会曾家辉无法拒绝,新人嘛,表示服从!至于会不会有下一次,他自己心中有数。
曾家辉的到任,三江政坛上众说纷纭,有说这位省长靠的是投机取巧到了三江,没有执掌过一省之职,恐怕有些“嫩”;有说他是上层什么人的关系而正派过来,有靠山就代表着有实力,三江省政坛估计有一番变化;也有说他有些能力、但不賓成熟,估计来三江就是磨炼的过渡……
认为最多的,还是曾家辉要把三江省作为自己在省长位置上的试点。
三江省下午召开干部大会之后,晚上把杜副部长送上了飞机。第二天上午,省委召开了次一团和气的常委会,这个常委会与往次不同的是,不是常委的四大家班子成员全都成了列席人员。
常委会就一个主题。
万东良主持的时候直截了当的道:“今天就一件事,曾省长加入了我们三江这个领导集体,大家想到认识一下。昨天下午的会上,由于规模与内容不同,加上杜部长已经介绍了曾省长的基本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可曾省长对省四大班子的同志,有些还不一定认识。我给曾省长作一下介绍……”
万东良说着,略停了一下,有意无意的等待曾家辉的反应。
曾家辉不管有没有搞这样介绍的必要,但总不会反对,点头道:“感谢万书记考虑周全,我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需要大家的支持。因此,能通过这种会议的方式认识还不认识的领导、深入了解已经认识的同志情况,那是最好了。”
他虽然这么作了表示,但万东良还是没直接开始介绍其他人,而是拿了一份履历表,又把曾家辉的履历简要的介绍了一遍,然后故意加了一些溢美之词,“我们曾省长是一位才华出众、人品极好,对待工作非常认真的………好干部,十年时间就从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长、市委书记,再到团中央任部长、副书记、党组书记……履历非常丰富……”
总而言之,他直言不讳的说曾家辉是一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人年轻,有文化,富有改革开放的创新思维……反正是官场多的是空话与套话,戴高帽有的是办法。
这可一番话表面听起来是赞誉有加,但在与会的省领导们听来,总感觉不是个味道。
尤其是万书记提到曾省长十年时间从县里书记升到了省长一职上,大家在心中算了一下,从正处到正部,平均每两年半就提升半格,简直是一点也没浪费时间啊!
在坐的领导们,以万东良排第一,也才是正部,可他已经六十好几了。而其他领导,副部组全都是五十几的人,只有这位曾省长四十多岁,想想自己四十几岁的时候,最多也就是个副厅级干部。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气。
大家口头上在赞誉的同时,心中恐怕就是在妒忌与诅咒了,这小子踩了什么狗屎?
其实,许多人早在曾家辉到来之前,知道他任三江省长的第一时间,除了知道他到三江搞过黑窑调查之外,其他情况基本不知,都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过这位曾省长的来历。现在通讯工具之下,一个一个的打听下去,还是获知了许多,至少大家知道曾家辉是中组部江部长看重的人,而且得到过总理大人的亲自召见……。
这家伙还是不简单的。
现在再一听万东良有意的夸赞介绍,听着就感觉有些变味了。
就连曾家辉自己都听着有些不舒服,这当面夸人可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如果是点到即止,那会有很好的效果,但过犹不及,别人听着就会反感的。
可他又不好阻止万东良这么做。
曾家辉无奈的同时,只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面对不少人有意无意扫过来的目光,他只能眼观鼻、鼻观心,自始至终保持淡定,没有丝毫矜持与傲色,似乎万东良正大幅介绍和大力表扬的是其他同志,他曾省长只是一个旁听者一般。
正是他的这种态度,让原本还有些对他心中来气的同志,忽然之间就有了另一种感觉,那是一种让人心惊的感觉,也是一种可以让人产生错觉的想法,他们仿佛面前这位是一位老成持重、喜怒不形于色的官场高手,既有老油子的圆滑,又有老狐狸的狡猾…
万东良的介绍花了十几分钟,“总而言之,曾省长是一位非常有能力、有魄力,敢想敢干的年轻干部,是优秀年轻干部的典型,而且是全国最年轻的省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向曾省长学习……!”
他搞完这一套,常委会议室里还响起了一阵清脆的掌声。
搞不清这掌声是送给省委书记万东良的,还是送给省长曾家辉的。但最后还是万东良把双手伸到空中向下压了压,再次让会场清静下来,然后他看向曾家辉,“家辉省长,我给你介绍一下班里的其他同志们吧,大家今后就一起工作了,方便配合。”
万东良的脸上带着微笑,没有叫曾省长,而是称呼“家辉省长”,显出了长者气度,不知不觉间省委“一把手”的架子端了出来。不过他是省委书记,又是中*央委员,又比曾家辉年长二十几岁,如此做派倒也没让感觉突兀,还是算合理的。
曾家辉回报了一个微笑,点头的同时眼光在会场里扫了一圈,算是先集体打了一个招呼。




官路无疆 1016 真诚相聊
官路无疆 - 1016 真诚相聊
对于万东良的介绍,曾家辉虽然一直保持淡定,但并非表示他是一个逆来顺受之人,当万东良开始介绍常委们之时,曾家辉终于发言了,他打断了万东良的话,“万书记,常委们在昨天晚上迎接杜部长的宴会上,我已经见过了。”
情况了解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见过就可以了。
详细的情况,可以依需要慢慢再了解,现在即使万东良一个一个介绍,曾家辉也记不住。有个性的人,忍耐都有自己的底线与原则,曾家辉觉得自己是应发一点声音的时候了,“对于政府班子成员,我会在政府的会议上再让他们介绍情况的。为了给万书记减少一点繁琐,您就介绍一下人大、政协的同志吧。”
真是牛皮哄哄的,只让万东良介绍人大、政协的同志。
这也算是万东良自作自受。
党政一把手历来都以不和者居多。万东良原本确实想以自己占据三江省多年的优势,加上党委领导一切的权力,先给曾家辉上一点眼药,让四大班子成员对他先来一个不太“感冒”,这样这方便自己以后行事了。
可没到曾家辉还真是与众不同,竟然现场打乱了他的计划。
当事人都觉得不必介绍,万书记肯定不好坚持,只得把人大、政协的同志简要介绍了一下。每介绍到一名同志的时候,曾家辉都含笑点头。
1...281282283284285...3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