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在一个俄军严阵以待的小城前,刘盛休在夕阳下集合自己全部的校级以上军团,所括日本第三师及他指着眼前的城墙问道。
所有校官不明白刘盛休的意思,地图上明明标注着江布尔城,为什么长官还要这么问?
“这座城市在我们的作战地图上标注的是江布尔城,但你们所有人都要记住,这里还有一个伟大的名字。他叫――怛罗斯。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东西两大帝国之间的战争。”刘盛休用深沉的声音讲述了一场千年前的战争。
唐玄宗十三年,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攻占石国城池,俘虏石国国王,次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国王献于玄宗面前后皆被斩首。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大食(当时的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大食援军计划袭击大唐安西四镇,高仙芝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唐玄宗天宝十年四月,大唐名将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经三月跋涉突进七百余里至此与大食军队遭遇。史记“诸胡皆怒,潜引大食欲共攻四镇。仙芝闻之,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深入七百馀里,至怛罗斯城,与大食遇。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
“当年高仙芝所率者不过两万唐军及一万葛罗禄部藩属****。诸位可知大食军有多少?足足二十万之众呀,七倍于唐军的兵力。然而即便如此,我大唐将士与七倍之敌力战五日而不退,若非葛罗禄部叛乱,我大唐军即便不胜也可从容而退。可惜可恨呀。但即便如此,我唐军依然有数千将士从十余倍之敌的包围中突出,可见我唐军之英伟。”刘盛休话音一转:“今日我等晚辈承先祖基业,再将率军至此。诸将告之本官,我军军容如何?”
“回大将军话,我中华帝国军主力第七第十六师两师兵力三万余人,随军的是日本藩属国第三师一万余人,另有哈萨克汗国、布鲁特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爱乌罕(今阿富汗)、巴达克山、乾竺特与拉达克等藩属国联军八万五千余人分布在各条战线上。”
“是呀,如令我中华之兵强更胜先祖,而当面之敌有多少?”
“俄军尽调南部之兵,不过六万而已。”
“诸位以为我军需几日才可洗刷先辈之败?”
“一日足以。”“半天就差不多了。”“只要连夜进攻,明天早上就可以到山顶看日出了。”……
在纷乱的表态声中传出来一句话:“何需计以日,俄军早已成惊弓之鸟,不过一鼓而下罢了。”
“说的好,这句话提气。”刘盛休挥手示意全军安静:“我军日夜兼程,今晚好生休息,待明日用过早饭。一鼓而下――”(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四百二十章 夺桥之战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乌梁海呀――我的故乡,您的儿女们又回来了――”牧民仰天呼号。【ㄨ】
他们是曾经祖祖辈辈们生活的地方,这里是生养他们先祖的圣地,但满清无能,1727年的《布连斯奇界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9年的《乌里雅苏台界约》使得阿穆哈河地区被俄国侵占并驱逐当地居民,但萨彦岭以南、沙宾达巴哈至博果苏克一线以东的唐努乌梁海盆地仍然是中国的领土,于是俄国开始改变策略,通过掠夺性贸易、非法开采金矿、非法移民等途径向唐努乌梁海地区渗透。面对俄国的渗透,尽管唐努乌梁海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斗争,但依然没能遏制住俄国势力的渗透。
不过现在朝廷的大军回来,将俄国毛子打的遍地找牙,曾经割让的土地收回来了,曾经被驱逐的人民又回到了生养他们的土地。他们赶着牛群羊群,从遥远的异乡回来了。如今正是春暖花的时候,也是草原上的牧民放牧的日子。经过一个寒冬的牛羊都已经瘦了,今年水草丰美,牛羊必定能膘肥体壮。这些年朝廷采购牛羊的数量越来越多,只要自己能把自己的牛群羊群养大养壮,然后再卖给朝廷,就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有了丰美的草地,有了成群的牛羊,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美好。只是朝廷这次采购的数量太大了,大到了整个蒙古部落都无法满足的地步。听说朝廷是为了开展什么教育普及,要让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吃上肉。嗨――咱们蒙古族人哪里会缺肉食,到是菜类少的可怜,也不知道朝廷会不会给发点。部族的大汗去了京城,临走前召集大家说话,这次他进京就是要求朝廷给他们也派先生过来,让这里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如果能成就好了,自己的孩子也是读书人了,长大了也可以做官。只是乌梁海如此偏远的地方。朝廷能想的到吗?
牧民一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一边却忧心朝廷的政策能不能真正落实到他们这些边区百姓的身上,却浑然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牛羊群开始散乱了。
哟――喝!牧民们挥舞着马鞭喊着号子追赶他们羊群,但这次羊群却不向往常一样回到羊群中去。反而四下逃散。都是放牧的老手了,知道情况有变。他们四下查看过后感受着来地面的震动后,他们大惊失色,至少有一万匹马正在向这里奔驰而来,大汗不都说俄国毛子给打跑了吗?难道俄国毛子又打回来了?
是有上万匹马在奔驰。但他们是从草原的东边急驰而来。原来是朝廷的军队呀,牧民们相乎打趣着赶着几头牛羊上前。军队来处,牧民们进献牛羊已经千百年来的惯例了。
“站在原地不许动。”巍巍军阵中驶出一支小队,他们穿着漂亮的军服来到他们面前,用同样的蒙古语说道:“这是朝廷骑军,天兵到处四民回避。现在转过身去闭上眼睛捂着耳朵,不管看到或都听到什么都必需忘记。”
军爷是凶狠的,满脸的杀气让牧民们立刻照作。军官很通情达理的指挥的士兵去驱逐四散的牛羊,都是放牧的老手了,这跟本不管什么事。
看到牛羊有人照看。【ㄨ】牧民们更放心了。只是蹲了有多久不知道,反正两腿是麻了,直到军官们告诉他们可以站起来之后,他们看到的是已经聚拢成群的牛羊群了。
牧民双臂交叉放在胸前弯腰鞠躬:“尊敬的老爷,哲木泰为大军献上十头羊和两头牛。愿大军旗开得胜。”
军官突然皱起眉头:“这是朝廷的大军不是土匪。朝廷的大军自有朝廷供养,用不着去抢你们牛羊。记住,现在是中华帝国不是满清了,不管是哪支军队都不会抢自家百姓的东西。除非用银子买,还必是市价。记住了。”
军官没好气的带着士兵们离开了,牧民却更高兴了。是呀。现在是中华帝国了,刚刚离开的是朝廷的军队。牧民们唱着欢歌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为远去的大军送行。
骑兵,是一支灵活机动的力量。擅长散兵作战,在冷兵器时代可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更可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作战。蒙古人把骑兵战术推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纵横欧亚所向无敌。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热兵器的长足发展。骑兵的的地位逐渐下降,自明后骑兵就失却他作为战略力量的地位,但在战术上依然举足轻重。
然而这个机车才刚刚起步的时代,骑兵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机动力量。所以在甲午之战过后李明下令陆军部组建骑兵部队,但李明却不顾众将劝告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因为自从内燃机的技术成熟之后,李明开始打造自己的坦克兵团。西伯利亚地势平坦荒芜人烟,这是最适合骑兵驰骋的战场。城镇遥远的距离也需要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进行穿插分割等战术需要。再不济,骑兵的马匹用来运送物质也是很好的。
然而李明不顾前线对军队机动性的要求,死死的将三个骑兵师压在手里,为此参谋本部费劲的唇舌也无济于事。李明的目的就在于确保在战前装甲部队不会暴露,以达到战术的突然性。而这次将雪藏十年之久的骑兵派上战场,就是为了让他们掩护第一装甲部队。
没组建装甲部队之前李明还自以为,装甲部队无非就是多装备点装甲车、多训练培养熟练军士。但装甲部队从组建之初到现在足足的十年里,光装甲车就生产了七种之多,然而这些装甲车依然无法达到兵部的作战需求。因此装甲部队的组建一直拖到三年前,为了北进计划能顺利展开,只能矮个子里选高的,勉强通过一款装甲车进行量产。如果仅仅是车辆的问题还不算什么,李明有钱,多少装甲车都造的起。但装甲部队的高机动性让还不成熟的零部件损耗极大,单是一个车轮就让户部跳脚骂娘。现在的车轮还是用生橡胶制成,用在普通小汽车和货车上还是满足基本需求的。但装甲车不仅重量更重,而且在战时需要多次快速机动,一个车轮也就能用三天。也就是说每过三天每辆装甲车都要更换四个车轮。要知道这年头汽车工业才刚刚起部,车轮依然是贵重商品。虽然李明利用他可怜的化学知识,让硫化橡胶在五年前就已经投入研发,虽然也已经完样品的试制。但迟迟无法量产。
这可是一次万里外的征战,远离本土的装甲部队只能自行携带各类补给物资。一个四团制甲种装甲师,其作战部队仅两个团而已。因为为了保证这两个团的顺利作战,就需要整整一个团的汽车队为他们运输油料、车轮、替换件等等各种补给物资。为了保证装甲师的战斗力,于是又要安排相应的机修人员和必要的维修设备。现在的装甲车还无法在复杂地型上越野前进,于是还需要工兵修桥铺路,而这些非战斗人员则又需要安排护卫部队,这些人为了能跟上装甲师的快速移动,也需要使用汽车运输……于是整整十年,也不过只建成了一个装甲师。
不过有这一个装甲师就够了,在开阔的平原上,这一个装甲师足以正面击溃五倍之敌,且损失极小。如今俄军主力全部集中在鄂木斯克,正是投入装甲师给敌人亡命一击的时候。所以在战前更要保持装甲部队的隐蔽性。于是三个师的骑兵成了装甲师的护卫。他们于5月16日从乌梁海出发,专门走人迹罕至的道路一路向鄂木斯克挺进。
鄂木斯克被额尔济斯河一分为二,想要快速通过额尔济斯河就必需要占领额尔济斯河上的桥梁。俄军总司令阿列克塞耶夫将北线阻击中国第二师,南线阻击中国第一师的部队全部收了回来,在额尔济斯河西岸构筑了密集的工事。一但桥梁被毁,中俄两军隔河对峙的局面就会出现,在这样的局面下,对兵力处于劣势且补给漫长的中国军队来说,是不利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占领几座桥梁,趁着俄军溃兵无序涌向自家阵地之时。中国军队应当趁势掩杀,将俄军的混乱进一步扩大。在此之前,日本人已经很好的演示了一遍。
作为十二师师长葛恒威没有和大军一起追杀卡拉钦斯克之战的俄国溃兵,而是亲率由全军最高的士兵组成的特遣营。穿着俄国军装伪装成狼狈不堪的俄国溃兵,悄悄绕过混乱的俄军,沿着远东铁路一路急行军,终于赶在俄国溃兵过桥的那一刻到了。
“全体潜伏就地休息。”葛恒威没有下令部队立刻攻占桥梁。中俄两国必竟是不同的人种,且不说相貌,单是身高上就无法伪装。现在是白天。如果这时进攻很容易被驻守的俄军发现。再说一路几天几夜没有休息的特遣营官兵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也需要进食和休息以补充体力。所以晚上才是最好的进攻时间,那时夜色会掩盖一切……
“警卫排,跟我走。”作为指挥官没有权利休息,葛恒威带着警卫排悄悄的摸到桥边远处的一个茂密的丛林中,仔细的观察桥两头的情况,为晚上的攻击做好准备。
葛恒威很清楚,他要想靠一个营的兵力突袭俄军重兵把守的铁路大桥,单靠夜色是不够的,俄军的混乱才是他最好的帮手。所以他才会带一个排的人过来,这是一排赶死队员,他们将混入敌军中制造混乱。俄军越是混乱,他的机会越大。
不过他准备的有点多,也许是因为俄国人也知道过了桥就安全了,所以俄国溃兵是争先恐后的挤向大桥,他们挤垮了桥前设置的堡垒、阵地,他们将引导溃兵的守军都挤上桥了。混乱不可避免了。
既然已经是这样,又何必无谓牺牲自家子弟。葛恒威安排好观察哨,让他们紧紧的盯着桥面,一但出现异常立刻叫醒自己。然后在嘴上扎了根带子,倒头就睡。没办法,过于疲劳的人睡着后都会打呼噜,要因为这被敌人发现就冤枉了。所以整个特遣营都是如此。
葛恒威这一觉睡得很沉,但却被人一拍就醒。当他睁开眼睛的第一反应就是天已经完全黑了,观察哨指了指桥面然后把望远镜递给他。
桥面上已经灯火盏盏,昏暗的灯光还是照亮了整个桥面。桥面上人头攒动,打闹声、叫骂声夹杂着哀嚎声显的无比混乱。从东方逃来的人越来越多。所有人都拼命的往前挤,尤其是远方时不时的传来的炮声,更让俄国人惊慌失措。桥上人挤人挤跟本无法前进,桥头的人更是玩了命的往前挤。他们不仅丢掉了全部的随身物品,他们甚至还把有士兵生命之称的枪枝都丢弃了。桥头上也是混乱一片,不时有人被挤下河去,挤不上桥的人甚至大打出手。
“如此乱军当一击而破呀。”葛恒威立刻召来连排长进行战术布置:“一连以排为单位在桥东发起攻击,哪里人多就向哪里冲。让俄军无暇它顾只知逃命。一连发起攻击后,二连三连立刻混入俄军过桥。二连过桥后向俄军纵深深入,三连借着混乱挤进桥头阵地,注意尽量使用冷兵器,不要引起俄军注意。现在各连开始准备,半小时后以炮声为号。”葛恒威拍了拍自己带出来唯一一门迫击炮。
经过一下午的休息,部队已经养精蓄锐,连排长带着部队向各自的攻击点摸过去。葛恒威看着手表等待时间,这时他身边也仅有一个警卫班了。
“轰轰轰――”更远的北方传来阵阵炮声,
那是其它特遣部队发起的夺桥行动。葛恒威低头看了眼手表。此时距离自己发动攻击还有九分钟,但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了。葛恒威果断的下令:“把炮弹全部打出去。”
“咚咚咚咚――”就在炮弹打出去的那一刻,已经分散一连的士兵发起了进攻,厮杀声、呐喊声夹杂的清脆的枪击声和近在咫尺的爆炸声让俄军更为惶恐,中国人来了,他们已经杀到自己身边了。过桥过桥过桥,只有过了桥才能逃命。俄军溃兵更是混乱无比。拥挤过桥混乱的俄军没有注意到自己身边有一群略微矮小的士兵,低着不语却有序的在人群中挤出一条通道,悄然的离去。
“什么,中国人已经杀过来了?”接到报告的阿列克塞耶夫惊慌的站了起来:“来了多少中国人?”
“整个东岸到处都在爆炸。可能有超过一个师的中国军队杀过来了。”就连报告的军官也是一脸惊慌。
“不可能。中国军队不可能有这么快!”阿列克塞耶夫说的很坚决,但自己心里却是底气不足。中日两国的军队已经无数次演示过,他们是如何进行长距离的突击作战。阿列克塞耶夫是一路小跑的来到屋顶,这是鄂木斯克城西最高的大楼。阿列克塞耶夫在楼顶通过望远镜看着河西之地,那里到处都是枪声炮声,河东的俄军形成无数道洪流向额尔济斯河上仅有了四座桥梁汇集而来。
“来的中国人肯定不多,这只是他们的先头部队而已。派部队冲过河反击中国人。”阿列克塞耶夫下达了命令。
“司令官阁下,这不可能。所有的桥梁都堵死了,跟本无法过去呀……”
“那怎么办?”阿列克塞耶夫一时也没了主意。
“轰――”铁路桥的东头突然响起一声爆炸。那是被发现的中国士兵拉响了随身的手榴弹。
“完了,暴露了。”一直观察战局的葛恒威被吓出一身冷汗,才过桥的二连就被发现了,下面怎么办?一个连不过二百余人,而且他们的任务是渗透相信其它过桥的士兵已经分散了。关键是负责争夺桥头堡任务的三连现在还堵在桥上呢。“警卫班,跟我冲。”当务之急是要引发俄国人更多的混乱,也许俄国人能忽略这一次小小的事件。
“发什么了什么事?”桥东突然其来的爆炸也引起了阿列克塞耶夫的注意。很快消息就传回来了,有中国人混在溃兵当中。
“炸桥,立刻炸桥。”已经浑身冷汗的阿列克塞耶夫下达了一个残酷的命令。
“可是阁下,桥上全是我国士兵,而且还有更多的士兵还没来得及过桥。一但炸桥……”传令兵恐惧的颤抖起来。
“一但被中国人占领桥梁,整个鄂木斯克都将不保,那时沙皇陛下会杀了我们全家。炸桥!!!”在中国人的军事压力和沙皇陛下的威胁下,阿列克塞耶夫也经顾不了许多了。
放弃河西坚守河东,是阿列克塞耶夫的既定战略。为了达成目的,早就在四座桥梁上安上的足够的炸药。于是桥突然一抖,一声闷响之后无数的石块水泥四下飞溅。失去桥墩支持的整座桥梁开始变形坍塌。全部四座桥梁同时倒塌,整块整块桥面落入水中击起冲天的水花。
“畜牲呀――”葛恒威突然跪在地上大哭起来。他的三连一枪未发就这样沉入了江水之中,这也许是自中俄开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支成编制消失的军队。
河两岸的所有士兵同时安静了下来,全部楞楞的望着倒塌的桥梁,直到水花落尽。河面上呼救的声音终于惊醒众人,在突如其来的大难面前俄国人团结起来,开始营救落水的官兵。而中国的特遣部队则悄然的撤了下去,因为他们进攻的意义已经不存在了。
桥梁的破坏确实阻止了中国快速推进的战略目的,同时也切断的河西所有俄军的逃生通道。后续追击的中国军队则停下的脚步,不再进行无意义的屠杀,而是将俄国溃兵团团围困起来。两手空空的俄军已经无力突围,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潜度过江。然而饥饿难耐俄军又经过几天几夜的奔跑,已没有足够的体力游过宽阔的江面,整个额尔济斯河的下游全是俄军尸体。
“下令前线部队尽量接济俄军吧。”还在路上的梁华殿得知这一消息后,传令给前方部队:“我们是军队,不是屠夫。”
虽然中国的提供的粮食很少,但至少不至于饿死。四万多失去武器的俄军士兵就这样投降了,他们安静的坐在河东之地等待着中国主力军队到达。(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火妖娆
“不牺以炸死自己的官兵,并让四万余军士沦为俘虏也要自毁桥梁,其阻击我军过河的之决心可谓坚决。河上无桥,我军想要快速推进的战略目的已经破产,此后只能强渡额尔济斯河天险攻入对岸,方可破敌于前。”第二天下午,梁华殿站土坡之上看着断桥的残骸,对着领军夺桥的四位师长说道:“俄军宁愿以自断一臂之法以阻我军,夺桥之败非战之罪也。诸将且去收拢旧部安营扎寨,将俘虏移交建设兵团野津将军吧。”
四将称喏各自退下,梁华殿长叹一气道:“别的桥梁损毁也就罢了,这铁路桥可关系着我军西进之成败。詹部长,本将想知道,一但我军占领鄂木斯克,需要多久才能修复桥梁恢复铁路通车。”
詹天佑一直居大营跟随着大军前进,听过炮火连天的爆炸,也见过战场厮杀,虽然没亲自上过战场,但也算是个老兵了,军中的规矩也是知道的。听到梁华殿自称本将的提问,知道这不是平时说笑,此时所答之话等同于立下军令。詹天佑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是拉过野津道贯二人低声商议几句后这才答到:“大将军明鉴,虽然桥墩已损但地基尚在,我等仅需修复河面以上。施工难度不大,材料也可从后方运来,但缺少船支进行运输,加上桥梁修复后还要铺设铁轨。所以本官以为少则一月多则两月,方成完全恢复铁路的通车。”
“以目前的情况,我军想要正面攻克鄂木斯克可能也需月余。如今已是五月底,等到六月底攻克鄂木斯克,加上两个月的修桥时间就拖到了九月。那时北风已起,西伯利亚也进入长达半年的严寒期,介时我军已无力攻战,战事必将拖延至明年。此举必坏了朝廷大计。”说完,梁华殿紧盯着詹天佑一字一顿的说道:“詹大人,你只能有一个月的时间。本官会立刻与参谋本部商议新的战术。定要在半月之内攻下鄂木斯克。”
梁华殿一回到指挥部就下令第十一师进行集结,然后发报参谋本部汇报了他新的战略构思。
接到命令的十一师师长宁雅儒将集结部队的任务交给其它军官,他粗鲁的推开卫兵掀起门帘,指着正在地图上比划的梁华殿就是一顿破口大骂:“姓梁的。老子十一师是招你惹你了。在卡拉钦斯克开战前就你把老子当预备队搁在后面,好不容易上了,结果刚打了个热身现在你又把老子调走。姓梁的,你什么意思,今天不把话说清楚。这事没完了。”说完,宁雅儒抓起一个苹果,洗也不洗蹲在角落开啃。
梁华殿抬着望了宁雅儒一眼也不生气:“少装可怜,来了就过来,有新任务给你。”
宁雅儒起身走到地图前,看着梁华殿的手指在阿柴尔重重的点了几下。宁雅儒想了一想说道:“让我们去汇合第一师?要干什么?”
“你也看到了,如今额尔济斯河上的桥梁已经全部炸毁,我军想要快速突进只能另辟蹊跷。我与参谋本部商议后决定从额尔济斯河上游绕过去。所以我决定将我军团中最能打的部队全部派去阿柴尔师与第一师汇合,配合即将抵达三个骑兵师从南线强攻鄂木斯克。所以除你们第十一师外,明日回来的第二师也将派过去。”梁华殿语音一转。轻松的说道:“当然了,如果你觉得十二师的葛恒威比你更适合这个任务的话,那我就让他去。”
“放屁,就葛恒威那衰货能够跟老子比?!”当兵的都这样,自认为天老大我老二。尤其是梁华殿居然拿葛恒威跟他宁雅儒相提并论,他宁雅儒可是远征过日本的强军,岂是葛恒威那衰货可以比的?宁雅儒当下拍桌子答应下来:“去就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