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所以看到沙和尚的旗语,货轮船厂立刻下令停船,并且锅炉不停,还让船舱内的人全部上甲板。沙和尚这群海盗太熟悉了,每艘过境海中国海的货船都明白。别反抗,带上尽可能带足的淡水和食物自己下到小船里。那么沙和尚就可以尽快接收你的货船并离开。虽然沙和尚杀人并不多,但必竟是海盗,能和他们少呆在一起就少呆在一起。
看到货船停下并放下小船,思迈特就不乐意了。他的命令是要保护这船黄金回国,现在回不去那也不给交给海盗,必需沉船。但是,身边正在沉没的军舰掩盖了思迈特的呼喊,他就打旗语示意货船自沉。他是军人,把自己的物资交给敌人那是资敌。
而对于货船来说,在海上保命是第一的。没人去看思迈特的旗语。纷纷有序的下到小船里。
“咻――轰――”一枚炮弹带着呼啸落在远处空无一人的海里。只见驱逐舰上打出旗语,想活命就离那个旗语远一点。思迈特激怒了海盗,货船上的人跑的更快了。
纳尔逊号终于沉没了。那两艘驱逐舰才开了过来。不由分说先杀光了打旗语的那艘小船上的所有人,思迈特的鲜血染红了大海也刺激到货船上的人,这下他们跑的更快了。
静静的看着海盗接收了货轮,静静的看着货轮向东开去,静静的看着海盗从自己这里带走了一个人。就在船厂还在肯求海盗看在他们没有反抗的份上,能放过那个年青的小伙子时,海盗让所有人聚在一起,然后残酷的屠杀开始了。密集的机枪子弹打穿了每一个人的身体,直到海面上再也没有一具能动的尸体。这样还不算完。两驱逐舰还在这里停留了一个小时,将最后躲在海里的人全部杀干净。
“张浩。自己小心点。”萨镇冰把一个装有淡水和食物的小袋子交到从货轮上的带回来的小伙子,再三叮嘱道:“事关国家安。除了你,决不能有其它活口。”一把短剑递在张浩手上。
“大人放心。”张浩接过短剑,转身跳下了大海。
张浩是英国华人的儿子,他的父亲在英国沦落街头之时,一位好心的英国妓女收留了他父亲。然后就有了他,但他父亲却在他五岁那年去世了。然后母子两在华人的接济下活了下来。三年前,他的母亲去世的那年,他尊从父亲要他回国的遗嘱加入英国前往远东的货船。也是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国中央情报局欧洲分局英国处,三年来他拿着额外的收入还没做过一件事。三天前是他第一次出手,就是为了破坏货轮轮机舱让货轮延误六个小时的时间。做为长年在轮机舱的他,这对他来说只是小问题。但他却不知道,因为他的原因,最后耽误了这七个小时发生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这让跳到海里的他还心有余悸。
萨镇冰离开了,无线电将南洋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传到了北京。光绪放下了手中的电报,面目狰狞的自言自语:下南洋,就从海盗开始。(未完待续m.)(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四十五章 惊天巨案
如鱼得水呀。欧格纳一连几天都保持着亢奋的神情。
英国政府要他对清国施压,他不仅做了而且还做的非常好。他为湘沪铁路已经投入了资金的英国公司争取到相当于两倍投入的回报,他为汇丰银行争取到在清国内陆开设分行的许可,他还为大英帝国与清国达成进一步开放通商口岸的条例。这都不算什么,他还在电报里指责政府说他们要价太高、要求太多,清国想用这条铁路从英国贷点款也不给,就是这样人家清国也没说这条铁路交给别人修。你们不经清国同意就把人家的军舰转售给他的死敌日本,人家能不报复你们吗?现在不仅仅铁路交给了德国的问题,现在在华的英国公司都招到人手买不到材料,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这是麻烦吗?对于在华的英国商人来说确实是。上海生丝联合会宁可把生丝烂在仓库里也不买给英国人,厂子里的工人宁愿跑到工价更低的中国人开的工厂也不愿回来上班,英国在华生意一落千丈。
这确实是大麻烦。但那些能在清国开的起工厂的工厂主有哪个没有议会的背景,即使本身不是,也有后台人是。所以英国议会为解决转售带来的清国的利益下滑问题,终于同意拿的出二千万的四年分期支付的贷款给清国。 而此时。上海外滩的一座高楼内,张宝善品着香茗正在与林启兆的父亲交谈着,而楼下视线可见的地方。上海的衙役在围满的人群当中清理出一条通道,四个革命党人坐在囚车内被押进法场。
“库存的生丝买的怎么样了?”张宝善放下手中的茶杯问刚进门的账房。
“大掌柜的放心,库存的生丝已经全部售空,而且洋鬼子们还不停的道谢呢。现在就等各家丝商前来结算了。”账房说的也很长气,自从三年前江南丝商联合以来,洋人在华人面前说话可是越来越客气了。
“这只是第一步,下面就要让洋人的纱厂找不到人干活。这就要有劳林叔了。”张宝善对坐在对面的林启兆的父亲拱了拱手。
“老夫早有完排。都是我大清子民,哪有帮洋人坑害我大清的。要真有这种人也都清理的差不多了。放心,定坏不了皇上大计。如今我华人联手才牛刀小试。就让洋人举步为艰。可见若是我全大清华人皆能同心同德,又何惧洋人。团结方为上策,还是皇上英明呀。只可恨那些革命党到处蛊惑人心。” “那是那是,老夫唐突了。”
有朝廷政策配合。生丝联合会的生意做的是风声水起。终于买到生丝的终于买到生丝的英国商人们却又面临新一个麻烦――工厂里没人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华商的生意就越做越大。工厂也越建越多。中国的生丝制品在欧洲市场依然是很受欢迎,以前都是英国商人在华收购生丝制成成衣再送回欧洲销售。自从太平洋货运公司的航行开通到欧洲后,华人的生丝成衣就越来越多的走太平洋货运的船远赴欧洲。当清国开始全世界采购工业材料之后,欧洲客商就跟着发财,然后整个欧洲似乎就变的更有钱了。无论是衣服还其它产品,华人在欧洲市场销量都大幅提高。而华商无论从材料还是制造和运输,最后到了欧洲销售的成衣也不比他国客商的贵。这也就使得华商的工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为了增加出货量,他们已经开始于外国客商争夺起工人,明显外国商人处于劣势。看着堆满仓库的生丝和几近空无一人的厂房,英国丝商欲哭无泪。
“这我没有办法。”面对汹涌而来的英国客商,欧格纳也只能一摊手无奈的说道。工人们有选择到哪里做工的自由,你们自己招不到工人这能怪的了谁。欧格纳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做的很好了,在他的抗议下《时务报》已经停止了对英国的不利宣传,而转为介绍英国人土风情。也因为自己的抗议,清国各地的官员也在劝说清国的民众,人家官员把街上流浪的乞丐强行送到英国工厂,结果你们还嫌人家不会干活不要,那就真没办法了。清国已经尽力了,就如同光绪皇帝说的那样:总不能将人从别的工厂绑架出来送到你们那去吧。
好说歹说,总算劝走了这些烦人的商人。欧格纳回到房间内打开抽屉,里面放了数张支票。其中最大的一张是三万英镑,这是清国皇帝给他的感谢费,也是他单笔收到的最大款项。这可是自己近五年的工资收入了,每看一回就激动一回。关上抽屉,欧格纳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太忙了,他打算放松一下自己。不远处的四海酒店重新装修后已经开始营业了,那里的灯泡都漆上的颜色。听说里面现在是美轮美奂、如梦如幻,今天是英国日,自己应该去感受一下。只是光绪皇帝为什么还没取消俄罗斯日,自己太讨厌那种音乐了。
南洋上依然是烈日当空,酷热的阳光照射在军舰上。这让整艘军舰如同蒸笼一样。甲板中,从海上吹来的空气似乎依然还是那样燥热,这让本来就万分焦急的格雷斯更加烦躁。
海面上。已经奄奄一息的人被拉上了小船。从望远镜中看到那人的情况,长年在海上漂泊的格雷斯就知道,这个至少二天没有补充淡水。饥渴将一位海上壮汉折磨成浑身柔软的模样。
五天前,他就率领英国驻新加坡分舰队出航,去迎接从上海回国的货轮。可他是计划中预定的海域等了半天多也没等到货船,他知道货船里装的是什么,所以等太阳即将落下海平面后。终于下了决定,舰队进入中国海域查看情况。到不是英国的驻新加坡舰队怕了清国,这只是遵循一种惯例。一般情况下。他国舰队进入别国近海之前一般会事先通知对方。
前面不远处就是曾母暗沙,清国人总说出这块块暗礁才算是出了中国海域。对此,清国政府对外宣称的说法是:早在五百年前的中国元朝时期,当时元朝南下的水师远航的最南端就是停留在这里后再返回国内。最神奇的是。清国政府竟然从国家档案室内竟然还真的找出一份破烂不堪的老文书。在留下的残存不多的页面上确实还写着有这么一回事。光绪象解释一个传说一样,还真宴请了各国公使去看这份老文书。宴会上,光绪还找出更多的老文书,更是一一介绍了现在南中国海各岛屿名字的由来。各国公使也没在意,点头称是就用心饮宴去了。在他们看来,你说是你的那就真是你的了?尤其是欧格纳,更是不在乎。印度总是印度人的,自古就是这可是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的。那又能怎么样,现在还不是大英帝国的。你们这才五百年算的了什么?既然在英国势力范围内的暗礁。连最强大的英国公使都没有意见,其它人也自然没有意见。
但对于格雷斯这种海军将领来说,意义就不一样了。英国政府认可了清国政府对于曾母暗沙的说法,也就是说前面的那片海域就是清国的海域。做为他国舰队在没有提前知会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招惹事端。他出港之前接到的命令也是在这一带海域迎接货轮,反正沿途有清国南洋舰队护航。即使没有那还有一艘帝国的巡洋舰,这也不是海盗可以挑战的。但等到太阳快要落下海平面也没有等来,那就不对劲了。真到了有事时候,这惯例也就不管用了。格雷斯下令收拢军舰,向前巡航查看。
结果等他都开到南沙群岛也没有任何发现,然后就是三天的大面积搜寻,终于在今天这烈日当空的时候,在航线北面30多海里的地方发现穿着大英帝国海军军服和普通水手服的尸体。出事了,还是出事了。有一艘巡洋舰护航的货船还是出事了,所幸的事,他还是在这片漂浮着的尸体中找到了最后一个活口。
“医生,医生。立刻救活他。”看着抬上甲板奄奄一息的水手,格雷斯大叫起来。这是唯一的活口,只有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直到将所有尸体都检查过后,水手们将所有尸体都绑上一个重物,让他们沉入海底。这是英国海军的海葬的习俗。也就是这时候,那奄奄一息的人转醒过来。格雷斯急忙去医疗室查看。
“海盗,是沙和尚。”才刚刚转醒,说完又晕过去了。格雷斯在他的眼中发现了恐惧。一天以后,那个醒过来了。勉强喝了一碗稀粥,才告诉格雷斯发生了什么。
他叫张浩,是货船轮机舱的一个修理工。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过了南沙群岛后,清国舰队就返航了。事发时,他在轮机舱。只知道船长突然下令停船让他们全部上甲板,上去之后才知道他们碰到了海盗,而不远处的那艘护航的军舰正在沉没。当海盗将货船开走后,就将坐在小船上的他们集中到一起,然后开枪屠杀。他当时夺在人群中,见事情不对就跳到海里躲了起来。事后海盗还在原地停留了一个小时,将所有没死的人全部杀死,他是借着船长的尸体的掩护活了下来。而海盗他们去了东方,他听的得中国话,海盗说他们的老巢在巴拉望岛上。
格雷斯又问:“清国舰队为什么没按规定将他们护送到曾母暗沙交给我?”
“货船在东海海面上就坏了一次,修了整整七小时。”
有他的话就够了,格雷斯一面叮嘱医生好好照料这位伤者,一面下令所有军官到舰桥集中。不是清国舰队提前离开,那是因为他们到了返航的时间。
舰桥上,格雷斯下令舰队全力向东,直奔巴拉望岛而去。他发誓他要找到那群该死的海盗并把他们全部吊死在绞刑架上。于是,二艘巡洋舰和三艘雷击舰破开海面,向东全速行驶。而另一艘雷击舰则以全速返回新加坡。
欧格纳醉熏熏的回到公使馆。新装修的四海酒店确实环境优雅,刷上薄漆的灯泡发出来各种颜色的光芒,将整个四海酒店变的幽雅而神秘。可口的美食、香醇的美酒、还有那美丽的侍女和**的灯光,都让欧格纳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太美了,看来自己需要多去几次。欧格纳枕着美梦入睡。
梦中,那娇柔的侍女正倚靠在他的怀里,他已经开始解开那侍女的束缚。就在他将要成功的那一刻,一个粗鲁的男人开始死命的摇他,直到把他摇醒。
窗外,天色才刚刚发白。欧格纳看了眼窗外,很不满的对还穿着睡衣把他摇醒的武官抱怨道:“见鬼,这才几点。”做了这种梦却被人摇醒,是个人都会发火。
“阁下,大事不好了。我们刚刚接到来自新加坡的电报,那艘货船被海盗抢走了。”武官焦急的对他说。
“一艘货船而已,至于大惊小怪吗?”。军舰都被抢过,海盗抢艘货船也需要公使馆来处理吗?欧格纳侧身转了过去,他还想重回梦中。但突然他如同被压缩的弹簧一样猛的坐了起来,惊慌的问道:“被抢的,可是从上海出来的那艘?”
武官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报电报念给他听。
“这是真的吗?”。欧格纳浑身颤抖起来。
“是的,他们找到了很多帝国海军官兵的遗体,还找到了其中唯一的生还者,身份也核实过了。海盗是沙和尚那伙人。”
“哦――上帝。立刻通知远东舰队出发,去剿灭这群该死的海盗。”欧格纳从床上爬起来开始穿衣服:“我要立刻进皇宫去面见光绪陛下,请他派南洋舰队支援。”
英国佬被海盗抢走了价值五千万英镑的黄金!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也是同一天,世界各大报纸不约而同的都刊登了这个消息,无一例外的所有报纸的标题都是《惊天巨案》。
中华苍穹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清的累赘
当世界的目光全部集中在南洋这片海域时,第一个抵达巴拉望岛的英国驻防新加坡的分舰队,却发现整个黑风寨已经人去楼空,找不到任何线索。而他们搜索了整个巴拉望岛,等到远东舰队也赶来也没能从巴拉望岛上找出哪怕是一克黄金。唯一能确认的就是巴拉望岛上的这座黑风寨的确是沙和尚的老窝,而轮机舱的修理工,也无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消息。于是他们开始扩大搜索范围,终于在巴拉望岛东北方的底特岛上发现了空无一物的货船和两艘已经被抛弃的驱逐舰。
英国发疯似的巡航着每一条可能的航道,清国南洋舰队也接到命令,要求全力配合英国远东舰队。甚至停留在台湾基隆的太平洋舰队也装载着一个团的海军陆战队开始南下。
消息传出,世界才真正的是震惊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失踪了,虽然明白人都知道,价值五千万英镑不是一个事实,因为一艘才万吨的货船不可能装的下价值五千万英镑的财货。但大家都明白,那一定是一笔很大很大的财富。 安南的法国也接到了协助请求,法国远东舰队一句话不说就冲向巴拉望岛。
荷属东印度群岛,也是海盗很有可能去的地方。这里岛屿星落棋布。很多的无人小岛很适合躲藏。于是,在还没有收到英国递交协助的邀请前,荷兰远东舰队仅有的、老不的不能再老的、木质风帆连铁皮都没有包的所谓荷兰远东舰队的全部战舰,主动的加入了这场财富的盛宴。
更不用说德国,虽然远东舰队主力才返回国内,他们也顾不上大鹏湾了。最后仅有的三艘驱逐舰也加入到寻找财宝的队列当中。
遥远的美国也忍不住了,虽然他们谋划西班牙殖民地的主意也不是一天二天了。但菲律宾必竟距离遥远。估计这次是赶不上了。即便这样,美国的太平洋中队还是从美国东海岸开向了远东。 英国人坐不住了,那是大英帝国的财富,岂容他人染指。英国人愤怒了。是谁把大英帝国丢失财宝的消息传的满世界都是?意大利。一个在远东没有任何实力的国家,竟然也敢向远东派出巡洋舰。这就不能忍了。于是英国印度洋舰队中快速军舰开向了远东,同时澳大利亚舰队也奉命向北开来。
这种大规规的搜寻持续了一个星期,不仅没找到黄金,就连海盗都失去了踪迹。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事,纳尔逊号为什么会沉没,财宝去了哪里?没有线索,没有痕迹。如同人间蒸发。
财富会蒸发,但财宝不会。如今这笔财宝正在广州火车站装车。它们从万吨货轮转移到等候以久的两艘五千吨货轮上换箱。穿过西沙群岛在湛江上岸。然后装上马车,在两广总兵刘永福的严密护卫下,以税银的借口秘密运送到广州,然后光天化日的广州装车,再由广州经由刚刚全线开通的京广线运回北京。因为是税银,所以无论怎么处理都合理。当广州火车站全封闭时,还引来了英国人想查看。但这是大清税银,不给你看也说的过去。
这是一批价值一亿六千万两白银的黄金珠宝呀,朝廷里为数不多的几个知情人都深深恨上了英国,他们三年内赚走了大清一年的国库收入,这仅仅是一家银行的盈利。没错就是一年的,现在才刚刚九月,一年还有四个月,大清国库税收收入已经超过了一亿两白银,有理由相信今年税收会达到这个数字。
“皇上这才当政不过四年,不算其它额外的收入,朝廷光是税收已经翻了一番。”李鸿章深深感叹皇上的英明,同时也需要告诉皇上一声,东西起运了:“皇上不在?去哪了?”
“回总理大人话。皇上去大学堂了。”看门的侍卫说道。
林荫大道还是那条大道,树叶依然成荫,却已不再翠绿。刚进入九月的北京已不再炎热,第一股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已经吹到北京,曾经郁郁葱葱的树叶开始变黄。林荫大道上,学子先生们人来人往。教学楼前更是人山人海,为十三天后的9月15日的京师大学堂第一届四年期学子的毕业典礼搭建舞台。
第一届学子的毕业时间原本定在7月初,做为建校的发起人和名誉校长的大清国光绪皇帝陛下,是要做为国家君主和校长的身份,为第一届毕业的学子训话。可是因为突发的中俄战事,光绪来不急等到毕业典礼的举行就匆匆离京北上。而回京后,血洗后党面临的是国内外局势的大变,一时也分不出身来。更重要的是,今年还是四年一度的科举之年。在天下士子纷纷反对皇上开设新学之时,光绪有意将大学堂第一期学子与天下士子做一个公平、公开的比较,让天下人都看看这新旧之学孰优孰劣。结果这一典礼一拖就拖到九月。终于,南洋上失踪的财富吸引了西方列强的目光,这才让光绪可以稍微挤出点时间来。也因为毕业典礼的延迟的原因,这一期开学的时间也因此延后到9月20日。但也有很多偏远地方的学子,已经提前到京城。所以这次的典礼。不仅仅是第一届学子的毕业典礼,也是第五级新生的开学典礼。
四年前,大学堂第一期的开学典礼时。连学子带先生也不过三千多人。从第一年开始,就有数百人或奉圣旨、或经地方举荐来到大学堂,经过校长容闳及教导处的考核后进入大学堂进修。可惜的,大部分都是想来此镀金混资历的官二代及走关系来的纨绔子弟,在他们看来,这是皇帝亲自任校长的大学堂,只要能从这里面走一遭。那再进官场可就是真正的天子门生。看着完成进修的学子,都纷纷进入两江或东北出任实缺。这让无数人眼红。
可惜的是,大学堂跟本不看这些人的身份背景。来此进修的人除了有留洋背景和确实有功底的学子能通过考核外,其余通通打回去。至于威逼利诱,皇上软禁于瀛台之时,太后举荐过来的人。考不合格的一样不收。门外有已经升格为皇家警卫连的人。凡是闹事的事后都回家养伤去了。
大学堂招生要求很高,不是你能写一篇团花似锦的文章就可以的,还要求你对数学、地理、历史人文有一定的了解。结果这不符合朱学科举要求的举动引得天下士子的反感,各地督抚巡府纷纷上折参奏。因为没人敢参皇上,所以做为执行校长的容闳就被弹劾成筛子。容闳可不将这些弹劾置之不理,但光绪不行。朝堂上,面对上百份的弹劾奏章,光绪说:大学堂依古理招生。有何不可。
君子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考较一个人的行为德操,品德不行的人如何为官?射御的内容到是不考。但要求你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总不能病恹恹的去上任,万一死在任上这得多麻烦朝廷呀。至于书数,写的文章到是天花乱坠,可买个菜都不会,这种人如何低头做事,如何能引导百姓富裕。
很遗憾的是,在经过数百年经典朱学的教育下,能达到大学堂入学要求的人也越招越少。每一期的招生数量却在不断的下降。如今第五次招生,也仅仅招到了不足800人。这让容闳坚定了要加快教育普及的步伐。可惜国内多变的局势,让他的设想还仅仅只是一份计划书而已。
“启禀皇上,容校长正在开会,估计还要一个时辰。奴才按照皇上的意思,没有惊动容校长。”匆匆赶回来的寇连材禀告。
“那先四下走走吧。”
未名湖畔,湖水轻荡。光绪伸手接住一片还在飘落的树木,看着掌中发黄的树叶,光结轻叹道:“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呀――”说完,抬头向远处望了一眼。
自古以来,每个皇帝身边都有一位懂得察言观色、深明帝意的宦官,寇连材明显也是一位妙人。看着皇上的举动,他转身对身边的侍卫低声吩咐几句。然后恭谨的随侍在皇上身后,只是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了。
坐了路边长椅上,吹着和煦的秋风。光绪长长的身了个懒腰:“自回京以来,到是然得有些清闲。杨东子,不要搞什么封锁了。让学子们尽情玩乐,朕也跟着快活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