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想到这里,苏辛夷一怔,或许李贵妃去过了,可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才不得不对皇后低头。
很快,这个猜测就被证实了。
朱蝉衣跟屠静嘉一起来了,苏辛夷让人送上茶,笑着说道:“难得你们二人一起过来。”
朱蝉衣是个爽快性子,直接开口说道:“这不是遇到好事,来给太子妃报个喜。”
苏辛夷立刻做出洗耳恭听的架势,“你说。”
屠静嘉在一旁看着觉得好笑,总觉得太子妃跟容王妃相处的时候,整个人都会轻松很多。
“李太师把李二爷一家逐出家门了。”
苏辛夷“啧”了一声,道:“不是说让李大夫人出来顶罪吗?”
“是啊,但是不知道有发生了什么事情,李二老爷一家就在今早全家搬出了太师府。”朱蝉衣满脸好奇,“我已经让人去打听了,还没消息送回来。”
苏辛夷思量着没说话。
屠静嘉看了苏辛夷跟朱蝉衣一眼,慢慢的开口说道:“我倒是得了一个消息,李大夫人好像是手里捏着什么东西,逼得李太师不得不变了主意。”
“什么东西能让李太师让步?李纪那点暗账全都被掀出来了,还有什么是李太师忌惮的?”朱蝉衣想不通,她知道屠静嘉是文官世家,有些消息确实比她们灵通。
苏辛夷也看着屠静嘉,“能让李太师忌惮的,肯定是与李太师切身相关的东西,不然的话,应该不至于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毕竟,让李大夫人顶罪,是所有的办法中对李家伤害最小的。
屠静嘉轻咳一声,这才开口说道:“具体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听说好像跟当年夺位有些关系。”
苏辛夷跟朱蝉衣对视一眼,俩人都有些意外,那得是很多年的事情了,李大夫人手中怎么会有这些东西?
苏辛夷立刻就想到了李纪,李太师最疼爱重视的就是这个儿子,说不定就跟这个长子透露过什么,然后李纪又跟自己的妻子提过。
李纪可是深得李太师真传,若不是他在盐政的位置上仗着李贵妃太过舒服自大,也不会让人抓了把柄。
所以,李纪这么狡猾的人,被流放之前,肯定是也会为自己的孩子考虑,说不定这就是李纪交给李大夫人的保命之策。
苏辛夷只是这么想,没有证据,也就没有对朱蝉衣跟屠静嘉提起,只道:“既然是这样,咱们只等着看结果就是,应该也不会拖太久。”
屠静嘉点点头,又开口说道:“李家的事情可大可小,全看陛下怎么处置。”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李家现在的处境就很微妙。
李太师与益王谋划李纪回京,但是计谋被戳破,也就是未遂。李大夫人逼着李清漪嫁人,这也是李家的内务,若是陛下看在李太师三朝元老的颜面上,睁只眼闭只眼,李家这一劫就躲了过去。
但是,陛下还未表态,所以李家那边李大夫人知道自己要顶罪,一旦她也犯了事成了罪人,她的孩子就彻底不能翻身了。
李大夫人怕是为了孩子,这才拼死一搏。
“李贵妃风光多年,李太师三朝元老,李家在京城曾经也是风光不可一世,虽然说李太师门生故旧不少,但是遇到事情真的愿意站出来的未必有几个。只说李家出事后,敢在陛下面前为李家求情的屈指可数。”朱蝉衣开口说道,“李大夫人的所作所为确实不怎么好,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李太师治家不清,若不是他默许,李大夫人又怎么会越来越过分,事到如今,都是他们咎由自取罢了。”
“这话有几分道理,李二老爷一家此时出了太师府未必是一件坏事。”屠静嘉思量着说道。
李家这艘大船已经注定会沉没,如今只是看沉没到何种地步。
李二老爷一家是苦主,现在又被李太师逐出家门,大家肯定更倾向于可怜李二老爷一家。
人心所向,又着实可怜,那么就能在这一场危机中有更大的希望保全。
苏辛夷觉得李二老爷也是个聪明人。
“管他好事坏事,与咱们归根结底也没多大的干系,只是看个热闹罢了。”朱蝉衣摆摆手,“倒是襄王妃那边出了点事情,你还不知道吧。”
尤香薷啊。
“出什么事情了?这个年关她一直很安静,便是伏云那边出了事,也没见她跳出来落井下石,这一点倒是挺让人意外的。”苏辛夷说到这里一顿,看着二人问道:“说起来伏云现在在襄王府还是去了刑部?”
“还在襄王府。”屠静嘉接了一句,说完看着太子妃,“不过,我听说李贵妃似乎想要让襄王将伏云交出去。”
“交出去?”
“是啊,伏云涉嫌与益王勾结,那日我进宫给母妃请安,无意中听到玉照宫那边的宫人私下里提及此事,想来应该是贵妃娘娘跟襄王有了争执,被宫人听了去。”
朱蝉衣冷笑一声,“一个伏云,襄王算是一脚踏进泥潭拔不出来了,我实在是也想不明白,伏云到底有什么手段,能让襄王这么护着她,只凭一个救命之恩?”
屠静嘉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大概襄王是真的喜欢伏云吧,喜欢一个人总是想要护着的。”
“喜欢?”朱蝉衣不以为然,“喜欢对了人那是比翼双飞,这要是喜欢错了,以襄王这样的身份那可是不得了,落汤凤凰不如鸡啊。”
屠静嘉就被逗笑了,点点头附和,“这话说的是,就是不知道襄王最后怎么选择了。”
苏辛夷听着也觉得有点意思,李贵妃让襄王把伏云交出去是想要让儿子趁机脱身,说不定还能立个功,尽量减轻陛下对此事不好的观感。
但是襄王显然爱情为上。
所以,在这样的局势下,尤香薷这样的性子居然安静如鸡,这就耐人寻味了。
她可不是一个服输的人。
(本章完)
太子入戏之后 455:新世界的大门对她敞开
难得这样热闹,苏辛夷留了二人在东宫用午膳,前头太子听说后,让人夹了菜送来,自己没露面打扰她们。
屠静嘉很羡慕朱蝉衣与太子妃这样的友情,她一向是个正经闺秀,照着母亲的教导规规矩矩长大,从小到大从没做过出格的事情,因为远离是非,所以连个特别亲近的朋友都没有。
她从没有羡慕过什么,但是现在隐隐有点羡慕了。
当初太子妃一人一枪把秦国公府挑了,三哥定下三嫂的时候,她唯一担心的是若是三哥以后对三嫂不好,不知道他们家大门能不能抗住太子妃一枪。
但是自己嫁进了皇室,跟太子妃相处久了,这才发现,外面传言与她本人相差很大,她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也很为别人着想的人,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太子妃做事比一般人干脆利落直爽,有话就说,有事就做。
她习惯做事处处周全,为自己留余地给别人留余地,所以难免心累,不知不觉的,她觉得自己现在做事也有了几分太子妃跟容王妃的脾性。
想起上回与母亲见面,母亲便说她似乎有些不同了,不过母亲没说不好,她觉得大概其实母亲也能察觉到什么,但是没阻止自己。
所以,今日她就顺着心意接受了容王妃的邀请一起来了东宫,果然很开心。
说着说着难免又说起选秀的事情,朱蝉衣先开口,“这种事情咱们又做不了主,就听父皇与母后的旨意就是。”
若是皇帝要给儿子选侧妃,她们这一群儿媳妇谁敢说个不字?
屠静嘉显然也不觉得应该反对,只是有些担心一件事情,她想了想还是觉得直接说出来好,就道:“就是不知道挑选侧妃的时候,会选哪家的闺秀。”
若是身份比她们这些王妃低的,那就好说,翻不起大浪。
这要是选个身份比她们高的,那就难办了。
朱蝉衣就看向辛夷。
辛夷一摊手,“这种事情我也不能预料,不过父皇与母后对我们这些儿媳一向满意,应该不会为难我们的。”
苏辛夷可不敢说,殿下已经决定不会让秀女进东宫,殿下能做到,这容王跟景王未必愿意,她要是这样说了,只怕朱蝉衣跟屠静嘉心里难过。
但是,也不是不能提点一点,她思量着慢慢开口,“夫妻之间感情和睦,几位王爷也未必有心往府里添人。像是吴王府跟襄王府那般,都是因为府里不太平,所以才会添了人,如你们这般夫妻和顺的,倒不如与你们跟王爷商议一下,眼下京中形势不平,自然是安稳为上。”
苏辛夷能提点的就这么多了,再多她也不好多言。
屠静嘉明白得很快,看了太子妃一眼,思量着,莫不是东宫不会添人了?若是这样就真的太好了。
她与景王成亲后倒是一切顺遂,但是要说夫妻感情真的有多好,她也不敢保证,但是,太子妃说要试一试,琢磨着回头试一试与自家王爷提一提。
屠静嘉还在思量,那边朱蝉衣就直接说道:“太子妃这话说得对,现在情况确实不是很稳当,我与王爷说一声,能不进人就先不进了,谁知道进来的人省不省心,有没有别的小心思平添麻烦。”
屠静嘉有点惊讶地看着朱蝉衣,她说她与王爷说一声,这就是她能做主?
容王那样的性子满京城谁不知道,被皇后娘娘与陛下纵容得很是骄横跋扈,但是现在这样的大事,她说跟王爷说一声。
屠静嘉第一次怀疑同样是给人做王妃,为什么她就没这样的底气?
而太子妃这样提点她们,换个角度讲,太子妃也是有把握的。
所以,她一个京城声誉品行上佳的闺秀,照理说嫁人后应该是她过得最为舒心才是,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屠静嘉第一次有了怀疑自己人生的架势,所以是她哪里做得不够好?
东宫的消息她没有打听过,但是也知道外头传太子殿下对这门亲事不很满意,当初赐婚时殿下是反对的,但是这与她见到的不一样。
至少,她见到的太子妃在东宫独掌大权,开心顺遂。
至于容王妃,那外头的传言就多了,反正就说洞房花烛容王就被容王妃打了一顿,真假不知,反正空穴来风必有其因。
所以,是她对景王太过体谅跟顺从?
屠静嘉想到这里整个人都不好了。
从东宫告辞回府,屠静嘉实在是忍不住了,她问朱蝉衣,“蝉衣,你回去就真的直接跟容王那样说?他会同意吗?”
朱蝉衣听了屠静嘉的话笑着说道:“为什么不同意,我这是为他好。再说,不同意那也得先与我过过招再说。”
屠静嘉沉默了,朱蝉衣与容王是以武论高下,她是不会功夫的,难道要她与景王比诗文?
罢了,罢了,她们的路她是走不通的。
瞧着屠静嘉一脸郁闷的样子,朱蝉衣就来了兴趣,看着她问道:“你不知道怎么跟六哥说?”
屠静嘉也顾不上不好意思了,难得脸红的点点头,好在车厢里只有她们两个人,她还是压低声音说道:“我不知如何开口,纳侧妃本也是应该的事情,我要是阻止,会不会让人觉得善妒?七出之条不可犯。而且,我也不知如何才能开口。”
朱蝉衣愣了一下,下意识地问道:“平日你与六哥不谈外头的事情吗?”
屠静嘉摇摇头,“内外有别。”
朱蝉衣看着屠静嘉,深吸一口气,道:“你要是不问外头的事情,你怎么知道你的丈夫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或者说你便是掌管府里的中馈,也得多少知道外头的事儿吧。”
“我有陪房,自然会去做这些。”
朱蝉衣这一刻忽然之间就明白文武的区别了,武官家没这么多规矩,大体上的过去就成。
但是像是屠家这样的书香门第,对这些就教导得很是严厉。
她神色复杂地看着屠静嘉,“这做女儿跟做人媳妇不一样啊,做女儿你要规矩,是因为你上头有母亲管着,但是嫁过来就是王府的女主人,贤妃娘娘在宫里又不会对你约束过多,你还不是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这怎么成?这不是乱了规矩吗?”
“你可真是个榆木疙瘩,我真恨不得手里有把刀给你劈开理一理。”朱蝉衣说着自己也笑了,也是,若不是屠静嘉这么守规矩,说不定自己跟她也做不了朋友。
就是这个朋友有点乖顺的太呆了,挺可爱的。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嫁了人就是要过得开心,我祖父说了,夫妻之间也讲究个势均力敌,你弱他就强,你要是现在退一步,有了一个侧妃,后面就会有无数个。你说你闹不闹心?反正我挺闹心。”
屠静嘉自然也不想的,“那我应该怎么做?”
“就跟六哥说你不想啊。”
屠静嘉摇摇头,“这规矩上站不住脚。”
“你傻啊,夫妻之间讲什么规矩,他跟你讲规矩,你跟他讲感情,他跟你讲感情,你跟他讲规矩,实在是两个都讲不通,你还不能耍耍性子闹一闹?换做我打一顿就好了,你的话不行,那总得让人知道你是有脾气的,你个木头人没脾气,这不是明摆着好欺负吗?”
“还能这样吗?”屠静嘉真是开了眼界,没人教过还能这样做夫妻。
新世界的大门正在向她打开。
这……这不是不对的吗?
“为什么不能?”朱蝉衣看着屠静嘉笑,“我知道,你们书香门第讲究三从四德嘛,可是你看那些风光的高门夫人哪一个过得很舒心的,家里的妾室一窝一窝的,这就是从来的。”
屠静嘉:……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她爹娘感情很好,但是爹爹也有几房妾室。
但是又好像不对,她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反驳。
“像咱们给人做王妃的其实更不容易,官员纳妾,妾室只是妾,当家夫人捏住把柄就能处置,但是侧妃可不一样啊,这可是有名有姓上皇家玉牒的,你这个王妃真要遇上个难缠的,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儿,打不得骂不得,看着碍眼又没办法。”
“能拦就拦住,拦不住那也想法进门的是你自己想要的人。”
“事情总是有办法的,但是你一味顺从是不对的。”
屠静嘉带着一脑门的话回了王府,把人都打发下去,自己静静地理一理思绪。
对不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是想过太子妃跟容王妃那样舒心的生活,还是想要像现在这样过下去。
她的心底深处,那股羡慕之意压都压不住,她也想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过日子,不想有人进门来让她不舒心。
朱蝉衣说了,能拦得住就拦,拦不住就挑个自己喜欢的进门。
也许她应该试一试。
她想试一试。
苏辛夷可不知道朱蝉衣给屠静嘉说了这么一番话,如果知道的话,也只会给她鼓掌。
朱蝉衣能说这些话,但是苏辛夷不能。
因为苏朝颜现在是屠家的儿媳妇,她这里要是把屠静嘉教坏了,回头屠夫人还不得给她记一笔,牵连了三姐就不好了。
三人聚后的第二天,苏辛夷去元徽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这里忙得很,年下每日请见的诰命夫人也不少,得了空喘口气,这才见了苏辛夷。
哪知道还没说几句话,李贵妃就冲了进来。
苏辛夷眉心一蹙,李贵妃还以为是皇后的托词不见她,没想到苏辛夷真的在这里,一时也愣了一下。
皇后的脸色却沉了下来,“李贵妃,硬闯元徽宫,你这是何意?可把本宫这个皇后放在眼里?”
李贵妃被皇后斥责,猛地回过神来,当着苏辛夷的面,她实在是不想把话说出来,但是皇后如今避着她,今日硬闯也是没办法了,只得咬着牙开口说道:“皇后娘娘,臣妾只来请您高抬贵手,李家的事情不要再插手了,李二夫人的事情,臣妾自会给她一个公道。”
苏辛夷垂眸,李二夫人一家不是已经出了太师府,李贵妃怎么还在闹?
皇后看着李贵妃,“这件事情李二夫人闹到本宫面前,本宫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但是本宫也与你说清楚了,当日陛下也在,这件事情已上达天听,便是本宫也已经不能随意处置,你只管等着陛下的旨意便是。”
“皇后娘娘,你我心知肚明,这件事情你并不是不能撒手……”
“李贵妃!”皇后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如果你不信,直管去紫宸殿面见陛下,来本宫的元徽宫一而再再而三的闹,真的当本宫不能处置你吗?”
李贵妃神色一僵,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半晌沉着脸走了。
苏辛夷瞧着这一幕,心中不免也有思量。
皇后看着苏辛夷道:“李家的事情很快就会有旨意,这件事情你不用费心。不过,李家二房怕是难免受牵连,容王跟我说了,李二爷那边多少会照顾一些。”
苏辛夷微微颔首,“母后说的是,这些我都听您的。”
皇后面色缓了缓,“说起来也还是因为的缘故,不然这次的事情也不能这么顺利,不过此事不要声张,若是被李贵妃知晓难免对你不利。”
“多谢母后看顾。”苏辛夷自然是不怕李贵妃的,但是有皇后肯护着她,她当然省心省力。
皇后看着辛夷神色认真的说道:“上元节前应该会有变动,上元节那日宫中会有宴会,依我的意思你不要来了,李家那时肯定已经被处置。”
说到这里,皇后叹口气,“有件事情我还得跟你知会一声,你也好心中有个准备。”
苏辛夷隐隐猜中皇后要说什么了,往年的上元节宫中也会有宴会,但是今年的宴会皇后着重提出来,怕是不一般。
这个时候还要举办大宴,应该跟选秀有关了。
果然,苏辛夷听着皇后道:“开了年就要选秀,上元节宫宴便是要提前看选,那日诸位官夫人会带着各家的女儿进宫,你有孕在身,且人多眼杂,我想着你还是图个清净,在东宫自在些。”
(本章完)
太子入戏之后 456:毁容
苏辛夷从这段话中得到一个重要消息,能提前在上元节宫宴上出来亮相的,肯定不是寻常的人家,这些人家的女儿,要么进后宫,要么就要入各家王府了。
皇后不让她在上元节宫宴露面的确是个好意,因为那日她都能想到多少人盯着东宫了。
既然皇后娘娘愿意替她挡一挡,苏辛夷当然不会不感恩,就立刻说道:“儿媳多谢母后,有您这句话我就安心了。”
皇后看着苏辛夷还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开口,“你也回去吧,月份越来越大,以后每月初一十五过来,其他的日子就不用奔波了。”
苏辛夷笑着应了,她能想到选秀过后,后宫里应该也会进新人,确实挺热闹的,她一个太子妃还是避着些好。
等苏辛夷走了,赵嬷嬷这才轻声说道:“娘娘,您之前不是想要提醒太子妃一句,怎么没说呢?”
皇后抬眼看着赵嬷嬷,“是想要提一句,但是你看太子妃丝毫没有沉不住气的样子,我觉得她心中肯定有主意了,既然已经有了准备,我说与不说就没关系了。再说,东宫的事情,还是让太子夫妻自己处置,这次选秀太子妃都处理不好,以后她可怎么办?”
赵嬷嬷就道:“娘娘说的也有道理,老奴只是怕太子妃因为此事跟太子殿下闹起来,传出去未免对太子妃不好。”
皇后轻笑一声,“嬷嬷,你想想太子妃嫁进来之后,可曾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人人都说太子妃性子彪悍,做事莽撞,可你看到的是这样的人吗?”
赵嬷嬷摇头,还真不是。
“倒是老奴想差了。”赵嬷嬷也笑,“娘娘这样说,老奴实在是想不明白,太子妃在外的名声怎么就闹成这样的。”
“有些人天生便是聪明人,于外锋芒毕露,于内周到妥帖,太子妃若不是嫁进东宫,她那彪悍的名声大概会一直持续下去。”皇后说着也笑了,“还是陛下厉害,给太子挑了一门好亲事。”
赵嬷嬷觉得娘娘这话很对,当初选太子妃的人选定下来,多少人哗然,都不敢置信。
如今再回头看看,那些等着看东宫热闹的人,现在全都闭了嘴。
“那这次陛下会给东宫添人吗?”赵嬷嬷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的心思她可不敢猜。
皇后凝神看着殿外,半晌才摇摇头,“大概不会的。”
“为什么?”赵嬷嬷不解,照理说给东宫选良娣也是应该的。
皇后轻笑一声,为什么?
陛下当初选了苏辛夷做太子妃,以她当时的名声跟做的那些事情,骨子里是个什么性子,陛下心里比谁都清楚。
若是苏辛夷与太子感情不好也就罢了,偏偏看上去不搭的两个人,成了亲之后反常的相处不错,现在苏辛夷有了身孕,眼瞅着就要生下陛下的皇长孙,这个关口,陛下大概不会给苏辛夷添堵。
便是真的想要给太子添人,也会过个几年。
就算是看在当年苏四爷的情分上,陛下也会等苏辛夷的长子大一些,等她在东宫彻底站稳脚跟再让东宫添人。
只是这些话,皇后便是对着赵嬷嬷都不会说的,她只道:“且看太子怎么办吧。”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太子要不要人。
若是太子张口要,陛下肯定也会给的。
上元节宴会的事情消息传出了宫,顿时压下了有关益王的事情,家里有适龄女儿且官职足够的人家,已经开始准备宫宴的事宜,自然顾不上看益王的笑话。
也就是这个时候,晏君初抛出了许玉容的供词,还将明慧师太与益王的关系公布于众,许玉容的供词中就有当初借用扶乩谋算晏琼思一事,京城上下哗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