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重生之大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若花辞树
如此,她倒是为甚总是不悦?高阳百思不得其解,总不会是……记得上一世,陛下初赐婚,她不识遗爱为人,密令九郎为她探访的时候,仿佛是有过一瞬间相似的情怀。
可,遗爱是男儿,阿武是女郎,二者本不相同,又如何比较?
高阳颇为不解。
从库房出来,她手中便多了一副棋子。这副棋子也有来历,乃是晋人谢安之物,她六岁初学博弈,八岁小有所成,陛下嘉奖她刻苦勤奋,把这副棋子赐给了她。
高阳坐到窗下,摆开棋局,手执揪玉琢成的棋子,正欲自己下一局来静静心,阿武便来了。
高阳的表情顿时就纠结了,好像是高兴的,然而嘴角还未完全翘起,又垂下抿起,带着点惊恐的意味,好半晌才磨磨蹭蹭的起身出迎。
竹君在一旁看的直乐。
武媚娘这些日子所为,俱是为了点醒殿下,她慢慢的算计进展,倘或太快,没让殿下看明白就白费心思了,也要注意分寸,要是太过,反惹殿下厌烦就不美了,真可谓举步维艰,一丝一缕都经深思熟虑。
“阿武怎么来了?”高阳已经把自己的表情修正得口角含笑,风姿绝佳,接到武媚娘便回身往里走,二人在窗下对坐,中间隔着还未及收起的棋局。
武媚娘见到棋局,顿时眼前一亮,回道:“今日轮休,想到殿下,便来看看——殿下是在下棋?”
高阳托着下巴,道:“自家玩着,可要来一局?”
“正合我意。”武媚娘笑应。她入宫前也是官人家的小娘子,琴棋书画亦是样样精通,尤其是弈术,曾下过一番功夫深入的。只是有些年份没碰棋子了,想必已生疏。
宫婢点了静心凝神的香来,高阳屏退众人,房中只余她们。
一招一式地摆开阵仗,格局分明,初初一看,就知二人于博弈之道,都颇有造诣。武媚娘初时手生,慢慢的便渐入佳境,由棋观人,她先松后紧,起始时潜心布局,乃至狠得下心舍去半壁江山,待她做得局一成,便是八方响应,步步紧逼,招式刁钻狠辣,阴招亟出,只求一个胜。
高阳应对不暇。
棋逢对手,人生快事,二人酣畅淋漓一战,最后武媚娘输三子,因她起始的时候慢了点,且技巧也不如高阳高明。
二人不约而同的一起木了木,好半天,还是武媚娘先开的口:“下回再来过。”并非输不起,而是,与殿下有相同的爱好真是太好了,据说志同道合者更能心灵相同。
高阳也觉得痛快,想要再寻机会下一场,正欲开口答应,窗外光线忽然暗了下来。
刚刚还阳光灿烂,怎地忽然变天?要落雨了么?庭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惊慌失措的嚷嚷——天狗食日了!
是日蚀!
高阳与武媚娘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到惊惶。天狗食日,是上天警示!高阳咽咽口水,呼吸都不敢大声,天越来越暗,仿佛一张大旗遮蔽日月,将整片大地笼罩,人力之渺小,由此可见。
宫人的惊叫不断灌入耳,高阳欲起身主持大局,却不觉腿软,根本没力气动。身旁有一双手臂伸来,及时地将她拢到怀里,还拍拍她的后背,口中温柔的低喃:“不怕不怕……”
武媚娘自己也怕,倒是更镇定一些,虽然她自己的手也在发抖,还是第一时间便到高阳的身边去。
高阳好不容易镇定了一些,依靠着武媚娘,她比武媚娘幼五岁,身量小,恰好被温暖柔软的怀抱包围,很有安全感。她反握住武媚娘的手,慌张的换了两声:“阿武,阿武。”
天更暗了!武媚娘一面提心吊胆地望向窗外,一面语调轻软地极力安抚殿下:“我在。”
“你莫怕。”高阳又紧了紧手。两人都在怕,却都安慰对方莫怕。
“嗯。”武媚娘胡乱的答应,仍旧是惶惶然。
天已完全黑下来,宫人们都自避祸去了。高阳越发害怕,回身搂住武媚娘的脖子,把脑袋蹭在媚娘的锁骨里,她呼出的湿气就在她丰盈饱满的胸脯,武媚娘浑身都觉得酸软酥麻起来,呼吸一颤,几乎都要忘了天狗食日,上天示警的事了。
“阿武?怎么还不天亮?”高阳浑然不觉,沉浸在恐惧之中,弱弱的问。
武媚娘看看四周,温和的回道:“就快了。”
果然,不多久,天又渐渐亮起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高阳渐渐放松了紧绷的躯体,猛然发觉自己现在的姿势竟是如此的柔弱!连忙从武媚娘怀里出来,通红着脸庞,低身整理衣装发饰,武媚娘的脸比她更红,胸口那里都泛起了好看粉嫩的颜色,浑身都有一种被轻薄了的羞耻感,借着低头帮忙整理裙摆,深深呼了好几口气来平复那种酥酥麻麻的心情。
整理完了,二人都不大自在,想到日蚀刚过,公主定有诸多事要忙,她也要快回甘露殿,武媚娘道:“我明日再来看望殿下。”
“嗯,嗯。”高阳眼神儿四处乱飞,就是不看阿武,胡乱地应了两声。
武媚娘弯唇而笑,深深地望了眼高阳,起身辞去。
日蚀之后,高阳顾不上处置私下逃窜的宫人,只稍稍整理一下,便往甘露殿去。
到甘露殿,晋阳已在皇帝身边。高阳匆匆见过礼,关切地询问了陛下是否安好,欲召太医。皇帝倒是镇定,拒绝了召太医的建议,道:“吾无碍,十七娘宽心。”
高阳露出了一个微笑:“那便好,陛下安泰,天下之福。”她说这话的时候,努力把目光放的笔直,不让余光瞄到皇帝身边侍立的武媚娘,武媚娘如何看不出,偏偏顽心大起,等高阳终究忍不住,朝她看过来的时候,冲她眨了眨眼,甜甜一笑。
高阳顿时觉得整颗心都被火烫着了,滚烫滚烫,连同脸上都是热的发烫。
晋阳奇道:“十七娘,你怎么了?”
高阳便如做坏事被人捉了个正着一般:“嗯?没怎么?有些热。”
武媚娘顿时忍俊不禁。
过了一会儿,太子也匆忙赶来,再过一会儿妃妾们或遣人问陛下安好,或亲自来看,高阳趁此辞出,走到殿门口,终于忍不住又回头,武媚娘也正看着她,仿佛是一种默契,她知道她在看她,她也知道她会回头。高阳觉得她的心跳太过剧烈,剧烈到心都要从胸腔中跳出来了。
等日蚀的影响一过,武媚娘再遇轮休,兴冲冲地去安仁殿时,便得到一个公主住到芙蓉园去了的消息。
无需多说,显然便是为避她而去。武媚娘不由无语凝噎,一腔热情化作满腹心事:就殿下这样,纵使她当真被她轻薄,也找不着人讨要说法吧?





重生之大唐 第三十九章
武媚娘在安仁殿前呆呆站了片刻,转身回走。
她走了条小径,却恰遇太子迎面而来,太子远远看到那时常入梦的美人,顿时眼前一亮,加大了步子就走了上来。武媚娘眼角一跳,环视左右,并无可避走的岔路,便大方的迎了上去。
太子偶遇武媚娘,喜不自胜,一张俊脸上挂了欢欣的笑容,到了跟前,双唇嗫嚅着,一时倒不知怎么开口了。
武媚娘对太子的彷徨踟蹰视若无睹,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婢子见过太子。”
“免礼,免礼。”太子连连道,倾身扶了武媚娘一把,武媚娘并未推开太子,就着他搀扶的姿势站直了身,太子见美人似乎并不反感他的亲近,不由喜动颜色,又上前了一步,欲同武媚娘再靠近一些。武媚娘一惊,极力忍住自己后退的*,垂首不语。
太子抿了抿干涩的嘴唇,柔声道:“媚娘。”
武媚娘略带羞怯地飞快抬头望了眼太子,慢慢地往后挪了小步,轻声道:“太子殿下。”
太子大喜,激动地去执武媚娘的手,刚碰到那温软的手背,武媚娘却快速地避了开去,太子惊愕,只道美人害羞,欲再开口安抚一二,武媚娘先于他环视了一眼他身后的随从。太子猛地反应过来,他的随从,多半是皇帝给的!这件事,决不能传去陛下的耳中!
太子惊得一身冷汗,心道还好媚娘机敏,给了她一个“莫急,等我”的眼色,便昂首挺胸地走了。
武媚娘低身恭送太子离去,抬起头来,又是一脸平静,抬步继续前行。
日蚀那日,高阳自甘露殿出来便整个人都不大好。仿佛拨开一层厚重的浓雾那般的豁然开朗,纠结多日的情绪终于明朗,终于明白那种心跳如鼓,满面羞红的情动是为何而来。高阳一点也不开心,她觉得恐慌,极端的恐慌。
阿武,是个女子啊!
高阳果断的避走欲静静神。
她要出宫并不多难,只同管束后宫的韦贵妃说上一声儿,再令人取个腰牌,记个档,便可带人堂而皇之的从玄武门走出。
公主出行有仪仗,有卫队,高阳又是已建府邸的,府邸建成之时,皇帝连同长史、家令等一众公主府的属官都给配上了,还另蓄了三百甲士。
到芙蓉园,长史带众属官来拜见主上。高阳也提起精神来接见了他们,她也想看看这一群人的办事能力如何,若是不好,趁早换了去,省得留着碍事。高阳挺满意吴王先前的长史权万纪那样忠心正直,精明能干的,可惜,权万纪后被陛下调去做了庶人祐的长史,庶人祐起兵前把权万纪戳死了。
好好的一个干材,遗憾了。
头一回相见,并不能看出深层的什么,倒是高阳给那一众属官留下了一个很不好应付的印象,长史回答高阳一个个层出不穷的问题,起先颇有些漫不经心,渐渐的便恭谨起来。
高阳问完了,笑着道:“诸君俱是才俊,若有自以才高,心心念念欲另谋高处的,不如现在就说来,就为你在我府里待过一场,我给你觅个好去处如何?”
众人顿时一惊,万不曾想公主竟会如此言语。的确有人有凌云之志,一公主府并非振翅高飞的好踏板,诸人交头接耳,低声讨论,高阳也不急,只含笑等着。
不久,讨论声止,有二人走上前。高阳亲和地问二人姓名长处,左边高瘦长脸的先长揖,恭敬回道:“下官任知古,身居录事,擅刑断,擅度算。”
另一高壮者抱拳道:“某李宗臣,是典卫,擅训兵,擅布阵。”
李宗臣一说完,便闻得有人嗤笑。高阳未搭理,先看向任知古道:“如此,近日有陈郡郡守寻辟法曹,多时未得中意者,我便荐你过去。”
任知古先喜而后疑,不知高阳说的是真是假。高阳并不理他,又对李宗臣道:“而你,吴王处缺一参军事,我也荐你过去。”
李宗臣喜而拜,高阳笑了笑,眼露轻蔑,他跪伏于地不曾见到,其他人却是看的清清楚楚。侍立一旁的荣誉便适时呈上两封荐信来。竟是早就准备好了的。众人顿时对公主不好惹的印象又上升了好大一个阶层。
虽说隋朝时便有科举,也有明经考试,但本朝使用并不多,出仕多靠举荐荫封,公主要荐上几个人也是无妨的,只要荐的出去。
显然,高阳公主连荐信都写了,绝不是荐不出去的人。二人皆拜谢接过,李宗臣仍旧在狂喜之中,任知古淡定的多,没多言,将荐信收了起来。
高阳看着这二人迥然不同的神态,道:“我荐你们去,你们不必谢我,往后自用心就是。”
李宗臣连连应是,任知古终于在眼中显出一丝懊悔,却未再开口,深深一揖。
一出手就是一个法曹,一个参军事,虽品级不高,但有能力,皆是大有作为的位置。
高阳手撑着下颚,环视众人,懒懒的道:“可还有要走的,快说来,现在不说,以后敢朝三暮四,我可不饶他!”
众人皆道不敢,却没一个人要走,都觉得留下前程更大。
高阳这才正色道:“我知诸君心意,跟我的人,我从不叫他吃亏,有二心的人,我也从不让他得意,你们记着就是了。”
长史等人唯唯应是。高阳便没有话说了。
缺了一个录事,一个典卫,长史便问了一句何时补上,高阳漫不经心道:“过两日见了陛下,再讨两个就是。”
长史肃然而退。
算是将这群人收复住了,高阳便示意他们可以走了,众人便告退,任知古却留了下来。
高阳竖掌示意他不必多言,道:“君风仪秀美,堪称良材,纵使今日不言,往后我也是如此安排。”
任知古悚然。
高阳笑了笑:“法曹位卑事繁,却正可让你历练,别嫌麻烦,于你日后有好处。陈郡郡守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扬其长而去其短,则收益多矣。”
这些话说到任知古的心里去了,他出身微末,想要出头,也只得如此,先依附一个有本事的人,而后借其势。郡守肯纳公主荐来的人,便会对他另眼相待,他的路会更容易些,省出精力来再谋其他。公主仿佛能看透他的心思一般,句句点到,还处处为他着想。任知古感激拜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下官必不忘殿下之恩。”
要的就是这句话,高阳查过每一个人的履历出身,早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中任知古是最为出挑的一个,这样的人留在身旁,不如放出去,若有所成,就不能忘她举荐的恩德,若无所成,也于她无碍。
高阳见过了她的属臣,想再深入发掘,不过显然,要深知一人,靠纸上几行字与见上一面,远远不够。便想要给他们找点事来做。
她要用从太子那儿顺来的《洛神赋图》办一个宴会,找一群出身显赫,举足轻重的人来品画。地点便设在她那崭新的公主府中。
还有那个陈郡郡守,吴王不会不给她面子,陈郡郡守虽是在辟人,却未必一定要用她荐的人。
高阳想了想,令人去东宫说与太子,她要设宴品画,太子来不来?那画太子似乎还未细赏过,有这么好的机会,他当不会错过。
果然,当日去人便来回话,太子说要去,只是公主行宴,延请的当是女宾,他一男子,怕场面不好看。
高阳便又让人传话,不请女宾,只宴男客如何?
太子再令人言,善,令高阳拟名单,他那儿也有几个想延请的人,便借了这回行宴一道请了。
这事儿便成了。女子立世颇不易,不说其他,单是宴客,她就不能独自宴男宾,除非出嫁了有驸马相陪,但宴女客并不能达到她想要的效果。高阳想结交有分量的人,组成一张人脉,女子当中有分量者并不多,且起的还是从旁影响的作用,真正说话的还是各家郎君。
高阳想了许久,还是得借太子之手,若是太子为主家,并借她的府邸宴客,她便理应出面与太子一同待客。
想及太子,便极容易记起另一人。高阳起先光顾着恐慌,以为阿武为女子,她有这样的情动真是不该,却忘了阿武她还是太子心仪的人,那么,她就更不该有那等念想了。
罢了,还是先冷一冷吧。
高阳平心静气,努力摒除阿武以及她心中因阿武所起的波澜壮阔,先将手上那件事办好。高阳将命令下给长史,令他速拟名单,并给了期限,三日之内要得,还告诉他,太子将会做另一个主家,同时太子给的名单也一并拿了出去,可做参考。
长史与一干人等头一次操办公主吩咐的差使,各自分工,相互讨论,好歹是拟出了一份差不离的名单来,高阳看了看,摘去几人,添上一些,又特意放进了陈郡郡守,把名单抄了一份去东宫。等太子看过,并无意见,便让长史写请柬。长史拿到一张全新的名单,自去对照旧的琢磨,哪些剔除了,剔除了的那些有何相同之处,哪些是新增的,同剔除的相较,新增的又有何优势,殿下想要的是怎样的宾客。这样下一回,他就能写出更完美的名单来。
有太子在场,与宴的人品级就不会太低。高阳很满意,却把一人惊得差点从坐榻上跳起来。
那人是陈郡郡守。
话说陈郡郡守张平,出身庶族,却很有能力,刚年逾三十,便是一郡之长,他自身有才干,但往后想再往上升,便需朝中有人为他张目,他出身不好,家中使不上力,无人相助,也无人为他穿针引线,暂没有找到靠山。
他不知高阳瞄上他很久了,两天前突然有一挺精神的年轻人拿了张高阳公主的荐书来,要做他的法曹,他还纳闷儿,他同公主并无往来,怎么就给他荐人了呢?因不明缘由,且那年轻人的能力很不错,他便暂且收下了荐书,令任知古暂回家等消息,现在猛地又收到了公主府的请柬,邀他去赴宴,那请柬末留款处,除了公主的印鉴,还有太子的!
便如瞌睡时有人贴心递上了枕头,张平大喜,也陡然反应过来,这是一场交易啊!他忙令仆从去任知古的住处好言告知,要辟他去做法曹,陈郡路途遥远,莫畏艰辛,只要勤奋肯




重生之大唐 第四十章
人人都在忙碌,高阳想着一幅画少了些,纵是稀世珍宝,也没道理让宾客一晚上就盯着一幅画看的,于是,她想到上回在皇帝那里看到的顾恺之的另一样巨著《女史箴图》,不如借来用一用,顺便也让陛下知晓太子同她要做什么,以免他老人家以为儿女们瞒着他联合起来在外面搞东搞西。
高阳便入宫去了,为避免遇上武媚娘,她还特意算了日子,趁着武媚娘轮休的时候去的。
可谓殚精竭虑。
高阳生于宫廷长于宫廷,甘露殿中行走也是平常,无半点拘束。请了殿前中官通报以后,高阳便从容入内,如闲庭漫步一般,安闲适意。
皇帝就喜欢从容淡定的人,见高阳从外入内,笑呵呵道:“我儿好风采。”可以重新指婚了,上回那件荒唐事大家应该都忘得差不多了罢。
高阳见过礼,将来意说了一遍:“只一幅画,未免太过寒酸。”
皇帝顿时忘了指婚的事,让人去取了画来,一面还略心疼的道:“这可是孤本。”
高阳暗笑道:“儿会好生照看的,宴后必完璧归赵。”
过不了多久,画就拿来了,放在一个长长的锦盒中,盒内垫了软软的衬布,珍惜非常。皇帝命人将画展开,他今日无事,便先同女儿品论一回。
高阳在书画上下了不小功夫,譬如字,她写的只能算比平常人好,比不得大家,但她却很会鉴赏,本事精到随便取一幅名家字画来,遮去落款,她一眼就能看出出自谁手,是原本还是摹本,若是原本,优点何在,若是摹本,何处不足,她都说得不止精妙且有独到见解。
品鉴书画这样的高雅事,同内行论道才有滋味。皇帝兴致上来,说完了顾恺之又拐到王羲之。世人皆知陛下最爱王右军的行书,高阳自是投其所好,皇帝愈发兴起,到后面,高呼:“笔来!”
当场临摹了一幅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让高阳来品鉴,高阳不能违心,中肯的道:“字形结构,其气外泄。”皇帝所书,太过霸道了。
皇帝就有点不高兴了:“怎么会有外泄之气?他们都说好,就你说不好。”左看右看,自己写的很不错。
高阳摇了摇头,指出皇帝几个写的不好的地方以示所言不虚:“这里,这里,张牙舞爪。”又总结:“王右军少时学于卫夫人,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小时学的,对他长大以后的作品影响深远,“陛下却不然,陛下少时未研习书法,稍大一些,又为前隋暴政所忧心,心系天下万民,军阵中杀出来的热血,君临天下的宽阔胸襟,自然不同于王右军世家子弟,晚年隐居的悠然惬意。书法见心气底蕴,历练不同,见识不同,如何能像?”
皇帝一想也是,本就是不同的人,要临摹也不能完全得其气,显其质,再且高阳也没说他不好,只是说他临得未得其髓,便不生气了。之前人人说他写得像,猛然有不同的言论,很是耳目一新,想想也颇觉有理,一国之君怎会同隐士相像?
皇帝便将他刚写的这一幅赐给高阳了。
高阳开心的接过,特请皇帝用印,准备拿去挂书房。又见时辰不早,便告退了。
也许是天注定,若是皇帝未留她赏画,或是没写那一幅字都将错过,偏偏这一切都没发生,高阳便与从侧面忽然穿出的武媚娘遇了个扎扎实实。
好像都心知肚明,武媚娘见了个礼,便让到路边,高阳微一颔首,便从她的身前走过,干脆利落,谁都没有拖泥带水。
直到走远,高阳听着武媚娘的脚步消失,知道她拐过了弯,才停步回头,看那空无一人的宫道唯余枯黄的草木,秋风飒飒过境。武媚娘停在拐角处,没有向回走,亦不曾回首,只是默默的听着,听殿下停下了,听殿下又抬步走远了。
连遥远相望都没有,就这样,相逢不相识。
高阳一言不发地登车,见竹君忧心忡忡的,倒是笑了笑:“你做什么这个样子。”这个笑,落在竹君眼中也是淡淡的。
竹君天天跟在高阳身边,她也看出了一些,原本还不确定,这阵子见殿下如此刻意躲避,反倒肯定起来。她是婢子,不好说什么,况且这样的私事,掩且不及,殿下显然是不想提起的,她想谏都无从谏起。缓过颜色来,笑问:“殿下将往何处?”
高阳便想了一想,道:“闷得慌,去街市走走罢。”
竹君便去吩咐,一行人便往街市去。
京师多贵胄,也常有上街游玩的,却不会带足依仗,一来拥挤,二则也不尽兴。高阳也不想一上街便让人认出她纷纷走避,便带了三五随从,并一二婢子,其他的或远远跟着,或与车一处等候。
街市上再好的东西也比不上宫里,宫中之物,多是下面上进的,是贡品,不是最好的,谁敢进上来?还有少数乃是内造,内造之物是取最好的材料,由将作负责,寻最好的工匠制来,这样的东西专供于皇家,或可由皇家赐予亲近宗亲大臣,寻常人家是不能使用的,若被发偷着用,便是违制,将受法典惩治。
1...1516171819...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