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之救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纯洁的雪
“老板,那你……”
“我说了不是我!听不懂人话吗?不是我!少操这些贼心,按照我们说好的,现在,马上去办……”苏醒到底没控制住自己,他原本就紧张的情绪找到这个唯一的宣泄点,马上一涌而出。
嗓子吼哑了,失态的苏醒才因为想起后怕而又忽然将声音低沉下来“对不起,我也是有些接受不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电话那头,明明被骂到狗血的金薇听见苏醒给自己道歉,这时候反而轻松道“当家的,没关系。刚刚我就是想提醒你说回来的路不好走。如果你没什么别的吩咐,我做事了?”
“我是江川人,不会找不到路……”
警官之救赎 第二百二十一章 连环爆炸(1)
苏醒应付完金薇,紧跟着,李春山、高峰、沈素樱的电话也打了进来,通过这些人的只言片语,原本懵懵懂懂的苏醒总算大概明了了现在整件事是什么状况。
一切的确和苏醒的记忆相差不远!
从6月14日18点33分开始至晚上20点07分,市职教中心大楼、江川市纺织厂家属院9号楼、市郊十二里铺村一栋六层单元楼、锦山区开甸小区社区服务中心等四栋实打实的物业,在短短两个小时时间接连发生爆炸。
其中,市职教中心也就是鸿宾家常菜租用的那栋物业爆炸后几乎完全坍塌,但因为之前被清场,除了以往在五岔路口作恶的那些妖孽以及郭为等人,另外只有五楼的一个少年班22名小学生以及四名老师失踪;十二里铺的村民宿舍其中个单元被炸塌,因为正赶上晚饭时间,这次爆炸造成33人失踪、122人受伤;开甸小区社区服务中心因为发生爆炸时没有人,爆炸最后只造成了周围住户家玻璃、汽车等财务不同程度的损毁,有人受伤,但是没有失踪或是死亡;
除了上述地区,这次爆炸中受损最严重的,还是纺织厂家属院9号楼。纺织厂家属院都是比较老式的筒子楼,原本就年久失修。这次爆炸发生以后,除了爆炸中心的9号楼全部坍塌,甚至连9号楼周围的7号和11号楼,也有几个临近9号楼的单元不同程度发生坍塌,造成有22人失踪79人受伤。
不同时间段多点起爆,数十人失踪,数百人伤亡。
几乎不用讨论,这起光天化日之下突发的爆炸事件在发生后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江川市委、市政法委、市公安局一致定性为人为引爆爆炸物导致的恶性爆炸案。江川公安局火线立案,同时,案情呈报国务院、中央政法委、公安部。
自建国以来,国内发生影响如此之恶劣的涉爆案件尚属首次,更没有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刑事案件发生。杨文庭总理接到江川市委上报的情况之后,拍桌子的功夫都没腾出来,当晚便亲自率领工作组赶到了案发现场。
杨文庭总理到达江川后,并没有直接去早就为迎接他而做好准备的江川市府,而是首先从头到尾把四个爆炸现场详细看了一遍。等到他听着韩正源的汇报将四个现场都查看完回到江川市府第一招待所1号小白楼,时间,已经悄然走到了15日凌晨。
等在一号楼大会议室里的,几乎全部都是与此次连环爆炸事件有关的各个单位的一把手,见到总理冷着脸进来,第一时间,所有人的心都微微颤了两下。
没有客套、也没有寒暄。韩正源简单的强调了一下会场纪律之后,总理马上接过话筒进入主题。第一个,就点了坐在角落里并不起眼的路天明的名字。
早知道要回报的路天明起身调整了下呼吸,尽量让自己不紧张道“报告总理,我局接报第一起即江川市纺织厂职工宿舍9号楼爆炸,时间是14日完18时34分07秒,当时报案人通过电话报案称市职教中心大楼发生爆炸,楼房整体坍塌……。我局接报后,我迅速组织我局慈安分局对爆炸现场进行封锁,并通知市区刑警、巡警、交警、武警消防等各警种迅速向案发现场集结。同时,迅速将该情况上报市委市府……”
“我局各警种集结过程中,6月14日19点06分14秒、19点29分39秒、20点01分22秒,我局又分别接报称纺织厂职工宿舍9号楼、市郊十二里铺村一栋六层单元楼、锦山区开甸小区社区服务中心等四处地点相继发生爆炸,随即,我局安排锦山分局、江川县公安局、章岩分局立即对另外三处现场进行封锁,并同时向市委、市府、公安部做出报告,请求驻江川武警部队、江川军区支援……”
“根据现场初步掌握情况判断,6月14日晚间发生的这四起爆炸,系人为蓄意制造,可排除意外事故可能。后经请示市委、市府,我局火线立案,并在维持现场秩序、展开现场救援的同时,立即实施突发事件围堵预案,在我市全部出入口、汽车站、火车站、码头等地设卡盘查,同时请求周边省市公安机关和高速交警支援,立即上路堵截。”
“与此同时,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我局还专门针对我市重点、要害单位、部门作出相应警戒级别调整,尽可能防止犯罪分子再次作案……”
路天明带着江川两府期望的“简短”汇报虽然含糊不清,但考虑到现场的混乱状况,总理除了认真倾听之外,并没有过多的表示。
一直到路天明讲完,面色依旧冷峻的总理才结果话筒说道“同志们,刚才天明同志的汇报大家都听了?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感想?光天化日之下,犯罪分子丧心病狂的将居民楼、活动中心等人口密集部位作为爆炸对象,性质何其之严重,影响何其之恶劣……”
“刚才我去现场看过,现在也听大家说了。大家都做了很多工作,很扎实,也很到位!但是我要说的是,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形式的严峻性,要充分认识到这起爆炸案的危害性,要百倍重视,要全力以赴,动用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措施,想尽一切办法,打破正常工作状态,尽快将事态稳定下来,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件事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另外,各级部门也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就是破案。此案不破,不但公安机关有失职守,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归属感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公安机关要调动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破案……”
总理这次没拍桌子,但“不惜一切代价这句话,却是一种无形胜有形的压力!
最后一起爆炸发生6个小时之后,在总理“调动一切力量、采取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不惜一切代价”的四点指示下,以公安部副部长温连生为组长、公安部副部长刘莹、第四局局长赵国柱、江川市市委副书记苏智、政法委书记张川祥、江川市府秘书长孟策、江川市公安局局长路天明等人为副组长的6?14江川特大连环爆炸案专案督导组就地成立。
同一时间,江川市公安局成立了以路天明局长为组长,政委关大尚为专职副组长,江川市公安局副局长、刑侦处长张海生、副局长郭玉为副组长的6?14江川特大连环爆炸案专案组。
专案组总指挥部设在慈安分局治安大队新落成但尚未来得及启用的新办公楼里,从凌晨三点开始不到一个小时时间,一辆辆呼啸着警报的o牌车载着接到抽调命令的各个分县局一把手以及各个刑侦单位一把手,迅速在指挥部里集结完毕。
凌晨三点四十分,温连生、赵国柱、张川祥、路天明、关大尚、张海生进入指挥部。浓烈的油漆味中,温连生顾不上跟台上台下的门生故吏们寒暄,开口直接进入正题道“同志们,大家都是在一线战斗多年的老兵,今天叫大家来,目的不用我说,相信大家也知道。6?14特大系列爆炸案,是我国建国以来遇到的第一大涉爆案件,在国际上也实属罕见。此案不破,不但我们自己有辱使命,今后在老百姓眼里,也很难再抬起头……”
温连生一向温和示人,今天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猛的把脸冷下来,众人一时间还都真难以适应。虽然他的发言也不过就几分钟,但效果,却着实让会场在座的列为大佬一个个面色紧张。
而且温连生这还是客气的。
轮到江川市政法委书记张川祥讲话,他一张嘴,便将整件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直接挑明道“同志们,破获6?14系列爆炸案,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压倒一切的严肃政治任务!”
“因此,我们的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不能有半点懈怠,更不能出现马虎、含糊等问题,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
“为了尽快破案,市委市政府会同市政法委决定,6?14案件的侦破工作实行责任倒查制度。此次侦破工作,市局党委、各个分县局党委一把手要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挂帅督导,如发现工作中有上述问题出现导致错过重大线索,或是导致确定犯罪嫌疑人时产生偏差、甚至是无法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等一下,天明同志要将具体工作细化给你们。这些工作、目标和任务,你们拿回去之后也要明确时限、明确标准、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全市民警要横下一条心,用尽十分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想尽一切可以想出的办法,力争早日破案,尽快将犯罪分子缉拿归案,向党中央、国务院,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案……”
警官之救赎 第二百二十二章 连环爆炸(2)
按顺序,张川祥讲话之后,应该是四局赵国柱局长讲话,而后是路天明安排具体工作。但因为经常被请去基层帮忙指导工作的赵国柱局长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案,他搜肠刮肚的对着台下那片黑压压的局长们说了没几句客套话,不由自主的就把自己讲话的内容往具体案子上扯了过来。
当然,底下人愿意听且能听懂的,正是这些!
看着台下一个个下意识挺直身子的局长们,赵国柱非常认真道“理论上讲,任何犯罪都需要有动机。但目前6?14爆炸案因为现场情况复杂,现场勘验和摸排工作一时间还不能汇总上来给我们提供可分析的资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你们这些老兵开动脑筋,靠经验、靠直觉做出预先判断。刚才温副部长的话我很赞同,你们都是老兵,应该对此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犯罪动机!
今天坐在这间会议室的这些悍将们,在来的路上其实一个个就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但当赵国柱第一个真正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时,现场却又没有人能回答的上来。
赵国柱真不是为了给台底下难堪,相反,他自己首先带头解释道“两个小时之内,四处相距甚远且没有任何交叉的地方,先后依次发生爆炸,并导致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无论是利益纠葛、情感冲突亦或是对社会不满心存报复等各种原因,都不足以为这起连环爆炸案的发生做最有力的注解。而如果犯罪动机暂时找不到,自然无法分析的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目标,没有目标,也就不可能将目标代入坐标系中分析他的社会关系、利益冲突关系。一切,依旧是在原地打转……”
赵国柱洋洋洒洒提示了半晌,但台下等着人喂的老兵们,依旧没有任何声音。
会场冷了一会儿后,其实心里也没谱的张海生只得在路天明的一再暗示下第一个站出来说道“我先说说吧!我也是个老兵了,我说说我个人的看法。6?14爆炸案,从爆炸时间上看相对比较集中,虽然暂时不能发现四个爆炸现场的内在联系,但排除是同一个或是同一伙犯罪嫌疑人所为……”
“以此为前提,如果假设犯罪嫌疑人的动机是为了报复某一人或某一特定人群,那么,相对就可以印证犯罪嫌疑人对四个爆炸案发生地点相对熟悉,也相对可以印证,四个爆炸现场之间应该存在我们暂时没有发现的必然联系……”
“如果前面的假设成立,那么犯罪嫌疑人的范围相应的也就可以得到认定,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可以放到四个爆炸现场中心以及周边住户的社会关系的摸排当中,重点,是通过交叉查找四个处所的住户社会关系当中是否存在‘对作案地点熟悉,且具有一定爆破技能,心狠手辣’的人物或团伙存在……”
“另外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判断,犯罪嫌疑人既然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四地的引爆,并立刻藏匿。说明其极有可能是本地人,或者是最近一段时间在在本市具有长期藏匿地的。如此缜密的连环爆炸案,不但需要事先多次踩点测算时间,想要达到爆炸效果也必然需要大量的炸药……”
说到炸药,张海生有意识的看了一眼台下坐着的郭玉副局长,而后才继续道“据我所知,我市涉爆物品管制工作落实的相对较为到位,不管犯罪份子使用的是制式炸药亦或是土制炸药,没有一定时间,根本不足以积攒到如此当量。”
“因此,我个人建议我们的工作接下来分两步来走,一个是加紧对现场的梳理、摸排,尽快确定炸点、爆炸残留物、以及受害群众的交叉社会关系;另一步,是在座的各位同志回去后,立刻着手开始调查本辖区内涉爆企事业单位、有过私自贩卖、制造炸药的前科人员以及有可能长时间藏匿爆炸物的藏匿地!”
张海生讲完,把话语权重新交回了路天明手里。老路同志扶了扶宽大的金丝眼镜,却又想起跟赵国柱客气道“国柱局长,我原则上赞同海生局长的看法,你看,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赵国柱扭头看了一眼温连生,见他没什么要说的之后才继续道“我的想法和海生同志基本相同。我补充两点,一个是我们摸排嫌疑人时,要对有犯罪历史和没有犯罪历史的同等对待、同样重视;另一个,是要把坐标系扩大,立足低文化水平人群这一层次,逐层向上辐射,立足四个爆炸现场,逐渐向外辐射。我建议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协调与江川临近的省市兄弟单位同时展开摸查,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锁定犯罪嫌疑人……”
赵国柱的第四局并没有调动其他省市公安机关协查案件的能量,因此他说完这些,扭头和大家一样把目光又放在了正沉思的温连生副部长身上。
温连生部长并没有着急表态!
众人在这里算命先生似的连假设带推论的搞了半天,其实根基一点儿都不扎实。如此大规模的调动各个警种,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展开案件调查,稍有一个环节出现偏颇,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甚至连温连生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这种局面足足持续了5分钟,众人正在温连生的沉思中期许着,忽然,原本静寂的会议室突兀的响起了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迎着屋子里一众人期盼的眼光,路天明的大秘书,江川市公安局局长助理吴占奎从稍稍打开的门缝里挤进来冲着主席台报告道“温部长、路局,四局现场勘验的同志汇报初步勘验情况……”
“让他们进来……”温连生习惯性的皱了皱眉头,心里,却稍稍放松了一些。
随着温连生的命令走进门的,是之前被赵国柱局长派去现场主持勘验工作的四局枪、爆痕迹检验支队副支队长李昌国。他进来之后顾不上打量屋子里是否还有空位置,直接站在主席台旁边汇报道“温副部长,赵局,路局,现场初步勘验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分区域进行二次痕迹检验。”
“情况怎么样?”温连生代表众人关心了一句,目光随之放在了李昌国手中那几张满是潦草自己的纸上。
“我们到达现场时,因为抢救和自救工作在同时进行,所以现场条件不是很好……”李昌国没有直接回答温连生问题,而是将纸递给他之后,知趣的闭上了嘴巴。
温连生也是先仔细的翻看了一遍手里的“报告”,而后将报告传给身边的张川祥后才吩咐道“昌国把现场情况跟大家讲一下……”
“好的!”
随着屋子里一阵翻弄纸张的声音响起,李昌国缓缓道“我们到达现场后,分别从江川市纺织厂职工宿舍9号楼爆炸现场找到三处炸点,从职教中心大楼、市郊十二里铺村一栋六层单元楼、分别找到一处炸点,从锦山区开甸小区社区服务中心找到两处炸点。通过对炸点周围重点勘察发现,炸点周围介质粉碎区域相对较小,符合低速炸药作用特征。同时,因为炸点附近空气中明显弥漫硝、铵味道,我们重点对提取物中的硝铵成分进行了检测,分别从四个爆炸现场的提取物中都检测出了硝酸根、铵离子等微量物质。因此可以确定6?14连环爆炸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就是硝铵类非制式炸药……”
**!
屋子里的众人听到这一消息,几乎同时将目光投向了主席台上正低头记录的张海生身上。而这些人中,尤其以江川市公安局主管治安的郭玉副局长的目光最为热切。
李昌国注意到众人的变化,跟着也看了张海生一眼。见他没什么要说的,才继续道“后通过对各个炸点以及炸点可能辐射到的区域进行检索,我们在四个现场均未发现导线残留、电池碎片等电子引爆装置部件;未发现如bp机、电子表、闹钟、时钟或是遥控器等装置的残留物。一般情况下,电子引爆方式可以在现场找到上述物品的残留物,而炸药量大的情况下以导火索引爆,则一般无法在现场找到引爆装置的残留物。因此,可以初步判定6?14连环爆炸案中犯罪嫌疑人使用的引爆装置,系火**、导火索等点火引爆装置……”
“对手很狡猾啊!”一直默不作声温连生,忽然感慨了一句打断李昌国道“昌国,目前的条件,从技术的角度,依你看是否有并案的可能!”
“完全可以!四个爆炸现场采用的炸药种类、引爆方式基本一致,都是采取了**引爆软包装炸药,且煤气爆炸的装药量都很大。再根据四起爆炸案间隔的时间密集程度推断,它们之间应该存在必然联系,技术上完全具备并案条件……”
四起案件具有可串并条件!
当众人因为李昌国的结论再次将目光投向张海生,这时,张海生的脸上却没有了刚才安心接受郭玉那种感激时的淡定。
相反,不知道为什么低下头的他,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狰狞的抽搐……
警官之救赎 第二百二十三章 连环爆炸(3)
没人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咬牙!
张海生之所以会这样,不是因为李昌国的结论,而是因为刚刚为他倒茶的通讯员悄悄递上来的一张纸条!
“案发前半小时,纺织厂9号楼前曾出现一批自称‘锦山园林投资公司地产项目策划部纺织厂家属楼7号地拆迁委员会’的流氓,滋事过程中,该栋宿舍楼大部分住户均出面对其进行阻挠或理论,直至9号楼爆炸发生……”
这张字迹潦草的纸条虽然是用左手写的,但因为在如此关键的时候出现,所以张海生一点儿都不怀疑它的可靠性!
攥着纸条听完路天明最后所作的工作部署,张海生从指挥部出来之后一钻进车里,马上就拨通了苏醒的电话。
这时候,苏醒刚刚应付完问他同样问题的唐雅雯,正坐在唐雅雯的办公室里瞅着泡功夫茶的沈素樱发呆!
看着电话任由它响了四五声,苏醒才接通道“哥,这么晚……”
张海生没时间跟苏醒磨叽,一上来就单刀直入问道“纺织厂9号楼,怎么回事?”
“哥,你深更半夜的打电话,就为问我句没头没脑的问题?”
“深更半夜?深更半夜你怎么不睡觉!?”
“全城都响警报,我睡得着吗?”
“你少跟我耍小聪明,我告诉你,事情现在非常严重,你必须跟我说实话!纺织厂宿舍楼爆炸前那些闹事的流氓,到底怎么回事!”
“你以为这些人是我故意安排过去吸引那些住户注意力,然后伺机爆破的?”苏醒顺着张海生的思路反问了他一句。
这次,张海生不说话了。
苏醒继续道“哥,放心吧!我胆子大,但不傻!这些人跟爆炸案无关!”
听到苏醒的保证,张海生稍稍安心道“星星,我现在不是说这些人跟爆炸案有没有关系!我是不愿意看见你们因此而牵连进来,这种本来就上不了台面的事情要是敢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被一起曝光,后果你想过吗?”
“真不是我!哥,再说了,那些去纺织厂家属院的,也不是流氓啊!他们都是‘锦山园林投资公司地产项目策划部纺织厂家属楼7号地拆迁委员会’雇佣的正经工作人员,去那里,是做住户的拆迁工作的。而且,最近一段时间,他们不止一次去过!”
“之前就去过?”张海生听了苏醒最后那句话,十分意外。
“因为工作效果不理想,经常去……”
“之前不存在暴力拆迁问题?”
“没有。要是有,您张大局长还不是第一个知道啊!”苏醒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打趣了张海生一句,也算是给他带了顶高帽。
这回张海生倒是不着急了。他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阵子后,感叹道“好吧,算咱们倒霉吧。事情既然出了,就得赶紧拿出个章程把影响降到最低。一会儿,我安排人过去问你材料,他们俩知道怎么干,你尽量少说话。还有,这两天不许跟着掺和爆炸的事情……”
“知道了……”苏醒撇撇嘴挂断电话,一抬头,发现原本一直靠着泡功夫茶静心的沈素樱,不知为什么正面色怪异的看着自己。
苏醒跟着她的目光也瞅了瞅,因为实在找不到自己身上有什么不妥,不禁奇怪道“怎么了?”
沈素樱摇摇头,鼓起勇气转而凝望着苏醒的眼睛道“我觉的,7号地上的那些人挺幸运的。如果不是那些流氓把人都吸引的下了楼,昨天晚上,那里不止死二十几个人那么简单……”
以前很少和苏醒对视的沈素樱,把语速放得很慢。认识苏醒这么久以来,这是她第一次有想完全捕获苏醒眼神中隐藏的那些秘密的欲望。她很想通过这种心与心的凝视来确定自己刚才的猜测,但遗憾的是,这次交锋,苏醒却成了逃兵。
猜你喜欢