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田园竹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赵岷
蔡成干笑两声,他以前也想过这个问题,但很快就被儿子指出来了:“爹,你老想得倒好,你觉着,以李竹那样的性子,她要真嫁到咱家,咱能沾着一点便宜?你别忘了,人家可连亲爹娘都不买帐,什么孝道贤名人爱都不在乎,大哥又那样着紧她,说不得到时她连大哥都带坏……”
蔡成当时是如梦初醒。是啊,真让李竹嫁了他家,他们沾不着便宜不说,说不定连大儿都被带得跟他们生分。这不,他已经开始生分了。
这些村民都是过来帮忙的,李竹忙完以后,就给他们每人送了一篮子水果。大家推辞了几句也就收下了。
那些看热闹的小孩子每人都用衣裳兜了一大兜。
李竹趁机说道:“你看我不是不舍得,而是怕你们糟蹋了没熟的果子,等熟了,我让你们吃个够。以后不要调皮乱摘果子啊。”
众孩子胡乱点头,纷纷发誓他们没偷过,说被怕小白咬屁股。大人在旁听了,不由得笑起来。
忙了一天,李竹和小春李三姐都累得不行,几个人随便吃了点饭。小春弄了水果拼盘,李竹和三姐边吃聊。
梨子脆甜多汁,李子软甜馨香,葡萄更是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两人正吃着水果,李大姑拿着个包袱上门了。
姐妹两人赶紧起身招呼。
李大姑将包袱放在桌上,捏了片梨子,边吃边道:“阿竹,这是上月的租金和分红,因为你姑父那事耽搁了几天。”
李竹笑道:“不妨事。”李大姑这人十分明理,就算是亲戚,在钱财上也分得很清,租金和分红是到期就给,一天都不拖。
“你数一数。”
李竹打开随意一看,不由得有些惊讶:“怎地这么多?”里面一共有三十多两。
李大姑道:“可不得这么多,两处铺子的租金呢,再加上分红,都赶到一起了。”
李竹将银子收了起来。又问李大姑饭庄的生意如何。
李大姑笑眯眯地说道:“最近生意不错。”这吴成名一死,吴家酒楼也卖掉了。接手的人家开了个商铺,杨家饭庄的生意少了一个竞争对头。生意自然又比从前好多了。再加上清河县的河通已经疏通,水路和陆路的商旅也日渐增多。连带着饭铺生意也更进一层楼。
李大姑跟两个侄女闲叙几句,突然又想起什么,说道:“对了,忘了跟你们说了,那潘嫂前几日被衙门的人带去问话了。她呀,竟跟那挨千刀的吴成名一起坑害咱家!”李大姑说起这事就不由得愤愤的。
“她是活该。”李三姐附和道。
这个吴成名的算盘打得可真好,他这么做,既能得了南玉,又能把这事嫁祸到杨老实头上。若是陷害成功,杨家肯定在县里呆不下去。可惜,他打错了算盘,陈觐可不是白进那样好糊弄。他这一箭双雕没弄成,反把自己给搭进去了。最后真应了百姓诅咒他的话:断子绝孙。
李竹又问:“还有,那个无头女尸的案子怎么样了?”
提到这个案子,李大姑不由得又是一阵叹息。原来这个死者也是本县人,是离城三十里外的周家村人。
她嫁了一个不成器的丈夫,婆婆十分苛刻。丈夫和婆婆整日对她非打即骂。前些日子,她丈夫喝醉了酒又把她毒打一顿,她一时想不开就上吊抹了脖子,留下两个年幼的女儿。这事周家村的人都知道。恰好吴成名得知了情况,就让人将尸身挖了出来,弄成无头女尸,让人误以为是南玉的。
李竹虽然不认得这个可怜的女人,但听了义愤填膺。李三姐更是如此。
“那他丈夫呢?难道就这样算了?”
李大姑叹气道:“不算了还能怎么着?又不是他直接害死的,这种情况除非女方娘家有人,否则也只能算了。”那女子的丈夫和婆婆敢如此猖狂,想必女方娘家也没什么人。
李大姑说到这里像是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道:“阿竹,你以后不用担心,等你出嫁了,我和你哥就是你的娘家人,不会让婆家人欺负了你。”
李竹笑笑。真要到那地步,那日子也不用过了。她直接放小白咬死对方再改嫁便是。
杨家饭庄的生意很忙,李三姐有时就去铺子里帮帮忙。
没过多久,李竹就听三姐回来说,周家村有人在向大姑打听她,并有做媒的意思。李竹笑道:“没想到三姐这么红火。”这都三家惦记了。
李三姐不好意思地笑笑,伸手拧了一下李竹的脸。
不过,听到周家村时,李竹脑中灵光一闪,出声问道:“不会这么巧,就是前些日子那个无头女尸的夫家吧?”
李三姐起初没想到,这么一提,她也觉得像。
“那媒婆只说那户人家姓周,先头娘子生病去了,那人年纪比我大几岁,家中只有两个闺女,十分乖巧。婆婆精明能干。”
李竹冷笑:“这么一听还真像,婆婆精明能干,不能干能逼死儿媳妇吗?”
李三姐道:“反正我也没应。找借口回绝了便是。”
隔天,李三姐再回来时,就告诉李竹,她料得没错,就是那家。是张文打听的。李三姐自然是拒绝了,这样的人家谁个敢嫁?
没过两天,李竹去县城办事。小白和大黄也跟上了。
李竹要进的地方有的不让带狗,李竹只好把小白和大黄放到饭庄门口。
等她回来时,就看见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正蹲在小白身边嘟嘟囔馕地跟它说话。她见了李竹多少有些怕人,怯生生地看着她。
李竹以为是哪个食客带的孩子,就朝她笑笑,嘱咐她不要乱跑,就进去了。
李竹进去时,就看到靠墙上的一张桌上坐着一位食客,面前放着两盘菜半壶酒,边吃边往里瞟着。此人长得还算周正,但总给人一种贼眉鼠眼的感觉。
而张文则是像防贼似的时不时地盯着这人。
李竹在里面呆了一会儿,再出来时,那小女孩子仍然蹲在原地,对着小白嘀咕,也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李竹就随口问道:“小妹妹,你家大人呢?你怎么不进去吃饭呀?”
小女孩摇头:“我不去,我害怕爹爹。我好想我娘。”说着嘴一扁,一副欲哭不哭的模样。
李竹有些着慌,赶紧劝她,别她家大人来了,说自己弄哭人家孩子就不好了。
李竹正在好声哄劝,就听见头顶一声怒吼:“作死的东西,你好好地乱哭什么!”
李竹还没反应过来,那人走上前来,一脚把小女孩子踹倒在地,李竹吃了一惊,小白也怒了,窜上去就着那人的腿就是一口。那人惨叫一声,仰面摔倒在地。
李竹顾不上去看他,赶紧上前去扶小女孩,小女孩的额头磕了一个大包,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愣是没哭出来。
这个动静引起了其他食管还有张文的注意,不多一会儿门口就围了不少人。
李竹向人说明了原委,其实不用她说,有人也看到了那人打孩子。
起初还有人义愤填膺,但当人们知道那个男子是孩子的爹时,也没再说什么了。毕竟这是人家的家务事。
李竹这也看清,打孩子的人正是方才那个贼眉鼠眼的男子。他此时正坐在地上抱着腿嚎叫:“这谁的狗不拴好,我的腿要断了,赶紧扶我去医馆。”
李竹冷声问道:“你是周家村的?”
男子一脸愕然,随即点了点头:“我是。”
就在这时,小女孩低着头走到男子面前,小声说道:“爹,你不要怪姐姐和狗狗,我以后再不乱说话了,我们回家吧。”
李竹又问那男子:“你妻子是不是刚去不久?”
男子再次一怔,不过,他似乎很不愿意提这个问题,冲着李竹瞪眼:“你谁啊你,问东问西的,我家的事关你屁事?”
李竹已经知道他是谁了。她走过去压低声音说道:“你女儿方才跟我说,她娘亲有时会回来看看她和姐姐过得好不好。”
那男子的眼中闪过一阵慌乱和恐惧,也顾不得跟李竹计较,一骨碌爬起来,冲张虎说道:“小二,结帐吧。”
张虎飞快地报了个数目。男子摸出一把铜钱塞到张文手里,想了想又多加一文:“这是赏你的。”说罢,他粗鲁地拽着小女孩大步离开了。
众人议论了几声,纷纷折回座位,继续吃饭。
小白汪汪叫了两声,对李竹说道:“主人,那个孩子说,她娘是被打死的。她不敢对人说。”
李竹闻言不禁一震。





田园竹香 第一百三十二章 案破祸端
第一百三十二章案破、祸端
李竹听到小白的话,再想想那个男人听到他妻子回来看他时,眼中一闪而过的慌乱和恐惧神情。
李竹猜测,那女人不是自杀,而是被打死后再被婆婆和丈夫伪装成自杀。
李竹也知道这种事可能还有很多,她若碰不上就算了,但既然让她碰上了,她必须得去告官,不告心里不舒坦。但是她该怎么说呢她跟那个死去的女人没有一点关系,凭什么身份去告?而且就算她告了,官府会相信那个三四岁小孩的话吗?
李竹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先去衙门,断不断案是官府的事,告不告则是她的事。
李竹也不知道成不成,更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事是自己所为,她跟大姑和三姐打了声招呼,说自己出去逛逛。就带着小白往县衙走去。县衙离隆福街不远,走了一会儿便到了。
李竹站在县衙门口张望。巡逻的衙役见了她很和气地问她有什么事。
李竹正在纠结说是找人还是告状时,就听见青枫惊喜地招呼道:“李姑娘。”
两人寒暄几句,李竹就试探着问他,自己不是死者的亲戚和家人,只是偶然听到了有关案情的内幕,该怎么禀报?又该向谁报案?
青枫一听是人命官司,神色顿时肃然起来,忙说道:“这可是大事,姑娘稍等,我看看县慰和师爷在不?”
李竹等了一会儿,青枫便出来领他进后堂。
原来今日是知县沐休的日子。
李竹被带到一间阴凉宽敞的大房间里,里面放着两大柜子的书籍和卷宗。
中间摆着一桌长方形木桌,上面堆了两座小山一样高的书籍。
李竹看了一圈没找到人。
就在这时,从小山前后传来一个平淡无波的声音:“下次来找人不必用这个借口。”
李竹:“……”她有那么闲吗?
李竹正色道:“我很忙。”
她接着又飞快地说道:“我是来报案的。”
“说。”
李竹思忖片刻,开口说道:“你还记得南玉失踪案件中的那个无头女尸吗?”
陈觐提醒道:“记得,请继续。”
李竹接着说道:“我怀疑她不是自缢,而是他杀。”
“证据?”
“方才我见到了那个妇人的丈夫,他不让他的小女儿提起妻子,当别人提起时,他的表现很让人起疑。眼里有恐惧和慌乱,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她的小女儿说她母亲是被打死的。”
李竹一口气说完了。
屋里一片静寂,李竹也不知道听的人信不信。
过了一会儿,书山后面的陈觐才用缓慢的语调说道:“我来问你几个问题。”
“请问。”
“你和那对父女是萍水相逢?”
“是的。”
“那个男子不让小女儿说关于她母亲的事?”
“对的。”
“那么,”陈觐顿了一顿,接着问道:“为什么一个惧怕父亲的小女孩会对你一个陌生人说她母亲被打死的事?”
李竹有些哑口无言。她该怎么解释?她能说是小白听到的吗?小孩子跟动物最是亲近,小女孩不敢对人说的话,可是敢对动物说。
李竹稳稳心神,厚着脸皮说道:“可能大概是我长得比较亲切随和吧。有的孩子喜欢我,愿意跟我说心里话。”
“恕我直言,本人没看出你的亲切随和之处。”
李竹有些怒了。她过来报案,被他层层诘问也就罢了,毕竟那是案子需要,可他凭什么这么奚落自己?
李竹心头不悦,脾气也上来了。不过,她没有发火,而是不动声色地接道:“能理解,你的专长是发现纰漏和错误。”我的美好品质你没能力发现。
陈觐好像没听出她话里的机锋一般,说道:“嗯,听上去很有道理。”
“那么,请把案了再重述一遍。”
陈觐说罢,铺开纸,提起笔,开始认真记录。李竹说一句他记一句。
说了一会儿,李竹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信的理由:“那个小女孩其实没有直接对我说这些,但她喜欢我的狗——你知道的,小孩子喜欢猫狗亲近。她抱着我的狗唧唧咕咕,有的话听不甚清,不过我恰好听到了这部分话。”
“嗯。你的狗似乎很与众不同。”
李竹忙谦虚道:“这是陈二公子的功劳,这狗是他送的。”
“哦。”
陈觐记录完毕,方才从书山后面站起了身。他今日没穿官朝,身着一件藏青色的便服,头发随意用一根玉簪绾起。神色略有些疲倦。
他端详着李竹徐徐说道:
“此案略有些棘手,因为尸体已经腐烂且被破坏,人证又较特殊,可能需要一些时日。请回去静等结果。”
李竹松了口气,这是立案了。听他刚才的口吻,还会以为不立案呢。
她能做的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静等结果吧。
李竹告辞离开。
回到家里,她跟谁也没提这事。
李三姐那边已经回绝了周家的提亲。
那个周大年还有些出言不逊,意思是李三姐这么一个和离的妇人还有什么可挑的。李大姑气得让媒人带回一句话:“我觉得他们娘俩倒是一路人,依我看媳妇也别娶了,就那么凑合过吧,省得祸害别人。”
因为此事,张文对李三姐愈发上心。张文的母亲对三姐也挺满意,还时不时地来送些吃的。李竹默默观察张文,这人的身体逐渐恢复,看着比以前顺眼许多。看情形,李三姐也对他也颇有点意思。估计过不了多久,他们好事就该近了。
过了几日,潘嫂的判决也下来了。她只是参于做伪证,并未直接害人,只是在女牢关押了几天,打了十几个板子,最后罚金了事。潘嫂哪里经过这阵仗?这几天吓得了吃不下,睡不着。释放回来后,又被街坊四邻鄙夷笑话,婆家娘家都嫌她丢脸。丈夫也埋怨她,潘嫂终日像只过街老鼠似的,见人就躲,走路都溜着墙根。
李大姑倒也没有跟着痛打落水狗。只要这人从此以后别再找她家麻烦,她也就算了。
转眼眼,中秋快到了。这时节正是秋忙时节,百姓忙活一年,就等着这次大丰收。高粱糜子黄豆等等各种作物都成熟了。秋天的田野,到处是一片斑斓之色,天高云淡,雁唳长空。
李竹也十分高兴,先不说果园的丰收,单是蔡青送来的那些种子就让她欣喜不已。可能因为水土不服,有几样东西只开花了没结果,也有的结了果但实在难以下咽。
最让李竹欣喜的还是玉米的丰收。她种了约有一千多棵玉米,成活大半。结出来的棒子又粗又长,颗粒饱满。村民们开始以为她种的是什么花呢,结果一看却是粮食。就有那些调皮的孩子想去看个究竟,李竹也没法时时刻刻地盯着,只好派大黄和它的伙伴们轮流换岗。玉米总算平安成熟。
中秋前两天,青枫来告诉李竹说,周家村的那个案子告破了。
李竹忙问他详情。
青枫喝了口水说道:“还是从他家的小女儿那里问到的。那周大年当晚跟朋友去喝花酒喝得烂醉,他妻子王氏跟他起了争执,他就像往常一样动手打人,她娘不但不劝,反而在一旁煽风点火。周大年下手狠了,王氏当场被打死。
周大年的娘一看儿子打死了儿媳,怕官府追究,就和儿子一合计,对外说儿子儿媳妇生了气,王氏一时想不开就上了吊。他家经常吵架打架,乡邻们见怪不怪。王氏也时常向人诉苦,说若不是为了两个孩子,早就不想活了云云,乡民们虽然惋惜,但都没起疑心。母子俩自以为天衣无缝,不想他们的话却被起夜的小女儿听到了。两人发现后对小女儿百般恐吓,并说她听错了,孩子年纪小,心里害怕,谁也不敢说。
刚好此事被吴成名听说了,他又打听王氏跟南玉年纪相当,于是就给了周家一些钱,将死者的头颅割去,尸身扔到河里用来陷害杨老实。”
李竹又问怎么判,青枫说具体不清楚,不过周大年应该算是过失杀人,罪不至死,但活罪难逃。周母也有一定罪过。
“只可惜了两个孩子,大的才七八岁,小的才四岁。”李竹也是唏嘘不已。
王氏的案子很快就传开了。人们纷纷说这是上天有眼,那周家母子害了人命还拿尸体卖钱,不想被人发现案情的真相。若非如此,估计王氏死也就死了。
李竹后来打听到,两个女孩子已经被她们的姨母收养。李竹打听到孩子姨母的住处,托青枫给他们送去了一些衣物和吃食。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没过多久,李竹又听人说,那吴成名的妹妹吴玉容回来省亲。
据说吴玉容是京里一名贵人的小妾。因为生了个儿子,颇得贵人看重。她哥哥的事早有人传到了京里,可惜两地相隔太远,陈觐的动作又太快,不等她有所反应,吴成名已经一命呜呼。据说吴玉容到吴家祖坟大哭了一场,看过寡嫂后便红着眼眶离开了。
此事县里多人目睹,众人私下里纷纷猜测:
“说不得咱们的知县老爷要倒霉。这女人也不是个善茬。吴家的没一个好的。”
也有人说道:“应该没事,陈家也不好惹。”
李竹再见到陈观时,也委婉提了此事。
陈观满不在乎地说道:“除非像白进那样和光同尘,否则这是难以避免的,反正我家的仇家也不差这一个。”
陈观说着话,眼睛落在李竹家的菜园子里,指着玉米问道:“这是什么?”




田园竹香 第一百三十三章 陈观出事
第一百三十三章陈观出事
“这是玉米,是一个朋友从明州那边捎来的。”李竹答道。
“可以吃吗?”陈观问道。
“当然可以。”
她园里的玉米约有一千多棵,一棵上面一般结有一到两个棒子,算起来,大概只有五百多斤。李竹其间只吃了一回青玉米棒,就想留着明年做种子。因为自己买的大部分都是旱地山地,虽有灵泉改造,但土肥仍不如好田肥沃,所以她就想种玉米这种不挑地的庄稼。
虽然心疼,李竹还是摘了五个稍青嫩些的玉米棒子送给陈观,并告诉他吃法。玉米炖排骨,玉米松仁,煮玉米等等。
陈观高兴地接过棒子,让随从收在包囊里。当他听说穆老夫人也在别庄时,就准备去拜访一下。
据说,穆老夫人见着陈观十分高兴。
今年的秋收,李竹家算是个大丰收。稻米、玉米、果树,还有稻田里的鱼,不过跟池塘里的差多了,但仍卖得不错。李竹趁着手头有闲钱,又买了二十亩中等田地,她自己忙不过来,就佃给了别人种。
秋收还没忙完便到了中秋节。李竹照例给几家亲戚朋友送了节礼。
陈观也给穆老夫人送了一份节礼。穆老夫人立即回送一份。
与此同时,杨家也收到了杨云寄的东西。杨云本来打算今年秋天回来探亲的,结果怀孕了,也不好长途颠簸,只能留在家中养胎。
李大姑说道:“不回来也没关系,等咱们得了闲,一起到京城看她去,顺便也出趟远门长长见识。”
全家除了杨老实外,自然是热烈响应。
夏天已经过去,穆老夫和穆长倩又回到城里的家中。
很快,穆长倩又有了新的烦恼。因为她的祖母又有了新的人孙婿人选。那就是陈观。
穆长倩撇着嘴说道:“你说我祖母怎么就跟陈家扛上了,大的不行换小的。难道我就非得嫁姓陈的不可。”
提到陈观,李竹也是一怔,她倒没想到将两人凑作堆,其实仔细一想,这两人还真有点合适。都是那种单纯而又有点热血的性子。穆家是武将家庭,而陈家算是半文半武吧。家世也大体相当。她可怜的表哥。杨墨估计是没有一点指望。
但不管怎样,李竹还是想试探下穆长倩,于是她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道:“长倩,我表哥说亲时,我问他想找什么样的,你知道他怎么说吗?”
“他怎么说?”穆长倩两眼亮晶晶的,似是十分感兴趣。
“他说,他想找一个你这样的。”
“哈哈,他太有眼光了。你哥真可爱。”穆长倩笑得十分开心。
李竹盯着穆长倩的神色瞧,她这人喜怒都形于色,不会隐藏自己的意思。看来,她对杨墨的确没旁的心思。李竹默默叹了口气,决定以后再不提此事。
李竹同时也注意到,穆长倩提起陈观,不像对陈觐那么排斥。
“他呀,从小就被哥管着,在外人面前装着一副小大人样,等人一走,立即原形毕露。”李竹想想陈观这人真是这样。
穆长倩今年已经十七了,穆老夫着急上火,就托了可靠的人问陈家的意思。
陈家父母远在京城,陈观的家长自然就是陈觐了。
这日晚饭后,陈觐难得没有去读书,而是把弟弟叫进书房闲谈。
“阿观,有媒人来说亲了。”
“哦,是我还是你。”
“你。”
“啊哈,这人太有眼光了。”陈观十分高兴,也不问女家是谁。
1...585960616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