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田园竹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赵岷
南玉是个人精,吴成名在嘴头上占不到什么便宜。他早就对南玉垂涎不已,今日眼见无人,便开始动手动脚。南玉先是躲闪,然后见他越来越过份,索性把脸一沉,厉声警告道:“吴大老板,您开玩笑也要有个度,我南玉不是那怡春楼迎街卖笑的窑姐儿。由着你随意戏耍!”
吴成名脸上也挂不住了,他微微沉下脸,出语讥讽道:“这街上谁不知道你是一个惯会卖弄风骚的骚狐狸,怎地,别人能调笑能上手,我就不能?我难道比那些人差?”
南玉早忍了他多时,此时决定干脆撕破脸皮大闹起来,她柳眉倒竖,脸蛋红涨,大声嚷道:“老娘就算卖骚,也会挑个人。老娘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就偏瞧不上你这样的。你但凡要点脸,就别再见了我就急色得跟只发春的公猴似的。惹急了我,我就去县衙击鼓告状。”
吴成名也被惹怒了,他手指着南玉冷笑道:“你有种去啊,就凭你这勾三搭四的骚狐狸名声,看看县太爷怎么判?我还说你勾、引我呢?”
南玉心头火起,顺手抄起一个空盒子就朝吴成名头上砸去。“你他娘的给我滚,你他娘地不勾三搭四?你数数院子里有多少女人?这还不算你偷的拐的骗的。一口一个骚狐狸的,你爹你娘要不骚,你从哪里来,老不要脸的东西!祖宗十八代里没一个正经玩意儿!”
南玉本就泼辣,撕开脸皮后,便滔滔不绝地大骂起来。
杨家饭庄以前还和胭脂铺子隔着一家,如今把包子铺人买下,也就算是隔壁了。
此时已过了饭点,街坊邻居也都闲下来了,一听到动静便过来看看究竟。
李竹刚好也在,她早些时候就听穆长倩提起了吴成名和南玉的事,如今正好撞个正着。姓吴真没一个好东西。
南玉破口大骂,吴成名则是面带微笑向众人解释说是误会。
“我这人大伙都知道,平常爱开句玩笑。你说她也太小题大做了。又不是黄花大闺女,说得好像我占了她什么大便宜似的。”
南玉叉腰大骂:“我不是黄花闺女就该凭你调笑啊,你娘你媳妇也不是闺女了,你真个大方,把她们拉出来让大伙好好笑笑摸摸。”
吴成名听到南玉骂自己的母亲,脸黑得像锅底一样,他把扇子“啪”地一收,冷冷地盯着南玉瞧着。
众人都替南玉捏着一把冷汗。他们都知道这吴成名的为人,清河县里有名的笑面虎,人称他“墙里蛇”冷不丁地就咬人一口,比他那死去的堂弟吴成名还可怕。
吴成名盯着南玉瞧了一会儿,冷声警告道:“我念你是个妇道人家,就不跟你计较了。若是下次你再敢对我母亲不敬,休怪我不客气!”说完,他气呼呼地离开了。
南玉也气得不行,众人见吴成名走了,纷纷上前安慰她。
南玉道:“这人欺人太甚。老娘忍他太久了。”
李竹却暗暗替南玉担忧,她毕竟是跟吴家人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的为人。
等到众人都散了。李竹又过去安慰南玉几句,并提醒道:“你最近要小心些,晚上拴好门。我怕那姓吴的不肯罢手。”
南玉泪光点点,虚脱一般地靠在李竹肩上,说道:“你说咱们女人咋就那么难,我好好地做生意,招谁惹谁了。”
李竹又温声安慰几句。
南玉自此小心防备着吴成名,谁知半个多月过去了,此人没再登门,也不见什么行动。南玉渐渐地心就慢了。
清河县自去年便取消了宵禁。所以隆福这一块到了晚上也仍十分热闹。杨家饭庄每日门口挂了大灯笼,卖些凉菜薄酒,烤肉,麻辣烫也有。其他各家也有卖混沌的,也有卖麻花等各种吃食的。各家各户门上挂了灯笼,远远看去,像一条灯河一般。
因为还有这里要照顾,通常情况下,是李大姑中午过后就回家去,杨老实和张虎留下来忙活到晚上,夜市结束,张虎回家休息,杨老实一个人留下来看店。
杨家一家自入夏以后,日日如此,每日过得忙碌而平静。谁也没料到,有一件大事很快就打破了这份平静。
事情发生在六月的一个晚上,那晚杨老实入睡不久,就听见隔壁的南玉大叫了一声,他连衣裳都来不及穿好,就跑过去叩门问怎么回事。南玉却回答说没事。杨老实听她这么说,就回去继续睡觉。
不成想,次日清晨,南玉左边的那家邻居发现南玉不见了,地上还有一摊血。





田园竹香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快人心
第一百二十九章判案
官府接到南玉邻居的报案后,很快就有一帮衙役赶到胭脂铺子,勘查现场,又带了左邻右舍去问话。
杨老实和李大姑以及张文张虎也在其中。知县挨个盘问,轮到杨老实时,杨老实猛然想起昨晚的尖叫,他心头一阵恐慌。还没想好要不要实话实说。就听见潘嫂说道:“昨晚,我和我当家的都听到南玉叫了,我们还起来从门缝里看了看,就见杨老实光着身子进了南玉家。
杨老实面色惨白,嘴唇哆嗦。
李大姑没料到自家丈夫会牵扯到里面,赶紧说道:“当家的,你就实话实说。你昨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潘嫂一撇嘴:“哟,杨家的,你们夫妻俩该不会还没对好口径吧?”
知县淡淡扫了潘嫂一眼,潘嫂吓得不敢出声。
杨老实结结巴巴地将昨晚的事情说了一遍:“我刚睡下不久,就听见隔壁有人尖叫,衣裳都没穿、其实是穿了里衣,就跑了过去,敲门问了一声,南玉当时小声说道,没事,说看到耗子了。我就回来了。”
“南玉当时说话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杨老实仔细回想了一下道:“断断续续的,声音不大。”
“你再想想,周围可有异样?”
杨老实仔细又想了想,摇摇头。突然他又想起一点什么,急忙补充道:“对了,我还听她问了一句,阿竹睡了吗?就没了。”当时杨老实也觉得奇怪,南玉明知道李竹不在店里,为何还问出这么一句?不过,他也没有细想,又加上忙了一天又累又困,回去便睡了。
陈知县又挨着询问了其余的人,有几家说是隐约听到了南玉的叫声,也有人听到了杨老实半夜开店门的声音。
陈知县又问南玉平日都跟谁来往。众人一一作答。
潘嫂却道:“她这个人仗着有几分姿色,是个男人都要抛个媚眼勾搭,这附近的男人都被她迷得颠三倒四的。”也包括她家那口子。
在场的妇人也纷纷应和潘嫂。
……
官差在追查南玉的下落,但一直苦无头绪。出人意料的是,这两日有关杨老实和南玉有一腿的小道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这传言说,杨老实自从饭庄开起来了,就开始不安分。加上李大姑已经年老色衰,他早以看不上,暗地里跟南玉就有了私情。
杨老实听到这话,气得直想砸桌子。他慌忙向李大姑解释,李大姑自是知道他的为人,自然不肯信这些流言。但杨墨和李竹却从嗅出一丝特别的味道。
先是潘嫂攀咬杨老实,接着又传出这个流言。这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操纵。至于是谁,李竹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吴成名。
不但她怀疑此人,陈觐也在怀疑。事发之后,他就命人暗暗监视吴府。但吴成名仍跟以前一样,没有任何可疑行迹。吴家后院,吴府的别庄也没有南玉这个人。
没隔两天,事情又起了变化。
负责清理小清河的河工捞起了一具泡得发白、腐臭不堪的无头女尸。经仵作检验,此女尸大约二十多岁。正好跟南玉的年龄吻合。
接着又有人在杨家运出的垃圾中发现了一把头发。
这一连串的发现,件件都直指杨老实。杨老实吓得几乎傻了。李大姑也有些发蒙。
李竹和杨墨也顾不得许多,两人一起赶到县里来帮忙。
李竹带着小白大黄还有小灰刚赶到县里,就听说姑父被一波衙役带走了。李大姑吓得跌坐在门槛,半晌不说话。
杨墨起身就往县衙赶去。
李竹本想跟着去,走了几步又折回来了。不知怎地,她相信陈觐不是那种胡乱判案的官员。她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找到南玉的下落,生要见人,死也要见尸。只有找到证据,姑父才能安然回来。
如今她没了空间,吴府自然是不能进了。她只能求助于小白和小灰。
与此同时,她还在默默地观察着吴府的动静。
吴成名这几日仍跟往常一样,或是在街上闲逛或是巡查铺子,没有丝毫的异常。
而南玉家也被官府查封了。李竹让小灰地去偷了一间南玉的衣裳,然后让小白和大黄闻了气味,在县里四处寻找。
两日过去,仍是一无所祸。
杨老实也被关押了两日。杨墨拿了钱去贿赂衙役,却被人赶了出来。李大姑又急又气,生意也没心情做了。周围的邻居也过来劝慰李大姑。
第三日后黄昏时分,小灰回来了,它吱吱叫了一声,“找到了,找到了。她被关在地窖。”
又是地窖。
李竹赶紧追问详情。小灰说,那地窖可深了。它托了里面的好伙伴才打听到的。
事不宜迟,李竹一听到小灰的消息,就立即往县衙里冲去。
正好值班的人认得李竹,也没怎么问话,就放她进去。有人领着她进了后堂。
陈觐正在灯下看书。
见到李竹到来,一点也惊讶。
挑眉问道:“有线索了?”
李竹答道:“有了,南玉可能没死,她就在吴家的地窖里。”
陈觐这才抬头,略略惊讶地看了李竹一眼。
“今晚就去救人。”他说道。
李竹本以为他会怀疑自己,同时还要仔细地追问一番,没想到自己一说他就信了。
陈觐像是猜到了她的心思似的,徐徐说道:“我一刻钟前刚得知这个线索。”
“那我姑父……”
“不出意外,明日就可以回去了。”
李竹暗暗松了口气。
“还有,请保密到明天。”陈觐又补充一句。
“我明白。”李竹答应道,叉手行了个礼,转身离开。
“等等。”陈觐又说道。
李竹停住脚步,转脸看着他。
陈觐用那双锐利的眼睛凝视着李竹,问道:“你最近可曾收到不明人物的书信或是礼物?”
“不明人物。”李竹暗暗思忖,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宁希迈的那封信。算了,这个还是不说了。
她不动声色地答道:“没有收到。”
“你确定?”
“确定。”
“那好,你可以走了。”
李竹转身走了。
李竹出了县衙,就看见陈观正在弯腰逗小白玩。
“阿竹,你来了?”陈观爽朗地笑道。
李竹应了一声,她觉得还是陈观可爱。跟陈觐说话有些太累。
李竹跟陈观说了几句话,便告辞回去。
回到饭庄,她看到李大姑失魂落魄的模样,忍了忍还是没说实话,别走漏了风声就不好了。反正再熬一晚就好了。
因此,李竹只是泛泛安慰道:“大姑,你别担心。姑父的罪名并没有落实,知县只是有事要问他。说不定过两天就能回家。”
李大姑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
李竹让厨子做了点饭,一家人随便吃了。李竹又劝大姑去睡。她自己也在后院的厢房里歇下了。
因着心里有事,她这一夜睡得不十分安稳,夜里醒了几次。到天亮时方沉沉睡去。
她醒来时,就听见外面一阵喧哗。李竹忙穿上衣裳跑出去看个究竟。
只见众邻舍围着杨老实说话问东问西,外面还站着几个官差。
李竹见姑父无事,就问其中一个官差:“南玉呢?”
官差顿了一下说道:“她昨晚被从解救出来了。”
“她现在在哪里?”
官差似乎有些为难,不过还是透漏了几句:“她可能不再回来了,房子和铺子的事此后会托人处置。”
李竹心中一阵怅然,她也明白,南玉在这几天肯定经历了不堪的事,她的确也没法在这个地方呆下去了。
杨老实安然回来,杨家一家皆大欢喜。而南玉的铺子关了门,东西也托人变卖了,人们也不知道她到底去了哪里,反正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她。但关于她的事情却时不时被人提起。
令人拍手称快的是,吴成名被抓了。罪名是奸污罪和诬陷罪。两罪并罚,断脊仗四十,发配沙门岛。家产充公。
吴成名一案也算是清河县的重大新闻。这人在本县虽至于一手遮天,但也是县里一霸。数年来没少干缺德事。前几任知县都是睁只眼闭只眼。没想到这次竟遇到动真格的。
吴家经营数年,自然也有不少人脉,也有人上门送礼求情。陈觐一律不见。
吴成名被打四十脊仗后已经无法下行走,养息了几日后,被几个公人押往沙门岛。不料,由于天热,加上伤口感染,吴成名刚上路没几天便一命呜呼。
吴成名的儿子本就有病在身,一听到父亲出事,家产又被没收,一口气没缓过来也去了。至此,吴家除了几个已经出嫁的姑娘外,算是绝后了。
吴成名被处置,大大震撼了本地的流氓街痞们,他们愈发小心翼翼,生怕被这个陈阎王给揪出来。
李大姑跟杨老实是庆幸不已,若是碰上糊涂些的知县,他们家可真要倒大霉了。两人再一想到南玉,心头不觉又有些沉重。
此事过后,杨家又收到江家的来信,说杨云已经身怀有孕。李大姑听说自己要做外婆了,激动得不能自己。接着又埋怨儿子让她操心,妹妹都要生孩子,当哥哥的还没着落。
杨墨无奈地笑道:“不急不急,好饭不怕晚。”
杨老实的事情一解决,李竹又回到村里。
她刚一回来,李三姐就告诉她一个八卦:蔡白跟杨秋丽定亲了。
李竹先是惊诧,接着释然,还别说,这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田园竹香 第一百三十章 夏日记事
第一百三十章夏日记事
不过,李竹同时也有些纳闷,杨秋丽不是要死要活地非要嫁蔡青吗?怎么又突然跟蔡白定亲了?李竹也只是这么想了一下,毕竟她才没心思管两人的闲事。这两人彼此收了对方,也算是为民除害了。
李三姐又问南玉和杨老实的事,李竹将自己知道的都了。提起南玉的遭遇,李三姐也是唏嘘不已。
“希望她别寻了短见就好。”
李竹的心情也十分沉重:“应该不会的。”官差也没有多,听他们的意思是,杨老实去叫门时,南玉被人拿着刀逼着,才不得不自己没事。不过,她很机灵,就故意问李竹睡没有。偏偏杨老实当时没听出来她的言外之意。只是事已至此,再什么也没用。好在恶人伏了法,让人心里稍稍好受些。
天气越来热,李竹也愈发懒得出门。她家的房子建在临河的高坡上,前方没有东西阻挡,河上的凉风长驱直入,吹得屋里凉爽之极,连扇子都淘汰不用了。
阳光浓烈,雨水丰足,庄稼疯长,不出意外,今年又是一个丰年。
五月的时候,李竹家的果林有一部分成年果树上已挂满了果儿,酸杏与甜桃竞争着长。四围的荆棘篱笆也变高了,上面开满了绛红、天蓝和粉白的牵牛花,还有一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蔷薇。这些荆棘倒可以阻拦一些调皮的孩子糟蹋未成熟的果子。平日里,大黄它们也时常去巡逻,倒也没什么人来偷。
端午过后,杏子就开始成熟了。杏子大人适中,橙黄色的杏肉,吃起来甜中带酸。李竹送了一部分给大姑和近邻们尝鲜,留下一部分做杏脯,剩下的都拿去卖了。桃子也是如此。李竹想了想,又给陈观和穆长倩送了两篮子过去。
最后连里正家也送了。她毕竟还要在村里生活,不想跟他关系太僵。里正娘子接到礼物,也就顺坡下驴,让她儿媳妇回送了李竹一篮子鸡蛋,两家表面上算是和好了。而杨秋丽也没再找过她的麻烦。她现在正一心一意地在家绣嫁妆,准备嫁给蔡白。李竹回村后也听村民们议论过,原来是蔡白主动向杨秋丽示好。小凤对李竹,这个蔡白之所以这么做,一是看中里正家的家世,二就是故意跟蔡青作对。
“他就算想气阿青哥,他也不换个人,阿青又看不上杨秋丽。”小凤如是道。
……
穆长倩家的别庄早建好了。她春天时来住过一阵,后来穆老太身子不大爽利,穆长倩就在家照顾她。今年夏天比往年还要热,穆长倩在别庄住了几晚后,就喜欢上了这里的凉爽,再三劝祖母来此避暑,穆家老夫人最终同意来住上几日。
穆家老夫人一来,李竹就捡那些甜软的杏桃,还有菜地里新熟的面瓜以及一筐新鲜蔬菜送了过去。
穆老夫人见了李竹也挺高兴,非要留她吃饭。李竹爽快答应。吃过饭,穆老夫人便开始在李竹面前叨唠开了:“阿竹啊,长倩在这儿也就你一个朋友,你得了空替我好好劝劝她,她今年都十七了,还没个着落,我都要急坏了。上次好容易有个合适的,她还瞧不上人家。你,这到底该如何是好?”
李竹嘴上会帮着她劝穆长倩,心里却想,本县的未婚男子中确实没有能匹配穆长倩的。她家表哥更没希望了。杨墨最近好像也对此事淡了许多。平日里用功读书,有时还抄抄书代人写书信。穆家的别庄建好后,他除了道贺来一趟,平常也没再往这边跑。
穆老夫人着着又提起了陈觐:“阿竹,你也知道咱们的知县大人吧。我瞧着挺好,人稳重,后院也干净。两家又是旧交。结果,唉……”
穆长倩道:“他那样的人后院不干净才怪呢。嫁他这种人跟当姑子也差不多。连他家人都受不了他。”
穆长倩罢,急着寻找李竹的认同:“阿竹,你是不是?”
李竹只好附和道:“算是吧。”
穆老夫人和穆长倩大部分时间都在别庄上住着。时间一长,穆老夫人也喜欢上了这里。穆长倩时不时来与李竹做伴。
过了几日,李竹家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来的人竟是毛二。先前跟李三姐定亲的那个男子。
毛二比以前更加彪悍精壮,一见到李竹,露出一口白牙:“李家妹子,我差点不敢认了。那啥,我受人之托给你带点东西。”
李竹心中纳闷,他是受谁人所托?
毛二挠挠头,笑道:“我从明州回来,碰到了蔡兄弟。”
李竹心里一窒,自他走后,她强迫自己不去想他,这些日子她也确实做到了。
李竹接过那只鼓鼓囊囊的包裹,又让小春招待毛二喝茶吃点心。
毛二摇头:“不了,我还要去另外几家送信,改日再吧。”
李竹送毛二出了门,转身回来打开包裹。大包裹里面还有几个小包袱,第一包当地的土特产,紫菜、晒干的海虾海鱼,还有几个让人爱不释手的漂亮贝壳;另一只包袱里是几幅画,背景是大海,茫茫海面上矗立着一只大船。几只水鸟在水面滑翔。意境很开阔,但李竹却从中读到一种孤独的况味。
包袱里面还有一封短信,信写得没头没尾:看到水鸟,我总想起芦苇荡里那几只白绸样的鸟儿,想起它们的歌声,……那日的阳光正好。
李竹默默打开了最后一只包裹,里面几包种子,有几包李竹不认识,但有一包,却让李竹略有些激动,那是一包黄灿灿的玉米。
这一包裹东西拆的,又是唏嘘又是怅然最后又变成激动。
李竹将画收了起来。至于玉米和另外几包种子,她准备明天就种下去。
李竹将玉米种下后,过了几日又让小秋去毛二家一趟,问他还去不去明州。毛二他不确定,不过,他有认识的朋友可能要去,有什么信和东西可以托他们捎过去。
李竹想了想,那么远的路,带重东西也不方便,因此她只让人捎去一件夏衣,是一件白色的绸衫,再写了一封书信,嘱咐蔡青好好保重,路途遥远,请他不要再寄东西回来了。想到这里,李竹蓦地发现,蔡青似乎对白色情有独钟,而宁希迈好像更喜欢红色,两次送的都是红绸。
李竹刚想到宁希迈,没多久她就听到了这个人的消息。他在押往京城的路上落涧身亡。
李竹凭直觉猜到,他一定是生遁了。他不会那么轻易死掉的。
他逃脱了,但愿他真的如信中所,他已悔悟,从此以后也不要再来找自己。
隔了一阵,穆长倩告诉李竹,那姓宁的果然没死,逃到济川府去了。那里聚集着数千土匪,官兵几次围剿都是无功而返。




田园竹香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丰收案子
第一百三十一章丰收、案子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夏末秋初,天气渐渐转凉。
这时节,果园里的梨子李子还有葡萄也熟了。由于之前杏子和桃子的广告打得好。果子还没熟透,就有人提前打好招呼。
这些多水果,李竹也不可能自己去买,就以稍低于零卖的价格批发给一些商贩。
摘果子这天,不少村民前来帮忙,一筐筐黄澄澄的大梨,一篮篮的紫红色的李子摘下来,过好秤,再抬到牛车和驴车上。这些商贩都是现钱结算。村民看着这些人揣着鼓鼓的钱袋进了李竹家的院子,一个个眼气得不行。
有人看到蔡成时,就故意对他说道:“大成子,你瞧瞧人家日子过得多红火,你后不后悔啊,阿竹要真成了你儿媳妇,这些不都是你家的了。”
1...5758596061...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