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蕙心
陈远恒说:“密信上说这次铁壁关破了,西北三省的人都往南跑了,这大量的灾民要安置。本来他们渡过黄河就想在那里安置的,但是黄河以南的官吏没管他们,现在又是冬天,那里气候寒冷,灾民没法子,只能继续往暖和的南方来,沿途官员们都只是设个粥棚管顿饭而已,都没有收留他们的,估摸着再有一个月就能来德庆了,我想安置这些灾民。这样就要有很多事情做,要准备好房子,粮食,我想夫人坐镇安城,帮助黄庭珍做这些事情,把我们的家人都用上。”
白氏眼泪立刻就流出来了:“老爷,我知道,你是心疼这些百姓,罢了,就这样吧,只是得让人跟着你,要不我不放心,反正是冬天,庄户上没有什么事情,就把青霜和紫玉都调了来,青霜帮我们准备粮食,紫玉和李环,还有陈材两口子都跟着你去德庆,这样你手头也有可用的人。”
陈远恒点点头。
陈文蕙心里一下子各种滋味涌上来。她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出身贵族的父亲会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些官员都不收留灾民,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安置吗?不是,他们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百姓的死活哪里放在他们心上,再说,又不是他们治下的百姓。他们才不管呢。可是她父亲,出身锦绣堆里,长在贵族之家,却以天下为己任,心疼灾民,这种事情她前世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没想到如今就有这样高尚的人站在她身边,就是她的父亲,陈文蕙的心里顿时沉重起来,眼泪也流了出来。
陈文俊想了想说:“父亲,我想这几个月都不读书了,我想帮灾民做点事情。行吗?”
陈文麟也说:“父亲,过了年我就十二了,我也能做事情了,我也要帮忙。”
陈远恒说:“好,就这么说了,你们先商量一下,我要找庭珍,吴都头,袁茂商量一下。”
陈文蕙对于两个哥哥的反应更惊讶了,在她的心目中,两个哥哥是读书人,还这么小,尤其是二哥还是个贪吃的孩子,这个时候居然也是只想着帮助灾民。陈文蕙不由得反思,刚刚自己得知这个消息时想的是什么?想的是害怕战乱,害怕铺天盖地涌现的灾民,害怕乱世,本能的想找个天平的地方,逍遥的过着日子。跟他们比起来,自己真实惭愧啊。
白氏等陈远恒出去了,就立刻叫来大丫鬟红鲤:“红鲤,你找车夫坐车子去庄子上,把青霜,紫玉,李环都叫来。”
红鲤一看白氏脸上还挂着眼泪,知道事情重大,也没有问,忙忙的出去了。白氏又叫来另一个丫鬟金莺:“金莺,你快去胡夫人府上,把胡姐姐给我请来。说我有急事找她。”金莺也忙忙的去了。
陈文蕙定定神,知道这个时候不是乱想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帮助父母亲渡过这个难关,要帮助他们达成他们的心愿。就低头仔细想了想。
陈文俊和陈文麟说:“母亲,我们先去找先生告个假。”
白氏点点头,起身去了里间拿出账本看起来。
ps:
在这里要感谢一下yy738155在上架那天打赏,谢谢。原本我以为只有我自己为上架而高兴,原来还有个知己,谢谢。
蕙质春兰 第七十八章 准备
陈文蕙想了一会儿,这灾民一出现首先就是粮食的问题。吃是第一位的。然后是住,还有,以后灾民等战争结束后,还要返回家乡,这行也是要考虑的,还有灾后重建,钱也是要有的。虽然朝廷会拨钱粮下来,可等到到了灾民手里不定怎么样了。
白氏看了账本,不知不觉就天黑了下来,这时,白氏才发现屋里就剩下女儿了。文蕙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用手支着头,想东西想的很入神。
白氏叫来丫鬟绿蝉把灯点上了。这个时候,陈远恒回来了,陈文俊和陈文麟也回来了。白氏忙叫绿蝉去叫厨房摆晚饭。
陈文蕙看到陈远恒才反应过来,也不说话,默默的吃饭。这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很快。
饭后,陈远恒说:“我已经和庭珍他们都商量好了,到时候就把灾民留下,先去让王义和准备粮食,趁着这个时候消息还没有传开,粮食价格还不高,我们多买一点,买到多少是多少。”
这个时候,陈文蕙说话了:“父亲,你们只想到给灾民吃的,有想过他们住哪儿吗?穿的衣服单薄怎么办?御寒怎么办?要是战争结束了,回家乡没有钱返乡怎么办?”
这些个问题把陈远恒问蒙了。这些他们都没有想,只是想灾民要吃饭,要解决粮食问题,哪里想这些。陈文蕙一提出来,顿时就觉得是个问题。白氏这个时候说:“蕙儿,你刚才不言语就是想这些啊?”
陈文蕙点点头,正准备说话,丫鬟金莺进来说,胡氏和明珠来了。本来胡氏每次来,陈远恒都会回避的,但是这会儿陈远恒正想着女儿提出来的问题就没有回避。陈文俊和陈文麟都把胡氏当亲姨看待。把明珠当亲妹妹看待的,时常见面,也没有回避。
胡氏和明珠进来。胡氏一看陈远恒也在,一愣。脚步犹豫了一下,又坦然进来了。白氏忙招呼她们坐下。然后简单的把事情说了。胡氏一听,脸色都吓白了。
这个时候陈远恒憋不住了,打断胡氏和白氏的话,直接问陈文蕙:“蕙儿,你有什么主意。”
陈文蕙说:“我想了一下午,觉得只是给灾民吃的还不行。这些灾民无处可去,就成了流民,就会又治安问题,等等许多问题。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以工代赈。”
陈远恒眼睛一亮:“以工代赈,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正好安城要修路,可以让灾民帮着修路,这样灾民就能有钱吃饭。穿衣,说不定还能攒钱将来回乡呢。”
陈文蕙说:“灾民肯定不会一下子一起来的,父亲可以让头一批来的灾民先建房子,简易的就行,每日给工钱。这样就安顿了头一批的灾民,还能把简易房子建好,以后来的灾民有地方住,能挡住风雪,就可以安心去修路赚钱了。这样灾民都有事情做,就不会产生太大的治安问题。”
陈远恒说:“是啊,蕙儿,你说的太对了,就用土坯建造房子,又快,又挡风,也不用等干,简易的就行,还可以建木头房子,反正我们江南多的是树,就让灾民来了先伐木。一般头批灾民都是身体最强健的,暂时没有房子住也没有关系,等后来的人来了,更冷了,头批灾民也经把房子给大家建好了。这样更好安置。”
陈文蕙又说:“那我们现在就是要准备银子,还有画好地方安置灾民,还有就是要准备粮食,防止到时候买不到粮食,还有要准备一些常见的药物,灾民们长途跋涉而来,肯定有生病的。”
陈远恒说:“是啊,这个我没有想,是要准备一些常见药材。还有,要准备一些麻布,准备一些衣服,被褥,好给灾民御寒。”
白氏说:“这个容易,找蓝家去准备,蓝家虽然是主要经营绸缎的,但是对于这些低价布匹也是有卖的,让他们大量进货,然后交给我们的翠锦楼工坊里,加紧时间赶制一批出来,等灾民来了,看有那些会针线的妇女,拢到一起大量做出来,就行了,还省钱。”
陈远恒点点头。白氏又说:“粮食让王家能买多少买多少,我再让李庄头和紫玉,李环去乡里收购一批,还有把我们庄子上的存粮都拿出来。”
胡氏这回明白过来,这一家人是要救灾民啊,顿时激动起来,过去看的书里的大道理仿佛围着她转,转的她喘不过气来,忙说:“我庄子上今年存了很多粮食,我这就让庄头拿出来。我们家就那么几个人,用不着多少粮食。”
白氏一听,握着胡氏的收说:“姐姐,我叫你来是要你和明珠先一步到德庆去,毕竟那里的治安要好些。”
胡氏说:“你们都在这位灾民准备,我不去,我要和明珠留下来帮忙,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虽然我们娘儿两个都是女流之辈,但是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哪里能躲开去呢,妹妹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再提。我和明珠以前在徐家什么都干过,做饭,针线,什么我们都会。”
白氏听了,眼睛湿润了。
陈远恒正色道:“胡夫人,真是女中豪杰,请受我一拜。”
胡氏忙躲开了,不好意思起来。
陈远恒又说:“蕙儿还想到什么没?”
陈文蕙说:“暂时只有这些,等到时候再说吧。看样子,父亲是要把灾民大部分留到安城了。也是,安城我们经营的时间长了,就留在安城吧。只是要是父亲真的提前交接,成了知府,也要用手上的权利逼那几个县里也要做些贡献才是。”
陈远恒说:“是啊,我不会白白放着权利不用的。不只是官员,还有富绅也要组织起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陈文蕙对陈远恒说:“那父亲,赶紧去准备吧。”
陈远恒忙出去找黄庭珍他们商量去了,陈文麟和陈文俊忙跟着父亲出去了。
家里一下子只剩下四个女人了。陈文蕙对白氏说:“母亲,现在,我们手里有什么?”
白氏说:“我们手里还有接近十万两银子呢,本来是留着过了年后,去其他几个县开酒楼用的。现在只能先用着了。还有,我看账本,青剑手里还有很多粮食,足有五万多两银子的粮食呢,正正三个大仓。必要的时候可以先拿出来应急。翠锦楼的布鞋剩下很多,因为我们的碎步多,布鞋加工的多。”
陈文蕙点点头,这些将来都有用途。
胡氏说:“我手里钱是不多了,但是庄子上,宅子里还存着一些粮食,到时候能用来应急,还有,我还会一些简单的医术,可以到时候帮个忙?”
陈文蕙和白氏都很惊讶:“你还会医术?”
这时,明珠说:“我和我母亲都会一些。我母亲是以前外公亲手教的。外公的医术整个大楚朝都是有名的。以前,我小时候经常生病,徐大人又不给我看,都是母亲给我看的。”
白氏忙说:“是啊,我怎么忘记了,胡大人是杏林高手,他文章中经常说,不能安邦定国,也要悬壶济世。”
胡氏说:“是啊,我父亲是多才多艺。我这些都是和他学的。”
陈文蕙想起跟着胡氏学了许多杂艺,如绘画,书法,插花,茶艺等等,没想到还有医术,这个胡知礼只是强悍啊,人才啊,不知道是不是黄老邪那样的绝顶聪明的人。
白氏说:“那倒是好,现在就先请姐姐列个单子,我好让下人们去准备药材,现在买应该还没有涨价,能买多少是多少,我这银子多。”
胡氏也不推迟,立刻就叫拿笔来,一会儿就写了一张单子,白氏忙收下。
这个时候紫玉,青霜,李环,李老实都来了,白氏忙叫了他们进来,把事情和他们讲了,并嘱咐一定要保密。然后,给他们分派工作。
“李老实,青霜负责去各个村里买粮食,就说是我们酿酒用。紫玉,李环,你们带上银子去德庆府以外的地方买药材。”说完把对牌和药单子给了他们。
第二天,这些人都领命去各干各的去了。飞光,吟红,陈福,陈庆,青剑也都回来了。白氏就吩咐他们:“你们酒楼和翠锦楼都还正常做生意,只是翠锦楼的鞋子都不要往外卖了,以后要用。还有,等蓝家采购来大笔的布料,送来了,翠锦楼停掉一切活计,全体都赶工给灾民做被褥和冬衣。吟红你们带着人去老爷指定的安置灾民的地方看一下,准备一些砖石,大锅之类的,先不要动,等灾民一到就垒锅做饭。”
这几个人忙领命去各干各的。
到了晚上,陈远恒父子三人,疲惫的回来,说:“都安排好了,我们准备把灾民安置在城外靠着城墙的地方有个很大的树林子,到时候让灾民把树木伐掉,就有了建房子的木材,还有了地方可以安置灾民。京里来了新的密信。都是奸党误国啊。”
陈文蕙和白氏忙问怎么回事。陈远恒满脸气氛,陈文俊和陈文麟也低沉着脸,显然他们都已经知道了。
ps:
感谢li1394268487为我投的粉红票谢谢,这个可是我第一次得到粉红票。
嘻嘻,以前都是我给别人投票啊,现在居然自己也得到了粉红票,感觉太好了。
求收藏,求订阅,求各种票票,哈哈,是不是太贪心了。
蕙质春兰 第七十九章 灾民
陈远恒气愤地说:“铁壁关之所以会被攻破是因为兵部是由王家把持,尚书是王丞相的弟弟,王尚书和王丞相都是王皇后的兄弟,太子的舅舅。王尚书为了谋私利,扣下了每年给边关的补给,给的兵器也都是破旧的,数目上也克扣了,这还不算什么,当时蛮族来攻,铁壁关将领凭着破旧的兵器给挡住了,一面飞骑来京师报,结果,被王尚书和王丞相给扣住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正在准备攻击万贵妃的兄弟呢,怕边关来报别搅合了他们的计划,原想着瞒上几日不要紧的,没想到,铁壁关真的破了。”
陈文蕙听到这里,愤怒了,仿佛回到了前世上学时,读近代史的感觉,那个时候列强鲸吞蚕食国土,国人还只顾着内斗。现在这一幕又活生生的发生在眼前,她不由得恨这些朝廷的大官们,真想撬开脑子看看他们怎么想的。
白氏也很气愤:“都是为了宫斗啊,因为要争权夺利,因为要争从龙之功,不管百姓就算了,难道连江山也不要了吗?就算是夺来了,蛮族来侵,难道想当亡国之君吗?”
陈文俊说:“这就是任用外戚的坏处了。皇上难道不知道吗?”
陈远恒说:“皇上怎么能不知道呢?但是我朝从建立就是大贵族世家帮着建立的,世家们掌握着实权,这是几代以来的积弊了。皇上每每想改革,但是掣肘太多,他自己都是世家的外孙。不过这次皇上很是震怒,罢了王丞相的相位,任用了左派的鲁元初大人为相。兵部王尚书也流放了,任用武将家的赵家。”
白氏忙问:“哪个赵家,是忠义公赵家吗?”
陈远恒说:“是。皇上本来还想废后的,但是被朝臣拦住了,只是罚皇后闭门思过。现在六宫交给德妃娘娘管理。”
白氏一喜:“啊。那咱们娘娘可是出头了。”
陈远恒苦笑着:“这有什么,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我们家又没有皇子,皇上就是因为德妃娘娘没有皇子,我们家这几年也弱了。才让大姐掌管宫务的。”
白氏一想也是。
陈远恒又说:“估计灾民应该会在一个月后到。大姐亲自给我写了密信。要我好好安置灾民,其实她就是不说,我也是要安置的。”
陈文蕙忙问:“父亲。那现在准备的怎么样了?”
陈远恒说:“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开,我已经秘密的让王义和去收购粮食,蓝尚翰去批量买麻布和葛布了。最让我意外的是万家,他们认识很多药商,主动去买药材去了。”
陈文蕙说:“也不能让大家白出钱,到时候以工代赈,我们多找些活儿给灾民干,这样让灾民赚了钱,就能自己救助自己。这样大家赚不上钱。也不会亏本。”
陈远恒说:“是啊,这个方法我都和大家说了,头一批灾民花的钱先由县衙出,等灾民发了工钱,再还给县衙,这样省的大家亏本。”
陈文蕙说:“那到时候。要衙役们帮忙给灾民都登记好,选出头目,这样方便管理,也省的有人冒领钱粮。”
陈远恒点点头。
就这样的腊月天里,安城的百姓们都在兴高采烈的准备过年的东西。陈家,还有和陈家交好的王家,万家,蓝家,还有黄庭珍等一些陈远恒派的官员们都在忙碌的准备着粮食,药材,布料等各种物资。
忙碌中,过去了五天。这天陈远恒和白氏说:“知府冯良仁已经知道消息了,他叫我现在就去接任。我准备明天就出发去德庆。我带着两个儿子和紫玉,李环,还有陈材父亲。夫人,你和蕙儿在家,一切要当心。”
白氏点点头,忙去准备物品。先前只是准备了陈远恒应用的东西,没有准备陈文俊和陈文麟的,这下子都要准备出来。陈文蕙也来帮忙,带了许多应急用的药丸,还有一个装钱的荷包,荷包里面有铜钱,也有散碎银两,还有几张银票,十两,到百两不等。
第二天他们就出发走了。白氏好像心里被挖去一块似的,站在门口默默流泪,陈文蕙却说:“母亲,现在是我们要做活的时候,不是担心的时候。”
一句话让白氏振作了起来,忙又去忙碌了。好像要用忙碌压下心中的担忧。
又过了十来天,陈远恒捎信说,已经接了任,本来剩下一府四县的官员都来巴结他,给他接风洗尘的,他却告诉了大家这个消息,并且做了布置,准备安置灾民,这下子官员们都知道了,都炸了窝了。一些官员害怕战乱扩大,一些官员还怕灾民来了引起动乱,只有个别几个主张安置灾民的。陈远恒悄悄的记下了这几个官员的名字。然后,强硬的告诉大家,还有几天,灾民就要来了,安城已经做好准备了,希望他们也做好准备,到时候大部分灾民会去安城,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去其他那几个县城,希望他们都做好工作,要是安置不力,那就不会客气,直接给摘了乌纱帽去。说完,又有意透露出,自己是出身陈家,现在宫里掌管六宫事务的德妃娘娘就是他亲姐姐。这话风一露,顿时这些官员们都表示一定会努力做好工作,一定安置好灾民。
说到这里,陈远恒又在信里向白氏感叹,原来知府的话没有德妃娘娘弟弟的话管用啊。陈文蕙看到这里笑了出来。白氏笑了后,直接把信烧了,这样的信件是不能留的。
又过了两天,安城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这件事情,百姓们都有些恐慌,但是安城早有准备,各级官员有条不紊,粮铺里的粮食没有涨价,虽然百姓们都抢着去买粮食,但是好像粮食贮备很多,买走一些,又从仓库取出一些,铺子里一直没有断过粮食,也没有涨价,渐渐的百姓的心安定了,继续过着日子,只是议论北方战事的多了起来。
又过了两天,头一批灾民终于到了。
这已经是腊月底了,第一批灾民有两千多人,他们跋涉了太多的路程,被饥寒驱赶,他们向往更温暖的南方,一路上只是富户和官府给顿稀粥喝,没有地方收留他们。他们缓缓的走到了安城,目光麻木,衣衫褴褛,没有想到,安城城门口,已经支好了大锅,喷香扑鼻的粥已经做好了,等着他们呢。当然,路上也有这样的,他们都是喝了粥就上路的。
但是,安城不一样,这里有官员,衙役们管束着他们,要去他们喝粥前,要去登记身份,然后领一个身份牌子,喝粥要凭着这个牌子才能喝。喝完后,官员们,跟他们说,要他们伐木,垒土坯,建房子,这个房子就是给他们住的,但是光建他们这两千人住的还不行,还要多建一些,因为后续还有灾民要住。建房子不是白建的,每天给工钱,粥只给三顿,超过三顿就不供给了,想吃饭就要干活,领了工钱自然能买到吃食。
面对这样的条件,灾民们没有怨言,反而是高兴起来,这要给自己建房子了,虽然是简易的房子,这也是说要收留他们了,他们跋涉太久了,早就不存希望了,没想到,在这个小县城里,有官府愿意收留他们了,他们中许多人早已干涸的眼眶里又储满了眼泪,太多的不幸,太多的悲哀,战乱来了,他们的家园被毁了,他们的亲人被杀害了,他们路上死了太多的人,他们已经不知道流眼泪了,现在听到终于有地方接纳他们了,他们忍不住哭了起来。开始只是几个人呜咽,后来是越来越多的哭声,这声音让他们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难,就越哭越大声,最后,哭声震天,安城的百姓们听了也忍不住流泪,自觉地走出了城门,帮助他们安置。
有的百姓拿出家里的旧衣服,有的百姓拿出家里的旧被褥,还有的百姓拿出家里的吃食去安慰灾民,救济灾民。陈文蕙也在他们的行列中,只是陈府准备的很充分,不但拿出了旧衣服和旧被褥,还派出很多家人,分别问灾民有一技之长的没有,有就登记下来,找工作给她们。
这样,很快,吃饱了的灾民行动了起来,身体健壮的男人去官府那里伐木,老人,孩子跟着捡木材,大木留着建房子,小树枝也要收集起来,这些要留着烧火做饭取暖用。
女人们也被组织起来,针线好的被陈家人带走了,去工坊赶制衣服被褥了,还有一些去帮助做饭,两千多人吃饭,要多少大锅啊,每一口锅前都要有人做饭,这样就不用排队等饭吃了,大大增加的工作效率。当然,这些人,不管事伐木的,还是捡树枝的,还是做针线的,还是做饭的,都是有工钱的。只是工钱根据每个人干的活来给,最赚钱的是伐木和制土坯,然后是针线,然后是做饭,最少的是捡树枝的。钱都是由衙门出。衙门早就换好了许多铜钱,等着灾民们干活后来领取。工钱是一天一领的,这样灾民们立刻就能拿钱买饭吃。
ps:
关于救助灾民这个情节,是我写的最认真的。
希望大家多指点。
强烈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票。
蕙质春兰 第八十章 工地
两千多人干活还是很快的,那么一片大树林子都被伐光了。取代的是一排排的住房,虽然是简易的住房,但是住进去的灾民却很满意。这个总是房子,总能遮风避雨,不用再风餐露宿了,不用在雨夜里,雪夜里睡在泥地上了,离开家乡这么久,终于睡到了屋子里。很多灾民住进去时都流了眼泪。
这几天,他们在干活,每天领工钱,买饭吃。现在,房子建造好了,官员们又说,要修路,参加修路的有几种活,采石头的是最重的活,给的工钱最多,修路的次之,然后是杂活的,然后是妇女做饭的。这些都是免费供应吃饭的,还是每天拿工钱。
剩下干不了活的,就是老人,病人,小孩了。这些病人,安城有心地善良的人开的义诊摊子,其中有一个是女医生,听说是以前一个官儿的老婆,和离了的,带着女儿过日子,和离了的妇人过的已经很苦了,居然还要给他们看病,还不收诊金,还免费送药材,还有丫鬟给熬好了,就地喝。这些让那些灾民们感动了,都纷纷打听女医生的名字,只知道,别人喊她胡夫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