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太子入戏之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暗香
徐嬷嬷听着心头一惊,王爷这是把王妃与侧妃都变相的禁足了。
不过,徐嬷嬷早就看不惯王妃对王爷的薄情,她一点也不可怜王妃,王爷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她自然是乐观其成。
裴侧妃也不是个省心的人,等下次选秀,还是要请明妃娘娘帮着王爷挑一个家世好性子好的侧妃进门理事才好。
吴王府的事情苏辛夷自然无心理会,即便是知道了也只会觉得季蕴自作自受,以后能不能翻身就得看她自己了。
至于那日在元徽宫她与李贵妃的交锋,后来宫里没有丝毫的后续,她便知道要么是皇后娘娘压着没有传到皇上哪里去,要么是李贵妃告了御状,但是陛下却没迁怒她。
不管是哪一样,都没能耽搁皇长孙的百日宴。
百日宴之前,内廷府那边见天往东宫跑,百日宴的事情大大小小都要太子妃拿主意,而且还有皇长孙百日宴穿的衣裳,太子妃的礼服,还有百日宴的流程都要走一趟。
苏辛夷就像是皮影戏上被牵着的纸人忙的团团转,幸好有佘嬷嬷在,才能让她不至于慌了手脚。
等到百日那天,苏辛夷穿上太子妃的正服,抱着孩子去了元徽宫,先与皇后见礼,然后再等各家命妇觐见贺礼。
紫宸殿陛下与太子大宴群臣,苏辛夷这边还没等到命妇觐见,那边胡思易就一溜小跑着来传话,陛下让他把皇长孙抱过去看看。
苏辛夷看了皇后娘娘一眼,皇后娘娘笑着说道:“那就去吧,陛下早就想看看皇长孙了,只是孩子太小,不舍得他出东宫。”
苏辛夷笑着应了,把奶娘叫来,让奶娘抱着孩子跟着胡思易往紫宸殿去。
苏辛夷心里一直提着,前几日母亲过来探望她,看着孩子还与她说道:“眉眼张开了,倒是越像你父亲了,不过眉眼间要比你父亲稍微柔和一点,这一点像太子殿下。”
苏辛夷不知道陛下见到儿子长得像她父亲会有什么反应,但是瞧着皇后娘娘那愉悦的神色,再看着李贵妃板着的脸,只得压下心中担忧,先招待即将进宫的命妇。
晏君初在紫宸殿外正与容王说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容王低着头正挨训,晏君初一脸头疼的样子,等看到奶娘抱着儿子过来,扔给弟弟一句话,“你好自为之,再有下次我不会替你遮掩了。”
容王立刻松口气,身板也挺直了,转头瞧着大哥伸手把他的小侄子抱了过去,他立刻凑过去看了一眼,这一看不由一怔,脱口说了一句,“怎么这孩子越长越像苏四爷了。”
晏君初没搭理弟弟,抱着儿子进了大殿,殿中已经热闹起来,诸位大人正在与陛下说话,君臣之间其乐融融,今儿个皇长孙百日宴,也没有那个不长眼的让陛下烦心。
瞧着太子亲自抱着皇长孙进来,殿中有一瞬间的安静。
抱孙不抱子。
太子殿下是不是待这个儿子有点过于溺爱了?
皇帝可没这么多想法,自打百日前皇后跟他提了一句,皇长孙长得像苏淳之后,他就想看看大孙子到底长什么样,只可惜之前孩子小,他也不舍的从东宫一路抱出来颠簸,好不容易等到今日,皇帝也有了几分急切。
“抱过来给朕看看。”皇帝对着太子直接说道。
晏君初就踏上玉阶抱着儿子向前,弯腰将儿子放在父皇的怀中。
皇帝一低头,就对上晏恒一双黑漆漆的大眼睛,眼珠滴溜溜的转,还对着他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皇帝一怔,时光似乎回溯,晏恒的笑容与多年前他见苏淳时重叠在一起。
苏淳那双眼睛长得极好,不动歪心思的时候,黑漆漆的分外讨喜,一动歪脑筋的时候,那双眼睛就转个不停。
“这孩子……”皇帝想起苏淳在看着孩子,语气中多了几分小心翼翼,“长得像你岳父。”
晏君初很少见到父皇失态,即便是只有那么一瞬间,他立刻收回自己的惊讶,笑着说道:“父皇说的是,儿臣也觉得这孩子长得与岳父有点像。”
下头的诸位大人听到皇帝与太子的对话不由面面相觑,陛下的皇子这么多,哥哥都娶了媳妇,也没见陛下把哪个王妃的父亲直接称之为哪位王爷的岳父。
苏淳都死了这么多年了,怎么陛下还是这么惦记他!
皇帝可不知道朝臣怎么想的,也不管儿子怎么想的,抱着大孙子爱不释手,尤其这个孩子对他笑的那叫一个开心,不由自主的就跟着裂开了嘴角。
这孩子看着就喜庆,见了人也不哭。
晏君初在一旁掐着时间,等时间差不多了,就上前一步说道:“父皇,将孩子给儿臣吧。”
不能耽搁正事。
皇帝犹豫一下,还是把孩子递给儿子,哪知道小家伙不乐意了,胖乎乎的小手一把抓住皇帝的衣襟,小腿倒腾着就往皇帝怀里钻,嘴里还啊啊的叫个不停。
皇帝一见大喜,大孙子愿意跟着他这个皇祖父,不愿意跟着天天见面的亲爹走,这不就说明孩子跟自己亲吗?
皇帝一摆手,对着儿子道:“不用你抱,你去忙你的。”
晏君初:……
皇帝小心翼翼的把晏恒重新抱进怀里,低头就对上这小子满脸开花的笑容,心情一下子愉悦起来。
这小子跟他外祖父一样讨人喜欢。
晏君初能想到父皇见到肖似岳父的孩子可能会有些不一样的反应,但是没想到反应这么大,也没想到儿子居然对父皇也不一样。
血脉天性大抵如此吧。
过百日的孩子小脖子已经竖的很好了,躺够了的晏恒哼哼唧唧的就要站着抱起来,皇帝一开始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还是晏恒在一旁解释一句。
皇帝就道:“到底是我们家的孩子,这么小体格就壮,精神的很。”
晏君初保持微笑。
群臣:……
皇帝还真的就竖着把孩子抱起来,抱着他从御座上走到群臣中间去,指着一个个的朝廷重臣让他认人。
明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对上他格外兴奋的小脸,皇帝就觉得自己心情大好。
皇帝有兴致,朝臣自然要配合,晏君初只得跟在父皇身后,等他稍微漏点疲色出来就赶紧把孩子接过来。
紫宸殿中一派其乐融融的样子,元徽宫里也不逞多让,苏辛夷今儿个是众人瞩目所在,一举生下皇长孙,只要这个孩子平平安安长大,只要太子地位稳固,他的前程已经能预料。
此时,那些家中女儿没能进东宫的人,此时说不上是庆幸多一些还是失落多一些。
有孕的几位王妃因为月份还浅,今儿个皇后就没让她们进宫,没想到季蕴这个吴王妃也告病未来,裴侧妃坐小月子自然也不能来,万万想不到就只有尤香薷这个襄王妃一枝独秀了。
李贵妃现在看着尤香薷就头疼,别人家的王妃都有了身孕,除了季蕴那个不争气的,就只有自家这个毫无动静。
李贵妃虽然心里清楚是自己儿子偏宠,但是瞧着肚子空空的尤香薷还是忍不住迁怒,要是尤香薷自己有本事,也不至于现在让她抱不上孙子。
大夫人等人与太子妃说过几句话后,就安安稳稳的坐在那里,没有表现出与哪一家亲近或者是与哪一家生疏的架势来。让人看着也有些无法下手的无奈感。
这一场百日宴办的十分的热闹,一直到天降黑才散了。而且,元徽宫的人还想等着看皇长孙长什么样子,结果被抱去紫宸殿后就一去不返。
众人纳闷之余,皇后让人去前头看看,等人回来才知道陛下正抱着皇长孙在殿中与诸位大人说笑。
此言一出,差点保持不住体面的就是李贵妃了,阮明妃今儿个是打起精神过来的,齐贤妃倒是一如往常,此时也只是加了一句陛下很是喜爱皇长孙之类的话,其他的也没多言。
越是如此,众人反倒是觉得陛下对皇长孙果然是不一样,想当年太子出生没多久就被立为太子,现在皇长孙也颇有几分当初他父亲的架势啊。
满朝的命妇们带着满腹心思出了宫,没几日关于陛下格外喜欢皇长孙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朝内朝外。
李贵妃气的在照玉宫发火,只是如今到底是收敛了当初的气焰,关上门生了好大一场气。
自打百日过后,皇帝就多了一项爱好,只要天气好,有空闲的时候,就让胡思易去东宫把他的大孙子报过去逗一逗。
短短半个月的功夫,晏恒居然就习惯了来回跑的日子,每天到了时辰胡思易不来,他居然会盯着门口似乎是在等着什么。
苏辛夷一开始没发现,还是佘嬷嬷发现了跟她说了一句,苏辛夷还就真的仔细观察,果然就发现到了平常胡思易要过来的时辰,晏恒就开始望门口了,虽然这么小不会说话,她也知道这么小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但是还是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这孩子似乎格外机灵些。
进入十月之后,东宫终于接到了商队送回来的第一封信,穆邢不再随着商队行走,苏辛夷接到的是大堂兄的信,比起穆邢写信细致周到,苏登的信就要简洁的多。
苏辛夷瞧着苏登信中所言,神色不由一凛,转头看着连翘,“你去前头跟张鉴说一声,殿下回东宫后,请殿下过来一趟。”
连翘忙应声去了。
苏登信中说,今年秋收草原上情形不太好,照理说应该是马匹贴秋膘的时候,但是因为大旱牧草减产,今年草原上的日子很难过。
苏辛夷捏着信纸的手微微发白,如果鞑靼诸部没有过冬的粮草,那么就只有一条路过冬。
那就是南下扣边。
距离上一场战事才过了两年多,如果再起战火,这对南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太子妃,世子爷求见。”
苏辛夷愣了愣,才明白翠雀口中的世子爷是大哥苏翼,忙说道:“快请进来。”
(本章完)





太子入戏之后 473:绝地反击
苏辛夷1瞧着大哥进来,就起身走过去,道:“大哥,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是不是家里头有什么事情?”
苏翼上前见礼,“见过太子妃。”
苏辛夷一愣,随即明白这是在东宫不比在国公府随意,她请哥哥坐下,一时间竟不知道如何开口。
苏翼瞧着妹妹的样子,不由微微一笑,“怎么没见皇长孙?”
苏辛夷无奈地说道:“抱去紫宸殿了。”
苏翼闻言看着妹妹,“陛下经常见皇长孙吗?”
苏辛夷点点头,有些无奈地说道:“只要天气不错,总是要跑过去见一见的。”
苏翼很意外,看着苏辛夷慢慢开口,“外头对这件事情传言很多,家里头很是担心,所以让我过来问问。”
苏辛夷没想到还惊动家里了,就道:“不用担心,陛下只是喜欢恒儿,毕竟是第一个孙儿。”
“那你也要当心一些,祖父让我跟你说一声,如今还好一些,等陛下有其他的孙儿出世之后,皇长孙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
苏辛夷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当心的。”
苏翼听着妹妹肯听劝就松了口气,“皇长孙受陛下喜爱,家里头自然为你高兴,只是过犹不及。更不要说如今东宫只有你一个太子妃,外头因此传言更多,只怕下次选秀就不会如这次一般轻松过去,你也得做好准备。”
苏辛夷听着大哥的话,知道家里头为她好,只是她与殿下的约定,却也不好跟家里人明言,事关储君的颜面,即便是家里人,苏辛夷也不好开口。
因此,她对着大哥道:“我知道,大哥也跟家里人说一声,让他们安心便是。”
苏翼颔首,又看着妹妹思量着说道:“家里接到了苏溧的信,你这里得了消息吗?”
“我也接到了苏登堂兄的信,看来两位堂兄是分开送信的。”苏辛夷道。
苏翼跟家里人猜着没有接到苏登的信,应该就是他写信给辛夷了,听了辛夷的话,就知道没有猜错,他看着辛夷直接问道:“你有什么想法?”
苏辛夷看了一眼大哥,“大哥,你有什么想法?”
苏翼就乐了,“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我想着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想再去边关为国而战。”
苏辛夷沉默一下,然后说道:“这件事情我也无法猜测陛下有什么旨意,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哥已经几次三番立功,这次怕是你去不了。”
苏翼一愣,抬眼看着妹妹笑道:“难得你还能知道这个,我还以为我这样说你肯定会高兴呢。”
苏辛夷哭笑不得,看着大哥说道:“大哥,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再说嫁给殿下这么久,多少也是要长点脑子的。”
苏翼乐呵呵的直笑,听了辛夷这话直点头,“你能这么想就好,祖父跟父亲也是这样猜测,估计这次如果真的交战,我可能没机会再去走一趟。”
苏辛夷就道:“大哥能想开就好。”
“这有什么想不开的,凡事都不能被一个人占全了,我已经很知足了。”苏翼笑,若不是被妹妹推着走,说不定他现在还在御林军混日子呢。“再说,这次没机会,以后未必没机会。”
这个道理不错,苏辛夷看着大哥,“大哥,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想法?”
苏翼就知道瞒不过妹妹,“这次商队带回来的消息,父亲与祖父觉得陛下可能会在朝会上拿出来议,若是如此的话,咱们家跟郑国公府必然会被人盯上。,除此之外,也有不少人来走动,显然是想有出去的想法。”
苏辛夷沉默一下,看着哥哥,“居然已经散了消息出去了?”
怎么会这么快?
苏翼看着妹妹,“商队的信送达紫宸殿,当时陛下正在召集几位大臣议事。”
苏辛夷就明白了,可能是陛下漏了些口风,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
“上门打听消息也就罢了,反正这件事情瞒不住,就直接说便是。”苏辛夷直接说道,“但是如果有人想要走国公府的路子,让大伯引荐,这件事情不能做。”
军中诸将也并不是一团和气,而且各成派系,彼此之间也是互相牵制的。
自然,这也是陛下乐意见到的,若是军中诸将一条心,那才可怕。
想到这里,苏辛夷看着大哥,“总之,咱们家不做这种事情。”
“祖父也是担心会有人到你这里走门路,让我来跟你提个醒,不要掺和这些事情。”苏翼认真地说道。
苏辛夷笑了笑,家里人是真的关心她,她点点头,“我知道,我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说到这里一顿,“祖父现在的身体怎么样?”
“慢慢养着比春日时好了些,只是年纪大了,而且祖父身上有暗伤,太医院那边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让祖父少费心多养身。”
苏辛夷想起上辈子这个春天祖父就过世了,现在还能好好的她真的很知足,“那就让祖父好好的养着,家里的琐事不要让祖父费心了。”
苏翼听着妹妹这话就道:“早两年祖父就不管事了,你放心,我与父亲会让祖父颐养天年的。”
苏翼说完话就起身告辞,临走前对着辛夷道:“还有件事情你可能还不知道,吴王府出了些状况,当初还有些传言对你不利,不过已经平息了。”
苏辛夷就想起李贵妃那一场指鹿为马,“是不是关于裴侧妃小产的事情?”
苏翼点头,“你知道就好。”
“大哥不用担心,我知道是谁做的手脚。”苏辛夷沉声说道,“说起来,李二老爷一家现在如何了?”
苏翼都抬起脚准备走了,听着妹妹问起这个,又停下来看着她说道:“李二老爷的儿子与女儿先后成亲嫁人,没有大办,咱们家让人送了表礼,不过李家没有收。”
“李二老爷肯定不会收得,李大夫人一直盯着他们,若是敢收,肯定又会说他与咱们家勾连。”苏辛夷嗤笑一声。
“你别因为这件事情生气了,李姑娘嫁去了曾家,翁姨娘托她的手帕交打听了一下曾家的事情,李姑娘嫁过去后日子过得不错,你就放心吧。”苏翼开口道,“只是咱们不能与他们有什么往来,所以只能装作不知了。”
李清漪过得不错,苏辛夷也就安心了,当初李纪的事情欠她一个人情,若是她真的过得不好,她说不得就得给她周旋一二。
“李姑娘是个聪明人,不管到哪里都能过得好。”苏辛夷笑。
“倒是李逸明的日子不算好,李文成经常找他麻烦,这种家务事别人也不好插手。”
李文成是李纪的儿子,苏辛夷微微皱眉,看着大哥说道:“李纪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这次跟李二老爷一家决裂,李文成肯定心中不忿。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相反有弊也有利,李文成如此气量狭窄,惹是生非,以后在京城的路只会越走越窄。李逸明若是个聪明的,就拿着李文成做一把磨刀石,是明珠总会展露光芒。”
苏翼只点头,这件事情却不好分说,毕竟是李家的家务事,他看着妹妹叮嘱,“李家的事情你也不用太过放在心上,李家二房当初做了选择,就会知道自己承受什么,当初你承了李姑娘的情,以她的聪明真有求于你的时候,肯定会用掉这份人情,你只管等着吧。”
苏辛夷听着大哥这老气横秋的话不由乐了,“大哥说的是。”
妹妹这一笑,苏翼就有些不自在,轻声说道:“这是二叔教我的,如今我闲的时候,也会跟着二叔与三叔学些东西。”
苏辛夷想着是要学,不能一直跟着大伯父一味地学藏拙学老实学厚道,这人太过本分厚道,反倒是会让那些小人得寸进尺。
苏翼走后,苏辛夷做了半晌也无法静下心来。
外头的传言她并不是很放在心上,李贵妃不过是要恶心她,再说李家现在是多事之秋,她也不敢做的过了,只是些捕风捉影的传言,于她而言无异于蚍蜉撼树。
她只是担心一件事情,如果真的要出征的话,三军主帅会是谁?
郑国公年事已高,肯定不能再出征,太子殿下身为储君,之前领兵出征已经证明他的本事,这次可能也不会前往。
如此推算的话,有可能容王能轮得上。
若是容王领兵,不知道皇后娘娘会如何想?
再说容王的性子过于跳脱,只怕朝臣也会意见不同,如此一来,事情就复杂多了。
她也不算是什么好人,如果一定有个人领军出征,她自然希望是与东宫走得亲近的人,或者是与东宫有几分香火情的。
比如秦观生。
还有,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是让二哥跟着去长长见识,未必就要冲锋陷阵,但是得知道真正打起仗来是什么样子。
苏辛夷脑子一团乱,都没听到晏君初回来的脚步声。
“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苏辛夷唬了一跳,抚着心口回头看着殿下,正要说话,才发现殿中已经黑了下来,惊讶地说道:“这么晚了?”
天都黑了。
晏君初叫人进来点灯,坐在辛夷身边望着她,“怎么瞧着你愁眉苦脸的,遇到什么事情了?”
苏辛夷定定神,这才说道:“我收到了堂兄的的信,又见了大哥。”
“为了鞑子的事情?”
“这次会打仗吗?”苏辛夷望着殿下问道。
晏君初拍了拍辛夷的手,道:“那要看鞑靼会不会来犯,如果敢来,咱们就要打。”
果然如此。
苏辛夷看着太子,“那殿下属意谁领兵?”
“这就要看朝堂上如何定夺了。”晏君初现在也不好说,朝堂上的博弈一向是瞬息万变。
苏辛夷问,“殿下心里希望是谁?”
晏君初笑,“与你说实话,我现在还真的没想好。”
苏辛夷点点头,“也是,京军就有四十八卫,不管哪一卫的指挥使拎出来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但是三军主将却只有一个,确实不好选。”
“先别想这些事情……咦,恒儿还没送回来吗?”
苏辛夷一怔,两口子四目相对。
是了,她只顾着想这些事情,居然把儿子给忘了。
她立刻站起身,就要让人去紫宸殿那边看看,晏君初伸手拉住她,“别急,我让人去看看。”
苏辛夷一愣,这才想起自己是女眷,不好让人去紫宸殿,若是传出去,怕是对她不利。
她正要说话,就听到外头有说话声传来,俩人抬脚走出去,就看到胡思易抱着晏恒回来了,见到二人忙上前见礼。
“奴才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妃。”
“胡总管免礼。”晏君初笑道,“倒是有劳你把恒儿送回来了。”
胡思易忙道不敢,小心翼翼的把睡着的皇长孙交给奶娘,这才接着说道:“皇长孙在紫宸殿偏殿玩累了就睡了,陛下怕太子殿下与太子妃担心,就让奴才送回来。”
苏辛夷看了一眼在奶娘怀中睡的正香的儿子,这娃是真好带,伸手把孩子接过去,对着胡思易道了谢,就先带着儿子进了殿中。
晏君初慢了一步回去,苏辛夷看着他就问道:“往常也没见在紫宸殿睡着,今儿个是不是玩的太累了?”
晏君初笑了笑,“小孩子总是一天一个样。慢慢习惯就好了。”
苏辛夷看了殿下一眼,思量着说道:“你是不是有事情瞒着我?胡总管与你说了什么?”
晏君初看了辛夷一眼,失笑一声,低声说道:“胡思易跟我说,有人在父皇面前举荐我再领军出征。”
苏辛夷一愣,随即就说道:“这怎么行?”
一国储君又不是三军统帅,岂能说出征说出征就出征。
再说李太师跟李贵妃都还没放弃襄王,要是殿下这次再出征,不好说李太师一系会不会做点什么手脚,这次跟上次不一样。
1...241242243244245...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