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民国立志传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黑胡子
谭延闿说了一句大实话,湖南陆军原来有相当一部分武装力量控制国民党人中,这些将领在他倒袁后,基本上都辞职出走了,这些队伍他都无法控制,而且非国民党将领的心意如何他却不知。身为一个将领,连部队是不是听自己的都不清楚,这仗还怎么打吗?
“都督,只要您控制住了士兵,那些将领自然会听命行事。”
控制士兵的方法很简单就二个字“足饷”,只要饷银按时、按量,别说是讨伐一个袁世凯了,讨伐二个也不成问题。
“都督,可以将那些将领请到这里,告知此事,观其态度,愿从者留之,不从者可杀之。”
谭延闿有些犹豫不决,心道:谭培德年纪不大,却不想如此果敢。“此事,容我三思。”
“袁世凯用汤芗铭只是走这个形式,不久便会派心腹指掌湖南。所以还请都督以三湘百姓安危为重,我湖南社会人民党人必将鼎力相助。”
鼎力相助也可理解为不惜一切,谭延闿很害怕社会人民党的不惜一切。
谭培德提供的情报显示,派一个混成旅到湖南已经是袁世凯手中仅有的机动兵力。如果其手中兵力充足,当首先考虑南京方面,而不是在这个时候打湖南的注意。
为了将谭延闿的后路切断,谭培德已经下令对长沙城内的亲袁派和北洋密探进行暗杀,经过串联的湘中将领更是致电挽留谭延闿,拒绝汤芗铭来湘。长沙的街头贴满了北洋军入湘攻占了岳州传单,那些被鼓动而起来议员们,不断向都督谭延闿寻问此事的真实性。
驻扎岳州的混成旅是从鄂军部队中整编过来,他们的军纪并不败坏,且汤芗铭治军严厉。
可是,湖南百姓不管,因为北洋军都一样,他们只会抢掠、杀人。至于黎元洪的话那就更不信了,黎元洪本人就是一个大屠夫,你听他的,等他狮子大开口,你连骨头都没有。
很多的人都开始为自己的后路考虑。
谭延闿同样也要为自己考虑,他很清楚自己手中有多少砝码。谭培德的行动让北洋的密探根本不敢出门,谘议局的议员们纷纷要求谭延闿留任,军队方面或中立或反对汤芗铭入湘,砝码虽然增多了,但谭延闿底气稍显不足。不过,他接受了谭培德的建议对,通过派兵入赣与皖军“作战”,进一步试探袁世凯。
湖南方面的入赣作战,让袁世凯极为不安,是附杨?还是讨伐?袁世凯实在分不清楚。
北洋在湖南的秘密机关因社会人民党的活动已完全瘫痪,负责策反湘军将领的联络人也多半失踪,让他变成了聋子,变成了瞎子。在察觉到谭延闿与社会人民党之间的合作后,袁世凯认识到自己在湖南问题上操之过急,可能会将亲手将湖南推入杨洪森阵营,为了不刺激谭延闿,袁世凯对其大加赞赏,同时将混成旅从岳州调往江西。
谭延闿成功保住了位子,将汤芗铭赶出了湖南。
谭培德利用湘军第一师推进至湘赣边境向林虎强索指挥权,面对着如此境况林虎不得交出指挥权,国民党在江西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也被社会人民党吞并了。
在谭培德的安排,林虎经湖南,转到香港隐退。
湘军第一师消灭了盘距在赣西的林虎部后按照陆军部的指令,撤回到了湖南境内。但随着湘军迅速撤离赣西,赣西地区的战火又被重新点燃。
湘赣边境发生的事袁世凯心里有数,但是他却还要不时的致电谭延闿加以宽慰和表彰,袁世凯的甜枣一下就让谭延闿忘记了伤痛。
谭培德总结后得出了两个字“贱人”。
南京方面的战事正在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经过五十多天的城市作战,南京一线突然平静了下来,由于参战部队巨大的伤亡,冯国璋不得不对部队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休整,而在这个间休期。杨洪森抽调部队对浙江发动一次进攻,赣南闽军许崇智一部突破仙霞关,皖南民兵师李雄突破昱领关,两人先后进入浙江作战,浙江西部所属各县一座座的落入皖军手中,短短数日之内浙军损失了8000余众,挟大胜之势杨洪森逼着朱瑞表态,惊恐的朱瑞通电中立。此时,再中立已经没有用了,北洋军和皖军他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袁世凯为了拉拢朱瑞,并没有怪罪他的中立通电,而是要求其坚守杭州,等待援军。
浙江省内很多人对朱瑞附袁不满,军中有人开始秘密与皖军交涉,策动兵变驱“朱”。在这种情况下朱瑞向杨洪森妥协,其在做出解散或调走驻扎于浙皖、浙闽一带的部队,释放被捕的革命党人的承诺下,杨洪森做出了相应的让步,允许其中立,协议达成后,朱瑞通电宣布中立。





民国立志传 第三十七章 风波
第三十七章 风波
关于浙江都督朱瑞再次宣布中立,袁世凯在情绪上多少有些波动。
对于朱瑞,袁世凯无话可说。他这种人你还指望他抗战到底吗?没有反水说明这个同志原则性还是很强滴。
战争进入11月,南北双方私下都较着劲,英国人如同皮条客一样,勤快地来往于安庆与北京之间,转达着两位领导人和平诚意。
在安庆杨洪森第一次提出“和平”两字,不过这是有条件的和平,为此杨洪森开出了诸如:签订停战协议、严惩战争罪犯、恢复临时约法,废除终身制大总统,释放政治犯等等。
北京方面对安庆也做出积极的表态以显示北京政府的“和平”诚意,但是在具体协议中北京政府只同意与社会人民党就停战事宜谈判,对谈判涉及的其他问题不予考虑。
北方的各种报纸开始大肆鼓吹和平,敦促安庆方面接受中央的六点和平方案。
六点方案可是说是老生常谈,重要的就四项:取消独立,立即停战,撤出军队,接受整编。
这套方案在英国代表雷曼看来纯粹是扯蛋,“安庆方面绝不会同意。”
“你认为我会同意吗?”杨洪森冲着雷曼微微一笑。
“谈判是双方意思的表示,亲爱朋友,您可以提出明确的要求,作为下一步谈判的基础。”雷曼侃侃而谈。
“我的朋友,你来往安庆与芜湖之间数趟,为和平竭尽全力这让我很感动。但是你也应该看的出来,北京政府完全没有和平的诚意。我的朋友,不是我杨洪森想打仗,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雷曼耸了耸肩,“作为您多年的朋友,我同情您现在的处境,但是我也有我必须坚持的立场。”
“那么看你的面子上,我愿意适当降低我的条件,安徽、江西的都督社会人民党人出任,我们放弃苏北、河南、湖南的部分县城。”杨洪森起身在地图上大致地指点了下,“具体的内容我们可以坐下来进一步磋商嘛。”
雷曼摇了摇头,“您了意见我会转达到北京的,不过,那位袁总统不会同意这个方案。据我所知,他的底线是双方恢复至1913年7月前的实际控制状况下。”
“那他实在是太没有诚意,我们只有将战争进行到底了。”杨洪森与雷曼携手回到了沙发上。
“我的朋友,如果战事一直爆发下去的话,将会影响到我国在华利益,到时我国政府将不得不联合其它各国干预此事。”雷曼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查杨洪森的底线。
杨洪森笑了,“如果真的到那一步的话,各国在华利益只会受到更大损害。”
“我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甚至超过我的祖国,看到中国再次陷入战火之中我倍感心痛。”雷曼悲天悯仁地说,“我希望,我真诚地希望和平的曙光再次降临在这片神奇土地上,让中国,让中国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
“我代表社会人民党,代表中国人民对您,对英国政府为和平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我衷心地希望和平能早一天到来。”杨洪森一脸真诚说道。
袁世凯拒绝杨洪森的和平条件,对于外国政府的武力支援,袁世凯同时婉言拒绝了。
中国人的事情,还是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的好。
在得到袁世凯的明确拒绝和平条件后,南北各大战场新一轮备战又开始了。
杨洪森在合肥会见的宋教仁,双方共同致电孙中山,请他回国主持大局。
此时,国内的局势已发生重大的变化,福建独立并且加入了“讨袁”,浙江宣布中立,革命斗争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获悉国内来电,孙中山满心欢喜,致电杨洪森的用词比亲兄弟还亲。在日本的孙中山已做好了回国的一切准备。
孙中山还未动身,其回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袁世凯担心孙中山的回国可能会导致国内新一轮的“讨袁”高潮。为了阻止孙中山回国,其派出了暗杀团前往日本。袁世凯同时请日本政府协助追捕政治犯孙中山。孙中山在日本朋友甚多,黑白两道都有,连日本高层都有,不少日本人与他称兄道弟。
针对北洋政府派出的“暗杀团”革命党人组成了“刺客击退团”,日本青年军人也加入其中,北洋政府在日本暗杀行动已失败告终,孙中山回国已成为无法阻止的事实。
对于国内的形势孙中山始终抱着乐观的态度,四川、陕西、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河南革命党仍在继续“讨袁”。在他乐观的表面却是内心苦闷,因为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国内,而不是在千里之外的日本。他开始反思起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孙中山认为革命的失败,并非袁氏兵力强大,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人心涣散,不够团结,不奉令行事。
就拿起义来说,起议后步骤凌乱,号令不能统一,事党魁不予服从。正因为这种种的原因,他所领导的革命才遭至失败,遂决定对国民党进行一次大手术,对此反对的声音很多,使得改组计划不能推行,愤怒的孙中山决定辞去国民党理事一职返回国内,这招丫地实在是太狠了,包括黄兴在内的高层人士不得向孙中山妥协。
孙中山认为社会人民党的那套入党审查制度不错,预备党员制度太有创意了,尤其是那套民主集中制度他很欣赏。总之,孙中山想把杨洪森在社会人民党的那套较为成熟的东西给嫁接过来。可是黄兴等人却不能苟同,对于服从孙中山一人命令,搞专政表示异议,认为党员入党并非为某一领袖服务,而是效力于革命事业。孙、黄矛盾渐显,有感于孙的强硬态度,黄兴以治病为借口走人,而孙中山则另立山头。
对于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之事,杨洪森表现的积极主动,安惠民在上海致电孙中山,传达了杨洪森急切期盼社会人民党与中华革命党两党合并事宜,希望孙先生回国后共同决断此事。
孙中山此时还在为很多老同志不愿加入“中华革命党”之事表情耿耿于怀之时,听闻杨洪森希望与新生的“中华革命党”合并,精神为之一振。
“中华革命党”的组建让国内的国民党一下分成两派,其中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等人明确表示拒绝加入。
杨洪森为此与宋教仁进行了时长谈,宋教仁同意对现在国民党进行二次改组,而杨洪森的意思是推倒了重盖,至于党派的名字可以继续沿用“国民党”。
杨洪森与宋教仁一个崇尚专政,一个致力于要民主,杨、宋的矛盾顿时公开化。
随即以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为首的反对派在安徽政治生活中不断受到排挤。杨洪森更是以“实行真实的三民主义”为口号,将国民党分成两派,即左派和右派。
拥护、服从孙中山领导的是左派,与之相反的就是右派。
《挺进报》上刊登青年革命军人的“炮轰反革命右派集团的宣战书”,在社会上掀起风波。虽然报纸上没有点名,但是谁都知道,反革命右派集团的暗指就是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等人,这些人都是明确表示拒绝加入“中华革命党”。
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等“右派”军政要员受到剧烈地冲击,他们不得从较敏感的工作岗位的退出来,但是杨洪森却表现出了身为革命者的伟大胸怀,对他们进行了适当地留用。




民国立志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不管他们以前功劳有多大,流过多少血,质疑领袖孙中山就是反革命,就是肃反的对象。
“中华革命党”的建立让杨洪森察觉到一个机遇正在向他招手。
反对加入的“中华革命党”可不只是宋教仁、谭人凤、柏文蔚这几个人,准确说应该是整整一代大,基本上这一代的老革命都拒绝加入“中华革命党”。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但是他并不是唯一。宋教仁、黄兴在党内同样拥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青年一代对孙中山热情、忠诚、而且崇拜,这一代不需要太多煽动就自愿加入了“中华革命党”。
好了,那么这些不同意或质疑孙中山的被赶下历史舞台的时候到了,因为这些人对杨洪森所设计的伟大革命事业是有害的,所以就应该把他们清洗掉。
杨洪森得到革命军事委员会授权,组成了“特别法庭”。
将根据地内的间谍、挑拨离间分子、破坏分子、分裂主义分子、匪帮、富农,作为最凶恶的不共戴天的敌人,接受“特别法庭”审判和处决。
在保卫孙中山,夺权领导权号召下,杨洪森开始大肆的扩充着“近卫军”,因为他们手臂上系有红带,又被称为“红色近卫军”,他们是一群足以让任何敌人都为生寒的忠诚部队。
面对着“青天白日旗”士官宣誓道:
“我用庄严神圣的誓词宣誓,我无条件的服从伟大的领袖的命令,同一切阶段敌人作斗争,作为勇敢的士兵时刻准备用我的生命为了誓言而全力以赴。”
在“青天白日旗”下工人代表、农民代表、学生代表陆续宣誓,为了伟大革命的胜利,他们将努力工作和学习,同一切反对派作斗争。
杨洪森在社会人民党一届三中全会中做了《为了胜利前进》工作报告,号召党内同志为了革命的胜利,要坚决的、彻底的同国民党妥协派斗争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杨洪森再次成功引用一段名人名言。
这是杨洪森在公开场合第一次表明自己的立场。
那些被煽动起来,盲目服从的青年,他们围攻了国民党安徽党部,要求交出反革命集团首脑。
“打倒反革命集团宋教仁”、“三民主义万岁”
静坐党部外面的学生、青年军人,旗帜显明,高呼着口号,一些激动人群试图冲进党部大楼。
宋教仁、柏文蔚等人没有想到拒绝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后果会这么严重,这场政治运动来的如此而已猛烈是他们始料不及,安徽国民党党支部已经彻底瘫痪,大批同志受到隔离审理,大批的深埋的“反革命分子”被挖了出来,或劳改,或枪毙。经过“特别法庭”审判,报经军事委员会审议后枪毙名单就多达百余人。在日本的孙中山绝对想象不到国内所发生的一切。
北京的袁世凯对南方这场政治运动的了解主要来自于那些逃亡过来的国民党人的口传,这是国民党内的一次大清洗,或者说杨洪森正在利用这次大清洗来确立自己的威信,袁世凯认为此时正是与杨洪森进行谈判的最佳时机。
在南京一直处于战略防御中南军,突然对北洋军发动了进攻。
“报告大师前方战报。”冯国璋看到后脸色苍白,他的军队正在溃退。
“马上命令海军提供火力,命令炮台对城内进行轰击。”
参谋提醒道,“大帅,城内还有很多我们自己的兄弟。”
“你想抗命?”冯国璋冷冷的说道。
对南军可能的反击连冯国璋未收到一点消息,压迫着打习惯了,以至于突然处于防御,角色一时无法转换过来,北洋军指挥系统此时陷入了混乱之中。
“命令,前线各部坚守阵地,后退半步者杀。”冯国璋恼火之极,北洋军可以说是一泻千里,城内几个月战果一朝全无,南京城外南线皖军收复雨花台;北线皖军一部攻至狮子山一带,但是在海军强有力的支援,终于将皖军击退。浙军、苏军在受到攻击后投降者甚众,新编的几支北洋军受到进攻后都出现了混乱和溃退的情况,只有老北洋显露出了精锐的本色,他们受到进攻后,不慌不乱,在军官的组织下抵抗着南军波浪式的集团冲锋。
英、法的军事顾问跟随冯玉璋来到前线看着皖军集团冲锋,吓的脸色苍白,这些人个个手持大刀和炸药,无视伤亡。
冯国璋在给袁世凯的电报中声称,“这是他所见到的最为疯狂的反击。”
张四维南北双方对峙的战线上选择了一个点,并果敢地将杨洪森给他的两个新编“师”全投入到了这个点上,如此大规模的兵力,的确是把北洋军吓了一家伙,如果不是一些客观原因,张四维还真差一点在南京实现了翻盘。
这次的进攻只持续了两天,随后皖军再次转入防御,北洋军开始收拢部队,他们从混乱的状况逐渐摆脱出来,冯国璋怎么甘心几个月的成果一朝被毁,枪毙了数十位临阵后退的将领后,开始着手准备对南军的反击。
袁世凯听闻南京战况,神经为之一紧,愤怒国他很想把这个无能的冯国璋换下来,但是谁能接替他?
段瑞祺在河南东奔西跑,给他一根尾巴,都快成猎犬了;
段芝贵正主持着湖北、江西两地的战事;
他实在找到有份量的人坐镇南京,如果年轻二十岁,他早就卸驾南征了,哪里还会有杨洪杨张狂份。
冯国璋被一朝打回解放前,面子里子全没了,老头子在北京一个劲的冲他发火。感觉没有退路的冯国璋把指挥部放到了前沿阵地,声称拿不下南京城,他就与三军一共战死疆场。主攻部队为冯国璋的嫡系第4师,以及自上海增援而来的装甲战车队。
“报道统帅,装甲战车队奉命来道。”
“娘的”冯国璋面前这位装甲战车队指挥官讲的是一道倍地道上海话,冯国璋没有听懂,所以骂了一句。
依照冯国璋的要求将能炸的,不能炸的炮弹全扔进南京城里,如果能把南京城从中国地图上抹去,所有人官升一级。
江苏省内的大量地方部队都派了上去,在炮兵的火力支援力,对城外皖军发动了反击,双方开始了反复了拉锯战,南北双方伤亡数字成倍的递增。
北洋军投入了装甲战车队,张四维在南京也同样投入了新式部队——“火箭队”
中国早期“火箭”主要仿制法国康格里夫火箭,金陵机器制造局有火箭分厂,该分厂在辛亥革命后连同人和资料整体搬迁到了安应,此后,杨洪森在这一方面还是投入了不少研究经费,甚至还聘请法国、美国技术人员,火箭弹射程、威力以及可靠性,都以步入国际领先行业,当然,随后战争的爆后,后期制造的火箭弹因为原料的紧张,制造十分粗糙,外形看起来更像是用铁皮包裹的大炮仗。这种武器制作简单,只要条件允许便可大批量生产,军政府自行生产出来的火箭弹“红旗-1”,射程在4500m—6500m,正负误差基本上控制在150m左右。
“红旗-1”可以携带“化学弹头”,火箭加化学弹头,这就是传说中的核武器。
张四维手中共有400枚火箭弹,其中130枚携带有化学弹头。
针对北洋军的反击,第一天他就让人试射了89枚“红旗-1”,其中的2枚直接命中运动中的北洋军装甲车。这们在天空飞行时屁股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白烟,当然偶尔也会出现中途自由落体的情况。




民国立志传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自从金陵制造局火箭分厂停产后,火箭在中国兵器谱消失了,再次听到它的尖叫声,冯国璋却没有半分激动
北洋军反击失败,彻底的失败,除了增加了大批的伤员,抢占了几栋残破的房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实际上如果不是英国军事顾问,冯国璋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化学弹。
因为这些天出现了大批的减员的情况,他们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等情况,严重者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一天之内突然有上千人出现相同的症状,这不能不引起冯国璋的注意,不过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受到了毒气攻击。之后,军队中的军官也出现了这种症状,他们被送到上海租界洋医院就诊。
洋大夫告知,他们吸入了有毒气体。后来,士兵们发现一些飞来的火箭弹爆炸后会升起一阵雾气,经上海来的洋医生介绍,这些就是有毒气体。
冯国璋在发给袁世凯的电报惊恐称,“杨逆使用了一种可怕的武器,它们能在瞬间,让数千士兵失去战斗能力。”
数千人失去战斗力,你当是的猴子变戏法吗?你不想打就直说,我又不会撤你的职。袁世凯对冯国璋这种作为有些不满。
东线“毒气战”的战果让杨洪森振奋。
火箭机动部队的指挥官方朝阳因此次战功,在南京前线得到了一枚“青天白日”勋章,以及杨洪森亲自颁发的党证。所有官兵记荣誉一等功。
“核弹”的时代来到了。
“毒气”一词袁世凯还是从冯国璋哪里,至于它的惊人杀伤力也都来自冯国璋,对于这种新式武器,他特地请来了外国军事顾问咨询。这些顾问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武器,对其恐怖的杀伤效果还没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他们所能给予袁世凯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为此袁世凯还没有产生那么强烈的危机意识。
拥有了“核弹”的杨洪森可是说是踌躇满志,河南、江西、湖北、江苏,把它们投放在什么地方才更加合适呢?
1...4142434445...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