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太平洋前面的警戒驱逐舰从潜望镜前驶过。突破太平洋舰队警戒线的夏建仁从潜望镜中死死的盯着龙吟号,仔细的计算着双方的航速和距离。直到距离进入鱼雷的射程。夏建仁果断下令:“一号鱼雷管发射。”
“一号鱼雷管发射。”随着鱼雷长的声音,鱼雷兵激动的按下了发射扳手。鱼雷如离弦之箭般的飞向龙吟号。
太平洋舰队还不知道有两颗鱼雷朝着他们飞驰而来,他们正为灵敏、机敏二舰上前后就没有消息传回来而纳闷。直到货轮进入龙吟号的视野内,吴德仁惊讶的发现,他的两艘驱逐舰竟伴随着货轮左右如护航状行进。这个现象很不正常,所以龙吟号上所有不在岗的官兵都集中在左舷好奇的眺望。吴德仁怒斥电报员要立刻发电给灵敏机敏二舰询问原因,同时下令舰支进入战备,舰队开始加速。
可还没等命令传下去,甲板上的一位水兵惊恐的指着面前两条洁白的航迹大叫:“鱼雷,鱼雷……”
为了保持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也为避免北洋中不好的习惯被带入太平洋舰队。所以仅仅留下极少数精锐的原北洋水师的官兵。再加上吴德仁严格到苛刻的训练,加上巡航期间也要执行战备命令。即使这种突发情况,整个舰队的反应依然相当迅速。
可是发现的时间还是太晚了。就在龙吟号20毫米速射机炮刚刚准备好,两枚鱼雷就以38节的高速越过了机炮的射距。
“准备防冲击。”所有舰员们随着叫声都抓牢了身边的固定物。等待那两声巨响。
“当”“当”两声钢铁撞击的声音传来。船员们长出一口气庆幸鱼雷没有爆炸。胆大的水员从船舷伸出头去看鱼雷撞击的地方,却看见两团巨大的红色液体浮现上来。
整个舰桥内众人面面相觑,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收到电报:演习判定,太平洋舰队旗舰龙吟号被狼群击沉,演习继续。
“演习?”吴德仁暴跳如雷:“这他n的四周一艘敌舰都没有,哪来的儿狼群。这演个屁习呀。”
没有敌舰,但是有鱼雷。难不成敌舰是隐形的?太平洋舰队全体上下开始在海面上找隐形的敌舰。海面下,发射完鱼雷的两艘潜艇按程序开始下潜。鱼雷不会爆炸他们是知道的,但必竟是演习,必要的爆炸防冲击波的程序还是要做的。等他们完成这一动作用后。再次浮到潜望镜深度,龙吟号已经驶出潜艇射程,但另一艘战列舰龙啸号却刚刚进入射程。
夏建仁开始调整航行。当潜艇再一次在1500米位置上瞄准后,他下达了发射第二颗鱼雷的命令。不远处的黄花鱼号也做着同样的动作。两条洁白的航迹再次出现在水面上。
“呜――”龙啸号上汽笛大作,再次出现鱼雷的报告让舰长李亮下令舰支急转规避。同时准备就绪的各机炮朝着两条航迹开火,但两条鱼雷竟神奇的穿过了密集火炮再一次撞在龙啸号左舷上,“当当”两响后,两团鲜红的水印在龙啸号左侧升起。
龙啸号得益于他不是旗舰,即使与俄国在对马海峡对轰当中,俄国舰队也把炮弹大多给了旗舰龙吟号。可以说龙啸号自建成以来就没有受过重创。但在今天这两枚鱼雷要是爆炸了,龙啸号基本沉了。气急败坏的李亮冲到甲板上对大海狂吼:“王八蛋。给老子出来。”
李亮的叫声夏建仁他们是听不到的,他们再次下潜。四团红色水印清晰的进入李振华的眼中,放下望远镜的李振华高兴的让电报室发报:龙啸号判定击沉,演习结束。
当吴德仁得知两艘货船上的是李振华后,吴德仁及一众军官就坐着快艇过去了。见到李振华还在哈哈大笑的吴德仁就要开打,被程诚给拉住了。可是程诚拉住了一个却没拉住第二个,后出手李亮的一拳头就打在李振华的脸上,把他打翻在地。没办法,这些舰长都一脾气。
“两位将军,你们的军舰都被击沉了还有这么大的脾气呀。注意素质。”李振华从地上爬起来。不满的说道。
“少t娘的给老子费话,还演习呢。说清楚到底什么回事,信不信老子还揍你。”吴德仁再次把拳头捏了起来。他不怕栽跟头,虽然他也没栽过。可这次实在是不明不白就栽了。程诚连忙上前拦住这个暴躁的吴德仁。
“你们出航前,皇上是不是跟你们说过。新造好的舰支会在路上伏击你们?这不是演习是什么?”李振华不乐意了,从夏威夷出来他就没挨过打,这次也把他给惹毛了:“通知狼群返航,咱们回去。”
吴德仁一听急了,老子堂堂海军司令既然连手底下多出一支舰队都不知道,这哪能行。可李振华是直接隶属参谋本部,完全可以不理他。所以吴德仁双手在脸上一搓。满脸的怒容瞬间变得喜笑颜开:“李上校,有事好商量嘛。要不我给你打一拳出出气?”
结果人家李振华不领情。哼了一声不理他。吴德仁可就真不乐意了:“老子堂堂中将大司令当着这么多兄弟的面给你道歉已经很给你面子了。要是你不给兄弟我面子,老子可真叫手下兄弟们上来。那时后果自负。想清楚喽。”
习惯了,早就习惯了。程诚对于泼皮般的舰长早已经免疫了。虽然李振华也出自夏威夷,但现在必竟不同属,所以他连忙跟李振华解释几句:“别理他们,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的脾气。这些人看军舰比看自己的命都重要。结果军舰不明不白就被击沉了,这哪能咽的下气呀。早说听说美国搞出来潜水艇,今日不见军舰只见鱼雷,不是就是这种潜水艇吧?”
李振华对程诚竖起大拇指,说了句高明。然后瞪了吴李二人一眼手向外一指:“一会自己看。”
不一会儿,海面开始翻滚起来。大量翻滚的水泡中,先是升起两个椭圆柱体,随后两艘奇怪的船支浮现在海面上。随后,两艘货轮尾部开始注水下沉,尾部打开舱门。两艘潜艇低速驶进货船内。
吴德仁随手抓来一位水手,勒令他立刻把自己带到船舱。船舱内,吴德仁爬进潜艇内参观。当他从潜艇军官们口中得知这艘潜艇的性能参数后。爬出潜艇的第一句话就是:“立马给老子造100艘,老子这就打到英国去。”在他的身后,李亮等人也跃跃欲试。
“都滚一边去。”程诚在舰队中还是很有威信的,训斥过后问李振华:“具体说说嘛。”
“他们就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狼群,只待敌人放松的那一刻就会冲上去给予敌人最致命一击。他们是海中的狼群,所他们的名字就叫――海狼。”(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颗最亮的宝石
“为什么只有两枚鱼雷?不能多装几颗?”
“为什么跑的这么慢?不能跑的再快一点?”
“为什么这么好的舰上连一门大炮都没有?只安两挺机枪算怎么回事?”
“……”
没有了刚看到潜艇时的兴奋,诸位海军军官就在会议室里严厉的批评了这艘到处都不合格的军舰。你们有意见是好事,潜艇对于世界海军来说都是一支全新的兵种。要怎么用,如何配备武器系统,性能参数到底什么样子才更何理,的确需要这些开大舰的海军来发表他们的意思。因为只有这些长年在大舰上的军官,才会知道这些大军舰的弱点,虽然他们也在尽量弥补这些弱点。
可是你们有意见别冲着我发火吧,我只是一个情报联络官而已。李振华一肚子火,老子只是负责安保和检查潜艇实战效果,以判断是否可以进行下一行动的。老子比你们更不知道潜艇是怎么回事,你们都冲着我来干什么。
就连吴德仁也不高兴的说:“老子是海军司令,为什么老子手下有这么一支舰队,而老子这个当司令的竟然会不知道?”说话间,吴德仁双手成拳重重的砸在桌了。
“潜艇现在还是测试阶段,没有被编入海军现役。也就是说他们现在还只是属于武器实验室的测试样品,干么要告诉你。”李振华白了吴德仁一眼,就让身边的护卫把设计都叫来:“你们对潜艇有什么意见可以跟潜艇总设计去谈,不过你们注意下态度。人家可不向我这么好说话。”
做为潜艇总设计师的霍兰不知道他的潜艇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潜艇在发动攻击时,他也在舰桥上。所以他同样看到这四团红色,霍兰当时长出了一口气,他的理想实现了。潜艇――海战的终极武器。但他也发现了问题。所以,在演习结束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船舱思考着改进的办法。
已经事先经填装好的两枚鱼雷,但交替发起攻击之间的距离太长。虽然被两枚鱼雷命中。演习判定是击沉。但对于一万多吨的军舰,除非命中关键部位。否则最多是重伤不能参战,而不会造成沉没结果。关键是这次因为整个舰队并不知道会遭到来自水下的攻击,所以给了潜艇两次攻击的机会。一但潜艇用于实战后,一波攻击结束再想发起下了波攻击就很困难了。也就是说,一但前一波攻击没能击沉敌舰,想要再补上一枚基本就不可能。航速是一个问题,但这个短时间内估计是很难解决,因为电动机的功率就只有这么大。而且鱼雷射出后潜舰就要进行规定动作。以避免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伤及潜艇,而这时受到攻击的舰支就可以利用高航速脱离潜艇的攻击范围。除了这些,潜艇本身还有问题。已经快600吨的舰体在空间的利用上还有待提高,比如可以考虑在艇尾再设计一个鱼雷发射管,比如前鱼雷舱应当再多装几颗鱼雷。比如应当如何设计减摇结构让潜艇更加稳定,比如清国皇帝提出可以让潜艇在半潜状态时可以抽入空气的通气管……
“霍兰先生,我海军总司令、总参谋长请先生到会议室。”配属给霍兰的侍卫轻轻的打开房门,对正爬在桌上写写画的霍兰说道。
做为霍兰的侍卫同时也会是仆役,帮助他安排好生活相关事宜。象他们这种侍卫是每个科学家、工程师都至少会配备一个。在帮他们料理生活杂事之余好让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学事业当中,当然也只有这些侍卫才知道他们还有另一个任务就是。一但这些人要脱离大清的控制就立刻处理掉。只要这些人安心干活,金钱美女一力满足,但是要不能为我所用那也不能留给敌人。这是从光绪到朝臣们一致的意见。
思考中的霍兰听到清国海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有请,他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要知道他在美国时,想要见到这些高级将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立刻开始整理自己的装束。
约翰?菲利普?霍兰,潜艇双推进系统的鼻祖。他18岁开始研究潜艇,1878年建成“霍兰—i”号潜艇。可是他的命运是坎坷的,曾经支持他的“芬尼亚社”见霍兰整天对潜艇进行试验,却丝毫没有用于作战的想法,便对他失去了耐心,并在一天晚上将他的第三艘潜艇和“芬尼亚撞角”号一起偷偷地运走了。其实不是他不想用于作战。而是他认为自己现在设计跟本不能用来作战。后来,他在朋友们的支持下。他又找到了炮兵上尉扎林斯基,这已经是他能找到的最高级的军官了。和他一起创办了一家潜艇公司,合作研制了他的第四艘潜艇,并命名为“扎林斯基”号。这艘潜艇于1886年首次进行下水试验时,滑道崩塌,全艇被毁。1893年,法国建成了“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这艘当时最先进的潜艇的诞生促使美国海军部举行了一次潜艇设计大赛,从而使霍兰有了翻身的机会。
可是就在这关键的时候,他的图纸竟然失窃了。虽然他很气愤,但没有气馁。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决定用自己的钱来建造,完成自己的梦想。只是虽然他有钱,也很洁身自好,但也经不住有人蓄意的破坏。不断的意外事件让霍兰在不到一年内就挥霍了他的全部财产,最后为了自己的梦想接受了一位来自东方富豪的资金,来到东方。
有着近似无限的资金和一整套配合他的研究机构,就连生活上的一尽事宜都有专人安排。终于在去年,能专心研究潜艇的霍兰,在去年他55岁之际,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一艘长约15米,装有33千瓦汽油发动机和以蓄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机的可用于实战的潜艇。该潜艇采用双推进系统,在水面航行时。以汽油发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7海里,续航力达到了1000海里。在水下潜航时,则以电动机为动力。航速可达每小时5海里,续航力为50海里。该艇共有5名艇员,武器为一具艇艏鱼雷发射管和两门火炮,一门炮口向前,一门炮口向后,只是火炮的瞄准要靠操纵潜艇自身去对准目标。该艇能在水下发射鱼雷,水上航行平稳,下潜迅速。机动灵活。这就是霍兰设计的第六艘潜艇。
成功后,就以这艘潜艇为蓝本放大,原设计本为400吨下上,但为进一步增加续航力和潜水时间,就进一步放大,并采用双耐压壳结构,更将发动机改成刚研发出来的,功率更大的柴油发动机。最后建成这两艘实用型用于战事测试。
排水量水面380吨、水下545吨,长32米、最宽处5.2米,装有两个433毫米鱼雷管发射管(限前方)。但各管各只有一枚鱼雷。水面柴油、水下电力两动力系统,双轴三叶推进,水面航行10节。续航力为1500海里。潜航5节,续航力100海里,最大安全潜深25米,目前测得最大潜深极限为40米。这就是眼前两艘青花鱼级潜水艇的基本参数。
至于不能多装几颗鱼雷,那是因为内部空间的利用还有待提高,也因为还没有更安全的装弹方法。否则,一但发生鱼雷在装弹的过程中掉落,可能引发爆炸而炸毁潜艇。至于速度慢,那应该去找动力实验室让他们拿出更强动力的发动机。这两点会在今后的设计中去完善。但想要装大炮。那就要去找你们的皇帝,因为是他把舰上的大炮改成机枪的。这就是霍兰回答诸位海军将领们提问时的回答。
其实对于潜艇上安装大炮。光绪回想了他所知道和所看到的影视里面,潜艇上的大炮基本就没听说过有起过作用的。至于有人提到的在低烈度的海战中。大炮会比鱼雷更好用,对此光绪不屑一顾。不说战列舰、巡洋舰,就是一艘驱逐舰也不是你一个潜艇能对付的了的。难不能你要用潜艇去打护卫舰,即使你这么干,那最后被干掉的一定也是速度更慢的潜艇。所以潜艇上跟本不需要大炮,把大炮的重量多换几根鱼雷更划算。至于两挺机枪,那是为了方使潜艇上浮后警戒或是射杀敌舰落水船员用的。
至于潜艇的战术问题,霍兰认为这不应该是他考虑的事清。他需要的只是听取这些海军将军们的意见,对他的潜艇进行更优秀的设计改进。霍兰有些激动,不管清国是如何贫弱,但对他的设计需求是有求必应,而且现在和他在一起讨论潜艇的可是专业是海军统帅呀。
对于这些高级将领们,霍兰不仅对潜艇做到了知无不言的地步,不仅要解释将军们的疑问,还提出了自己对于潜艇技术上改进的一些想法。就连脚下这两艘货船也做了详细说明。这两艘伪装成货船的船,其实是潜艇的远洋作战的支援舰船。
考虑到潜艇航速过慢,不利于远洋发起突袭的原因。所以改造了这两艘5000顿的货船作为专为支援潜艇作战的辅助船。这两艘货船在那霸船厂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来改装,将庞大的锅炉舱和蒸汽机挪向了船体前部,就是为了在船体内弄出个五十多米长的内部船坞。装载了数百吨柴油淡水和补给的专用支援舰可是潜艇部队的秘密武器,正是有了它,潜艇部队就能够实施越洋作战。
会议室内的讨论还在进行,李振华悄悄的把程诚拉到一边,交给他一封电报并小声的说道:“这是参谋本部下发的二次加密电文,刚刚收到的。上面说如果此次潜艇演习成功,就把电文交给你们。由你们来安排下一步的行动。”
程诚接过电报,转身回龙吟号去了。因为只有在龙吟号上才有这种特殊的密码本。当他翻译完电文后第一件事就是叫回所有军官各自返回各舰,然后与吴德仁舵进了指挥舱内商议起来。没人知道两人商量了什么,但之后的太平洋舰队却改向南航行,改停基隆。而远处那两艘潜艇支援舰却继续航行西南。
而就在这一天,一艘万吨级的货轮从上海开出,让人惊讶的是这艘货轮竟然由一艘老式装甲巡洋舰纳尔逊号提供护航。码头上的人都在纷纷猜测这艘货轮上装的什么。没人知道,就算是那些工人也只知道上面装的是一个个沉重的箱子,直到货轮远去。而就在码头上的顺风物流的货栈内。一封电报通过电波传了出去。
在北京,英国公使欧格纳焦急的在养心殿外焦急的来回踱步。自从英国政府宣布将清国订购的军舰转售日本。他就安心的呆在公使馆内,静待光绪的召见。可一连三天也没听说光绪有召见他的意思,就连清国的大臣也没有要见的意思。开始他还以为是清国内部要讨论一下处理的方式方法,就没在意。
但是就在这时,德国在宣布将提前交付清国订购军舰之后,又再次宣布加快另两艘军舰的建造速度,并且明确的要求造船厂在英国向日本交付军舰的同时完成建造。这是德国方面的一个信号,这不仅仅是说明德国要将另两艘军舰卖给清国。而是德国表明与英国为敌的态度。联想到德国两艘最新式的重巡洋舰换防远东,一但德国有意将这两艘军舰也卖给清国的话,那大英帝国有意削弱清国扶持日本的计划,就会因为德国的出售计划而落空。
虽然欧格纳也认为大英帝国需要加强在远东地区的权利,同时他也承认一但清国崛起后会对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势力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扶持日本挑战清国,让两国相互制约是一种办法,这样可以很好的让大英帝国左右逢源。可是日本才多大,而清国有多大他们分不清吗?日本本身并没有挑战清国的底气,也许一时可以因为外部的输入有这个能力,那在未来呢?清国一定会凭借庞大的国土和人口压死日本。除非能将清国支解成若干小国。但这可能吗?中国的历史早就告诉大家,这不可能。
就在英国宣布转售的第二天,清国国内最大的半官方报纸《时务报》就大篇幅宣传此事。而后接连的一周内都有大篇幅介绍大英帝国在清国干过的那些事。清国人对大英帝国开始愤怒了,从各地领事馆收到的信息已经明确的表明英国在华工厂开始贷不到款招不新工人,就连以前的工人也纷纷辞职。不仅如此,现在在华地英国公司开始连材料都买不到。那些中国人宁可将材料放在仓库里发霉,也不愿出售给高价收购的英国公司。今年,英国在上海的生丝制造业将会全面衰弱。
扶持日本是一种办法,那扶持清国难道就不是一种办法?清国人讲究的是感恩待德,让清国能为大英帝国在远东的代言人又有什么不好。国会里的那群傻蛋犯了大错,但做为公使的他还是要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是一个外家官的职责。
没想这一等就是一周,也没等来清国皇帝召见自己问话的旨意。这就已经不正常了。以前自己每次进宫陛见,都有侍者殷勤的接待。就算是等待接见的时间里,香茗点心从未间断。但自从转售的宣布,他已经第三次被撩在一边,甚至连杯清水都没有。特别当他发现德国开始加速新舰的建造工作后,光绪一连三天接见了德国公使,这就表明已经出现了问题。如果清国皇帝还只是召见德国公使也许还能接受,必竟对于德国的支持清国方面总要表示一下。但当德国铁路公司在华负责人与清国铁路首席工程师詹天佑同在召见之列,这就不得不让欧格纳担心了。可是今天已经是他连续三天向内宫要求求见清国皇帝陛下,都没获得接见了。然而当德国公使与德国铁路公司在华负责人兴高采烈的离开后,法国公使和法国铁路公司的负责人比他这个来的更早的大英帝国公使还要先获得接见。这就让人愤怒了,这是对大英帝国的蔑视。欧格纳没有继续等在养心殿前,他来到清国外交部外,他要向外交部提出抗议。
“你要抗议?”外交部的门房惊讶的看着欧格纳:“大人都被皇上召去奏对了,现在外交部里都是些小官,还接受不了大人的抗议。要不大人去养心殿外试试?”说完,门房也不等欧格纳说话,很没礼貌的把门一关。把欧格纳关在了门外。
欧格纳这又急急忙忙的往回赶,还没等他走了一半,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传了出来。明天,清国将与德法两国举行铁路修建的签字仪式。完了,欧格纳对自己说,就因为两艘军舰,英国放弃了自己王冠上那颗最亮的宝石。(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四十三章 十年之后抬头相见
“砰、砰、砰”当清国总理李鸿章与德法两国公使一同步入会场时,在场所有的闪光灯纷纷闪亮了起来。
今天对大清国的外交部是一个大日子,这是清国外交部成立以来,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面前。为了这个清德法铁路合作的签字仪式,外交部第一次对普通记者敞开了大门。不大的院子里,早已挤满了来自各国的记者。来之前所有记者都被告知,等签字仪式结束之后,记者们可以自由提问。这是一个接近清国内阁高层的很好机会。尤其在英国转售军舰之后,清国就没发表过相关的言论。这次,是很好了解清国政府高层对于英国态度的机会。
李鸿章很绅士的朝着在场所有记者示意,然后坐在中间的主座上,德法两国公使居于左右而落座。很快侍者将文书笔墨呈上,三人将呈于自己面前的合同浏览一片后,便在自己签名的位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纷纷起立,握手交换合同,一切平常无奇。
“铁路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比的重要性,这点无需复述。我中国从京城至黑龙江、上海、广州的铁路即将通车,从胶州至西安的铁路已经完成大半路程。相对于我中国庞大的国土而言,仅有这几条铁路是不够的。为了更好的发展江南一带的经济,我中国朝廷决定继续修建江南铁路,从上海到长沙。经过我国政府多方评估之后,我们决定将这条铁路交给德国的亚洲铁路公司进行修建。当然这只是第一期工程,完工后还将继续延伸至四川,甚至昆明。同时,做为世界众多国家中的一员,中国也在努力的向世界靠拢。因此我国应法国之邀请。决定修建中国第一条连接外国的铁路,广州至越南交趾的铁路。这条铁路将交于法国铁路公司修建……”
1...123124125126127...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