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国力迅猛恢复。海军纵横南洋,兰芳国终于有了一个强大的靠山。于是恢复兰芳,就是奠定了中国在南洋控制力的标志性事件。于是就有了今天这场政治秀,先把名头摆出去。荷兰人自然不用去管,英国也许会叫唤几声,但这时也不会有实质性干预,必竟俄国人已经打到中国人门口。但只要中国这次彻底击败俄国,英国也只能闭嘴。因为他们要考虑与一个能击败如此庞大舰队的国家,真开战他们可能付出的代价。到那时,兰芳国就等于坐实了。
坤甸城内十步一岗,五步一哨,无数的街市口都摆上了香案,上面摆满了供品,整个的螃蟹、胖乎乎的海参,还有很多李明两辈子都没有见过的海产。巨大的龙虾也就只吃一口,李明都觉得可惜了,至于那些做的很好看的青菜。看一眼也就是了。李明路过一个街市口就饮酒一杯,吃一口供品,与名宿、长者攀谈几句,等到了市政大楼前的时候已经有了七分醉意。
“这么些年,这酒还是没学会喝呀。”李明自嘲几句后,就把人给轰出去。找个沙发一躺先睡一觉再说。
皇上喝醉了这种事自然不能宣扬出去,于是李关山等人全部被留在市政大楼内不得外出。对外宣称皇上与众卿商谈国事。然而此时的北京内中海国务院里却闹翻了天,皇上也太扯了。
没有哪个臣子喜欢一天三个主意的皇帝,原本说好皇上此行就在海上为海军壮行的,没想到皇上调头跑坤甸去了。虽然海军信誓旦旦的保证此战定能阻敌于坤甸之外。虽然我海军无论舰船质量还是将士海战经验都远超俄军,但战事本来就有着极大的偶然性,而且俄军在数量上还是有着绝对的优势的。中国历史上因为一次偶然而改变战局,甚至是改变历史的还少吗?不过这时满朝大臣却顾不得皇上。因为他们相信海军一定有办法将皇上安全送回。当前的耽误之急却是北方的伊尔库茨克。前方大将梁华殿发来紧急电文,驻守伊尔库茨克的俄国陆军统帅库罗帕特金要求投降?!
一枪没放,一炮没打,最寒冷的冬天都熬过来,如今春暖花开之时却突然投降?参谋本部内一片惊呼。
库罗帕特金举着白旗在几个随从的跟随下,脸色惨白从伊尔库茨克城内缓缓走出来。近半个月来。库罗帕特金几乎每天都在城头看着中国的军队的一举一动。他看着一支又一支的中国生力军开进军营,他们还带着一门门的大炮和一箱箱的弹药,他看着中国人将大炮一门门的竖起来并对准伊尔库茨克。他还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军队的指挥官开始出现在阵地前,和他一样举着望远镜观察着城内还不停的指手画脚,这是中国的军队发起进攻前的标志。
其实库罗帕特金也不想投降,但现在伤兵满营战斗力全无,也许中国人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拿下。既然这样,还不如称着中国人还没有发动攻击前投降,也许还能换来正常的俘虏待遇。中国人在日本和南洋对俘虏干的那些事,早就让中国的军队臭名远扬。
这次库罗帕特金之后亲自出城就是要商谈俘虏待遇的问题:“我们是军人,即便投降也只是俘虏而不是奴隶,如果你们中国人还把我们当奴隶一样使用的话,他们宁可一战。”
面对义愤填膺的库罗帕特金,梁华殿扰了扰头有些不解的问道:“让俘虏参加劳动,这在欧洲也是很正常的事吧。再说,我们也不能白养着你们呀,你们好几万人呢,这每天得吃多少粮食呀。”
“是的,作为俘虏我们可以从事劳动。但我们需要得到确实的保证,不被你们当奴隶来使用。” 库罗帕特金越说越激动:“合理的劳动时间保证我们不受虐待,有充足的食物保证我们的体力,提供必需的医疗条件以保证我们的健康,安全温暖的居住条件不至于让我们在严寒中被冻死……总之,我们是俘虏而不是奴隶。”
“要不要再发给你们薪水呀――”梁华殿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我看你们不是来当俘虏的,你们是来当大爷的吧!”
“将军阁下,俘虏也需要最基本的人道待遇。” 库罗帕特金坚持不让步,但他心里早已经崩溃了。他知道如果中国人拒绝了他的投降条件后再攻破城池。他们就真的只能沦为奴隶了。借着中国人还不知道城内的情况,希望能讹中国人一把。
“先答应他。”正在梁华殿挥了挥手正要说叫他滚蛋的时候,一旁的作战参谋张作霖悄悄的拉了拉他的衣服小声音的说道。
梁华殿收回挥去出的手坐了下来,似乎很愤怒的说:“我可以答应。但你们敢诈降。我保证你们不会有一个活口。”
“将军,这点我可以保证。让我的随从带着我的军令回去,我可以留下来做人质。” 库罗帕特金长抒一口气,但坚持说道:“同时为了保证贵方对我方俘虏的人道待遇,我们需要贵方签订一份文本协议。并公告出去。”说完,库罗帕特金还真拿出一份协议来。
md被耍了。梁华殿与张作霖相视一眼,借口需要了解协议内容为由暂时离开会场,转身就把电报发往北京。
“叫醒皇上。”看了一眼电报的琪木格果断的把睡梦中的李明叫醒。
“这是我国朝廷发给我的授权书和已经签字的协议书。现在到你下达投降命令的时候了。” 就在电报发往北京的半个小时后,梁华殿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交给库罗帕特金两份文件。
“没有问题将军。” 库罗帕特金要来纸笔后立刻手书一份投降令交给自己的随从:“将军阁下,请贵方在接收伊尔库茨克时带上医生好吗?我们有太多士兵和市民都病了。”
“瘟疫?”被吓到的不仅仅是梁华殿与张作霖,当翻译说出来后,所有的士兵都不由自主的后退几步。
“不,他们只是生病了。坏血病。我们太久没有吃过蔬菜了。”说到这,库罗帕特金差点哭出来了,这仗输的太冤枉了。
主要是中国人太缺德。他们将所有小村小镇里的俄国居民全部驱逐进俄军的几个重要据点,以至于城内人口突然剧增四五倍。衣食住行全都成了问题,而且本地人与外地人也因为各种各样的矛盾而爆发冲突,尤其是冬天的到来,让居住取暖成了最突出的问题。库罗帕特金指挥军队作战的水平是不咋的,但处理这种事务就拿手的很。他派出军队强制安排外来人口的居住,并对燃煤和食物进行战时供应,这才平息了城内的骚乱。作为远东重镇的伊尔库茨克。存储着充足的燃料和粮食,即使城内人口爆增,依照目前的供应量足以维持整个城市坚持到八月。这也是库罗帕特金敢安心的让中国人进行全面包围的底气所在。赤塔等地作为进攻的基地也囤积了足够的物资,虽然比伊尔库茨克要少。但相应的人也少,降低发放量坚持到六月还是可以的。但所囤积的物资中却少了一样关键性的食材――蔬菜。
北方冬季时间长,往往每到冬天来临之前所有人家都会大量囤积蔬菜以过冬。但即使是寒冷的冬天蔬菜也很容易因为存放不当而腐烂,所以蔬菜往往不会存放很多,够吃就好。然而被驱逐的俄国居民却是两手空空的来到伊尔库茨克,虽然其它粮食够吃。但蔬菜就不够了。从九月被困开始,才到十二月,整个城里的蔬菜就吃的一干二净,整整三个多月见不到绿叶菜,于是坏血病不可避免的大面积产生了。
“我也曾注意过贵军,并未见常有新鲜果蔬运来,但贵军却未发现有坏血病的表现,不知贵军是如何做到的?”
听了库罗帕特金的疑问,满堂将士哈哈大笑。梁华殿挥手让人带库罗帕特金下去吃饭,他自己带着卫兵朝伊尔库茨克进发。先头进城的张作霖已经传回通报,受降一切顺利。不仅如此,赤塔、乌兰乌德、克拉斯诺等西伯利亚各地在得知伊尔库茨克投降后也纷纷向各地的中国的军队投降。
真没想到,原本驱逐居民进城仅仅只是希望清空荒野,以利于我军调动的隐蔽性,不想还有这等好处,不废吹灰之力等于是白捡了一个西伯利亚呀。进城的梁华殿先查看了俄国的军火库。很好,各类枪支弹药数量充足、保养得当,各类火炮一门门摆的也很整齐。燃料仓库的燃煤也堆集如山。面粉、玉米等各类食物也比较充足。但当梁华殿看到了满满数仓库的黄豆后不由大发雷霆。
“燃煤不缺,到处都是冰雪,房间足够温暖……” 梁华殿指着满仓库的黄豆大骂道:“难道他们不会发豆芽吃吗?”(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四百章 雪原突击战
豆芽也称芽苗菜,是各种谷类、豆类、树类的种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称“活体蔬菜”。 在宋朝时,食豆芽已相当普遍。西方称豆芽是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之一。另三个分别是豆腐、酱和面筋。其实,中国之食品发明,远不止此四种。历史上豆芽据说也是李鸿章在光绪庚子后使欧时传入西方的,因有“李鸿章杂碎”之说,以至于加拿大魁北克一带,干脆就称豆芽为“杂碎”。可惜的是,现在李鸿章还老实的呆在国内,所以发豆芽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菜色还没有传到欧洲。
库罗帕特金在美美的吃了一顿豆芽菜后,在翻译的带领下参观中国军队的蔬菜供应基地,这也算是他投降的一个附加要求。库罗帕特金掀开帐篷,印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绿色,大大小小的木架上摆放着一个个水槽,库罗帕特金面有土,但一颗颗绿色的菜苗长势喜人,帐篷里面还有数个士兵正忙着培育这些绿油油的蔬菜。库罗帕特金急问这都是什么菜,为什么没土也能长这么大?
翻译抓来一把黄豆给库罗帕特金解释豆芽菜的种法,只要有水就可以让黄豆发芽,进而长大。库罗帕特金想想自己满仓库的黄豆差点没一口血喷出来。冤枉呀――
黄豆是好东西,可磨豆浆,稀了做豆腐脑,干了做豆腐。种下去可以发豆芽,长过头了是豆芽菜……这都是李明在田庄台的后遗症,啃土豆啃怕了。于是各种保障军需果蔬供应的方法应运而生,豆芽仅是其中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坏血病就是维生素c的缺乏导致的,而维生素c主要就是靠果蔬提供。然而黄豆能用来发豆芽,吃豆芽菜能治败血病,但俄国人跟本不知道还有豆芽菜这东西,所以得了败血病的伤病员没法动员。据说历史上日本进攻旅顺最后俄国人投降的原因,也是因为坏血病的蔓延,而且和今天一样,也是满仓库的黄豆干放着。
看来历史的惯性还是很强大的。自己真能改变历史吗?李明陷入沉思中。
王士珍没有时间思考,战争打的就是分秒必争。伊尔库茨克投降的消息刚传来,他立刻召集海军总参谋长进行战略评估。当伊尔库茨克、赤塔等地投降消息落定,我军各部开始接收城市后。王士珍立刻向前线各部下达了五条作战命令:命令新西伯利亚城前线各部立刻发起进攻,一路强攻直到攻不动就止就地转为防守。命令寿山所属东北各部立刻装车前往新西伯利亚城前线增援,收降等事务全部交由朝鲜军队完成,由宪兵队监督。命令西北大将聂士成立刻发动进攻,务必牢牢的拖住扎鲁巴耶夫所率领的俄军南线部队。西北军所属全部藩属国军队由聂士成指挥,不必顾及弹药存量。命令刘盛休立刻率本部经伊犁南下攻占阿拉木图,此役务必完全收复满清割让之地,彻底剿灭所在残存俄军,并伺机推进。命令兰芳舰队撤离马六甲海峡,海军舰队主力做好接战准备。
西伯利亚的俄国全面投降,直接导致中俄两国战略发生跟本性的逆转,中国军队彻底摆脱了后方的牵制得以全力应对正面战争。王士珍相信俄国一但得知这个消息必然会发起全面攻击,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以攻对攻。没有在收复西伯利亚的战斗中消耗弹药物资,还顺手拿到了俄军的物资。凭借我军强大的火力和充足的补给,必然能打俄国突击部队一个措手不及。将战线向俄国方向推进,不仅能打乱俄国的战略部属,最重要的一战打掉俄国人必胜的信心。在战争中的任何时候,战略主动权都必需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才可以。
发布这样的作战命令,参谋本部不需要请示皇帝和宰相府。参谋本部只需要皇帝和宰相府下达开战和停战的命令,至于怎么打、什么时候打这都是参谋本部的责任,必竟战争也是一项很专业的工作,作为外行的皇帝和文官集团们必需也要有这个自觉,他们同样不能越权。
攻城略地是武将的责任。那治理一方就是文官的本份。原计划预计到四月底才能全面占领的西伯利亚却因为投降提前结束了战事,这让吏部措手无策,原计划派往西伯利亚的地方官甚至还没有到齐。
国家的领土内怎能没有朝廷的官吏来治理?既然还没有到齐那就从随近的县市抽调!身为宰相的李鸿章发话了,严复和各部拿着官员花名册开始点人。
“朝廷任命不容违抗。凡是违令拖拉不肯前往的就地免职,终身不得录用。”严复黑着张脸在骂人:“前往西伯利亚就职的官员全部随军队行动,如果这点苦都吃不了,那称早回家种田算了。”
这次派往西伯利亚各地出仕的大多是年青的学子,这些人有热血有斗志,更重要是他们在官僚横行的内地。许多志向没办法施展。西伯利亚虽然是苦寒之地,但新国土内旧有势力还来不及伸过去,空旷的新国土正是这些年青士子们施展报复的好地方。而长年在富庶地方为官的官吏却对西伯利亚怀着深深的恐惧,认为那是一个可以冻死人的地方,所以接到调令的很多官员都借口体弱多病等各种原因加以推迟,以至于严复不得不下严令。
此刻的李明却心安理得的品着红酒吃着大虾。打仗是武将们的事情,治理地方是文官们的事情,作为皇帝所要做的仅仅是为国家指明一个方向,再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地方赋予合适的权利而已。如果是在和平时期,皇帝需要平衡文与武、中央与地方、官员与百姓等等内部利益之争,自然要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小心应对。但战争时期,从皇帝到百姓所人有的利益都是一致对外的,这时国内团结一致、利益一致,自然作为皇帝也就更加轻松。这也是为什么老话总说,打天下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战胜的基础上,因为只有战争胜利才有足够的利益。从目前的形势上看,中国怎么都算获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那作为失败者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就立刻燥动起来。
尼古拉二世的国内改革失败,国内矛盾激烈。战争是他转移国内矛盾的办法。如果能够获胜并摄取远东利益,国内矛盾自然得以缓和。可眼下的局势却是大败,还丢掉了整个西伯利亚。国内矛盾得不到缓和反而会更加激烈。
因为还没有开打所以西伯利亚的电话电报线路就没有切断,得知伊尔库茨克投降的消息尼古拉二世顿时跳了起来。他召集群臣在大殿里指天骂地,痛骂库罗帕特金是个废物蠢材,丢了斯拉夫人的脸。然后咆哮着下令要求鄂木斯克前线统帅阿列克塞耶夫和南线统帅扎鲁巴耶夫立刻向中国人发动攻击。
对于沙皇陛下的旨意,大臣们当然要听从,可当大臣们离开宫殿之时却是相视一笑。大臣们很清楚俄国目前的情况。但自从沙皇陛下固执己见的下令舰队远征开始,大臣们就没有心思和沙皇陛下去建议什么。舰队是陛下的舰队,那陆军也是沙皇陛下的陆军,既然沙皇陛下坚持要教训那群黄皮猪,那就去教训好了。十年前陛下也是这么说的,修西伯利亚铁路时也是这么说的,好像倒霉的都是俄国,现在居然也是这么说……大家不由自主的摇了摇头。
高官大员们怎么想的那是他们的事,对于前线普通士兵来说他们只能听从军令,即便是已经身为团长的尤登尼奇也是如此。沙皇陛下的命令传到了前线。统帅阿列克塞耶夫立刻下令军队开拔。作为先遣部队的尤登尼奇带着他的团就出发了。
刚出发的那几天还是艳阳高照,不想今天又开始飘起雪花了。尤登尼奇下令部队就地休息,找个背风的地方开始生火做饭。冬天需要不停的进食来保证体温,更何况他们还跑了一早上。从雪橇上取出燃料的功夫,士兵已经清理出了地面,架好了帐篷。放好干柴浇上煤油,当火点着以后,火焰散发着橘红色的光芒驱散了寒冷。火焰舔拭着锅底,锅里的雪化成水渐渐翻滚起来。
“吃完午餐休息十五分钟,然后继续前进。”尤登尼奇将手上的碎屑拍了拍。把手伸向火堆。然后抬头看了看天气,雪好像又大了一些。
尤登尼奇烤了十五分钟的火,士兵却要拆掉帐篷重新再装上雪橇。等他们干完了活,十五分钟时间也就到了。士兵就是这样。打仗要冲在前面,军官们休息的时候他们又有无数的工作要做,这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尤登尼奇起身拍拍屁股,下令军队继续前进。三月的西伯利亚的温度已经回升到零度左右,如果不起风还算是比较暖和的。可这时偏偏一阵寒风吹来,吹得刚烤暖和的尤登尼奇一阵哆嗦。
“这该死的鬼天气。” 尤登尼奇咒骂一声。将大衣又裹紧了些。可他在裹紧大衣的时候,眼睛却无意的瞟了眼前方,他突然一愣,远处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
尤登尼奇伸手挥了挥眼前的雪花,但挥出来的空隙很快被新的雪花填补进来。尤登尼奇定神的看了看前方,却什么都没看出来。也许是自己眼花了吧。尤登尼奇摇了摇头赶走心中那莫名其妙的恐惧感,转头向士兵们大声的说道:“都打起精神来,晚上到前面的村子里过夜。”
尤登尼奇昂首阔步的走了出去,驾驶雪橇的士兵也吆喝起来。可没走多久前面的士兵就来报告说:前面好像有人?
尤登尼奇眉头一皱,难道自己的感觉没错?但仔细一想却又笑了起来。寒冬到来前,俄军全部撤回鄂木斯克过冬,中国人也撤进新西伯利亚城过冬。自己这边是刚接到远东各军投降消息第三天就出发了,就算是中国军队当天出发也不可能走到这里,而且自己还是轻装前进,必竟从鄂木斯克到新西伯利亚城的路自己也才走了三分之一而已。但出于谨慎原则,尤登尼奇还是传令让前的士兵靠近探查情况,但他却没有下令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可惜的是,雪橇的吆喝声掩盖了前方传来的踏雪声。
“警戒――”前面的士兵刚刚才喊出话来,一连串的“砰、砰、砰”的枪声就响了起来,一簇簇血花四溅开来。
“隐蔽――”尤登尼奇迅速的趴在地上,但他很清楚的听到了炮弹破空而来的呼啸声。尤登尼奇迅速翻滚躲在一个突出物后面。那颗炮弹轰的一声就在他刚刚还趴着的地方爆炸了。尤登尼奇伸头瞄了眼那个还冒着黑烟的大坑,连连感谢上帝。
秋山好古抽出腰刀,向前重重的一挥:“杀几给给――”
“杀几给给――”满山遍野的军队杀声震天,原来还潜行着的日军甩开脚步。平端着长枪冲了上来。
“这里怎么会有日本人?”尤登尼奇大惊失色,虽然他听不懂日本话,但这并不妨碍他知道这是日本话。中国征招日本志愿兵的事在国际上是公开的,但俄国的那些官僚们认为日本兵实在不值得一提,所以只有师军级以上军官才知道。尤登尼奇不幸的是。他的级别不够。尤登尼奇不明白为什么遥远的西西伯利亚会出现日本军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却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该逃跑了,全部穿着白衣白袍的日本兵在大雪的掩护下似乎到处都是,人数处于劣势的自己的部队已经出现了逃兵。
尤登尼奇抢过跳上一辆雪橇,抢过鞭子就驱使着狗往来路上跑。狗抬起四蹄向前奔跑,拉着雪橇越跑越快,直到雪橇的速度跑起来后,尤登尼奇才朝后望去。
完了,全完了。因为雪花阻挡了向远方眺望的视线,因为大雪为白衣白袍的日本兵提供的掩护。当发现日本兵时两军的距离太近了,近到了跟本做不出反应。白色的日本兵冲进了穿着土黄色军服的俄军当中,就如同雪崩掩盖了褐色的石头一样,大地上只剩下了白色。只有那袅袅升起的黑烟证明了那里刚刚经过一场战斗。
“这不是我的错。” 尤登尼奇自言自语的安慰自己,回过来继续驾驶着雪橇,至少他要将日本军队出现在西西伯利亚战场上的消息传回大本营去。
洁白无物的雪地上弹起一根绳子,绊倒了急速奔跑的狗,也将猝不及防的尤登尼奇从雪橇上甩了下来。他连忙去摸腰间的手枪,却被一只大脚踩住了。然后被人重重的翻了过来。
“哟,还是个上校诶。这要活着送回去可是大功一件呀。”
“你要敢送回去信不信杨头儿会把你的皮扒了。咱们的任务不是抓俘虏。”
“别呀,小日本的军队不就跟在后面嘛,交给他们也一样嘛。活的总比死的功劳大点不是。”
完全听不懂中文的尤登尼奇只能用俄语义正言词的说道:“我是上校团长,我要求正常的俘虏待遇。”伊尔库茨克投降的文本同样用电报传了出来。这也是投降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此看来,中国军队的名声确实不咋的呀。
“别忘了我们的任务是隐蔽侦查,隐蔽的对像不仅仅是俄国人。少啰嗦,赶紧收拾东西走人。”
尤登尼奇没想到人家跟本就不理他,他就这样被枪口指着,看着中国人从身上翻出他们军官证。并扯下了的肩章和领徽丢进他们的背包里。然后他眼前寒光一闪,脖子一冷,一股热流从脖子里流了出来。尤登尼奇无论如何也堵不住鲜血的流出,张嘴也说不出话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五个中国人重新收拾好他的雪橇,坐着雪橇缓缓的离开。他还看到那五个中国人似乎因为嫌弃雪橇跑的慢,还赶了三个人下来跟着跑。在听着小声嬉闹的中国人远去的声音,尤登尼奇终于闭上了眼睛。
这位生于莫斯科,后世的俄国步兵上将,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白卫军的首领之一,在这场中俄战争刚刚开始正面碰撞之时,就命丧荒野了。
“请向后方发报,我军在恰内湖以北十五公里处与俄军先锋部队接触,一战而全歼敌军。”秋山好古很羡慕也很恭谨的跟电报员说道。电报员点了点头,从背上卸下无线电报机开始滴滴答答的发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