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窦纳乐很快将这个消息电报回国,马六甲的英国总督府也很快转告加速抵达马六甲海峡的俄国舰队联络舰。刚刚才开进海峡的罗杰斯特温斯特收到电报顿时头晕目旋,他立刻召来福克山和诺伯加拖夫进行商议。海峡狭小。大舰队无法展开。几艘驱逐舰就足以将整个舰队挡住了。从联络舰发回的消息上看,中国这次做的很坚决,摆出一幅宁可得罪英国也要将他们挡在马六甲之外。可远东他们又不能不去。如果马六甲过不去那就只能绕道,最近的就是巽他海峡。可那也是海峡,中国可以照样将他们堵在外面,那只能再往东走了。
海峡太狭窄了。罗杰斯特温斯特的手在地图上划过,整个印度尼西亚群岛如同一条链子一般挂在海上,挡住了俄国远东舰队进入南中国海。如果真要避开这一连串的岛链,只能绕过印度尼西亚群岛经帝汶海北上,可即使这样,还是要在破碎的群岛中穿行。俄国舰队在海上的时间太长了。将士们疲惫不堪且先不论,但是舰船的情况就不容乐观。曾经世界上最先进的鹰号战列舰已经半年没有好好保养过了,船底的贝壳类生物想必已经是长势喜人。曾经最高18节的航速现在能开到15节就算上帝保佑了,这样的速度在保养一新的中国海军面前跟本就是靶子。
罗杰斯特温斯特虽然只是个官僚,也跟本不懂蒸汽时代的钢甲战舰的战争,但必竟他也是历过帆船时代的人,同样是海战,总有可以借鉴的地方。远道而来的俄国舰队既然无法一对一的迎战中国海军,那就只能集结大舰队以火力优势进行压制。所以更不能在群岛中穿行,不然容易让中国海军利用地形将他们的大舰队分割开来。也因为如此。俄国远东舰队最保险的办法是,绕过几内亚岛从太洋洋外海逼进中国。可诺伯加拖夫算是航程后,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巴。因为即使燃煤足够。他们也无法再进行食品的淡水的补给了。
“要不我们回去吧。”在诺西贝重病的福克山,经过诺伯加拖夫带来的医生的治疗后,恢复了健康。说真心话,福克山自始至终就认为不应该来远东。
“那样的话,沙皇陛下会杀了我们全家的。”罗杰斯特温斯特垂头丧气的看着地图,他太了解他的沙皇陛下了,所以这次无论是胜还是败,都要跟中国人先打一仗再说。那时即使战败再逃回国去,也有理由保往自己的命。罗杰斯特温斯特突然重重的点在班达齐亚上:“命令舰队调头。我们去班达齐亚,然后占领它。这样英国人就会逼中国人不敢封堵马六甲海峡了。”
班达齐亚位于马六甲海峡北出口的位置上。如果俄国人占领了这里,如此庞大的一支舰队就等于封死了马六甲海峡的北出口。同时中国控制了爪哇和坤甸,又等于控制住了马六甲海峡的南出口,如此一来夹在中间的英国人反而两头都受人欺负。英国人肯定不能同意俄国人这么干,那么他们就一定会逼中国人放开对马六甲海峡的封锁。福克山和诺伯加拖夫听后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个办法。
说干就干是俄国人的性格,于是俄国远东舰队果断调头。当天下午就炮击班达齐亚,然后随船而来的一万俄国陆军登陆向内地展开攻击。荷兰老了,无论海军还是陆军都已经不堪一击。他们之所以能保有印度尼西亚如此广大的殖民地,不过是建立在欧洲国家间的政治次序上,现在有人不按理出牌了。
俄国远东舰队攻占班达齐亚的消息传来,整个欧洲都沸腾了。荷兰当面指责俄国人屠杀在印尼的荷兰人,英国人怒斥俄国人挑衅国际次序,美德法等国全部目瞪口呆。然而作为俄国沙皇的尼古拉二世却发了封电报高度表扬了罗杰斯特温斯特的果决,并要求他再接再厉彻底摧毁中国海军。
刚刚得到俄国人炮击班达齐亚的消息,英国议会就立刻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俄国的这次举动。当然要消灭这支俄国舰队对英国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只把印度舰队和远东舰队调集就足以对抗了,如果打算彻底消灭俄国远东舰队,最多再把南非舰队调来,再保险一点调集地中海舰队也就是了。可问题的关键是。俄国人是要去打中国人的,谁都没想到俄国人会突然这么干。不管俄国人等于英国认怂,这是不可能的。可要真管不就成英国人替中国人打仗了?这也接受不了呀!如果真强逼中国不准封堵马六甲海峡,相信中国人也一定会退让。可这又好像英国向俄国认输一样?局势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真是进退不得,英国上上下下一片尴尬。
“不可能――”英国海军部内,威廉怀特爵士将电报撕的粉碎。
英国海军部也接到了俄国人炮击班达齐亚的消息,他们也在召集会议商讨可能的战争。然而就在这时,一封由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曼特中将发来的紧急电报也到了英国海军部。大英帝国第一海军大臣的约翰费舍尔看到电报后第一时间找来了大英帝国最优秀的舰船设计师威廉怀特爵士。只因为电报中菲利曼特信誓旦旦的保证他亲眼看见了中国新下水的最新式的战列舰。
时间是三天前,在那霸完成集结的中国海军主力舰队浩浩荡荡穿过台湾海峡向南去。这次出击自然是去迎战俄国舰队,为了尽可能平息前期因为宣传过度而引发的南洋动荡。所以这次舰队没有悄然进发,而是大张旗鼓的在白天通过台湾海峡。台湾海峡是南中国海通往北中国和日本的最近的航道,每天往来的船支无数,这里不仅有中国人的商船,也有英美德法等诸多大小国家的商船。中国海军仅仅只是派出两艘驱逐舰在前面引导航线,所以每艘商船都看了中国海军主力――八艘战列舰和八艘重巡洋舰,外围是四艘轻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在巡逻。然而最居中的四艘庞大的新式战列舰却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英国无畏号战列舰是上了各国各报纸头版头条的,还是配有照片的,但相比之下无畏号似乎还小了一圈。尤其中*舰上抗的可是三联装呀。于是就是英国的商船向最近的港口前进,第一时间用电报联系到香港。然后这个消息很快递送到了菲利曼特的案头。此时的菲利曼特正在接待来自英国各舰队选派的观察员,他们要近距离观摩这次中俄海战,他们原定于是第二天出发。可收到电报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全部跳上早已准备好的巡洋舰,火急火燎的赶过去。他们追上了正在向主力舰队汇合的中国南洋舰队,不久英国巡洋舰上的所有观察员全部瞪大了眼睛望着中国的新式的战列舰。
这是长度超过了160米的战列舰,菲利曼特敢打包票的说现在还是标准排水量状态的战列舰就有二万吨,前二后一背负式三座三联装45l/舰炮赫然在列,12节巡航下正在重新编队的战列舰灵活自如。而且他在排头的军舰舰首还看了两个中文大字,经翻译告诉他那是“白起”二个字。菲利曼特不知道白起代表着什么意义,但这两个字无疑代表着。这批军舰已经通过了测试并正式服役。也就是说,他们下水的比无畏号还要早。也就是说。无畏号跟不是什么划时代的军舰,真正划时代的是中国的白起级战列舰。
另外。中国人在看到他们到来后还放了礼炮。菲利曼特一屁股坐在甲板上,海军舰队司令到不至于怕什么炮声音,而是因为他看到白起号上的九门炮管同时指向一侧,并打出了一轮齐射。无畏舰虽然装备了五座炮塔,但能面向一侧的也只有八门舰炮,而中国是――九门……
“这不是战列舰,这只是炮舰而已。”怀特说的斩钉截铁:“据我所知,中国在建造这些战舰前向德国采购了一批四千马力的蒸汽机,按无畏舰的大小最多只能装四台,也就是说最多提供一万六千马力的动力,这样的动力最多将战列舰驱动到17节。更何况他们的排水理比无畏号还要大一些,所以更不可能有更高的速度。中国建造四艘这样的战舰就是为了对抗俄国,因为他们知道俄国舰队远道而来速度必定下降。仅此而已。”
“可是,他们的巡航速度就已经是12节了,而且电报中还是他们转向灵活。按常理推算,他们的速度应该不低于19节。别忘了,他们之前建造的基础号就已经有这个速度了。”约翰费舍尔小心的问道。
“那他们一定没装装甲。就像他们的定海级轻巡一样。”怀特瞪着费舍尔咆哮着,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开打的架式。
“我想,你说的是应该对的。”费舍尔总算哄住了爆发前的怀特。却不想怀特非要再次前往远东,他要亲眼看看。还要费舍尔派出最快的军舰送他去。费舍尔只能说远东太远了,时间上肯定来不急了。
费舍尔知道,怀特说的只是一种可能,而且是可能性很小的可能。战列舰的建造花费巨大,因为没人会去建这样的慢速战列舰,仅仅只为了打一仗而已。其实怀特也明,无论他说什么都骗不了自己的内心,这样的战舰不可能不装装甲。因为装甲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军舰提供防御力,也是为了平衡军舰的重心。从定海级轻巡开始,怀特就始终没有明白过来,中国的军舰是如何平衡军舰的上层建筑和整体重心。因为定海舰中的那一弹可以证明,定海舰确实没有表面装甲。
白起号的出现,不仅是英国为之哗然,美德法等国也表示了高度关注。他们至今都没能建造出二万吨的战列舰来,虽然中国的新式战舰还需要战争来检验,但中国是如何在短短十年间从还没有造船能力,成长到能建造世界最大战列舰的地步呢?
白起。秦朝名将。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后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战列舰是海战的主力,巨舰大炮的对决犹如陆军两将之间横刀相向。中国的战列舰和重巡这样海战主力就用中国历朝武将名命名,这是最新的军舰命名原则。而这次选中的就战国。白起、李牧、王翦、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名正好为四艘主力战列舰命名,乐毅、田单、项燕、赵奢,这四将为新的四艘超海级重巡命名。这样不仅能让这些历史名将为人所了解,同时也激发海军将士勇猛之心。
即使战败、即使沉没,也决不辱先辈之英名。这是八舰在接受命名时共同的宣誓。海军的主力战舰配的上这些名将的名字,也希望能借这些名将的赫赫威名。重现这些名将的曾经的辉煌――克敌致胜。
其实中国海军对白起四舰也不满意。原设计意图是要安装四座三联装舰炮,经计算需要不低于二万吨的舰体。经过十年的跨步追赶。加上从国外高价购回的大量设备,建造二万吨战列舰的设备还是充足的。基础号的建造就是在为新舰做测试。虽然李明利用自己的知识为中国搞出了高强度的镍铬合金钢。改善了金属生产工艺,大幅度提高了金属的各项性能。但李明必竟是皇帝,不可能整天去跟进生产,每周仅能抽出一天时间去查看样品的研发进度。于是样品的合格,在大批量生产中还是出了问题。但是必需承认的是,中国工业基础还是太薄弱,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以至于大件材料的材质均匀性差,而这就是基础号最终被拆卸的跟本原因――材料无法承受相应的舰炮后坐力,以至于基础号连作为训练舰的可能都没有。
为了确保新舰建造顺利,设计图只能往保守的方向修改。但这么一改舰体重量大幅增加,而战列舰又不能向轻巡那样进行重点防守。于是在多方权衡之下,只能撤去一座炮塔。但整个军舰标准排水量还在达到20500吨,满载排水量23100吨。即使这样,无畏号可是五座炮塔,也就对应着五个弹药仓和五套供弹系统。而人家的排水量依然比只有三座炮塔的白起号还要少近二千吨。可想而知,在吨位的利用上白起号还是差的很远。也由此可见,中国的舰船设计和英国相比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唯一的优势就只能是动力了。被掠夺计划搅乱的欧洲科学界已经无可奈何的放慢了脚步,原本要安装在无畏号上的蒸汽轮机如今还只能在驱逐舰上测试。而此刻的欧洲越来越多的黑帮让还没有出茅庐的年青学者们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相反,在掠夺计划推动的中国科学却一日千里。如今装在白起号上的蒸汽轮机已经是第二代成熟的产品,如果不是赶时间,也许第三代就可以正式装备了。四座第二代蒸汽轮机在锅炉的推动下,为白起号提供着两万五千马力,足够将白起号驱动到22节的高速。
不管怎么说,白起级的现世向世人宣布了一个事实,如今的中国也有了自建战列舰的能力,而且我们的军舰并不比英国的差。(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三百九十九章 豆芽引发的悲剧
菲利曼特就这样远远的跟着这支庞大的编队缓缓朝南使去,他要亲眼看看白起级战列舰的实战效果。大海上,舰队劈开海浪傲然前进,他们航线上的所有商船全部向两侧避让。而挂着中华龙旗的中国商船们全都鸣响汽笛为自己国家的舰队欢呼,他们排成两列请舰队从中间通过,如同陆军在出发时两岸夹道送别将士的人民。
然而就有人直直的敢挡在舰队的航道上,就连开路的驱逐舰都不得不缓缓退了回来。挡住航道的是中华皇家邮轮――宝贝公主号,这是隶属于中华皇室的唯一一艘邮轮,被划在大公主名下。该舰自建成后,除了下水日那天在上面为大公主举行周岁洗礼外,也就美子皇妃去日本动用了一次。平时都作为邮轮往来于西太平洋各港口,成为朝廷官员们海上往来的主要交通工具。当然皇室不可能无条件养活这艘邮轮,无论政府官员还是民间大户,只要买的起船票就可以上船,这也包括货物的运输。所以这艘皇家邮轮出现在南中国海很正常,只是他挡在航道上是什么意思?
位于旗舰白起号上的吴德仁也是一头雾水。如果这是敌船,那一顿火炮干上去就是了。如果是普通邮轮,不管是哪国的在接到军舰警告后不离开的,都可以击沉,尤其是在大战即将开始的时候。但这艘不是一般的邮轮,是中华皇家邮轮,如果中国海军舰队干掉中国皇家邮轮,这就真成了天大的笑话了。可信号灯,旗语也打出去了,对方就一句话:旗舰上前答话。
“前舰避让,本官亲自前去。”吴德仁一声令下,白起号加速前进。
中华皇家邮轮与其它邮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有两根旗杆,一根飘扬着中华龙旗,另一根从来没有挂过旗帜。而在今天,就在白起号刚刚驶出队列的那一刻。一面破破烂烂的旗帜缓缓升起,海风吹着这面旗帜飘来荡去,好像要把已经破损的旗帜彻底撕烂。而吴德仁看到这面旗帜却惊慌的大叫起来:“战列舰在前,重巡在后。轻巡两侧巡航,驱逐舰外围警戒。各舰呈受阅队型,随本官迎驾。”
残龙现,帝王至。没错,那面破破烂烂的旗帜正是李明在田庄台的那面残龙旗。自田庄台后。只要李明不在京城,这面残龙旗就会竖起。今天在这里出现,那皇上就一定在船上。
巡航队型的舰队立刻不到二十分钟就转变成受阅队型,对于海军的高效,舰桥上的李明很是满意。虽然他也不知道二十分钟是多了还是少了。一身龙袍的李明在侍卫长琪木格的陪同下走向船首,船首放着话筒。这是才研制成功不久的扩音系统,这还是第一次展示在世人面前。李明轻轻的拍了话筒,架在瞭望台的巨大喇叭就发出两声重重的怦怦之间。全舰队安静了下来,就连螺旋桨都停止了旋转。大家都静静的等着听皇上训话。
“打群架这种事居然不叫上朕,你们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啊――这就是皇上的训话?所有人张大了嘴巴。
坤甸。南洋华人自治区首府,曾经的兰芳共和国首都。今天的坤甸人山人海,人人手里拿着扫把或都水盆,在街道上努力的清扫,当地官府的衙役四处巡查,一点点污垢都不许出现在街道上,然后一盆盆清水泼洒在大街上。在码头上,工人们挑着一担担黄土在衙役的指挥下倒在地上,然后其它工人迅速将黄土推平、压实。
“什么?黄土不够?”李关山跳了起了,指着儿子李南星就破口大骂:“去挖。满坤甸去挖。要是黄土垫不到城里,老子把你给垫进去。”李南星吓的掉头就跑。
自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自然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并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自此后,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就成了为地方迎驾做的必要准备之一。今天一大早,李关山还悠然自得的踱着方步来到坤甸华人自治区衙门。
俄国的海上大军被挡在马六甲之外,但这只是权益之计,英国方面肯定不会同意。原计划中是要将坤甸作为诱饵放俄国人过来。再将俄国人拖死在坤甸。但这次朝廷上士大夫们以坤甸华人也是我华夏一枝,需要等同对待为由,力主要求海军保卫坤甸,避免坤甸我华人百姓免遭战火涂炭。见于文官们的坚持,海军部修改原有战略,派出全部舰队南下,要将俄国海军挡在坤甸以西。
朝廷大义之举传到坤甸,自然让坤甸百姓感激涕零。可对于李关山这些官员来同时也是一个天大的麻烦,因为按原定计划,坤甸内存储的燃煤、弹药已经全部向后方转移,粮食等也刚刚够用而已,朝廷突然更变计划他们就要重新将这些从后方再运回来。好在坤甸华人也受朝廷大义,纷纷出工出力。很快将各类军需重新填回仓库。朝廷早就来电告之,海军舰队将于明天抵达,所以李关山今日召集各部开会,最后一次确认各类军需物资的到位情况。8点整,各部主事全部到齐,不想他们刚刚才坐下连招呼都不有打完,电报房就来急报。
电报全文如下:“皇上南巡,明日驾临坤甸。责令兰芳地方做好接驾事宜,钦此。”落款是皇帝行宫处。
电报才念完,所有人都兴奋的跳了起来。坤甸是化外之地,历代朝廷从不过问,自康乾之后,朝廷更是弃若鄙履。海外华人虽奋勇精进,无奈没有朝廷支持只能任人鱼肉。可自从朝廷大军肆虐南洋之后情况就变了,荷兰的白人不得不对华人正眼相看,当地的土人只能仰视华人。后来南洋华人在朝廷的支持下有了自己的陆军和舰队,从那一刻起华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因为军队就是架在土人们脖子上的刀,稍有异动便是屠戮。这些年“突然”消失的村寨还少了?而没有土人支持的白人们,因为人数实在太少翻不起多少浪花。以至于李关山有种错觉认为,现在南洋正在忍气吞声的不是华人而那些白人。至于当地土人,无论白人还是华人,都没打算把他们当人一样对待。他们只是劳力、苦力而已,今天南洋华人的一切与朝廷的鼎力支持是密切相关的。
天子不踏贱地,天子不临外藩,古有遗训。如今皇上要驾临坤甸。这也意味着坤甸不再是化外之地,也可以摆脱外藩的地位。关键是电报中的兰芳二字,深有其意呀。不管怎么样,总之此次兰芳接驾万不可失仪。
于是清水泼街、黄土垫道,但坤甸不是内地府衙。没有仪仗之类的东西。没关系,把全坤甸所有工匠集中起来连夜赶造。李家把自己在坤甸的庄子腾空,用作行宫。皇上来了,总不能别人用的旧东西吧,满坤甸能找到的最好锦缎丝被全部拿来。上山抓虎、下海捉鳖,这为皇上接风的御膳万万不敢怠慢。厨子不用征召,酒楼不用征用,所有的酒楼厨子都拿出看家本事就为做一道能呈上御膳台的菜色……总之,把能想到的全部做好。
4月12号清晨,中国海军主力舰队抵达坤甸。宝贝公主号皇家邮轮在驱逐舰的引导下停靠进坤甸码头。码头上一片张灯结彩,全坤甸所有大族士绅全部在码头候驾。身着明黄色军服的卫兵从船上鱼贯而下,随后头顶通天冠,身着五爪龙袍的皇上终于从船上缓步而下。
“恭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码头上响起震天的喊声,所有人都盈盈下拜。
“诸位平身。”李明双手在空中虚托一下。
李明深觉得坤甸迎驾的场面做的过大了,但必竟是坤甸华人的一片心思,不好违逆。码头上有一座庙,很大。里面供奉的不是哪位神灵。供奉的是一堆土。这是李关山等人第一次回国带来的乡土,取了一捧在码头上供奉了起来。后来随着坤甸与国内交流的越加频繁,每个从国内回来的人都会带上一捧乡土。小庙很快就放不下了,就把乡土庙改成了乡土坛。
“这是乡土山了吧。”李明打趣几句后。神色恭谨的拜了三拜上了三柱香。然后在与李关山等人寒暄几句后,就在他们的陪同之下进入坤甸城内。坤甸没有城墙,内城外城也就没有明显的区别。这还是李明第一次走出国门驾临异乡,不一样的风土人貌引起了李明极大的兴趣。李明边走边向李关山询问着当地的风俗。
“皇上,坤甸虽远离本土,但此地所住者十之七八皆是我华人。所以此地除建筑外其风俗与国内并无差异。”李关山拱手奏道:“这些年我等臣民承皇上龙恩。日子算是越过越红火了。只是臣等地处偏远,久难得朝廷之音,不知道皇上可否在此设府治事,让我等臣民好时常得见皇恩?”
李明诧异的停下脚步,转头问道:“兰芳本是前清藩属,我中华承清而起,兰芳在中华开国大典之上也依藩属国礼朝贡,自然也是我中华藩属。尔等藩属请求宗主国在藩属地开府治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朕有意吞并藩属国。这是要陷朕于不义吗?”李明的话越说越重,最后已经是斥责之声。
李关山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臣等不敢。”
“此事不可再提。”李明摇了摇头,抬脚继续向前走去。满清的跪拜之礼早已深入民心,想要改回汉制,还需时间呀。李关山等皇上走出几步后,这才爬起来跟了上去。
兰芳其实不能叫国家,他实事上是一个公司制的管理模式,与英国印度公司差不多。荷兰人担心引起清政府的干涉,所以一直没有下手。可当两次鸦片战争彻底暴露了大清虚弱的本质,于是荷兰人趁着1884年中法战争之机,入侵兰芳共和国。但此时,清朝自身的统治已摇摇欲坠,根本顾不上去援救这个海外“弃民”所建立的国家。得不到清朝的支持,武器装备又与侵略军相差很远,兰芳共和国终于被荷兰殖民者灭亡。不过,由于害怕清政府做出反应,荷兰当时还不敢公开宣称已经灭亡兰芳,而是另立了一个傀儡国家以便进行统治。历史上直到1911年清朝灭亡后,荷兰才正式宣布对兰芳地区的占领。
1...225226227228229...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