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苏辛夷:
襄王:
这位可真敢说。
襄王这两天同行跟苏辛夷也算是熟悉了些,笑着说道:“县主,这附近咱们都不熟悉,让护卫去就可以了。”
“多谢襄王爷关心,没事,这些事情我都是做惯的,他们没有我快。”苏辛夷对着襄王说道,襄王一路上十分有礼貌,她自然也不能失礼,“正好让王爷尝一尝我烤肉的手艺。”
“我跟你一起去。”容王跃跃欲试的说道。
苏辛夷直接拒绝了,“王爷跟着我,怕是咱们只能吃上早饭了。”
容王给气的,不等他反讽回去,苏辛夷已经带着护卫上马离开,他只能对着大哥告状,“大哥,你看她,真是越来越不像样了。”
晏君初看着容王,“让人安营扎寨,若是烤猎物的话,还要生火支架,七弟,你对这些熟悉,不如你来?”
容王看着许恒,“你跟杨津一起去,快一点。”
苏辛夷打猎可是好手,别等他回来他这边还没收拾好,她肯定又得笑话自己。
杨津收拾出休息的地方,将马车上的桌椅搬下来,又赶紧吩咐人支起帐篷,自己则带着人点火架上铜壶准备烧水。
容王瞧着铜壶,这也才想起来没有多余的水,就把盛思明喊过来,“带着人去找点水回来。”
盛思明忙应了,一群人立刻就忙活起来。
苏辛夷的运气不错,走了五六里地就看到几户农家,去买了些炊饼与家禽,有一户人家还有些梨子也被她买了。
只是农户家里余粮不多,他们人多,这些东西也不够吃的,苏辛夷让其中一个先把这些东西送回去,跟农户打听到前面二十几里之外还有个镇子。
苏辛夷琢磨着二十多里的一来一回要费不少时间,就没有去,又跟农户打听知道前面五六里之外有个小山坡,那边偶尔也能打到些野鸡之类的小东西,她就带着人过去了。
这山坡还真是小,林子也不大,里头树木稀稀疏疏的,苏辛夷转了一圈只收获了一只野兔子,她跟侍卫看了看,俩人都无奈地摇摇头。
“县主,不如您先回去,属下去前头镇子上看看。”侍卫立刻说道。
苏辛夷摇摇头,“咱们从另一条路绕回去,看看那边还有没有农户能买些东西。”她之前扫了一眼,好像是有炊烟。
俩人又绕了路果然又看到了几户农家,跟人买了些吃食,正要回去的时候,她忽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句,“哎,有上好的腌鱼要不要?”
苏辛夷转头看到了一个中年农妇穿着一身灰扑扑的衣裳追出来,她就勒住马笑着说道:“大婶,腌鱼可不行,这东西太咸了,有新鲜的鱼吗?”
那妇人闻言就道:“有倒是有一条,就是昨天打的,但是今儿个翻肚皮了,不是很新鲜了,你们要不要?”
乡下人过日子都这样,有好吃的不会一下子就吃了,总会放着慢慢吃,苏辛夷瞧着那妇人一脸期待的样子,琢磨着可能家里有要花钱的地儿,她就道:“也行,我跟你去拿。”
苏辛夷下了马,跟着那妇人进了院子,院子里打扫得不是很干净,隐隐还有养家畜的味道传过来,门前的青石上放着一个大水桶,里头果然有一条鱼,个头倒是不小,不过确实翻了肚皮出气多入气少了。
苏辛夷就让夫人拿绳子穿了,自己数了铜钱给她,要比市价多一倍。
那妇人忙说道:“太多了,我这鱼也不是很新鲜。”
“大婶,你拿着吧。”苏辛夷接了鱼,“你这家里只有你一个啊?”
大婶再三道谢,听着苏辛夷这么问,就说道:“还有个侄女,前些日子落水命都差点丢了,这要不是给她看病,家里也不这么紧巴巴的。”
“侄女怎么跟着你,她爹娘呢?”苏辛夷难得好奇问了一句。
“嗐,前几天跟着渔船出去打鱼,也不知道怎么翻了船,现在还没找到人呢。就我这侄女命大,先把他捞上来了,我男人还在捞她大哥,现在都还没归家。”
苏辛夷一听又拿出二两银子给了农妇,农妇忙推辞不要,苏辛夷塞给她,这才转身走了。
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出海就有危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苏辛夷大步走出了院子,那农妇本来要送她,结果养病的侄女出门来,她忙过去扶着人,“芸娘,你这孩子出来做什么,听话,回去躺着,婶子给你做饭去。”
苏辛夷提着鱼上了马,就看到侍卫手上又多了一个竹篮,她笑着问道:“这里头是什么?”
侍卫就忙道:“属下买了些碗筷。”
苏辛夷立刻说道:“还是你想得周到,我都没想到这些,天不早了,咱们回去吧。”
那侍卫忙接过县主手中的鱼放在自己的马上,又把竹篮放好,骑上马跟着县主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远远的苏辛夷就看到几个人从另一条小路上走来,瞧着垂头丧气的样子,不知怎么就想起之前那大婶说的话,心头不免一紧。
侍卫也看到了,就说了一句,“怕是没捞到人,怪可怜的。”
苏辛夷闻言就看着他,“你也听说了?”
侍卫听着县主问他话,立刻说道:“属下买碗的时候听村里的大爷说的,说是隔壁那大婶的哥嫂并不在这里住的,是前些日子忽然搬回来的,好像遇到了什么事儿,连房子都卖了。好像是欠了债,为了还债一家三口都出去打渔,结果伏家两夫妻都没能回来,只有他们的女儿被救了,现在看着只怕那对夫妻也是凶多吉少了。”
“伏家?”苏辛夷不知怎么就想起了伏云。
“县主还不知道,这里住的人家基本上都姓伏,很少有外姓。”
苏辛夷笑了笑,“原来是这样,我还觉得这个姓很少见,怎么又遇见一个。”
侍卫愣了一下,就隐约明白县主说的应该是襄王殿下要带回京的哪个姑娘,没忍住说道:“是啊,同姓不同命。”
苏辛夷心想可不是嘛,这世上同姓不同命的事情又何止这一件。
俩人骑马回了营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远远地就能看到篝火,转瞬间俩人就到了地方。
苏辛夷翻身下马,侍卫忙提着东西跟上,把带回来的东西拿到篝火旁。
“哟,咱们的大功臣回来了,我看看你带什么回来了?”容王立刻起身过去。
苏辛夷就道:“也没什么别的东西,带回来一些干粮还有一条鱼,这附近农家不多,而且这边也没什么打猎的好地方,凑活着吃吧。”
襄王探头看了一眼,惊讶地说道:“这条鱼还真不小,足够吃了,辛苦县主了。”
容王看了一眼襄王,马屁精。
苏辛夷走到太子殿下身边,太子正在烤兔子,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让她坐下,有给她倒了杯水递过去。
苏辛夷还有真有些渴了,一口气喝下去,“好香。”
晏君初转着兔子翻个面,“怎么去那么久,这些东西也够吃了,明早凑活一下,很快就能遇到镇子。”
苏辛夷心想她可不愿意让太子饿肚子凑活,但是这话不好意思说,就道:“咱们人这么多,侍卫也不能饿着肚子,好在粗粮饼买的多,他们才是要真的凑活一下。”老百姓家细粮不好买,倒是这些家禽还好一些,家家户户多少养一些。”
苏辛夷瞧着容王与襄王一起走了过来,她看了看襄王,忽然又想起伏云,这个伏姓是真的很少见。
她眼睛微微一转,看着襄王笑着说道:“襄王爷,伏云姑娘这一路很少下车,今晚咱们要宿营在这里,不如叫她一起下来吃点东西吧。不然,她一个人在马车里吃也确实不太方便。”
襄王微微有点惊讶,随即看向太子与容王。
晏君初正翻兔子没看到襄王的眼神,容王自然是不太乐意,不过话是苏辛夷说的,好歹给他点面子,于是就道:“看我做什么,我只管吃我自己的。”
他才懒得管别人。
太子入戏之后 225:单身狗没人权
襄王就让人去把伏云请了过来,苏辛夷坐在太子身边穿了几个炊饼放在篝火旁烤着,若是不烤一烤吃,干了的炊饼硌牙不好吃还掉渣。
将炊饼两面烤得金黄,就会变得柔软焦香,吃起来味道也特别好。
另一边杨津也带着收拾好的鱼过来,已经穿在了木棍上,等烤完兔子就可以烤它了。
晏君初侧头看着苏辛夷正在认真的烤饼,好似之前的话只是看在襄王的面子上给伏云一个脸面而已,但是他知道她可不是一个多事的人。
肯定有什么缘故,只是当着襄王的面不好问罢了。
很快伏云就跟着护卫过来了,苏辛夷抬头望过去,湖蓝色的衫裙并没有繁复的花纹,只有在袖口裙摆绣了一圈花纹,乌黑的发髻上插着一支鎏金嵌宝的簪子,面上的神色带着初见贵人的紧绷。她的五官很是秀美,可能因为跟着家人打鱼的缘故,肤色比寻常女子略黑一些,但是肤色很是匀称,有一种健康的美丽,并不会让人觉得肤色让她失色,反倒是另添一种别样的美丽。
苏辛夷琢磨着难怪襄王想要把人带回京城,这姑娘确实长得美,很独特的一种美。
“民女拜见太子殿下,容王殿下,永安县主。”伏云不敢抬头直视,微垂着头上前见礼。
太子跟容王没有开口的意思,毕竟伏云是女眷,她也是女子,于是她就笑着说道:“伏姑娘不用多礼,坐下吧。今日错过宿头不能在驿站落脚,只能在外宿营,一起吃了饭也好早早回去歇着,明儿个一早还要赶路呢。”
伏云抬起头一脸感激的看着永安县主,轻声说道:“多谢县主。”
伏云行了礼,十分乖巧地坐在襄王身边,瞧着永安县主手里拿着两串炊饼在烤,于是轻声说道:“县主,我给您打个下手吧,以前在家里也是做这些活的。”
苏辛夷闻言笑着说道:“那感情好,有伏姑娘帮忙,咱们晚饭就能吃得早一些了。”
苏辛夷说着把自己手中的炊饼分给她,轻声说道:“这一路上伏姑娘还习惯吗?在定安长大只怕你们更习惯坐船。”
伏云闻言忙点点头,“县主说的是,头一天坐马车确实有点不适应,不过现在已经好多了。”
容王嘴角抽了抽,看着苏辛夷就觉得有点奇怪,好端端的关心襄王要纳的小妾做什么,哼,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肯定没安好心。
容王看着向往就烦,索性看着太子问道:“大哥,回京之后弟弟要是挨训,您可得在父皇面前替我说情啊。”
襄王闻言就抬头说道:“七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在父皇面前把事情说清楚,不会连累七哥的。”
容王听着襄王这么说,哼了一声,“你最好是说到做到,说起来老九你也不亏,虽然落了水,可也得了个美人不是吗?”
襄王听着容王这话里的调侃,立刻正声说道:“七哥,伏姑娘是好人家的姑娘,若不是因为照顾我对她名声不太好,又何必给人做妾室。”
容王一下子就被逗乐了,“哟,你倒是深情的人,觉得做妾室委屈人家,那就请父皇赐婚呗。”
襄王:……
苏辛夷听到这话就侧头看着伏云,只见她满脸惊色,手微微发抖,脸也白了,她就看着她说道:“伏姑娘不用害怕,容王殿下与襄王殿下开玩笑呢。”
伏云忙点点头,声音小得像是蚊子哼哼,“多谢县主,民女只是个渔家女,万万不敢有那些想法,能随侍殿下说身边已经是民女的福气了,不敢妄想其它。”
苏辛夷听着这话眼睛闪了闪,笑了笑,指着她手中的炊饼,“翻个面,不然要糊了。”
伏云闻言忙把炊饼翻个面,低着头不再言语。
苏辛夷将烤好的炊饼放在盘子里,然后看着太子殿下将兔子翻转一圈,油脂慢慢地烤出来落在篝火上,香气扑鼻。
“殿下,应该可以了吧?”苏辛夷忙让人拿过大盘来。
晏君初笑着将兔子放在盘子里,“可以了。”
苏辛夷将鱼架好放在篝火上慢慢地烤着,另一边容王已经拿起刀子准备将兔肉割开,但是他没干过这种活儿,别看刀子抢得快,这会儿倒是不知道怎么下手了。
苏辛夷看着就想笑,对着容王说道:“殿下,我来吧。”
容王立刻把刀给苏辛夷,不忘给自己找补,“做这种活儿就得找行家。”
苏辛夷:……
晏君初看了容王一眼,笑了笑没说什么。
苏辛夷手起刀落,十分利落的就把兔子给分割好了,这速度容王啧啧两声,看着大哥说道:“大哥,等以后苏辛夷过了门做了我大嫂,你可有口福了。”
晏君初看着容王,“瞧你这点出息,难不成孤的太子妃要做这种粗活不成?那要宫人何用?”
容王被怼了一句,也不生气,立刻说道:“大哥说得对,能吃了吗?我都要饿死了。”
襄王抬头看了一眼,微微垂眸若有所思。
苏辛夷将盘子放在桌子上,杨津带着人已经把碗筷分好,大家这才动手吃起来。
苏辛夷咬了一口,这肉烤得鲜嫩可口,外皮带着丝丝焦香,再加上盐巴与调料中和,当真是口齿生香。
苏辛夷看着伏云没敢夹,她用公筷给她夹了过去放在碗中,伏云忙开口道谢。
苏辛夷笑了笑没说话,她啃完手中的骨头,转身把烤鱼翻个面,又撒了一点点盐在上面,等她回过身,就看到碗中摆着一根兔腿。
她看了太子殿下一眼,晏君初对上苏辛夷的眼神,笑着说道:“你出去找吃的辛苦了,多吃点。”
容王闷头啃肉,有个媳妇了不起啊,他早晚也会有的。
襄王看了看太子,又看看苏辛夷,然后给伏云也夹了一块肉。
伏云一脸惊喜地看着襄王,轻声说道:“多谢王爷,王爷不用管我,您先吃好。”
襄王对着伏云笑了笑,“吃吧。”
容王:……
这饭还怎么吃!
单身狗没人权啊!
容王跟太子还有襄王就说起回京之后的事情,苏辛夷就看着伏云笑着问道:“伏姑娘以前也跟着家里人经常打鱼吗?我对打鱼不熟悉,但是打猎我在行,我以前也是经常进山狩猎的。”
伏云一脸惊讶地看着永安县主,“县主经常打猎?”
苏辛夷对上伏云惊讶的目光,微微颔首,“是啊,打了猎物要拿去镇子上或者是县城里换钱,伏姑娘家里头打鱼也是为了生活,咱们都一样的。我就是不太懂船上的生活,这才问一句,有点好奇。”
伏云听着就笑了笑,“船上的生活也很苦的,我们家就只有一条小船,不像是那些大户人家都有大船,所以每次出去打鱼都不能待太久,最多三天就要折返一趟,所以更加辛苦。”
“那你们吃住都在船上吗?”苏辛夷好奇地问道。
浮云点点头,“是,船上的日子过惯了就好了。有些百姓家盖不起房子,就以船为家,大家就叫那样的船为船屋。这样的要更辛苦些,我们家比起他们还是要好的,至少有自己的房子住。”
“伏姑娘跟着襄王爷回京,那家里可还有兄弟姐妹?”苏辛夷关切地问道。
“有的,我还有一个弟弟。”伏云笑着说道。
“那就好,若是只有你一个女儿的话,不在身边陪伴,二老难免就孤单了。”苏辛夷将鱼又翻个面徐徐说道。
伏云点点头,“县主说的是,我也很舍不得爹娘与弟弟,只是……都是命罢了。”
苏辛夷笑了笑没有接这话,将鱼从架子上拿下来,笑着说道:“鱼好了。”
就着炊饼吃了烤鱼,苏辛夷喝着热茶去腻,不得不说杨津真是个贴心全能的人啊,这茶来得真及时。
没有锅做汤,好在有铜壶烧水,茶壶沏茶,不然吃一肚子的荤腥,总觉得不是很舒服。
吃完饭,容王第一个站起来回去歇了。
襄王带着伏云也告辞,苏辛夷看着太子殿下,“殿下也早些休息吧。”
晏君初看着苏辛夷,“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的?”
苏辛夷道:“可能是我多疑了,天不早了,等有空再跟殿下细说,殿下早些休息吧。”
晏君初看着苏辛夷,“你也早点休息,今天真是辛苦你了。”
苏辛夷看着太子殿下,“殿下这话都说了几遍了,不过是跑跑腿的事情,并不辛苦。”
晏君初低头一笑,“我送你过去。”
就这么几步路,哪里还要送。
但是太子都起了身,苏辛夷也就由着他送到马车前。
她与伏云都是女眷,因此晚上住在马车里,几位王爷都是住在搭起的帐篷里。
苏辛夷站在马车前,“殿下,你回去吧。”
晏君初点点头,“上车吧。”
苏辛夷瞧着殿下一副她不上车他不走的样子,只得先上了马车,她坐进车内,掀起车帘。
车窗旁苏辛夷的笑容镀上一层暖暖的月色,晏君初又看她一眼这才转身离开。
苏辛夷看着太子进了自己的帐篷,这才落下车帘,躺在车厢内一时间也没有睡意,听着护卫值夜的声音,她微微翻个身。
今晚上探听,看着伏云不像是有什么异样的地方,难道是她真的多心了?
------题外话------
凌晨先送上一更,应该还会有一更,但是不是很确定,大家晚上再来看哈,有的话就能刷出来了,没有的话就是没有更新了
太子入戏之后 227:他连苏辛夷都比不上了?
第二天一早就起来赶路,苏辛夷照旧骑马跟在太子身边,驾着马车赶往京城。
走的时候九月底,回来时候已经是十月初,城门的守卫检查了文书,立刻对着众人叉手行礼,“参见太子殿下,容王殿下,襄王殿下,永安县主。”
太子点点头,那守卫立刻对着后面的人喊道:“太子殿下回京,放行。”
这一声喊十分高昂,立刻就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不少人对着太子的车架弯腰见礼。
苏辛夷跟着太子与两位王爷走过城门,身后的马车碾过城门的青砖,京城的繁华居然让她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
她低头轻轻笑了笑,两世为人,这座城市带给她很多,曾经她很厌恶这里,但是如今这里已经是她的第二故乡了。
齐国公府的人在这里,她踏进这座城门,就很想回家与家人团聚,他们一定也很牵挂自己。
“太子殿下,接下来是要回东宫吗?”苏辛夷看着太子问道,她想回齐国公府了。
晏君初闻言转过头看着苏辛夷,“不急,先回东宫复命,你也跟着一起去。”
苏辛夷愣了一下,“我去做什么,此行我只是奉命护殿下安危,如今殿下平安回来,我的责任已了,不用进宫吧。”
容王一听,立刻说道:“你当然要进宫,若是父皇有什么事情问你,你要不在还不是费事再把你召进宫?”
容王说得冠冕堂皇,他就是想要苏辛夷进宫给他作证,这次的事情真不是他任性胡为。
苏辛夷狐疑地看着容王,总觉得这话不真心,但是一时也挑不出错来。
晏君初看着她迟疑的样子,笑着开口,“七弟说得对,你还是随我们一起进宫。”
太子开口了,苏辛夷就答应了。
容王哼了一声,心里很是不满,怎么得他说的话不是人话?大哥让她去她就去,他说了就不行?
他们这边说好,襄王那边肯定不能把伏云带进宫,就吩咐自己的护卫,先带着伏云回王府安置。
苏辛夷瞧着不置一词,不过,伏云对襄王有救命之恩,就算是个妾室的名分,以后的襄王妃怕是嫁过去也不会觉得舒心。若是只是个美人还真不当回事,但是有救命之恩就不同了,这得供着呢。
以后,怕是襄王府那边也热闹得紧。
一行人很快就抵达皇城,守宫门的护卫见到太子殿下立刻就放行,三辆马车一辆去了襄王府,一辆是苏辛夷给家里人带的礼物,之前在城门时她就让东宫的侍卫帮忙送回府,顺便跟家里人说一声她先进宫的事情,免得家里人担心。
剩下的一辆车就是太子的了,效仿苏辛夷带回来的礼物。
紫宸殿中,陛下听闻太子一行人回宫,不免也带了几分喜色,看着胡思易说道:“终于回来了。”
胡思易听着陛下这话,立刻笑着说道:“太子殿下与容王襄王两位王爷肯定知道陛下担心他们,这才一回来就立刻面见陛下。”
皇帝心情不错,听着胡思易这话更是顺耳顺心。尤其是这次还让苏辛夷随行,后来想想又觉得人家一个姑娘家,毕竟还没嫁过来,要是真的出点什么事情,他怎么跟齐国公府交代?
好在安安稳稳回来了,皇帝岂能不高兴,立刻说道:“宣。”
胡思易应了一声,立刻转身出去,亲自传陛下口谕。
很快,太子带着两位弟弟还有苏辛夷就走了进来,见到陛下立刻上前行礼参拜,“儿臣拜见父皇。”
“臣女拜见陛下。”
皇帝先看了一眼太子精神不错,又打量了一下苏辛夷,不愧是苏淳的孩子,瞧着精神比太子还好,再看看容王跟襄王,皇帝嘴角抽了抽,这俩不中用的!
“免礼,都起来吧。”皇帝摆摆手看着众人道,“这一路上可还顺利?”
晏君初闻言就说道:“谢父皇关心,一路上很是顺利。”
“那就好,这次定安卫的案子几次折腾,朕看着你们都瘦了,此行辛苦了。”皇帝对着自己的儿子们还是和颜悦色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