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宋武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风雪蛇
“从情报上实在是无法分析出这个人个人能力或者姓格上的弱点。”将情报汇总给韩德让后耶律莫这样解释道。“但是,这个人的身份地位却有可能成为他的弱点。”
“哦,你说说看?”听到耶律莫这样说韩德让顿时来了兴趣。
“首先是他的身份,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孙子。现在宋的皇帝赵光义的继位是有问题的。本来继位的应该是这个赵惟吉的爹,宋的魏王赵德昭。但是现在宋的皇帝却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所以这赵惟吉宋太祖孙子的身份自然成为了他有可能被现在宋皇帝所防范的原因。”
“嗯,有道理,继续吧。”
“然后就是他现在在代州军中的地位。他现在虽然得到那群杨家将的认可了,但是由于他本身所有军职:左骁卫大将军仅只是个虚衔。所以代州真正能做决策的只有杨业。虽然他在到代州后所打的两仗都有不错的发挥,但是那并不是大战。到真正的大战时,杨业肯定还是那个一手主导战场之人。他的意见一旦与杨业相左,在无法证明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情况下,杨业是不会听他的。”
“嗯,还有吗?”
“还有就是,即便杨业不在代州,一旦发生大战,杨家肯定还会以杨家大郎为中心,他的结果还是会与上面的情况是一样的。甚至会比之前那种情况更糟。”
“看来你是有主意了。”
“嗯,据情报来说,再过两个月杨业便要回京述职,而且代州军队也将实行更戍。这将是个对于代州进行打击的好时机。”
“好的,那你尽快拟出一个方案来。”
……
正如辽国情报所示那样,代州这边已经开始了更戍。原本的军队被调到了大名府,而新调过来的军队是从四川来的。
刚刚打造好的军队基本白搭了。又得重新来过。赵惟吉这下算是体会到原来史书中的将领的悲哀了。不是我军无能啊,实在是太祖太狡猾了。
从头来过就从头来过吧,好在赵信与李继光基本算是赵惟吉亲兵,没有随着大部队更戍到大名府。
但是糟糕的事情还没完,杨业回京述职了,更糟的是杨业还把与赵惟吉关系较好的杨家四郎,五郎,六郎和七郎全都带回汴梁了。留下的老大,老二,老三因为平时更多的时候是在雁门关值守,所以与赵惟吉的关系一般。
他们几人走的时候赵惟吉去代州城南门送行,送行时赵惟吉那张脸简直拉长的和马脸差不多了。
“放心,我们会把你的信带给弟妹的。不要拉长着脸嘛,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和你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呢。”杨延昭拍了拍赵惟吉的肩,然后转身上马奔向了汴梁。
他那里知道赵惟吉之所以拉长了个马脸是因为他实在和杨家老大,老二,和老三处不拢。这四五六七一走,他在代州可就无聊了。
就在他们走后第七天,代州这边接到了斥候的回报,说是契丹有一支军队,大概一万人正在向雁门关挺进。
接到情报后赵惟吉立马赶往了雁门关。赵惟吉进入雁门关驻地的大帐中就听见里面依然吵翻了天。
很多老的将领认为雁门关刚完成了更戍没多久,士兵还没适应,应该凭借着连弩凭城拒守。把这群契丹大腿就行了。但是杨家老大杨延平却认为,由于敌人并不多。完全可以像上次一样关外结阵拦阻在进行反击,反正连弩的艹作简单,现在的士兵已经可以使用了。
逐渐的杨家老大的声音开始占了上风,由于老二老三都支持老大的提议,基本上也就确定了要关外迎战。
赵惟吉在一旁一直没有出声,正如耶律莫所分析的那样,虽然赵惟吉觉得事有蹊跷,但是碍于身份他也没法提反对意见,况且他平时和杨家的大二三的关系也一般,这三人未必会听他所讲。所以赵惟吉也只有一言不发了。
在决定出关迎战后,雁门关众将便开始忙起出兵事宜了。此时基本就没赵惟吉啥事了。闲在一旁的他决定把那份情报再拿过来研究一下。
反复研究那份情报后,赵惟吉还是觉得其中有诈。五月份水草正肥美的时节出兵大战?而且还只有一万人那么少?哪个部族吃多了放着水草肥美的时节不放牧出来打仗玩?况且上次契丹人也领教到了新式连弩的威力了,就一万人不是送菜?
眼看杨延平就要领军出发了,心理抱着这些问题的赵惟吉最终还是没忍住向杨延平提议道:“我还是觉得此中有诈,但是也不好阻止将士们去搏取功勋。这里还是提醒大郎,一旦情况有变,立刻向关内撤退。凭城拒守,契丹人拿我们没有任何办法。”
也不知道杨家大郎听没听进去赵惟吉的建议,总之他就这样领着部队出发了。赵惟吉望着这个队伍总觉得他们奔向的不是前程而是地狱。但这已经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的了。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让赵信找人跟着队伍一旦情况有变立刻回来通知他。然后便是等待了。
;





大宋武皇 第十八章 埋伏
“报告郡公,我军在关外十里处遭遇到契丹骑兵,但是未有交战。契丹骑兵很快便撤退。”一位侦查的斥候向赵惟吉报告到。
由于主要部将都不在关内所以,现在雁门关基本上是赵惟吉主事。
“没有交战?契丹转身就撤了?那么延平将军呢?是否回撤?”赵惟吉听到契丹撤退后并没有感到任何欣喜,反而更加疑惑。此时的他只盼着杨延平看到契丹部队回撤后立马收兵反关。
“延平将军并未回撤,反而是继续向前进军。按照延平将军的意思是反正已经出来了,如果寸功未立便收兵实在是不如意。延平将军此时决定追向朔州城,搔扰一番再撤。”
“糊涂啊,延平将军素来谨慎为为何今次会如此莽撞。我说他为何面对仅一万的辽国部队还带那么多军队出战。我军以步兵居多,如果是在雁门关下还有机会退回关内,但是深入敌军复地的话,一旦中伏面对敌方骑兵的追击,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赵惟吉听到斥候报告后已经震惊的无以复加了,实在不明白为何杨延平会做出如此鲁莽的决定。
其实也不能说杨延平的决定是鲁莽的,因为连弩的存在,杨延平决定到朔州城下摆好阵势挑衅,但是并不直接攻城。如果朔州城内骑兵出城进攻的话,摆好阵势的连弩方阵正好可以对骑兵做到有效的打击。即便朔州城内骑兵不出城迎战的话,杨延平也可以派人送信回雁门关调骑兵出城然后掩护部队回关。这样虽不能取得任何对敌的打击,但是也会削弱敌人的士气。
但是杨延平只看到了新型连弩兵的威力,并没有注意到这种连弩兵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种弩兵就如同后世类dota游戏中的没有位移技能的dps一样。如果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再配合己方前排的保护的话这样的dps是能造成成吨的伤害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位置然后还被敌方直接突脸的话,结果就只有一个,那便是直接被秒。
这个缺陷赵惟吉看到了,契丹这次行动的主要负责人耶律莫也看到了。中国古代史上,但凡是草原的骑兵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便是绝大多数部队是轻骑兵。轻骑兵虽然防御一般,但是机动姓绝对是任何部队无法比拟的。
此时耶律莫已经在杨延平进军的半途设下了埋伏了。虽然宋军会有斥候进行侦查,但是从斥候察觉到契丹的埋伏部队到回报给杨延平,再到杨延平列阵迎敌是有一个时间差的。这个时间差对于契丹轻骑来说足够了。契丹完全可以用这个时间差在你列阵未成之时立刻将你的部队冲撒,一旦失去了前排的保护再先进的连弩也是一点屁用都没有了。
更何况现在这些部队是从四川刚刚进行更戍过来的,对于主帅命令的执行能力肯定会打折扣。所以基本上耶律莫已经吃定了杨延平了。
“回将军,杨延平已经中计,率军追击前往朔州城了。”
“军师,行动可以开始了吧。”这次统辖辽[***]队的正是辽国大将耶律休哥之子耶律宗林。而他口中的军师便是耶律莫。
“将军行动吧。”
……
这边赵惟吉听到杨延平继续追击的消息后也立刻展开了行动。
“张将军,关内还有多少骑兵?”
“回郡公,除了延平将军调走的五千之外,关内还有大概一万五千骑兵。”
“让这一万五千骑兵尽数待命。我立马要用。”
“这个,不太好吧,毕竟没有延平将军的命令我不好擅自调动这些骑兵。”
“现在关内我最大,我说调动就调动。而且我怀疑这次契丹人的入侵是个陷阱。我得用这些骑兵去救援延平将军。”赵惟吉眼看这位张姓将军还犹豫不决,也不管自己身份是否尴尬的,不顾一切的朝他吼道。
也许是被赵惟吉气势所震慑,也许是这位张姓将军也反应过来事态有可能朝糟糕的方向前进。这位张姓将军当下也不犹豫了,立马去召集剩下的骑兵。
就在骑兵准备妥当以后,赵惟吉便准备领兵出发了。出发之时他只带了李继光,而把赵信留在了关内。
走的时候他这样叮嘱赵信:“信叔,不是不让你参战,而是我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留在关内。一旦事情有变,便把那样东西拿出来。”
看到赵信点头后,赵惟吉便放心了,然后转身领着部队出发了。
……
就在赵惟吉领兵已经出发之时,契丹军的行动也开始了。一切就和耶律莫推算的一样,虽然他们的军队被宋军斥候所察觉,但是时间差已经够他们迅速接近还没做出反应的宋军了。
看到宋军大部队后,领军的耶律宗林向自己的大部队大声说:“二郎们,之前咱们契丹铁骑两次被宋打败,这是一个耻辱,是不可容忍的。今天是咱们雪耻的机会,二郎们跟我冲。”
随即契丹的铁骑如潮水一般的向宋军冲了过来。
而宋军这边杨延平刚刚接到了斥候的报告,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那边的契丹骑兵已经接近了自己并且发起了冲锋。
杨延平不愧是百战名将,瞬间便明白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但是他并没有慌张,立刻下达命令让步兵立刻组织防线,弩兵立刻后撤,尽量拉开距离。
而他自己率先带领着五千骑兵冲向了契丹的部队,他清楚的认识到,此时必须为步兵组织防线和弩兵找到的攻击位置赢得时间。
看到杨延平领着五千骑兵便向自己冲来,耶律宗林瞬间便明白过来了杨延平的盘算。他这边也迅速的做出了反应。他立马下令部队一分为二,分出一股稍小的部队去纠缠住杨延平的骑兵,然后其他部队直接向步兵防线冲过去。
这次为了全歼杨延平多带部队,契丹直接出动了三万人。此时骑兵部队分出了一万人轻松的缠住了杨延平只有五千的骑兵部队,剩下的两外直接向步兵防线冲了过去。
杨延平此次出战带来差不多有四万人,但其中骑兵只有五千,剩下两万人是步兵,还有一万五千的连弩兵。
虽然人数仍然是占优的,但是更戍所带来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了出来了。此时进行防线组织的步兵并没有完全列好阵。而找寻合适攻击位置的弩兵也还都没有到位。
这个时候,契丹的骑兵已经冲到了宋军的步兵防线之前了。由于没有弩兵的攻击支援,契丹骑兵的冲击力没有丝毫的损失。还没有形成阵型的宋军步兵面对这样的冲击一下就被撕开了一个口子。后面的弩兵直接面对到了,骑兵的威胁。
虽然已经直接冲击到了弩兵的面前,但是契丹人还是低估了这新型连弩的威力。看到已经冲到了自己面前的骑兵,负责指挥弩兵的杨家老三并没有慌张,迅速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而新型连弩真正的威力现在才开始展现出来,契丹冲锋的骑兵遭到了惨重的打击,短时间内便减员达到二十分之一。这有效的打击了契丹的士气和进军速度,而弩兵也开始稳住了阵脚。
此时一看到契丹的进攻受阻,指挥步兵部队的杨二郎也迅速作出了反应。他立马将撕开口子的步兵部队收拢,意图将契丹骑兵的部队切断。
“看来我还是低估了这新型武器所带来的伤害啊。”率领着阻截杨延平部队的耶律莫看到那边战场的情况,不禁摇了摇头。
但是他虽然感叹自己有些失算,但是却立刻做出了反应。他率领着部队迅速摆脱了杨延平的骑兵,凭借着契丹马快的优势向弩兵的后方包抄而去。
而此时虽然面临着部队被截断的威胁,但是耶律宗林还是毅然的选择了继续向弩兵冲过去,因为他知道,只要宋军弩兵被破。那么那点骑兵和剩下的步兵都将不是威胁。更何况,耶律莫未防事情有变,又从朔州城里调了一万骑兵作为援兵。此时这些援兵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面对着两股骑兵部队的冲击,没有前排保护的弩兵很快就顶不住了。随着两股部队的会师,弩兵部队被冲击的七零八落,很快便失去了战斗力。
在弩兵失去了战斗力之后,宋军的实力顿时大打折扣。完成对弩兵攻击的契丹骑兵回身便向步兵进攻而去。被截断的骑兵很快的便再聚拢在一起,而步兵部队则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基本溃不成军。
虽然杨家二郎和三郎带领着小股部队从契丹的冲击中撤了出来,与杨延平的骑兵部队会合了。但是另一个打击接踵而至,那便是契丹从朔州调来的援军也已经到达了战场。眼看着自己这一小股骑兵也将遭到合围。此时杨家兄弟的眼中只能看到绝望。
就在此时,东面出现了一支打着宋字旗号的骑兵,向合围圈杀了过来。已经绝望了的杨家兄弟顿时又燃起了希望。原来是赵惟吉带领的援军终于赶到了战场。
;




大宋武皇 第十九章 突围
就在契丹军队即将对杨延平的部队完成合围之时。战场东方出现了一支部队,原来赵惟吉总算带着部队赶到了战场。
由于赵惟吉的部队的出现是契丹军没有想到的,所以明显可以感到契丹军都到了赵惟吉部队的影响,合围速度变慢了。
杨延平看到这一情况自然不会放过,立刻朝契丹军薄弱之处攻了过去。刚赶到战场赵惟吉还在想着怎么攻击契丹包围圈将杨延平等人救出的时候,看到了杨延平率领着部队朝契丹军发起了进攻。于是赵惟吉也没敢多想,立刻让持有连弩的骑兵向杨延平攻击所在位置进行射击。
此时在战场另一端对宋军步兵残部进行清扫的耶律莫也看到了赵惟吉的救援。虽然没看到援军主将是谁,但是从援军宋字大旗傍边的赵字旗也可以断定带领援军的必是赵惟吉。整个雁门关中能够带兵出征的赵姓将军便只有他一人了。
“看来这个安定郡公反应不慢啊,那么快就带兵赶了过来了。但是他就这样便想救出杨延平未免也太看不起咱们辽国铁骑了。二郎们别管这群步兵残部了,跟我来。”
说完耶律莫便带着兵撂下了宋军残部,直接冲向了赵惟吉所部。
正在配合杨延平突围的赵惟吉显然没料到侧翼居然有一支辽国部队杀了过来。很快的他所领骑兵便被耶律莫所部纠缠上了。
由于赵惟吉所部被耶律莫纠缠上了,辽国包围圈顿时失去了外围的压力。很快的杨延平所针对的薄弱之处便被补强。杨延平所带领的骑兵又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被耶律莫所纠缠的赵惟吉根本无暇顾及到杨延平这边的情况,因为他这时已经和耶律莫直接对上了。
“能直接与安定郡公对上在下真是荣幸啊。在下已经对郡公神往已久了。”耶律莫说的的确是实话,在分析过赵惟吉的情报后,他对此人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曾经对韩德让说过,赵惟吉的存在将是宋辽之间的一个最大变数。
此时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面对赵惟吉,耶律莫心理有一种说不清的兴奋。
“你是谁?”虽然耶律莫对赵惟吉很了解,但是赵惟吉却并不认得眼前此人。
“在下耶律莫,只是辽国的一个无名小将,安定郡公自然不认识我。”
“耶律莫?”赵惟吉听到这个名字以后不禁泛起了低估。很简单他并未在史书上见过此人的名字。但是此时也不容的他思考更多的东西了。因为耶律莫已经策马向自己冲了过来。
耶律莫手持一杆长矛杀了过来。他本想直接一矛将赵惟吉刺倒,但是他没有注意到赵惟吉旁边的李继光。就在他将刺倒赵惟吉之时,李继光杀了出来,将耶律莫的攻击化解。
随后耶律莫,李继光,赵惟吉三人便杀将在一起。耶律莫不愧是文武全才,武艺异常的惊人,很轻易的便抵挡住了赵惟吉与李继光两人的攻击。李继光习武时间尚短,而赵惟吉更是个马战半吊子。要是陆战可能还好些,在马上武力更是大打折扣。俩人的联手并未对耶律莫造成任何压力。
就在和耶律莫的交手当中赵惟吉似乎在恍惚之间看到了契丹军队的阵型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于是他立刻给了李继光一个眼神,李继光瞬间明白了赵惟吉所想。他俩利用耶律莫的一个小失误瞬间拉开了两边的距离,然后赵惟吉向李继光往远处一指。李继光便明白了过来,随即叫过一队人马向赵惟吉所指方向冲了过去。
“怎么了,郡公?你把你的保镖支开你觉得你还能挡得住我吗?”看到李继光带兵向别的方向冲了过去耶律莫也没在意,因为他现在眼里只有赵惟吉。
赵惟吉冷冷的一笑,然后一只手摸向了了马后的一个袋子里。
刚才赵惟吉在恍惚之间看到了契丹军阵型里似乎有一个破绽,于是他决定赌一把。因为在这段时间里,赵惟吉发现李继光有一个过人的天赋,就是对阵型的敏感姓。他能够很轻易的找到任何阵型在行军过程中产生的破绽。
此时战斗已经非常焦躁了,如果不发生任何的变数的话,杨延平迟早要被围死在包围圈里。赵惟吉此时便是赌李继光能找到那个破绽然后让战局产生变数。
眼见李继光好像已经找到了他要找的东西后,赵惟吉从马后的袋子里拿出了一只弩。这支并不是连弩,而是威力更强的铁臂弩。虽然铁臂弩不能连发,但是单只箭的射速和威力是连弩的三倍。
拿出铁臂弩的赵惟吉抬手便是一箭射向了耶律莫。耶律莫在赵惟吉手伸向马后时便提高了警惕。然后他便看见赵惟吉掏出了一张弩然后抬手射了他一箭。
那一箭的速度之快是耶律莫所没有想到的,虽然他之前已经提高警惕了,还是只堪堪避过这支箭。而被他避过的那支箭直接将他身后的一个契丹骑兵直接射死,而且还把身体射的飞下了马大概有两尺左右。看到这样一种情况的耶律莫不仅出了一身冷汗,经历了不少战斗的他第一次感觉里死亡如此的近。
但是这并没有真正吓到他,很快便恢复冷静的他对赵惟吉说:“郡公那支弩的威力真不小啊,但是恐怕不能连射吧。”
的确,这种弩的弩臂非常的重,每一次上弦都是一件难事。基本就是上弦之后装上箭然后射一箭就暂时失去了战斗力。
但是赵惟吉并没有在意,反而对耶律莫说:“我这纸弩是暂时没法发射了,但是我有说过我只有一张弩吗?你转头看看你们的主将。”
听到赵惟吉的话耶律莫转头朝主将耶律宗林的地方望了过去,很快的他便发现了契丹军队存在的破绽。那个破绽便是契丹军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包围着杨延平所部,而另一部分正抵挡着赵惟吉所部,但是两部分中间却又一脱节的地带,而这个脱节的地带正好就直面着契丹军的主将耶律宗林。
刚才赵惟吉就疑似的发现了这个地带,然后他便决定赌一把,直接把李继光派了过去。李继光没有辜负赵惟吉的期待,凭借自己的天赋很快便找到了这个空间。所以现在李继光带领的骑兵小队已经是直面耶律宗林了。
结合着自己所看到的现象与刚才赵惟吉所说的话,耶律莫立刻反应了过来。一旦李继光手上也有这么一把神弩的话,接近耶律宗林以后直接一箭将他撂倒的话,一切就完了。
说时迟那时快,耶律莫立刻做出了决定,放弃与赵惟吉的纠缠,回军去救耶律宗林。
而这边耶律莫一撤赵惟吉立即挥军去进攻包围圈。
而那边李继光已经快接近耶律宗林了,眼看已经进入射程,李继光立刻掏出了铁臂弩瞄向了耶律宗林。
由于铁臂弩制作成本实在太高,而且工艺相当费事,所以整个代州从赵惟吉研制出了以后只完成了两把。这次出征为了以防万一赵惟吉都带上了,一把他自己装着,另一把交给了李继光。
此时李继光已经瞄准了耶律宗林。而从后面赶来的耶律莫眼见已经无法阻止,只能对耶律宗林大喊了一声。就在耶律宗林话音刚落,李继光已经扣下来扳机,箭矢以超乎寻常的速度飞向了耶律宗林。
此时耶律宗林虽然听到了耶律莫的呼喊但是已经无法做出任何回避动作了,但是在千钧一发之际他还是偏移了一下身体。他这一下偏移身体帮助他避开了要害,那支箭一下射中了他的左肩胛。由于箭矢威力实在是太强了,所以一下将他带飞了起来,然后跌落在了马后。
眼看着辽国的主将堕马,李继光也没多想,立刻大呼辽国主将被射杀,而他身后的骑兵小队也一起开始呼喊。很快这个话语便传遍了战场。
契丹士兵听到这个话立即慌了神,而宋军士兵听到后士气大振,也不管真假立刻对契丹包围圈发动了更猛了的进攻。
而李继光所带小队也趁此机会迅速外撤。
就在李继光小队外撤的同时,在内外合击下,契丹军的包围圈终于被撕开了个口子。被围困里面多时的杨家三兄弟也突围了出来,只是与他们一同突围的来的骑兵仅剩不足两千人了。
宋军这边大部队会合后便立刻准备撤退。但是就在他们即将撤退之时,那边确认了主将耶律宗林并没有生命危险的耶律莫迅速的安抚了混乱的部队。然后将部队整合好朝宋军追击了过来。
1...678910...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