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丛林狼
买酒的人不傻,一看事情闹大,纷纷回去通知府上,很快走了个干净。
“柳掌柜,咱们怎么办?”铺子里一伙计担忧地说道。
“怎么不能乱,收拾一下,不卖酒还能卖别的,少主将铺子交给我,我绝不能让他关门歇业。”柳氏倔强地说道。
大家行动起来,默默收拾残局,心里面憋着一口气。
甘露殿。
李二正和几名心腹大臣商量事情,忽然听到鼓声响起,脸色一变,看向大门口方向,大臣们也疑惑地看向门外,长孙无忌说道:“听声音很近,难道是有人在敲登闻鼓不成?”
登闻鼓设立多年,几乎没想过,李二猛然意识到出事了,赶紧喝道:“来人,马上去看看发生什么事了?”
“遵旨。”门外有人应道。
大家停止议事,耐心等待起来。
没多久,王德匆匆进殿,满脸紧张地喊道:“圣上,国子监生员敲响了登闻鼓,说要告御状,状告护国公浪费粮食酿酒,置天下百姓吃饭于不顾。”
“告谁?”李二不敢相信地看着王德。
王德赶紧再次说道:“告护国公浪费粮食酿酒,让天下百姓吃不上饭。”
这会儿李二听清楚了,但还是不敢相信听到的,看向大臣们,大家也不可思议地看着王德,大唐为了节省粮食,禁止酿酒,但取得许可的除外,并不是绝对禁止,还是有人在做,也不见人来告御状,怎么忽然状告起护国公来?
在场都是人精,马上闻到了阴谋的味道,都不吭气。
李二也闻到了阴谋的气息,联想到有人阻止修路,这背后恐怕有关联,脸色一沉,问道:“诸位爱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房玄龄是百官之首,自然第一个出来表态:“圣上,国子监生员是朝廷的未来,身份特殊,这事不能贸然处理,当查明真相,徐徐图之。”
这话说到底就一个字,拖!
都是经验丰富的老马,岂会听不懂,长孙无忌见李二脸色铁青,显然对这个处理方案不满意,灵机一动,说道:“圣上,不如接了御状,问明情由,再交由三司会审,查明情况后再定夺,一来稳住生员,二来公平公开,各方信服,三来也给护国公一个说法。”
“说法,什么说法?”李靖一听就怒了,朝李二拱手说道:“圣上,臣以为当接御状,但要是诬告,则严肃处理,还护国公清白。”
“哦,你的意思是?”李二听出背后有古怪,好奇起来。
李靖知道酿酒的事,但不想解释,冷声说道:“国子监生员以天下百姓生死为由请愿,大公无私,合情合理,朝廷岂能寒了他们都心?不如交由我刑部,保证秉公处理,绝不袒护。”
大家都看出来李靖的愤怒,但心中满是好奇,一旦交由刑部处理,事情就没有回旋余地,这到底是在袒护?还是趁机落井下石,清算秦怀道?
“卫国公,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房玄龄提醒道。
“当然,臣一定公正严明,查明真相。”李靖郑重说道。
李二看到了李靖的自信和愤怒,默契地笑了:“那就交给你刑部处理,一定要秉公执法,从严处理,不得徇私。”
“遵旨!”李靖郑重答应道,笑了,既然有人要跳出来闹,李靖不介意陪对方玩玩,别得理由或许不好办,这酿酒的理由太蹩脚,毫无压力。
这时,王德补充道:“圣上,据赶来禀告的千牛卫说,先是魏王府上之人去买酒,不肯排队,强势索要,不给就一脚踹翻台子,砸碎三坛贞观醉,准备动手时国子监的生员冲过来,砸了铺子里所有酒,然后过来敲响闻登鼓。”
“还有魏王府上的人也动手了,怎么可能?”李二不可思议地追问道。
“老奴绝不敢妄言,禀告的千牛卫确实如此说,现场还有很多百姓围观,不乏各府打法过去买酒之人,好在没伤人。”王德赶紧说道。
这么大的事千牛卫绝不敢撒谎,但李二还是无法相信那个听话、懂事、仁义、聪慧的大胖子府上会有人如此狂妄,敢动护国公府上铺子,记忆中那个大胖子不是在拉拢秦怀道吗?
大臣们也觉得不可思议,魏王府上的下人居然砸护国公府上铺子,没理由啊,难不成这背后有阴谋不成,牵涉皇家,都沉默不语。
大殿变得诡异起来。
片刻后,房玄龄暗自丢给李靖一个眼神,李靖会意的点头,朗声说道:“圣上,如无别得事,臣去处理外面告御状的学子。”
李二摆摆手示意大家都出去,脑子里全是魏王府上人砸铺子之事,或许是身在局中,想不明白为什么,等所有人离开后问道:“魏王在干什么?”
“回圣上,魏王在府上读书,最近一直不曾出府。”王德赶紧说道。
“有没有人上门?”李二追问道。
“一早,大儒孔颖达去了府上,说是魏王请示学问,其他无人。”
李二愈发疑惑了,孔颖达是大儒,魏王李泰好学,请上门请教学问不奇怪,这么好学的人怎么会砸铺子,一定是下面人仗势欺人,与魏王无关,想到这儿,李二心中好受许多,说道:“去问问魏王为什么砸铺子。”
“遵旨!”王德赶紧应允,匆匆去了。
李二将事情暂时放下,继续批阅奏本。
半个时辰后王德满头大汗跑回来,躬身说道:“圣上,问过了,魏王让下人去买酒准备宴请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说是下人私自所为,非他所命,已经将下人杖毙,并派人送去双倍赔偿金,并表示等护国公回来,会亲自上门赔礼。”
“朕就说泰儿不会胡来,果然是下人胡作非为,处置还算妥当,下去吧。”李二满意地说道,对魏王的处置很是欣慰,并未深想。
王德欲言又止,见李二没有继续深究的意思,暗自叹息一声,躬身退出。
魏王府。
李泰送走王德后回到府上,热情的笑容瞬间消失,变得阴沉起来,一名锦衣公子从侧室出来,拱手一礼,笑道:“魏王一箭三雕,既铲除了太子潜伏在身边的谍子,又展示出仁义风采,获得圣上喜欢,更能趁机结交护国公。”
“结交还不敢说,护国公脾性异于常人,本王心中无把握。”
“魏王说笑了,是人都贪财,护国公搞出这么多营生赚银子,自然也不例外,我郑氏愿献出万金助魏王一臂之力。”
“哈哈哈!”魏王大喜,拉着对方手臂笑道:“以万金结交护国公,值,如能成,你荥阳郑氏一族于本王有大恩,本王必不敢忘。”
对方等到就是这句话,再次一礼:“能为魏王分忧是郑氏的福气,如此,在下先行告退,天黑时分万金一定送上。”
“好说,好说,来人,送郑郎走侧门出府。”魏王拱手一礼。
马上有人上来,领着锦衣男子离开。
魏王则匆匆往后后院方向而去,来到一栋阁楼,推开门进入,一边笑吟吟地说道:“让孔老久等,本王罪该万死。”
上首端坐的正是孔颖达,拿着一本书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头也不抬,淡然说道:“无妨,叫老夫来有什么事,说吧。”
魏王见对方如此托大,眼中闪过一抹不快,但掩饰的非常好,笑道:“孔老,本王听说护国公曾在诗会上作出一首从军行,堪称名作,不知孔老如何评价。”
孔颖达一听就来火了,放下书不满地问道:“魏王何意?”
魏王要的就是孔颖达发怒,脸上笑意更盛了,说道:“孔老勿急,依本王看来,那从军行不过如此,在孔老面前不过是稚儿卖弄罢,不提也罢,护国公虽勇,但不过是武人,岂能与一代儒家宗师之尊的孔老相提并论。”
“你到底想说什么?”孔颖达追问道,脸色却好看多了。
魏王继续说道:“孔老,儒家倡导以仁治天下,以礼教万民,则天下太平,百姓乐业,尧舜之盛,本王对此深信不疑,还请孔老教我。”
先赞儒学,再请教授,其中深意不言自明。
孔颖达一代大儒,经学无人能及,这样的人岂是傻子?自然一点就透,但没有马上表态,而是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对方。
魏王知道还差点火候,持弟子礼郑重作揖,说道:“学生愿拜先生为师,还请先生收留,日夜教诲。”
古人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孔颖达心思活泛起来,寻思着如果魏王将来登大宝,自己就是帝师,到时候儒家就能更上一层楼,成为谁也无法撼动的国教,不动声色的起身朝外走去。
没有表态,就是一种表态。
魏王心领神会,激动地说道:“弟子这便进宫劝说让父皇同意。”
孔颖达还是没说一句话,但摆了摆手。
魏王更是狂喜,恭敬地目送孔颖达走远,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才大喊道:“准备车驾,本王要进宫。”
刚走到门口,一辆马车匆匆过来,马车上下来两位丽人,正是豫章和晋阳,晋阳率先下来,冲到魏王跟前就骂道:“胖子,你的人砸了护国公府的铺子,这件事是你指使的吧?”
魏王对晋阳不敢大意,论宠爱,晋阳更高,赶紧赔笑着说道:“皇妹,你四哥怎会干出这种事,是下面人胡作非为,已经被你四哥杖毙。”
“一个下人没有主子的同意,敢对护国公如此不敬?你看我傻吗?”
一席话说的魏王脸色大变,猛然意识到自己失算了一点,那就是人心,肥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快速思索补救措施。
“怎么,被我说穿了?”晋阳公主毫不客气地继续说道:“胖子,别以为处理了下人就没事,你府上之人做出来的事,你必须承担后果,我去看过了,铺子损失一万贯左右,你拿出十万贯,这事算完,否则我去父皇那儿告你个谋害忠臣。”
别人告状魏王根本不在乎,但晋阳不同,真要是告一状,自己拜师孔颖达之事十有八九延后,甚至黄了,赶紧说道:“兕子,四哥诚心道歉,但府上哪儿有这么多银子赔偿?”
“我不管,给你五天时间筹备,否则咱俩没完。”晋阳气鼓鼓地上了马车,车队掉头,缓缓离开。
魏王看着离开的车队却笑了——五天,足够运作了。
“魏王”护卫队长上来请示。
“上车,进宫!”
车队缓缓离开,直奔皇宫方向而去。
另一边,公主车厢里,晋阳已经没了刚才的愤怒,而是陷入沉思状,豫章忍不住问道:“兕子妹妹,你在想什么?”
“胖子刚才的反应不对劲。”
“什么意思?”豫章有些诧异地追问道。
“说不好,胖子肯定有所隐瞒,不行,这事不能等,咱俩得去找父皇说说,一个下人怎么敢招惹护国公府?背后肯定有古怪,如果没问题,胖子不会这么急着处理那个下人,来个死无对证,他这是做贼心虚。”
“可咱们没证据,贸然去找父皇,父皇只会责怪我们顾不兄妹情义,你也知道父皇将家人情义看得很重,不允许任何人闹出矛盾。”豫章苦笑道。
“也是,得想个办法。”晋阳当然清楚李二性格,一脸苦恼。
马车内安静下来,只剩下吱吱呀呀的车轮声。
渐行渐远!
贞观悍婿 第254章:回归
刑部。
李靖端坐在衙房内,一壶茶,一本书,好不惬意,夕阳从窗棂洒落进来,落在地上,点点斑驳随风摇曳, 如金色蝴蝶在翩跹,静谧,温暖,至于告御状的国子监生员,被带回来后直接打入天牢,根本不审, 等着背后之人上门。
“滋——”
一杯茶入喉,苦涩中透着回甘, 让人回味,一如这人世。
“这泡茶之法化繁为简,别有意思。”李靖忍不住感慨起来,自从秦怀道那儿顺回来一包茶后,李靖就学着秦怀道冲泡,这段时间下来有些上瘾。
“大人,孔祭酒来访。”一名随从进来禀告。
“有请。”李靖笑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没多久,孔颖达黑着脸匆匆进来,根本不客气,坐下后直言说道:“李大人,刑部好大的威风, 我国子监生员为民请愿,何错之有?今天不给老夫一个说法,老夫不介意发动所有儒生声讨。”
孔颖达乃圣门子孙,一代大儒,影响力非常大,只需登高一呼,绝对从者如云,天下读书人都会响应,这个后果没人承担得起,但李靖不怕,漠然问道:“孔祭酒这是要威胁朝廷命官?”
“少跟老夫说这些,马上放人。”孔颖达不满地说道。
“如果本官不放呢?”李靖冷冷地反问道。
“你敢!”孔颖达火气更大了,冷冷地说道:“就不怕国子监所有生员罢学,上街请命?就不怕天下儒生罢朝,纷纷上书弹劾?”
“你可以试试,看是你们儒生嘴皮子快,还是老夫的刀快。”
“你要与天下儒生为敌不成?圣学惶惶,儒生泱泱,最不缺护道者,有本事先砍了老夫这颗大好脑袋。”孔颖达暴怒,噌地起身来,气的浑身发抖。
李靖是兵家之人,根本不在乎圣学会怎样,也不在乎什么圣学大儒, 冷冷地说道:“圣学大不过贞观律,砍不砍你这颗脑袋老夫说了不算, 贞观律来定, 现在老夫问你一句话,国子监生员打砸护国公府上店铺之事可是你怂恿?”
“老夫守礼之人,尊崇仁义,岂会干出如此勾当?”孔颖达怒斥道。
李靖对眼前这个人多少有些了解,性格暴躁,古板,是个书呆子,克己守礼,将名声看得比命还重,怂恿的可能性并不大,说道:“就算不是你怂恿,身为祭酒,你是怎么教化生员的?”
“他们为民请愿,是圣门骄傲,老夫倍感欣慰,怎么教用不着你来说三道四,反倒是护国公用粮食酿酒之事,简直视天下百姓饥饿于不顾,心中冷漠,毫无怜悯之心,这样的人也配做护国公,简直是我大唐的耻辱,赶紧放人,否则别怪老夫不讲情面。”孔颖达愤怒地说道。
“你敢羞辱朝廷护国公,你的礼学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圣人就是这么教导你们为人处事的?这样的圣学也配横行于世,简直荒谬。”
“你敢辱骂我圣学?”孔颖达瞪着一双老眼,一副要暴走架势。
李靖毫不客气地说道:“骂你都是轻的,长安城那么多卖酒的,也不见你们砸谁的铺子,怎么忽然找护国公的麻烦?”
“这叫为民请愿,护国公理当表率,岂能行低贱的商贾之事,岂能浪费粮食?你可知天下还有多少百姓食不果腹?”孔颖达愤恨地说道。
“那你又是否知道,护国公并没有用粮食酿酒?”
一席话说的孔颖达脸色一僵,旋即讥笑道:“李大人,你欺我不懂酿酒吗?不用粮食,你拿什么酿酒?简直笑话。”
“拿什么酿是护国公的商业机密,老夫知道一二,但不便透露,可以告诉你的是,绝没用一颗粮食,而你的人也并不是什么为民请愿,而是甘心被人利用,污蔑护国公,罪大恶极,你确定要趟这潭浑水?”
孔颖达对李靖的为人也了解,绝不会胡言乱语欺骗自己,但还是不敢相信地问道:“真没用粮食酿酒?”
“本官用得着诓你?”
孔颖达脸色大变,如果不是用粮食酿酒,告护国公浪费粮食、为民请愿就是个笑话,理亏的就是国子监生员,闹大了儒学都会蒙羞,这是孔颖达绝不希望看到的,一张老脸火辣辣的,没脸呆下去了,袖子一甩,转身离开。
李靖也不阻拦,第一回合赢,该第二步了。
没多久,李靖来到天牢,穿过长长的甬道走到一个地牢门口,示意狱卒打开牢门,关着的国子监生员见是李靖,激动起来,就要说什么,李靖可不想听大家嗡嗡,率先开口呵斥道:“谁是挑头人?”
“没有人挑头,我们都是自愿的。”
“为民请愿,圣学大义,不需要人挑头。”
一个个抢着说道,情绪激动,一副护道者架势。
李靖观察着众人,目光犀利如刀,看得众人心里发毛,渐渐安静下来,李靖陡然拔高声音喝道:“都听好了。”
一句话吓得大家莫名一慌,紧张起来。
李靖继续呵斥道:“据查,护国公府酿酒没用一颗粮食,不存在浪费之说,你们侮辱护国公,打砸私有物品,两罪并罚,当开除国子监学籍,充边三年。”
“什么,这不可能?”
“酿酒怎么可能不用粮食?”
“不,我们是为民请愿,为天下护道,大人不能开除我等学籍。”
“我们要见孔祭酒,我们要见圣上。”
一时之间,群情激动,都慌了。
李靖一代兵法大家,对审讯颇有心得,见效果不错,继续呵斥道:“都闭嘴,现在老夫给你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谁是挑头人?”
这一刻,大家不再如刚才那般争抢,脸上满是惶恐,慌乱,纷纷看向其中一人,对方也脸色惨白,没了刚才得自以为是。
“说吧,谁让你这么干的?”李靖盯着对方。
对方喉咙蠕动,眼神不安,不敢说。
李靖冷冷地说道:“不说也没关系,那就当是你们所有人自愿,一起充边,至于你们家人,也将打入奴籍,敢陷害朝廷护国公,就得承受后果。”
“不,不能这样,我们错了。”一人慌乱地喊道,瞪着挑头人的眼睛瞬间通红,继续说道:“快说,是谁让你这么干的,你想害死我们所有人吗?亏我们如此信任你,跟着你干,你简直不当人子。”
“你居然利用我们”
“你好狠毒”
“快说,到底是谁?”
一个个愤怒地瞪着挑头人,质问起来。
李靖见成功挑起众人内讧,并不着急,冷冷地盯着挑头人不语。
挑头人看着身边众人,知道大势已去,如果不说,绝对会被大家活活打死,彻底慌了,噗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哭丧着喊道:“大人,大人饶命啊,是我猪油闷了心,收了范阳卢氏卢建生一千贯银子,是他让我干的。”
“可有证明?”李靖大喜,追问道。
“没没有证明,万花楼认识的,只有一面之缘。”
“当时还有谁在?”
“没有其他人。”
李靖一听大失所望,不甘地问道:“也就是说,没有人证,没有物证,本官凭什么相信你,万一你诬陷范阳卢氏呢?”
“不,我没有,真是他指使的。”
一面之词毫无意义,就算真是卢建生指使也无法定罪,李靖气得脸色铁青,转身离开,一边叮嘱道:“将此人单独关押,写下供词画押送上来,别死了,都给本官记住,这事有一个字漏出去,你们几个日子就到头了。”
“喏!”狱卒赶紧答应。
出了天牢,李靖回到衙房沉思起来,以范阳卢氏在朝影响力,把卢建生抓来也只能问话,不能怎样,意义不大,还不如先别打草惊蛇,等秦怀道回来再定夺。
思忖片刻,李靖朝皇宫而去,事关重大,不能隐瞒。
洋县。
一处绿树成荫,小河环绕的庄子里。
清风吹得枯叶飘洒下来,在地上打着卷乱跑,空气中夹杂着花朵的芬芳,沁人心脾,秦怀道站在庄子中心的广场上,看着一辆辆马车缓缓而来,马车里堆放着石膏,在阳光下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不远处的山里黑烟袅袅,开始了第一窑水泥烧制。
在高额工钱刺激下,两县大量青壮抢着报名,拼着命的干活,生怕被怀疑偷懒而开除,工作效率很高,几天下来进展出乎意料的好。
马车近了,一匹壮实的马儿摇头晃脑,打着响鼻,一副不耐烦样子,赶车的人赶紧上前,将一把草料递上去,马儿对于车夫而言比命还重要,得小心伺候。
马上有人上去引导,领着车队来到早就腾空的库房卸货,卸完货直接去旁边零钱,现场发放,绝不拖欠,巡逻司的人在旁边维持秩序,一切井然有序。
有了秦家庄的经验,带来的技术人员很清楚该咱们操作。
程处默不知道从哪儿过来,和秦怀道并肩而立,感慨道:“没想到这么多人都一点不乱,效率奇高,兄弟我服了。”
“他们在秦家庄做过,心中有数,乱不了,事情已经有序铺开,照修建计划进行即可,你要是没什么问题,我、宝林和罗章就先回去了。”
程处默想了想,说道:“只要他们负责好技术,其他事我有把握,你们先回去也好,实在不行可以书信往来,耽搁不了几天。”
“回去后调大量的人过来修路,你这边得抓紧时间准备小石头、河沙和木头,量一定要大,不然供应不上,耽搁工期,至于水泥,他们会处理好,至于我,筹好银子也会赶来,还有什么问题吗?”秦怀道叮嘱道。
“没有了,放心吧,我会盯着。”程处默答应道。
聊了几句,秦怀道叫来尉迟宝林和罗章,两人一听要回去,准备去了。
没多久,一人双马,冲出庄子,迎着阳光狂奔而去。
和来时的走走停停不同,一路快马加鞭,到了晚上也顶着月亮赶路,直到深夜困了才找个驿站,第二天继续赶路。
三天后的黄昏,三人风尘仆仆回到长安,累的不轻,进城后各回各家,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来到府邸,府上下人惊喜地迎出来,接过战马拉去喂养,秦怀道直奔后院,看到正在修建花朵枝叶的荷儿,穿着一身浅黄色襦裙,在阳光下,花丛中,宛如一只浅黄色蝴蝶飞舞,格外惹人眼。
“呀,少主回来啦?”荷儿惊喜地喊道,迎上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