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葛恒威其实也不错,敢拼敢杀也不失谋略。之前把你放在预备队,所以这次就让你当主力。也算是公平合理。明白吗?”这
宁雅儒突然反应过来,于是他一脸谄媚的说道:“梁大人。刚才小的怒火攻心不小心冒犯了您,你大人有大量不要见怪呀。”
宁雅儒突然的转变,梁华殿哪里会不明白。多少将军们都指望着这一仗能打出个封妻荫子来,听说南方的两个山地师因为不能参加北方战事。正在鼓动参谋本部向南进兵。宁雅儒这是怕在阿柴尔捞不到军功以至于可能会影响到即将到来的开国封赏。
梁华殿我所谓的笑了笑:“这次你带着工兵营一起去,到了阿柴尔,一定要注意新战术的学习。”
宁雅儒不知道梁华殿学习新战术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把宁雅儒说的莫明其妙,不过见上官不肯多说只能领命而去。
宁雅儒前脚才走,袁寿山后脚就进来。一进门就大声音嚷嚷:“怎么回事。一座桥都没占下来。”
袁寿山急呀,他带着十万余部队人抗马拖的千里跋涉,终于在即将赶到战场之时却被告之,桥梁全毁无法前进。这不仅仅是他一个多月的辛苦白费了如此简单,战事的延误必将牵连到重阳节的开国封赏,这才是要命的。所以他一接到消息就抛下部队,轻骑快马赶来了解情况。
“俄国人太坚决了,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梁华殿无可奈何讲述昨夜发生的事情。然后说道:“不过参谋本部有新的安排,一直联系不上你。”
“那还等什么,你赶紧跟我说说。”袁寿山二话不说把梁华殿拉回地图前,听着梁华殿将后续的战略构思详细分析给他听。
梁华殿在地图上比划着说完,袁寿山却长长的思考起来,久久之后才幽幽说道:“炮兵,炮兵是关键。只有尽可能的摧毁俄国的炮兵,让俄国炮兵无法成规模的反击,这样装甲师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不然只能防御50炮的装甲师一但遭遇俄国大口径炮火覆盖就完了。而一但失去装甲师这个机动火炮部队,仅凭步兵手里的机枪和迫击炮,想要靠十余万兵力来撼动四十万俄军驻守的防线,很难呀。”
“放心,参谋本部已经考虑到了。炮一炮二师会留在鄂木斯克,凭借我军火炮的高射程加上空军对火炮的引导,相信可以有效的摧毁俄国炮兵部队。但因为桥梁被毁。我部无法跨过额尔济斯河。因此,参谋本部将我部第一、二、十一等三个主战师全部移交你指挥,同时日本第四师以及其它工兵部队将全力协助你在阿柴尔修建桥梁确保部队过河。所以摧毁俄国主力、占领鄂木斯克的任务就全靠你了。”
“我部只有二十万不到,而敌军是四十万之多。虽说士气低落。但斯拉夫必竟是一个彪悍的种族,一但他们决死反击,纵然我军能最得最后的胜利,其付出的待价恐怕也会很惨重呀――”袁寿山挥了挥手赶走脑子里的尸山血海:“既然已经知道参谋本部的新安排,那我就不耽误时间。这就走了。”
“急什么。”梁华殿一把拉住转身就要走的袁寿山:“再急也不差这一晚上,明天第二师就回来了,你跟第二师一起走吧,路上刚好熟悉一下。至于你的东北军团,你发个电报过去行了。难得有空,今晚咱哥俩正好喝一杯。刚好卫兵们打了几只野兔,咱哥俩今晚就烤兔肉喝酒,学点古人风雅,温酒破俄国嘛――”
“快拉倒吧你。关云长可是酒才温好就已经斩华雄而归,咱哥俩可是酒都喝完了俄国人还好好的呢。”
“就是个意思呀。干嘛那么咬文嚼字。”
烧烤这种事当然要亲自动手才更愉快,所以梁袁二人自己拎着野兔就在一条小溪边,边说边笑的自己宰杀起来。只是他们才刚刚动手,那连就传来一个愤恨的声音。
“有好吃的也不叫我,太不够意思了呀――”独立炮兵司令雷震春才安排完炮兵进行炮兵校射,这就撒腿跑来了。
“炮的阵地和炮击任务不管了?”
“些许小事也要我大司令亲自出马,那还要那么些将校吃屁呀。都是老军伍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交待一下就行了。”雷震春无所谓的说着话,蹲下来看他们两人杀兔子。
“那边没事做。你来这就好意思干看着?”袁寿山才说完,就丢了只死兔子过去。
雷震春一把接过兔子,顺手接过卫兵递过来的短刀,嘿嘿一笑也开始杀兔子。就在他们将洗净的兔子穿上签子架在火堆上时。一门门重炮逐一响起,那是炮兵正在进行射击参数效正。炮弹拖着呼啸飞过额尔济斯河落在俄军阵地上升腾起一朵朵火花。
雷震春抬头看了眼天,突然笑着说道:“在呼啸的炮弹下烧烤,到是别有一翻风味呀。”说完三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测试的炮击彻夜未停,朵朵火光时不时的就在俄军阵地中间亮起。而在新西伯利亚城外,天还没亮。任鹏飞就被卫兵叫了起来。他长叹了口气,简单洗漱之后卷起自己的铺盖卷儿让卫兵抱着朝停在机场的飞艇走去。
“空军是独立的作战单位,在鄂木斯克之战中空军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飞艇本身有着足够的攻击能力,高续航力、高载弹量、大范围区域的作战能力这是空军的优势,应当在战争中予以充分发挥……就如同在海参崴那样,空军拥有独立摧毁鄂木斯克俄军的能力。鄂木斯克确实不同于海参崴那狭小的地型,但空军有充足的攻击时间……燃烧弹燃烧后产生的烟雾有毒,只要能配合天气足以摧毁俄军主要作战兵力……空军是我中华对西方列强唯一有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在这样一场立国的旷世大战中更应当体现我中华空军的威力,以震慑列强――”
这样的报告任鹏飞打了无数次,上报参谋本部要求让空军更多的承担起作战任务,而不是成为陆军的紧急物质运输队、侦察兵和机动炮兵,也不是像现在一样成为炮兵的校射员……空军应该成为一支独立的作战单位――
然而任鹏飞一次次的报告、申请连一丝作用都没用,参谋本部只是回电要求他执行命令。后来因为他的申请过于频繁以至于参谋本部连电报都不回了,甚至连任鹏飞的谩骂都置之不理。
任鹏飞哪里知道,飞艇这样的武器已经从廖内海战中飞机起飞的那一刻,就从装备部的军队列装武器清单中被删除了,海参崴之战将是飞艇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作为主战武器出现在战场。的确,飞艇以其高续航力和高载弹量在无法反制的情况下的确有着无比的优势,它足以摧毁像海参崴这样坚固的堡垒。但飞艇还是太慢了而且目标巨大,飞机的飞行员只需要带一把手枪,一枪就足以干掉一架造架昂贵的飞艇。即便使用更安全的氦气,也只不过需要飞机飞行员多开几枪而已。缓慢而笨重的飞艇只能对地进攻,而在空中却如同一片雪花般的脆弱,防御能力低下的飞艇注定要退出战争,飞机将成为空军的主战武器。
自从光绪群岛上单翼飞机装了一台轻机枪飞上天后,以飞机取代飞艇就已经是参谋本部的共识。但在飞机能够完成战争测试和大量装备部队之前,飞艇依然是空军的主要装备。飞艇缓慢而笨重的特性相信西方列强在廖内海战之后也能发现,所以才要引导欧洲列强们发现飞艇的其它作用。补给运输、侦察、炮兵校射等等,就是要让西方列强们更多的发现飞艇的军事价值,引导他们大量制造飞艇并装备部队。眼下世界上只有中国有完整的飞艇生产体系,而且核心的投弹舱关键部件目前只有中国能生产,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飞艇的出口拉动国内工业生产,还可以让欧洲列强们在空军装备上走上歧路。后世中国在这方面吃了多少亏,现在有机会当然的报复回来。
“炮弹落点偏左二百米。”观察员在高空注视着炮兵部队每一炮的落点,通过无线电发将观察结果发给炮兵部队,然后炮兵部队跟据空军观察到的结果调整射击诸元,然后俄军就迎来了铺天盖地的炮火饱和攻击。
“尽一切可能,最大程度的摧毁俄国炮兵部队。尽一切可能,削弱俄军的作战意志。尽一切可能,为步兵的进攻扫平障碍。拜托了――”面对送行的梁华殿和雷震春,袁寿山长鞠而下。
其实需要摧毁不仅仅是俄国的炮兵和阵地,空军也仅仅派了五艘飞艇用于校射,其它四十五艘全部装载着成桶的石油飞临俄军上空。他们将石油一桶桶的投向俄军,炮兵阵地、步兵掩体、物资仓库、连同兵营等等全部遭到了中国空军空投的燃油,然后中国炮兵用一发炮弹引燃了冲天的大火。这次没有使用燃烧弹,因为飞艇上有德国的实习军官,这样的机密武器还没有到需要拿出来的地步。
地堡中的阿列克塞耶夫瞪着四周冲天的大火是脸红目赤,在中国炮兵洗礼下剩下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大炮,在烈火中变成废铁、满营的士兵被大火烧的狼突豕奔、建筑成片的倒塌、成吨的粮食化为焦炭、弹药也在烈火中殉爆……不仅如此,俄军官兵只要集中在一起就会引来中国的飞艇,然后俄国官兵等来的不是从天而降的油桶,就是呼啸而来的炮弹。中国空军还引燃了几乎全部丛林,将他分散藏在丛林的部队烧的一干二净。地面已经不安全了,可任俄国官兵如何努力的挖洞,也不能藏的下全部四十万俄军将士。整个鄂木斯克全部笼罩在烈火中,刺鼻的黑烟覆盖着整个天空。阿列克塞耶夫此刻终于知道有着远东第一要塞之称的海参崴为什么会在三天之内完全陷落,因为浓烟有毒……
白天是中国空军连续轰炸,倾洒的燃油甚至还没有落地就被冲天的大火点燃。夜幕降临后则是中国炮兵彻夜的炮击,整个鄂木斯克都在炮火下颤抖……(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四百二十二章 决战前夕
“兀突骨见无草木,心尚不慌,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惊堂木一拍,台上的说书先生双手一比划,大声言道:“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
“好――”台的下的听书人大声叫好,但其中却有异样的声音。
“好什么,诸葛武侯火烧藤甲兵不过三万余。然当今圣上在鄂木斯克火烧四十万俄国毛子,那才是精彩。”
“小后生,切不可胡言哪。此等军国大事岂是我等草民所能知晓。”说书先生一脸鄙视,虽然朝廷远征塞外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其中细节哪里会这么快公告天下。
“此等大事小生岂敢胡言,这是《务时报》刚刚发行的号外上写的。”说完那后生扬了扬手中的报纸。
“哦――”说书先生诧异之下走下台来,从那后生手里接过号外详读之后突然大喝道一声好,然而快步走上台去,拿起惊堂木重重的一拍:“想那俄国毛子自北而来,先占我西北诸地,而后逼前清割让外兴安岭等地,欺我中华之最甚……然天将再兴我中华,降下圣主明君。先是以祝融之术克远东第一要塞海参崴,后挥师北进收我北方故土。却不想那俄国毛子是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呀,纠集大军欲再攻我中华。朝廷得此消息自然不能坐以待毙,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朝大军即刻远征塞外,连败俄国先锋军数阵,攻城无数,终于在鄂木斯克与俄军主力遭遇。两军自是隔河相望。俄军接被我朝大军接连战败士气低落,但必竟是四十余万大军,而此时我军不过十余万众。兵力悬殊之大可谓危急。然而若不能败此俄军,将来必受其害……面对大河天险且人多势众之俄军。若欲强攻则牺牲甚多,朝廷灵机一动,再祭祝融之术――”
说书先生以极其蛊惑性的言论将前线形势说的是岌岌可危,但说到这突然停了下来,这让台下听书的群众大为不满,每次都讲到精彩的地方都要听下回分解,不就是想多收两个钱嘛。此时台下已经有听众将钞票举了起来。
收了一圈钱,说书先生自然是神清气爽。他押了口茶轻轻的咳了几声后接着说道:“俄军势大自然不能用之以强。所以大军以空军为先倾洒燃油,炮兵为后重炮轰击。燃油起火遍布整个俄军阵地,然我空军不以为止,燃油倾洒不停,以至于燃油还至半空就被点燃。那满天大火从天而降,真可谓天火妖娆……”
说书先生这一说就说了七天,因为中国空军对鄂木斯克的攻击持续了整整七天。建筑被烧脆后在炮击中坍塌,阵地笼罩在浓密的烟雾当中伸手不见五指……冲天的烈焰烧光了一切能烧,就连河流上都燃着大火,因为油比水轻。每天由空军拍摄的照片都会第一时间发往京城登在报纸上公之与众。这不仅仅是让国众竖立起必胜的信心,让后续的移民西伯利亚的政策能继续推进外,更重要的就是通过些报道将空军的新战法告诉西方列强。空军将是未来战争的主力,大家都来中国采购飞艇吧――
“已经从中国兵部得到确认消息,此战共向鄂木斯克投下超过二千吨燃油。这与去年未中国进攻海参崴就是采用的是一样的战术,不过海参崴只投下了一千五百吨燃油。”几乎所有驻华公使在看到报道后便通过各自的渠道纷纷求证,最后在得到兵部的官方发言之后,各自向本国政府发回了几乎一样的消息。
“对于海参崴这样的海港型城市,一千五百吨燃油确实足够烧透了。”
“鄂木斯克不同于海参崴这样密集度很高的城市,二千吨燃油不足以彻底摧毁俄军。但如果照片是真实的话,我们看不到俄军有战胜的可能。”
“中国对其军事行动依然保持的很高的机密度。不仅是前线,就是后方的新西伯利亚城也拒绝各国记者的采访。”
“跟据间谍传回的可靠消息。此战中国一共向前线运输超过三千吨燃油。我们贿赂了德国志愿兵,但也没有得到准确的数据。”
“飞艇。无论用于进攻、侦察、紧急运输、炮兵校射等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已经为我们演示了飞艇的用法,我们需要重新评估飞艇的作用和重要性。”
“……”
英美法意等政府对于发生在鄂木斯克的战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有着各自的猜测和评估。只有德国的评估和其它各国不一样,因为有德国士兵在中国军中服役,能获得最详实的数据。
“从前线士官对鄂木斯克空投燃油的效果分析,一千五百吨燃油应该没有彻底摧毁海参崴的能力。”
“考虑到海参崴只是一个半岛上的海港型城市,其城市面积狭小,同样面积所空投的燃油相比鄂木斯克则更多。目前我方对燃油高密度燃烧所能产生的效果无法估计。但从中国的军事行动上看,海参崴之战时中国空军损失了一架飞艇,而鄂木斯克则没有。”
“据说中国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空战理论,但这点并没有向实习的士官开放。如果我们需要进行学习的话,以中国目前的情况看,肯定会向我国要求更多的军事和相关装备领域的合作。这点请提前考虑。”
“别外根据实习士官报告,中国的军队中有一支很特殊的军队,他们在三个骑兵师的严密集护卫下前进,至今得不到任何消息。据情报分析,这支军队很有可能是中国人的新式攻击手段。此点请前线各级军官加强观察。”
“……”
不管各国会怎么想怎么做,中国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飞艇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完善的空军指挥系统和作战理论,这可不是买几艘飞艇、购几项专利技术就可能获得的。即使可以自行摸索,且不说所耗费的时间。从训练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和经过实战检验过的理论有可比性吗?飞艇在中国的横空出世和以其暴力的攻击手段,让人看到了中国崛起的势不可挡。白人的高傲依存在,但他们不得不正视远东这个唯一的大国。
“我们必需考虑战胜后的中国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这是所有国家同时都在考虑的问题。
其实包括德国实习士官在内。他们只了解很片面的东西。比如运递新西伯利亚城的燃油是五千吨,其中一半装在卡车上运往前线配给装甲师的等等。比如空投燃油的行动只持续了五天。不是不想再投了,而是没东西可投了。随着燃油锅炉越来越多的装到军舰上,随着装甲部队必然的扩大,中国对石油的消耗必然增加。而中国至今只在玉关门发现了一个小的可怜的油田,大量所需燃油依然需要多国外进口,空军五天的行动就已经让国内而每天石油存量下降到警戒值。
“鄂木斯克地处北线东西交通枢纽,未来必将成为中国控制西北的核心城市,今日将其全部焚毁日后重建也相对简单。但真的不能再烧了。这么大的火我军也无法进攻呀。”梁华殿擦了把汗,真nm热。
参谋本部还在讨论要是不进一步扩大燃烧范围时,收到了梁华殿从前线发的电报,这下总算是坚定了参谋本部停止攻击的决心。阿柴求的袁寿山兵团大部已经过河,可以开始进攻鄂木斯克的军事行动。但最后攻击行动却延迟了两天,因为大火整整烧了七天。
行动有效的,俄军在鄂木斯克的中心阵地算是完蛋了,这场大火让俄军直接损失六万余兵力,虽然大部都是烧伤和熏倒,但失去战斗力是勿容质疑的。除此外粮食弹药的损失无法计数。这让剩下的三十四万俄军连基本的生活所需都成了问题。幸运的,鄂木斯克不同于海参崴那面积有限的城市,宽广的地域有足够的纵深梯度安排兵力和物资。不然这里将成为第二个海参崴。
但中国看似狂暴的攻击行动,却引起了参谋本部中众多实习参谋的担心。因为面对如此狂暴攻击却无力反制,最好的办法就是全线撤退,但此时的俄军已经退无可退。从军事上说,阿斯坦纳和鄂木斯克是扼守中国军队向西推进的重要据点,因为俄军指挥失误丢掉了阿斯坦纳,南线的大门已经被中国军队打开,这时再丢掉鄂木斯克,中国军队则可以全面四下出击。俄国至是更是防无可防。从政治上说鄂木斯克也绝对不能丢掉,中俄交战无论海陆。俄国至今一败再败,尼古拉二世急需一场胜利来平息国内此起彼伏的革命。所有的条件都一再表明鄂木斯克的重要性。既然撤不下去也守不住,那最后的办法就是孤注一掷的全面进攻。既然在轰炸中损失再惨重,俄军总还能集结起超过二十万的有效进攻兵力,而河对面的中国军队仅有五万余人――
关于这点,就连正在实习甚至还没有完全从军校毕业的学员参谋都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不认为阿列克塞耶夫这位老将军看不到这点。
“你们忘记分析此时的俄军心理。”参谋本部战略分析会议上,参谋总长王士珍为这些实习参谋们上课:“有表面情况上看的确如此,一但俄军全线发动渡河强攻,梁将军未必能顶的住。但这些情况俄军知道吗?即使知道他们真敢反攻吗?别忘了前期交战我军以快速突击可是把俄军打怕了,万一这正是中国人想勾引俄国离开阵地好故计重施的计谋怎么办?那时已经离开坚固阵地在平原上的俄军再被中国人突击怎么办?背后可是一条没有桥梁的大河,如果中国人又来一次突袭,一但没顶住那只能跳河了。”
参谋本部里就是这样,真实的战争才是最好学习的地方。所以指挥战争和培养新人总是同时进行,让这些新来的参谋们去模仿对方指挥官来考虑战争,一面可以培养未来的将军们的指挥能力,同时也能很好的对目前的战略思想进行有效的补充。其实远在鄂木斯克的阿列克塞耶夫也是这么想的,虽然他有把握拼着巨大的损失强渡额尔济斯河。但他同样没有把握能顶的住中国的再次突击,阿列克塞耶夫想的南下去进攻正在渡河的中国第二集群。但驻守鄂木斯克的兵力少了,怕顶不住中国人的进攻。驻守的兵力多吧。又没把握能正面击溃中国第二集群。此时的阿列克塞耶夫是相当纠结。
“当然,为了防止俄军狗急跳墙。必需对俄国施加更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俄军进入全面防御。”会议上,王士珍当场就下达命令。
命令随着电波传到了西方战场,在新西伯利亚城完成重编的日本第一师、刚刚抵达的琉球师与三个朝鲜师也奉命再次增援鄂木斯克。正在阿斯坦纳整编哈萨克军的聂士成即可率其主力并哈萨克军一部共计五万余人朝库斯塔奈进发,同时以日军第五师为主力与哈萨克军一部共计三万余人直逼彼得罗巴甫尔。最南边的刘盛休是所有中国军队进军速度最慢的一支军队,因为他的进军方向上有太多曾经的中国藩属国,进攻俄军的军事行动固然重要,但联络并安抚慰这些曾经的藩属国比军事行动还要重要。刘盛休先驻朝鲜后租借德国攻略九州,最后移师驻守东京,这位曾经常年驻扎海外的将领有着丰富与诸国交涉的经验,所以由他出任南线总指挥是合适的。就在他刚刚攻下塔什干的当天,在接到参谋本部的命令后当晚就召集各藩属****将领,勒令他们动用一切力量保证其部所需各类物资,然后抛弃辎重连夜带着日本第三师向北急行军,因为他们离目的地阿克纠宾斯克太远了。
中国的这些军事行动没有打算瞒着谁,这么大的军事调动也不可能瞒得住,所以干脆堂而皇之的行动。中国放弃中南部战线。包括从后方调集的援军加上各藩属国军队总兵力近七十万向俄国杀过去,中国兵部甚至豪言要占领乌法这个俄国沙皇的老家。
消息传出,欧洲各国纷纷向中国政府表达不满的情绪。俄国虽然不受欧洲其它各国的喜欢。但他们必竟都同属于白人人种,如今一个被认为是劣等人的黄种人国家居然公然表示要攻占同属于白人族群的斯拉夫人的发祥地,这甚至比杀死沙皇尼古二世的情节更为恶劣,因为沙皇死了可以再找一个,而乌法则是传统意义上白人的地方。以英法为首的白人不可能允许黄种人进入白人的势力范围。
中国方面没有公开解释,仅仅对于前来询问的各国公使表示这仅仅是出于军事威慑而已。唯有尼古拉二世在克里姆林宫咆哮着要征招更多的兵力一直打进北京城里。
然而俄国在远东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因为坏血病的大面积出现而投降,正在跟中国交战的只是俄国国土内纵深内的地方驻守部队和临征召的农民。当然俄国不是没有精锐部队,这些部队几乎全部在西线防备德国。只是整个俄国高层都低估了中国。还在以满清时代的印象来看待中国。却不知中国为了这场战争准备了十年之久,而后举全国和其势力范围内精锐尽出。俄国战败就不可避免。等俄国高层反应过来想调西线精锐前往东线时却来不急了,因为德国向东线大量调集军队。这让俄国陷入了为难之中。一但他们将精锐部队调走,德国这时来一下俄国可受不了。说到底西伯利亚只是俄国扩张后得到的领土,而欧洲部分则是俄国的菁华部分,万万不可有失。尼古拉二世只能愤恨的责令前线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打败中国人。
1...241242243244245...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