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蕙心
“这个商路一通,可是就贯穿南北,贯穿东西,才是真正的财富之路。所以你说,我们能把这些修路的钱省下来吗?”
赵崇义被这样的伟大设想给震惊了,半响说:“天啊,这是多么长的一条商路啊?联系多少地方,关系多少百姓,动用多少货物?”
陈文蕙说:“这个就是陆上丝绸之路。我现在因为有了橡胶,所以正在让黑家研究更加先进的蒸汽机船,已经初步成功了。不过,还不能远程航行。不过,即使是这样,也比人力的帆船快上了很多。将来,等到我们从西北回到南洋,估计那个时候,蒸汽机船已经研究好了。我们南洋的大片橡胶林也都能收获了,橡胶的供应加大,我们就能造出来更多的东西。”
“我们的船航行的越来越远,我们也许能从海上到达极西之地。这样,我们海上,西北陆地上都能到达西北极西之地,这才是真正的陆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结合,才是我们大楚文明传播世界的开始呢。”
赵崇义已经被陈文蕙描述的世界给震惊了。
陈文蕙看着正在玩耍的赵鸿烈说:“我们打下来一个基础,将来,这个世界会是鸿烈他们的。我希望看到他们能把我们的赵家,小陈家发扬光大。”
赵崇义久久没有吭声。
陈文蕙等了一会儿,轻轻摇摇赵崇义的胳膊说:“我们一直都是在为皇上活着,为皇上做事情,成就他的功业,等到我们从西北回去南洋之后,我们就要为自己活着,要为自己建立万世不易的功业了。”
赵崇义缓缓的点点头,心中激起来豪情万丈。
陈文蕙微微一笑说:“所以啊,现在,你还是要跟皇上上奏折,再让他今年拨下来一千万两银子,当然了,他要是只能拿来五百万两银子,我们大楚银行可以借给他。他只要照旧拿上海城的税收作为担保,每年支付利息,这样,我们也可以像去年一样,让他分为五年还这个本钱,每年一百万两银子的压力,相信对他来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赵崇义顿时回到了现实中来,苦笑一下说:“一年一百万两银子是不算什么,皇上也付的起,再加上利息也是一百万两银子,一共是二百万两银子,也付的起。可是,要是今年再借五百万两银子,那明年,皇上两个利息就是两百万两银子,加上本钱就是两百万两银子,一共是四百万两银子,他能愿意吗?这个负担就太大了。”
陈文蕙捂着嘴,嘿嘿笑了起来说:“怕什么?你以为我们西北的建设没有给大楚的内部带来好处吗?因为商品的需求多了,流通的快了,西北的建设牵动了整个大楚,可以说,这个红利,让整个大楚都分享了。大楚今年,据我所知,整个国家的财政都增加了许多。付清这增加的四百万两银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赵崇义一想也是。西北交易量的增加,使得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多销售了很多,自然多赚了许多钱。因此还产生了更多的消费,比如说工程,比如说饮食,比如说粮食,比如说食用油等。
想来,皇上也能支持住。可是,一想到皇上这个年虽然赚了钱,还是不能好好的过,还要供应西北,赵崇义就默默的替皇上点上一根蜡烛。
赵崇义在心里默默的说,皇上,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老婆太强大了,处处都是为了你的大楚霸业,没有法子了,只能牺牲你的银子了。(未完待续)
蕙质春兰 第八十三章 皇宫的年
正在被赵崇义在心里同情的皇帝刘演,在快过年的时候,才接到了赵崇义上的奏折。
皇帝都被赵崇义气乐了,他召集了大臣们商讨这个事情。
皇帝看着正在激烈争吵的大臣,一阵头痛。有的说,西北连年用钱,已经占据国库支出的一半了。这比当年西北对蛮族的战争还可怕。真是不明白,到底西北建设,怎么会花费这么多银钱。想来这个是西北公夫妻在西北独断专行,贪污腐化了。
这么一说,有的御史就说,听说,铁壁关的西北公夫妇,十分豪奢,他们的府邸,据说比皇宫还要漂亮,府邸里还有非常豪华的玻璃走廊,非常豪华的玻璃花房,就是冬天,也能穿着薄薄的衣服在室外欣赏雪景,欣赏美丽的花朵,而不会被吹到冷风。
有的人会说:“西北公虽然在西北花钱多,不过,人家的成绩也是十分显著的。现在西北铁壁关已经非常繁华,草原上还多了五座雄城。有了这五个城市,就把草原牢牢的掌控住。那些草原的部落本来还有寻衅滋事的,还有刺儿头,可是,现在,那些不听话的都被剿灭了,听话的都在积极的养羊,养牛,养马,跟中原的客商们贸易。
现在京城能每天都吃到来自西北的鲜美的牛羊肉。大楚的骑兵有源源不断的战马供应,同时,因为西北的需求量增大,大楚的货物分外好销售,多了多少工坊。多了多少富豪。就是百姓,去西北打工的也多了许多。人口往西北流动,自然减轻了中原的压力,还增加了收入。百姓增加收入,自然花费多一些,经济就茂盛一些,国家的税收也多了一些。
这几年虽然西北花钱多了,可是,国家的税收也增多了。就是海贸都多了很多利润。
再说了,西北公夫妻是豪奢。他们是到了西北才豪奢的吗?他们一直都是这么豪奢。要是不信的话,可以去京城的郡主府邸去看看,那可是比西北的府邸还要豪华一些。人家本来就是大楚公认的有钱人。人家有钱,花费一些又关你们什么事情?人家豪奢只能说明人家会赚钱。这个是羡慕不来的。
在场的还有陈文蕙的父亲陈远恒。他已经是内阁宰相了。他并不关心这个事情,不发表言论,也不在乎那些说他女婿和女儿坏话的人。因为那些人。很明显是白家世家的人脉。陈远恒只是低眉顺目的坐着。作为功臣,皇帝早就给陈远恒议事的时候可以坐着的特权。
除了他没有发表言论,柳敬原也没有发表言论,他如今已经也是内阁宰相之一,他还很年轻,所以,他并没有坐着,只是安静的站着,甚至连和陈远恒交换眼神都没有。
皇帝被他们吵的脑子疼,只能让大家都散了,只留下柳敬原在。
柳敬原微微笑着看着皇帝,皇帝有些恼怒说:“你一直都不说话,看什么笑话呢?”
柳敬原笑着说:“我需要说什么吗?皇上不是早就有决断了吗?那些大臣们鼠目寸光,能看清楚什么?皇上肯定是无论花费多少钱,都要赶紧把西北建设好的。别说是一千万两白银,每年四百万两银子的本利,就是再多一些,皇上咬着牙也会挺过去的。”
皇帝气急而笑了说:“你倒是很清楚朕的心思。是的,无论是怎么样的困难朕都要尽快西把北平定下来。因为朕的计划太过于庞大,朕怕朕来不及把所有的都实施,朕就已经寿命尽了。虽然那些笨蛋大臣们天天都称呼朕为万岁。其实,朕是清楚的知道,没有一个皇帝能活到万岁的。”
“即使是父皇,不是也没有活到六十岁?朕还能有几年,朕要尽快平定西北,尽快平定南疆。只有南疆平定了,朕才有了当了皇帝之后的第一个功绩。这么多年来,我大楚一直受制于四大世家,受制于天下的豪族们,因为什么?因为我们大楚内忧外患,北边受制于蛮族,南边受制于南疆,不把这两个地方平定了,我们没有能力对付四大世家。现在,在父皇手里,把蛮族给平定了。朕只要把西北稳定下来,再把南疆平了,我们就可以对付四大世家了。这可是大楚历代皇帝都梦想的事情啊。”
“所以,你说的很对,为了这个,别说是花费一千万两白银,就是再花费多一些,朕也不在乎。那些大臣们鼠目寸光,光是知道算计这一点钱?他们怎么没有看到,经过崇义两口子的建设,铁壁关从我大楚立朝以来,就是年年花费朝廷钱粮的,历代皇帝投入多少钱进去。那是多少个五百万两白银?”
“可是,朕这些年,年年投入西北五百万两银子,去年更是投入一千万两银子,可是,效果也是显著的。铁壁关现在已经不用我们朝廷投入银子了。还能剩下二百多万两银子。这可一个城市可是比内地一个省份都赚钱。不过,这个钱,暂时还不能交给朝廷而已。这个钱也没有花到别的地方,都花费到建设铁壁关到西北的三个穷困的省份去了。”
“这些道路一修建好,将来,那三个穷困的省份,以后也能经济发展上去了。不说给朝廷赚钱,起码以后应该每年不用朝廷拨款过去救济了。百姓们不会年年饿死了。这得省下来多少?”
“省下来的钱,难道不是钱吗?还有,去年和今年都是三城同时建设。所以花费多一些。这也是为了抓紧时间啊。这样快速,说不定不用十年,就能把西北稳定下来。朕就可以早一点着手南疆的事情。这是好事,朕还不懂?”
“再说了,草原上的五个城市都建成之后,以崇义夫妻的规划,一定能更加赚钱,到时候,朝廷多了五个赚钱的城市,这钱投资的,总有一天会全部回来的,朕还怕投资吗?”
“朕还算计了一下,虽然这两年,朕要多贷款五百万,一共一千万两银子,但是,这样,西北建设的进度快了,如果是提前两年,那朕以后少付出两年的钱,不是还是一千万两白银?这还不是等于没有白花,不过是提前花费?可是,朕还节省了时间呢?当然了,朕要因此支付巨额的利息,这个倒是没有关系,以后,朕可以慢慢的还上,只要西北平定了,还能换不上这个钱?”
柳敬原哈哈笑起来说:“皇上,您要是去当了商人,说不定比小陈家赚钱还多呢。”
私底下,两个人说话,并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柳敬原有时候,也会跟刘演开开玩笑。
刘演明显很受用这句话,笑了起来说:“呵呵,那是。所以,朕早就决定了,这个钱就按照崇义上的奏折上的来。”
柳敬原本来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所以毫不意外。
皇帝想了一下说:“照朝廷的规矩,等到那三个城市都建成之后,朝廷要派钦差官员去西北巡视一番的。这个钦差官员,官职可大可小。朕想着,是不是到时候,派陈远恒去呢?”
柳敬原有些意外,随之就是一喜说:“皇上考虑的周全。崇义夫妻离开京城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回来过,就是崇义嫁妹也没有回来。崇义也就罢了,反正他父亲,如今也不在京城,现在还在南洋对付那些土著们呢。倒是文蕙郡主,本来就是娇娇女,这一下子离开父母这么多年,还生了儿子,也没有见过外公,外婆。恐怕早就想的很了。”
“不过,他们夫妻为了皇上的事业,为了大楚,这么多年,愣是没有说过一个字,也是让人于心不忍。要是皇上能借着这个机会让他们一家人团聚一下,也是皇上的恩典。想来,要是,崇义夫妻知道了,定然十分感动,会更加用心的为皇上办事。”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
柳敬原接着说:“可是,他们只见毕竟是翁婿,父女的关系,要是派了陈远恒大人去巡视,只怕朝野上下会有人说。”
皇帝想想也是,就问:“那你看怎么办好?”
柳敬原说:“不如任命陈远恒大人为副使,再任命一个正使,这样就不妨碍了。”
皇帝点点头说:“你说的法子好是好,可是,陈远恒是一品大员,朝廷中的柱石,内阁宰相,还能有谁比他的资历,官职更加大,能压过他去当这个正使呢?”
柳敬原笑着说:“朝廷中自然是没有人的官职比陈远恒大人的大了,可是,不代表没有人可以压过他。我这里就有一个好人选。”
皇帝奇怪的问:“谁?”
柳敬原笑着说:“五王爷。”
皇帝恍然大悟说:“这个主意好。五弟已经大了,亲也成了,儿子也生了,本来就是地位尊贵。朕的弟兄们,大哥废了,也快死了,二哥不太成器。三个已经是庶人了,就剩下一个五弟了。身份尊贵,是亲王的身份,确实是比陈远恒要强上一些。亲王作为正使,陈远恒这个宰相作为副使,倒是很隆重,想来,朝廷中的那些官员也不好说什么。”
柳敬原抚须而笑。(未完待续。。)
ps: 感谢yan5890018的一张月票,感谢褪色的记忆08的一张月票,感谢li1394268487的四张月票。
蕙质春兰 第八十四章 皇帝的钱
很快,朝廷中的圣旨就下了,同意了西北的一千万两的要求,还是朝廷出五百万两银子,剩下五百万两银子,由大楚银行借贷。不过,因为今年,朝廷要多出去年和今年的四百万两银子的本金和利息,所以,朝廷像大楚银行再多借贷了四百万两银子,用于还贷。
对于朝廷这样以借贷还钱的法子,陈文蕙也没有在意,一样同意了。反正,她手里可是握着西北几个城市的收入,不怕朝廷赖账的。
自然不怕朝廷赖账,那朝廷借的越多,那么陈文蕙赚的也越多。自然是高兴的一件事情。
除了赚了这些钱,她很高兴外,她还高兴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朝廷已经明确的表达了。要是三个城市都建设好了,就会派钦差巡边,这一次的钦差是五王爷,还有自己的父亲陈远恒。这是一个让陈文蕙多么高兴的事情。
陈文蕙也接到了家里父亲,母亲写来的信件。陈远恒夫妻表示,到时候,他们会夫妻两个一起过来,看看已经很想念的女儿,女婿,还有至今还没有见面的小外孙赵鸿烈。
陈文蕙连续几天都是喜气洋洋的。
整天盘算着到时候给父母住在哪里?房间该怎么收拾,该摆设什么东西?
还有,到时候,要给父母亲准备礼物。除了送给父母亲的礼物,还要父母亲走的时候,带上许多东西走。有送给父母亲的,有给海外哥哥嫂子的,有给京城的亲朋好友的,甚至是皇宫里的那些关系好的嫔妃们的。
赵崇义看着忙碌的陈文蕙笑了起来,拉着陈文蕙的手坐了下来说:“现在才过了年。离岳父岳母他们过来,可能还要半年时间呢?你这么着急干嘛?”
“倒是,眼下,你要是想让他们快点过来,当务之急是要赶紧的想法子,把三个新城建设起来才好。这样,才能有钦差巡边。岳父母们才能快点过来啊。”
陈文蕙一想也是。就笑了,不再忙乎这个,反而开始催促着快点赶工程进度。
在陈文蕙的全力以赴下。整个草原上,铁壁关都飞速运转着,工程的进度很快,本来预计要六月份结束工程的。现在,变成四月份就完成了。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朝廷给的钱,当然也花费的差不多了。
赵崇义再次一张奏折过去,像朝廷又要了五百万两银子。这一回,这个银子是给整个草原修路用的。要联通五个城市的道路。可不是容易的。
当然了,朝廷上,虽然很多大臣都反对。但是,皇帝还是义无反顾的。向大楚银行再次借贷了五百万两银子,给了西北赵崇义。
现在朝廷已经向大楚银行借款一千九百万两白银了。这个数字巨大的惊人。虽然,已经还上了六百万两银子,还剩下一千三百万两银子的债务,但是,这个数字依然十分巨大,甚至,比上海城一年的收入都要多。
朝廷中议论纷纷。要知道这一千三百万两银子的债务,还不是全部,还有巨额的利息。不过,皇帝一点都不愁,因为他知道,等到道路建设好之后,明年,就不用向西北出钱了,省下来的这五百万两银子,足够应付每年的还债的。
这么还上个三五年,债务就完了。
可是,西北应该也已经稳定了。
所以,皇帝的心里十分高兴,甚至是兴奋的。
这边钱过去之后,皇帝已经派出了巡视的钦差,当然了,陈远恒夫妻也在巡视钦差的队伍里。
这一只队伍,在陈文蕙的热切盼望中,一直走到了快七月份才走到了西北,这还是陈远恒不停的催促,到了西北三省之后,因为道路十分的好,行进速度大大提升才能这么快。
在陈文蕙望穿秋水的盼望中,终于在铁壁关迎来了这一只队伍。
五王爷倒是识趣,见到陈文蕙夫妻一点架子都没有,甚至还称呼西北公赵崇义哥哥。因为他小时候,在皇宫里,也没有少受到赵崇义的照顾。五王爷,年纪和陈文蕙差不多,小陈家当年在宫里也没有少照顾他,所以,一路上他对陈远恒夫妻都是十分敬重,见到陈文蕙也是十分亲热。
陈文蕙把五王爷一行人安排到已经准备好的豪华的驿站里去之后,就带着父母进了自己的府邸。
进了府邸,白氏夫妻两个来不及欣赏女儿的宅子,就赶紧到了正房,拉着女儿说话,这个时候,奶妈把虎头虎脑的赵鸿烈带来了。
这可是把陈远恒夫妻两个高兴坏了。白氏更是一把把赵鸿烈搂到了怀里,心肝肉的叫着。
陈远恒也是很高兴说:“鸿烈这孩子长的很好。”
白氏也忙说:“是啊,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身子看着也结实,真是不错。蕙儿啊,要赏鸿烈身边的人才是。”
赵崇义忙说:“这个都是他们应该尽的本分。”
白氏说:“那也要赏。红鲤,赏赐小少爷身边的人。”
红鲤忙应下来,把早就备好的封子拿了出来,赵鸿烈身边的人,每人十两银子。其中,赵鸿烈的四个嬷嬷,每人还多了一对赤金手镯,赵鸿烈身边的四个大丫鬟每人多了一对赤金手镯和一对赤金钗子。赵鸿烈的两个乳母,每人多了一对赤金手镯,一对赤金钗子之外还多了一对赤金耳环,一个赤金项圈。
另外,总管事务的赵嬷嬷和苏嬷嬷在赵鸿烈乳母的份上再加上了一对沉香念珠,一对羊脂玉手镯,一对羊脂玉佩。
白氏的大肆封赏,可是让整个屋子都变得喜气洋洋。
白氏又叫红鲤把给赵鸿烈的礼物带了上来,从衣服,用具,玩具,到玉器摆设,到佩饰,到文房四宝,还有一些书画,一应俱全。足足可是四车的东西。
这还罢了,白氏还亲自从身上拿出来一个通体洁白的羊脂玉的玉佩,对赵鸿烈说:“君子温润如玉。”
乳母忙带着赵鸿烈行礼谢过了。
陈远恒则是让身边的随从拿来一方砚台,这个可是上等的歙砚。送给赵鸿烈作为见面礼。
那个玉佩赵鸿烈拿在手里玩了一会儿,就给了乳母,倒是那个砚台,赵鸿烈翻来覆去的玩个不休。
陈远恒很是满意笑着说:“鸿烈这个孩子好,知道那些玩器,饰物都是身外之物,唯独这读书用的砚台是好东西,玩了这么长时间,将来一定是个爱读书的。前途不可限量。”
陈文蕙真是哭笑不得,说:“父亲,母亲。他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不过是看见新鲜东西,玩上一会儿罢了,哪里懂得哪个是饰品,哪个是读书用的砚台啊?”
“你们看看,你们大老远的从京城赶过来,还给他带这么多东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鸿烈已经要成亲了,你们给的鸿烈成亲用的聘礼呢?”
说的一屋子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白氏笑着说:“你这个小猴儿啊,都有了孩子了,还是这么贫嘴。怎么为人母啊?”
陈文蕙说:“我就是当了母亲了,在您和父亲面前不是还是孩子吗?”
陈远恒和白氏又笑了起来。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陈远恒和赵崇义并没有在家里吃饭,而是去了城主府邸,那里已经摆了宴席,这第一餐,自然是要铁壁关的满城文武官员一起宴请钦差一行人,而且,主角就是五王爷。
陈文蕙本来也是要去的。不过,她身份特殊,又是女子,让赵崇义告了个罪,就留在家里和母亲吃饭了。
一起吃饭的还有特意赶过来的胡夫人。胡夫人和白氏两个老姐妹也有两三年没有见面了。
本来,胡夫人是要在钦差进城的时候,就去迎接白氏和陈远恒夫妻的。可是,临时因为妇产医院里有个妇女生孩子,遇到了困难,出现了大出血,没有法子,医院的人叫了胡夫人过去。胡夫人经过针灸,用药,熏艾条等手段,总算是把那个妇女的命保住了,脱离了危险,交给徒弟们,就又匆匆的赶到了陈文蕙的府里。
这个时候,陈远恒已经出去了。胡夫人只能见到白氏。不过,两个老姐妹见面自然更加高兴。
白氏先是扶着胡夫人坐到上座去,带着陈文蕙郑重的给胡夫人行了一个大礼。
胡夫人忙站起来,说:“这怎么使得,我怎么能当得妹妹的大礼?”
白氏被胡夫人扶起来,对胡夫人说:“姐姐,文蕙在这个地方怀孕生孩子,我不在身边,她婆婆又是那个样子,这多亏了你啊。你就是我们小陈家的大恩人。我被姐姐行个礼还不是理所应该的?”
胡夫人笑着说:“要是这么说,我和明珠还不要天天给你们夫妻行礼了?”
陈文蕙笑着说:“反正,我和明珠姐姐感念你们的恩情就是了。你们还是坐着说说话吧。”
胡夫人笑着说:“可不是,文蕙说的有道理。我们赶紧坐着说话。我们也有好久没有见面了。”(未完待续)
蕙质春兰 第八十五章 久别
热门推荐:、 、 、 、 、 、 、
两个老姐妹这么一聊天,就是很长时间,眼看午饭的时间都要过了,陈文蕙就只好把两个老姐妹请到花厅里去,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两个老姐妹聊着别后这几年发生的事情,白氏详细问了陈文蕙怀孕生产的过程。虽然这些年,这些事情,都通过信件告诉了白氏,可是,白氏还是详细的问了一遍。
胡氏说完了这些,饭菜也都吃完了。
陈文蕙又请白氏和胡夫人一起到花厅坐着喝茶。
胡夫人又问了白氏,明珠一家子在京城的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