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悍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丛林狼
从法理上来说,圣上不能治理朝政,太子李治就该接手大统登基,作为一名用生命捍卫公正,法治的人,魏征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房玄龄看得更远,更透,感觉到了一股阴谋的气息,但事已至此,反对只会让局面更糟,没有站出来,心中闪过一个念头——算了,就这样,毁灭吧。
大臣们都不反对,下面的人哪里还不知道风向?纷纷劝谏。
接下来的时间里,太子李治按礼制三请,三辞,甚至痛斥大臣,说父皇还在,不能……理由一大堆,将戏码做主。
最后,在群臣恳求下,李治“无奈”答应登基。
外敌当前,一切从简。
三天后,李治举行登基大典,成为唐朝第三位皇帝,册封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册封牛进达为开府仪同三司,抵御吐蕃,册封武士彟为辅国大将军,接管长城防务抵御突厥,并号令天下兵马勤王。
圣旨一出,天下震动!
贞观悍婿 第680章:出征
十天后。
太子登基的消息传到汉州。
秦怀道收到情报后将自己关在书房闭门思考,谁都不见。
大唐易主,朝廷必然另一番风云,别的不说,长孙无忌封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后,军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全都一手抓,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尚书省、门下省本归房玄龄管,但朝廷给出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房玄龄卧病在家,无法理政,而今外敌入侵,政务紧急,耽误不起,这意味着房玄龄被排挤出局,长孙无忌大权独揽。
长孙无忌掌管吏部多年,威望甚重,门生故吏无数,家中更是富可敌国,一旦掌权,必然能调动无数资源扭转局面,已经不适合出兵支援。
让秦怀道没想到的是牛进达,开府仪同三司,算是文散官最高阶,从一品,可以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享受与三师、三公一样待遇。
一个武将封为文官,却又掌管守护长安武事,事情透着蹊跷。
牛进达这人秦怀道打过几次交道,为人正派,爱惜士兵,并不揽权,对李二也是忠心耿耿,为何倒向李治?难道是圣上的意思?
更蹊跷的是武士彟,一个利州都督被提拔为辅国大将军,接管长城防务抵御突厥,连升几级,秦怀道想到感业寺的那个女人,难道她又跳出来搞事了?
一番权衡,秦怀道目光落在地图上。
武士彟经商出身,资助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有功,名列“太原元谋功臣”之一,官至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李世民即位后历任豫州、利州都督,算是文官,虽有些才能,但能守住长城防线?
秦怀道不由得看向情报中提到的两个人,李思行、李高迁,担任武士彟的左右副帅,记忆中这两人跟着李渊骑兵,军功赫赫,都做过骠骑将军,算是知兵之人,不过年岁已老,居然跟武士彟搞到一起了?
由这两位老将辅助,长城一线应该问题不大。
局势大变,如果朝廷击退突厥和吐蕃,出兵就有入侵、造反之嫌。
“还出兵吗?”
秦怀道看着地图久久不语,心思难定。
好一番权衡,秦怀道一拳砸在桌子上,勐地起身,大踏步走出书房。
书房外,将士们都在等待,一个个目光热切地看过来。
身为武将,谁不想开疆拓土,扬名天下?
李靖上前,郑重提醒道:“汉王,局势已变,但三思,否则会背负一生骂名。”
“无需多说,我意已决。”
秦怀道举手打断,看向众人。
众人一看这架势是要继续打,都兴奋起来。
李靖也理解大家的心思,自己何尝不想打,但打大唐不行,这是底线,也是原则问题,还想劝解,见秦怀道目光坚定,锐利,显然有了决断,叹息一声,不再说什么,退了下去。
“诸位!”
秦怀道沉声说道:“太子李治登基,本王岂能不去道贺?本王的妻子也该接回家,此行长安只为道贺,迎娶,顺便护送商队过来,拯救汉州民生,但谁要是敢不开眼,咱们的刀也不是吃素的。”
“好!”
“道贺,迎娶!”
众人兴奋地吼道,这个理由光明正大,谁也挑不出毛病,至于打不打,不是说了吗,谁敢不开眼,就打算,至于什么叫不开眼,是不是不开眼,谁不开眼,还不是大家说了算?
李靖一听不是直接举反旗,道贺和迎娶公主公主合情合理,也是作为朝廷汉王的本份,至于带兵过去有违礼制,战时路上不安全,还要护卫商队来汉州,带兵不是很正常吗?
出师有名,谁能说什么?一颗心彻底放下。
秦怀道见没人反对,冷着脸继续说道:“罗通、段瓒、程处弼!”
“在!”罗通三人越众而出,郑重抱拳。
“命你三人兵发吐蕃,按计划行事,此战只为制造恐慌,缴获粮草,俘虏人丁,不得有误。”秦怀道命令道。
“遵令!”三人大喜。
罗通是闻战则喜,有仗打就行,还是独立领军,想想都兴奋。
段瓒心里憋这一口气,看着吐蕃方向喃喃自语道:“兄弟们,我马上就要去看你们了,当初的仇恨时刻不敢忘,是时候雪耻了。”
至于程处弼,一直在等机会领军出战,证明自己,和其他兄弟一样成为一军之长,机会当前,心中激动不已。
“卫国公,苏定方!”
“在!”
“命你二人带兵北上,务必拿下尹州、西州要塞,抢夺吐蕃军辎重粮草,一旦突厥主力后撤,无需拦截,放起返回即可,此战以卫国公为主。”
“遵令。”两人郑重应道。
“薛仁贵!”
“在!”
“出兵奇袭叶城,拿下后剿抚并重,将四周部落牛羊,人口全部迁移到汉州,军队退守于阗,此战当速战速决,如闪电一般,一击即消失,让突厥人摸不清底细,不知道是谁干的,可为闪电战。”
“遵令!”薛仁贵一点就透,两眼发亮。
“李德謇,李义协、程小妹、尉迟灵儿,王玄策。”
“在!”李德謇五人越众而出,抱拳躬身。
“命李德謇坐镇汉州王府,统筹大局,王玄策辅助民政,李义协、程小妹和尉迟灵儿协助护卫王城安全,不得有误,王城乃根本所在,拜托了。”
王玄策脑子灵活,那批挖来的进士考生都由王玄策带着,算是汉王府的文官,辅助李德謇负责民政最合适。
至于安全,有李义协这种勐将在,加上李德謇通兵法,还有程小妹和尉迟灵儿协助,兵马三万左右,守住城高且坚的汉王城完全没问题。
“遵令!”
五人郑重应道,虽未能随军去战斗,但留守王城也是莫大的荣誉,更是秦怀道的信任,不可辜负。
“房遗爱、罗章、罗英、罗武何在?”
“在!”被点到名的四人出列。
“以罗章为先锋,房遗爱为中军,罗英和罗武拱卫中军帐,沿途汇合安国公和程处默,走陇右,去长安道贺,迎娶。”
“遵令!”四人郑重应道,杀气腾腾。
秦怀道说着看向程咬金,叮嘱道:“卢国公,玉门关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程咬金郑重应道。
“诸位,此战关乎汉州未来,不得不战,各自准备,三天后祭旗出征。”
“遵令!”
众人轰然喝道,气势冲宵。
……
凉州的一条小路上。
一支部队拼命赶路,风尘仆仆,疲惫不堪。
为首的正是徐世绩,一身战甲满是血污,蓬头垢面,眼睛里不满血丝,还有无尽的恨意,忽然勒马停下,对身后众人大喊道:“兄弟们,快点,快更是,翻过前面那座山再休息。”
“蒋军,兄弟们实在跑不动了。”一名校尉苦着脸喊道。
“跑不动也得跑,兄弟们没死在战场上,死在和突厥的搏杀中,难不成要死在自己人手上?那些混蛋紧追不舍,说话的功夫就会追上,必须甩掉才能活命。”
那校尉喊道:“大将军,您带人先走,走不动的留下,跟他们拼了,给大将军争取时间。”
“不许胡说,就算留下也是老夫。”徐世绩大吼道。
一名中郎将跑上来,大声吼道:“兄弟们,朝廷不仁,要置我等于死地,已经有那么多兄弟倒下,不能再死人了,这个仇必须报,只有活着,找到汉王,咱们才有机会报仇雪恨,替惨死的兄弟们讨个说法,都跑起来。”
“对,报仇!”
“我们要报仇!”
“都跑起来。”
将士们纷纷大喊,相互打气,速度顿时快起多。
中郎将看向徐世绩,低声说道:“大将军,终归是血肉之躯,这么跑不是个事,何况兄弟们缺衣少食,前路凶险啊。”
“无妨,沿途都是吐蕃或者突厥人,挑落单的一路杀过去就是,以战养战,长城一战咱们没死,朝廷灭口咱们活下来,这一路同样能活,也必须活下去。”徐世绩杀气腾腾地说道,看向长安方向的眼眸满是杀意。
贞观悍婿 第681章:薛万彻
张掖郡。
城墙倒塌,破败不堪,一片死寂,宛如鬼蜮,随处可见动物经过留下的粪便痕迹,远处,高高的京观也散乱不堪,脑袋面目全非,像是被什么东西啃食过。
远道而来的汉州先锋军勒马停下,打量着这一幕,脸色冷肃。
罗章心情有些复杂,繁华的城池就这么没了?希望战争早点结束吧。
“走!”
一声喝令,抖动缰绳,战马继续往前。
“将军,前方发现一名唐将,还还活着。”一名斥候飞奔而来。
“看看去。”罗章有些惊讶,上次一战,这一带的人都死绝了,怎么会有唐将?赶紧打马上前。
很快,罗章发现前方路边躺着一人,穿着朝廷锁子甲,锁子甲昂贵,不易打造,只有军中高级将领才有资格穿戴,脸侧向一边,看不清模样。
罗铮催马上前些,绕到另一面查看,顿时惊呼出声来:“薛万彻将军?”
“快,军医!”罗章说着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查看,还有气息,心中稍定。
很快,一名军医过来,查看片刻后说道:“嘴唇干裂,气血不足,应该是体力消耗巨大,饿晕了。”
“快,弄些吃的喂下去,大军停止前进,就地警戒。”罗章赶紧催促道。
“遵令!”有人赶紧跑去传令。
军医先给薛万彻灌了点水进去,或许是感受到了水,在求生欲望支配下薛万彻苏醒过来,一把抓住水囊灌了几口,军医将一张饼递上去,薛万彻没多想,接过去大吃起来,一看就饿坏了。
一张饼下肚,又喝了点水,总算缓过来,薛万彻这才打量身边众人,目光很快落在罗章身上,顿时一亮,激动地喊道:“你是……罗章?”
“对,是我,薛将军,您这是?”罗章惊讶地反问道。
“太好了,快,再给点吃的。”薛万彻惊喜地喊道。
罗章将随身带着的两张肉饼递上去,薛万彻接过去大嚼,没等嚼碎就囫囵吞下,就好像很久很久没吃过东西,直到两张肉饼下肚,又喝了几口水顺顺,总算恢复些体力,挣扎着做起来,追问道:“罗将军,你们这是?”
“先别说我们,说说你,怎么会在这儿?”罗章反问道。
薛万彻看着不远处驻马而立的大军,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尽头,得有好几万,心中一动,但聪明的没多问,解释道:“老夫率军围困金城郡,殊不知吐蕃十万大军忽然全力压上,不顾伤亡勐攻,老夫低挡不住,只带少数人杀出重围,但吐蕃紧追不舍,一路追杀,最后只剩老夫一人晕死在这儿,要不是遇到你,老夫这条命就没了。”
简单几句,却透着无尽凶险。
两人现在属不同阵营,罗章见其不想细说,也懒得多问,翻身上马,一边说道:“薛将军随我一同去长安,还是?”
“你们去长安干什么?”薛万彻还是忍不住问出口。
“你可能还不知道,圣上得了失心疯,已经从河州撤回长安,太子登基,册封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牛进达为开府仪同三司,抵御吐蕃,武士彟为辅国大将军,接管长城防务抵御突厥,号令天下兵马入长安勤王,汉王率军东下长安道贺,并迎娶豫章公主。”
薛万彻大吃一惊,不可思议地看着罗章,没想到自己逃命的这段时间,外面居然发生这么多大事,忍不住追问道:“圣上真的得了失心疯?”
“千真万确,至于原因,不清楚!”罗章一脸笃定表情。
薛万彻勐然反应过来,太子登基后号令天下兵马勤王,但罗章刚才说的是入长安道贺,迎娶,并不是勤王,瞬间想到很多,迟疑不语。
罗章看了对方一眼,对身边一人叮嘱道:“给他一匹马。”
“汉王在哪儿?我想先见见汉王。”薛万彻忽然喊道。
“阿叔率主力在后,下午能抵达这儿。”罗章如实相告。
“那我在这儿等汉王。”薛万彻回了一句,看向长安方向,失魂落魄,嘴里不断呢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罗章有些同情地看了薛万彻一眼,效忠的人得了失心疯,新帝上位,作为老人,还吃了败仗,回去肯定被清算立威。
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不是说说而已。
不过,和自己无关,罗章不想多管闲事,只做好分内,马上下达命令道:“给他留点吃的和水,大军继续前进。”
大军继续往前推进,薛万彻却坐在路边一动不动,嘴里不知道在念叨什么,神情落寞,苦涩,放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一直到黄昏时分。
罗章选了一块易守难攻的地形安营扎寨,一边安排斥候侦查四周。
不等安顿好,一名斥候飞马而来,隔着老远就喊道:“将军,北方五里发现两路人马在厮杀,其中一路看似朝廷军队。”
“另一路多少人?”罗章惊讶地追问道。
“两千骑兵左右,那朝廷兵马占据高地死守,被团团围住,打得很惨烈,还有不到三百人,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快,折噶,刘威,带着你们的人跟我来,其他留下。”罗章果断命令道。
“遵令!”两名汉子赶紧应允。
折噶被划拨到罗章军下担任师长,部署都是族兵,但经过这段时间训练,战斗力大增,刘威是当初朝廷府兵一员中郎将,张掖郡大战后,朝廷府兵投靠秦怀道,刘威是一员勐将,战斗力不俗,成功通过选拔成为师长。
两师兵马跟着罗章呼啸而去,一万多人马同时奔跑,气势滚滚,马蹄声响彻旷野,震荡四方。
五里对于战马而言不用太久,很快,前方出现一处高坡。
高坡下是一支突厥骑兵,正在进攻,因为高坡路陡,战马上不去,只能步行,人已经冲到半山腰,或许是听到密集的马蹄声,进攻部队停下,回头查看,没有继续往上冲。
山顶上,满眼都是尸体,敌我难分,幸存者正聚集在一起。
罗章果断命令道:“不管山上是谁,杀突厥就对了,折噶往左,刘威往右,给我包抄上去,不准放跑一个,杀——”
“遵令!”两人大声领命,迅速指挥部队冲锋。
两个师一万三千余人,罗章根本不担心两千突厥兵能翻起浪花,带着亲兵正面勐冲上去,直取敌战将。
突厥兵吓得掉头就跑,大喊大叫,就连山坡上的进攻部队都顾不上了。
“杀!”
罗章马槊一震,嗡嗡颤抖,人马合一,瞬间冲到一名突厥战将跟前,举枪就刺,快如闪电。
对方也不含湖,抡起狼牙棒反打,试图砸飞罗章的马槊。
罗章勐的一收,并不与对方硬碰硬。
对方趁机打马交错而去。
罗章来不及调转马头,马槊回转,勐地往前一推,脱手而去。
马槊化作一道乌光,肉眼难辨,正是罗家回马枪。
“噗哧!”
一声闷响,马槊从后背刺了个透心凉。
那战将惨叫一声跌落马下。
罗章已经调转马头,战马通灵,撒开腿冲上去,罗章俯身下去,大手一探,顺势抓住马槊一拔,再翻身坐正,马槊挽了个枪花,冲杀上去。
“噗噗噗!”
一枪一个,挑落马下,无人可挡。
很快,罗章杀到山坡下,对着仓惶逃下山的突厥兵再次出手。
亲卫杀上来,人手一把连弩,弩失如雨,飞扑上去。
“啊——”
一道道惨叫声响起,突厥兵纷纷摔倒在地。
何况,突厥进攻部队被全部射杀,亲卫们冲上去补刀,罗章勒马停下,抬头喊道:“在下汉王帐下先锋罗章,上面是谁?”
“罗章,你是罗家那小子?”一道惊喜的声音大喊道。
“嗯?”
罗章眉头微蹙,感觉声音很熟悉。
很快,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哈哈哈,想不到苍天有眼,不让老夫枉死荒野,罗章,老夫徐世绩,汉王在哪儿?老夫要见汉王。”
“你是……徐大将军?”罗章大吃一惊。
贞观悍婿 第682章:徐世绩
山坡上。
徐世绩万万没想到自己能活下来,一屁股跌坐在地,绷着的神经一松,浑身乏力,站不起来,幸存的将士们也纷纷坐下休息,大口喘着粗气,连兵器也放在一边,不敢相信地面面相觑。
“大将军,咱们真的活下来了?”
“咱们得救了?”
“那……是不是咱们有机会报仇?”
“汉王会帮我们报仇吗?”
将士们你一言,我一语,神情激动不已。
“会,一定会!”
徐世绩郑重说道,看着山下密密麻麻的兵马,有朝廷士卒,还有突厥人,诡异的是突厥人居然令行禁止,令行禁止,比自己熟悉的突厥兵多了些不一样的东西,却又不知道是什么?
渐渐的,目光落在满地袍泽遗体上,获救的欣喜瞬间低落,沉重起来,看向身边众人郑重说道:“兄弟们,咱们活下来了,但大仇还没报,都站起来,随我下山,去见汉王,汉王高义,最重军人,走!”
众人纷纷起身,相互搀扶着往下走。
来到上下,徐世绩快步走到罗章跟前,郑重抱拳道:“罗将军,感谢救命之恩,老夫欠你一条命。”
“徐将军言重了。”
“汉王呢?”
“汉王在后方,你们这是?”
“说来话长,你们这么多兵马东下,是不是驰援朝廷?”徐世绩反问。
罗章摇头,一边打量着徐世绩,浑身是血,脸色憔悴,眼睛深凹,布满血丝,再看其他人,都如强弩之末,全凭一口气撑着,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们不是在长城布防,抵御突厥吗?怎么到这儿了。”
“朝廷以老夫不遵号令为由,派人捉拿,老夫无所谓,跟他们走,殊不知半路要灭口,多亏下面兄弟察觉不对劲,暗中跟着,关键时刻出手,才得以活命,兄弟们杀了朝廷使者,形同造反,只能逃命,老夫便带着大家往西,殊不知朝廷沿路追杀,好不容易跑到凉州,缺衣少食,只能伏击突厥辎重,被盯上,追杀到这儿,后面你也看到了。”
简单的几句话,却透着大量信息,还有一员老将的不甘。
罗章脸色大变,朝廷居然派人杀徐世绩灭口,至于吗?
就因为不尊号令,可那是为了守住长城防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不是很正常,这是……新君上位在立威?!
想了想,罗章说道:“先随我去营地休整一晚,看你们神情憔悴,脸色蜡黄,一定饿了吧?明天派人护送你们去见汉王?”
“也好,多谢了!”徐世绩感激地说道。
“刘威,折噶,速速打扫战场,能用的全部带上,特别是战马,充作军粮。”罗章大声命令道,得到回答后示意亲卫牵来无主战马。
徐世绩也不矫情,翻身上马,其他幸存将士也纷纷上马。
大家策马而行,缓缓返回。
等到了营地,大帐已经安顿好,罗章让人腾出几个帐篷给徐世绩的兵休息,安排好吃食,带着徐世绩来到大帐。
大帐内烧起了一堆篝火,上面烤着一条羊腿,滋滋冒油。
两人相对坐下,亲卫送来酒水后退下。
罗章用小刀切割下一大块递上去,徐世绩也不客气,大嚼起来,一边喝水,连话都顾不上,一看就像是饿了好几天。
好一会儿,徐世绩吃了个半饱,体力恢复不少,这才放缓些速度,歉意地说道:“让罗将军见笑了,能不能跟我说说外面局势?”
“有何不可。”罗章笑道:“圣上得失心疯返回长安,之后太子登基,册封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牛进达为开府仪同三司,抵御吐蕃,武士彟为辅国大将军,接管长城防务抵御突厥,号令天下兵马入长安勤王,汉王率军东下长安道贺,并迎娶豫章公主,大致如此。”
“什……什么?”
徐世绩大吃一惊,连吃都顾不上了,不可思议地看着罗章,追问道:“圣上得了失心疯,确定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