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中华苍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鹏羽
李明一直认为:作为黄土地文明所养育的人。忘记了对土地的耕种,那是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背叛。而作为中国最大地主的皇帝,李明不允许自己不熟悉耕种。同时皇子皇女们在满了三岁之后也要参加,就是捡捡麦穗也行。因为皇子也参加这样的活动,大臣们也会带着自家的孩子参加,虽然捣蛋多过于帮忙,但李明一直坚持带着他们参加,作为帝国的未来也必需熟悉。今年也不例外。
皇家文学院名下有很多土地,很大一部分都是朝廷拨划过来的官地。当然“侵占”皇室土地也不在少数。没错,就是“侵占”。李明坚持这么认为的。李明对于皇家文学院使用皇室土地,却不上交任何收益的行为很是恼火。农民在地里打了粮食都得按章交税。凭什么文学院借老子的地种出的粮食一粒也不上交内务府?
才到麦场,大臣学子们都已经到了,见皇帝驾临于是纷纷上前请安。李明也笑着一一回应,唯独经过辜鸿铭身边时,面对拱手请安的辜鸿铭李明眼睛一白头一昂看都不看他一眼。辜鸿铭无所谓的哈哈大笑,大臣们也若无其事各忙各的事。所有人都习惯了,自从辜鸿铭当了院长之后每次春耕种夏收这就是必然会上演的一幕。
这块地还是在京师大学堂时期,是容闳校长为响应皇上的实验田和自耕自足的要求从皇帝手里借过去土地,后来随着大学堂各学科展尤其是农牧业实验的需要,从皇帝手里借走的土地就越来越多,光是京郊一带就借走了近五千亩地。以前是内务府穷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补贴大学堂,自然也不去要什么收益。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钢笔、电风扇、电暖器、煤炉等民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大面积的销售,在创造出一批富人外,作为研发投入方的大学堂是有收益分成的。但作为教育最大投资人的皇帝,不仅没有看到收益还要继续补贴大学堂,这就很恼火了。于是在辜鸿铭出任校长后,皇帝就立刻召见辜鸿铭商谈收益分成的事,不想被辜鸿铭坚决拒绝。于是李明为了保证自己的正当利益,以皇帝身份在朝会上正式召见辜鸿铭,不想辜鸿铭摆出春秋大义,指责皇帝与民争利,身为天家连米粒大的财富也不放过,让中华帝国蒙羞。
辜鸿铭是什么人呀,人家可是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呀。跟这样的人打嘴仗那可不是得百战百输。辜鸿铭见皇帝无言以对似乎还不过瘾,就在朝会当场竟然要求皇帝将当年的大学堂经费如数拨付。然后“顺便”说了句:请皇上将这五千亩地的地契尽快送到大学堂,以体现吾皇之心胸。气的李明当场拂袖而去。
辜鸿铭在国内外都是知名学者,国内外都给予了他足够的尊重。然而他却在朝会上场顶撞当今皇上。却着实吓了大臣们一身汗,皇上可不是什么心胸开阔之主呀。就在众大臣还在劝辜鸿铭去给皇上道歉之时。皇上却下令内务府将拖欠的大学堂经费如数拨付,之后还下了一道旨意:叱令朝臣,政治不得干预教育,必需坚定教授治校的原则,并着为永例。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臣们才反应过来,这跟本就是一场政治表演,是做给各地官场们看的。因为近些年地方政府越来越多的内定校长事件。使得文人与官员们冲突越发激烈。在这个事件上,官员也是为皇上考虑,必竟官员们要求在课本上更多的宣传皇上的英明神武。而文人们却是为国家长远发展考虑,过多的政治干预必然会产生意识冲突。所以哪边都不好处份,但经过这么一着后,政府和学校必然会形成一种新的平衡。
既然是政治表演,那就没什么关系,只是皇上也没有把地契送过去。但从这之后皇上见到辜鸿铭就是一幅不待见的样子。其实这也是一种表演,表明皇上还在意这片地的收益。其它大臣们自然也无所谓,但时任刑部左侍郎的伍廷芳却上书朝廷。竭力主张全面引进西方各国的法律制度,制定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条文。他的主张得到擅长于中国传统法律的沈家本的支持。当他的奏本很快得到批复之后,这时政治敏锐的大臣们再次读出一条信息。皇上要重修律法了。这才有了之后伍廷芳出洋考察各国律法条例之事。
没办法,当皇帝的人就要要时刻在进行各种各样的表演,尤其在中国这个上行下效的国度,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整个国家学习和模仿的对像,所以参加耕种更是重要的表演内容之一。
李明接过镰刀,对在场众人挥舞了一下之后弯下腰去割下了第一把麦穗,其它大臣学子们这才齐动手收割麦穗。李鸿章张之洞这些老臣年纪大了,农活是干不了。本来他们可以不用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但他们还是坚持来了。干不了农活的他们就接过了指挥着学子们建造凉棚的任务。一时间,整个麦场一片火热朝天……
“姐姐。妹妹这就去了。”一身农妇打扮的美子笑着杨枣儿说道。
“这些事情妹妹也是熟悉的,准备好了就去吧。”怀抱着还不满月儿子的杨枣儿笑着嘱咐了两句。
美子恭谨的退了出去。杨枣儿这才抱着儿子来到窗前。楼下的贵妇们也同样是一身农妇的打扮,拥着美子挎着篮子,叽叽喳喳的说笑着离开。杨枣儿在窗前看着她们离开,也看到了被拥在其中笑容如花的美子。杨枣儿无所谓的笑了,一个外族女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自己争的,自己操这份闲心干嘛?
如同普通农家一样,男人在地里干活,女人往地里送饭。往年这时都是身为皇后的杨枣儿带着贵妇们送饭的,今年她才产下孩子还未出月子,哪能这天气出门。琪木格是最不愿意做这些事情的,所以就拿需要去西山锐健营巡视为由躲了差事。那送饭这种事,自然就落到了美子身上。
美子在日本时可是大公主,有父王母后的宠爱,宫人们更是百般呵护。但自从嫁到中国之后,自己行事是万般谨慎,生怕触怒到什么人。但是今天,曾经那种群星围绕的感觉又回来了。在这群妇人当中,她是最尊贵的,再也不用走在皇后身后成为陪衬。今天她可以走在最前面,昂首阔步。
“吃饭了――”来到麦场的美子大叫一声,忙碌的夏收顿时停了下来。
“拉我一把,腰折了。”弯腰干一上午活,这腰还真受不了。李明在侍卫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捶了捶腰眼子后招呼着孩子们回凉棚歇息。
“都去洗手,不然不准吃东西。”美子笑着招呼孩子们去洗手。从学院引出来的水管打开。清凉的水顺着小沟蜿蜒而下,孩子们纷纷洗完手朝着最大的那个棚子跑去。四五十个孩子咋咋呼呼的声音就从棚子里传了出来。
凉棚里没有桌椅,只有一方凉席。众人纷纷净手洗面之后坐了下来。大热天的喝上一碗冰凉的酸梅汤,那股凉爽之气直入心脾。满身的燥热之气,似乎也在那长长的一呼之中离去。
贵妇们随身挎着的小篮子里装满了精美香甜的点心,不过那都是孩子们的午餐。贵妇们都招呼自己的孩子们,大老爷们就只能自己管自己了,再说就贵妇们那小篮子能装多少呀。所以男人们的吃食是装在车上由是侍卫们拉来的。一些凉菜、一点卤肉再加上几个大白馒头,饭后再来碗冰镇的绿豆汤,就是今天中午的菜单。
食不言的古训在李明出现后就算是完蛋了,边吃边谈已经成为常态。不过文官依然是一群。武官自成一群。武官们聊的当然是眼前的战事,陆军的胜利抵定大局,海军远征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武力的行动,武官们自然是各种得意,以致于有人叫嚣着要要仿古时常例,打到莫斯科擒得敌酋斩首于陛前。尤以吴德仁为甚。
做为皇帝,李明此时自然不会凑到那群粗汉群里。与文官们谈谈这天下田亩,谈谈收成。在农田里自然聊的就是农事。
“自鄂木斯克之战我军抵定胜局之后,这移民西伯利亚之事突然顺畅不少。看来之前还是百姓担忧战火呀。”李明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当初就不该开出那么高的移民条件,现在看来亏大了。
“西伯利亚土地肥沃,虽然地处寒冷。但只要百姓愿意移民西伯利亚。百十年后自然也是一片繁华之地。”李鸿章到是一幅乐天的样子。
“李相所言极是呀。中华民族自古来就是勤劳闻名于世,只要朝廷能守得一方安静,相信未来之繁华也未必输于中原呀。”严复这话就有些夸张了,但依然引得众人称赞。
“但是还有个重要问题要注意呀。”李明再次提醒众臣:“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但整个黄河流域经过数千的开垦土地已经贫瘠不堪,此次移民的重点依然要放在黄河流域,疏减人口、植树造林、封山养地也必需提到日程中来。”
“皇上放心,农业部会同户部已经去实地考察了,还有不少学子也参于其中。相信很快会有议案呈皇上审阅。”
李明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从李鸿章到严复到下任的唐绍仪,这些朝廷骨干还是很能让人放心的。于是大伙边吃边聊。到也一片其乐融融。
一上午的劳作已经将麦子全部收割完了,下午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还没有运走的麦子装车拉到学院操场上凉晒即可。用完了午餐。贵妇们收拾干净带着孩子们回去了,学院的学子们也离开了,李鸿章等年老臣子和大部分中低级官员也纷纷告辞。剩下的一群大老爷们终于可以光着膀子躺下来小睡一会了。
但还有重要工作没有完成,就在众人小睡之时,从十三陵镇拉来的两个巨大的箱子已经进场,随后宪兵队和皇家侍卫接管了这里的保卫工作,并逐一清查人员,直到没有一个可疑之人。
太阳划过天空向西方落下,炎热的空气温度也开始降低。凉棚下的众人们早醒的聚拢在一起小声的说笑着,并有打扰到正在睡梦中的其它人。虽然都对那两个巨大的箱子有所疑问,但都很自觉的没人主动提及。直到最后一个醒来,大家一起动手将最后的麦穗装车送走。
农活干完了,大家都坐下来喝着凉茶,等着皇上发话。李明只是挥了挥手,那两个巨大的箱子打开了一道门。
“突突突……”一阵发动的声响过后,一股浓密的黑烟从箱子冒了出来,随后一个体型巨大的铁家伙冲了出来,但他很快停了下来。一群士兵将一个巨大的挂件挂在车后,然后站上去一些人,随着这个铁家伙就在收割过后的土地上奔驰起来,后面的挂件在重力的作用下压力泥土,倾斜的弧面轻松的将泥土翻了过来。
文官们激动的看着这铁家伙轻松的转了一圈。一亩多地就已经翻好了。
“此物取名为拖拉机,现在只设计出翻地的工具。朕观近日所观东汉崔寔所著之《政论》有载,相传汉时赵过所制曲辕犁名曰耧车。一头牛就足以耕作,且日种一顷。可惜时过境迁已然遗失。朕已命学院开始研制此类联合播种设备。当然靠机器种下去自然也要靠机器收割,联合收割机的研制计划也已经开始准备了,只是要等实物体出来还需时日呀。”李明脸色平静。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智慧,但多少智慧的光辉却湮灭在异族的铁蹄之下。从周朝的犬戎,到匈奴再到突厥,直到蒙古、女真,每一次中华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都会遇到强盗来袭。他们用铁蹄和马刀肆意的蹂躏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民族。每一次异族的到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伤痛。我们善于从废墟上建立华厦,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悲哀,因为善于创造的民族却不善于战斗。耧车没了,传说中的五彩琉璃也没了,最近的一次就是康熙借着修典集的机会,毁掉了多少文献。有着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之称的《永乐大典》至今已十不存一。
大臣们可能想的没有李明多,他们看到的就是拖拉机开垦土地的效率。在他们看来,若拖拉机能大规模建造。西伯利亚多少地都能开的出来。
武官们也看着拖拉机发愣,不过他们关心的不是那个拖斗,他们都盯着轮子看。这是一辆拥有八个轮子的拖拉机。在高低不平的麦田里来回行驶,什么水沟、麦垄,都无法阻挡拖拉机的前进,一切不平坦的地面全部压在轮子下。看到这一切的武官尤其是陆军将领第一个反应就是装甲车。鄂木斯克之战已经证明装甲车的军事上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暴露出很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对地面平坦性的要求。炮击过后坑洼的地面、战壕、深沟和大洞,都能够影响装甲车的机动。装甲车自参战以来,还没有一辆毁于敌人的攻击下,却在行驶中因为侧翻、陷入坑洞而损坏了不少。如果在装甲车上安装上这八轮装置。那装甲车的威力必定能更上层楼呀。
“一个民用版的拖拉机就让你们激动成这样,咱们中华帝国的高级将领这就涵养?”李明很不满意武官们的表现。一脸鄙视的让人打开第二个巨箱:“看清楚,这才是军用版的履带式装甲车。”
由于履带的使用。明显越野能力要强于轮式拖拉机,并且前端装有菱形装甲,直接冲进空无一人的凉棚并撞穿了一面临时推起的土墙。作战能力立刻在测试中体现了出来,只是很遗憾的是,它行动缓慢而且很快停了下来。
“没办法,发动机动力不足,而整车重量太重,速度根本提不起来。关键是履带结构还有问题,材料也不过关。高强度的工作就会导致目前的现象,履带脱离。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但动力和材料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新式的装甲车在战场上一定是如履坦途、攻无不克。因此朕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坦克。”李明无奈的笑了笑,因为自己的出现比历史提前了近十年就开始研制坦克,但因为技术能力所限只能拿出来做做样子罢了。
“皇上,能不能少量生产一些,用于训练和测试呀。”冯国璋一脸谄媚的献着殷勤:“皇上放心,坦克的生产费用陆军部可以负责。”
“一辆只能跑十来分钟的坦克没有任何意思,西北前线有足够的装甲车用于训练。现在都看过了新式装备的表演,那就去研究新的战略战术思想。”李明严肃的对众将们说道:“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步炮坦三体协同的陆军作战思想,还包括各军冲间的空地协同、海空协同、海陆协同等等,未来的战争是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战争,所以必须提早开始准备和研究。记住,宁可让思想去等待装备,也不要让装备去等待思想。”
“喏。”众将皆允。
“这下子老子要卖装甲车,你们总没意见吧。”李明笑问道。
众将闻之皆笑。参谋总长王士珍笑道:“皇上这是有意要误导它国走上歪路呀。皇上你太坏了――”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
坦克重新接上履带后开回箱体里,拖拉机翻完地后也装箱运走,此时太阳已经西沉。众人嬉笑着讨论着晚上去哪在吃一顿的时候,外交部侍郎递上由驻日公使发回的紧急电文:一小时前,日本王明治因病不治身亡。
“这该死的日本老头,死的真不是时候。今晚上的饭朕是吃不上了,你们自己找乐子去吧。”(未完待续。)





中华苍穹 第四百三十章 中国的野心
瀛台是个好地方,四面环水。即使是最炎热的夏天,瀛台也是凉风习习。自皇上入住瀛台之后,瀛台就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建成了环岛跑道交移栽了大量果树。同时清干南海之水挖掘淤泥,并打通了六海水道连接内外护城河,六海之水再不是是曾经混浊的模样,如今是一汪清水碧波荡漾。
顶着烈日送饭对于长期深居内宫的美子来说,也是一项体力活,但劳动辛苦之后睡上一觉醒来却是浑身舒坦。皇后坐月子基本不出房门,贵妃直接人去西山军营何时回来也不一定,孩子们午觉起来后也乌泱泱跑出去玩了,皇上参加夏收后晚饭都是和大臣们一起吃的,所以都不用担心。左右无事的美子就让侍女搬了张躺椅放在一棵苹果树下,吹着凉风喝着凉茶,享受一个宁静的下午。
深宫之中的妇人其实生活的很无聊,美子不同于皇后和贵妃。皇后平日里要忙于教育之事,贵妃需要关心防务和军士训练,都需要经常外出。自然而然内宫事务自然就落到美子身上,而这样一份差事其实很少有机会能走出宫墙之外。内宫事务大多都由内宫总管寇连材、颐和园总管小卓子、以及皇宫总管李莲英处理,而且他们都干的很好。很多时候她只需要关心一下账目,重要的事情同意或不同意而已。但各宫主管都很尽心,其实需要美子操心的并不多,就连孩子们的学习大多也是由皇后过问。早些年瀛台一直在改造,美子需要到处查看过问,今年初连瀛台改造工程也彻底结束了,美子就更闲了。如果不自己找些事情来做,如何打发这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所以美子就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干些她喜欢的事情。比如刺绣。
刺绣是美子从小学习的技能,她也很喜欢这项手工艺。喜欢看着自己一针一线,在白布上锈出一幅美丽的画卷。可就在美子沉浸在自己的刺绣当中。寇连材却一步三赶的跑了过来。
“启禀娘娘,外交部紧急电文。让奴才立刻呈于娘娘。”
“外交部?”美子诧异的抬起头问道。后宫不得干政,不仅在日本是这样,在中国更是。虽然现在皇后主政教育之事,但除此外的其它事也都是不过问的。贵妃除了管理瀛台的防务以外,最多也就去西山看看军士的训练,不仅对其它政务不过问,就是******的防务安排也从不多嘴。更不用说她这个只管理内宫的妃子,所以她平时很注意这些事情。即使皇上跟她说起日本的事情,她也只是听听而已。今天外交部的电文怎么会呈报给自己?
“奴才也不知道,外交部派员送过来的,还特意叮嘱要亲呈娘娘面前。”寇连材也不明白,但他依然做好自己的事。
美子想了想,最后还是拒绝了:“你还是拿去给皇后娘娘吧,我还是不要过问的好。”
寇连材见皇妃态度坚决,立刻进主楼请示皇后。很快寇连材就下来请美女进去。
“确实是发给你的电报,你自己看看吧。”杨枣儿交电报交到美子手里。
美子接过电报才看一眼,顿时眼泪就留了下来。就在一个小时间。他的父亲日本王明治因病不治过世了。
“我已经让人去接然儿回来了,你也赶紧收拾一下准备去日本吧。”杨枣儿安慰道:“你父亲去世,肯定要回去祭拜的。我朝以孝立国。皇上会同意的。”
“谢谢姐姐,妹妹这就去准备了。对了,翼儿五天后的满月宴妹妹已经安排好了,妹妹不在就要有劳姐姐了。”
“这宫里的事,妹妹办的姐姐哪有不放心的。好了就别管这些了,快些准备去吧。”
得知明治死了的消息,李明也急忙往瀛台赶,虽然两人再不对付,名义上也他李明的岳父呀。李明一脸沉痛的样子才进主楼。就看到拎着一个大包伤心的美子。
李明上前轻轻抱着美子,低声说道:“人死不能复生。一切节哀吧。日本现在很乱,大山岩为了远征将士薪资在日本大开杀戒。我已经安排一个禁卫连随你同行。海军陆战一师已经在旅顺待命,望山号快速驱逐舰正从旅顺赶往天津。等然儿回来带上侍女就出发吧,火车站的专列已经在准备了,快的话今晚就能坐上军舰。我是去不了,你代表给你父亲上柱香吧。”
“皇上……”美子哏咽而不能答。
“好了,我们到门口去等吧。”李明跟枣儿示意了一下,就接过美子的包,拉着她到门口等李然回来。与此同时,******内却在召开一个仅有五个人的会议最高层紧急会议。
“明治的病因无法确认最后死亡,证明了污染材料的杀伤性是正确的。现在偷天换日几乎已经成功一半,下面就是改变日本体制,彻底消灭现有贵族阶级,将土地尽可能的分到普通日本百姓手里。以达到彻底改变日本现有政治格局的效果,为将来东瀛王入主日本做好铺垫。”严复简短的发言确定了会议的主要内容。
“偷天换日计划太过隐秘,前往日本执行此计划之人必需是熟知该计划,也就是说必需是我们五人中之一。”唐绍仪看了看众人后坚定的说道:“如今俄国战败在既,李相年纪大了不易劳顿,严相需要协助皇上处理国事,王大人做为参谋总长需要进行战后军事安排,周大人身为中情局长不能公开露面。所以我是最好的选择,而且我身为外长,只要拿到皇上授权,在外交礼仪上也能够代表皇上。”
众人互望一眼点了点头,在当前局势下,在座的诸位也确实只有唐绍仪最合适。王士珍站了起来:“以海军陆战一师战斗力来说,日本人不在话下。但我认为在这次的行动中,丁汝昌并非一个合适的统帅。我建设由皇家陆军司令冯国璋带队。”
“在下已经通知驻日各地间谍,将会完全配合我军行动。”周勤肯定了在情报方向已经做好了准备。
“将来想要掌控日本。陆军是重要的一环。做为皇家陆军司令,也到了需要知道这个计划的时候了。具体细节,就由唐大人在路上再与冯大人细说吧。”李鸿章看了看其它四人后说道:“如果诸位没有其它意见。老夫这就奏明皇上了。”
开会就是这样,会议的重要程度与效率总是和参会人数成反比。五人每一句话。就决定了整个事情的发展。李明与美子刚出来就碰到了从******出来的五人,五人请皇上侧一步说话,就将他们的意见奏明了皇上。李明听完只问了一句诸位都是这个意见?在得到肯定回复后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个行动。这本来就是早有准备的计划,只是没想到会发生在这个时候,所以只能事急从权,让唐冯二人去了。
日本对********战略而言很重要但却不急,必竟明治的儿子嘉仁还活着。所以即使这次行动效果不佳,那又有什么关系。东北亚可是中国的绝对势力范围,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但眼前有一件不太重要却很着急的事情急需处理,那就是年至七十的琉球王尚泰亲自北京面圣,请求上国皇帝能将皇五子李翼过继至琉球王室以继承琉球王位。
1...247248249250251...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