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皇帝那些年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笑轻尘
8月,楚地,当地官府根据黑衣卫提供的情报,大肆搜捕那些蠢蠢欲动的旧楚忠臣,刽子手的刽刀再次屠杀了一批人。
与此同时,宫棠枫和郑之侠分别统率本部大军进入旧燕南北两地,以铁血手段镇压了燕人的造反,所有参与者,哪怕是盲目跟从的,投降的,皆被当场格杀,起事的重要核心人员更是被屠门灭族,当地百姓都吓得不敢出门。
这一次的大屠杀,倒不是叶大天子的主意,而是朝中铁血大臣上书请凑,若对这些谋逆的家伙法外开恩,日后必有更多的人起来造反,得以铁血手段来彰显皇国的律法和威势。
杀百来人,或许你不怕,那么,杀个几千上万人,你怕不怕?
几万颗人头落地,无数旧燕百姓都害怕,一些对燕国忠心耿耿的人更把叶大天子恨之入骨,反正,所有的血债都算到了叶大天子的头上。
9月初,叶大天子终于推出了酝酿已久的纸币,面值分为一、二、五文铜币,一、二、五、十、二十、五十、一百、二百、五百、一千两银币,天下为之哗然,各种声音此伏彼起,褒贬不一。
任何的革新,都是有阻力的,新鲜的事物一时难以让人接受,不管你同不同意,这纸币是必须推行的,但叶大天子没有强迫老百姓更换,不过,谁也不许拒收纸币,违者,视破坏皇国金融货币罪予以重罚,重者拘捕,发配边疆,或者,砍脑袋。
这是以圣旨的名义下达的,相信没人敢拿自已的脑袋来抗拒圣旨。
自通告之日起,皇国各大银行负责回收铜币银两,兑以同等额的纸币,客户来取钱,也全部以纸币支付,皇国的官员、公务员、兵部的饷银等,皆以纸币支付。
商人率先感受到了纸币的好处,平时出门,怀揣百两银子,都觉得沉甸甸的,如果是铜钱,那更是重得不知怎么说了,财不外露,就算身藏万两纸币,比十两纹银还轻,旁人也看不出来,携带方便着呢,放在家里也好储藏。
纸币的发行,叶大天子是准备了以铁血手段推行,不过,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非议之声却一天比一天少,人们也逐渐感觉到了纸币的好处,不再拒绝。
楚、燕两地的皇国银行发现了大量的伪币,拒绝兑换并没收,之前在两地发动货币战争,大量的伪币流散在民间,这苦果,只能让当地的百姓承受了,叶大天子打死也不会承认是他授意所为。
没收的大量伪币,又被卫无计以奉旨销毁的借口调走,运到旧燕百柳关,通过商人带入造丽皇国,购买当地的东西,再运回国内。
在人们还在为纸币的好坏争论不休的之际,叶大天子对兵部的全新革改,再次震惊大陆。
旧的军队编制全部被推翻,新编制分为队、排、连、营、团、师,每队10至20人不等,一个满员排的编制为50人,连有二百人,配有随军医护兵,营级五百人,团级二千人,师级战斗人员为二万人,另后勤辎重不算。(瞎编的,别较真)
因为火枪已大量装备军队,弓弩、雷霆战车等旧式武器逐步淘汰,神机营被改编成工兵营,师级部队配备一个工兵营,后勤辎重营,因为火枪的威力原因,刀盾兵仍然暂进保留,长枪兵淘汰。
部队番号,多以驻扎当地地名而定,象驻守帝都的四万城卫军,则变更为皇都守备一、二师,象牧淳风的黑狼战团,变更为皇国第一战团军群,宫棠枫的飞鹰战团,变更为皇国第二组团战团,郑之侠的第三战团变更为皇国第三战团军群。
镇守平远城的独孤残雪所部则变更为锦宁战团军群,皇国海军的序列不变,依旧是皇国海军第一第二第三舰队。
部队军衔也变更,分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把总、参将,战团军群指挥官为总兵,原幕僚长为战团作战顾问长,军司马视同部队级为顾问长,象卫无计,官职原为军师祭酒,摇身变成了华国军部副顾问总长,兼皇家首席顾问。
这位长相猥琐的副顾问总长大人虽没有什么实权,更不参与军部任何事务,但这首席顾问,可是大有名堂,等于是皇上的首席智囊,地位超然。
军服方面也进行了大改革,除了盾牌兵和少量的重装步兵依旧披挂战甲外,所有部队的作战军服皆为布衣,青灰色,地方守卫部队的军服则为泥黄色,变更为皇家近卫团的羽林卫军服则为黑色。
骑兵,依旧保留建制,不过,随着火枪的大量装备部队,重装铁骑被淘汰了,轻骑兵的皮甲也被淘汰,皮甲披不住火枪轰射,穿铁甲太过于沉重,还不如减轻重量,把骑兵的机动性发挥至极限,骑弓也被淘汰,换成火枪。
前膛式遂发枪有点沉,骑兵在冲击时,可能仅有一射的机会,所以,等线膛枪出来,骑兵不仅配备长枪,还配备可连发的短枪和马刀。
如此大动作的改革,自然又招来种种非议,不管人们如何议论,军队已开始进行整编,新军服由军需处调配发放,优先更换的是三大主力战团军群,之后才到皇家近卫师,皇都守备师。
后宫,包括瑾皇后在内的所有嫔妃都跪在地上,后宫门外,也齐唰唰的跪满了文武百官。
“皇上,不能剪啊。”瑾皇后连声哀求。
“皇上,不能剪啊!”宫门之外,所有大臣也齐声高呼哀求。
我当皇帝那些年 第489章丝绸之路
第489章丝绸之路
古人云:发肤受之于父母,有所损伤,是为不孝。
叶大天子考虑到士兵要戴军帽,战时戴钢盔,留那么长的头发很不方便,他想亲自先表率,只是,没有想到阻力竟然这般大,连瑾皇后及诸妃都跪下哀求。
叶大天子无奈的放下手中的剪刀,瑾皇后及诸妃这才破涕为笑,一个个拥上去,抢去他手中的剪子。
“皇上,您可把臣妾给吓死了。”瑾皇后拍着胸膛,一脸的娇嗔神态。
众妃也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叶大天子只能无奈苦笑,旧观念根深蒂固,一时半会是不可能改变的,只好暂时这样了。
虚惊一场,百官齐呼皇上万岁之后,这才纷纷起身离去。
军队的整编改制仍在进行之中,前膛式遂发枪也在量产之中,皇国的科研精英们也在全力研制后膛线膛式火枪、开花炮弹等。
与此同时,造丽国和炎日皇国也集中全国的能工巧匠,仿制中原军的遂发枪,也研制新型火枪。
炎日皇国的工匠研制了一款巨型火枪,口径30毫米,全长达1500毫米,射程比一般的火枪稍远,不过,这玩意过于笨重,得有支架或放在另一个士兵的肩膀上才能发射。
炎日皇国的工匠另外研制出了连发枪,其实,也就是几支火枪捆绑起来,一枪一枪的发射,发射完后,装填火枪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皇国的科研精英们也曾设计过这种类型的连发枪,却给叶大天子否决了,这玩意太过笨重,根本不适用。
军队的整编改制工作,自有兵部的人忙碌,叶大天子除了每天上朝,治理朝政,大半时间都窝在后宫里过着荒唐邪恶的昏君生活。
这样的日子,很写意,唯一让他气妥的是妍月,无论他怎么诱惑,都没法说服妍月参与那些荒唐邪恶的集体活动。
用尽了所有的方法都不行,叶大天子只好放弃了,好在妍月和丽妃都有所克制,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儿,也算是相安无事吧。
大华国10年2月,春,距离皇国征伐造丽国还有一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卫无计实施的绝户计达到了疯狂的高潮,大量的伪币涌入造丽国境内,卖给造丽国商人的农作物种子全部是烤得半熟,栽种地里根本不会生根芽。
而上年的粮食减产,造丽国的人根本没有怀疑到种子被人暗中动了手脚,以为是天气等原因造成。
粮食减产,需要从大华国购入不少粮食补充,叶大天子则以南方一些地区发生洪灾,需要大量的粮食安抚当地受灾百姓为借口,不再出口粮食,各种奢侈品倒是拼命的销往国外。
这天,叶大天子正在销魂宫里跟众妃玩飞行棋游戏,小六子匆匆来报,“皇上,出使西大陆的商队回来了。”
叶大天子精神一振,立时命人把商队的所有人召入宫中。
派往西大陆的三百黑衣卫密谍皆以商人的身份为掩护,如今全部顺利回来,二百雅尼加人则成功的在西大陆潜伏起来,暗中收集各公国的情报,等候上头的指示。
此次带去的茶叶、丝绸、精美陶瓷都有受西大陆人的喜爱,除了进贡一些公国的君王外,全都高价出售,或换取当地的石英石。
西大陆一些公国内盛产石英石,黑衣卫带回来的货物大半就是石英石,叶大天子要熔炼玻璃,制作大量的望远镜。
连队的尉级军官可以不配备望远镜,但每一队的侦察小组最少都要配备一个望远镜,哪怕只是一个单筒望远镜也胜过没有,侦察敌情是必须的,这样方能确保情报的准确性。
狙击手一般是两人一组,配有两个护兵,每一组至少也得配备一具单筒望远镜,团级以上的校级军官更需要配备一具望远镜,方以更好的观察战场,才能更好的指挥战斗,所以,叶大天子需要大量的石英石。
这些黑衣卫在西大陆以贩卖商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等为借口,暗中绘制当地的地形图,综合雅尼加人原有的军用地图进行校正,以确保地图更加精确。
黑衣卫密谍带回来的各种情报比较多,自雅尼加皇国被诸公国联合起来,驱离西大陆后,各公国又为了争夺地盘发生交战,整个西大陆烽火连天,乱成一团。
当叶大天子听到西大陆诸公国的军队已配备前膛式遂发枪和后膛式火炮时,不禁皱起了眉头。
雅尼加人逃亡至西域一带的大沙漠时还不知火药为何物,没想到在短短的两年之年,不仅发现了黑火药的配方,更发明出了前膛式遂发枪和后膛式火炮,西大陆人的智慧不容小瞧啊。
叶大天子倒是不知道炎日皇国曾经派出一支探险舰队远离东大陆,西大陆的人因此破解了黑火药的配方,更根据前膛火绳枪多次改造,改制成了遂发枪。
商队回归皇国的同时,也有一支西大陆诸公国的商队跟随而来,他们也带来了西大陆的各种产品,顺便了解东大陆的文明发展史。
消息传出后,皇国的不少商人开始自带上丝绸茶叶等商品,沿着商道,成群结队的前往东大陆淘金,而东大陆的商人也频频来到东大陆。
至此,东西大陆的商人开始相互往来,叶大天子更下旨在沙漠中的一些绿洲设置驿站,供商人休息,补充干粮清水等,因为东大陆的丝绸、茶叶极受西大陆人的喜爱,这条连接东西大陆的商道则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因为西大陆诸公国的军队已经开始装备前膛式遂发枪和后膛式火炮,形势不容乐观,叶大天子下令皇国的科研精英们加紧研制后膛线膛式火枪,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再把纸弹壳改进成为铜弹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步枪。
开花弹,他也给了科研精英门图稿和抛射理论,只要研制出铜弹壳,相信不久就能成功研制出真正的炮弹,做到空心爆炸,弹片杀伤的效果。
我当皇帝那些年 第490章狙击手的殊荣
第490章狙击手的殊荣
大华国10年3月,皇都西效,三十里荒地。
这一大片的荒地,连带附近的密林,都被围栏围起来,一座军营耸立林中。
这座军营里,云集了三千名从各部队抽调出来的,枪法颇准的士兵,他们就是皇国的第一批狙击手,正在这里进行各种强化训练。
叶大天子亲任军事顾问及教官,对于狙击手如何特训,他是凭着以前的记忆,从一些军事电视剧里学来的,再整理成特训手册,让这些皇国的军中骄子学习,就算仅仅是一点狙击手特训的皮毛,已经让这些士兵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东东。
狙击手,不仅要有百发百中的枪法,还需要学会伪装,拥有超人的眼力,随机应变的灵活头脑,还要拥有非常人所能及的超强忍耐力。
叶大天子很想给他的三千狙击手们配备光学瞄准镜,不过,这玩意实在太难弄了,以他那点知识,是没法弄出来的,唯有给每一个狙击小组配备一具单筒望远镜。
军营里,每天都响起乒乒乓乓的枪响声,想把这些狙击手训练成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就必须浪费大量的子弹,让他们进行实弹射击,让他们的身体灵魂与手中的长枪融为一体。
天生的神枪手还是有的,不多,十七个,他们的父辈都是猎户,自小就受熏陶,还未成年时已跟随家中大人在深山老林里狩猎,忍耐力超人,箭法达到了百步穿杨的水准。
弓箭被淘汰之后,他们变成了火枪兵,也许是天赋使然,这十七个士兵很快就对手中的枪械了如指掌,即便不能达到人枪合一的最高境界,但百发百中绝不在话下,这样的人才,自然入选狙击手。
叶大天子集合三千狙击手,让他们观赏这十七个神枪手的表演,他们神乎其神的枪法,令同伴叹服。
对于这十七个神枪手,叶大天子不仅当场赏赐每人百两银票,而且,当场封官,全部封为尉级军官。
狙击手本就地位超然,国防军的一般下级军官见了都得客气,何况还是大皇帝陛下亲自赐封的官级,这是一分无上的殊荣,那些校级军官都得客客气气。
这下,极大的刺激了三千同伴,也激起了他们的斗志,苦练枪法等狙击手必须的基本功。
叶大天子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为了更刺激其他人,他还给那十七名神枪手放了十天的大假。
十七个神枪手都兴高彩烈的收拾行囊,穿着特制的迷彩军服,军皮鞋,骑着高头大马,在护兵的护卫下,返回家乡给家中的亲人报喜去了。
平县,皇国西南部一个偏远的小县城。
李老实一家原本居住山中,靠打猎为生,三年前才迁入平县城外的一座村庄定居,一家六口人都分到了良田,李老实还时不时的上山打猎,兽皮出售,兽肉分给村内的邻里乡亲,人缘很好,小日子也算过得滋润。
春耕时期,村民都得下地,忙着耕种,李老实一家也不例外。
这天,李老实一家正在水田里忙着耕种,哐哐的锣声突然响起,那是召集全村人集合的信号,若无大事,这锣声是不会敲响的,所有人村民都放下手中的农活,匆匆回村。
村中已聚集了许多村民,老少妇儒都来了,一个个仰头望着站在大青石块上的村长大人。
在乡村,一乡之长都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村民对其恭敬有加。
李老实一家刚来到,听到村长在大声叫唤,“李老实,李老实一家来了没有。”
“嗳,来了。”李老实连忙出声,高举一只手臂,表示人来了,没有缺席。
村长大人走下青石板,朝李老实走来,村民自动让出一条通道。
“村长大人。”李老实见村长大人朝自已走来,连忙躬身,不安神色明显浮现脸上。
令所有村民都张大嘴巴的是高高在上的村长大人竟然对李老实客客气气的还礼,还极亲热的挽着李老实的手臂,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口中呵呵笑道:“李老实,这边请。”
“村长大人……”李老实的额头上尽冒出豆大的冷汗珠子,脸上不安的表情越发浓重,村长大人的态度,实在令他紧张得惴惴不安。
村长大人不仅挽着李老实站在象征村长权威的青石板上站定,还召手叫李老实的一家人全过来,站在一旁。
在所有村民茫然不解的目光中,村长大人捋着颌下的长须,轻咳一声,才摇头晃脑道:“乡亲们,今儿,咱村出大事了,呵呵。”
从村长大人的表情上,可以得出来,村长大人不仅是高兴,而且,还很得意,那么村长大人口中的大事,必定是好事了。
“狗娃,你们还记得吧?”村长大人得意洋洋说道,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纠正道:“不对,是狗娃长官,老朽口误,口误。”
狗娃,所有的乡亲当然记得,那是李老实的第二个儿子,三年前,李老实一家刚迁来,正好碰上官府征召青壮,狗娃就去了,听说还上了前线。
“村长大人,狗娃他……”李老实的额头上,豆大的冷汗珠子不停滚落,心里头怕得要命,难道,狗娃出事了?
“哇”的一声,狗娃娘突然失声痛哭起来,连带着狗娃的三个妹妹也跟着低声抽泣。
这样的事,李老实一家不是没有见到过,参军入伍的青壮阵亡后,村长召集全村人,给阵亡的家属颁发烈士荣誉证书和抚恤金,该户就成了光荣的烈属户,减免一定的徭役赋税,当然,这是用儿子的生命换来的,终归是让人伤心断肠。
所有村民都低下头,心中叹服不已,更有相邻上前安慰李老实一家节哀顺便。
村长大人急得直跺脚,大声嚷嚷道:“大好事啊,你们哭个啥?狗娃……呃,狗娃长官活得好好的啊。”
“啊……”所有村民都张大了嘴巴。
“狗娃他爹,你听到没有?狗娃他还活着。”狗娃娘激动得抓着狗娃爹的手臂,用力摇晃起来,泪水却比刚才唏哩哗啦的掉得更多更快了。
那是高兴激动的泪水,儿子没死,儿子还活着呢。
我当皇帝那些年 第491章衣锦还乡
第491章衣锦还乡
狗娃回来了,骑着高头大马,雄纠纠,气昂昂,身边还伴有一个护兵,而且,县令大人亲自送回来的,一大群平时让人见了都吓得怕怕的衙丁前呼后应,威风十足。
一村之长,在村民心中,已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县令大人,当地父母官,更是神一般的存在。
能让县令大人亲自护送,这份殊荣,不亚于那些读书的秀才中举,这脸面,没得说了。
所有村民都恭恭敬敬的对县令大人施礼问安,村中的大小姑娘,甚至是小媳妇儿,寡妇,都偷偷的打量着那个骑坐高头大马上的英武军人。
一顶大沿帽遮住他一半的脸,花花绿绿的军服穿在身上,虽然感觉有点儿怪怪的,但却让人感觉说不出的英武帅气。
这就是当年还傻呼呼的,见着小姑娘小媳妇儿就脸红的狗娃啊?三年不见,整个变了个样了。
“乡亲父老们,这位就是李狗娃李上尉长官。”县令大人往青石板上一站,捋着颌下的长须,得意洋洋说道:“狙击手,你们知道吧?嗯,就是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县令大人突然怪叫一声,手舞足蹈起来,“哈,咱县出了个武状元了,本官与你们同庆,李老实,本官恭喜你,为皇国培养了一位大人才,狗娃娘,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县令大人抱拳作揖,把李老实给吓了一大跳,连忙想跪,却给县令大人扶住。
这当儿,李狗娃跳下战马,对着父老乡亲啪的敬了个威武异常的军礼,然后对着李老实单膝跪下,“爹,娘,孩儿回来看望你们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李老实激动得只会说这句话,狗娃娘更是激动得又是泪水狂涌,唏哩哗啦的流个不停。
所有村民都在低声议论着,有的更是直接训斥自已的儿子,看看人家狗娃,多出息,现在,人家衣锦还乡了,县令大人还亲自送回村子里,多风光啊?
所有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眼冒小星星,狗娃,还是象以前那般的腼腆,见着姑娘家还脸红,但说不出的英武帅气,让人芳心暗动呀。
一些寡妇则咽着口水,这是一头年青力壮的小老虎呢,还没开过荤吧?要是老娘能拔了头筹,这辈子也算没白过了。
这会儿,全村都沸腾起来了,纷纷向李老实道贺,都说他养了个好儿子,类似于武状元的殊荣,光宗耀祖了。
李老实高兴得只会咧着大嘴呵呵傻笑,他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狗娃娘这会也被一群妇人包围着,低声的说着什么,这些妇人都是家中有侍嫁的大闺女,抢着要与狗娃娘做亲家呢。
狗娃,那可是大皇帝亲封的官,日后肯定要飞黄腾达的了,能攀上这样的亲事,也能沾沾光啊。
县令大人则与村长在一边低声嘀咕着,李狗娃可是给本县大大的长脸了,当然得大肆宣扬一番,不过,狗娃这名字起得有点那啥,上不了台面,得帮他起个威猛点的名字才行,这可是关乎本县的殊荣呐。
本村黄有财大财主自告奋勇,自个掏腰包办宴席,宴请全村人,当是为李狗娃长官接风洗尘。
县令大人指着黄大财主直笑,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黄大财主的用意,他心里明白得紧。
黄大财主有好几个待嫁的女儿呢,姿容都算不错,也颇知书达理,将来李狗娃飞黄腾达了,黄大财主跟着水涨船高,可惜,自已就只有一个女儿,前几个月刚出嫁了。
当天,县令大人留在村里,由村长大人和黄大财主盛情款待,县令大人坐了上席,李狗娃坐在左首侧席,地位之尊,让人恭敬不已。
黄大财主让自已的三个闺女出来敬酒,实是让李狗娃相面。
黄大财主的三个闺女堪称本村的三朵村花,邻近过来提亲的大财主可不少,黄大财主这会还没答应下来。
黄大财主的二闺女黄小娟其实与狗娃有数面之缘,刚迁来的狗娃惊为天人,从不敢有非份之想,如今,他的地位不同了,有了这个资格,自然想把心目中的仙子娶回家当媳妇儿了。
当天,由县令大人保媒,这门亲事就这么订下来了,这令村中许多大姑娘家好生的伤心失望。
两天后,由县令大人出据的证明,更名为李振扬的李狗娃起程返回皇都特训营,继续进行狙击手的特别强化训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