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俄国在中东的边界线已经划定,关于巴尔干的条约已经签订,西面的德国牢牢挡住了俄国向西发展的道路,现在只有东边还有发展的可能。
俄国人对土地是贪婪的,从小小的莫斯科公国开始,在无数屠杀的伴随下,一个远在西边的国家将它的边境线向东扩张到了东方的海上,还一度将手伸进了遥远的北美大陆。
在西方,因为德国的存在让俄国停下了扩张的脚步;在中东,俄国为了夺到在印度洋的出海口而与英国纠缠不清;在西南,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这些地方进行了无数次战争,重要的就有10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和土耳其在俄国内战中的干预通常也被认为是第11次和第12次俄土战争。这是一场前后共长达241年的战争,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在东方,俄国与大清相争,好在清初时中国的力量还是强大的,要不是当初清廷打赢了雅克萨之战。中国领土怕是差不多就只有南宋水平了。然而即使是这样,俄国人对土地的*依然没有限制。当清朝衰弱,俄国人便卷土重来。一个个政治欺诈。一次次的军事掠夺,总计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被一次次的割让给贪婪的俄国人。而清廷的每一次退让,就伴随着俄国人更大的野心。
俄国是贪婪的,他们不会将吞下肚子里的肉给吐出来。英法等国都是将占领的土地进行殖民统治,利用当地人的劳力为自己带来财富。但俄国人不是,他们将所有占领的土地都划为领土直接统治,一次次将这此新领土上的异族人杀戮干净。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无数次这样的屠杀让俄国人清除了新占领土地上的异族人。
这都是报应呀。昔日的蒙古铁骑一路向西,有占领广大土地的同时。将封建思想也带到了西方。在俄罗斯,广大地区的领导者认识到权力集中带来的快感,封建*思想浓厚起来。虽然凶猛的金帐汗国让俄罗斯民众对强权产生了严重的恐惧,以致于他们很久都不敢挑战强权。但他们一但战胜了强权就自以为事。他们将蒙古人的铁与血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哥萨克骑兵继承了蒙古铁椅的勇猛,一次次的出击让他们成为欧洲大陆上战栗的存在。现在,俄国将目光全部投入到东方了。
“派舰队、派兵去远东,我们要好好的教训一下东方的黄皮猪。”克里姆林宫内依然回荡着尼古拉二世的咆哮声,这次再也没有大臣们反驳的声音。
早在去年的清俄之战后,失去全部远东舰队和陆军主力的尼古拉二世就叫嚣着要派50万大军再赴远东与清国决战,在遥远的距离和艰难的道路不能阻挡尼古拉二世的决心的情况下,日本向全世界采购的舰队成了让大臣们劝住了怒火中陛下的理由。为什么不先让清国和日本打成两败俱伤之后,俄国再来占领远东呢?尼古拉二世接受了大臣们的这种说法。但他还是向新疆边界增派了一万先头部队,后续部队也在陆续派遣当中。并且俄国加速了对远东铁路的修复工作,因为俄国需要这条铁路成为入侵中国东北的补给线和运兵线。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自清俄战事结束后。清国在清俄东北边境上设立了密集的岗哨,不让一个中国人通过边境到海参崴往来,也不让一颗粮食或是哪怕一块石头通过。海参崴必竟还是远东的一座城市,城市发展离不开中国人的商贸往来。清国这么一干就直接导致了包括海参崴、双子城在内所有俄国远东城市的凋零,甚至连粮食都不能自足。清国不仅如此,他们还拿出东北大片的荒地和借着东北重工业的发展。举着各种税收优惠和提供大量帮助,来鼓动在俄国的中国人返回中国。清国人的行动是有效的。俄国的远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开始荒凉起来。房屋被空置,城市不再喧嚣,农业、工业、商业都开始凋零。海参崴这个俄国在远东最大也唯一的港口,在被清国炮击成废墟后,现在别说重建的材料了,就是找到足够清理和重建港口的人手了都不可能了。杀手,这个古老的职业在俄国的远东领土上开始横行。每一个俄*人都成了这些杀手的目标,以至于还留在远东城市中的俄*人在军营里都不敢穿军装,因为杀手已经渗透到军营里面了。卑鄙的清国还在不停鼓动着俄国人到中国工作,来到清国的俄国人将享受着同清国人一样的待遇,有时甚至更好。想利用高收入来吸引中国人留在远东,但长久以来俄国在远东土地上的杀戮成了清国人宣传的内容。想利用高利润来吸引走私商人进行商贸,可边境线上清国士兵如同西伯利亚寒冬般的眼神和一排排的尸体让商人们止步不前。所以一年了,海参崴还是如同一年前那样,依然是废墟一片。必需要改变这个局面,不然远东的俄国领土上再也没有一个人了。
不仅如此,俄国对于蒙古的渗透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因为卑鄙的杀手同样来到了蒙古。而最重要的是,清国借着剿灭在乙未宫变中带兵的董福祥。一支多达两万人的军队追着董福祥进入了新疆,加上清国在呼和浩特和东北的驻军,清国对蒙古已经成了包夹之势。并且在新疆的第六师已经进驻伊犁、塔城和阿尔泰地区。而原本要被剿灭的董福祥却依然在新疆内地流窜。不用找什么借口,更不要说聂士成是个废物,只要把新疆各地驻防的军队集中起来就能一战歼灭董福祥叛军。可清国就不这么干,董福祥成了清国进兵新疆的借口,清国一直在缓慢但不间断的向新疆运输兵力。支持董福祥的维吾尔族人就遭到灭顶之灾,哪里支持董福祥,清兵就把董福祥赶到哪里。然后举起屠刀……清国对新疆地区实行了残酷的镇压政策。
必需要改变现在局面,成了俄国自俄皇到大臣到普通士兵们的一致认同。于是。大臣们再也不阻拦尼古拉二世派舰队前往远东。除了展示武力,还可以第一时间在清日之战后摄取远东利益,更希望能借着两艘战列舰来威胁清国开放边境,以恢复远东的繁荣。至于俄远东舰队锚地的问题。俄国人已经看好了,只要清日决战之后俄国不说租借到旅顺,至少威海卫还是没有问题的。
同样有这个看法的还有德国。中德这几年的关系一起很密切,这取决于双方都有需要。清国需要德国提供工业、军事上的帮助,德国需要清国帮他们证明德国也是这个世界上很重要的国家。
“如果俄国舰队开过英吉利海峡,那么德意志帝国的舰队就要立刻出去。我的海军大臣,你的舰队准备好了吗?”德皇威廉二世坐在台上问道。
台下的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信心满满的说道:“陛下舰队已经准备就绪,只差陛下的命令了。”
“不过我不认为德意志的舰队能去远东。因为英国人也明白,清日二国大战在即。这时俄国舰队突然前往远东是不符合英国利益的。”说话的是伯恩哈德?冯?比洛,俾斯麦的继任者。因为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的冲突不可调和,最终比历史上多当了几年首相的俾斯麦。被以健康为由在年初请出了德国政坛。做为新首相的比洛当然是威廉二世支持者,所以他认为:“正也因为不符合英国利益,所以才符合德国的利益。俄国舰队必需要去远东。说实在的,我个人认为胶州湾远比大鹏湾好多了。”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的首相先生。”台上威廉二世若有深意的笑了,台下也同样回应般的笑了。
“报应呀。这都是报应呀。”相比微笑的德国而言,还在国务院的光绪就是愁容满面。光绪手里拿的是中情局刚刚递交的报告。虽然他们没有发现俄国突如其来的舰队,但早在上月的报告中就已经提到俄国远东的日渐荒废的情况和俄国君臣对远东的担心,只没有注意俄国会在这种敏感时期做出如此举动。这都是光绪一手炮制的边境封锁政策的后果,当初只是想延缓俄国对海参崴的修复,没想到这后果还是超出意料了。
“微臣建议立刻将扩编三个师的陆军。”欧阳振华上前指着地图说道:“且不管将来清日海战结果如何,即便最差的结果是大清海军在战后与日本同归于尽,我们至少有陆军可用来保护陆地。但此时的俄国远东铁路没有修复,俄国向远东增派的一万先头部队也只是向新疆边境靠拢,远东遥远的距离使得俄军并没有足够的陆军。俄国海军可以在北中国海面肆意耀武扬威,但军舰所需的补给物资特别是弹药需要从陆地上得到。没有足够陆军的俄国必然无法阻挡我军对俄国的地面进攻,我们只要攻下海参崴,大清和朝鲜沿岸加强防备不给俄国人有机可趁,俄国海军将在远东大陆上找不到可以补给的地方。那么失去补给地的俄国远东舰队就必需要找到一个新的补给地,那只有琉球和台湾。因此,微臣以为。将琉球团扩编为乙种步兵师,在台湾再组建一个乙种步兵师。半年训练的陆军就足以对抗由水兵临时拼凑的俄国陆军。军舰有炮弹总是有数的,即便是一地暂时失守,军舰上的水兵绝不可能与有着不断绝不补给的大清陆军打阵地战。同时,现在西北的聂士成第六师已经实际有两个师的兵力,东北有第三第四师,唯有呼和浩特只有一个第二师,微臣建议在呼和浩特再扩建一个师。如果大清海军真在清日海军中损失巨大,那到时我陆军发起对蒙古的平叛之战,新疆东北各一师、呼和浩特的两个师,四个师迅速挺进至贝尔加湖以南的清俄边境,东北再一师压进至海参崴外围对俄国做出威胁之势,加上特种部队对远东铁路的破坏,这时俄国空有海军也将毫无作为。至少可以为大清海军重建争取时间。”
“财政上允许吗?”说话的是李鸿章,他的这个问题表明他是支持兵部的建议的。
林启兆翻了翻手上的册子说:“最多三个师,而且还需要削减南方二个师的组建,不能再多了。从今年起,在各国的贷款都需要还了。”
光绪没有说话,他在考虑平衡。良久,光绪抬起头问道:“现在在两广与云贵督导二个山地团扩建为师的德国参谋迈克尔等人情况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按照原先的设想,迈克尔正在组建西南战区参谋部做准备。”答话的是王士珍。
光绪点了点头:“二个山地团暂先改为二团制旅,台湾增设一个乙种师,琉球团扩建为二团制旅,抽调独立师老兵与军官至新疆,将新疆的兵力增加到三个师,命聂士成卸任第六师师长改任西北军军长。至于其它的嘛……”光绪眼中一亮:“也别全靠自己,蒙古人是天生的骑兵。世铎,去通知蒙古各亲王进京。你们去跟他们谈谈,让蒙古人为朝廷建立二个骑兵师,我们提供武器,其它由他们自己解决。”
“如此一来,不仅不损朝廷财赋还能增加实力,如同琉球一样。皇上英明,只是该如何去谈?”李鸿章反问道。
“大清历代皇帝为避免中原再受蒙古威胁,对蒙古做出了诸多限制。我们可以考虑取消部分,另外可以向蒙古定量采购牛羊用于军需。如此一来,蒙古人的生活会慢慢好起来,更会心向朝廷。你们先商议个章程出来。”
李鸿章点点头:“皇上放心,但微臣以为,我们不仅要加强自己的实力以应对变化,但是能借英国人的势力让俄国人不来是最好。不如唐绍仪去找欧格纳谈谈俄国的事,随便去把德国人的意图转告他。需要的话还可以称法国人也有想法。如果还有必要,再去找意大利人,让他们把舰队开到远东来买给我们。总之,要让英国人出面拒绝俄国舰队进入远东。”
“借力打力,好办法,都去准备吧。关于军事安排相关人等至参谋本部商议。”光绪的话就算是确定了基本方向了,大臣们都纷纷离开。不在国务院商议纯军事战略,这是光绪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光绪也转向参谋本部而去。(小说《中华苍穹》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二百九十七章 柔情蜜意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中华苍穹》更多支持!皇上一但去了参谋本部,什么时候能回来可没准。也许就是过去打转的事,也许就是一夜不归。此刻没人知道光绪心中的迷茫,历史开始不一样了,很多预知的事情也就开始变化了。光绪静静的坐上台上听着台下的将军们争论着军事部署。战略,不是光绪之所长,外行就不要指导内行了。
颐和园内,杨枣儿与两宫太后一起用完午膳,又陪着说了一个下午的话,到了晚膳时分太后才让她赶回瀛台。杨枣儿,传统的中国女性。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和自小所见所闻都是三从四德,加上她的父亲也并非古板之人,琴棋书画都让她有所涉略,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柔娴淑在她的身上有着完美的体现。家里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宠爱有加。纵然是犯错也总是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家里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自然不会象大家闺秀般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小跟着街坊邻居的同年四下玩耍也养成了活泼开朗的性情。所以,一整天的攀谈下来,谈吐合宜的杨枣儿让两位太后对这位新媳妇是相当满意,既是温柔娴淑,也不缺学识才华,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心机。这让两宫太后是极为满意。当然人无完人,用慈惠的话说这唯一不满的地方就是:可惜不是我满人。但慈禧也说了:我满人中出不了这样的女子。
等她回到瀛台后,寇连材告诉她皇上去了参谋本部,不知何时归来。一个人用完晚膳食,看了会书就早早的洗澡上床。床上铺的是龙凤呈祥的明黄色锦被,上好的料子让手摸上去丝般顺滑。床单早已换过。那沾染着点点落红的床单已经呈给太后送至宗人府。谁能想的到,一个来自农村没有身家背景的女孩今日能成为一国皇后。
只穿着贴身内衣的杨枣儿钻进被中,昨日就是在这里她从一个女孩初为人妇。都说皇宫宫禁森严。但皇上告诉她:这里不是什么皇宫,这里是你的家。不要被以前的规矩所限制,家里就该过的舒心。然后当着她的面告诉所有侍女太监:宫里的规矩要变变了,新的规矩由皇后一言决之。
是呀,这里是家了。自己成家了,有了丈夫。虽然还没有举行婚典,那也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没见昨日礼部光是请太后旨意就已经三回了。太后与自己说了很多,宫里的规矩、皇后的职责、皇上的性情。慈禧太后还告诉她皇上小时候最怕打雷,只要一打雷就会躲到慈禧太后的怀里……当然,最最重要的是生儿子的秘方。
皇上不小了,今年都二十七了。别人家的男子这年岁孩子都进学了,可皇上却依然膝下无子,实在今人担忧。太后们没有留她用晚膳,就是要让她回去陪着皇上。陪着皇上能干什么?不就要陪着个孩子出来!太后告诉她,皇上自五年前大病一场之后就不再进女色,前岁更是废了原有后妃。皇上身体一向体弱,这些年又是练兵又是打仗的。皇上的身子骨却渐渐强健起来。本来以太后之意是要召回后妃,然皇上不肯也就罢了。如今皇上娶你为后,这传宗接代的大事万是马虎不得。
“什么教育部。其它的事全都给哀家放下。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给哀家生个孙儿,等你生了孙儿,你再干什么哀家都不管。”慈惠不容杨枣儿回绝,这点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两宫太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杨枣儿身上,不仅有各种秘方草药,还有奇怪的姿势。杨枣儿今天才知道,原来皇宫里还有专门传授男女房中事的宫女太监。昨晚当皇上解开自己胸衣时,自己还差点将皇上推到床底下。今日太监宫女们毫不掩饰的在杨枣儿面前**上演着各种房事,这哪里是初为人妇的杨枣儿一时所能接受的了的。杨枣儿红着脸看完。这才知道原来房中事还有如此多的变化。想着想着,杨枣儿面红如花。身子也渐渐发烫起来。
皇上五年禁欲今日得解又是新婚,这男子贪欢便多。太后嘱咐杨枣儿万不可让皇上过于贪欢。可夜色已深,洋钟都敲了十一下也没见皇上回来,参谋本部的事就这么忙?竟然要将新婚娇妻冷落一旁?想着想着,斜靠在床上的杨枣儿就慢慢睡着了。
光绪其实也不想,必竟是五年禁欲一朝得解,他巴不得连朝都不上才好。这个该死的俄国佬,偏偏在这个时候派什么狗屁舰队来远东,存心给老子上眼药呀。所以光绪与众将商议良久,确认了行动方案的主体内容后,详细的战略战术安排之后自有参谋本部将官拟定具体方案。光绪这才想起家中娇妻,可时间已经第二天了。坐上参谋本部的车在往回赶时,打更的人都在敲四更了。
嘀嗒、嘀嗒、嘀嗒响的是洋钟钟摆的声音,宁静的房内显的如此清晰,将沉睡中的杨枣儿给惊醒。她刚刚做了一个噩梦,梦里大清海军战败、陆军战败,皇上带着最后的侍卫上了前线,只留下她一个在这里哭泣,无人安慰。从梦中惊醒的杨枣儿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拉开灯发现自己的身边依然空荡,杨枣儿心中不免寂落。不过自己记得睡前并没有关灯,那关灯的是谁?这三楼晚上连寇连材不经宣召也不得入内,那关灯的只有皇上。可皇上回来了为何不上床休息?杨枣儿轻手轻脚的披上红色的外套打开了房门。三楼大厅内依然灯灭人静,唯有皇上的书房灯火通明。
“蠢货呀蠢货。”光绪捏着折子气愤的低声骂道。这是两江总督严复上的折子,折子上对去年刚毕业的大学堂学子们在两江辖下任职的情况报告。这些大学堂学几乎全都在县一级任上,有做主薄、有做工史,虽说官位不大,但在这个位置上绝对是一把手。可必竟都还年青,有冲劲却经验不足。光绪之所以将学子安排成七品以下官员,就是希望他们一面能做出实事,也可借县令们丰富经验对其引导。可问题就出在这。这些学子必竟是出之皇上任校长(虽然只是名誉上的)的学校是天子门生,加上皇上鼓励工业。所以地方官员对这些学子都大开方便之门,无论事之大小,均尽力配合。这些学成学子是满怀着建设强大的中国的信念到地方上任职,所以上任后就加快了地方工业建设的步伐。
眼下就有这么一个蠢货。江苏连云港人,毕业后被分回家乡任职,他在学校学习成绩很好,思路活泛却言之有物,众多老师都是给予厚望。他在学校就学期间就明白海运将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运输通道。他仔细分析了大清的沿海的情况发现,整个大清沿海码头林立,北面有大连、大沽、胶州,南面有上海、厦门、广州,偏偏在华中这条海岸线上没有一个能停靠千吨以上的码头。所以他告诉同僚一但连云港建成后的繁华场景,同僚悻然同意实施。虽然县令感觉有些不妥却又说不出不妥的道理,加上大家一致认可,也不好违众意,也就同意了。不得不说这小子有些本事,竟然说动了德国江苏领事和户部官员。让他从德国搞来小额贷款用于码头建设。他就凭借着从德国搞来的钱大量招工开始码头的建设。以停靠二万吨货轮为标准来建设,每个码头之间也留下足够的空地,这也为今后留下发展空间。这么一来。地方上也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工厂,当地百姓有了额外的收入,这当然是皆大欢喜。县令一看,这是功绩呀自然要上报了。可县令的折子才到严复手里,严复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方选的不错,一但连云港建成确实能成为整个华中地区最大的中转码头。可等你码头修好了,货运来了,你怎么送出呀?铁路没有,公路没有。难道就靠马车牛车从蜿蜒的山路上将货送出去?可如今这工程是停不下来了。严复只得再次上报,向朝廷审请修建徐州到连云港的铁路。
光绪气坏了。构想是好的,眼光是长远的。做事踏实的,可在具体实施的把控上还极欠经验。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最少他没有想到运输问题。光绪深思良久,却不知如何批复,于是端起早已冷透的茶水喝了一口。
感觉不对,不是茶的问题而是好像有人在身后?光绪转过身来,却见杨枣儿慵懒的靠在门框上,一脸慵懒而幸福的看着他。光绪忙走上去脱下外袍给杨枣儿披上:“你怎么起来?也不多穿一点,冷病了怎么办?”
杨枣儿靠在门框上看了很久,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的皇上显的那样的迷人。举手投足间的自信、低声骂人中亦是霸气外露,然而就这么一位帝王,却在给自己披上外套时却是那样的温柔。杨枣儿没有说话,只是借着皇上给他披外套的时候,轻轻的靠在皇上的胸前。
光绪一时手足无措,给杨枣儿披衣服的手停在了半空。这个……什么情况?
杨枣儿就这么靠在光绪怀中,感受着光绪手忙脚乱的给他披上外套,然后被他有力的双臂抱在怀里。
“怎……怎么了?再去睡会吧。”光绪实在不明白今晚上的杨枣儿是怎么了.
“您呀,也是个不解风情的。”杨枣儿还光绪的怀中抬起头来说道。
光绪是一脸尴尬,披件衣服而已这有什么风情可言:“我也想解风情呀,可奏折都堆了三天了,再不处理完这国事可就耽误了。只是冷落了我的娇妻,实在是为夫的罪过呀――”
杨枣儿这才注意到书桌上堆满了奏折:“这么多呀,那要忙到几时?皇上,您一夜都没睡了,还是先睡会儿吧。”
“我看还是先处理奏折吧。到是你,再去睡会儿,熬夜可不好。”
杨枣儿摇了摇头,却走到桌边:“皇上整夜处理国事,妾身怎能独自安睡。再说妾身已经睡不着了,就让妾身为皇上磨墨吧。”说完。拿起墨条开始磨墨。
光绪坐下才拿起笔,眼角却看到杨枣儿放下墨条转而打开香炉的手。转过头来笑道:“小心别烫着手。”
古时点香可没有香线,而是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放在香炉中,然后用特制的细香灰把炭墼填埋起来。再在香灰中戳些孔眼。以便炭墼能够接触到氧气,不至于因缺氧而熄灭。在香灰上放上瓷、云母、金钱、银叶、砂片等薄而硬的“隔火”,小小的香丸、香饼,是放在这隔火板上,借着灰下炭墼的微火烤焙,缓缓将香芬发挥出来。古人在谈到销香之法时,总是用“焚”、“烧”、“炷”诸字,但实际上并非把香直接点燃烧掉。而是将香置于小小的隔火片上,慢慢烤出香气。而看是否需要增加香料的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放到灰面上方,凭手感判断灰下香饼的火势是过旺还是过弱。所以光绪才会这么一说。
1...155156157158159...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