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出云、磐手为重巡洋舰。与清国在美国订购的同型号,八千六百吨排水量仿龙吟布局。主要输出火力为两座35l/2o3毫米双联装火炮,四座l4o/152毫米双联装副炮,八座l4o/152毫米炮廓炮。
甲午战败后付出天价赔款的日本,疯狂的造舰计划竟然弄出了多达八艘战列舰和六艘重巡,即便大清海军加上正在建造的葫芦岛四舰,日本海军总吨位还将超越大清这边!
反观大清这边,龙吟级战列舰二艘龙吟、龙啸,一万两千吨排水量各舰都有只有两座4ol/3o5毫米毫米双联装火炮和2o门4ol/152毫米单管炮廓副炮。德国造海琛、海筹二舰到于英国造敷岛级战列舰相当,也是一万四千吨的排水量。各有两座双联装4ol/3o5毫米一级主炮,四座双联装4ol/2o3毫米二级主炮,只是单管45l/152毫米炮廓副炮只有6门。8门单装37毫米速射炮。
重巡洋舰四艘,四艘为英国甲午前造的虎级,虎威、虎贲、虎视、虎怒,前二艘是从夏威夷带回来的,后二艘为甲午年因清日之战被扣在英国的。四艘虎威级都只有六千吨排水量,二座双联装4ol/2o3毫米主炮,十门单管l45/152毫米炮廓副炮12门单装76毫米速射炮及4门双联装37毫米速射炮。另两艘重巡宁海、济海二舰为美国造,与日本出云级同型号。
除此,另有定镇二舰。从对马海战后从俄国缴获的更名为海圻号的原俄国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号、更名为海容号的锡诺普号,共四艘老式战列舰。来远、经远和同样从俄国缴获的更名为华海的爱丁堡公爵号、更名为经海号的御前侍卫号。共四艘老式防护巡洋舰。
大清更有多达二十六艘驱逐舰,但航速就不敢恭维了。
靖远、济远和切斯马号被拆除。用于修复和更新其它老式舰支,内部饰件可以用在葫芦岛四舰上,加快葫芦岛四舰的建造速度。
不好打,真的不好打!
参谋本部大会议室一角的黑板上,列满了清日两国海军舰船。光绪与李鸿章一起在这里听参谋本部进行战事推演。从数量上看,清国以八艘战列舰、十艘巡洋舰、二十六艘驱逐舰在数量上领先于日本,可就总吨位来看却比日本还要低,必竟人家一艘战列舰就当得你两艘老式战列舰,重巡洋舰也比你的要大出一半来。舰船质量也无法相比。
“除上述所列的舰船外,受我大清邀请来演习的夏威夷舰队已经抵达。夏威夷号、女王号二艘龙级战列舰正在那霸港,可爱岛号、瓦胡岛号二艘虎级重巡在基隆港进行最后的保养,三天之内可以完成保养加入作战序列,另有四艘驱逐舰也抵达台湾。夏威夷王国首相李恩富大人已经派遣特工进入日本,如果大清决定对日本宣战,李大人将会提前三天行动,借口日本故意炸沉夏威夷王国的商船开出天价赔偿要求,并会在我大清宣战的前一日对日本宣战。如此一来,我大清目前的海军实力足以与日本正面决战。”
参谋总长王士珍才说完坐下,海军部长邓世昌站起来接着说道:“我海军除海琛、海筹、宁海、济海四舰能与日本相应舰种抗衡外,四艘龙级战列舰、六艘虎级重巡洋舰皆是甲午前的军舰,更不用提定镇等老舰。日本除富山、八岛两舰外。其余各舰均为甲午年后新建,无论吨位、火力还是航速均比我大清现有舰支更快更强。也就是说,在舰船方面我大清远落后于日本。所幸的是。皇上圣明远见卓越,由于在甲午年间我大清对日本联合舰队进行了覆灭式的打击。不仅原日本联合舰队中从舰长大副到水手已被我大清屠戳一空,连日本江田岛海军学校的学员也全军覆没,直接导致日本现在的舰队只能让原是货船的船长充任重巡洋舰长,实战经验成了日本舰队最大的软肋。跟据从新加坡发回的情报,曾在富山、八岛二舰接受过训练的水兵现在在日本欧洲分舰队上充任军官,但从入港情况来看,这些接受过的水兵依然是不合格的。而留在日本本土新招募的水兵在日本东京湾近海训练时甚至差点发生碰撞。这样的水兵操作的军舰跟本无法在激烈的炮战中保持发挥的稳定,而我大清海军经过大东沟、荣城湾、对马等一系列海战的检验。是一支作风坚硬、敢战能战的军队。这也是我大清海军之所以能以弱势舰队挑战舰船性能更强舰队的底气所在。”
“定、镇及海圻、海容四舰已经完成动力系统改造,但四舰最大航速只能达到16节。来远、经远、华海、经海四舰航速可达18节,但因为这八舰舰体过老,结构强度下降等原因设计部无法对其进行火力升级。所以此八舰平时只用于海军学校等充当训练舰队。此八舰与日本舰队全新舰队相比,无论火力、防护还是速度均无法加入正面决战,因此海军参谋部决定将此八舰编为第三特混舰队,用于决战时外围牵制,防止受伤敌舰逃窜、战后打扫战场、进逼威慑敌人本土之用。四艘龙级战列舰、二艘海琛级战列舰,加上六艘虎级重巡洋舰、二艘宁海级重巡共计十四艘主力舰编为第二特混舰队与日本全部舰队主力数量相当,虽然火力投射的密度比之日本要差。但我军的命中率远比日军要高,单靠这一点,就足以弥补我军在舰船性能和火力数量上的差距。所以。我海军并不惧怕日本海军。当然之前所说的还是建立在日本两支分舰队汇合的情况下。但是现在,日本舰队分为两支,一南一北,虽然我军夹在其中,有两面受敌的危险,但我海军却对任何一支日本分舰队有着无比的优势。但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海军参谋部认为应当趁日本舰队尚会汇合形成优势前,将其欧洲分舰队在半路先行歼灭。”
海军总参谋长程诚的话让光绪眼前一亮,之前怎么没想到呢?用第三特混舰队来拖住日本本土分舰队。只要在这个时间内集中大清海军强行拿下日本欧洲分舰队,就就是拼光了第三特混舰队也值得。有了精神的光绪坐的笔直。只见程诚拿走指挥棒走到地图前对着地图笔开始划道:“台湾海峡、黄海可是说是我国内海,日本欧洲分舰队再嚣张也不敢在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时候从我国内海经过。所以他们的回国路线基本可以确认。从新加坡出发,从南海经巴士海峡走琉球外海回国。与此同时,日军本土分舰队必然会频繁出海巡航,一则是训练,一则是对我进行战术压制以牵制我军主力,并随时接应欧洲分舰队。”
“作战计划是这样的,将第三特混舰队集中在威海卫,第二特混舰队集中在那霸、基隆、上海等地。只要我军一但做出这个姿态,日本必然会意识到我大清有与日本不宣而战的可能。但在南海这段路上大家相信彼此之间还不会开战,所以日军一但驶出巴士海峡后在航线的选择上,航线必然会多次变化甚至变向南航行以避开我军侦察。对此,在去年海军部鉴于巡海号的高航速在甲午年间海战中表现出来对侦查、引导方面的优势,另建有听风、观海两艘侦查舰。因为有全新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两舰7oo吨的排水量在保证其32节的高航速的同时装备有两座双联装45l/1o2毫米主炮,其火力足以对抗日本的驱逐舰,加上无线电通讯,两舰足以满足跟踪日本欧洲分舰队的要求。听风、观海两舰已经南下。同时巡海号预备派至日本以监视日本本土分舰队。如此在有日本舰队准确信息的基础下剩下的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听风、观海二舰在日本舰队前方释放大量烟雾,然后我主力舰队借着烟雾的掩护突然出现在日本舰队前方。即便日军在我军放烟雾时反应过来,这点时间也不足以将巡航编队变为战列线。剩下的就是打一场对日本来说突如其来的伏击战。”
程诚说完放下指挥棒退下台去,于是大家就把目光集中到吴德仁身上。
“看老子干嘛,程总参谋长都说到打伏击战了让老子说什么。冲上干他n的就完了。”在众人的轰笑中,吴德仁继续说道:“不过老子以为选一个风高浪大的日子最好。那样的海况条件小日本想要打中老子的舰队只能靠上天保佑了,可咱们不怕呀,什么条件下没练过呀。”
光绪止制了众将的笑语:“评估过最坏情况下的战损吗?”
“评估过。”吴德仁很肯定的说道:“一但开战,第三特混舰必然在交战地北方布下警戒线,而日本本土舰队也必将南下接应。最坏的情况是日本本土舰正好开向交战地。这样一来第三特混舰队必然要坚持到第二特混舰队完成对日本欧洲舰队的歼灭后才能撤离。因为日本均为新式舰支,相信舰支本身就有足够的抗沉能力。一但交战时间过长第三特混舰队坚持不了足够的时间,那就是日本两支舰队夹击我第三特混舰队的局面。在种情况下,我军依然有信心可以歼灭训练不足的日本舰队,只是第三特混舰队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我第二特混舰队将可能战沉战列舰二到三艘、重巡三到四艘,各舰均会带伤,而且可能有二到三艘回港后将直接因伤除籍。”
吴德仁话一出,整个会议室内一片安静。将军们面面相嘘,但做为武官却没人反驳面。光绪相信这个结果至少得到了海军部的认可。
光绪长叹了口气,这个结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葫芦岛四舰何时可以参战?”
“还需要三个月。”
光绪才说一句:还是太慢了,做为海军部长的邓世昌出面解释道:“目前葫芦岛四舰已完成全部建造工作。正在进行最后测试调整阶段,微臣能保证一个月之内葫芦岛四舰可以下水海试。至于说所需的三个月,包括海试后的调整的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所需到参战需要至少三个月,这经过海军部评估过。虽然有葫芦岛号在前,但眼下葫芦岛四舰必竟是同时开工,而且舰体放大后还是有不少更改之处。加上这是大清第一次建造万吨级实战型战舰,非平远号可比,建造过程也是小心谨慎。从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开始建造至今也才1o个月,这已经是造船厂1o个月两班倒一天十二个时辰不休息的结果。”
“军舰不比其它。此关系将士们安全和国家安全,朕宁可慢些也不要因为赶工而偷工减料。此点需切实保证。能在十个月内同时完成四艘万吨级战舰的建造工作。相信这在整个世界上也是很快的了。朕没有怪罪的意思,相反对于有功的人员还需要奖励。朕只是叹息。为啥那么多人来来去去的,怎么到朕这里就这么不顺呢?”别人听不明白皇上口中那么多人是指哪些人,只是光绪心里清楚,别人穿越要钱来钱,要军队一招就是上百万,任何计划都能准确的掐着点进行。结果等轮到他了,自己的军舰还是慢了三个月。光绪摇摇头赶走不良的想法,反口问道:“吴德仁,葫芦岛四舰三个月后参战的评估结果是什么?”
“结果基本一致。”吴德仁愁眉苦脸的说道:“虽然我军增加四艘新式战舰,但日本却完成舰队集结并多了三个月的训练时间,而且正面交战失去了现在个个击破的优势。所以皇上,还是提前开战吧。最少我们估计的最坏情况出现的概率不大呀。”吴德仁的话引发了海军部及参谋本部的一致同意,纷纷上前奏请提前开战。
“先按计划进行舰队集结吧,至少我们先做出开战的姿态来。要让日本人知道,大清有随时开战的能力。”光绪思虑良久后终于做出决定。
中华苍穹 第三百章 零二章 拥挤的远东
既然葫芦岛四舰参战与否不能明显改变大清海军战损,那确实没必要非要等到四舰服役。琉球外的西太平洋无比广袤,被追踪的日本欧洲分舰队必然会以改变航向来逼开大清的追踪。这样一来,在大海上无法进行通讯的日本本土舰队只能估计着进行接应,但大清却可以通过无线电来引导特混舰队进地准确伏击,这样却实比与完成整编后的日本联合舰队正面决战要好的多。
光绪没有当场批准开战,那是光绪必需考虑开战后各国的反应和一但出现吴德仁口中的战损,大清重建海军的资金需要多久到位。在这期间,西方各列强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所以光绪这才下令舰队开始集结,就掉头直奔国务院。外交部、户部、吏部三部尚书早就等着。
十五马力的轿车从军校开到国务院需要半个小时。在整个推演过程中一言不发的李鸿章上了车才说道:“皇上,这仗能不打最好不打。一但出现过大战损,列强就再无顾及了。”
光绪皱着眉头看了眼李鸿章:“甲午年,明明有定镇二舰的优势你就想着要保舰制敌。如今我海军依然保有优势你又要保舰制敌。难道你不知道进攻才是最佳的防守吗?你到底在想什么?”
李鸿章苦笑了一声:“这个道理老臣哪里会不懂。近年我大清洋患皆从海上而来,老臣初建北洋之时想的就是要据敌于海上。自北洋舰队建成之后,十年未添一舰,老臣就是想要扩建一个能容纳定镇二舰的船坞都不得。说到底还是没钱。虽说皇上亲政后开始建船坞、购新舰,还是没能赶上甲午年与日本开战。自大东沟海战后,我北洋虽凭借定镇二舰保住不败,但劣势已现。老臣就想。一但定镇二舰被击沉,再无力制约日本舰队,即便陆战胜了也与事无补。所以老臣就想着只要陆战能胜。加上还保有的水师舰支,对日本至少是个不败的局面。可谁知……”说到这。李鸿章红着脸尴尬的嘿嘿的笑了几声音:“而如今面临的局势与甲午年何其相似,我大清舰队虽然更加强大,但日本新的联合舰队却比大清海军更强。虽有一战之力,但战事发展哪能事事如意,老臣也是带过兵的也知道些,凡事战前预料最差的情况往往都会发生。战事但有些波折,我大清不能败也败不起呀。洋人对我大清虎视眈眈,刀叉早已是高举。若非甲午年皇上血战田庄台。又有秘密购买的太平洋舰队全歼日本联合舰队。这才让洋人将举起的刀叉藏起,老臣都不敢想一但甲午年战败洋人会如何欺凌我大清。大清盈弱,经不起一次失败了,洋人只不过将刀叉藏于身后,只要大清有落败之像,洋人便会卷土重来。要知道这些都是皇上这些年卖电卖药卖矿卖路,还包括皇上从日本抢回来三亿多两白银,皇上殚精竭虑换来银钱组建起来的海军,一战而亡再想组建还能卖什么?就算是一次惨胜也不行,如今大清已经卖无可卖了。一但出现如吴德仁评估的情况,那我大清海军将一战损失七成的实力,那时再想重组舰队哪里还有银钱。说到底还是银钱呀――”
李鸿章有一点说的很对:历史上甲午年战败后的清国。先有八国联军、后有对华一致政策、东南互保、英俄沿长江划分势力范围……此时的清国如同扒了最后一条内裤的少女,被洋人压在身上欺凌百年。光绪知道,眼下大清如同李鸿章说的一样,不仅不能败而且连惨胜都不行。所以光绪笑了,虽然心底也有些虚但脸上却笑的很自信,多年皇王身涯让光绪真正做到面不改色:“你还没说租租借港口给洋人,这可算是在卖国了。可真要败了怕也只能卖国了,所以我们才不能败。朕之所以让德法意美等国进来,就是想借着洋人们相互倾扎之机给大清留下一线生机。”
“皇上。租借港口与洋人是老臣自作主张,与皇上无关。但老臣请皇上三思。能不战还是不战为佳呀――”
“你的顾虑朕明白,也不用给朕背黑锅。你想求稳。以发展经济为优先,想等到大清富庶的那一样。可朕想法比较激进,财富需要武力做为保证,否则终逃不了被抢的那一天。你虽与朕意见相左,但却也是为这个国家着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大清就犹如一艘大船,朕站在船头迎风破浪,你就在船尾帮朕把稳了舵。大清这艘船不能在咱俩手中翻了。”
说完光绪长叹一口气,没想到李鸿章也同时一起长叹。帝相二人相望一眼,却都笑了。光绪在李鸿章眼里看到了疑问,还以为他只是对自己的政策的不理解,光绪并没有多想其它。而对说李鸿章而言,他的疑问是为何皇上非要将军政分划的如此明显。如果今天参谋本部的战事推演有文官参加就不需要来回跑,但这种事李鸿章不会问也不敢问,这是皇上忌讳。他又哪里知道,在光绪看来,各地督抚军政一把抓对中央朝廷产生多大的影响,单是形容他李鸿章“坐镇北洋,遥领朝堂”就是很好的例子。必需要将军政分开,让军政各自独立出去成为支持皇帝的两大柱石,至于第三根柱石的律法,现在还不行。如今地方大动不得,自己班底的朝堂非要拿稳了。
国务院内,光绪将参谋本部战事推演结果才一说出,林启兆一听说对日开战大清海军将有七成战损后,便低下头开始计算起来。良久后他抬头说道:“今天的大清海军在不计原北洋舰队的情况下,是用时四年耗费白银近十亿两才组建而成。一但出现七成战损,想要恢复目前大清海军的实际威慑力,以目前大清岁入增加情况来看,需要至少六年以上的时间和高达近五十亿新币的资金。请注意,我说的相当于现在的海军威慑力。必竟军舰越建越大也越来越贵,而且这是建立在国朝岁入增收情况不变的前提下。一但洋人对我大清进行政治讹诈岁入减少。所需时间将无法估计。”
林启兆说的平静如水,却让所有人都震惊。孙家鼐惊叹道:“就是说连惨胜也不行呀――”
“真的出现七成战损,洋人必定会对大清进行政治讹诈。”做为外交部长的唐绍仪将如今东亚恶劣的局势缓缓道出。
大清陆地周边的国家内。除俄国在将来会有直接威胁以外,而且这种威胁至少要三年以后才会显现。至于其它国家只要是同样数量的陆军战我大清还真没放在眼里。这包括英国陆军在内。所以单以陆军而言,眼下战事需求还不急迫,这也是这些年重海轻陆的原因。但大清周边海上局势却急剧恶化。
日本归国舰队就不说了,荷兰远东舰队去年未已被我摧毁,至今未能重新组建。西班牙远东舰队和法国远东舰队一样,都只有老式舰支,无论排水量还是火力、速度眼下是不足为惧。但损失七成战力的大清海军可就要考虑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影响了。
实力最强的依旧是英国在香港驻扎的远东舰队,旗舰是英国君权级战列舰的第三艘――决心号。待清日之战有了结果,英国会再决定是否向远东舰队增派舰支;这都是因为俄国,虽然俄国向远东增派战列舰的打算被英国人所拒绝,但英国还是放行两艘俄国重巡洋舰及四艘驱逐舰进入远东,目前已经进入印度洋。
同时,德国也向远东增派两艘新式重巡,目前还在地中海向东航行,目标驻地为大鹏湾,经外交部隐晦的询问后,德国表示可以看情况决定是否出售于大清。本来还有两艘海琛同级战列舰,同样因为英国的原因未能成行。
法国方面没有动静,他们自从十年前就已经将海军战略思想改变为近岸防御。没有向远东增派部队的想法。意大利虽然没有接受我国邀请派出舰队,但却通过外交渠道向我国征询港口租借或使用事宜。目前没有答复。
有同样要求的还有美国,值得注意的是智利西岸一支由两艘重巡为首的美国舰队正在向圣迭戈进发,跟据美国租借港口的要求和其它情报推断,这支舰队将是美国新的太平洋中队主力舰支,而且目标也将是日本。名义上是访问,但中情局的一份报告称,美国现在大造对外扩张的舆论,首要的目标的美国门口的西班牙殖民地古巴。而新的美国太平洋中队的真正目的地是菲律宾。
“可以说半年后的的东亚海面上,世界各海军强国的战舰都在此云集。大清那时还能有几分话语权。就看这次清日海战的结果了。”唐绍仪说完坐下了,留给其它人的是面面相遏。
为了争夺东亚的话语权。清日大战不可避免。既然终有一战,那就从现在起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光绪朝的行政效率还是比较高的,被电话电报网络串在一起的地方一接到朝廷的电文就开始动作起来。在宣传部的谋划下,大清国内各大报纸开始纷纷报道即将到来的清日之战,国内情绪一下变的紧张起来。之后兵部的调令一份份的发下去,海岸线各部开始加强警戒,仓库被打开,一车车的弹药被运送到港口开始向各舰装备。户部加快物质调运,民船被征用,整个黄海海面上到处都是运载着军需的货船往来于旅顺、威海卫、那霸与基隆之间。参谋本部也下令海军各舰开始集结,连朝鲜刘盛休部都从驻守的平壤向釜山进发,连带的还有三个朝鲜师……
清国开始战前动员和兵力集结。远在广州湾的郎威理一接到海圻、华海二舰的调令就将清国欲开战的信息报告给英国远东舰队,本来做为清国南洋舰队司令应该随舰北上但被拒绝,他须要留守广州湾继续南洋舰队的日常任务,带队的是副司令林永升。
其实不用郎威理报告,就在同一天的时间里,清国所有巡洋舰以上舰支全体出海、朝鲜陆军开出驻地、货船开始装载军需,傻子也知道清国蠢蠢欲动。而清国发生的一切被很快的传到新加坡,正欲出港回国的日本欧洲分舰队接到的命令却是继续停留,因为司令官山本权兵卫犹豫了。
别看现在的日本欧洲分舰队吨位大火力强,可当清国开始集结的消息传来,舰队上下就传出清国要半路伏击他们的说法。虽然山本权兵卫也相信清国会这么做,必竟各个击破比面对完成集结的日本联合舰队要好的多。山本权兵卫不担心清国的伏击,必竟大海茫茫,只要他肯多绕几个圈的问题。可舰队上下的表情却让山本权兵卫的心掉到了九幽深渊,害怕、恐惧、迷茫……所有负面情况全都出现在舰员的脸上,这样的士气这样的氛围,让舰队如何面对清国的打击。荣城湾的哀伤、江田岛的哭泣,没人呀。就是出现在海峡口的那两艘装备有两座双联装l4o/1o2毫米火炮的驱逐舰,就让住在庞大舰队上的日本海军官员担心了整整一夜,这让他想起当年他带富山、八岛回国时被堵在海峡口的事。没有合格的海军士兵才是山本权兵卫最大的担忧。于是他只能先下令三艘货船出发随英国商船先行返回日本,舰队则继续停留。
山本权兵卫一面发电报回国,一面亲自与英国驻新加坡领事商谈。二天后,英国政府收到了来自新加坡总督和驻日本公使的电报,电报上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了日本国对大英帝国的遵从和恭谨,日本人言词恳切,日本人希望英国人能出面协调,让日本欧洲分舰队能平安的返回日本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