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炮火才刚刚过去,硝烟和尘土还在飞扬,邓尼金立刻就招呼部队前进。可让邓尼金目赤欲裂的是,他带来的最后六十多人中,一半已经站不起来。这是他从指挥部开始绕过几条战壕,收拢了全部的残兵组成的最后一支生力军了。邓尼金没有时间哀伤,他需要第一时间带着部队冲上去,他要在中国人才刚刚进入战壕之时,狠狠的阻击一下中国人,让他们知道,伟大的斯拉夫人的厉害。可他才刚刚转过壕沟就不得不再次缩了回来,因为中国人的步兵到了,他们的手榴弹如同雨点般的落在战壕里。
“投弹――”
在冲锋到距离俄军第一条战壕还有40米左右的距离时,第一梯队的步兵将随身配备的手榴弹扔了出去。爆炸过后,中国步兵们杀声震天的跳起战壕中。
“砰砰砰”俄军的步枪响了,才刚刚跃起来的士兵被击中,一股鲜血陡然从那位士兵的胸口喷出。然而他跳到战壕里,依然端着枪顽强的跑了几步才缓缓地扑倒在地,就是死,他依然保持着冲锋的姿势。
俄国人的火炮早在两天前的对射时消耗的一干二净,为数不多能保存下来的迫击炮也因为弹药不足只能象征性的还击,被中国火炮压制的无法展开的步兵那零星的枪声更无力阻止中国军队的冲锋,邓尼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步兵冲到战壕里。邓尼金狞笑了起来,俄军的火炮是没有中国人的厉害。但刺刀见红的搏击战,不仅是邓尼金,所有的俄国官兵都认为他们要比瘦小的中国人要厉害的多了。
俄国官兵挺着刺刀嗷嗷叫的从掩体里冲了出来,闪烁着寒光的刺刀狠狠的扎进中国人的身体里。他们似乎还听见刺刀扎进中国人身体里那卟的一声响。
中国人也在还击,即使身中一刀的中国士兵依然面目狰狞的也将他手里的长枪一送,刺刀同样也扎进了俄国人的身体。这完全是换命的打法,中国人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俄国毛子,论凶狠还论不上俄国毛子。
战壕里中俄两国的士兵杀声震天。身材高大的俄国人却被中国人杀的节节败退。俄国人忘了,这里是狭小的战壕,他们高大的身材不一定是优势,而且他们面对的是一支,针对他们训练了十年的军队,就连刺刀都是加长的。
必需投入最后的预备队了,必需将中国人第一波的攻击给顶下去。邓尼金咬着牙下令最后的机动兵力投入战场,他实在想不明白,跟中国人的战斗什么时候已经沦落到了需要刚开始就投入全部兵力的地步了。
“嗒嗒嗒嗒嗒嗒……”架在战壕的机枪响了,刚刚从拐角中冲出来的士兵被机枪撂倒。邓尼金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中国人把机枪架在战壕上。切断他增援战场的通道。他还看见一块宽大的木板横架在战壕上,端着刺刀抗着机枪的中国士兵快速向着突进,其中还夹杂着抱着迫击炮的中国炮兵。
“斯拉夫的勇士们,让你们手中的刺刀去痛饮中国人的鲜血吧。冲呀――”邓尼金撕心裂肺的呐喊着,他鼓动着士兵们最后的勇气。当最后一名士兵顶着机枪的火力冲上去后,邓尼金自己去悄悄的退了回去。他知道自己的阵地守不住了,但要他活下去,他要问问长官们,为什么他们坚持了半个小时却没能等来一个援兵!?
“中线报告,突击部队已突破俄军前沿阵地。正在向纵深挺进。”
“北线报告,突击部队已于俄军主力接战,请求增兵以求一次击溃俄军。”
“报告,南线部队进攻受阻。正在按计划向中线移动。”
交战的战报一条条汇总到指挥部,地图上三个巨大的红色箭头也随着一条条报告在地图上向前延伸。没有人会将全部兵力平均分散在整体战线上,无论他是守方还是攻方。梁华殿将自己的部队分为南北中三个攻击方向,北线和中线都是中规中矩的前突,整个战术中南线部队是唯一的战术部队,他们就是要在进攻中受阻。然后突然转向中线与中线部队汇合成一股强大的攻击力量。梁华殿就要在中俄之间第一场硬碰硬的战争中,从中路正面突破俄军。
“这是一场经典的攻击战,轻重火炮与步兵的配合极其完美,它的胜利足以写入教科书里。恭喜你梁将军,按贵国的话来说,将军的大名也将随着这场战争让后世人永远铭记。”德国远东陆军司令霍斯特感叹到。
“这并不值得恭喜,其实我们都不愿意用这样的战术。你不会明白有多少将士在训练中倒下,交战之时又有多少将士会牺牲在自己人的炮火下。”梁华殿摆了摆手,有些无奈的说道:“为了达成快速突进的目的,步兵的距离还是太近了呀。”
“将军。这是战争,牺牲是必不可免的。”同样前来观战的麦克尔上前说道:“虽然会有士兵牺牲在自己的炮火下,但比起常规的冲锋来说,这样的牺牲更少。”
“对错恐怕只有天知道吧。”梁华殿叹了口气,然后对传令兵呵道:“告诉部队,给老子向前冲,低着头冲。”
枪声、炮声、厮杀声,声声入耳。兵事、战事、国家事、事事就不要太关心了。悄悄退下去的邓尼金告诉自己他要去质问师长为什么没有给他派哪怕一个援兵,然后当他沿着战壕七绕八绕才绕到师部时,却发现师部早已经是人去楼空。师长也已经逃跑了吗?邓尼金才从空无一人的师部出来,身后就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时间紧迫容不得多想,邓尼金跳入战壕强忍着腿的伤痛快速的离开。
“狙击手,把敌人的机枪组给敲掉。”
“机枪组。把敌人的步兵火力给我压下去。”
“步兵,暂停前进,就地防守。”作为连长的林猛明显感到了对面的敌人凶猛的火力,他需要收拢一下部队。刚刚的突击过快,把部队都拉散了。
连长,永远是一线作战部队的核心指挥层,他们要在冲锋的道路上,不停的指挥自己连队中不同的兵种。让他们发挥最大的攻击力,还要注意弹药的消耗,并要及时的与周边连队进行联络以相互配合……林猛环顾四周查看情况,他需要从这简单的一鄙之中判断战局是否对他的连队有利。然而就是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他看到一支增援的俄军正在向他的方向而来。
“迫击炮班开火,截断敌军增援部队。”林猛指着那支俄军大叫起来,却没有听到迫击炮开火的声音。这一下急的林猛跳脚,转过头便是大骂:“迫击炮班死哪去了?”
林猛回头才发现,他连队所属的迫击炮班正在平整面呢。没办法,之前火力准备时炮击密度太大。整个俄军阵地中心都没一块平地,而迫击炮需要一小块平整的地面。好在都是农民出身,平整地面不过片刻之事。两门迫击炮架了起来,班长仅凭经验估计的几个炮击诸元后,迫击炮就不间断的发射炮弹。没办法,激烈的战场没有时间做较射,只能边打边调整。
呼啸而来炮弹将俄国增援的步兵给打了回来,林猛见状立下指挥连队继续冲锋:“冲锋,用手榴弹开路。”
俄军的前沿阵地已经多处被突破,中国人攻入俄军核心阵地之时不过只是减缓了推进速度。这时俄国卡拉钦斯克前线最高指挥层才反应过来。中国人发动了总攻,只是这时再想调整部署和展开反攻已经为时以晚。俄军大部建制已被打乱,各师团结合部被分割,跟本无法有效集结起反击的兵力。当然俄军中也有不少优秀的军官。他们在混乱的战场坚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并且集结起一支机动部队打算增援激烈的战场,可却不知应该向哪个方向投入力量,因为他们四周全是枪炮声,而且他们无法联系到上级。所以,他们大多选择的是固守。
从进攻发起到现在已经过了两个小时了。林猛的连队终于攻不动了。不是连队伤亡过大,也不是敌人的阻击突然坚决起来,而是他们携带的弹药接近枯竭了。除非拿人命上去拼,但这样的行为在我军优势的情况下,并不认可。这时林猛这才发现,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打到什么地方了,烟尘弥漫的四周到处都是厮杀声。他冲的太快了,以至于现在他迷路了……
就在此时,右边冲过来一只军队,草绿色的军装排着整齐的军列,在土黄色的烟尘中是那么醒目。林猛笑了,可算看见一支生力军了,这次非要他们均点弹药过来,先前碰到的友军居然比自己还穷。可当看清来人后林猛脸色变了:“刘二,你不是第三梯队的吗?”
刘彪,在家排行老二,故人称刘二。他看到林猛也是一楞:“第二梯队的人呢?”
在交战间隙,两位连长简单的交流了一下自己知道的情况,然后刘二带着自己的连队继续前进。对于林猛提出的均分弹药的要求,则遭到了刘二强烈的鄙视。不给弹药就能难住林猛了?老子直接从俄国佬手里抢。林猛一怒之下令收集俄军武器弹药。不过林猛也从刘二的嘴里知道了司令部新下达的命令:进攻,朝着鄂木斯克的方向不停的穿插。
刘彪林猛必竟只是连长,他们缺少对整个战局的了解,事实上,整个战局变的微妙起来。中国军队从表面上看获得了对俄军的完全优势,但事实上也因为连续的强行突击导致指挥失效,进攻的各连队已经彻底混在一起,师团部跟本无法有效指挥。但俄军阵地中依然有相当的部队保持着完整的团级编制并坚守着阵地,一但他们组织起有效反攻,那已经开始混乱的中国军队跟本无法组织阻击。
面对如此危急的局面,梁华殿不顾参谋的劝告拍着桌子下令:“不要去管他,继续进攻。命令各师团部直属部队也以连为单位撒下去,既然已经打乱了那就乱战到底。投入最后的预备队,命令第十一师集中全部力量,将阵地中的固守的俄军逐一击溃。”(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四百一十九章 全面进攻
压垮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是最后一支预备队。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有一支机动兵力,他们将是能够左右战局的力量。所以梁华殿在战局顺利的情况下将司令部直属警卫团、甚至将宪兵队都派到战场上去,但作为总预备队的第十一师却死死的压着不让动,现在到了可以投入总预备队的时候了。
随着有着火力、兵力、情报、士气等等几乎全部优势的第十一师进入战场,俄军最后的阵地也被逐一拔掉。第十一师并不将俄军进行歼灭,只将其击溃并驱离阵地,追击的任务自然会有其它部队完成。当夜幕降临时分,俄军长达十公里的主阵地上的枪声渐渐停熄,俄军全线溃败,但厮杀声却依然朝着鄂木斯克的方向延伸过去。
“还记得日本人是怎么追杀俄国佬的吗?咱们照葫芦画瓢一路杀过去。”
“发电报通报各部轻装追击,追击时各部务必按连级编制为最小追击单位,并注意保持与周边友军的距离不超过一小时行军距离。如遇强敌立刻向上级汇报,其部或绕过敌军继续追击,或就地等待并配合援军击溃当面之敌。切不可强攻,追击以额尔济斯河为限。”
“命令各师团部回收直属兵力作为预备队,一但追击各部遭遇顽强阻击,其直属部队立刻接战并坚决于以击溃。”
“命令司令部直属团立刻协助炮二师运输火炮弹药等武器辎重。命令宪兵队轻装押送补给前线,为追击各部补充物资。命令司令部所有人员做好司令部前移准备,明日一早司令部前移,直到额尔济斯河畔。”
梁华殿冷静的下达着各种命令,电报的嘀嗒声将司令部的各项命令和通报传向四面八方。相比梁华殿的顺利而言,有人就更窝心。
为了增强火力。自己与炮一师从新西伯利亚城携带着大量重型火炮,一路上马拉人拖都不知累死多少牛车马,十余万大军都沦为运输队。看着一门门重炮。想着自己的大军能在这些大炮掩护下攻城略地,自己也认了。可生生没想到。等自己长途跋涉月余终于即将到达战场上时,他娘的铁路通车了。早道如此自己何必费这工夫?!
当袁寿山看着第一列火车拉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当场就破口大骂。到了晚上又接到前方通报击溃俄军,我军正在发起追击的消息后,脸就更黑了。当他端着饭盒正在吃饭时,收到了参谋本部拒绝了他要求火车就地装载物资的要求,并强调他立刻率部携带武器装备参战的电报后,更是气的把饭盒都扔了。不过他知道。自己必需加快行军步伐了,因为再慢万一赶不上鄂木斯克会战怎么办?铁路的通知意味着梁华殿兵团不再需要等待他的重炮,同时他也知道三个骑兵师掩护着机步师已经出发。
卡拉钦斯克的战果传回北京时,正值******下朝之时。消息传来,正踱着官步回朝的官员们只是相互拱手道贺之外,并没有激动的表情。这是正常的,必竟这是一场准备了近十年的战争,如果第一次交战就失败的话,那岂不是在说满朝的衮衮诸公都是酒囊饭袋?他们所做的仅仅是对外公布了这个战果。但这对欧洲列强来说却值得回味。
沙皇俄国有着欧洲宪兵之称,除了因为他们出兵支持那些封建国王维护固有的君主****外。更重要是他有一支强大哥萨克骑兵,这支骑兵纵横欧洲大地未逢对手,即使到了现代热兵器时代。它依然是欧洲最大强大的兵种之一。更何况斯拉夫人生性彪悍,这都是让欧洲各国深为忌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却在与东方矮小的中国人的交战中,有着两倍兵力优势的俄国人却……
中俄相互宣战已经大半年了,但彼此间在陆地上的大规模交战却是很少。海参崴之战,那是中国利用飞艇的绝对优势,在俄国人还没有看见中国人的时候,就被中国人硬生生的用上千吨炸弹彻底毁掉了海参崴。然后就是中国军队在西伯利亚漫长的严寒对俄国人的包围,就算是新西伯利亚城的攻防战也是中国人利用俄国不备的情况下的偷袭战而已。廖内海战俄海军全军覆没。必竟还可以为俄国人找到各种各样的客观理由。比如俄海军是万里远征已是疲惫不堪、水兵炮手跟本没有大战经验、中国人的舰船在火力速度防御等等都有着绝对优势,更何况俄国人面对的是世界上铁甲舰海战全胜战绩、而且每战必以弱胜强的中国人等等。
卡拉钦斯克之战。是中俄两国陆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交锋。战前中俄双方都有足够的布阵时间和机动时间,而且俄军在兵力上是中国的两倍。但就是让欧洲各国深为忌惮的俄国军队。却在中国发起进攻的三天后全线溃败。这是一次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是俄国人已经开始沉沦,还是中国人过于强大?
因为中国政府没有通报交战细节,所有各国均无法猜测其中的过程。于是大家突然全部闭上了嘴巴,将目光放到世界上两个领土最大国家之间的战争中去。
此刻的卡拉钦斯克以西地区,俄国溃兵铺满了整个原野。在他们身前身后,到处回荡着中国人的叫喊声。他们慌不择路,在浓浓的夜色向西夺路而逃,浑然忘记了自己七万余人的身边只有三万多的中国军队。军队就是这样,士气旺盛之时兔子也赶撵狼,一但军阵溃败亦是兵败如山倒其势也不可挡呀。
邓尼金拖着伤腿混杂在溃退的俄军当中,他摘下能代表自己上校军衔的肩章领徽但没有丢弃,他贴身放着,这可是他回到鄂木斯克能证昨自己是上校军官的唯一凭证了。邓尼金的腿伤一直没好,经过大半晚上的高强度奔跑他的腿伤再次崩裂,剧烈的腾疼让他不得不停下休息。邓尼金悲哀的看着从自己身边逃窜的士兵。没有人想着拉他一把。在黑夜中最忌讳就是盲目的奔逃,但身后紧追不舍的中国人却没有给他们哪怕是一点的休息时间。邓尼金因为腿伤路上不得不休息几次,因此被中国人多次追赶上来。仓皇的奔逃中甚至出现了一头扎进前方的中国军队当中的事情。好在中国人实在太少。被他给逃了出来。
邓尼金知道,军队已经完全崩溃了。士兵们神经高度紧张,即使是宁静时分,只要有人大叫一声“中国人来了”,刚刚才集合好的军队便会立刻炸营四散奔逃。所以邓尼金四下张望之后,他独自一人朝着远处的黑夜走去。因为经过半夜的观察,他发现中国人只会朝着人多的地方追击,所以独自一人的安全性最高。自己的手枪还在足以对付野兽,天气适宜可以在野外过夜。春暖花开的春天原野上也有足够的食物,唯一需要担心就是自己的腿伤会不会更严重。
邓尼金的选择是对的,他朝西方向独自己一人朝着鄂木斯克走去,十天后他抵达额尔济斯河,最后顺水漂流被俄军捞起而进入鄂木斯克。但整个大军的命运就彻底完蛋了,虽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从卡拉钦斯克阵地上逃出去的俄军依然超过了七万,但只有不足两万人最后越过了额尔济斯河。半数人员被击毙,部分人做了俘虏,但依然有很多人最后消失在茫茫的原野上没了踪影。
俄军司令阿列克塞耶夫在得知卡拉钦斯克全面溃败的消息后。并没有组织兵力进行反攻,虽然他有足够的兵力,他依然选择的防守。而且是以放弃额尔济斯河以东地区为代价,他想依靠额尔济斯河为天险阻击中国军队。
阿列克塞耶夫依托额尔济斯河构筑了坚固的防线。他努力的收拢部队,甚至下令南方由扎鲁巴耶夫所率领的中部军团放弃巴甫洛夫尔,率部北上增援鄂木斯克主战场。阿列克塞耶夫想的很好,中部军团将后方从新插入卡拉钦斯克,切断中国军队的退路和补给。只要扎鲁巴耶夫坚守防线,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吃掉突进的七万中国军队。只是,扎鲁巴耶夫却不这么想。
中国东北兵团向西增援这不是秘密,那可是一支拥有各类重型火炮并多达十万人的主力军团。阿列克塞耶夫这是要把他牺牲掉来换取鄂木斯克会战的胜利。这种对扎鲁巴耶夫来说属于绝对赔本的生意,那是万万不能做的。
扎鲁巴耶夫也许没有多少军事才能。但果断却是他优良的品质。从塞米伊到巴甫洛夫尔,虽然他是一路败退。但也没让中国人占得多少便宜,其间他还打了数次反击。这就有赖于他果断的性格。所以当他得知卡拉钦斯克全面溃败的消息后,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跑,可是往哪跑却是个问题。沿着额尔济斯河向西北方向去鄂木斯克自然是第一选择,而且还可以和鄂木斯克守军两面夹击中国第一师。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能不能打的赢中国第一师的问题,中国军队可是有近十万原哈萨克汗国军队协助的,战力再差可人数摆在那里,万一第一师掉头南下先和第六军来个两面夹击把他干掉怎么办?第二就是对于整个战局而言,放弃中线全力支援鄂木斯克并不是一个好主意。一但中国人从南方插入鄂木斯克背后,这对鄂木斯克的打击更为致命。
扎鲁巴耶夫打定不去鄂木斯克的主意后,他把目标放在阿斯坦纳。阿斯坦纳是从亚洲国家去往欧洲的商贾们中途休息的地方,因此它是欧亚大陆上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和枢纽。同时阿斯坦纳也是一座军事要塞,有着完备的工事和充足的弹药补给物资,这里也是扎鲁巴耶夫军团的补给基地。如果能够坚守阿斯坦纳还可以和鄂木斯克南北呼应。所以扎鲁巴耶夫在研究一晚上地图后确定了突围方案,天才放亮他就下令军队全部向西突击。
这次俄军的攻击是凶猛的,两天的时间,扎鲁巴耶夫率部连续突破了由原哈萨克汗国七万军队组成的三道防线,一路向西朝阿斯坦纳急行军。哈萨克军紧追不舍,却被扎鲁巴耶夫的反击打了个损兵折将。扎鲁巴耶夫可谓是连战连胜却更是忧心忡忡。因为他发现中国人不见了。
到了第五天,扎鲁巴耶夫收到一个令他绝望的消息――二天前阿斯坦纳城发动有组织的暴乱,暴动的组织实力强大与守军打成一片。就在守军忙于平息叛乱之时。日本第五师突然出现重创守军随后全面占领阿斯坦纳。而获得充足补给的日军再在迎头朝着他扎鲁巴耶夫扑过来。
这是中国人的阴谋,中国人就是要让离开阵地进入荒野。扎鲁巴耶夫二话没说。再将率部调头从原路返回。这一下把猝不及防的哈萨克军打在抱头鼠窜,好在俄国人急于返回巴甫洛夫尔,因此哈萨克军的损失并不严重。但俄军的行为也打乱了聂士成的战略。于是聂士成让主力第六师进驻巴甫洛夫尔,利用并扩建和加固俄军已经修筑好的阵地,同时让第十八十九两个师以团为单位南北两个方向不断袭扰俄军,迟滞俄军速度,再命日本第五师轻装急行军前来增援。并强令哈萨克军保证主力部队后勤所需。
扎鲁巴耶夫重新花了五天时间,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巴甫洛夫尔的额尔济斯河西岸。河对面是严阵以待的中国军队。连续十天的高强度行军已经让扎鲁巴耶夫军团过于疲惫,因此扎鲁巴耶夫决定先休息一晚,但他依然做出了第二天一早就要强攻巴甫洛夫尔的架势,其实他想的是第二天一早沿着额尔济斯河西岸一路北上。
然而聂士成并没有给他机会,早已经完成河东阵地构建的第六师早已渡河到了西岸,整个河东阵地由哈萨克军第一第二两个师和聂士成的司令部直属团驻防。待到入夜时分,中国军队主力三个师已经在河西悄然完成了对扎鲁巴耶夫的包围。
扎鲁巴耶夫的晚饭还没吃完,中国人就发起了大规模的炮击,随后在刚刚重新完成整编的三个哈萨克师的配合下,中国人向俄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扎鲁巴耶夫沉着的指挥的战斗。依靠俄国人的顽强和勇猛,多次击退中国人的攻击。然而他忘了,他的军团已经连续十天的作战。武器弹药等物资已经损耗严重,哪里还经得起高强度作战的需求,激战彻夜未停,战至第二天下午俄国军已是弹尽粮绝。在多处阵地被中国人突破后,扎鲁巴耶夫将最后的弹药分配下去下后,下达了各自突围的命令。自此,俄国中路军团有组织的抵挡彻底结束,同时急行而来的日本第五师经过短暂的休息后也投入战斗,中日哈三国军队对俄军进行最后的歼灭战。
俄军依然是彪悍的。即使分散突围的俄军依然有少数部队还是冲出了包围圈,在夜色中四散而去。这一仗把聂士成打的灰头土脸。北线的梁华殿打的顺风顺水如群狼撵兔,自己无论是兵力还是火力都占优势。虽然最终完成对俄军主力的歼灭,却也被俄国人打的满头是包。不过令人高兴的是,扎鲁巴耶夫最后还是没逃掉,被日本人抓到了,这也许是他唯一能向参谋本部解释的了。然而得到巴甫洛夫尔大捷消息的参谋本部却下了新的战作计划给他――向西,占领库斯塔奈。
1...239240241242243...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