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质春兰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蕙心
白氏跟胡夫人说了一遍,胡夫人在得知,明珠的孩子已经开始请了西席教导学习了,不由得老怀大慰,唏嘘不已。
明珠的孩子,可是胡夫人一手带大的,自然是心疼的紧,这一下子两三年没有见面了,自然是想念的很。胡夫人问了许多关于明珠和明珠两个孩子的问题。白氏和明珠一直都走的很近,明珠的两个孩子,白氏几乎是隔三差五就能见到。所以,白氏也将的很是详细。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陈文蕙笑着请她们两个去午休一下说:“胡姨今天出诊也是累了,母亲长途跋涉的更是辛苦,不如去午休一下。母亲的房间我都准备好了,就在我这个院子的旁边,红鲤刚刚已经带着人,把母亲的东西都安顿好了。胡姨的院子也在母亲的左近,你们两位一会儿休息好了,再说话。也方便的很。”
白氏知道女儿事情多,就说:“行了,你不用管我们了,我们先去小睡一会儿,你去忙你的吧,等到晚上的时候我们再说话。”
陈文蕙只好这样了。
现在,陈文蕙很是繁忙,因为管理的地方大了,事情也多了起来,还要修路。自然是事务很多。这么一会儿就堆积了很多事情。除了工作上的事情,陈文蕙还管着自己的作坊事务,还有南洋的事务。当然了,南洋的事务不可能每天处理。毕竟。南洋离的那么远。可是。重大的事情,发展的情况,还是要定期报给陈文蕙知道的。
除了南洋的事情。还有大楚的一些生意的事情,比如说大楚银行,比如说宝镜坊等事务。这些事情因为离的远,也不是每天都报告,但是也要隔一段时间看上一遍。所以,积累起来就多了起来。还好,陈文蕙有得力助手,严叔鹏和四水丫鬟们,要不陈文蕙会更加繁忙。
陈文蕙嘱咐红鲤好生伺候着,把苏嬷嬷留下来伺候,她则是带着水莲她们去忙去了。
这么一忙,就到了晚饭时分,陈文蕙还是赶回来和母亲一起吃饭了。
赵崇义和陈远恒还是没有能够回来。
上午是官员们给亲王一行接风,下午是铁壁关中的军中将领们给亲王接风。
这晚宴一下子开到了晚上。
一直到第二天的晚上,陈文蕙夫妻,胡夫人,陈远恒夫妻,还有一个可爱的赵鸿烈才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吃饭中间,其乐融融。
饭后,胡夫人还有事情,就回去了。陈远恒留下陈文蕙夫妻两个聊天。赵鸿烈则是被乳母抱着回去休息了。
白氏说:“你胡姨为你付出实在是太多了。现在鸿烈也大了,不知道你胡姨这边的事情忙完了没有,要是忙完了,就让她跟着我回去京城吧?”
陈文蕙笑着说:“我这里是没有事情了。可是,胡姨现在正在忙着她的妇产医院呢。不过,经过这几年的努力,胡姨已经带出来一帮子好徒弟,就算是她回到京城了,想来,这些妇产医院也能正常运作。还是让胡姨回去吧,要不明珠姐姐该埋怨死我了。”
大家笑了起来。
白氏说:“那就好,我回头跟胡姐姐说一下,让她现在就准备,等到老爷把什么事情都办好了大概也要一两个月,我们再一起回去。”
陈远恒说:“来的时候,皇上就嘱咐了,要去五个城都看看。崇义,你看是不是你陪着我们一起去转一转?”
赵崇义还没有说话,陈文蕙就开口说:“父亲,不但崇义要陪着你们一起去,我也要陪着你们一起去转转。”
白氏忙说:“那不行,你走了,鸿烈怎么办?”
陈文蕙说:“鸿烈当然跟着一起去了。”
白氏说:“那不行,鸿烈这才多大,一岁多的孩子,怎么能长途跋涉呢?”
陈文蕙说:“没有关系的。我们肯定走不快,而且,虽然这道路没有修建好。可是,基本路基已经好了,我们一路走过去,无论是骑马,还是坐马车,都很方便,一点都不累人。母亲放心吧。”
“再说了,鸿烈身子结实的很,可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我们经常带着他去附近转转的。有时候,都会出去个三五天的。跟着我们骑马都不怕的。跟草原上那些部落里的孩子一样。”
白氏还有些担心,陈远恒笑着说:“在草原上出生的孩子当然是不一样的。你就不要担心了,不如你也跟着去,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草原大漠的风光。”
白氏犹豫了一下,只能同意了。
陈远恒接着说:“你们西北的建设很快,这么下去,你们大概很快就能回去京城了吧?”
赵崇义说:“今年把五个城市都建设好了,可是,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办完。道路虽然已经在修建,可是,今年是修建不完的了。怎么都要明年才能结束工期。城市建设好了,还要发展,还要管理,要是都上手,怎么都得后年去了。所以,我们最快也要大后年才能回去京城。”
白氏一听摇摇头说:“还要这么长时间啊?”
陈文蕙忙说:“时间过的很快的,这么一转眼,我们不是已经来了三四年了吗?再过个三四年也是很快的。”
陈远恒说:“我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了,等到太子的位置定了,文琪也攒够了资历,进了内阁,我就打算致仕了。要懂得功成身退啊。”
赵崇义说:“岳父正值春秋鼎盛,怎么这么早就要退下来啊?”
陈远恒说:“我到不是准备退下来休息。我想退下来,回去南洋,毕竟那里才是我们的基地,才是我们小陈家的地盘。以前都是交给文俊,文麟两个人打理。毕竟还是年轻,我想带着你们母亲一起回去夷洲岛,坐镇在那里,这样他们兄弟两个才能更加大胆的放手一搏,把我们的领地建设好。”
陈文蕙点点头说:“父亲考虑的是,我们的领地是要好好的打理一番了。要是在朝廷里有文琪哥哥接手,那父亲还真是到了功成身退的时候了。想来,那个时候,我和崇义也应该可以回去京城了。崇义,那个时候,你是留在京城,还是帮助皇帝去攻打南疆?还是跟着我们去南洋呢?”
看着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赵崇义笑了说:“我虽然一直都以皇上为先。可是,现在我们毕竟不是以前那两个小兄弟了,他已经是君,我是臣了。我帮他稳定西北,成为了西北公,立下了功劳,要是再去帮他打南疆,那才是功高震主呢,到时候,好交情,都变成不好的交情了。这个道理我还是懂的。”
陈文蕙抿嘴一笑。
陈远恒点点头说:“崇义说的很是,说到这里,南疆的事情,其实,皇上已经在筹谋了。”
“你们知道,最近一两年来,皇后一直都在召见名门闺秀吗?实际上就是在给大皇子选皇妃。”
陈文蕙问:“大皇子才多大啊?”
陈远恒说:“大皇子也不小了,都已经十来岁了,现在选定了皇妃的人选,还要对新皇妃进行培训,皇家还要准备婚礼,怎么都要等上两三年的时间,到时候,大皇子都已经超过十六岁了。正好成亲。”
陈文蕙一想也是,就不吭声了。
陈远恒说:“虽然皇后看的人选很多,还有很多传言出来,可是,我们观察看,最后应该在白家女当中选择一个。”
陈文蕙不由得吃了一惊说:“皇后这辈子最讨厌的人不是白贵妃吗?怎么可能让儿子娶白家女?”
陈远恒说:“皇上比较倾向于白家女。而且,一旦皇后选择了白家女,那么白家就会放弃支持白贵妃和白贵妃生的皇子,转而支持大皇子当太子。那皇后不是等于赢了?”
陈文蕙这下子想明白了。
政治果然是肮脏的。前一刻白贵妃还是白家族地的希望,后一刻,就会被自己的侄女取代,真是残酷。虽然都是出生在世家里面,陈文蕙无比庆幸自己是生在小陈家,这样重视子女更甚于重视权势的家庭。
白氏开口说:“可是,我从明珠那里,还有从宫里的消息上得知,皇后娘娘确实是不喜欢白贵妃的侄女。她心里另外有个人选。”
陈文蕙问:“那会是谁?”
陈远恒和白氏相对看了一眼,然后,重重的看着赵崇义,开口说:“忠义公的嫡女,赵家大姑娘。”
“什么?”
这一声是陈文蕙和赵崇义一起喊出来的。同时出现在他们两个脸上的是一脸的惊讶,不敢置信,不愿意,不高兴,不喜欢等等复杂情绪。看到他们这个样子,陈远恒和白氏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未完待续……)
ps:感谢888918886965的打赏,感谢见月已非昨的两张月票。
蕙质春兰 第八十六章 被迫夺嫡
热门推荐:、 、 、 、 、 、 、
忠义公的嫡女,那不是赵崇义的侄女?现在的忠义公是赵崇义的哥哥赵崇礼。赵崇礼虽然和赵崇义不是一母所生,但是,两个人毕竟是同父,又一起在军中多年,感情深厚。可是说,赵崇义即使是和弄雪的感情,也没有跟赵崇礼的感情深厚。
赵崇礼的妻子是韩氏。韩夫人当年在铁壁关照顾赵崇礼,赵崇义兄弟两个多年,赵崇义和韩夫人的感情也很好。陈文蕙婚前就认识了韩夫人,两个人关系也很好,成亲后,成为了妯娌,两个人除了最开始的试探之后,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共同进退的原则,关系比婚前还要好一些。
这个忠义公的嫡女,就是赵崇礼和韩夫人亲生女儿,嫡出大女儿。陈文蕙可是见过多次的,陈文蕙还十分喜爱这个美丽,聪慧的小姑娘,送给她过很多首饰,衣料,玩器。
现在,这样一个人被皇后娘娘看中,要选给大皇子当王妃。那将来,很可能是太子妃,也很可能是下一任的皇后。
这不是被迫的被绑在了夺嫡的战车上了吗?
陈文蕙和赵崇义的眼里都露出不好的神色来。
白氏呵呵笑了起来说:“哪里有你们这样的,你们赵家未来很可能出现一个皇后,你们不但不高兴,还这样一幅不愿意的表》 情,什么意思?”
陈远恒笑着说:“你们会有这样的表现,真是完全在我和你们母亲的意料之中。别人家有这等好事。一定会削尖脑袋,往里面钻营,可是,你们两个是唯恐避之而不及啊。”
陈文蕙苦着脸说:“当然是唯恐避之而不及了,我们现在的身份地位,还用夺嫡那么凶险吗?我们凭着功劳,凭着南洋的领地,可以逍遥自在的生活着,没有人敢欺负,就是皇帝想算计我们。隔着茫茫大洋。也不容易,将来,无论是谁上台了,都要尊重我们。可是。现在倒是好。我们即将被迫绑在夺嫡的战车上。那是多么冤屈的一件事情。”
白氏笑了起来。
陈远恒终究不愿意让女儿担心,笑着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你看看你大堂姐。可是前朝王皇后那样的蠢材?她的后位应该很是稳固。我们陈家,小陈家现在正如日中天,不但族中势力强大,就是在京城中的弟子,也都没有招惹祸患的人。更有文琪,很是争气,不但以前在南洋立下功劳,现在派到地方去任封疆大吏,也干的有声有色。我看,将来,他接我的位置,一定是没有问题了。”
“他和皇后娘娘可是一母同胞,心意相通。他的媳妇虽然是白家的人,不过,聪明的很,已经是京城的仕女班头,为皇后娘娘出了不少的力气。还有,皇后娘娘的名声可是很好的。以前的王皇后光是妒忌,陷害先帝的妃子,子嗣,可是我们的皇后娘娘,她不但从太后的手里,接过来养善堂和医院,还经过你的启发,建立了妇产医院,在民间可是活人无数,很多百姓颂扬她的美名。这样的皇后,就是一朝皇帝不喜欢了,估计百姓的民心,也不敢轻易言废除。”
“只要皇后娘娘的地位稳固,皇后娘娘生的大皇子,既是嫡又是长,不但是皇上的第一个儿子,还是他们这一代人中第一个皇子,是先皇的嫡长孙,先皇在的时候,就多有宠爱。大皇子出身好,人也聪慧,学问德行都受到朝臣的盛赞。只要他不犯错误,再娶上一个好的帮手,这未来的天下一定就是他的。谁能夺的去呢?”
白氏也笑着说:“我们的皇后娘娘可是个聪明人。本来,她就是皇上的结发夫妻,皇上待她的情分就不一般。她长的又是美艳端庄大方的模样,正是盛放的年纪,盛宠不断。这样的情况下,她并没有像白贵妃一样,持宠生娇,妒忌别的嫔妃,反而,为了给皇家开枝散叶,她利用给儿子选皇妃的空儿,经常召见京城的闺秀,儿子的妃子没有选好,倒是给皇上这几年纳进来几个美人了。有两个都已经生下来孩子,一个是公主,一个是皇子。”
“你说这样的贤后,怎么可能地位有闪失?”
陈文蕙呆了一呆,说:“她倒是大方啊?只是,不停的给夫君纳妾,她心里能好过?”
白氏笑了说:“你这个傻孩子,皇宫里能像我们家这样吗?皇后娘娘虽然春秋正盛,可是,白贵妃早就夺了她的宠爱,这个夫君早就是白贵妃的人了,她献上一些青春少艾的美人,还能从白贵妃那里分的一些宠爱,何乐而不为呢?”
陈文蕙一想也是,叹了一口气说:“皇宫果然不是善地。这样的地方,大哥大嫂的女儿进去了,这一生岂不是完了?就是将来能披荆斩棘的成了皇后,这心里能就过的快活了?”
白氏摇摇头说:“你能看破这个,我们家能看破这个,可是,忠义公夫妻可是欢喜的紧。我看了那个孩子几次,她虽然端庄大方,不露声色,不过,看样子,也是喜欢的很。现在已经开始严格要求自己。在京城里,忠义公家里也请了专门的人,教导她各方面的才能。据说现在学的很好。不管是宫廷的规章制度,还是管家理财都开始学起来了。就是她的身边丫鬟们,也开始采买一些好的,不但要漂亮,还要接受各种培训,好等到将来进宫之后,帮助主人。你看,人各有志,她们一心想着皇后的位置,我们能拦得住吗?”
陈文蕙一想也是,这天下能有几家抗拒的了这个诱惑的?皇后的位置是四大世家都争先恐后的抢的。
陈文蕙想到这里,又问:“历来大楚的皇后位置,不是都是世家嫡女才能坐的吗?当年万贵妃想异军突起,冲着皇后的位置去了,可是,还不是落得香消玉殒的下场?之前那个太子,他的太子妃是任家的嫡女,不是也不行,虽然是当了太子妃,可是,还是跟着废太子被圈禁了,最后身死在圈禁院子里?她们一个是相貌倾城倾国,一个是京城显宦嫡女,都不行,赵家的嫡女能行吗?”
“虽然大哥的大女儿,长的也是很美丽,因为大嫂出身书香世家的缘故,她的女儿也是个小才女,气质也好。但是,这等级数的美人,在京城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并不出奇。再说了,家世来说,忠义公虽然是国公,可是,也并不比当年的任家强到哪里去啊?”
赵崇义也皱着眉头说:“有多大的能力了,就干多大的事情?我们家哪里能和四大世家比较?将来,皇长子就是真的继承了大位。我们家大姑娘,真的成了皇后。可是,这后宫里还不是要进别的嫔妃。那四大世家还不把女儿送进来。到时候,她怎么能比的上人家,还不是要落败身死?自己误了自己不说,还要连累家族?”
陈远恒说:“你们啊,光是想着自己的短处,没有想到自己的长处。”
这话说的陈文蕙和赵崇义不明白了。
陈远恒说:“有一点你们说的没错。皇后的位置,一定是世家嫡女才能担任。可是,赵家以前不是世家,今后,一定是世家了?”
陈文蕙愣了一下,半响,才明白过来。
陈远恒说:“以前四大世家是陈家,白家,王家,李家。可是,李家在先帝朝的时候,就备受打压。王家也在先帝朝的时候落败。就剩下陈家和白家还算是鼎盛。可是,你看看现在的情况。我们小陈家虽然是陈家的分支,可是我们异军突起,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南洋四个城市,夷洲岛,倭国三处地盘。”
“我们控制的区域,并不比四大世家少。我们控制的人口,虽然还不多,不过,我们有钱,有粮食,假以时日,我们超过四大世家,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再说你们的赵家。文蕙的南洋四个城市,蒸蒸日上,虽然现在比我们小陈家小一些,但是,财富更加多一些。你们两口子,现在是被西北的事情给困住了。要是西北的事情一了结,你们回到南洋,再建立四个城市,也不是问题。”
“建立城市需要的地盘你们已经有了。老忠义公在南洋大开杀戒,南洋的那些土著们被打的落花流水。他们的地盘现在都空了下来。只要有了人力,物力,建设起来还不快?”
“你们两口子,别的不多,钱还不多?就是百姓也不着急。你们这几年从南疆招募了大量的百姓。还在南洋一直都在鼓励多生孩子,自身的生长,外来人口的引进,使得你们已经具备了同时建设四个城市的基础。要是过上几年后,你们回去南洋了,再建立四个城市,你们可不是就有了八个城市,控制的地盘就要超过四大世家了。”
“你们还不是新的世家?”
陈文蕙和赵崇义面面相觑。(未完待续……)
蕙质春兰 第八十四章 皇帝的帝钱
热门推荐:、 、 、 、 、 、 、
很快,朝廷中的圣旨就下了,同意了西北的一千万两的要求,还是朝廷出五百万两银子,剩下五百万两银子,由大楚银行借贷。不过,因为今年,朝廷要多出去年和今年的四百万两银子的本金和利息,所以,朝廷像大楚银行再多借贷了四百万两银子,用于还贷。
对于朝廷这样以借贷还钱的法子,陈文蕙也没有在意,一样同意了。反正,她手里可是握着西北几个城市的收入,不怕朝廷赖账的。
自然不怕朝廷赖账,那朝廷借的越多,那么陈文蕙赚的也越多。自然是高兴的一件事情。
除了赚了这些钱,她很高兴外,她还高兴另外一个事情,就是,朝廷已经明确的表达了。要是三个城市都建设好了,就会派钦差巡边,这一次的钦差是五王爷,还有自己的父亲陈远恒。这是一个让陈文蕙多么高兴的事情。
陈文蕙也接到了家里父亲,母亲写来的信件。陈远恒夫妻表示,到时候,他们会夫妻两个一起过来,看看已经很想念的女儿,女婿,还有至今还没有见面的小外孙赵鸿烈。
陈文蕙连续几天都是喜气洋洋的。
整天盘算着到时候给父母住在哪里?房间该怎么收拾,该摆设什么东西?
还有,到时候,要给父母亲准备礼物。除了送给父母亲的礼物,还要父母亲走的时候,带上许多东西走。有送给父母亲的,有给海外哥哥嫂子的。有给京城的亲朋好友的,甚至是皇宫里的那些关系好的嫔妃们的。
赵崇义看着忙碌的陈文蕙笑了起来,拉着陈文蕙的手坐了下来说:“现在才过了年,离岳父岳母他们过来,可能还要半年时间呢?你这么着急干嘛?”
“倒是,眼下,你要是想让他们快点过来,当务之急是要赶紧的想法子,把三个新城建设起来才好。这样,才能有钦差巡边。岳父母们才能快点过来啊。”
陈文蕙一想也是。就笑了,不再忙乎这个,反而开始催促着快点赶工程进度。
在陈文蕙的全力以赴下,整个草原上。铁壁关都飞速运转着。工程的进度很快。本来预计要六月份结束工程的,现在,变成四月份就完成了。整整提前了两个月。
朝廷给的钱,当然也花费的差不多了。
赵崇义再次一张奏折过去,像朝廷又要了五百万两银子。这一回,这个银子是给整个草原修路用的。要联通五个城市的道路,可不是容易的。
当然了,朝廷上,虽然很多大臣都反对,但是,皇帝还是义无反顾的,向大楚银行再次借贷了五百万两银子,给了西北赵崇义。
现在朝廷已经向大楚银行借款一千九百万两白银了。这个数字巨大的惊人。虽然,已经还上了六百万两银子,还剩下一千三百万两银子的债务,但是,这个数字依然十分巨大,甚至,比上海城一年的收入都要多。
朝廷中议论纷纷。要知道这一千三百万两银子的债务,还不是全部,还有巨额的利息。不过,皇帝一点都不愁,因为他知道,等到道路建设好之后,明年,就不用向西北出钱了,省下来的这五百万两银子,足够应付每年的还债的。
这么还上个三五年,债务就完了。
可是,西北应该也已经稳定了。
所以,皇帝的心里十分高兴,甚至是兴奋的。
这边钱过去之后,皇帝已经派出了巡视的钦差,当然了,陈远恒夫妻也在巡视钦差的队伍里。
这一只队伍,在陈文蕙的热切盼望中,一直走到了快七月份才走到了西北,这还是陈远恒不停的催促,到了西北三省之后,因为道路十分的好,行进速度大大提升才能这么快。
在陈文蕙望穿秋水的盼望中,终于在铁壁关迎来了这一只队伍。
五王爷倒是识趣,见到陈文蕙夫妻一点架子都没有,甚至还称呼西北公赵崇义哥哥。因为他小时候,在皇宫里,也没有少受到赵崇义的照顾。五王爷,年纪和陈文蕙差不多,小陈家当年在宫里也没有少照顾他,所以,一路上他对陈远恒夫妻都是十分敬重,见到陈文蕙也是十分亲热。
陈文蕙把五王爷一行人安排到已经准备好的豪华的驿站里去之后,就带着父母进了自己的府邸。
进了府邸,白氏夫妻两个来不及欣赏女儿的宅子,就赶紧到了正房,拉着女儿说话,这个时候,奶妈把虎头虎脑的赵鸿烈带来了。
这可是把陈远恒夫妻两个高兴坏了。白氏更是一把把赵鸿烈搂到了怀里,心肝肉的叫着。
陈远恒也是很高兴说:“鸿烈这孩子长的很好。”
白氏也忙说:“是啊,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身子看着也结实,真是不错。蕙儿啊,要赏鸿烈身边的人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