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李鸿章的发言如同中国所有官员的发言一样,语气是坚决的。理想是丰满的,口号是喊的震天响的……除了说明要建两哪条铁路和交给谁建以后。李鸿章絮絮叨叨了近二十分钟,就再也没有其它的东西。对于清国总理的发言,台下记者们听的是热血澎湃,他们一边听着一边进行着速记,准备回去后好好琢磨一番。相信他们回去再怎么琢磨,也琢磨不着实质的东西。这些洋鬼子哪里了解中国官方的发言内涵,几千来中国官方公开言论除了用词谴句上更加完美以外,基本就没有过变化。唯一让这些记者听出变化是。现在清国的发言在说到自己国家时,不再用清国或者清朝来代表,而一律用中国一词。其实这都是光绪要求的,即便广州起义变迅速平定,但在南方广州、上海等地思想开放之地,依然还有人在用皇帝是满人的话题在搞事,可谓是抓不胜抓。所以光绪严令朝廷和官员在所有文件及发言中,凡是出现代表国家和政府的用词当中不得再使用清国或清朝之类,而一律用中国代表。光绪在向世人表明,朝廷代表的是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里所有人。这里面并不分满汉。
终于等到李总理说完坐下了,台下记者们开始提问了。第一站起来的是英国记者,他高举着笔大声问道:“请问总理先生。据我所知,沪湘铁路贵国一直是与我国的铁路公司接洽,并且已经商议到具体的修建事宜。为何清国却突然宣布与德国合作。”这位记者很不客气的直接抛出这个话题,当然这也是在场大部记者的想问的。而且这位记者很嚣张,问完问题连等主席台上说话的时间都没给,就直接很不合礼仪的坐下了。
英国人很嚣张,但他们有嚣张的资本和底气。因为此时的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他们庞大的领地不仅有着日不落帝国的称谓,更有着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所以一个小小的记者嚣张也只因为有着强大国家做后盾所以才会嚣张。
对于这个问题。李鸿章对外的解释是英国的要价太高,之所以会与英国方面商讨到具体的修建事宜。那也是因为想让英国公司知道一但修建成功后的利益,希望英国方面能降低要价。但是英国不肯降价。那就只能找要低更价的公司。而德国公司愿意,那为什么不交给他们呢?
李鸿章的解释可以应付那些记者,虽然谁都知道之所以发生这种就是因为英国的转售。必竟从事实报价方面,德国确实出价更低,而且条件更优异。从商业角度来说,选择德国公司是没错。
但做为明白人的欧格纳在向国内发报通告此事后,整个英国国会都震动了。通过之前的与清国的商谈,国会议员早已认定清国沪湘铁路已是由英国承建无疑。如今突如其来的变化却让英国国会议员们认为他们遭到了清国背叛,要求欧格纳向清国施压。
欧格纳接到回报后,还没来得及施压。德国又宣布了一个消息让他顾不上给清国施压。
德国要将勃兰登堡号、伍尔斯号两艘战列舰派往远东,就连起程的日子都定好了。原本只是想让清国牵扯英国的精力,让威廉二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个看似恶心英国的一个举动,却从清国换来了如此好处。为此他认为因该再让英国恶心一下。另外他向清国提出为他的远东舰队提供一个可以补给的港口。没想到,清国竟然同意开放旅顺这个从来不让他国船支进入的港口。清国还主动洽谈问德国愿不愿意租借台湾的台南大鹏湾做为德国远东舰的军港。这让威廉二世喜出望外,如今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正在考察那里合不合适。
欧格纳无比头痛,就因为英国转售了清国两艘军舰,没想到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清日两国订购的军舰明年就要回到远东,现在德国也插一脚进来。夏威夷那不大不小的舰队也可以随时进入远东,就连美国为了加强在太平洋的影响力,原本计划中只建造一艘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现在变成了四艘,其中两艘将来会驶向美国东海岸……天呀。远东实在是太拥挤了。
为此英国关闭了苏伊士运河不准德国船支通过。要是德国在清日开战前突然将这四艘最新的军舰转售清国,那英国的远东政策就彻底黄了。
然后德国屈服了,战列舰不去远东了。但那两艘巡洋舰还是会来的。为此德国公使特意面见光绪解释,其实那两艘战列舰本来是有意转售清国用来对付那破坏和平的小日本的。光绪没有在意。依然同意租借大鹏湾。
欧格纳知道清国依然同意租借大鹏湾,他的表面就可以称的上叫做张狂了。在御书房内,他不仅问出与记者同样的问题,他还在最后加了一句质问:“陛下如此出尔反尔?”
但是做为皇帝的光绪却用不着与同样是明白人的欧格纳说这种话,所以面对欧格纳的质问,光绪的回答也很硬气:“贵国连交了订金的合同说推翻就推翻,那这个事情怎么说?”
“可我们按合同退还了订金还有违约金。”
“我们连合同都还没签。既然贵国放纵日本来挑战中国,那就不要指望中国还会用热脸去贴你们的冷屁股。”
“江南一带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容不得别人插手。”欧格纳猛的站了起来,语气严厉。
“放肆。”光绪一拳砸在案上,怒呵道:“那是中国的国土,还不是你们英国人可以指手划脚的地方。”
“陛下,你这是对大英帝国的冒犯。”
“中国的尊严也不容亵渎。”
冷场,整个御书房内只剩下两个人粗重的呼吸声。还好光绪已经让所有侍从离开,所以今天的谈话不会泄露出去。
良久,欧格纳突然笑了起来,自然的座回椅子里,淡淡的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我必须提醒你,一旦清国和我国开战将会带来的后果。”外事交涉中这样的场面太多了,用不着进行一场无意的争辩。什么面子。什么尊严,最后还不是要靠实力来说话,他相信眼前这个皇帝还不会愚蠢到看不清形势的地步。
“如果中英开战,中国必败无疑。”刚才光绪真担心欧格纳会一甩手走掉,那光绪只能去求欧格纳了。否则中英之间就真的只能开战了。见欧格纳坐下来时,光绪也长出一口气,尤其是当欧格纳轻描淡写的说话,就说明事情还可以谈下去。只要能继续谈下去那就好办,所以光绪也实话实说:“一但中英开战。不仅中国海军会全军覆没,海外领地也将全部失去。不仅如此。广州、上海、天津等所有沿海城市也将不保,甚至朕相信。如果大英帝国愿意,北京朕也呆不住。”
“所以我建议陛下,重新考虑沪湘铁路修建事宜。”
“不过朕也想提醒欧格讷公使。大清有广袤的国土和四万万人口。就算失去了北京,中国还有洛阳还有西安,甚至朕可以搬到重庆。那么请问,贵国需要在大清派遣多少艘军舰,派遣多少军队,消耗多少战争资源。即便是这样,公使先生认为贵国还需要耗费多少时间,打多少场战争才能获得彻底的胜利?”
“说实话,我真的很想知道。”欧格纳有些嘲讽的看着光绪。
“既然英国要把我们逼到绝路上,那中国也只能背水一战了。公使先生信不信,如果朕愿意,只需要一句话,那整个中国会有四万万个杨洪。”
欧格纳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世界各国对杨洪之乱可谓记忆深刻,那是一个完全排外的组织,他们对于西方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排斥。太平天国其间,凡是在他们势力范围之内的所有西方人开设的工厂全部被摧毁或是被抢夺。以目前光绪皇帝在国内的影响力,欧格纳相信,光绪能够做到。但这么一来,整个清国都会对所有在华的英国人进行报复。清国的海军可以不放在眼里,就算是清国陆军,欧格纳也相信大英帝国可以打败。但是想要占领这个国家,那需要的军队数量至少要上千万。
清国更是一个陆地大国人口大国,四亿人口可以让他们组织起超过千万的军队,这比大英帝国本土的人口还多。而且一但开战。美法德意等国在中国的投资怎么处理?失去了这么庞大的原材料产地和市场,其它各国又会有如何反应。英国又将如何来确保他国利益不受损失?因为这上英国挑起的战争。
而决不投降的清国皇帝会把战争永远的打下去,那样一来。法国、美国,尤其是德国这些正打算挑战大英帝国霸主地位的国家一定会暗地里支援清国。英国将陷在远东不可自拔。
担心归担心。但欧格纳却不松口:“看来陛下并不害怕与我大英帝国一战。”
“不,朕害怕。朕和整个中国都不愿意与英国为敌。因为朕相信,一个稳定的东亚局势,无论对西方各国还是中国,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可能朕甚至不愿意与日本人开战。”虽说欧格纳没有松口,但无论语气还是态度都已经平和。所以光绪也不再强硬,甚至有些讨好的说道:“此前。朕强行下旨才促成了和西方各国签订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这里面获利最大的可就是英国呀。”
“可是陛下,为了这条铁路英国付出了很多。出于对陛下的敬重,我实在不愿意清国与英国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朕也不希望,但贵国的要价却实太高了。当然对于英国方面前期的投入朕会给于丰厚的补偿,做为他们辛苦的回报。”
“租借给德国军港的事、修建广交铁路呢?”
“清国很穷,想要建设发展就需要大量资金。贵国要价太高而且又不肯贷款,你认为朕该怎么选。”
这次见面的时间很长,而且没有旁人,所以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当欧格纳离开时非常高兴。随后,李鸿章、唐绍仪、林启兆、王士珍等人就接到皇帝急召。养心殿内,光绪召见了所有文武心腹重臣。
“你们都知道欧格纳来干嘛来了吗?他是来威胁朕的。他来威胁整个中国。”话才出口光绪便大笑起来:“他说江南是大英帝国的地盘,朕告诉他中国领土内还容不得英国人指手画脚。你们知道他怎么说的吗,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他说他很想知道大英帝国与中国之间战争的结果。哈哈哈哈……”光绪的笑声是那么的凄惨渗人。
大臣们全部跪在地上,就连已经废了跪拜之礼的军人也跪在地上,战战兢兢。
“你们猜,如果欧格纳不松口不再继续谈下去,你们猜朕会怎么做。朕会去求他,甚至会跪下去求他。中国经不起英国的打击,因为这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中国还差的太远了。什么尊严。什么面子,在英国的枪炮面前连一张纸都算不上呀……”说着说着。光绪遍是泪流满面。
大臣们愤怒了。军人们表着忠心,他们将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文官们信誓旦旦。他们会武装起最后一个儿童把他送上前线。君辱臣死呀,英国公使羞辱不仅仅是皇上,还包括了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臣民。
光绪挥手制止了大臣们的喧闹:“对于洋人来说,现在给中国的尊重给朕的面子,那都只是看在钱的份上。可是我们的子民呢?还不是如狗似奴的被他们使唤。如果当他们再也无法从中国获得利益时,还会给我们面子吗?什么尊严?什么面子?只有经过了血与火的淬炼的尊严才是沉甸甸的。朕可以丢脸,你们臣子们的脸也可以丢,只要一个国家最普通的国民有了面子和尊严,那中国会没有尊严吗?”
“吴德仁,不管你以前对英国是什么态度,朕也只是说说你。但现在,朕要告诫你,也告诫你们所人。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的,面子上都给做足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雌伏起来,用心经营我们自己。对洋人,我们可以卑躬屈膝,我们可以奴颜婢色……”光绪突然抬起手,狠狠的打了自己一巴掌:“甚至他们愿意,朕可以像狗一样的去讨好他们。但十年之后,朕要和他们,抬头相见――”光绪双眼通红,神情绝决。
李鸿章看到了,从皇帝嘴角上渗出的那行鲜血。(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下南洋,就从海盗开始
南中国海,东沙群岛东北方
一艘战列舰,二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静静停泊在海面上,随着海浪起起落落。平静的外表却掩饰不了内部了躁动。每一个锅炉的压力都处在待命状态,只需要一道命令,他们可以让战舰迅速进入战争状态。这支舰队就是正式被命名为中国皇家南洋舰队,做为旗舰的海圻号战列舰是缴获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号,修复好南下成为南洋舰队旗舰。
舰桥上,琅威理举着望远镜焦急的望向东北。
汇丰银行自1864年在华成立以来已经经营了超过了三十年,资本从最初的500万港元开始,变成了在华最大的商业银行,每年从中国赚走的真金白银数不胜数。之前是每五年向国内运送一次贵重金属这次变成了三年。而受到连续三年来清国投资的热潮,特别是清国转行金本位的政策,更让汇丰银行更是赚的盆满钵满。虽然清国新成立的大清银行对汇丰银行有些许冲击,但受其影响的都是清国本国的业务,对海外业务的大增远远超过在清国本土所失去的。如今汇丰银行就已经将仓库装满了黄金白银,这才起运回国,而且还运的全是黄金,因为白银全部和其它外国银行兑换成了黄金。虽然在这条从远东回国的航行上,还没人敢打大英帝国货轮的主意,但必竟事关重大,为安全起见,还是依惯例派出了纳尔逊号巡洋舰为其护航。
可是就算是航速再慢,也该到了呀?琅威理自言自语,就算他再焦急也没有办法。原本清晨就会这在里碰头的船队,结果自己已经在这里等了半天了。茫茫大海上跟本无法联系对方,会不会是走错了航向?应该不可能。要知道无论货船还是巡洋舰的舰长,可都是这条航线上的老手了。那有没有可能碰到海盗呢?郎威理自嘲了一番,这怎么可能。且不说南洋最大的海盗沙和尚从来没有越过东沙群岛。就算他敢,但他手上也只有二条驱逐舰。就算再给他二条也不是巡洋舰的对手呀。也许是机械故障吧。
琅威理再次举起望远镜看了一会儿。远处的海天线上依然没有出现烟柱,也就放下了望远镜:“继续对东北方向保持观察,一但发现英国巡洋舰立刻来报。”说完,退回自己的住舱,打算先小睡一会儿。南洋这还炎热的天气在清凉的海风吹袭下还真让人昏昏欲睡。
从执掌清国最精锐的北洋海军与日本作战,到执掌南洋这支偏师弱旅巡航海面,看似权利一落千丈,实则好处多多。自从太平洋舰队突如其来的回国。琅威理就知道自己在清国呆不久了。因为太平洋舰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舰队,军事条例及章程都非常严格,这都是依然散漫的北洋舰队所不能比拟的。做为一个国家训练有素的精锐海军,不可能再让他这个外国人参于其中,所以他连辞呈都写好了。但是整个甲午战争中毫无作为的南洋舰队在战事还没有彻底结束前就被光绪雷霆般的解体了,当他面见过清国皇帝后,他就成了为这支新成立的清国皇家南洋舰队最高指挥官。
虽然舰队司令是林永升,但清国皇帝旨意很明确的指出,非战时整个南洋舰队依然听由他指挥。就算是清俄战争期间奉命北上防护东海的南洋舰队,因为没有介入战事还依然由他指挥。清国皇帝对他是信任的。曾当着所有海军军官们的面称赞他是最据职业操守的专业海军军官,并为了能让他与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曼特中将能够平等的对话,清国将他任为命清国海军中将。而此时仅做为英国海军少将的他。又因为英国认为他在清国的军衔高于在英国的军衔是一种羞辱,所以也就把他正式升格为中将。这曾让琅威理各个惊喜。
随着清俄战事的结束,清国在各国所造军舰也已到了交付期。北洋舰队中的刘步蟾和林曾泰虽然因为英国的转售而转道德国,南洋舰队司令林永升带着叶祖珪等人也去了美国,他们同时也从北洋和太平洋两支舰队中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兵和军官,而空缺的人员就从南洋舰队中抽调补充。而在经过他严格训练后的官兵,很快胜任了两洋舰队的职务并获得了一致好评。为此,清国皇帝为表彰他为清国海军所做出的贡献,特意加封他为清国男爵。果不出他所料。一个月后英国政府也宣布他成为英国男爵。
喜出望外的琅威理为买命了,从海军学校毕业的军官和新招募的水兵重新填补了空缺的南洋水师。进入了新一轮的练兵*。可是不管以前的兵怎么差,必竟还打过甲午战争。战火中走出来的人意志更加明确而坚定。但这批都是新兵,不管他们再怎么认真和努力,都不能与那些经过战火的官兵相比。为此他联系了这次护航巡洋舰长同时也是他的老友思迈特上校,请他舰上的官兵到南洋舰队中利用这短短的护航时间帮他们进行一次演习。思迈特同意了,而光绪得知此事后,特意额外批了一笔5000元的训练经费,用于感谢帮助清国的英国海军朋友。
他想以上将军衔退役,当然如果爵位能再升一级就更完美了。枕着美梦的琅威理笑着入睡了。直到舰留守队参谋刘冠雄来通知他英国舰队抵达了,这时,太阳已经开始西下了。
如琅威理预料的一样,果然是货轮出现了机械故障,修复耽误了整整7个小时。不过没有关系,演习改为夜间也不错。因为是护航舰支,所以没有让清国人上船,但纳尔逊号保持了最少必要人数后,其它水兵军官都登上了清国的军舰。琅威理要让这些新兵见识一下英国人的训练。
当第二个清晨来临的时候,这支临时舰队穿过了南沙群岛,演习也即将结束。分布在南洋舰队各舰支的上英国官兵也纷纷返回纳尔逊号。海圻号甲板上,一个简单的宴会召开了。没有丰盛的食物,还好还有一瓶红酒。
“琅威理阁下。他们都是好小伙,训练有素,反应敏捷。只需要再经历一场战火。他们就是最精锐的海军。这都是你的功劳。”思迈特举着红酒面带微笑。
是呀,通过这二夜一天的紧张训练。海军在海上可能碰到的情况都一一演练过,甚至连纳尔逊号都参于进来,表演了一次什么才是突袭。南洋舰队的官兵都是好样的,他们的反应和动作都非常到位。如同思迈特所说的那样,琅威理也在训练当中发现了整个舰队最大的问题:每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到战争的气氛,他们还不明白什么是战争。
琅威理回应举起了酒杯:“我想这不是问题,因为日本人很快就要回来了。我相信,他们会在未来的战争中有着更加优异的表现。”
“哈哈。那是当然。”笑过之后思迈特突然神神密密的说道:“你知道吗伙计,对于即将到来的清日之间的海战,即使日本人多出四艘战列舰,我却依然看好清国舰队。”
“为什么?”琅威理有些诧异:“要知道就算是清国内部都在考虑将舰队退回岸边,在有岸炮的地方与日本交战的计划。”
“我也不知道,只是一种感觉罢了。”思迈特耸耸肩:“这只是一种感觉罢了。清国的舰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支有着铁甲战舰交战经验,而且还是两战全胜的舰队。这些丰富的经验会大幅拔高清国舰队的能力,而日本舰队却相反,他们的舰员绝大部分以前还只是商船的水手,这种差异会拉平两支舰队的水平的。”
“也许你说的对。我想,我们很快会看到效果的。”
宴会仅仅持续了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南洋舰队开始转向北方,他们在返回驻地。而纳尔逊号带领着货轮继续向新加坡驶去。
辛苦了一晚上。早上还喝了点小酒的思迈特把纳尔逊号交给他的大副后,就回到船舱内入睡了。大副望着这一望无际的海洋无聊而单调的指挥着军舰前进,二个小时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除了刚刚碰到的正开向清国的两艘打着法国旗的货轮。
“真搞不明白,贫穷的清国干么还要向全世界采购物资,清国人都疯了吗?”大副无聊的回头问着二副。
“你管他们干什么。只要这种演习能多来几次就好了。”二副说完与大副大笑起来。
可是他们的开心并没有持续多久,领航员看着左边突然神神叨叨的咕嘟了一句:好像是鱼雷呀。
大副却大笑道:“现在海上除了我们就只有货船,难不成是货船向我们发射了鱼雷。”大副是相当的不在乎。
二副回应到:“货船上装的是黄金,可没有鱼雷。如果他们愿意用黄金当鱼雷来攻击我们,我乐意接着。哈……”
“咚――”巨大的爆炸声把舰桥上所有人的笑声憋进了喉咙里。冲天的水花让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有人把炮弹扔进了水里?用不着想明白,接连二声爆炸再次响起。纳尔逊号已经十几年的老式巡洋舰了。哪里经的起三枚鱼雷的攻击,还不到一分钟。整支船就发出咿咿呀呀的叫声,并开始向左舷倾斜。
“发生了什么事?”船舱内的思迈特也被三声巨大的爆炸给惊醒,当他来到舰桥上去看到的是面面相觑的众人。
“我们遭到了鱼雷的攻击,被命中的三枚。可是……”大副一指海面上,什么都没有。
原来还是有的二根坚挺的小柱,现在是真的没有了。空无一物的海面上,只有蓝天白云。下层各船舱传来消息,再也挽救不了船支了。思迈特果断的下令弃舰,但他要求带上所有能带上的武器,他有一种危险的预感。
后面的货轮就真的乱了套。神奇的鱼雷从视野外发起攻击,竟然还命中的三枚,那就是说有人盯上了他们运送的货物。是海盗还是哪国的劫掠船?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命运坎坷了。所以货轮也管不了那些落水的水兵,加大马力全速绕过正在沉没中的军舰,意图快点离开。但是他们走不了。就在他们航线的正前方,二艘挂着黑色骷髅旗的驱逐舰出现在视野里。
“我们是沙和尚,立刻停船停止抵抗。敢沉船就全部杀光。”这是两艘驱逐舰同时打出的旗语。
这一下。大家放心了。沙和尚上是这片海域上最大的海盗,他们利用清国人的同情心从清国南洋海军手里抢来了两艘驱逐舰。这已经是世界海军中的笑话了。但这群海盗用清国人的话说那叫――盗亦有道,就是只抢货不杀人也不祸害女人,当然你要反抗那是你找死就办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