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苏辛夷挂念着孩子,看过了新娘子就起身告辞,苏京墨拦着她道:“你这么着急做什么,难得见一面。”
苏京墨生完孩子后微微胖了一点,瞧着苏辛夷出了月子这身材就跟生之前没差多少,不免有些小心酸。
苏朝颜跟苏兰茜在一旁笑,苏辛夷只好跟着苏京墨几个去了花厅说了一会儿体己话,又去跟太夫人与老太爷辞别,这才回了东宫。
这一出就是一天,她跟儿子还是第一次分开这么久,等见到孩子,小家伙一双黑漆漆的眼睛盯着她,咿咿呀呀的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皇长孙乖得很,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太子殿下过来看时,小殿下正睡得香呢。”佘嬷嬷笑眯眯地开口说道。
苏辛夷微微松口气,坐在一旁逗着儿子玩,顺便问问东宫的事务。
佘嬷嬷在一旁回话,说的是东宫这顿日子的人情往来,苏辛夷边听边点头,听着佘嬷嬷说到裴侧妃摔了一跤时,抬起头问道:“摔了一跤?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今日的事儿,皇后娘娘知道后,传了太医过去看看,虽然见了红,还在孩子保住了。”
苏辛夷就问道:“好端端的怎么会摔了一跤?”
“吴王府那边传出来的消息是,裴侧妃自己不小心摔的,不过听说吴王跟吴王妃后来吵了一架。”说到这里佘嬷嬷微微一顿,轻咳一声这才接着道:“之前明妃娘娘不是让自己身边的徐嬷嬷去吴王府管事吗?据说徐嬷嬷查出来裴侧妃摔跤的地方抹了一层明油。”
苏辛夷不知道说什么好,佘嬷嬷只说查出来有一层明油,但是没说结果,只能是查不到抹油的人,就算是大家猜测是季蕴干的,但是没有人证物证,谁又敢轻易给人定罪。
瞧着太子妃沉默的神色,佘嬷嬷缓声说道:“太子妃,就算是没有证据,但是武安侯夫人可不是吃亏的人。”
佘嬷嬷这话倒是说得对,苏辛夷就道:“吴王府的事情自然有明妃做主,我只是觉得对一个胎儿下手未免太损阴德。”
佘嬷嬷心想太子妃还是太心善,不管是后宫还是勋贵官宦,这样的事情可不少,只不过是齐国公府没这样的事情,府中嫡子庶子一样教养罢了。
“不是人人都有太子妃的善心。”佘嬷嬷道。
苏辛夷叹气,“裴侧妃那边皇后娘娘怎么做的?”
“让人送了赏赐以安抚。”佘嬷嬷道,“太子妃,您是怎么想的?”
苏辛夷不喜武安侯府的人,从裴念薇到尤香薷一个比一个会给人添堵,但是她与裴惠然没什么冲突,何况她是太子妃,皇后娘娘做了表率,她自然不能失礼。
“嬷嬷去库房选一些养身的药材送去。”想到这里一顿,“去太医院请个太医跟着,把东西当着人验一验,免得被人动手脚。”
佘嬷嬷并不赞同送补品,但是让太医跟着倒是个好主意,就一口答应下来。
佘嬷嬷开库房拿了东西去吴王府,苏辛夷思量着只怕吴王府以后更热闹了。季蕴这么折腾下去,这个王妃也就做到头了。
佘嬷嬷去的快,回来的也快。
“裴侧妃看上去情况不太好,一张脸白的像纸一样。”
苏辛夷正哄着孩子睡觉,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压低声说道:“摔了这么一跤,肯定伤了元气,希望能平安度过去。吴王府那边情形如何?”
“明妃娘娘这次发了怒,求了皇后娘娘,将往府里服侍的人里里外外都换了一遍。”
苏辛夷很吃惊,“真的?”
“是,便是吴王妃身边的人也全都换了,听说吴王妃闹了一场,被明妃娘娘派去的人直接关回了正院。”
想到这里,苏辛夷忽然问道:“吴王府里不是还有个怀孕的妾室?我记得也快生了吧?”
“太子妃记性真好,是,九月里生,也没多久了,周侍妾也是当初明妃娘娘赏下来的,老奴今儿个过去时正好瞧了一眼,挺着个大肚子人却干瘦干瘦的。”
苏辛夷嗤笑一声,“那还是吴王太过纵容吴王妃,这次的事情吴王是怎么说的?”
苏辛夷也不是很明白吴王到底怎么想的,季蕴这么能折腾,他居然还能忍得下,如此说吴王待季蕴算得上是真心喜欢了。
希望年前能完结,想要过个好年,哈哈哈,多谢小可爱们支持,么么哒。
(本章完)
太子入戏之后 469:事在人为
佘嬷嬷摇摇头,“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出来。”
苏辛夷轻笑一声,“咱们这位吴王殿下真是痴情种。”
听得出太子妃言语中的讥讽,佘嬷嬷也跟着叹道:“吴王夫的事情您知道就行了,有皇后娘娘,有阮明妃在,只等着消息吧。”
苏辛夷点头,“是啊,除了等咱们确实不能做什么。”
容易授人把柄的事情,苏辛夷不会做的。
佘嬷嬷心里松口气,她知道太子妃这个人向来是路见不平的性子,这次能压下不管,还真的多亏吴王妃与太子妃不睦,不然太子妃岂能袖手不理。
入夏之后,一日比一日热起来,苏辛夷身上的衣裳也换成了轻薄的夏衫,晏恒倒是个让人省心的性子,吃了睡,睡了吃,很少有闹腾人的时候。
晏君初每日回来都要逗儿子,爷俩笑起来嘴角的弧度都是一样的,苏辛夷在一旁看着就总觉得做梦一样。
眨眼间进了八月底,正是暑热逐渐消退时,穆邢回京了。
苏辛夷正坐在榻边上拦着学翻身的儿子,这小子即将满三个月了,就今儿个早上忽然就翻了个身,把满屋子的人都吓了一跳。
佘嬷嬷更是笑得嘴巴都合不上,“皇长孙真是像极了太子妃,太子妃一身功夫好,连带着皇长孙的小身板也好,没见哪家的孩子不足三月就能翻身的。”
苏辛夷汗颜,在一旁说道:“没几日就满三个月了,早几日也没什么稀奇的。”
佘嬷嬷却不这么想,这么小的孩子,早一日那都是不得了的大事。
晏恒又翻了个身仰躺着,看着满屋子的人笑,那双大眼睛眨啊眨,显然不知道大人在笑什么。
苏辛夷瞧着心都软了,把儿子抱了起来,正想带着他去院子里散散,翠雀快步走了进来。
苏辛夷抬眼看着她,问道:“急匆匆的,什么事情?”
“太子妃,穆邢穆大人回京了,正在前面面见太子殿下,张总管过来传信,穆大人要来给您问安。”
苏辛夷一怔,穆邢回来了,随即一喜,是不是朵甘那边的事情有眉目了?
“让他来。”苏辛夷立刻说道。
她琢磨着这会儿穆邢还在跟殿下回话,她正好先去更衣稍微收拾下,因为带孩子不怎么出门,就穿得舒服些,但是见人是不行的。
苏辛夷让奶娘照管着孩子,进了内殿更衣,连翘带着宫人立刻跟进去服侍。
更衣出来,苏辛夷直接去了正殿,穆邢已经在等着了。
“属下拜见太子妃。”
苏辛夷坐下后,打量着穆邢,第一感觉瘦了。
“起来吧,坐下说话。”苏辛夷笑着说道,“这一趟差使很辛苦吧,你回京就直接来了东宫?”
穆邢摇摇头,“先去了吏部交差。”
苏辛夷就松口气,穆邢这性子与一般人不太一样,没想到这进入官场后倒是变得像模像样了,“朵甘那边查到了什么?你这一路可还顺利?”
穆邢坐下后,瞧着太子妃气色很好,这才开口说道:“还没恭贺太子妃生下皇长孙。”
苏辛夷瞧了穆邢一眼,“哟,我们穆大人当了官之后就是不一样了,这都会打官腔了。”
穆邢:……
就知道跟她不能说正经话。
瞧着穆邢板起的脸,苏辛夷笑了起来。
穆邢听着太子妃的笑声,无可奈何地也跟着一笑。
“这一次去朵甘,确实查到了一些当初益王贩卖官粮的事情,只是粮食流入朵甘之后,就像是石沉大海,想要再查到具体到了哪里就很难。”
苏辛夷听着这话微微颔首,“这是能想到的事情,朵甘毕竟不是南齐的地界,到了别国想要做点什么确实很难。但是你到现在才回来,肯定是继续往下查了。”
穆邢嘴角勾了勾,“那是自然。”
苏辛夷就知道穆邢的性子可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不然怎么能做善于潜伏刺杀的刺客,“后来你查到了什么?”
穆邢犹豫一下,然后抬起头看着苏辛夷,“粮食最终落到谁手里我不敢确定,但是却有迹象查到有些粮食去了鞑靼的部落。”
苏辛夷面色微沉,思量着说道:“今年鞑靼没有大规模犯境,至于边关几个卫所有小规模的摩擦,是不是跟这些粮食有关系?”
“我也不敢妄言,但是鞑靼诸部可不是绵羊,即便是有了粮食也不会真的安分守己,所以我顺着查到的路线从朵甘穿过吐蕃各部又经过玉西三部绕路到了瓦剌,最后从鞑靼回国。”
苏辛夷惊愕不已,半年的功夫,穆邢居然去了那么多地方,这一路的辛苦可想而知,难怪瘦成这个样子。
瞧着太子妃面上的惊愕,穆邢轻咳一声,从怀里掏出一张牛皮,“这是我一路走来的行程,全都画在了牛皮上。”
苏辛夷瞧着那卷牛皮的边沿都微微卷了边,可见是穆邢时常拿出来用的,穆邢之前在商队的时候,她就让他到一处把舆图补充完整,这次他前往朵甘,自己并未提这件事情,没想到他却主动做了。
连翘上前接过牛皮舆图,转身送到太子妃手上。
苏辛夷伸手打开,草原诸部喜欢用牛皮画图,是因为经久耐用善于保存,这一习惯后来被边关卫所学了去,渐渐地在南齐也就传开。
尤其是行军打仗,用纸做的舆图行军途中容易损坏,但是牛皮就不一样了。
此时,苏辛夷手中的舆图更是不同,她能看得出这舆图有些地方画得很是匆忙,有些地方字迹潦草,显然是路程中匆忙落笔。
“这是原稿?”
穆邢点头,看着苏辛夷补了一句,“陛下与兵部那边都交了一份。”说到这里一顿,他笑着又开口,“这一张是我路上所绘,其余的是回来誊抄的。”
苏辛夷长长的缓口气,“这件事情不要对外说,被人听了去对你不是好事。”
穆邢又不傻,看着苏辛夷又道:“今年草原上的收成还不错,估摸着过冬问题不大,但是到了明年春就不好说了。”说到这里顿了顿,抬头看着苏辛夷,“鞑靼内部不平,这两年内耗严重,其中有几个部落被吞并,等到明年春天,若是鞑靼能将各部一统,这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苏辛夷心情有些沉重,然后看着穆邢说道:“那批粮食最后就到了鞑靼?”
“没有具体证据,当初运粮的商队在草原上遇到了狼群。”
苏辛夷:……
第一个念头就是杀人灭口,她与穆邢对视一眼。
穆邢该说的都说了,就站起身来,看着苏辛夷说道:“太子妃还是早做准备,属下也该回卫所交差了。”
苏辛夷看着穆邢,“你呢,有什么打算?”
穆邢脚步一顿,回头看了苏辛夷一眼,随即无所谓地笑了笑,“那得看陛下的旨意与指挥使的安排。”
苏辛夷听着这么官方的回答又气又笑,肯定是曾梁交给他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能在官场好好地混下去,这的确是需要学的东西。
“那你去吧,好好养一养。”
穆邢笑着走了。
苏辛夷将舆图拿去书房铺在桌上仔细查看,穆邢是个很认真仔细的人,他画的舆图十分仔细,只要是经过的地方,不要说一条小河,便是一道岔路口都会标得清清楚楚。
上面还有做过标记的地方,下面有小字标注,可能是商队经过之地。
“穆邢交上来的?”
苏辛夷看得太投入,猛不丁地听到殿下的声音唬了一跳,抬起头看人,“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吓得她小心脏怦怦跳。
晏君初失笑,“你这太认真了,往常我一靠近书房,你就知道了。”
苏辛夷脸一热,拉着殿下站在身边,指着舆图轻声说道:“这是穆邢亲手画的第一份舆图,正好咱们仔细看看,这上面有很多地方咱们原来的舆图上都没有。”
晏君初点点头,转身从架子上将原本的舆图拿出来,两张舆图一对比,就能发现不同。
两人的指尖不约而同的落在了玉西三部的地界上,苏辛夷一愣,随即抬头去看殿下。
晏君初也没想到,对上辛夷的目光不由一笑,“阿沅与我真是心意相通啊。”
苏辛夷的脸一下子红了,正要收手,却被殿下握住了指尖。
“你也在担心玉西三部与朵甘还有鞑靼联手?”晏君初轻轻捏着辛夷的指尖问道。
苏辛夷略有些不自在,轻咳一声,定定神,又抽回了自己的手指,这才开口说道:“是啊,说起来玉西三部与南齐的关系一向是不太分明,但是与朵甘还有鞑靼也并不亲近,这次能让朵甘借道前往鞑靼,实在是令人担心。”
晏君初微微颔首,“这个顾虑确实有道理,我准备与父皇回禀一声,派人去玉西三部走一趟。”
苏辛夷觉得殿下这个决定很好,轻声说道:“那可要当心,万一玉西三部与鞑靼还有吐蕃联盟,咱们的人去了就有危险。”
俩人边看舆图边商议,益王虽然到了,但是他留下的隐患还不少,想要彻底消除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就比如那些粮食带来的后果。
“曲先部与南齐一向交好,先派人去那里走一趟试探一下。”晏君初道。
“那玉西其他两部与咱们关系不好吗?”
“不能说不好但是也说不上好,自然是谁给的利益大,他们就倒向谁。这些部落素来如此,没什么诚信可言。”晏君初淡淡的说道,显然对此十分厌恶。
除非是南齐有足够的兵力彻底打服他们,不然,这样的情形会一直持续下去。
但是眼下南齐的国力,想要收服难度很大。
国库中的存银是有限的,而且南齐这两年也不算是很太平,南边水灾北边旱灾,朝廷要赈灾要安置流民,要复垦土地,每一项都要花银子。
她也是做了太子妃之后,才知道治理一个国家会有这么多花钱的地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每这个时候,殿下总是要与户部尚书议事到半夜,想法子筹钱。
苏辛夷看着殿下轻声说道:“如果边关能自筹就好了。”
晏君初听到这话一愣,“自筹?”
苏辛夷叹气,“就像是当初咱们组建商队,最初的目的一是为了打探鞑靼的消息,第二点不就是为了能点钱吗?当初商队远游回来,确实赚了不少钱吧?”
晏君初闻言沉思。
苏辛夷思量着又说道:“你说如果咱们许边关卫所自组商队怎么样?”
“不行,若是如此岂不是乱了套?”晏君初一口否决。
苏辛夷叹气,“那也没好的办法了,剩下一条路就是开互市,但是父皇肯定不同意。”
开户市也会有很大的风险,不要说父皇不同意,朝臣也不会同意。
苏辛夷摊摊手,“那我也没办法了。”
晏君初被苏辛夷的神色给逗笑了,“朝廷养了这么多的臣子,难道还能想不出个好办法?”
苏辛夷撇撇嘴,“那可未必。”
晏君初又气又笑,伸手在苏辛夷的脸颊上清清捏了一下。
苏辛夷:……
她又不是三岁小孩。
六部朝臣虽然多,但是派系也多,人心不往一起使劲,还互相扯后腿,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互市本就是十分敏感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前前后后少说也得倒下五六个人了,也没人敢轻易再开启。
不过,事在人为,也不是全然没有机会。
苏辛夷发愁的样子,让晏君初心尖上暖暖的,把人抱在怀中在她耳边说道:“不用担心,我有办法,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不好提出来罢了。”
苏辛夷顿时眼睛一亮,殿下既然说有办法那就肯定有计划了。
长长的舒了口气,她就觉得轻松多了,既然现在不好提出来,苏辛夷也就不追问,岔开话题道:“恒哥儿的百日,殿下有什么没打算?”
晏君初无奈摊手,“那得看父皇想要怎么办,恒哥儿都要过百日了,父皇肯定会在那天见一见他。”
苏辛夷闻言心头一紧,儿子长得像父亲,一直是她心里担忧的事情,若是被陛下见到了,不知道会如何。
今日更新送上,么么哒小可爱们。
(本章完)
太子入戏之后 470:小产
苏辛夷前脚跟晏君初才说了百日的事情,第二天皇后娘娘就把她叫了去,开口说的也是此事。
皇后看着苏辛夷说道:“皇长孙的百日陛下的意思是要大办,今日把你叫过来,也是想与你说此事,你是怎么想的?”
苏辛夷有些迟疑地说道:“不过是个百日,还是简单一些,母后您说呢?”
皇后看着辛夷笑,“你是担心外头有人说什么?”
苏辛夷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是啊,殿下现在做事不知道多少人盯着,我想着与其百日大办,倒不如等到周岁时。”
皇后知道苏辛夷的担忧,但是还是摇摇头,“皇长孙一直在东宫,等到百日陛下是要看一看的。”
因为才出生的孩子太小,而且东宫虽然并不远,但是一路过来对于一个婴儿也并不近,陛下也不可能为了看孩子一眼就跑去东宫,这也不合规矩,所以陛下还未见过皇长孙。
陛下肯定想要见孙子,所以才会想着百日大办,就能见到了。
苏辛夷听出皇后的意思了,陛下一定要大办,皇后拦不住,所以跟她说这件事情,若是不想大办的话,就得看太子能不能说服陛下了。
苏辛夷就点头应下,“我回去后跟殿下禀一声。”
皇后点头,“若是要办的话,宫里就得提前准备起来,你那边要赶紧回个消息过来。”
苏辛夷应下,就听着皇后又说道:“等过了皇长孙的百日,你还是跟以前一样过来元徽宫帮着我理事。”
苏辛夷一愣,这么着急做什么?
她瞧着皇后的神色不是很好的样子,关切地问道:“是母后身体不舒服吗?”
她知道后宫进了新人,听说陛下对赵樱很喜欢,初封就封了从四品的贵人,如今这位赵贵人在后宫风头颇盛。
其他两位同时进宫的一个封了七品的才人,一个封了六品的美人,都无法与赵贵人相比。
赵樱苏辛夷是有些印象的,长了一张娇艳明媚的脸,笑起来的事情确实很漂亮。
只是,这毕竟是后宫的事情,苏辛夷便是听说了,也不会过问的。
她一个太子妃手伸这么长,怕不是嫌命长了。
皇后能看得出苏辛夷打从心里的关心,就笑道:“毕竟一把年纪了,你能来帮我,我也放心。”
苏辛夷听懂了皇后的意思,这后宫的事情,早早晚晚她这个太子妃都是要接手的,若是让别人帮着做事,时间长了难免分权,再说这对辛夷来说也不是好事。
苏辛夷一想,迟疑一下,还是点头应下,“那我听母后的,琐碎跑腿的差使您就交给我。”
皇后笑,“这可是你说的,那我就真的舒坦了。还有件事情,吴王府上的裴侧妃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
这都一两个月之前的事儿了,苏辛夷点点头,不知道皇后怎么忽然提了起来。
皇后看着辛夷,“阮明妃今儿个早上跟我说吴王妃身体抱恙,你替本宫去探望一下。”
苏辛夷一脸惊愕,她替皇后去探望季蕴?
皇后瞧着苏辛夷吃惊的样子,笑眯眯地开口,“很意外?”
苏辛夷轻咳一声,思量着说道:“是,儿媳是很意外。”
主要是也没这样的先例,前朝时也没有太子妃替皇后做事情的。
不过,说起来前朝皇后跟太子妃的关系也不怎么和睦就是。
“这种事情以后只会越来越多,你要习惯才好。本宫深居宫内,以前这些事情都是赵嬷嬷奔走,但是现在本宫是有儿媳妇的人了,你接过重担是理所应当的,再说吴王妃与你是妯娌,你去正合适。顺便带上太医,瞧一瞧吴王妃到底什么病。”
苏辛夷听出皇后对季蕴的不满,总之吴王府那边跟襄王府不相上下,总是麻烦不断。
襄王府的事情皇后能看热闹,毕竟她与李贵妃不睦人所皆知。
但是吴王府的事情皇后这个嫡母约束不好的话,还是会被人非议,毕竟阮明妃对皇后一向言听计从。
皇后怀疑季蕴装病,看来吴王府那边肯定出什么事儿了。
苏辛夷接了任务出宫,想了想先回东宫,然后让人去吴王府传话。
她换了一身衣裳,就坐上马车往吴王府而去。
东宫的话传得快,苏辛夷到得也快。
抵达吴王府的时候,是裴惠然带着人在王府门口恭迎。
苏辛夷扶着连翘的手下了马车,就见吴王府诸人上前见礼。
“臣妾拜见太子妃。”裴惠然领头行礼。
苏辛夷瞧了裴惠然一眼,气色确实看上去不太好的样子,她笑着说道:“裴侧妃快起来,你有孕在身,还是身体为重。”
裴惠然道了谢这才起身,面上一派恭敬之色,“王妃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不能前来迎接太子妃,还请太子妃见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