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所以当光绪的电报经过众将军们的手传阅一遍后,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可。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参谋本部开始接手各部队的指挥权进行作战。
“参谋部草拟了一个计划。现在请诸位将军讨论……”
“都等会儿。”吴德仁一手拍在桌子上打断了王士珍的话,怒气冲冲的说道:“俄国佬的远东舰队三天后离开威海卫,即使他们不来打旅顺,至少要也会为小日本护航。你们参谋部不把我们调上去和俄国佬打反而将太平洋舰远远的支到光绪群岛,这一来一回少说得半个月。没有我们太平洋舰队。你们以为改装过后的北洋舰队能是俄国远东舰对的对手?等老子带着舰队再回来日本早就完成增援,指不定旅顺都没了。程诚,哥几个都是从夏威夷出来的,他们不知道老子的性子你也不知道?老子不就向太后要了几个月的饷银,既然你们信不过老子,还要老子来开个屁会呀。”说完,拿起帽子往腋下一夹转身就走。
“我认为你至少应该听完再做决定。”程诚说道:“这句话我在夏威夷就跟你说过无数遍了。”
“什么意思?”走到一半的吴德仁转身问道上。
“俄国远东舰队不是甲午的日本联合舰。唯然我相信集大清所有海军舰船最终能击败俄国远东舰队,但大清海军没有足够的造船能力。一但损失惨重即便是这次胜了,那将来很长的时间内整个大清也将有海无防。所以用最小的损失去获得胜利将这次战役中海军的重中之重。只要海军获胜,歼灭俄国远东舰队主力,就可以近逼日本海岸线,迫使日本退出这次战争。如此一来,我大清就可以集中主力与俄国远东陆军决一死战。说不定还可以反攻回去,收复海参崴。”说完,王士珍重重的一拳砸在地图上。
“那跟老子去光绪群岛有个屁关系。”
“如果你去了自然没有关系,但这次你要去海参崴,而且北洋舰队也要跟你去。然后在半路上埋伏他们。”
“北洋去干嘛?刘林两位大人能听我指挥?别忙没帮上尽帮倒忙。”
“他们会听你的指挥。因为不听的人将失去前往欧洲接收新军舰的机会。但你也要尊重两位前辈,必竟大清海军是在他们手中诞生的。”
一份份情报被摆在桌上,每一个设想都要多方求证。整个参谋室内的将军们围在地图上指指点点。天上的弦月已经滑过半空,参谋室内的茶也换了无数盏。就连提供军队的香烟也用去数条。
“虽然这次对日俄作战中会有很多无辜的人被牺牲掉,但这次不仅仅是要保卫国土,更要借日俄的手逼太后真正让位于皇上。关于作战命令还有不清楚的吗?”见没有回答,王士珍扇了扇眼前缭绕的烟雾,眼前还仪然是烟雾缭绕:“各位将军回去后自行准备,等待攻击命令。另外我看要再立一条规矩,以后开会不准抽烟。这让我这个不抽烟的人情何以堪那。”
“那你也抽不就完了。几根烟而已又不是供不起。”不懈的话语引来满堂大笑,大家都明白笑声过后的他们即将奔赴战场,为国家、为皇上而战。
哄笑中,有了不和谐的声音。从南洋而来的萨镇冰看着除了他还只是个校官就剩下满堂的将军。他小心翼翼的说了句:“对日俄作战好像没有我们南洋的事吧?那叫我们过来是……”
“对日俄作战当然没有你们的事。你们在南洋另有任务。老规矩,还是先请周大人做个情况通报。”王士珍说完退到一边。
可当周勤缓缓将汇总的情报缓缓道来,所在将军们无不咬牙切齿。汉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都说离乡人贱。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西汉末年、南北朝五胡乱华时期、唐朝末年、元灭南宋,明末清初更是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汉民族是勤劳的、汉民族是本份的,如果不是战乱、如果不是无奈,谁又愿意离乡背井远赴他域讨生活。原来贫瘠的南洋来了这群勤劳的人们,他们种植庄稼、从事手工业、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
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后,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南洋”的中国人,就这样成了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他们的勤奋与努力,改变了所在国经济落后的状况。而富起来的中国人却没有注意。他们的财富被人悄悄的盯上了。
不懂的生产的当地土人们,在中国人庄园和工厂里劳作获得一份安定收入的同时,却在心里抱怨。这是他们的土地、他们的家乡,为什么自己要委屈在华人手下干活。所以土人们暴动了,土人杀死了曾经为他们提供生活来源的华人。土人掠夺了华人数辈人积累的财富而一夜爆富。可是不懂经营的土人在挥霍完华人遗留的财富后再次陷入贫困,只能再到新的华人那里工作。等新的华人再次累积起足够的财富的时候,这些不知感恩的土人再次暴动,再次获得财富。这时他们发现他们手中的财富原来来的如此容易,从此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惯例――当华人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暴发一次对华人的屠杀。华人历尽艰难的南洋建立的华人国度,红溪惨案、兰芳末日……南洋华人就象韭菜一般被一茬一茬的收割。
“是的,南洋华人就如同那些土人的藏宝库。只要土人没了财富就会把手伸到华人当中。虽说我在吕宋革命军中有一定的地位,也再三制止革命军的暴行,但收效甚微。即使最近一年可以绑架土人换来财富,但杀害华人侵夺财富之事依然时有发生。” 刘亨赋深深的低着头:“南洋华人真好很苦呀。”说完,三尺大汉不由泪流满面。
“南洋情报组对此有过详的分析,大约每过二十年左右就会发生一次针对华人的暴动。规模大小视华人财富多寡而有别。如今华人财富因为国内发展而累计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南洋土人也开始蠢蠢欲动,特别是那些西方殖民统治者。南洋情报部已经多次查访,现上交中情局的报告称:预计今年未明年初,南洋土人会在西方殖民统治者的鼓动下,会进行一次针对华人的巨大行动。”周勤放下手中的报告突然用一种很猥琐的神情说了一句:“可靠情报显示,汇丰银行受英国政府命令,将会于九、十月份将从上海起运大量金银回国。这些可都是咱们中国人的血汗钱。”
萨镇冰听后浑身一个颤抖没有说话。邓世昌跳起脚指着王士珍的鼻子大骂:“你们本部的人都tmd疯了,英国是大清能招惹的起的吗?”
“屁大点的英国有什么了不起,老子还指望能跟他们打一架呢。”吴德仁到是满脸不在乎,他的态度也影响了整个太平洋舰队,现在都把英国当假象敌来看,就算是失败。而吴德仁此刻还在计算着:“打完俄国佬再下南洋抢英国佬,时间上还是很充分的。”
……众人众说纷纭。
大清还惹不起英国,这种明目张胆的买卖自然不能交给太平洋舰队来干。萨镇冰指着自己的鼻子说:“你们不会是打算要我们这群海盗来干吧。”说完又指着刘亨赋说:“然后交给刘将军来销赃吧。可我们只有两艘驱逐舰而已。”
“说的没错。”周勤接过话来:“英国人还是太自大了,这次护航最多两艘老式巡洋舰。”
再老也是巡洋舰,那火炮可不是驱逐舰能对抗的。王士珍笑着对萨镇冰说:“不过三千吨而已,这次叫你来就是让你随船队去光绪岛接收一种新武器。有了它,只要你能打中对方一次,那三千吨就算完了。”
“这么干你们本部想过后里吗?这么干有皇上的旨意吗?”邓世昌还在咆哮。
王士珍又拿出一张电报纸,众人传阅。上面有几个字:把英国佬赚中国的血汗钱给抢回来。署名的是皇上。众将一乐,纷纷爬在地图上指点起来,就连陆军将领都在出谋划策。
“此事关重大,但凡有些把柄落下,我大清就成了世界公敌。”唯一参会的文官唐绍仪说道:“我们可以先讨论行动计划,但这个计划的一切都要有皇上旨意方能行动。”
邓世昌指着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激动的说:“疯了,都疯了。”然后一头扎进人群中开始展现自己的智慧。
中华苍穹 第二百零六章 时不我待
“呜——”响亮的汽笛声响起,由太平洋舰队和北洋舰队组成的庞大的特混舰队,缓缓加速向西方驶去。 他们的目的地是远在太平洋中部的、在清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割让的原名小笠源群岛、后改为由清国皇帝年号命名,并由清国皇室私人购买下的皇家岛屿――光绪群岛。不仅是这两支舰队,就连南洋舰队中的两艘巡洋舰也在快速向北方驶来,他们将加入这支特混舰队当中。一起去完成大清海军史上最大规模的远洋航行训练。
二艘万吨龙吟级战列舰、二艘老式七千吨定远级战列舰、四艘八千吨级虎啸级重巡洋舰,八艘新旧各异的轻巡洋舰、以及十八艘驱逐舰。这是清国海军最大规模的集结,这也是清国全部的海上作战力量,当特混舰队西行而去之后,整个大清海岸线是真正的有海无防,最后的防御力量仅仅是一些连远海都不能去的小型鱼雷艇,仅有旅顺和琉球那霸港各驻留一艘驱逐舰。
清国这是要干什么?欧格纳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清国要将自己全部的海军力量调离本土?日本虽然战败但野心不减,沙俄对远东土地的渴望重来没有停止。而俄国财政大臣谢尔盖刚刚结束的对日经融访问,虽然公开说双方没能达成必要的协议,但刚刚才结束访问两国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兵力调动,傻瓜都知道他们之间一定达成某些默契。这个时候的清国应当是主动收缩兵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而不应该将全部海军战力远远调开。
在远东遏制沙俄的扩展是大英帝国不变的政策,扶持日本对抗沙俄是因为并不看好清国,也因为日本是小国也便于控制。但清日之战让欧格纳开始重新审视清国这个千年国度,而清国皇帝的门户开放政策在赢得整个大英帝国上层的好感外,也让他这个驻华公使获得了足够的荣誉。而最近谈下来的沪湘铁路却被保守的清国政府于与拒绝。欧格纳也曾希望能面见光绪皇帝。但他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不然大清国必将超越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皇冠上最催促的那颗明珠。
但是,目前的远东局势让他很担心,日俄对清国的野心已经暴露无疑,日俄两国正在远东集结兵力。欧格纳很委婉的提醒清国政府注意。但换来的却是别人的不懈一顾。唯有清国总理李鸿章早已关注东北局势。可惜的是,原本被清国皇太后倚为倚仗的李鸿章渐渐的失去了皇太后的信任。他在清政府的中话语权也越来越轻。
印度开始出现人为的破坏,非洲布尔人也在挑衅帝国的尊严。现在的大英帝国处处麻烦不断,现在的大英帝国在远东没有足够的力量。欧格纳只能期盼清国现有的力量能挡往这波可能的狂潮。
那清国能挡的住吗?欧格纳的信心明显不足。
“清国是挡不住的。”对此,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却有着十足的信心。
清国的皇帝对俄国有着明显的反感和戒心。清国对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甚至是意大利都在执行门户开放政策,唯有俄国却在这数年内没有捞动任何好处。而清国对俄国明显的敌对态度也换来了英国对清国支持。而作为驻华公使的他也连连受到国内的指责,沙皇陛下对他的毫无作为已经公开的批评,据说已有要重新选派驻华公使的意图。如果他一事无成的回国,那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所以,这次俄日两国能达成密约。他起着起足轻重的作用。谁能想的到,争对清国的日俄密约的主要内容是在清国的京城内完成的呢?
“是的,该死的黄皮猪不可能挡得往伟大的沙皇陛下。当陛下的军队马踏山海关时,就是伟大的黄俄罗斯计划成功之时。”俄国远东舰队司令威特赫夫在威海卫的旗舰上集合了所有军官。为了即将开始的战争分发作战计划:“这群该死的黄皮猪竟然敢用大炮指着我们,那就让我们狠狠的教训他们一下。”说完威特赫夫重重的挥舞了一个拳头。
每次南下逼冻的俄国远东舰队,一但进驻威海卫港后。威海南北帮炮台也就同时进入一级战略状态,所有的炮管也都或明或暗的指港湾内。清国人的这种行为是对伟大的沙皇俄国**裸的羞辱。所以,当作战计划正式下达后,所有军官都举起酒杯祝愿他们心中伟大的沙皇陛下成功。这可是真心的祝愿,沙皇在民众心中小父亲的形象可不是吹的。
威特赫夫并没有把清国海军当作同量级的对手来看,虽说清国海军从舰支上来看与俄国远东舰队差不多,但清国海军不过只是偷袭日军才获得的胜利。他相信,如果是海上正面做战,俄国远东舰队有足够的力量击败清国。他担心的是清国将海军全部收进港口内,那样的话,清国海军在借助岸基炮台的协助下,那可不是俄国远东舰队所能对付的了的。威特赫夫计算过清国舰队的航程,他本想提前一天发动对清国旅顺的攻击,可惜的是,他的计划并没有得到批准。
威特赫夫远远的看着威海卫码头上闲逛的清国人,心中无比的蔑视。但是海的那边的码头上,却有一个人忧心忡忡。
陆奥宗光对即将前往香港的松井石三说:“松井君此行香港,务必说服孙中山先生立刻开始起义。如今清廷日渐强盛,若不称此次清国东北战事无暇南顾之际发动起义,待清廷腾出手来起义局势当更为坚难。”
“大人请放心,中山先生早二年就已经在准备广州起义。可惜当时时机未致未能发动。此次在下一定说服中山先生,与广州开始‘驱逐达虏,恢复中华’的大业。” 松井石三边说,脸上也一边露出了不自然的笑容。
陆奥宗光深深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这个关点:“松井君,帝国的未来就拜托了。”
陆奥宗光望着载着松井石三的邮轮缓缓的离开横须贺。如今的横须贺已是帝国最后一处设施完善的港口。曾经的佐世保没了,广岛也没了,除了东京湾以外的沿海港口全都在清国人的炮火中化为灰烬。为了复仇,帝国付出了未来的十年。集全帝国最后的力量向西方列强定购了远胜清国的战舰。就是期待能一战而胜清国,将帝国付出的代价一次性从清国全部夺回来。
帝国还是贫瘠的。即使付出了十年的代价还是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购买海军舰船、训练海军士兵已经用掉了绝大部分,还要为陆军扩建和训练留下一部分。帝国已经没有资金去修缮其余的港口。
清国还是太大了,大到可以轻而易举组建十个陆军师,大到轻轻松松向全世界定购军火。清国大到已经奢侈的组建独立炮兵师。更不要说正在为炮兵师试换装的五门152毫米的榴弹炮。清国将这些从军舰上拆下的舰炮改装后交给陆军,就是因为清国皇帝想试试,重炮在陆军战场上能发挥多大的用途。这是世界军事史上都不曾有过的重炮集团,可面对这此重炮兵团的帝国士兵却连子弹都不足,而清国已经将机枪在每一个连队里装备了一个班的士兵。清国甚至还是准备组建专门的运输部队。
也许伊藤博文说的没错,帝国应该安下心来发展经济重新聚集实力,即使如此大规模的购买军舰也应该安静的潜伏下来。帝国小而团结。清国也因为大而漏洞百出。只要把孙中山牢牢的帮在帝国的战车上,一个孙中山至少能抵三个师团,甚至更多。可是,眼前这么好的机会真能放的下来吗?
借着俄国进攻清国的机会。帝国乘机占领整个朝鲜。不仅能转移清国对帝国咄咄逼人的架势,更可以借俄国的舰队来消灭清国舰队,为帝国未来登上大陆做好准备。谁也不知道,清国皇帝为什么对帝国有着深深的仇恨。日清战争前,当整个清国都视日本有尔撮小邦不加注意,唯有清国皇帝对日本步步设防。所有清国的建设将日本排除在外,对日本进出口加以大量限制。失去最大贸易伙伴的帝国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帝国再不主动出击,就真的能等来更好的机会吗?
帝国要振兴,就离不开英国的支持。而作为外相的陆奥宗光很清楚英国远东政策的第一条就是要限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展。而这次帝国与俄国同盟进攻清国,会不会导致英国放弃对帝国的支持转而扶持清国?这才是陆奥宗光最担心的。也就有了他急赴汉城寻求伊藤博文的意见,只是结果已经不重要了。帝国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就让他这个帝国外相为帝国争最更有利的外交环境吧。
转身离开的陆奥宗光将横须贺甩在了身后,横须贺这个帝国最后的港口,是否是帝国走向辉煌的前进基地?说到港口,差点忘记了。除了横须贺外,帝国还有一个完善的港口,虽然都是民用设施,但那也是帝国港口。为了秘密建造的军舰,整个东京湾已经严密封锁起来,而作为帝国对外贸易港的大阪却被黑川通轨搞的乌烟瘴气。如今的大阪承担着帝国近七成物资的运转,但可恨的黑川通轨在运出大阪的物质上加价。已经富的流油的大阪人然到看不到其它还在和饥饿搏斗的帝国子民吗?同样作为帝国的军队,当第一师团接到调令的第一时间就开始集结。而作为帝国最完整的第四师团,听说现在正在为去朝鲜做什么生意而大吵特吵。就连北海道上的那些虾夷人,也因为清国人频繁进出和对他们的格外优待而对帝国有着各种抱怨……
帝国的振兴应当掌握在军队的手中。陆奥宗光握紧了拳头。
而在同一天的夏威夷珍珠港码头上的一间房间内,李恩富与徐世昌目送夏威夷舰队西行而去。大清抽调了全部的海军力量去应对可能与俄国的战争,那做为军事科研重地的光绪群岛也不能没有防务。因此,借着远航训练的理由,夏威夷舰队将接替太平洋舰队来防守光绪群岛。用远离本土的海岛做军事科研并不是一个好主意,遥远的距离让各种设备物质的调集周期变长,相应的研发周期自然也要变长。可皇上说的也没错,放在国内谁能保证机密的安全性,这可都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要让西方列强知道了,大清还有日子可过吗?远岛就这么一个好处,安全性高。加上这可是皇家私人岛屿,我怎么封锁都说的过去。
望着远去的舰队,李恩富长长的叹了口气:“徐大人,此去关岛必务要达成购地协议。最好能将那唯一的港口给买下来。以后太平洋货运就可以借由这个地方中转,而对关岛进一步的渗透。”
徐世昌刚刚点完头还没来得及说话,关闭的房门被推开了。夏威夷利留卡拉尼女王一脸急色的走了进来:“我刚刚听说两位大人这次都要离开夏威夷,这是真的吗?如果两位都离开了,那王国怎么办?”
李恩富一脸不解的问道:“我们走了,可是陛下不是还在吗?”
“不,我的意思是说,两位都走了那王国将来的政策怎么决定。说实在的,没有二位,我没办法治理好我的王国。” 利留卡拉尼说的确实是实话。这几年王国上上下下都是眼前这两人在打理,而她却更多的只是做为一种象征。
“陛下,夏威夷王国是您的王国,我们只是借您的地方中转一用,最终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的。您当然要去治理自己的王国。您放心,我们离开后,王国卫队都会听从您的命令。”徐世昌说道。
这是让利留卡拉尼最放心的一点。不同于美国想吞并夏威夷的清国人,他们对这片土地没有任何**。他们致力于夏威夷的发展,只不过是借这里为自己的祖国中转特殊物质。清国人是和善的,他们唯一的**就是希望王国能平待对待清国人。遥远大洋彼岸的琉球国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清国占领全部琉球领土,却在主动迎回琉球王之后主动撤出全部兵力,若不是琉球王在码头拦住最后一批撤出的士兵,可能连为琉球训练军队的军官都找不到。当利留卡拉尼听到这个消息后特意悄悄的派出心腹却琉球证实了这个消息,利留卡拉尼便展示出去这两个清国人无比的信任。而这两个清国人也没有辜负她的信任,如今的夏威夷越来越富有。但是夏威夷必竟只是一个小国,须要一个强大而没有野心的大国依靠。那李恩富口中那个五千年的礼仪之邦就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当利留卡拉尼再一次隐晦的提到大清国何时可保护夏威夷王国的时候。李恩富一脸无奈的说:“大清现在自己都一堆麻烦,哪有时间管你呀。”
“可是,我听说有些美国人还在企图颠覆夏威夷王国,好让王国并入美国领土。” 利留卡拉尼有些急了,这种事她应付不了。
“这次我去南美就是为了把美国脱在南美和大西洋上。”李恩富恨恨的说道:“没个屁用的古巴人,给他们那么多的支援却连西班牙都收拾不下来。还有愚蠢的南美土人,我要让他们明白美国的野心。如今这个世界,时不我待呀。”
中华苍穹 第二百零七章 朝鲜事变
朝鲜这个夹在千年老大帝国的大清和新兴帝国日本之是的国家可谓国运坚难。前明时期的朝鲜就遭到日本的侵略,那时是前明的军队入朝增援才保住了朝鲜。可当前明日渐衰弱,后金崛起之后,只是那时前明自顾不暇,朝鲜两度遭到后金的洗劫。现在朝鲜再次遭到日本的侵略,清朝再次向朝鲜派出了援兵。一溃千里的清军曾经丢掉了整个朝鲜,却在大清上国皇帝的带领下再次反攻了回来。只是,为什么在日本已经无力抵抗的时候,清军却在汉江边上嘎然而止。
汉城,朝鲜的首都。本应当统治整个朝鲜的中心城市,却因为清日两国之间的针锋相对,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地步。汉江以北的清国占领区,那里的地方官员依然还是朝鲜人。虽说清国没有向这个地区派来任何一位官员,但是从清国派来顾问却是实际上的一把手。值得高兴的是,早些年朝鲜颁布的法令没有因为清国人的实际统治而废除,而且还不时有北部官员派谴人员越过汉江向汉城呈报政务,虽然都是些知会性的政务,这也表明了清国的一种政治姿态――朝鲜是朝鲜人的朝鲜。不仅如此,北部的朝鲜人民还在清国的支援下建立了三个朝鲜师,正在日以继夜的操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