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但是,明显苏辛夷的想法太过理想,只是因为出不出兵,何人带兵,朝堂上已经闹成这般境地,可想当年他父亲出征之前,陛下是以何等心境送他离京。
苏辛夷想到这些心情也很难愉悦起来,她微微地叹口气,归根究底还是几位王爷都已经长大,陛下虽然立了储君,但是明显朝臣各为其主。
这样一滩浑水中,太子的处境自然是要步步谨慎。
“太子妃,您脸色不太好,是不是身体不舒服?”佘嬷嬷立刻担忧的问道。
苏辛夷回过神来,看着佘嬷嬷摇摇头,“嬷嬷不愧是在宫中呆过的人,消息灵通的很,若是还有其他消息,嬷嬷要尽快告知我。”
佘嬷嬷点点头,“太子妃安心,老奴自然以太子妃为先。”
苏辛夷让佘嬷嬷下去,自己坐下重新铺纸开始写奏折,她已经有种预感,陛下晕倒,太子领兵之事只怕板上钉钉。
这种时候,陛下身体不适,太子应该留守京城,但是朝中形势十分复杂,只怕会有人暗中推着太子离开京城。
苏辛夷想到这里神色一凛,这种时候太子离开,那她这个太子妃若是也跟着走了……
苏辛夷凝神看着还未写一字的折子,幽幽叹口气,最终还是把笔收起来。
她上辈子跟着佘嬷嬷学了那么多,没能用在平靖郡王府,没想到重来一回,倒是用在了宫里。
将笔搁在笔架上,她站起身离开书房。
苏辛夷知道陛下晕倒的消息,依旧做出一副什么也不知情的样子,甚至也并未让人去打听后宫事宜,只在东宫安坐等候。
但是,就算是这样,陛下晕倒的消息,还是在正午之前传到了东宫。
既然消息已经正大光明传了出来,苏辛夷就让人去元徽宫走了一趟,至少要在皇后面前表个态,免得被抓住把柄。
至于探病……
这可不是她一个能做的事情。
苏辛夷立刻下令东宫内外,不得议论此事,且封闭东宫宫门,若有进出之人,必要呈报得到许可才可放行。
苏辛夷的命令送到张鉴那边,张鉴身为东宫总管,立刻将命令传达下去。
同时心里暗暗惊奇,太子妃反应可真够快的,若是旁的大家闺秀做此事没什么意外,但是太子妃可不一样,她是在乡下长大的。
可见,这人啊,不在哪里生长,看的还是脑子与智慧。
消息传达下去,东宫立刻安静下来,之前若还有人想着太子妃得不得太子殿下信重,现在都不用想了。
这一天过得格外的漫长,苏辛夷在东宫一直等着太子,直到月上半空才把人等回来。
听到声音,她立刻起身迎出去。
廊檐之下悬挂的宫灯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将殿下的身影晃得摇曳不定。
灯光如雾落在太子的身上,清清冷冷,朦朦胧胧,整个人像是要融入这凛冽的夜色中。
“殿下。”苏辛夷满目担忧,她看得出太子这一刻的心情很不好。
以往他的神色虽然也带着几分清冷,但是眼里的神色却是温软的,但是现在他的眸子都带着寒光。
对上苏辛夷担忧的目光,晏君初上前一步,凝神望着她,满心的担忧与怒火慢慢的平息下去,握着她手,轻声说道:“没事。”
苏辛夷跟着太子进了殿中,把人都打发下去,她亲自沏了茶来,这才说道:“先喝点茶吧。”
让太子缓一缓。
太子垂袖站在窗前,仰头凝视着夜空,灯光朦胧,月色清寒,让他的面容都拢上一层厉色。
苏辛夷的声音打破了这一刻的凝滞,太子慢慢的转过身,伸手接过茶,微微抬眼看着苏辛夷,“你都知道了?”
“是。”苏辛夷点点头,犹豫一下还是关切的问道:“父皇……”
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打听陛下的身体情况,宫中规矩繁多,她自然也要谨慎一些。
晏君初便道:“父皇已经醒了。”
苏辛夷猛地松口气,脸上带着真切的笑容,“真是太好了。”
陛下可真的不能有事,陛下若是倒下不起,朝堂之上就要乱了。
两夫妻对视一眼,晏君初喝口茶,一口茶水滑过喉咙,微微有些刺痛,这才想起来因为父皇突然晕倒,他已经大半天滴水未沾了。
一杯茶下肚,太子这才说道:“父皇下令要我领兵出征。”
苏辛夷丝毫不意外,若是郑国公不能领兵,能镇住三军的只有太子。
“殿下什么时候走?”苏辛夷发现自己的声音很平静,比她预料中的平静很多。
“三日后。”
这么快?
苏辛夷一怔,但还是点点头,“我会为殿下准备好出行事宜。”说到这里她迟疑一下,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果断问出口,“殿下,需要我同行吗?”
晏君初闻言露出了今晚上第一个笑容,他伸手拂过苏辛夷的面颊,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很想与我一起出征,但是东宫离不开你,我不在京中,父皇这次忽然晕倒,我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留守。阿沅,除你之外,我谁都不信。”
苏辛夷心头一沉,果然,他们又想到一处去了。
“殿下放心。”苏辛夷沉声说道。
晏君初有点意外,他以为阿沅必然会追问为什么,但是她什么都没问就一口答应下来,这说明你什么?
这说明阿沅已经猜到了,他会要她留下。
“阿沅,你是不是早有准备?”
苏辛夷看着太子,“殿下,若是陛下没有晕倒,我请求随你出征的折子,此时应该已经送到御前。但是……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我知道,这里更需要我,我会为殿下守好东宫。”
东宫是有幕僚,有属臣,但是这些人不能进后宫,这就是短处,但是苏辛夷可以,她能进出后宫,就能知晓后宫的情况。
再有东宫属臣辅佐,东宫安稳便不会出大问题。
晏君初望着苏辛夷,什么叫心有灵犀?
他想,现在这就是心有灵犀。
原来心有灵犀是这样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无需言语,她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做什么,这一刻她与他同在。
“阿沅……”晏君初把人抱进怀中,“东宫交给你了。”
苏辛夷轻声说道:“殿下放心。”
“殿下,几位大人在明光殿求见。”张鉴的声音在珠帘外响起。
晏君初松开苏辛夷,面上的神色轻松几分,他看着她柔声说道:“你早些休息,不用等我。”
苏辛夷点头,“殿下,保重身体。”
晏君初望着苏辛夷,迟疑一下,还是低头在她的面颊上轻轻吻了一下,这才转身离开。
苏辛夷伸手捂着脸,只觉得这一刻心砰砰的跳,脸上像是着了火。
太子去明光殿议事,苏辛夷哪能睡的着,她立刻开始准备出征要用的东西。
换洗的衣裳肯定要多准备一些,外衣不用太多,到了阵前多穿铠甲,中衣与贴身的衣裳要多多益善。
除此之外,还要备足够的药。
苏辛夷写了几种日常用的药,后面又加了几种伤药,然后让人送去太医院。战场上刀枪无眼,这些都是救命用的。
她知道太医院会准备,但是她还是要单独再给殿下备一份,以备不时之需。
除此之外,还有日常用的物件,她列了单子吗,最后审视一遍做添减。
这一夜,太子没回来,苏辛夷也几乎忙到后半夜才入睡,天一亮就立刻起身。
简单地吃了早膳,继续让人给太子打包行囊,然后她把武顺叫来,对着他说道:“殿下领兵出征,我希望你能前往,替我护殿下安危,你可愿意?”
武顺愣了一下,大约是没想到太子妃会把这件事情交给他,但是回过神还是立刻点头,“属下愿意。”
苏辛夷点点头,看着他道:“之所以让你去,是因为你之前有段时间一直在殿下身边当差,所以你去的话不会因人瞩目。你记住,你最重要的任务便是保护殿下,除此之外,非重大事情不要写信回来。”
若是武顺时常写信报告殿下行踪,被人知晓,她一定会被扣上一顶监视殿下的罪名。
不要说她是太子妃,便是皇后都不能随意窥视帝踪。
武顺迟疑一下,问道:“太子妃,什么才是重大事情?”
苏辛夷哽了一下,看着武顺道:“你说呢?”
自然是生命攸关之际,这种事情她岂能随意出口,出征在即,不吉利。
武顺立刻就明白了,忙点点头,“属下知道了。”
“你去准备吧,此事不要声张,只与展桥知会一声,等你离开时也不要说去做什么,你手下的人可先交给展桥暂管。”
“是,属下遵命。”
“去吧,此行多慎重。”苏辛夷最后叮嘱一句。
武顺行礼跪安,将太子妃的话记在心中。
武顺跟着太子出征,不会引人过多的关注,毕竟他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太子手下做事,这次随行,别人也只会以为殿下把他召回去而已。
正午时分,任命太子领兵的圣旨下达,苏辛夷无法去猜测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但是她这里却接到了皇后的宣召。
来的可真够快的。
苏辛夷立刻换装前往元徽宫,一路上就能看到宫人比往日更加谨慎脚步匆匆,诺大的后宫连点声音都没有,十分的安静。
抵达元徽宫外,她从肩舆上下来,连翘立刻上前整理衣摆,然后躬身退到身后。
元徽宫守门的宫人见到她蹲身行礼,苏辛夷微微颔首大步走了进去。
绕过影壁,就看到皇后跟前的大宫女佩玉快步迎上来,“奴婢拜见太子妃。”
“不用多礼。”苏辛夷缓声开口,“母后这会儿可得空见我?”
佩玉闻言看了太子妃一眼,道:“娘娘正在等太子妃,太子妃请。”
“有劳。”苏辛夷跟着佩玉进了殿,就见皇后果然在等着她,她上前见礼,“儿媳拜见母后。”
“起来吧。”皇后看着苏辛夷淡淡的开口,“太子妃,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太子领兵的事情了?”
“是。”苏辛夷暂时还不知道皇后要做什么,回答的很是谨慎。
皇后是真的很不喜欢苏辛夷总是这么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好像什么事情都不会让她失态,她看了她一眼,这才说道:“太子出征,你可有给太子准备行囊?”
苏辛夷微微颔首,“是,昨晚我便已经准备大半,今日正在入箱,准备各物的单子也送到殿下身边一份,以供殿下查阅。”
皇后闻言面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就道:“你做得很好,本宫还担心你不太懂得这些,想要让人给你做个帮手。”
苏辛夷懂了,皇后这是想趁机往东宫塞人,还真是见缝插针,丝毫机会都不肯放过。
她立刻抢在皇后将剩下的话说出口之前说道:“多谢母后关心,只是暂时并不需要人帮忙,若是真有需要再来请母后帮忙。”
皇后剩下的话被苏辛夷这一句给噎了回去,她倒是想要强硬把人送去,但是一来太子不是自己生的,若是传出去对她并非好事。二来,想起自己不省心的儿子,皇后现在也不能与太子交恶,只得压下火气,看着苏辛夷说道:“你既然能做好,那边罢了,我也只是怕你不懂这些,别误了太子的大事。”
“母后说的是,您的心意我会转达给殿下,殿下也必然会感激母后的关心。”苏辛夷对着皇后一副真诚的样子说道。
皇后抿抿唇,看着苏辛夷又说道:“这些小事,就不用再去烦太子了。太子离京之后,你独守东宫务必要恪守本分,谨遵宫规……”
苏辛夷听着皇后长篇大论的教导,面上没有丝毫的不耐烦,一直恭敬聆听的模样,皇后看着就怪无趣,最后就把她打发走了。
等苏辛夷一走,皇后对着赵嬷嬷说道:“你看,小小年纪就滴水不漏。”
赵嬷嬷自然知道自家皇后的心结在哪里,轻声劝慰道:“娘娘,奴婢倒是觉得太子妃这样也挺好,如今襄王趁着容王殿下不在京,在陛下面前装出一副大孝子的样子,陛下身体不适,襄王摆出一副孝敬的模样,难免被陛下记在心里,这对容王殿下爱可不利。太子殿下一旦领兵出征,那么在京中剩下的几位王爷中,襄王的分量最重,娘娘这可不是好事。”
皇后听了赵嬷嬷的话脸色就沉了下来,“哼,李贵妃母子倒是打得好算盘,还想在朝臣面前立个孝子不成?”
“娘娘,为防万一啊。”赵嬷嬷忙道。
皇后想起南下的儿子,脸色更难看了,但是赵嬷嬷说的有道理,眼下自然不能让襄王得逞为重,便说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这样,你去齐贤妃与阮明妃那边走一趟,景王与吴王怎么能落于襄王之后?”
赵嬷嬷闻言立刻说道:“还是娘娘想的周到,老奴这就去。”
皇后点点头,“去吧。”
襄王想要独美,那可不成。
赵嬷嬷走后,皇后虽然不太情愿,但是想起她的话,既然觉得有道理,她就打算去陛下那边走一趟,要给陛下说说太子妃的孝心,以及对太子的心意。
至少,要让陛下的心里不要总想着襄王这个儿子,也看看他最看重的太子的太子妃是怎么表现得。
相比起来,在她心里,襄王可比苏辛夷更讨厌,如果一定要选一个倒霉的话,她肯定选襄王。
皇后特意换了一身素色宫装,带着人声势浩大的往陛下的寝殿而去。
走到半路,皇后没想到正遇上李贵妃一行,当真是狭路相逢。
不要说皇后的脸色不好看,便是李贵妃的神色都微微一变。
这可真是太不巧了。
皇后当仁不让走到李贵妃前头,侧头看着她道:“贵妃这是也要去探望陛下?”
李贵妃微微吸口气,面上一副担忧之色,微微点点头,“是啊,臣妾很是担心陛下,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皇后娘娘,娘娘也是要去探望陛下吗?”
皇后想起不能让襄王得逞,就对着李贵妃道:“本宫奉陛下之命叮嘱太子妃些许事宜,如今正要去回禀于陛下。说起来,太子妃当真是周到妥帖的人,将太子照顾的妥妥当当,想来陛下一定会满意的。”
------题外话------
今日更新送上,么么哒小可爱们,大家久等了。





太子入戏之后 279:苏淳父女专给他添堵
李贵妃那双乌黑的眼睛闪了一闪,压住心里的惊愕,她与皇后斗了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她的性子,当然不会让她得逞,似是不经意地应了一声,“皇后娘娘既然这样说,那太子妃应该是做得极好,只可惜娘娘与本宫的儿媳还遥不可期,不知道何时才能喝上一盏儿媳茶。”
太子妃再好,那也不是你名正言顺的儿媳妇,太子也不是你生的。
皇后被这句话刺了一下,但是她告诉自己李贵妃就是故意这样说来激她,她绝对不能上当。
“李贵妃,如今漳平府正是烽火即燃的时刻,满朝上下都在担忧漳平府上下安危,与之相比,几位皇子娶妻的事情便是晚上一年半载又何妨。”皇后面带不悦地开口训斥几句,然后便沉着脸先走一步前往紫宸殿。
李贵妃:……
失算了!
自从束家被贬为平民之后,皇后做事越来越小心,当真是令人烦躁。
紫宸殿中皇帝刚见完几位众臣,正沉着脸,胡思易小心翼翼地走进来,轻声说道:“陛下,皇后娘娘与贵妃娘娘求见。”
皇帝的眉头微微一皱,然后说道:“让她们回去……”说了这句,皇帝又摆摆手,“让皇后进来。”
胡思易应了一声,转身向外走去。
李贵妃不敢置信地看着胡思易,又看着皇后气定神闲进入大殿的神色,她强压下心里的怒火转身离开。
皇后想着方才李贵妃那一瞬间的失神与愤怒,就像是夏天吃了冰碗一样舒畅,真是痛快。
李贵妃可一向是陛下的心头好,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让她难受。
“臣妾拜见陛下。”皇后见到靠坐在宝座上的陛下,立刻上前行礼问安。
“起吧,皇后。”皇帝摆摆手,“来见朕有什么事情?”
皇后看着陛下的神色好了许多,还是没忍住关切地问道:“陛下,您身体可还好?臣妾实在是担忧。”
皇后这话是真心实意的啊,她娘家已经倒了,太子又不是她生的,比起做一个无实权只好看的太后,她更愿意做有实权的皇后啊。
而且,陛下虽然偏宠李贵妃,但是她这个皇后也算是做得名副其实。
皇帝对上皇后关切的目光,微微颔首,“朕只是一时气蒙了,现在无事了,皇后有心了。”
皇后闻言松口气,脸上的笑容都大了几分,“陛下乃是天子,必得上天庇佑,一定会长命百岁。”
皇帝当然不信什么长命百岁,但是他不放心太子,更想多活几年,至少要看着太子能安安稳稳地接管政务才成。
只是这些,就没必要与皇后说了。
皇后表完忠心,就说了东宫的事情,着重赞美了苏辛夷这个太子妃尽职尽责,最后再表达一下身为皇后的责任,“陛下,臣妾想问一问,这次太子前往漳平府,归期不定,您看我要不要给太子再多准备些东西,以免不时之需。”
皇帝抬眼看着皇后,半晌才摇摇头,“不用了,太子都已经是娶妻的人了,这些事情自有太子妃处置,你只管问一问太子妃便是。”
皇后就点点头,“陛下说的是,臣妾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把太子妃叫来询问一二。知道她为太子准备得很是周全,这才安心几分。”
“皇后有心了。”皇帝知道皇后做事一向周到,但是这次能这么快关心东宫那边,他还是觉得很欣慰。
皇后瞧着陛下心情不错,面上带着几分犹豫之色,轻声开口,“臣妾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陛下恩准。”
“你说说看。”皇帝这会儿心情不错,看着皇后也十分顺眼。
“臣妾是担心容王,他之前南下走得匆忙,身边也没人替他打点,臣妾这次给他准备了些东西,想让太子一起给捎过去,但是臣妾又怕耽搁太子的大事,所以这才请示陛下。”皇后说的也是真的,想起自己的儿子就恨不得抓回来踹三脚。
皇帝:……
想起容王那没心没肺的性子,当初确实走得很急,皇后在深宫之内,也没能及时为他准备行囊,当娘的关心儿子,皇帝就点点头,“东西不要太多,太子要连夜赶往漳平府,轻车简从。”
皇后大喜,“多谢陛下。”
皇帝摆摆手,皇后行礼告退。
等皇后离开之后,皇帝脸上的神色也有些微妙起来。
他还以为这次苏辛夷会闹着随着太子出征,没想到这么安静,这可真是不像她的性子。
皇帝看了一眼胡思易,似是漫不经心地问道:“东宫那边可还好?”
胡思易的脑子转得飞快,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东宫应该出什么事情吗?
他仔细想了想,东宫确实没什么事情传出来,就说道:“回陛下的话,东宫一如既往。”
皇帝:……
难道是他错看了苏辛夷?
不应该的啊。
没成亲之前,苏辛夷就处处维护太子,怎么现在太子第一次领兵出征她倒是没了动静?
胡思易看着陛下的神色,心中也一直在打鼓,听陛下的意思,东宫应该出点事情?
那应该是什么事情?
胡思易猜不到陛下的心思,也不敢开口打探,只得闭紧嘴巴。
东宫里,被皇帝念叨的苏辛夷猛地打个喷嚏,忙用帕子捂住唇,定定神,才继续做手边的事情。
“太子妃,所有的东西已经封箱上车,只等着起程。”连翘忙得一身汗,总算是忙完了。
苏辛夷点点头,“让车马房那边看着就是,另外你跟武顺知会一声,让他上点心。”
“哎,奴婢这就去。”连翘拔腿就往外走。
苏辛夷仔细想了想确实没什么事情了,这才微微松口气,按照殿下的预估,明日就要离京,该做的事情都做了,但是她却依旧心中无底。
她应该跟着去的,但是京中李贵妃与襄王也不能忽视,事情没有两全之计,她也只能留下。
一直到天都黑透了,苏辛夷也没等到太子回来,叫人去问一声才知道,陛下宣召太子,那就只能等了。
一直到戌时才听到有动静,她立刻迎了出去,果然看到太子踏着夜色快步回来。
晏君初瞧着苏辛夷迎出来的身影,脚步微微加快,“怎么了这是?”
苏辛夷摇摇头,“没事,只是在等殿下。”
晏君初牵着苏辛夷的手进了殿,“担心我什么?临行之前,我总是要跟我的太子妃辞别的。”
苏辛夷听出太子的微微戏谑之意,立刻转开话题,“殿下明早什么时候出发?”
“卯初。”
那么早?
苏辛夷立刻说道:“殿下今晚还是早些歇息,满打满算也睡不了几个时辰了。”
扬声让人给太子备水,她立刻去了内殿去了太子更换的寝衣,然后把人推进了净室。
太子伸手抓住苏辛夷的手,“阿沅……”
苏辛夷心口一跳,脸色慢慢地蒙上一层红色,但是微微犹豫之后,还是随着太子一起进去了。
此次分别不知多久,她不想拂了他的心意。
连翘带着宫人守在外头,隐隐听到净室传来的声响,她面无表情似是未听到一般,等到净室那边声音渐歇,她这才带着人进去轻手轻脚的收拾,收拾妥当又带着人默不作声地离开。
1...131132133134135...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