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西风紧
曹泰打量了一番郭绍:“城里有客栈,郭都使先去洗漱换身衣裳再来。歇一歇也没事,现在皇后娘娘不能被任何人打搅,要后天傍晚才知道结果。”
郭绍忙拜道:“多亏了曹公公。”
“杂家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郭都使可不能这么说。”曹泰道。
郭绍看了一眼偏西的太阳,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这个时代的环境真好。现在,他能做到的都尽力做到了,就只有听天由命等着结果了。
他遂告辞了曹泰,离开这座院子。
心里依旧急迫,急切想知道丹药有没有作用,但经过了一番折腾郭绍渐渐有点冷静下来了。
他长吁了一口气,这才回忆起刚才的境况。似乎在皇帝面前做得有点过火了?急切地表忠心,却搞得像是表白似的……皇后怎么样,那是人家柴荣的老婆。想想不禁有些后怕,毕竟在这个君权至上的集权时代,惹怒了龙颜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男人具有攻击性,常常有莫名其妙的畸形自尊。柴荣也许会不高兴,如果他真的很在意符后的话……郭绍想起差点连献丹都不能,也很不爽;若是皇后没听到了谈话声、派人出来请恩,这丹药必定献不上去。
但是自己爽不爽,有什么用,谁管你?
郭绍心中泛起一股疲惫和无力感。出门见到京娘、杨罗等人还眼巴巴等着,忍不住说道:“辛苦大家了。”
大伙儿并不在意,罗猛子道:“大哥的事,就是咱们的事。大哥那么着急,兄弟心里也急。”
郭绍挥挥手:“咱们先找家客栈住下来沐浴更衣。”
杨彪问道:“皇后怎样了?”
郭绍道:“听说病得很严重,现在还不知道丹药有没有效果,说是要等后天傍晚。你们只管好好睡一觉,后天再说。”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头称是。
一行人缓缓从大街上走过,沿途的路人也常常议论淮南战事,人人都在关心这场大战。可是郭绍现在竟然对此无多兴趣。
……
……
ps;西风紧码字有点慢,除开构思充电的时间,一个小时也只能写1ooo字左右。让大家久等了。
这本书现在取得的成绩,是靠读者们支撑起来的。有的书友,真的为《十国千娇》付出很很多,无论是金钱,还是一天不落下地惦记着投红票……我很感动,谢谢你们持续不断的支持和付出。
十国千娇 第九十九章 微笑
两天后的傍晚,东风紧凑,乌云涌动。夕阳将乌云的边缘镀上了一道金边,是太阳遗留在人间的最后一丝光。
一阵风骤然刮来,宦官曹泰单薄的身体一颤。旁边一个尖声尖气的声音道:“曹公公,是不是应该请内殿直武将派兵去把那家客栈围了,先控住人别跑掉了,谁担这个责?”
曹泰冷冷道:“皇后娘娘只是晕过去了,你慌什么?再说郭都使位居厢都指挥使,他会跑?”
尖声说话的宦官胖乎乎的,名叫王忠,一张白脸却毫无血色,比曹泰还有阴气。这家伙虽同是内侍省宦官,但和曹泰不是一条路的人。
刚刚不久前,皇后突然呕出一口污血,可是有一阵惊慌,然后皇后就晕了过去。是凶是吉?
王忠道:“那小娘可不能走……官家的意思,要把娘娘抬回东京,在滋德殿调养。”
“你慌什么!”曹泰也有点怒了,“能不能消停一点?”
“哼!”王忠一甩袍袖,转身走了。
其实不用围客栈,郭绍已经自己送上门,到了外院和御医们呆在一起打听消息。
……
晚上一副要下雨的样子,也看不到星星。不料过了一夜,天气倒晴了。果然俗语还是很有道理么,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符氏渐渐睁开了眼睛,她过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在陈州。她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个长长的噩梦,转头看时,两个宫女趴在床边上就睡着了。纱橱外面,有一个宦官和几名宫女趴在一张圆桌上正睡得香。
刚刚露头的朝阳的阳光从敞开的门里、窗里透进来,细微的尘埃在光线里轻快地飞舞,整个屋子就好像掉进了湖水里的笼子,四面都在漏“水”,那光就是水线。
符氏感觉自己似乎回到了新生的童年。已不知在什么地方,记忆里有这么一个场景:她和爹下午从一家客栈下楼,午饭时间已过,晚饭还没开始准备,店小二们都趴在桌子上午睡……多么静谧和简单的时光。
“诶……”符氏唤了一声趴在床边的宫女,宫女的脸埋在臂弯里,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没人应答,符氏便缓缓把胳膊从被子里伸出来,放在宫女的肩膀上掀了掀。宫女抬起头,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很快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娘娘醒了,娘娘醒了!”
符氏被一群人围着,宦官曹泰激动道:“娘娘,您可把咱们吓坏了!娘娘想要什么?”
符氏轻声道:“我要漱口,肚子很饿。”
“快……快!”曹泰手足舞蹈。
她居然能自己坐起来,吃米粥吃得津津有味,而且一连吃了两小碗,这才摇摇头轻声说“不要了”。所有人都注视着皇后的脸,穆尚宫的表情最夸张,瞪圆了眼,皇后张嘴她就张嘴,然后好像自己也在吃一样,聚精会神忘乎所以。一群人简直是神经兮兮的了,他们服侍了病卧的符氏好长时间。
接着符氏又不听劝,要下床看看天空,她说很想看看这个世间。
后门外面,鸟雀不知在何处出“吱吱呀”“叽喳”的叫声,还有蟋蟀也在凑热闹,乍一听很静谧的院子,又似乎十分热闹,所有的东西都在这个季节里争相享受着生命。
符氏在两个人的搀扶下,慢吞吞地好不容易走到了门口,一缕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她的脸色依旧苍白,却在阳光下泛出了美丽的光晕。她仰起头,感受着微风吹拂在脸上,仍由风吹拂着她从耳边掉下来的几缕不整齐的青丝。本来圆润的脸,此时瘦的变了形,成了真正的瓜子脸,眼窝也陷了,嘴唇干涩……但她的嘴边微微露出了笑意。
……
“郭都使,告诉老夫,你在华山找的谁?莫非你见到了扶摇子陈抟?”皓穷经的老御医拽着郭绍。周围围了十几个人,七嘴八舌地吵着。
“那个小娘子是谁?”
郭绍挤出人群,说道:“十几岁的小娘能是谁,我买来的。”
他不理会御医们,径直走到月洞门口,向里面望了一会儿。告诉他消息的宦官没有带出皇后的片言只语,皇后应该什么也没说,宦官才无话可带。清虚也还在里面,不过既然皇后无事,他们应该不会难为清虚的,迟早送出来。
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
皇后没有说要召见,甚至一句感谢的话都没带出来,什么反应都没有……不过宦官曹泰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皇后好转了,还详细描述了情况,应无大碍。不管怎样,皇后好了,总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一件事。郭绍不再计较,高高兴兴地出了院子,然后返回客栈将好消息告诉随从。
蓦然回,阳光明媚。
郭绍心中的激动愈来愈烈,似乎浑身都充满了生气,有一股力量在体内汹涌澎湃,无处|泄!他对杨彪等人道:“春风得意马蹄疾,这时候不骑马,如何尽兴?走!”
一行人到客栈马厩取了带过来的军马,翻身上马,飞驰出城,完全不顾城中的规矩。人们也不计较,这种事这段时间见得不少,见到这等阵仗,路人远远就急匆匆地向道旁避让;战争远在淮南,但战争的气氛早已弥漫全国,不知道的还以为又有什么紧急军情。
一行四骑先在驿道上奔跑了一阵,郭绍觉得不痛快,又奔向一处荒地,在原野间驰马乱跑。
“啊……呜!”郭绍仰头大声嚎叫起来,双手放开缰绳,展开双臂,一时间就好想拥抱这个世界。“哈哈!”杨罗二人被他的情绪感染,也开怀地大笑。
周围不见人迹。郭绍又大喊道:“全天下任我纵横!飞翔啰!”“感谢老天,感谢王母,王母无所不能,为所欲为……”
京娘“哧”地出一声蔑视一般的冷笑。
郭绍和杨彪、罗猛子面面相觑,正好跑了不少路,便勒住战马,相视哈哈大笑。郭绍胸中一阔,长舒了一口气,见着两个兄弟开怀的笑脸,醒悟过来,他们两个人本来都不关心符皇后,只不过追随自己、替大哥高兴而已。
郭绍心情好,当下便有些激动道:“咱们兄弟在一起,应该干更大的事,有更大的目标!”
杨彪听罢神色一凛,罗猛子也渐渐收住了笑意,连同京娘也同时注视着他。似乎在想着什么才是更大的事。气氛奇怪地冷场了。
心里那股子热血一泼出来,郭绍也慢慢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有个朦胧的念头,但一时又觉得还不够现实。人世间充满了许多不测,想得太远了也许并没有太多作用。
他的心思重新回到了符氏的身上……虽然她病好转之后的冷漠表现郭绍不计较,但他还是被微微刺痛了。自己那么关心她;前阵子,很多时候都有一种冲动,为了她真的可以命都不要!
也许只是自作多情罢!恩情、功劳,只能停留在这个层面,符氏会给自己回报的,而且肯定很丰厚……但这就是郭绍拼了命想从她身上得到的东西吗?
她是皇后……虽然郭绍早就知道,但这时候才似乎真正醒悟什么是皇后,皇帝最宠爱最重要的女人。
隐隐之中,郭绍想起了前世的往事。姐姐和姐夫刚确定关系的时候,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好的,有一次他们俩口子走在前面打情骂俏,“郭绍”走后面完全插不上嘴,感觉很尴尬。他不是吃姐夫的醋,但实实在在有种局外人一般的感受。
和现在的感受何其相似。
向符氏表个忠心,还担惊受怕的,生怕皇帝震怒。郭绍忽然强烈意识到他们是两口子,真是无法想象符氏在另一个男人面前撒娇邀宠,你侬我侬的情形……但郭绍连气愤、不满的权力都没有,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心思很变|态,很不对!人家两口子的事,与我何干?
他还是很不舒服,也许是自己太沉迷了。最开始向皇后示好,就是为了有一个靠山;正因为她是皇后,才能成为郭绍的靠山。究竟是什么时候,心思开始转变的,开始走偏的?
人的情绪真是变得比变天还快,不只是女人。
刚刚还天下任我行的激动和开怀,没一会儿他就再次感受到了无力……如随波逐流的无根之萍,可以挣扎,但激不起什么浪花。
太无力了,太软弱了!
郭绍抬起头,看着南边,那里也许正在战火连天。身边的人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杨彪淡淡地说道:“咱们还没赶上征淮南之战哩。”
“咱们兄弟南征北战,究竟为了什么?”郭绍随口道。
这个问题太难,杨彪罗猛子京娘都没法回答。
太阳初升,如一团娇艳的红颜色,万丈光芒之下,山河依旧破碎。但这破碎已经持续不了多久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早有人论断。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也许是郭绍熟悉的,也许是陌生的。他有些惶恐,更多的却是期待。
……
……
ps:看见不少读者在书评区留言,为了这本书才第一次充值,我感到非常荣幸。感谢老天,感谢王母,祝福你们。
十国千娇 第一百章 走夜路
符氏的身体恢复得非常快,她得的本来就不是大病,御医郎中却无法诊断、没有找到病因。道士恐怕也没找到病因,却把暑毒给驱出来了;有些真正厉害的道士活得很久,但恐怕鲜有道士会看病,其中缘故不为人所知。
她在陈州什么也没做。
曹泰单独面见,小声说另外一个宦官的坏话:“王忠对娘娘可没安什么好心,当面一个脸,背过身又是一个脸。要不……”
符氏一脸适然,根本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是微微摇头,脸上似笑非笑的舒舒服服坐在一把藤编的椅子上。
曹泰忙敬畏地道:“是。”他终于看到皇后恢复了本来的样子,让人有点怕她,但曹泰更希望皇后能这样叫人生畏,而不是之前那种脆弱的样子。奴家和一大堆人,都指靠着娘娘您呐。
皇后恢复了以前,又觉得自己是获得了新生;貌似如同往昔,却又不再是以前的自己……死过一次的人,总是会有所改变的,但是不是应该被人瞧出来,或者告诉别人,那倒没有必要。
病了好长时间,很多情况都不了解了。那个什么王忠,什么时候跑到自己身边的?符后以前一手掌后宫,嫔妃宦官宫女全在手心里,没有她的同意,身边能冒出一个不熟悉的人来?
符氏缓缓说道:“当你没看清路和景象的时候,就像是走夜路。走夜路灯还灭了,应该怎么做?”
曹泰想了想:“站着不动。”
符氏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她的瓜子脸上又出现了一丝妩媚。
她慢悠悠地坐了许久,想了一些事。但思绪还是有些纷乱,郭绍那天的话每一个字、每一个口气,她都记得清清楚楚……符氏的记性本来就很好。
绍哥儿……绍哥儿……她时不时心里默念着他。
她闭目养神,半天不说一句话,整个人从动作到神态慢得要命,如同往昔。脸上微微有红晕,又似在陶醉。宫里的人都愿意在皇后身边,因为她总是有好心情,可不会乱脾气。
符氏突然很想很想看看绍哥儿现在是什么模样,但她忍住了。
那天献丹的时候,那一席话她当然爱听,但官家可不一定爱听。官家无论做了什么,他也还是官家,符氏从来没想过因为感情情绪而恨他,但已经对得到他的宠爱失去兴趣。
她是卫王之女,出身就很尊贵,符家很厉害,累世王侯、家族枝叶很大……但她不是符家之主,仅仅是家主之女,曾经还差点被逼迫出家。
大周朝也很厉害,以武力威胁大国、包括北方契丹,以恩德泽被小国与黎民;天下虽然暂时没有一统,但小国称臣,哪怕是敌对的大国也公开承认周朝是上邦之国。皇帝也是明君,这个时代,开国皇帝一驾崩,能顺利坐稳皇位已属十分不易,还能保持国力战斗力更是需要强主才能做到;连符氏也从来不怀疑柴荣是一代明君。作为柴荣的皇后,当然尊崇……但她不是皇帝,只是皇帝的女人。
皇后的身份要比卫王之女的身份更加尊崇,却也更为不稳定。无论怎样,她是符彦卿的女儿,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是柴荣的皇后却可以改变,正如官家亲口所说,马上就可以续弦符家二妹立为皇后。有皇帝,还怕没有皇后?
要保住地位、威信,然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才能让绍哥儿做他想做的。
如果没有皇后的位置,她恐怕也回不了头在符家有一席之地了,自己的前程会失去;绍哥儿也很难出头……他现在太弱了。在院子里那番话,绍哥儿说只想做捍卫皇后的卫兵,不知他是不是真这样想的,他已经懂得这个世道的生存之道了么?
符氏很担心他。她觉得自己现在不是在奖赏他,也不是想回报他,只是很担心他;她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人,希望他能好好的。
左思右想,她觉得自己在生病以前的布局虽然出点不同,但现在仍旧适用,不应该轻易改变。
“曹泰。”符氏睁开眼睛唤了一声。
“奴家一直在哩。”曹泰讨好地答道。
符氏道:“你亲自去一趟寿州,替郭都使请功,让官家来赏他……唔,若是能见到王溥,就和他随便说几句话,问问前方的状况。”
曹泰拜道:“喏,奴家明白了。”
符氏又道:“我要回京了,让郭都使带内殿直护卫兵马吧,护送我回去。枢密院的调令,不是让他去东京的吗,现在他应该在东京。”
“喏,奴家这就去通知值守将领和郭都使。”
……
符氏不会什么小事都过问,虽然她心里常常知道有些什么小事。不过曹泰和其他人会想到的,比如清虚,曹泰去找郭绍时,就把她送还了回去。
郭绍领命,带着随从到陈州行辕接手内殿直二百余骑精兵兵权。这些人大多都认识郭绍,因为他干过内殿直都虞候;而且大家都是朝中军官或大臣家的子弟,是很规矩的人,倒也省事。
这回符氏不坐马车了,夏天乘坐马车走远路真不舒服,里面蒸笼似的。她这回乘轿子,八人抬的大轿,上面用黄顶盖遮阳,四面都是敞着的。不过符氏是尊贵的妇人,她可不愿意抛头露面,戴了一顶帷帽把头遮住,身上也穿极其宽大的袍服。
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慢慢向东京返回。
符氏从陈州到上了驿道,一共就对郭绍说了一句话。当着许多人的面,当时她刚刚上轿,对郭绍说:“你为我立了大功,我已经派人向官家请功了,官家定会赏你。”
郭绍依照礼节,感恩地拜谢。
这顶大轿子在前呼后拥,路上只停驿馆,不在城池逗留。但还是有官员……根本不顺他治所的道、仪仗只是从辖地经过,官员也跑过来歌功颂德感谢皇后临幸辖地。符氏不以为意,派宦官一一嘉奖。
在路途上,有一个陌生的宦官到前头来和郭绍说话。郭绍没见过,这厮也不主动说他是什么来头,只是笑眯眯说废话,便心存戒心,只是客气和他对答。
这宦官长得胖乎乎的,一张白脸没什么血色,和一些身宽体胖的文官气质大不相同。不过宦官说话倒是客气,只问道:“郭都使在华山求的丹药那么灵验,定是遇到了高人。”
郭绍骑着马,抱拳道:“当然是高人,白童颜一看就不是常人。不然我怎敢替皇后求丹?”
宦官道:“你真不知道他是谁?”
郭绍道:“我问过了,他老人家不说,会不会是扶摇子陈抟?不知道谁见过他。”
“官家的身体也不好,郭都使若是能再把那老仙人请到宫里,定然又是大功一件!”宦官忍不住说道。
郭绍忙道:“官家身体不好?臣不知啊……是药三分毒,我以为官家正当壮年,龙虎之躯,哪敢唐突。要不公公问一下官家,若是下旨,我再去一趟华山,那地方不好找,但费点力气还是找得到。”
宦官点点头,不再多说。
这时候郭绍倒被提醒了,柴荣也会早死。具体什么时候驾崩,他记不清,但很明显地可以想象一番:柴荣是强主,他如果没有驾崩,哪来的陈桥兵变?赵匡胤再厉害,好像也不敢在柴荣跟前玩什么兵变。就现在郭绍的看法,赵匡胤如果对柴荣搞兵变,手下的兵面对威望那么高的皇帝,会不会一道圣旨就倒戈了真难说。
柴荣如果驾崩了,赵匡胤一党登基,作为前朝“太后”(柴荣驾崩后就是太后)、又很有人望的太后,会怎么处置?也许赵匡胤气量够大,但谁也不能肯定会生什么。
还有郭绍自己要换主人……难怪史上的人大多不是很情愿当2臣,除非是新主的嫡系,换了主人通常都没啥安全感吧。
郭绍觉得自己不得不逐渐开始考虑长远了:是尽早投靠赵匡胤,还是另作打算?二选一,必须选,否则后果更糟糕。
当然谁都想自己说了算,问题是提着脑袋诛九族的事,先得考虑有没有那个实力,有没有可能性。反正暂时郭绍不觉得自己有比赵匡胤厉害的实力。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郭绍是负责此行安全的武将,忙大喊道:“传令,队伍先停。”
不一会儿,刚才那胖宦官又骑马跑上来,尖声道:“娘娘旨意,让郭都使带人先去前方看看来的是什么人马。”
郭绍心道:我被授命为整支护卫兵马的主将,不在军中护驾,亲自跑去前锋干斥候的活儿干甚?莫不是皇后对军事一无所知,而且有点过于紧张了……毕竟在中原地区,应该没啥大事,派几个斥候去瞧瞧就行了。
不过既然是皇后下旨,郭绍也不多说,对内殿直一个曾经认识的武将、以前是都头现在是都虞候的杜成贵说道:“你在这里守着。”
杜成贵举止十分得体,一看就是有出身的年轻人,当下便正色道:“末将得令。”
……
……
ps;从明天开始的几天,准备日更二章了。一则是想缓口气,思考一下;二则是快上架了,我想存点稿子爆。
请大家理解一下,不好意思。
十国千娇 第一百零一章 只有一句话
没多久,郭绍便骑着马返回,径直骑马走到黄盖伞的大轿子旁边。他矫健地从马上直接翻下来,单膝跪倒在轿前面,抱拳道:“禀皇后,迎面来的人马是殿前司散员指挥,将领马全义奉命率军开赴淮南。马全义得知皇后车驾过去,已下令避让到道旁,请皇后仪仗先过。”
符氏没有开口,这时她轻轻掀开了帷帽前面的丝巾,先露出了白净秀气的下巴、涂了淡淡胭脂的红唇,鼻子小却比较挺拔,然后明亮的眼睛也从掩盖的丝巾下出现了,弯弯的眼眶似含着笑意,睫毛向上翘着、几乎贴着上眼皮。
郭绍忙低下头,不过从余光里能感觉到符氏真看着自己。他顿时感到紧张,心也提了起来。刚才只不小心看到一眼符氏的脸,如同惊鸿一瞥,郭绍心中已是有些混乱,很难揣摩:自己冒着性命之忧救了她的命,她刚才的神色里却还是能那么轻松,眼睛里似乎还有笑意。
符氏目不旁视,只看郭绍一个人,看的目光没有停留太久。但短短一瞬间,郭绍却感到好像已经被盯着瞧了一整天。符氏的目光实在太有杀伤力,特别是离这么近被盯着看,郭绍难以描述心里的感觉……反正他可以肯定:皇后看任何人时,那个人都不会不在意她的眼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